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2高考化学冲刺押题(高考预测)系列 专题13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 格式:doc
- 大小:149.00 KB
- 文档页数:9
达标作业28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基础题]1.已知一定量Ca(OH)2固体溶于水后,存在以下平衡状态:Ca(OH)2(s)Ca2+(aq)+2OH-(aq),K sp=4.7×10-6,下列措施可使K sp增大的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加入适量CaO固体D.加入适量Na2CO3固体解析:由于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而大多数电解质的K sp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个别物质如Ca(OH)2,K sp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答案:B2.向含有AgCl(s)的饱和AgCl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gCl的溶解度增大B.AgCl的溶解度、K sp均不变C.K sp(AgCl)增大D.AgCl的溶解度、K sp均增大解析:AgCl(s)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当加水稀释时,c(Ag+)、c(Cl-)减小,平衡正向移动,使AgCl 溶解量增大,但是由于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K sp均不变。
答案: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 sp值变大B.用稀盐酸洗涤AgCl沉淀比用水洗涤损耗AgCl小C.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2+)增大D.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物质的溶解都是吸热的解析:K sp值只与温度有关,常温下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 sp值不变,A项错误;稀盐酸中含较多的Cl-,使AgCl(s)Ag +(aq)+Cl-(aq)平衡逆向移动,故用稀盐酸洗涤AgCl沉淀比用水洗涤损耗AgCl小,B项正确;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存在BaSO4的溶解平衡:BaSO4(s)Ba2+(aq)+SO2-4(aq),加入Na2SO4固体使溶液中c(SO2-4)增大,溶解平衡逆向移动,故c(Ba2+)减小,C项错误;物质的溶解有的吸热,有的放热,例如:Ca(OH)2的溶解过程为放热,且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D项错误。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四)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类似于水的离子积,难溶盐A m B n 也有离子积K sp 且K sp =[c (A n +)]m·[c (Bm-)]n ,已知常温下BaSO 4的溶解度为2.33×10-4g ,则其K sp 为( )A .2.33×10-4B .1×10-5C .1×10-10D .1×10-12解析:选C 100 g 水溶解2.33×10-4g 硫酸钡达到溶解平衡:BaSO 4(s)===Ba2+(aq)+SO 2-4(aq)M (BaSO 4)=233 g·mol -1 n (BaSO 4)=10-6 mol·L -1由于是稀溶液,故所得溶液认为100 mL(即假设溶液的密度为1 g·mL -1)即0.1 L 。
c (BaSO 4)=10-5 mol·L -1则c (Ba 2+)=c (SO 2-4)=10-5mol·L-1K sp =c (Ba 2+)×c (SO 2-4)=10-5×10-5=10-10。
2.(2020·南宁模拟)已知如表所示数据: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 4、FeSO 4、Fe 2(SO 4)3的混合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最先看到的是蓝色沉淀B .该溶液中c (SO 2-4)∶[c (Cu 2+)+c (Fe 2+)+c (Fe 3+)]>5∶4C .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调节pH 到4~5后过滤,可获得纯净的CuSO 4溶液D .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调节pH 到9.6后过滤,将所得沉淀灼烧,可得等物质的量的CuO 、FeO 、Fe 2O 3三种固体的混合物解析:选B 设CuSO 4、FeSO 4、Fe 2(SO 4)3的浓度均为a mol·L -1,则开始沉淀时需要OH -的浓度分别是2.2×10-20amol·L -1、8.0×10-16amol·L -1、3 4.0×10-362amol·L -1,所以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最先看到的是红褐色沉淀,故A 错误;Cu 2+、Fe 2+、Fe 3+能水解,所以该溶液中c (SO 2-4)∶[c (Cu 2+)+c (Fe2+)+c (Fe 3+)]>5∶4,故B 正确;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调节pH 到4~5后过滤,溶液中含有Cl -,故C 错误;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调节pH 到9.6后过滤,将所得沉淀灼烧,产物中不含FeO ,故D 错误。
高三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25℃时,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向l00mL该条件下的C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400mL 0.0lmol·L-l的Na2SO4溶液,针对此过程的下列叙述正确的()A.溶液中析出CaSO4沉淀,最终溶液中c(SO42-)较原来大B.溶液中无沉淀析出,溶液中c(Ca2+)、c (SO4-)都变小C.溶液中析出CaSO4沉淀,溶液中c(Ca2+)、c(SO42-)都变小D.溶液中无沉淀析出,但最终溶液中c(S042-)较原来大【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该条件下的CaSO4饱和溶液中溶度积常数K=9.0×10-6(mol/L)2,c(Ca2+)="c"(SO4-)=3.0×10-3mol/L,加入400mL 0.0lmol·L-l的Na2SO4溶液,溶液体积变为500mL,c(Ca2+)=3.0×10-3mol/L/5=6.0×10-4mol/L,c (SO4-)=(3.0×10-3mol/L×0.1L+0.01mol·L-l×0.4L)/0.5L=8.6×10-3mol/L,所以此时c(Ca2+)·c (SO4-)=5.16×10-6(mol/L)2<9.0×10-6(mol/L)2,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所以无沉淀析出,排除AC;此时c (SO4-)= 8.6×10-3mol/L>3.0×10-3mol/L,答案选D。
【考点】考查沉淀的溶解平衡的判断及有关计算2.20mL0.1mol/LFeCl3溶液中含有部分Fe2+,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至PH=4,溶液中有沉淀生成,过滤,得沉淀和滤液。
已知:Ksp [Fe(OH)3]=4.0×10-38,Ksp[Fe(OH)2]=8.0×10-16。
第一卷1.在100 mL 0.01 mol·L -1 KCl 溶液中,加入1 mL 0.01 mol·L -1 的Ag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AgCl 的Ksp =1.8×10-10 mol2·L -2)( )A .有AgCl 沉淀析出B .无AgCl 沉淀析出C .无法确定D .有沉淀但不是AgCl解析:Qc =c(Cl -)·c(Ag +)=0.01 mol·L -1×100101×0.01/101 mol·L -1≈10-6 mol2·L -2> 1.8×10-10 mol2·L -2=Ksp ,故有AgCl 沉淀生成。
答案:A21世纪教育网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sp 越小,则它的溶解度越小B .任何难溶物在水中都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溶解度大小都可以用Ksp 表示C .溶度积常数Ksp 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度积越大D .升高温度,某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说明它的溶解度是减小的,Ksp 也变小解析:本题易错选A 或B 。
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sp 越小,溶解度越小,不同类型的电解质无法由溶度积比较溶解度大小,如CuS 与Ag2S ,故A 错;B 选项错在“任何难溶物”,而不是“难溶电解质”。
答案:D3.已知Ag2SO4的Ksp 为2.0×10-5,将适量Ag2SO4固体溶于100 mL 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Ag +和SO2-4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饱和Ag2SO4溶液中c(Ag +)=0.034mol·L -1]。
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 mL 0.020 mol·L -1 Na2SO4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t1时刻后Ag +和SO2-4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解析:当Ag2SO4刚好溶解为100 mL 的饱和溶液时,c(Ag +)=0.034 mol·L -1,c(SO2-4)=0.017 mol·L -1;当加入100 mL 0.020 mol·L -1的 Na2SO4溶液后,c(SO2-4)=0.018 5 mol·L-1,c(Ag +)=0.017 mol·L -1(此时Q<Ksp)。
高三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某难溶物的Ksp为2.5×105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C.NH3·H2O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的值增大D.常温下,pH均为5的盐酸与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答案】B【解析】A.应该指明是何种物质的溶度积常数才有意义,错误;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Fe、Cu及周围的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由于金属活动性Fe>Cu,所以首先被腐蚀的是Fe,因此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正确;C.NH3·H2O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NH3·H2O)、c(NH4+)都减小,但是c(NH3·H2O)减小的倍数大于c(NH4+)的值减小,错误;D.HCl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而氯化铵水解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所以常温下,pH 均为5的盐酸与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相同,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原电池反应原理、弱电解质的稀释及影响水的电离程度的因素的知识。
2.(14分)氢溴酸在工业和医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图是某兴趣小组模拟工厂制备氢溴酸粗品并精制的流程如下:(1)混合①使用冰水的目的是;(2)操作II和III的名称是 , ;(3)混合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工业上用氢溴酸和大理石制得溴化钙中含有少量Al3+、Fe3+杂质,加入适量的试剂(填化学式)后控制溶液的PH约为8.0即可除去杂质,控制溶液的PH约为8.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t℃时,将HBr通入AgNO3溶液中生成的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t℃时AgCl的Ksp=4×l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含有Cl-和Br-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一定先产生AgBr的沉淀B.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c点到b点C.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D.在t℃时,AgCl(s)+Br-(aq)AgBr(s)+Cl-(aq)平衡常数Κ≈816【答案】(每空2分)(1)降低体系的温度,防止溴的挥发(2分)(2)过滤,蒸馏(各2分)(3) Br2+SO32-+H2O=2Br-+SO42-+2H+(2分)(4) CaO或Ca(OH)2或CaCO3,确保Fe3+和Al3+沉淀完全和防止氢氧化铝溶解(各2分)(5)AB(2分)【解析】(1)Br2氧化SO2放出很多热量,溴易挥发,使用冰水,降低体系温度,防止溴蒸发,使反应完全。
高三化学复习迎考课课练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纯净的NaCl并不潮解,但家庭所用的食盐因含有MgCl2杂质而易于潮解。
为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有人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把买来的食盐放入纯NaCl的饱和溶液中一段时间,过滤即得纯净的NaCl 固体。
对此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食盐颗粒大一些有利于提纯B.设计实验的根据是MgCl2比NaCl易溶于水C.设计实验的根据是NaCl的溶解平衡D.在整个过程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会变大2.有关CaCO3的溶解平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aCO3沉淀析出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B.CaCO3难溶于水,其饱和溶液不导电,属于弱电解质溶液C.升高温度,CaCO3沉淀的溶解度增大D.向CaCO3沉淀中加入纯碱固体,CaCO3的溶解度降低3.已知K sp(Ag2CrO4)=9.0×10-12,将等体积的4×10-3 mol·L-1的AgNO3溶液和4×10-3mol·L-1的K2CrO4溶液混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恰好形成Ag2CrO4饱和溶液B.能析出Ag2CrO4沉淀C.不能析出Ag2CrO4沉淀D.无法确定能否析出Ag2CrO4沉淀4.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O4(s),达平衡时()A.c(Ba2+)=c(SO2-4)B.c(Ba2+)=c(SO2-4)=[K sp(BaSO4)]1/2C.c(Ba2+)≠c(SO2-4),c(Ba2+)·c(SO2-4)=K sp(BaSO4)D.c(Ba2+)≠c(SO2-4),c(Ba2+)·c(SO2-4)≠K sp(BaSO4)5.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 m B n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其平衡常数K sp=c m(A n+)×c n(B m-),称为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25 ℃时,在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后生成黑色沉淀。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A组·全员必做题1.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 )①热纯碱溶液的洗涤油污能力强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混用后,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③溶洞、珊瑚的形成④碳酸钡不能作“钡餐”而硫酸钡则能⑤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A.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①⑤是水解平衡原理,不涉及沉淀溶解平衡的问题;②产生BaSO4沉淀,③是沉淀和溶解,④是BaCO3沉淀的溶解。
答案:A2.(2016·福建厦门)25 ℃时,三种难溶银盐的K sp与颜色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gCl Ag2CrO 4AgI颜色白砖红黄K sp 1.8×10-10 1.0×10-128.5×10-17A.AgCl、Ag2CrO4、AgI饱和溶液中c(Ag+)依次减小B.Ag2CrO4饱和溶液中c(Ag+)约为1.0×10-6mol·L-1C.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足量KI溶液,沉淀将由白色转化为黄色D.向等浓度的KCl与K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将生成砖红色沉淀解析:A项,由表中数据可知AgCl饱和溶液中:c(Ag+)= 1.8×10-5mol·L-1,AgI饱和溶液中:c(Ag+)=85×10-9mol·L-1,Ag2CrO4饱和溶液中:c(Ag +)=32×10-4mol·L-1,Ag2CrO4饱和溶液中c(Ag+)最大,错误;B项,Ag2CrO4饱和溶液中:c(Ag+)=32×10-4mol·L-1,错误;C项,AgI溶度积小于AgCl,溶解度小的沉淀易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所以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足量KI溶液,有黄色沉淀产生,正确;D项,由A项可知,饱和溶液中c(Ag+):AgCl <Ag2CrO4,向等浓度的KCl与K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将生成AgCl白色沉淀,错误。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选择题1.有关AgC沉淀的溶解平衡说法正确的是A.AgC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为0B.AgC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C.升高温度,AgC沉淀的溶解度增大D.向AgC沉淀中加入NaC固体,AgC沉淀的溶解度不变解析:溶解平衡为动态平衡,是沉淀生成的速率和沉淀溶解的速率达到相等而并非速率为0的状态,物质的难溶是相对的,因此AgC溶液中Ag+、C-非常少,向AgC沉淀中加NaC,增大c C-,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则溶解度减小。
答案:C2.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解析:本题考查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与特征。
A项:反应开始时,各离子的浓度没有必然的关系。
B项正确。
C项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
D项: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由于固体的浓度为常数,故平衡不发生移动。
答案:B3.一定温度下,在氢氧化钡的悬浊液中,存在氢氧化钡固体与其电离的离子间的溶解平衡关系:BaOH2Ba2+aq+2OH-aq。
向此种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钡粉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钡离子数目减小B.溶液中钡离子浓度减小C.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D.L mo·L-1 KC溶液中,加入1 mL mo· L-1 Ag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AgC的K o·L-1×错误!×101 mo·L-1≈10-6××10-10=K25℃1 Lo·L-1 HF溶液中加入1L mo·L-1 CaC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5℃时,mo·L-1 HF溶液中o·L-1,则有错误!=错误!=×10-4,[c F-]2=×10-5。
一、选择题1.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说法正确的是( )A.AgCl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为0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C.升高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D.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不变解析:溶解平衡为动态平衡,是沉淀生成的速率和沉淀溶解的速率达到相等而并非速率为0的状态,物质的难溶是相对的,因此AgCl溶液中Ag+、Cl-非常少,向AgCl沉淀中加NaCl,增大c(Cl -),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则溶解度减小。
答案:C2.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解析:本题考查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与特征。
A项:反应开始时,各离子的浓度没有必然的关系。
B项正确。
C项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
D项: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由于固体的浓度为常数,故平衡不发生移动。
答案:B3.一定温度下,在氢氧化钡的悬浊液中,存在氢氧化钡固体与其电离的离子间的溶解平衡关系:Ba(OH)2(s)Ba2+(aq)+2OH-(aq)。
向此种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钡粉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钡离子数目减小B.溶液中钡离子浓度减小C.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D.pH减小解析:在Ba(OH)2悬浊液中,加入BaO粉末,使溶液中水量减少,部分Ba2+和OH-结合为Ba(OH)2固体析出,使Ba2+、OH-数目减小,但由于温度没有改变,溶解度不变,Ba2+和OH-的浓度不变,溶液的pH不变。
答案:A4.纯净的NaCl并不潮解,但家庭所用的食盐因含有MgCl2杂质而易于潮解。
为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有人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把买来的食盐放入纯NaCl的饱和溶液中一段时间,过滤即得纯净的NaCl固体。
对此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食盐颗粒大一些有利于提纯B.设计实验的根据是MgCl2比NaCl易溶于水C.设计实验的根据是NaCl的溶解平衡D.在整个过程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会变大5.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Br)=7.8×10-13。
现将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A.只有AgBr沉淀B.AgCl和AgBr沉淀等量生成C.AgCl和AgBr沉淀都有,但以AgCl沉淀为主D.AgCl和AgBr沉淀都有,但以AgBr沉淀为主解析:在AgCl和AgBr两饱和溶液中,前者c(Ag+)大于后者c(Ag+),c(Cl-)>c(Br-)。
当将AgCl、AgBr两饱和溶液混合时,发生沉淀的转化:生成AgBr沉淀。
当加入足量的浓AgNO3溶液时,AgBr沉淀有所增多,但AgCl沉淀增加更多。
答案:C6.大理石可以用作墙面、地面和厨房桌面,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桌面上,会使其失去光泽,变得粗糙。
下列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A.食醋中的水使碳酸钙溶解B.食醋中的醋酸将碳酸钙氧化C.食醋中的醋酸与碳酸钙反应并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D.食醋中的醋酸与碳酸钙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解析:CaCO3难溶于水,但能与比碳酸酸性强的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如醋酸的酸性就比碳酸强,又由答案:D7.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O4(s),达平衡时( )A.c(Ba2+)=c(SO2-4)B.c(Ba2+)=c(SO2-4)=[K sp(BaSO4)]1/2C.c(Ba2+)≠c(SO2-4),c(Ba2+)·c(SO2-4)=K sp(BaSO4)D.c(Ba2+)≠c(SO2-4),c(Ba2+)· c(SO2-4)≠K sp(BaSO4)解析:BaSO4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c(Ba2+)=c(SO2-4)且c(Ba2+)·c(SO2-4)=K sp(BaSO4)。
加入Na2SO4(s),Na2SO4溶于水中电离出SO2-4使c(SO2-4)增大,溶解平衡逆向移动,使c(Ba2+)减小,但达到平衡时溶度积不变,仍然有c (Ba 2+)·c (SO 2-4)=K sp (BaSO 4)。
答案:C8.在100 mL 0.01 mol·L -1KCl 溶液中,加入1 mL 0.01 mol· L -1AgNO 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已知AgCl 的K sp =1.8×10-10)( ) A .有AgCl 沉淀析出 B .无AgCl 沉淀析出 C .无法确定D .有沉淀但不是AgCl解析:Q c =c (Cl -)·c (Ag +)=0.01 mol·L -1×100101×0.01/101 mol·L -1≈10-6×1.8×10-10=K sp ,故有AgCl 沉淀生成。
答案:A9.已知25℃时,K a (HF)=3.6×10-4,K sp (CaF 2)=1.46×10-10。
现向1 L 0.2 mol·L -1HF溶液中加入1L 0.2 mol·L -1CaCl 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5℃时,0.1 mol·L -1HF 溶液中pH =1 B .K sp (CaF 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C .该体系中没有沉淀产生D .该体系中HF 与CaCl 2反应产生沉淀解析:两溶液混合后,c (HF)=0.1 mol·L -1,则有c (H +)·c (F -)c (HF)=[c (F -)]20.1=3.6×10-4,[c (F -)]2=3.6×10-5。
c (Ca 2+)=0.1 mol·L -1。
[c (F -)]2·c (Ca 2+)=3.6×10-6>1.46×10-10,体系中有CaF 2沉淀析出。
答案:D10.已知同温度下的溶解度:Zn(OH)2>ZnS ,MgCO 3>Mg(OH)2。
就溶解或电离出S 2-的能力而言,FeS>H 2S>CuS ,则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B.Cu2++H2S===CuS↓+2H+C.Zn2++S2-+2H2O===Zn(OH)2↓+H2S↑D.FeS+2H+===Fe2++H2S↑解析:因为溶解度:Zn(OH)2>ZnS,溶液中离子反应往往是生成更难溶的物质,则Zn2+和S2-结合时更容易生成ZnS,Zn2++S2-===ZnS↓,C项错误。
答案:C二、非选择题11.已知25℃时,K sp[Cu(OH)2]=2×10-20。
(1)某CuSO4溶液里c(Cu2+)=0.02 mol/L,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________。
(2)要使0.2 mol·L-1 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为________。
解析:(1)根据题意:当c(Cu2+)·c(OH-)2=2×10-20时开始出现沉淀,则c(OH-)=2×10-20 c(Cu2+)=2×10-200.02=10-9mol·L-1,c(H+)=10-5mol·L-1,pH=5,所以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pH≥5。
(2)要使Cu2+浓度降至0.2 mol·L-1/1 000=2×10-4mol·L-1,c(OH-)=2×10-20 2×10-4=10-8mol·L-1,c(H+)=10-6mol·L-1。
此时溶液的pH=6。
答案:(1)5 (2)612.已知在25℃的水溶液中,AgX、AgY、AgZ均难溶于水,但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当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此常数用K sp表示,K sp和水的K w相似)。
如:AgX(s)Ag+(aq)+X-(aq)K sp(AgX)===c(Ag+)·c(X-)=1.8×10-10AgY(s)Ag+(aq)+Y-(aq)K sp(AgY)===c(Ag+)·c(Y-)=1.0×10-12AgZ(s)Ag+(aq)+Z-(aq)K sp(AgZ)=c(Ag+)·c(Z-)=8.7×10-17(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AgX、AgY、AgZ三者的溶解度(用已被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1 L溶液表示)S(AgX)、S(AgY)、S(AgZ)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则c(Y-)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25℃时,若取0.188 g的AgY(相对分子质量188)固体放入100 mL水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溶液中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4)①由上述K sp判断,在上述(3)的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Z的转化?________,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上述(3)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X的转化?________,根据你的观点选答一项。
若不能,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能,则实现转化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由于AgY比AgX更难溶,则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AgX固体,发生沉淀的转化,AgX(s)+Y-(aq)===AgY(s)+X-(aq),则c(Y-)减小。
(3)25℃时,AgY的K sp=1.0×10-12,即溶液达到饱和时,c(Ag+)=c(Y-)=1.0×10-6mol·L-1,而将0.188 g AgY溶于100 mL水中,形成的为饱和溶液(溶质还有未溶解的),则c(Y-)=1.0×10-6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