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上语文:第二单元-詹天佑
- 格式:docx
- 大小:14.36 KB
- 文档页数:4
原文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工程師。
從北京到張家口這一段鐵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築成功的。
這是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幹線。
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長200公里,是聯結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
當時,清政府剛提出修築的計畫,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他們都要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築權,想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帝國主義者誰也不肯讓誰,事情爭持了好久也得不到解決。
他們最後提出一個條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國的工程師來修築鐵路,他們就不再過問。
他們以為這樣一要脅(xi é),鐵路就沒法子動工,最後還得求助於他們。
帝國主義者完全想錯了,中國那時候已經有了自己的工程師,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修築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
消息一傳出來,全國轟動,大家說這一回咱們可爭了一口氣。
帝國主義者卻認為這是個笑話。
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
”原來從南口往北過居庸(yōnɡ)關到八達嶺,一路都是高山深澗,懸崖峭壁。
他們認為,這樣艱巨的工程,外國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中國人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馬上開始勘(kān)測線路。
哪里要開山,哪里要架橋,哪里要把陡坡鏟平,哪里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
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
‘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杆,背著經緯(wěi)儀,在峭壁上定點、測繪。
塞外常常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還有墜入深谷的危險。
不管條件怎樣惡劣,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
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
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他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
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些外國人要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詹天佑》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原文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
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公里,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
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也得不到解决。
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
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xié),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
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
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yōnɡ)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kān)测线路。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wěi)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
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些外国人要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语⽂六年级上册第5课詹天佑课⽂ 语⽂六年级上册第5课《詹天佑》课⽂是按照先概括介绍,在具体叙述的⽅法安排材料的。
店铺在此整理了语⽂六年级上册第5课《詹天佑》课⽂,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语⽂六年级上册第5课《詹天佑》课⽂原⽂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程师。
从北京到张家⼝这⼀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这是第⼀条完全由我国的⼯程技术⼈员设计施⼯的铁路⼲线。
从北京到张家⼝的铁路长200千⽶,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
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步控制我国的北部。
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
他们最后提出⼀个条件∶清政府如果⽤本国的⼯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
他们以为这样⼀要挟,铁路就没法⼦动⼯,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的⼯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位。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的铁路。
消息⼀传出来,全国轰动,⼤家说这⼀回咱们可争了⼀⼝⽓。
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
有⼀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原来,从南⼝往北过居庸关到⼋达岭,⼀路都是⾼⼭深涧、悬崖峭壁。
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程,外国著名的⼯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于中国⼈,是⽆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哪⾥要开⼭,哪⾥要架桥,哪⾥要把陡坡铲平,哪⾥要把弯度改⼩,都要经过勘测,进⾏周密计算。
詹天佑经常勉励⼯作⼈员,说∶“我们的⼯作⾸先要精密,不能有⼀点⼉马虎。
‘⼤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程⼈员之⼝。
”他亲⾃带着学⽣和⼯⼈,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
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不⼩⼼还有坠⼊深⾕的危险。
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作。
1.会写“施、挠”等生字;正确读写“阻挠、控制、竣工、讥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重点)、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婺(wù)源人。
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
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1919年,詹天佑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终年58岁。
、√√√阻挠(náo ráo )铲平(chǎn chǎng )岔道(chà fēn )、要yāo(要挟)yào(要道)号háo(号叫)hào(号码)干gàn(干线)gān(干净)塞sài(要塞)sāi(瓶塞)sè(阻塞)、挠浇绕(náo )挠头(jiāo )浇灌(rào )缠绕叽讥饥(jī)讥笑(jī)饥饿(jī)叽咕、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记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事迹。
、施shī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最后一笔舒展托住上方。
结构:左右组词:施工 施肥造句:进入施工现场要戴安全帽。
、挠náo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五笔斜钩舒展。
结构:左右组词:阻挠 不屈不挠造句:谁也阻挠不了他学画画的决心。
、庸yōnɡ书写指导:撇画舒展,横画均匀紧凑。
结构:半包围组词:平庸 居庸关造句:我们不要甘于平庸,要有所作为。
艰jiān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竖提宜直,捺画舒展。
结构:左右组词:艰巨 艰难造句:大家齐心协力把这项艰巨的任务完成了。
毅yì书写指导:左边三撇均匀,最后一笔捺舒展。
结构:左右组词:毅力 坚毅造句:他以惊人的毅力自学了大学的课程。
铲chǎn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十一笔撇舒展,稳住重心。
六年级语文《詹天佑》课文解析及答案
《詹天佑》记叙了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迹,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他身上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
“还没有出世”,表明有些外国人不相信中国有能力修筑这条铁路。
后来的事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轻蔑”一词形象地描画出这家报纸看不起中国人的帝国主义嘴脸。
2、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詹天佑的这些想法表明他是一个有高度爱国热情的工程师。
他深知,他所承担的工程,是中国人靠自己的技术力量修筑的第一条铁路,这是一条争气路。
如果修得不好,不但外国人会讥笑我们,我们的工程师也会丧失信心;修好了,既可以回击帝国主义的蔑视讥笑,也能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所以一定要把它修好。
3、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
这句话表明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在世界上是了不起的,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用事实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从而也说明詹天佑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爱国工程师。
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
詹天佑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以及“施工、阻挠、居庸关、艰巨、毅然、铲平、恶劣、惹人讥笑、泥浆、岔道”等词语,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阻挠、要挟”等词语的意思。
2.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3.认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增强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詹天佑的哪些言行感动了我们。
【学习难点】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关于詹天佑的资料。
教师:搜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等资料。
【媒体运用】
1.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
2.软件媒体:ppt课件:文字画面
【教学时间】
30分钟
【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1.默读导语,思考:导语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任务?
2.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
3.了解修筑京张铁路的时代背景。
4.根据时代背景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课文。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畅。
(2)思考:詹天佑是一位怎样的人?从1905年到1909年这四年中,詹天佑带领工程人员做了哪几件事情?
2.交流收获
三、研读课文,感受爱国情怀
为什么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呢?
1.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呢?读课文,抓关键词句批注体会。
2.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1)课件出示:
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
①帝国主义国家为什么要争夺修筑权,控制我国北部呢?给学生介绍相关资料。
②从“刚……就……”、“阻挠”这些关键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读这句话。
(2)课件出示:
他们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
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①“要挟”是什么意思?帝国主义者利用我们的什么弱点,强迫我国答应他们的要求?
②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
(3)课件出示:
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
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⑷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
3.当时环境的描写,都是詹天佑修筑铁路以前的事。
能否删去?为什么?
4.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5.从詹天佑的做法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6.读课文最后一段,感受修筑京张铁路的艰辛和辉煌!
四、写话,升华情感
我们为什么要为一条铁路动工而举行隆重的纪念?面对着将自己的生命化为铁轨的詹天佑,你心里一定有许多话想说。
拿起你的笔,把你想说的写下来吧。
五、总结过渡,揭示综合性学习
【板书设计】
詹天佑
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
京张铁路
(1905——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