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27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探讨【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术置管的护理方法。
方法:通过置管常见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置管护理等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接受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术置管的护理经验。
结果:48例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术护理效果满意,仅发生局部渗血、血肿1例。
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普遍采用,护理措施得当,才能有效避免并发症及感染,减少了患者痛苦。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穿刺术;护理锁骨下静脉穿刺可用于短时间内需大量输液或输血而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者,可用于中心静脉压测定、肺动脉插管、心血管造影、全胃肠外营养疗法、尤适用于需长期静脉输液而周围血管塌陷、硬化、纤细脆弱不易穿刺者[1]。
患者采用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术置管,为患者急救和治疗提供了理想的静脉通路,减轻了病人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临床使用方便、实用。
现将我院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术置管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患者48例,外周静脉通道条件差者28例,需连续中心静脉压监测或急救者12例,复杂手术8例;采用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术,右侧43例,左侧5例;留置时间8小时~21天,平均5天。
2置管护理2.1置管观察:①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出血、渗血、渗液、疼痛等情况;②连通输液之前,应进行导管头部定位,确定其正确的位置;③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适感,如头痛、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等;④每次更换敷料时应观察导管长度,有无脱出、有无发热、有无皮下气肿或气胸,一旦发现不良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2.2置管记录:①置管中记录:评估患者心脏及肺部情况、导管留置状况、输液状况、换膜时间、体位变动对输液有无影响等;②置管后记录:放置过程、导管型号、导管长度与内径宽、外露段的长度、选择穿刺血管部位、导管放置时间、导管留置在左侧或右侧,如发现置管不良反应,详细记录采取的护理措施及解决效果。
2.3导管护理:①导管固定:用10x12cm透明膜固定导管,将固定器须用贴膜贴住;②封管:用抗生素5ml加入250u肝素封管,24小时不输液,早晚各封一次;③更换贴膜:更换贴膜时应按压住导管固定翼,向近心端方向撕,避免拉出导管,常规消毒穿刺点,在操作后第一个24小时后更换贴膜,以后每3天或每周更换一次,出现潮湿、脱落等任何污染或危及导管时随时更换;④导管堵塞:肝素液50u/ml,尿激酶液500u/ml冲洗导管,或浸泡导管20分钟后抽出,必要时反复,但不可强行推注,以防止栓子脱落[2]。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后的护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适用于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宜穿刺、测量周围静脉压、TPN以及长期输入刺激性药物的患者,必要时还可以从锁穿处采血,抢救时加压输液。
但锁穿较浅静脉穿刺创伤药大些,可能会出现各种类型的并发症,因此要求护士充分认知各种危险因素。
一、留置管的固定穿刺成功后,缝线结扎固定导管,采用3M无菌透明覆盖保护穿刺处。
一般置管长度右侧为12~15cm,左侧为16~19cm,如置管过长,导管刺激心脏和大血管壁,部分患者出现心悸、气急、胸闷等不适。
保持导管的通畅,防止导管脱出、扭曲、受压等,躁动的患者适当约束双手,患者在更衣时避免过度牵拉导管,以免导管移位或脱出,如导管脱出不可将脱出部分再送入血管。
二、观察患者的主诉和生命体征输液注射前要用注射器抽吸回血确认留置管是否在血管内再输入药液。
输液中观察患者有无突发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胸闷、气急以及清醒患者出现烦躁,血压下降的表现,如出现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血、气闷或胸腔积液,应立即停止输液行X线检查确诊后拔管治疗。
三、防止空气栓塞因锁骨下静脉的压力较低位0.66kPa,再吸气时甚至可达到负压,要防止输液滴空,以免进入空气形成空气栓塞。
四、输液速度防止输液过快,导致一过性输液量过大,加重心脏负荷甚至出现急性肺水肿。
五、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红肿、外渗、皮肤张力增高、硬结和疼痛等部感染的症状。
对于穿刺处的改变分为四度:0度:导管入口处无任何变化;Ⅰ度:导管入口处红肿直径<1cm;Ⅱ度:导管入口处皮肤红肿直径>1cm;Ⅲ度:导管入口处有红肿并且周围有分泌物,甚至伴有全身症状如高热、血白细胞升高等。
一般穿刺后24h局部换药一次,以后可以每隔一天换一次,若敷料潮湿污染要随时更换,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
每周更换正压头或肝素帽1~2次;从导管采血标本后,立即更换接头并用生理盐水冲管,每次连接输液器注射器时,要用0.2%碘伏消毒正压接头或肝素帽后连接。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后的护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适用于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宜穿刺、 测量周围静脉压、 TPN 以 及长期输入刺激性药物的患者, 必要时还可以从锁穿处采血, 抢救时加压输液。
但锁穿较浅 静脉穿刺创伤药大些, 可能会出现各种类型的并发症, 因此要求护士充分认知各种危险因素。
一、留置管的固定 穿刺成功后,缝线结扎固定导管, 采用 3M 无菌透明覆盖保护穿刺处。
一般置管长度右侧为 12~15cm ,左侧为16~19cm ,如置管过长,导管刺激心脏和大血管壁, 部分患者出现心悸、气急、胸闷等不适。
保持导管的通畅,防止导管脱出、扭曲、受压等, 躁动的患者适当约束双手, 患者在更衣时避免过度牵拉导管, 以免导管移位或脱出, 如导管 脱出不可将脱出部分再送入血管。
二、观察患者的主诉和生命体征 输液注射前要用注射器抽吸回血确认留置管是否在血管内再输入药液。
输液中观察患者有无突发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胸闷、气急以及清 醒患者出现烦躁,血压下降的表现, 如出现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血、 气闷或胸腔积液,应 立即停止输液行 X 线检查确诊后拔管治疗。
三、 防止空气栓塞 因锁骨下静脉的压力较低位 0.66kPa ,再吸气时甚至可达到负压,要 防止输液滴空,以免进入空气形成空气栓塞。
四、 输液速度防止输液过快, 导致一过性输液量过大, 加重心脏负荷甚至出现急性肺水 肿。
五、 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红肿、 外渗、 皮肤张力增高、 硬结和疼痛等部感染的症状。
对于穿刺处的改变分为四度: 0度:导管入口处无任何变化;I 度:导管入口处红肿直径<1cm ;n 度:导管入口处皮肤红肿直径>1cm ;川度:导管入口处有红肿 并且周围有分泌物, 甚至伴有全身症状如高热、 血白细胞升高等。
一般穿刺后 24h 局部换药 一次, 以后可以每隔一天换一次,若敷料潮湿污染要随时更换,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后的护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适用于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宜穿刺、测量周围静脉压、TPN以及长期输入刺激性药物的患者,必要时还可以从锁穿处采血,抢救时加压输液。
但锁穿较浅静脉穿刺创伤药大些,可能会出现各种类型的并发症,因此要求护士充分认知各种危险因素。
一、留置管的固定穿刺成功后,缝线结扎固定导管,采用3M无菌透明覆盖保护穿刺处。
一般置管长度右侧为12~15cm,左侧为16~19cm,如置管过长,导管刺激心脏和大血管壁,部分患者出现心悸、气急、胸闷等不适。
保持导管的通畅,防止导管脱出、扭曲、受压等,躁动的患者适当约束双手,患者在更衣时避免过度牵拉导管,以免导管移位或脱出,如导管脱出不可将脱出部分再送入血管。
二、观察患者的主诉和生命体征输液注射前要用注射器抽吸回血确认留置管是否在血管内再输入药液。
输液中观察患者有无突发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胸闷、气急以及清醒患者出现烦躁,血压下降的表现,如出现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血、气闷或胸腔积液,应立即停止输液行X线检查确诊后拔管治疗。
三、防止空气栓塞因锁骨下静脉的压力较低位0.66kPa,再吸气时甚至可达到负压,要防止输液滴空,以免进入空气形成空气栓塞。
四、输液速度防止输液过快,导致一过性输液量过大,加重心脏负荷甚至出现急性肺水肿。
五、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红肿、外渗、皮肤张力增高、硬结和疼痛等部感染的症状。
对于穿刺处的改变分为四度:0度:导管入口处无任何变化;Ⅰ度:导管入口处红肿直径<1cm;Ⅱ度:导管入口处皮肤红肿直径>1cm;Ⅲ度:导管入口处有红肿并且周围有分泌物,甚至伴有全身症状如高热、血白细胞升高等。
一般穿刺后24h局部换药一次,以后可以每隔一天换一次,若敷料潮湿污染要随时更换,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
每周更换正压头或肝素帽1~2次;从导管采血标本后,立即更换接头并用生理盐水冲管,每次连接输液器注射器时,要用0.2%碘伏消毒正压接头或肝素帽后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