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实例
- 格式:doc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49
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关于离散变量优化算例离散优化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遗传算法是一种常用的解决离散优化问题的方法。
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提供了一系列强大的函数和工具来帮助开发者实现离散变量优化算法。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解决离散变量优化问题,并给出一个算例来演示其应用。
1. 算法背景离散优化问题是指在一组有限离散值中寻找最优解的问题。
这些离散值可能代表不同的决策或选择,例如在某个集合中选取最佳的元素组合。
传统的优化算法无法直接应用于离散变量优化问题,而遗传算法则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基因的交叉、变异和选择来搜索最优解。
2. 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简介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是Matlab平台上用于遗传算法优化设计和问题求解的工具包。
它提供了一系列函数和工具,可以简便地实现离散变量优化算法。
其中常用的函数包括:- ga:用于定义遗传算法的参数和问题函数,进行优化计算。
- gamultiobj:用于多目标优化的遗传算法。
- customSelectionFcn:自定义选择函数,用于指定选择操作。
- customCrossoverFcn:自定义交叉函数,用于指定交叉操作。
- customMutationFcn:自定义变异函数,用于指定变异操作。
3. 算例演示假设我们有一个离散优化问题,要在集合{1, 2, 3, 4, 5}中找到一个长度为5的序列,使得序列中所有元素的和最大。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问题函数和适应度函数。
问题函数用于定义问题的约束条件,适应度函数则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
```matlabfunction f = problemFunction(x)f = sum(x);endfunction f = fitnessFunction(x)f = -problemFunction(x); % 求和最大化,所以需要取负值end```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中的`ga`函数进行优化计算。
下面是一个使用MATLAB实现的基本遗传算法算例。
本例用于解决简单的优化问题:寻找函数f(x) = x^2在[-10,10]范围内的最小值。
```matlab定义问题参数PopSize = 100; 种群数量Genes = -10:0.1:10; 基因范围FitnessFunc = @(x) -x.^2; 适应度函数(这里为了方便,使用了-x^2,即求最大值,实际应用中应改为-f(x))MaxGen = 50; 最大迭代次数初始化种群Pop = zeros(PopSize, length(Genes));for i = 1:PopSizePop(i,:) = rand(1,length(Genes))*2*Genes - Genes; 随机产生初始种群end开始迭代for gen = 1:MaxGen计算当前种群适应度Fitness = FitnessFunc(Pop);[BestFit, Index] = max(Fitness); 找到最佳适应度BestFitPos = Pop(Index,:); 找到最佳适应度对应的基因选择(轮盘赌选择)NewPop = zeros(PopSize, length(Genes));SumFitness = sum(Fitness);RandomFitness = rand(PopSize,1)*SumFitness; 随机生成每个个体的"随机适应度"for i = 1:PopSize[~, Index] = min(RandomFitness); 用随机适应度进行选择(越小被选中概率越大)NewPop(i,:) = Pop(Index,:); 将选择出的个体放入新种群RandomFitness(Index) = SumFitness; 将已选择的个体的随机适应度设为最大值,避免重复选择end交叉(杂交)for i = 1:PopSize/2随机选择两个父代个体Parent1 = NewPop(randi([1 PopSize]),:);Parent2 = NewPop(randi([1 PopSize]),:);生成新个体Child1 = (Parent1 + Parent2)/2; 中间值交叉Child2 = Parent1 + (Parent2 - Parent1)*rand; 一点交叉将新个体加入新种群NewPop((i-1)*2+1,:) = Child1;NewPop((i-1)*2+2,:) = Child2;end变异for i = 1:PopSizeif rand < 0.01 变异概率为0.01随机选择一个基因进行变异(取反)GeneIdx = randi(length(Genes));NewPop(i,GeneIdx) = ~NewPop(i,GeneIdx);endend更新种群Pop = NewPop;end输出结果BestFit = FitnessFunc(BestFitPos);fprintf('Best fitness: f\n', BestFit);fprintf('Best position: s\n', num2str(BestFitPos));```这个例子比较简单,只用了基本的遗传算法操作:选择、交叉和变异。
Matlab遗传算法及实例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函数及实例讲解转:最近硏究了一下遗传算法,因为要用遗传算法来求解多元非线性模型。
还好用遗传算法的工具箱予以实现了,期间也遇到了许多问题。
借此与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们要熟悉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算流程。
基本原理:遗传算法是一种典型的启发式算法,属于非数值算法范畴。
它是模拟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自然界的生物进化过程的一种计算模型。
它是采用简单的编码技术来表示各种复杂的结构,并通过对一组编码表示进行简单的遗传操作和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来指导学习和确定搜索的方向。
遗传算法的操作对象是一群二进制串(称为染色体、个体),即种群,每一个染色体都对应问题的一个解。
从初始种群出发,采用基于适应度函数的选择策略在当前种群中选择个体,使用杂交和变异来产生下一代种群。
如此模仿生命的进化进行不断演化,直到满足期望的终止条件。
运算流程:Step 1 :对遗传算法的运行参数进行赋值。
参数包括种群规模、变量个数、交叉概率、变异概率以及遗传运算的终止进化代数。
Step 2 :建立区域描述器。
根据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运营协调模型的求解变量的约束条件,设置变量的取值范围。
Step 3 :在Step 2的变量取值范围内,随机产生初始群体,代入适应度函数计算其适应度值。
Step 4 :执行比例选择算子进行选择操作。
Step 5 :按交叉概率对交叉算子执行交叉操作。
Step 6 :按变异概率执行离散变异操作。
Step 7 :计算Step 6得到局部最优解中每个个体的适应值,并执行最优个体保存策略。
Step 8 :判断是否满足遗传运算的终止进化代数,不满足则返回Step 4,满足则输出运算结果其次,运用遗传算法工具箱。
运用基于Matlab的遗传算法工具箱非常方便,遗传算法工具箱里包括了我们需要的各种函数库。
目前,基于Matlab的遗传算法工具箱也很多,比较流行的有英国设菲尔德大学幵发的遗传算法工具箱GATBXGAOT以及Math Works公司推出的GADS实际上,GAD鉞是大家所看到的Matlab中自带的工具箱。
遗传算法优化的matlab案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遗传算法优化的Matlab 案例:假设我们想找到一个函数f(x) 的最大值,其中x 的取值范围为[0,10]。
我们可以使用遗传算法来找到最大值。
步骤如下:1. 定义适应度函数我们可以使用f(x) 来定义适应度函数。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函数f(x) = x^2。
在Matlab 中,我们可以这样定义适应度函数:function y = fitness(x)y = x.^2;end2. 定义遗传算法参数我们需要定义一些遗传算法的参数,如种群大小、交叉概率、变异概率等。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种群大小为50,交叉概率为0.8,变异概率为0.1。
pop_size = 50; % 种群大小crossover_rate = 0.8; % 交叉概率mutation_rate = 0.1; % 变异概率3. 执行遗传算法优化我们可以使用Matlab 自带的ga 函数来执行遗传算法优化。
我们需要传入适应度函数、变量的取值范围等参数。
lb = 0; % 变量下限ub = 10; % 变量上限nvars = 1; % 变量个数options =gaoptimset('Display','iter','PopulationSize',pop_size,'CrossoverFraction',c rossover_rate,'MutationFcn',@mutationadaptfeasible,'MutationRate',mut ation_rate,'StallGenLimit',50); % 遗传算法参数[x,fval] = ga(@fitness,nvars,[],[],[],[],lb,ub,[],options); % 执行遗传算法优化disp(['Optimal value: ',num2str(fval)]);disp(['Optimal solution: [',num2str(x),']']);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了mutationadaptfeasible 函数来保证变异产生的新个体也满足变量取值范围。
遗传算法优化的matlab案例遗传算法是一种启发式优化算法,它模拟了自然界中的生物进化过程,通过运用生物进化中的遗传机制和适应度评价来搜索问题的优化解。
它被普遍应用于各种领域中的优化问题,如函数优化、组合优化、机器学习等。
本文将通过一个简单的Matlab案例介绍如何应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
假设我们需要优化一个简单的目标函数f(x) = x^2,其中x的值范围在[-10, 10]之间。
我们希望找到使得函数值最小的x。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遗传算法中的基本操作,包括种群初始化、个体选择、交叉和变异。
种群初始化是指生成初始种群,个体选择是指根据适应度评价选择优秀个体,交叉是指将两个个体交叉产生新个体,变异是指对个体进行随机变化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
种群初始化可以通过随机生成x的值来实现。
假设种群大小为100,我们可以使用rand函数生成一个100行1列的随机矩阵表示种群,同时将矩阵中的值映射到[-10, 10]的范围内。
个体选择可以通过计算适应度评价来选择最优个体。
在本案例中,适应度评价即目标函数的值。
我们可以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并选择最小的个体作为最优个体。
交叉操作可以通过随机选择两个个体,并将它们的染色体交叉产生新个体。
在本案例中,染色体即x的值。
我们可以随机选择两个个体,并取它们染色体的均值作为新个体的染色体。
变异操作可以通过随机变化个体的染色体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
在本案例中,我们可以随机选择一个个体,并对其染色体加上一个小的随机数。
通过以上基本操作,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遗传算法优化过程。
其基本流程如下:1. 初始化种群。
生成一个随机矩阵表示初始种群。
2. 计算适应度。
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并选择最小的个体作为最优个体。
3. 重复以下步骤直到满足终止条件:a. 选择交叉个体。
随机选择两个个体作为交叉个体。
b. 交叉操作。
根据交叉概率对交叉个体进行交叉操作,并生成新个体。
c. 变异操作。
根据变异概率对新个体进行变异操作。
!"#$"%遗传算法工具箱函数及应用实例于玲!!贾春强""!#沈阳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辽宁沈阳!!$!%"#"&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大连!!’$"($摘要%基于!"#$"%语言的遗传算法工具箱支持二进制和浮点数编码方式!并且提供了多种选择&交叉&变异的方法’通过具体实例对!"#$"%的遗传算法工具箱的用法进行了说明介绍(关键词%)*+,*-#遗传算法#工具箱#优化中图分类号%./(0!&12文献标识码%3文章编号%!$$"4"(((""$$%)!!4$$"14$"&’()#*+(,"(-./"01$2,*(!"#$"%345++$%+/678*(9:!;<4=>’(?@*"(9A5!#67899,9:);78*<=7*,><?=<;;@=<?A68;<B*<?C<D+=+E+;9:F8;G=7*,.;78<9,9?BH68;<B*<?!!I!%"H F8=<*J"#67899,9:);78*<=7*,><?=<;;@=<?H K*,=*<L<=M;@D=+B9:.;78<9,9?BH K*,=*<!!’I"(H F8=<*N 4%,#B")#C.8;O;<;+=73,?9@=+8G.99,-9P-*D;Q9<)*+,*-DERR9@+D+8;-=<*@B*<Q:,9*+H*<Q+8;@;*@;+8;;P7;,,;<+ 9R;@*+9@D9:D;,;7+=9<H7@9DD9M;@*<Q GE+*+=9<=<+8;.99,-9PH+S9;P*GR,;D*-9E+89S+9ED;+8;.99,-9P*@;=<+@9QE7;Q =<+8=D R*R;@#C+=D+98;,R@;*Q;@D=GR@9M;+8;*-=,=+B+9*<*,BT;+8;UE;D+=9<*<Q D9,M;R@9-,;G ED=<?+8;.99,-9P# D2E F+B-,C G*+,*-J?;<;+=7*,?9@=+8GJ+99,-9PJ9R+=G=T*+=9<:遗传算法与!"#$"%语言!"#$"%是一种开放式软件!经过一定的程序可以将开发的优秀的应用程序集加入到!"#$"%工具的行列(这样!许多领域前沿的研究者和科学家都可以将自己的成果集成到!"#$"%之中!被全人类继承和利用(因此!!"#$"%中含有诸多的面向不同应用领域的工具箱!例如%信号处理工具箱&图像处理工具箱&通信工具箱&系统辨识工具箱&优化工具箱&鲁棒控制工具箱&非线性控制工具箱等!而且工具箱还在不断地扩展之中(A遗传算法工具箱的函数及其功能目前!国内图书市场上有关!"#$"%方面的书籍要么侧重于!"#$"%语言编程介绍!要么侧重于各种工具箱函数的解说!而对怎样用工具箱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鲜有涉及(本文将对遗传算法工具箱函数进行说明介绍(遗传算法工具箱&’()包括了许多实用的函数!这些函数按照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主界面函数主程序*"+,提供了遗传算法工具箱与外部的接口(它的函数格式如下%-./012345/%345/#6"708194:;*"<%4=12>!0?"$@A!0?"$(5>!>#"6#345!45#>!#06,@A!#06,(5>!>0$07#@A!>0$07#(5>!.(?06@A>!.(?06(5>!,=#@A>!,=#(5>B输出参数输入参数!"!核心函数及其它函数具体见表C(G遗传算法工具箱应用实例$%&无约束优化问题利用遗传算法计算函数’<(B;(DEF*>G1<H(BDI*74><J(B/的最大值!其中(!-F!K:选择二进制编码!种群中的个体数目为EF!二进制编. 012345 %345#6"708194求得的最优解!包括染色体和适配度最终得到的种群最优种群的搜索轨迹每一代的最好适应度和平均适应度%4=12>0?"$@A0?"$(5>>#"6#34545#>#06,@A#06,(5>>0$07#@A>0$07#(5>.(?06@A.(?06(5>,=#@A,=#(5>变量上下界矩阵!矩阵的行数确定变量个数适应度函数传递给适应度函数的参数!默认值为+ALMM,初始种群选项(一个向量+05>G$41/564%N45>/2G>5$"O,!这里05>G$41表示两代之间的差距#564%N45>取F表示二进制编码!取E表示浮点数编码#2G>5$"O控制运行中是否输出当前群体和最好结果!取F表示运行中不输出!取E表示运行中输出(默认值为+E0P Q/E/F,终止函数的名称!默认值为+R,".&01)06,R,传递给终止函数的参数!默认值为+REFFR,选择函数的名称!默认值为+R146,&04,S0$07#R,传递给选择函数的参数!默认值为+RF+FTR,交叉函数名称表!以空格分开!浮点数编码默认值为+R/"6G#UV4?06/U0=6G>#G7V4?06/>G,5$0V4?06R,!二进制编码默认值为+R>G,5$0V4?06R,传递给交叉函数的参数表!浮点数编码默认值为+RW/F#W/C#W/FR,!二进制编码默认值为+F+Q,变异函数名称表!以空格分开!浮点数编码默认值为+R%4=12"6O!=#"#G41/,=$#GA41L1G9!=#"#G41141/L1G9!=#"#G41=P1G9!=#"#G41R,!二进制编码默认值为+R%G1"6O!=#"#G41R,传递给变异函数的参数表!浮点数编码默认值为+J/F#Q/EFF/C#J/EFF/C#J/F/F,!二进制编码默认值为+F+FH,表:表A码长度为!"!交叉概率为"#$%!变异概率为"#"&"采用’()*的程序清单如下#+编写目标函数文件,-.#/!文件存放在工作目录下"0123.4,256,7!89:7;<,-.=6,7!,-.4,26>?@<6,7=A>$89:7<@BA"C642=%C@>BDC 3,6=EC @>$F 生成初始种群!大小为A"?"424.G,-<424.4:74H8I:=A"!5"?$;!J,-.K>$L 调用遗传算法函数"5@?82MG ,-?NG ,-O.P:38;<I :=5"?$;!K,-.K !5;!424.G ,-!5A8Q R?A?A;!K/:@’82*8P/K !!%!K2,P/’8,/S 8783.K !5"#"&;!5K:P4.TU,98PK;!5!;!K2,2V240W1.:.4,2K !5!?!%?X;>?$经过!%次遗传迭代!运算结果为#!<D#&%RR "=!><!E#&%%E $即当!为D#&%RR 时!"=!>取最大值!E#&%%E "遗传算法一般用来取得近似最优解!另外!遗传算法的收敛性跟其初始值有关!大家运行上面的命令所得到的结果可能跟我的结果不同或是差别很大!但多执行几次上面的命令%随机取不同的初始群体&一定可以得到近似最优解"#$%有约束优化问题考虑如下问题#/42"=!><=!A Q !>!B=!!Q A>!6#.#&A =!><!A Q !!!BA !"&!=!><!!A EQ !!!BA !"本例中存在两个不等式约束!因此我们需要把有约束问题转换成无约束问题来求解"近年来提出了多种用遗传算法满足约束的技术!工程中常用的策略是惩罚策略!通过惩罚不可行解!将约束问题转换为无约束问题"惩罚项的适值函数一般有加法和乘法两种构造方式!本例采用加法形式的适值函数!惩罚函数由两部分构成!可变乘法因子和违反约束乘法"种群中的个体数目为A""!实数编码!交叉概率为"#$%!变异概率为"#"&"遗传算法求的是函数的极大值!因此在求极小值问题时!需将极大值问题转换为极小值问题求解"采用’()*的程序清单如下#Y 编写目标函数文件04.#/!文件存放在工作目录下"0123.4,256,7!89:7;<04.=6,7!,-.4,26>?@A<6,7=A>$@!<6,7=!>$PA<"#A $P!<"#&$Z 约束条件IA<@AQ !C @!BA $I!<@A#[!\EQ @!#[!BA $Z 加惩罚项的适值40?=IA]<">^=I!]<">89:7<=@AQ !>#[!B=@!Q A>#[!$876889:7<=@AQ !>#[!B=@!Q A>#[!BPAC I ABP!CI!$89:7<Q 89:7$82M_设置参数边界!本例边界为!O "N,12M6<,286%!!A &C5Q A !A;$‘调用遗传算法函数"5@O82MG,-ONG,-O.P:38;<I:=N,12M6!KW42K>O $a 性能跟踪"-7,.=.P:38=b !A>!.P:38=b !X>!KPQ K>$T,7MO,2-7,.=.P:38=b !A>!.P:38=b !!>!KNC K>$@7:N87=K’828P:.4,2K>cOd7:N87=Ke4..2866K>$f8I82M=K 解的变化K !K 种群平均值的变化K>$经过A""次遗传迭代!运算结果为#!<O5AOA;$此时极小值89:7=!><A $I A =!><"$I !!!><"#!%!显然最优解满足约束条件"!结论遗传算法工具箱功能强大!包括了大量的算子函数!提供各种类型的选择策略!交叉’变异的方式!适用于各类不同的实际问题"由于大多数实际问题都是有约束条件的!所以!用遗传算法处理约束条件的方法仍属于难点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参考文献)(")高尚#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工具箱的优化计算())*微型电脑应用!+,,+!"-.-/#0+102*(+)姜阳!孔峰*基于$%&’%(遗传算法工具箱的控制系统设计仿真())*广西工学院学报!+,,"!"+.23#41-*(5)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4*0辅助优化计算与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5*%编辑阳光&作者简介#于玲%A$D$Q &!女!硕士!主要从事机电液一体化的教学及科研工作"收稿日期#!""EQ "DQ "R!!!!!!!!!!初始化函数424.4:74H8,I :#/P,178..8#/2,P/’8,/S 8783.#/.,1P2S 8783.#/64/-78U,98P#/3d3743U,98P#/7428PU,98P#/7428P,PM8PU,98P#/N,12M:PdW1.:.4,2#/2,2V240W1.:.4,2#//:@’82*8P/#/,-.W:@’82*8P/#/0!N#/N!0#/变异交叉二进制格式和浮点数格式的初始化函数有序数据的初始化函数常用的轮盘赌法基于归一化的优先选择法竞争选择法二进制格式或浮点数格式的交叉函数有序数据的交叉函数!可以将演化函数组合使用浮点数格式的变异函数主程序I :#/用来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用来计算遗传算法满足精度要求时!染色体所需要的二进制位数用来完成二进制数和浮点数之间的相互转换选择函数终止函数二进制表示函数演化函数3:73N4.6#/424.4:74H8I :#/表"。
MATLAB 智能算法30个案例分析第1 章1、案例背景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是一种进化算法,其基本原理是仿效生物界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演化法则。
遗传算法的做法是把问题参数编码为染色体,再利用迭代的方式进行选择、交叉以及变异等运算来交换种群中染色体的信息,最终生成符合优化目标的染色体。
在遗传算法中,染色体对应的是数据或数组,通常是由一维的串结构数据来表示,串上各个位置对应基因的取值。
基因组成的串就是染色体,或者叫基因型个体( Individuals) 。
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了群体(Population)。
群体中个体的数目称为群体大小(Population Size),也叫群体规模。
而各个个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叫做适应度( Fitness) 。
2、案例目录:1.1 理论基础1.1.1 遗传算法概述1. 编码2. 初始群体的生成3. 适应度评估4. 选择5. 交叉6. 变异1.1.2 设菲尔德遗传算法工具箱1. 工具箱简介2. 工具箱添加1.2 案例背景1.2.1 问题描述1. 简单一元函数优化2. 多元函数优化1.2.2 解决思路及步骤1.3 MATLAB程序实现1.3.1 工具箱结构1.3.2 遗传算法中常用函数1. 创建种群函数—crtbp2. 适应度计算函数—ranking3. 选择函数—select4. 交叉算子函数—recombin5. 变异算子函数—mut6. 选择函数—reins7. 实用函数—bs2rv8. 实用函数—rep1.3.3 遗传算法工具箱应用举例1. 简单一元函数优化2. 多元函数优化1.4 延伸阅读1.5 参考文献3、主程序:1. 简单一元函数优化:clcclear allclose all%% 画出函数图figure(1);hold on;lb=1;ub=2; %函数自变量范围【1,2】ezplot('sin(10*pi*X)/X',[lb,ub]); %画出函数曲线xlabel('自变量/X')ylabel('函数值/Y')%% 定义遗传算法参数NIND=40; %个体数目MAXGEN=20; %最大遗传代数PRECI=20; %变量的二进制位数GGAP=0.95; %代沟px=0.7; %交叉概率pm=0.01; %变异概率trace=zeros(2,MAXGEN); %寻优结果的初始值FieldD=[PRECI;lb;ub;1;0;1;1]; %区域描述器Chrom=crtbp(NIND,PRECI); %初始种群%% 优化gen=0; %代计数器X=bs2rv(Chrom,FieldD); %计算初始种群的十进制转换ObjV=sin(10*pi*X)./X; %计算目标函数值while gen<MAXGENFitnV=ranking(ObjV); %分配适应度值SelCh=select('sus',Chrom,FitnV,GGAP); %选择SelCh=recombin('xovsp',SelCh,px); %重组SelCh=mut(SelCh,pm); %变异X=bs2rv(SelCh,FieldD); %子代个体的十进制转换ObjVSel=sin(10*pi*X)./X; %计算子代的目标函数值[Chrom,ObjV]=reins(Chrom,SelCh,1,1,ObjV,ObjVSel); %重插入子代到父代,得到新种群X=bs2rv(Chrom,FieldD);gen=gen+1; %代计数器增加%获取每代的最优解及其序号,Y为最优解,I为个体的序号[Y,I]=min(ObjV);trace(1,gen)=X(I); %记下每代的最优值trace(2,gen)=Y; %记下每代的最优值endplot(trace(1,:),trace(2,:),'bo'); %画出每代的最优点grid on;plot(X,ObjV,'b*'); %画出最后一代的种群hold off%% 画进化图figure(2);plot(1:MAXGEN,trace(2,:));grid onxlabel('遗传代数')ylabel('解的变化')title('进化过程')bestY=trace(2,end);bestX=trace(1,end);fprintf(['最优解:\nX=',num2str(bestX),'\nY=',num2str(bestY),'\n'])2. 多元函数优化clcclear allclose all%% 画出函数图figure(1);lbx=-2;ubx=2; %函数自变量x范围【-2,2】lby=-2;uby=2; %函数自变量y范围【-2,2】ezmesh('y*sin(2*pi*x)+x*cos(2*pi*y)',[lbx,ubx,lby,uby],50); %画出函数曲线hold on;%% 定义遗传算法参数NIND=40; %个体数目MAXGEN=50; %最大遗传代数PRECI=20; %变量的二进制位数GGAP=0.95; %代沟px=0.7; %交叉概率pm=0.01; %变异概率trace=zeros(3,MAXGEN); %寻优结果的初始值FieldD=[PRECI PRECI;lbx lby;ubx uby;1 1;0 0;1 1;1 1]; %区域描述器Chrom=crtbp(NIND,PRECI*2); %初始种群%% 优化gen=0; %代计数器XY=bs2rv(Chrom,FieldD); %计算初始种群的十进制转换X=XY(:,1);Y=XY(:,2);ObjV=Y.*sin(2*pi*X)+X.*cos(2*pi*Y); %计算目标函数值while gen<MAXGENFitnV=ranking(-ObjV); %分配适应度值SelCh=select('sus',Chrom,FitnV,GGAP); %选择SelCh=recombin('xovsp',SelCh,px); %重组SelCh=mut(SelCh,pm); %变异XY=bs2rv(SelCh,FieldD); %子代个体的十进制转换X=XY(:,1);Y=XY(:,2);ObjVSel=Y.*sin(2*pi*X)+X.*cos(2*pi*Y); %计算子代的目标函数值[Chrom,ObjV]=reins(Chrom,SelCh,1,1,ObjV,ObjVSel); %重插入子代到父代,得到新种群XY=bs2rv(Chrom,FieldD);gen=gen+1; %代计数器增加%获取每代的最优解及其序号,Y为最优解,I为个体的序号[Y,I]=max(ObjV);trace(1:2,gen)=XY(I,:); %记下每代的最优值trace(3,gen)=Y; %记下每代的最优值endplot3(trace(1,:),trace(2,:),trace(3,:),'bo'); %画出每代的最优点grid on;plot3(XY(:,1),XY(:,2),ObjV,'bo'); %画出最后一代的种群hold off%% 画进化图figure(2);plot(1:MAXGEN,trace(3,:));grid onxlabel('遗传代数')ylabel('解的变化')title('进化过程')bestZ=trace(3,end);bestX=trace(1,end);bestY=trace(2,end);fprintf(['最优解:\nX=',num2str(bestX),'\nY=',num2str(bestY),'\nZ=',num2str(bestZ), '\n']) 第2 章基于遗传算法和非线性规划的函数寻优算法1.1案例背景1.1.1 非线性规划方法非线性规划是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的MATLAB应用实例To use Optimization Toolbox software, you need to1 Define your objective function in the MATLAB language, as a function file or anonymous function.2 Define your constraint(s) as a separate file or anonymous function.首先建立目标函数的M文件;例1:如目标函数 min 100( )+ ;Function File for Objective FunctionA function file is a text file containing MATLAB commands with the extension .m. Create a new function file in any text editor, or use the built-in MATLAB Editor as follows:(1)At the command line enter:edit (想要建立的.m文件的文件名)The MATLAB Editor opens.(2) In the editor enter:function f = rosenbrock(x)f = 100*(x(2) - x(1)^2)^2 + (1 - x(1))^2;(3) Save the file by selecting File > Save.把M文件保存在MATLAB默认的工作目录中;在命令行中输入命令:cd ,就可以得到MATLAB默认的工作目录。
To check that the M-file returns the correct value, enter rosenbrock ([1 1])ans =注释:如果想建立rosenbrock.m文件,那么步骤1变为edit rosenbrock。
使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实例MATLAB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优化问题的遗传算法工具箱,可以帮助用户通过遗传算法来寻找最优解。
下面是一个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解决一个简单的优化问题。
假设我们要求解以下函数的最大值:f(x)=x^2,其中x的取值范围在[-10,10]之间。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适应度函数,即用来评估个体适应度的函数。
在本例中,适应度函数可以直接使用目标函数,即f(x)=x^2、在MATLAB中,我们可以使用函数句柄来定义适应度函数:```matlabfunction fitness = fitnessFunction(x)fitness = x^2;end```接下来,我们需要配置遗传算法的参数。
我们可以使用`gaoptimset`函数来创建一个参数结构体,并设置算法的各个参数:```matlaboptions = gaoptimset('PopulationSize', 50, 'Generations', 100, 'FitnessLimit', 1e-6, 'StallGenLimit', 10);```上述代码将设置种群大小为50,迭代次数为100,适应度极限为1e-6(即当适应度较小时停止迭代),最大迭代代数为10(即如果连续10代迭代没有改进,则停止迭代)。
接下来,我们需要调用`ga`函数来运行遗传算法并求解最优解。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代码来实现:```matlab```最后,我们可以打印出最优解及其目标函数值:```matlabdisp(['Optimal solution: x = ' num2str(x) ', f(x) = 'num2str(fval)]);```上述代码中,`num2str`函数用于将数字转换为字符串,然后使用`disp`函数打印出最优解和目标函数值。
% 下面举例说明遗传算法%% 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 f(x)=10*sin(5x)+7*cos(4x) x∈[0,10] %% 将x 的值用一个10位的二值形式表示为二值问题,一个10位的二值数提供的分辨率是每为(10-0)/(2^10-1)≈0.01 。
%% 将变量域[0,10] 离散化为二值域[0,1023], x=0+10*b/1023, 其中b 是[0,1023] 中的一个二值数。
% 编程2.1初始化(编码)% initpop.m函数的功能是实现群体的初始化,popsize表示群体的大小,chromlength表示染色体的长度(二值数的长度),% 长度大小取决于变量的二进制编码的长度(在本例中取10位)。
%遗传算法子程序%Name: initpop.m%初始化function pop=initpop(popsize,chromlength)pop=round(rand(popsize,chromlength)); % rand随机产生每个单元为{0,1} 行数为popsize,列数为chromlength的矩阵,% round对矩阵的每个单元进行圆整。
这样产生的初始种群。
2.2 计算目标函数值% 2.2.1 将二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1)%遗传算法子程序%Name: decodebinary.m%产生[2^n 2^(n-1) ... 1] 的行向量,然后求和,将二进制转化为十进制function pop2=decodebinary(pop)[px,py]=size(pop); %求pop行和列数for i=1:pypop1(:,i)=2.^(py-i).*pop(:,i);endpop2=sum(pop1,2); %求pop1的每行之和1表示每列相加,2表示每行相加% 2.2.2 将二进制编码转化为十进制数(2)% decodechrom.m函数的功能是将染色体(或二进制编码)转换为十进制,参数spoint表示待解码的二进制串的起始位置% (对于多个变量而言,如有两个变量,采用20为表示,每个变量10为,则第一个变量从1开始,另一个变量从11开始。
最新发布的MA TLAB 7.0 Release 14已经包含了一个专门设计的遗传算法与直接搜索工具箱(Genetic Algorithm and Direct Search Toolbox,GADS)。
使用遗传算法与直接搜索工具箱,可以扩展MATLAB及其优化工具箱在处理优化问题方面的能力,可以处理传统的优化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包括那些难以定义或不便于数学建模的问题,可以解决目标函数较复杂的问题,比如目标函数不连续、或具有高度非线性、随机性以及目标函数没有导数的情况。
本章8.1节首先介绍这个遗传算法与直接搜索工具箱,其余各节分别介绍该工具箱中的遗传算法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8.1 遗传算法与直接搜索工具箱概述
本节介绍MATLAB的GADS(遗传算法与直接搜索)工具箱的特点、图形用户界面及运行要求,解释如何编写待优化函数的M文件,且通过举例加以阐明。
8.1.1 工具箱的特点
GADS工具箱是一系列函数的集合,它们扩展了优化工具箱和MA TLAB数值计算环境的性能。
遗传算法与直接搜索工具箱包含了要使用遗传算法和直接搜索算法来求解优化问题的一些例程。
这些算法使我们能够求解那些标准优化工具箱范围之外的各种优化问题。
所有工具箱函数都是MATLAB的M文件,这些文件由实现特定优化算法的MATLAB语句所写成。
使用语句
type function_name
就可以看到这些函数的MATLAB代码。
我们也可以通过编写自己的M文件来实现来扩展遗传算法和直接搜索工具箱的性能,也可以将该工具箱与MATLAB的其他工具箱或Simulink结合使用,来求解优化问题。
工具箱函数可以通过图形界面或MA TLAB命令行来访问,它们是用MATLAB语言编写的,对用户开放,因此可以查看算法、修改源代码或生成用户函数。
遗传算法与直接搜索工具箱可以帮助我们求解那些不易用传统方法解决的问题,譬如表查找问题等。
遗传算法与直接搜索工具箱有一个精心设计的图形用户界面,可以帮助我们直观、方便、快速地求解最优化问题。
功能特点
遗传算法与直接搜索工具箱的功能特点如下:
(1)图形用户界面和命令行函数可用来快速地描述问题、设置算法选项以及监控进程。
(2)具有多个选项的遗传算法工具可用于问题创建、适应度计算、选择、交叉和变异。
(3)直接搜索工具实现了一种模式搜索方法,其选项可用于定义网格尺寸、表
决方法和搜索方法。
(4)遗传算法与直接搜索工具箱函数可与MATLAB的优化工具箱或其他的
MATLAB程序结合使用。
(5)支持自动的M代码生成。
图形用户界面和命令行函数
遗传算法工具函数可以通过命令行和图形用户界面来使用遗传算法。
直接搜索工具函数也可以通过命令行和图形用户界面来进行访问。
图形用户界面可用来快速地定义问题、设置算法选项、对优化问题进行详细定义。
遗传算法与直接搜索工具箱还同时提供了用于优化管理、性能监控及终止准则定义的工具,同时还提供大量标准算法选项。
在优化运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修改选项来细化最优解,更新性能结果。
用户也可以提供自己的算法选项来定制工具箱。
使用其他函数和求解器
遗传算法与直接搜索工具箱与MATLAB及优化工具箱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用户可以用遗传算法或直接搜索算法来寻找最佳起始点,然后利用优化工具箱或用MA TLAB程序来进一步寻找最优解。
通过结合不同的算法,可以充分地发挥MA TLAB 和工具箱的功能以提高求解的质量。
对于某些特定问题,使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得到全局(最优)解。
显示、监控和输出结果
遗传算法与直接搜索工具箱还包括一系列绘图函数用来可视化优化结果。
这些可视化功能直观地显示了优化的过程,并且允许在执行过程中进行修改。
工具箱还包括一系列绘图函数用来可视化优化结果。
这些可视化功能直观地显示了优化的过程,并且允许在执行过程中进行修改。
该工具箱还提供了一些特殊绘图函数,它们不仅适用于遗传算法,还适用于直接搜索算法。
适用于遗传算法的函数包括函数值、适应度值和函数估计。
适用于直接搜索算法的函数包括函数值、分值直方图、系谱、适应度值、网格尺寸和函数估计。
这些函数可以将多个绘图一并显示,可直观方便地选取最优曲线。
另外,用户也可以添加自己的绘图函数。
使用输出函数可以将结果写入文件,产生用户自己的终止准则,也可以写入用户自己的图形界面来运行工具箱求解器。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问题的算法选项导出,以便日后再将它们导入到图形界面中去。
所需的产品支持
遗传算法与直接搜索工具箱作为其他优化方法的补充,可以用来寻找最佳起始点,然后可以再通过使用传统的优化技术来进一步寻找最优解。
工具箱需要如下产品支持:(1) MA TLAB。
(2) 优化工具箱。
相关产品
与遗传算法与直接搜索工具箱相关的产品有:
(1)统计工具箱——应用统计算法和概率模式。
(2)神经网络工具箱——设计和仿真神经网络。
(3)模糊逻辑工具箱——设计和仿真基于模糊逻辑的系统。
(4)金融工具箱——分析金融数据和开发金融算法。
所需的系统及平台
遗传算法和直接搜索工具箱对于对于运行环境、支持平台和系统的需求,可随时通过访问网站/gads了解最新发布的信息。
这里介绍的MATLAB 7.0 Release 14所需的最低配置是: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Pentium III 500 CPU、64MB RAM,空闲硬盘空间600MB以上。
8.1.2 编写待优化函数的M文件
为了使用遗传算法和直接搜索工具箱,首先必须编写一个M文件,来确定想要优化的函数。
这个M文件应该接受一个行向量,并且返回一个标量。
行向量的长度就是目标函数中独立变量的个数。
本节将通过实例解释如何编写这种M文件。
编写M文件举例
下面的例子展示了如何为一个想要优化的函数编写M 文件。
假定我们想要计算下面函数的最小值:
M 文件确定这个函数必须接受一个长度为2的行向量X ,分别与变量x1和x2相对应,并且返回一个标量X ,其值等于该函数的值。
为了编写这个M 文件,执行如下步骤:
(1) 在MATLAB 的File 菜单中选择New 菜单项。
(2) 选择M-File ,将在编辑器中打开一个新的M 文件。
(3) 在该M 文件中,输入下面两行代码:
function z = my_fun(x)
z = x(1)^2 - 2*x(1)*x(2) + 6*x(1) + x(2)^2 - 6*x(2);
(4) 在MATLAB 路径指定的目录中保存该M 文件。
为了查看该M 文件是否返回正确的值,可键入
my_fun([2 3])
ans =
-5
注意:在运行遗传算法工具或模式搜索工具时,不要使用编辑器或调试器来调试目标函数的M 文件,否则会导致在命令窗口出现Java 异常消息,并且使调试更加困难。
最大化与最小化
遗传算法和直接搜索工具箱中的优化函数总是使目标函数或适应度函数最小化。
也就是说,它们求解如下形式的问题:
如果我们想要求出函数f (x )的最大值,可以转而求取函数g (x )=-f (x )的最小值,因为函数g (x )最小值出现的地方与函数f (x )最大值出现的地方相同。
例如,假定想要求前面所描述的函数221211212
2(,)266f x x x x x x x x =-++-的最大值,这时,我们应当编写一个M 文件来计算,求函数
的最小值。
自动代码生成
遗传算法与直接搜索工具箱提供了自动代码生成特性,可以自动生成求解优化问题所需要的M 文件。
例如,图8.1所示的就是使用遗传算法工具的自动代码生成特性所产生的M 文件。
另外,图形用户界面所输出的优化结果可以作为对来自命令行调用代码的一种解释,这些代码还用于使例程和保护工作自动化。
图8.1 遗传算法M 文件代码的自动生成
8.2 使用遗传算法工具初步
遗传算法与直接搜索工具箱包含遗传算法工具和直接搜索工具。
从本节至章末,将主要介绍其中的遗传算法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遗传算法工具使用的初步知识,内容包括:遗传算法使用规则,遗传算法工具的使用方式,举例说明如何使用遗传算法来求解一个优化问题,解释遗传算法的一些基本术语,最后阐述遗传算法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8.2.1 遗传算法使用规则
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自然选择、生物进化过程来求解问题的方法。
遗传算法反复修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