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唱》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大家来唱歌》幼儿园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学会歌曲《大家来唱歌》,知道独唱和齐唱的意义。
2、享受集体舞蹈的乐趣。
活动准备:1、音乐:《大家来跳舞》。
2、歌曲《小星星》活动过程:一、发声练习。
教师*琴,带领幼儿进行发声。
二、进行齐唱和独唱的练习。
1、t: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小星星》这首歌怎么唱的吗?2、教师幼儿将《小星星》唱一遍3、t:现在请小朋友看着老师的指挥,老师指到哪一个小朋友就哪一个起来唱一句,当老师的双手全部抬起来的时候请所有小朋友一起唱。
4、教师进行指挥唱歌。
5、t:刚才我们小朋友分成了一个小朋友唱个全班小朋友一起唱,那么我们一个小朋友唱的叫独唱,全班小朋友一起唱的叫齐唱。
例如:独唱:一闪一闪亮晶晶,齐唱:漫天都是小星星。
独唱:挂在天上放光明,齐唱:好像许多小星星。
独唱:一闪一闪亮晶晶,齐唱:满天都是小星星。
6、学习歌曲《大家来跳舞》,教师先范唱。
t:刚才从歌曲中你们听到了什么?7、教师给幼儿疏离歌词。
8、幼儿学唱歌曲《大家来跳舞》。
9、熟悉歌曲后采用独唱和齐唱的方式来进行练习。
独唱:大家一起来歌唱……快乐歌声悠扬。
齐唱:啦啦啦啦啦啦啦……唱的真响亮。
齐唱:大家一起来跳舞……跳的多么欢畅。
齐唱:踢踢踏踏碰碰恰……跳的真快活。
三、跟随旋律来跳舞。
1、t:现在我们来跟着音乐跳舞吧,请小朋友们手拉手。
先跟着节奏拍手。
2、教师幼儿跟着音乐来跳舞。
例如:大家一起来歌唱,歌呀唱呀哼呀,(向右走)草儿轻轻花儿香,快乐歌声悠扬。
(向左走)啦啦啦啦啦啦啦,我们高声欢唱。
(大家拉起手向圆圈中间走)……四、活动结束。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伴奏《大家来唱》(原调慢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大家来唱》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伴奏曲,这首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快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能够独立演唱,并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音乐理论知识较为薄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教学时应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歌曲《大家来唱》的旋律,能够独立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唱、分组唱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创作音乐的欲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大家来唱》的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音乐理论知识的运用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辅导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演示音乐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什么是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教授: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节奏等,并通过示范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练习:让学生跟唱歌曲《大家来唱》,分组进行,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展示:学生进行合唱展示,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音乐才华。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音乐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课后自主学习音乐的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歌曲名称《大家来唱》2.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节奏等3.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教学重难点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歌曲《大家来唱》的掌握程度,能否独立演唱。
大家来唱教案标题:《大家来唱》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和参与歌曲《大家来唱》的演唱活动;2. 学生能够通过唱歌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3. 学生能够通过唱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蓝牙音箱或音乐播放器;2. 图片或幻灯片展示歌曲歌词;3. 麦克风。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音乐课所学的歌曲和动作。
2. 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氛围,放一首欢快的儿童歌曲,让学生跟着节奏哼唱。
步骤二:介绍新歌(15分钟)1. 准备《大家来唱》的音乐,播放一段让学生先听一遍。
2. 展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一起读一遍,在读时重点强调歌词中的重音、节奏和发音。
步骤三:跟唱(20分钟)1. 分段播放歌曲,每次播放一小段,让学生跟唱。
2. 强调歌曲中的重要动作和音乐表现形式,比如高低音、快慢声部切换等。
3. 创设合唱团的形式,指定一部分学生为“重唱团”负责重唱歌曲的主要部分,其他学生负责合唱。
步骤四:动作配合(15分钟)1. 根据歌曲的内容和节奏,设计相应的动作配合。
2. 引导学生跟着音乐和歌词的节奏进行动作配合。
步骤五:合唱表演(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参与合唱表演。
2.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个小节或多个小节进行演唱,其他学生进行配合动作。
3.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和练习,改进演唱和动作的表现。
步骤六:小结(10分钟)1. 回顾今天所学的歌曲《大家来唱》以及动作配合。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和总结自己在合唱表演中遇到的问题和亮点。
3. 鼓励学生进一步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创设自己的合唱团,选择其他喜欢的歌曲进行自由编排和表演。
2. 学生可以学习其他歌曲的唱法和动作配合,扩展音乐和舞蹈的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理解和演唱的准确度;2. 学生对动作配合的灵活性和表现力;3. 学生在合唱表演中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大家来唱教案《大家来唱》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歌曲的演唱,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
2. 锻炼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让他们能够互相帮助和支持。
教学准备:1. CD或音频设备2. 歌曲《大家来唱》的歌词卡片或PPT教学过程:步骤一:热身活动1. 引导学生做好音乐准备,放松身体。
2. 进行儿歌或舞蹈活动,热身唱。
步骤二:学唱歌曲《大家来唱》1. 播放歌曲的音频,让学生先听歌,用心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分发歌词卡片或展示PPT上的歌词,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和音乐跟唱歌曲。
3. 重复多次,让学生逐渐熟悉歌曲的内容和旋律。
步骤三:声音分工1. 请学生自愿报名,分别指定不同的学生负责唱领唱、和声、伴奏等不同的声部。
2. 组织学生分头练习各自负责的声部。
3. 合并各声部,进行合唱排练。
步骤四:表演准备1. 组织舞台排练,指导学生如何在舞台上表演,如何掌握节奏和动作。
2. 练习带有动作的歌曲表演,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创意。
步骤五:表演和总结1. 组织学生表演歌曲《大家来唱》,让他们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艺和表演能力。
2. 结束后,和学生一起观看表演录像,给予肯定和建议。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创造自己的动作,进行自由舞蹈表演。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编写自己的歌词和歌曲,进行创作表演。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对于表演的感受和反馈。
小班音乐大家来唱歌教案(精选5篇)小班音乐《大家来唱歌》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模仿动物的叫声歌唱,感受一起唱歌的快乐。
2、萌发幼儿爱小动物、亲近小动物的情感。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重难点:模仿动物的叫声歌唱控制歌声的强弱活动准备:游戏场景、图片教具活动过程:一、听听、唱唱小动物的歌声1、幼儿入座,用歌曲最后三句的节奏拍手欢迎客人老师。
2、用歌声请出4个动物(1)公鸡“喔——喔——”(2)小羊“咩——咩——”(3)小狗“汪——汪——”(4)小猫“喵——喵——”3、小动物再次躲猫猫,幼儿和着钢琴声请动物出场。
二、唱唱小动物的歌1、教师完整示范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1)你喜欢哪个动物的歌声?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句练习。
(2)练习:“大家一起唱歌”提示最后一句要转个弯。
2、我们来学动物唱歌(1)和着琴声一起唱(2)区分不同的轻重演唱三、玩一玩躲猫猫的游戏1、介绍场景(4个不同动物的家)2、游戏规则:教师唱前句“公鸡公鸡”,幼儿接唱“喔—喔—”3、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游戏。
4、更换角色再次游戏。
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很适合小班幼儿年龄。
2、本次活动的目标涉及的认知及能力方面完成的很好,课程环节上具有递进性。
3、课程中教师的语言具有有效性,右耳朵常规非常的好。
4、本次活动的亮点是:在游戏中让幼儿感知节奏。
5、出现的问题是:最后环节幼儿选择乐器,教师的引导语还需完善。
小班音乐《大家来唱歌》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儿歌,感受作品活泼有趣的情节。
2.乐意学学、说说、做做每个动物各自的本领。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大公鸡、小鸭子、小青蛙、小花猫的头饰,儿歌相应的图片,圈4个。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马上要举行音乐会了,小动物们都在练习唱歌,准备来参加。
大家来唱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合作意识,让他们通过唱歌的形式,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快乐。
通过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了解歌曲的背景故事、掌握歌曲的曲调和歌词,并能够进行合唱演练。
二、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 了解歌曲《大家来唱》的背景故事和意义。
- 掌握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 学会合理分工,进行合作演练。
- 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
2. 教学准备- 音乐播放器。
- 练习时使用的音乐伴奏。
- 教学PPT或投影仪。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 提问:大家都喜欢唱歌吗?为什么?步骤二:背景介绍- 展示歌曲《大家来唱》的背景介绍。
- 讲解歌曲的意义和社会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三:学习歌曲- 播放歌曲《大家来唱》的音乐伴奏。
- 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轻轻拍手。
- 逐句教唱歌词,让学生模仿跟唱。
步骤四:分组演练-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指派每个小组的角色或任务(如:主唱、和声、合拍等)。
- 给每个小组分发歌词卡片并让他们熟悉自己部分的歌词。
- 学生自主练习并选择一名代表,进行小组之间的合唱比赛。
步骤五:整体合唱- 将所有小组的代表聚集在一起,进行整体合唱练习。
- 逐渐提高节奏和难度,让学生适应快速的歌曲节奏和合唱要求。
步骤六:分享演出- 安排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集会上进行演出,向其他同学展示他们的成果。
-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独特的才艺和表演风格。
三、教学评价1. 基础技能评价- 学生是否准确掌握了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学生是否能够配合音乐的节奏进行合唱演练?2. 合作意识评价-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是否能够积极参与?- 学生是否能够相互配合,协调合唱演练?3. 表现形式评价- 学生的表演形象活泼自信,有无羞涩或紧张的表现?- 学生是否能够展示个人的特色和艺术才能?四、教学拓展- 鼓励学生尝试编写自己的歌曲,进行创意合唱。
- 探讨其他类型的合唱歌曲并进行学习和表演。
《大家来唱》教案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演唱《大家来唱》,用优美和谐的歌声表现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
2.通过打击乐伴奏律动等方式体验三拍子音乐,结合歌曲学习三拍子指挥图式。
3.知道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简单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体验表现三拍子歌曲晃动的感觉。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电子琴、课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柳树姑娘》听听①这首歌是几拍子的?2.板画三拍子指挥图式,讲解三拍子强弱规律并示范。
3.柳树细长的枝条在微风中飘荡,②柳条婀娜的舞姿把你带进了怎样的情境?二、寓教于乐融情入景,学唱歌曲。
导语:清风是美丽的使者,它带我们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居民文明善良、那里景色秀美独特。
1.聆听录音范唱:音乐是几拍子的?老师带同学拍手感受3/4拍强弱规律。
2.再听:模仿老师的动作做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3.问题:请同学们看书唱谱,找一找哪一句是刚才唱过的“小朋友的歌声?”要求:放慢速度,分成两个8小节学唱。
(1)前8小节注意连线,第3、4小节同音相连只唱一音时值相加共唱5拍。
(2)再学唱后8小节。
4.再学习第一声部旋律划拍整体认唱:前8小节1—ⅰ跳跃要唱准想好音高再唱。
5.二声部合唱。
要求:集中注意,自己唱一个声部耳朵另一个声部使自己声音融合在集体声音中间,唱好一句及时鼓励,让学生体会到二声部声音和谐带来的悦耳快感。
6.在二声部旋律唱好的基础上填唱歌词。
7.配上打击乐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8.小结:这首歌曲表达了孩子们快乐课间生活,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民歌吗?(意大利威尼斯)课件出示:介绍意大利威尼斯。
三、创造表现演唱歌曲《大家来唱》。
在歌曲复习中提问音乐知识。
(2/4、3/4拍号重点是节拍感,即2/4拍的强弱。
3/4拍的强、弱、弱。
这一节拍感在前三年的音乐实践中都已进行,现在是在理论上让学生掌握,使这一节拍感成为他们自觉的音乐实践活动。
《大家来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大家来唱》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全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简洁的语言“你也唱,我也唱,大家来唱!”生动地描绘了快乐的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
四三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
情绪优美、抒情,节奏平稳舒展;曲调流畅、起伏。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音乐有兴趣,乐于参与音乐感受、表现、和创造等方面的音乐活动,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拓展,思想比较丰富,具有基本的音乐素质和理解能力对音乐情绪的体验更加准确细腻。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增强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良好情感和情趣。
2.过程与方法:充分完整聆听和学习歌曲,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用圆润、自然、轻声高位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唱》掌握好p、f的力度变化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用圆润、自然、轻声高位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唱》教学难点:掌握三拍子音乐特点和韵律五、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我将采用听唱法、示范法等教学方法同时相结合。
学生是主体,老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采用启发式教学原则。
六、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发声练习(二)激趣导入1、节奏律动123手肩肩,223手腿腿323左右右,423手肩肩(1)通过观察、模仿发现四组律动的规律:都是三拍子,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第三拍是弱拍。
(2)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弱和指挥图示。
2、领略领略威尼斯的风光PPT图片,介绍“水城”威尼斯、交通工具“贡多拉”、建筑。
(三)融情学唱1、聆听(1)初听,本首歌曲给你带来一种怎样的感受?(生答)。
(2)再听,歌曲是几拍子的?(生答)边听边划拍。
2、按节奏读歌词(1)师领读歌词,学生划拍跟读。
威尼斯的小朋友在做些什么?(2)再读歌词,长音处数拍。
3、加入歌词(1)听旋律,学生唱歌词,及时纠正音高、音准,强调歌唱状态:深吸气,字咬圆。
《大家来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有感情地演唱《大家来唱》,用优美和谐的歌声表现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
2. 通过律动等方式体验三拍子音乐,结合歌曲学习三拍子指挥图式。
3. 知道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简单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
体验表现三拍子歌曲晃动的感觉。
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课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1、导入:同学们好!今天老师来给你们上音乐课,你们开心吗?老师也非常开心,那在上课之前,先跟老师一起来放松一下!播放《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从你们的歌声中,老师感觉到了快乐;看到你们的笑脸,老师感觉到了幸福。
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快乐和幸福,开始我们这堂音乐课。
二、歌曲背景(6分钟)
1、歌曲背景
同学们,你们知道或听说过意大利威尼斯吗?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
它的风光非常美丽,歌曲也非常好听,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游览一下意大利威尼斯水城吧!(课件播放)
2、初听歌曲
威尼斯水城漂亮吗?那你们想不想学习威尼斯歌曲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优美的意大利威尼斯民歌《大家来唱》。
请同学们竖起小耳朵,安安静静地把这首歌曲听一遍,听完老师有问题要提问的哦!(聆听范唱)
提问:
①这首歌属于哪种演唱形式?(二声部合唱)
②二声部合唱与齐唱效果有什么不同?(使得音乐更丰富,情感更饱满,加入低声部烘
托了气氛。
)
③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中速)情绪是怎样的?(欢快)
三、新歌教学:(30分钟)
(一)歌曲简介(2分钟)
《大家来唱》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
歌曲¾拍,C大调,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
第一、四乐句曲调平稳,采用重复的手法,首尾呼应。
第二、三乐句运用了旋律的模进及出现的八度大跳,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突出了“大家来唱”的主题,生动地描绘了快乐的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
(二)学习2/4、3/4拍子指挥图式及强弱规律:(2分钟)
学习2/4、3/4拍子指挥图式及强弱规律:
(三)进行高声部学习(10分钟)
1、教师范唱高声部。
2、教唱高声部歌曲。
(边打手势边把歌谱唱)
(三)进行低声部学习(10分钟)
刚才我们说这首歌是二声部合唱,加入了低声部起到烘托的作用。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低声部。
1、教师范唱低声部。
(找出与高声部不同的地方)
2、教唱低声部歌曲。
(边打手势边把歌曲唱)
(四)进行二声部合唱(6分钟)
1、再次欣赏音乐:(播放音乐)
随歌曲的旋律打节奏,轻声唱。
2、挥拍演唱歌曲。
3、师生手拉手围成圆圈表演唱。
四、小结:(2分钟)
同学们唱得真不错,我们今天特别高兴,不但上威尼斯去旅游了,并学会了3/4的指挥图式和强弱规律,还学会了一首好听的意大利威尼斯歌曲,很有收获哦!不同的节拍有不同的韵味,让我们在歌曲《大家来唱》欢快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威尼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