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完整版本
- 格式:ppt
- 大小:366.50 KB
- 文档页数:13
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记录模板
患者取去枕平卧位,穿刺点选取右锁骨下缘中、内三分之一交点下方1厘米处,常规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以2%利多卡因3毫升局部浸润麻醉,以穿刺点与同侧胸锁关节上缘所形成的连线作为进针方向,使穿刺针与胸壁平面呈水平位;达锁骨处时针尖紧贴锁骨后面进入,保持一定负压边进针边回抽,进针4厘米时回抽见暗红色静脉血,随后用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将导丝自穿刺针后插入,体外保留导丝40厘米时拔出穿刺针;沿导丝尾端插入静脉扩张鞘,接触皮肤后按顺时针旋转,刺破皮肤后撤出扩张鞘,并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点防止出血;将中心静脉导管沿导丝插入静脉,一边推进一边撤导丝,当导管插入14厘米时抽出导丝,用装有肝素盐水的注射器与导管尾端相接,回抽顺利回血,向导管内注入肝素盐水3毫升,连接输液器,缝合固定导管,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穿刺过程中心率血压平稳,未见并发症。
操作者xxx。
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记录模板
患者取去枕平卧位,穿刺点选取右锁骨下缘中、内三分之一交点下方1厘米处,常规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以2%利多卡因3毫升局部浸润麻醉,以穿刺点与同侧胸锁关节上缘所形成的连线作为进针方向,使穿刺针与胸壁平面呈水平位;达锁骨处时针尖紧贴锁骨后面进入,保持一定负压边进针边回抽,进针4厘米时回抽见暗红色静脉血,随后用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将导丝自穿刺针后插入,体外保留导丝40厘米时拔出穿刺针;沿导丝尾端插入静脉扩张鞘,接触皮肤后按顺时针旋转,刺破皮肤后撤出扩张鞘,并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点防止出血;将中心静脉导管沿导丝插入静脉,一边推进一边撤导丝,当导管插入14厘米时抽出导丝,用装有肝素盐水的注射器与导管尾端相接,回抽顺利回血,向导管内注入肝素盐水3毫升,连接输液器,缝合固定导管,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穿刺过程中心率血压平稳,未见并发症。
操作者xxx。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锁骨下静脉的解剖
△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一肋骨外侧缘,成人长度大约3~4cm
△前方为锁骨内侧缘、下方为第一肋骨上表面、后方为前斜角肌
△锁骨下静脉越过第一肋表面略呈弓形;然后向内下跨越前斜角肌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正位时最高点在锁骨中点偏内,侧位时位于锁骨下动脉的前下方其间有前斜角肌分隔,成人厚达0.5~1.0cm。
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
一、锁骨下径路
△体位:上肢垂于体侧并略外展,头低足高15° 肩后垫小枕(背曲),使锁肋间隙张开,头转向对侧
△穿刺点定位:锁骨中、外1/3交界处,锁骨下1.0cm
△皮肤消毒:按胸部手术要求消毒皮肤
上至发际,下及全胸与上臂,铺洞巾即可
△穿刺:
先用0.5%利多卡因作穿刺点局麻
右手持连结注射器之穿刺针,保持针尖向内偏向头端直指锁骨胸骨端的后上缘前进。
针干与平面呈25~30°,进针3~5cm。
要求:1.尽量保持穿刺针与胸壁呈水平位
2.贴近锁骨后缘
原因:胸膜壁层可超过第一肋2.5cm
二、锁骨上径路
△体位:肩部垫小枕、头转向对侧、挺露锁骨上窝△穿刺点定位
胸锁乳头肌锁骨头外侧缘,锁骨上约1.0cm
△消毒铺巾
△穿刺:
针干与锁骨或矢状切面呈45°角
在冠状面针干呈水平或略前偏15°
朝向胸锁关节
进针1.5~2.0cm。
术前预备:
1、置管前应明确适应症,检查患者的出凝血功能。
对糊涂患者, 应取得患者协作,并予适当冷静。
预备好除颤器及有关的急救药品。
2、穿刺器具:消毒物品、一次性深静脉穿刺包、穿刺针、清洁盘,小切开包,0.4%枸椽酸钠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肝素15∙20mg加入IOOml生理盐水中),1%甲紫,2%利多卡因等。
操作过程:病人取仰卧位,头后仰并偏向左侧,取右侧锁骨内如交界处下方Icm处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铺无菌巾,穿刺侧上臂外展80-90 o用IOml注射器盛生理盐水4-5ml,连接13号或14号粗针头,在穿刺点处与胸壁皮肤呈20-30进针,针头朝向胸锁关节, 进针约3cm,可回抽大量暗红色血液,注入液体局部不肿。
将引导丝经穿刺针缓慢插入锁骨下静脉,退出穿刺针。
顺导丝将皮肤扩张器缓慢推入,扩张皮肤,退出扩张器。
将中心静脉导管顺导丝送入锁骨下静脉内,退出导丝,回抽静脉血通畅后,用肝素盐水封管备用,缝合固定。
无菌贴掩盖穿刺部位。
术毕。
插入导管深度左侧为12∙15cm,右侧为IO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