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唱》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3
《大家来唱》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的《大家来唱》。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大家来唱》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明快,3/4 拍。
歌曲为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二乐句旋律基本相同,第三、四乐句节奏紧凑,旋律稍有变化,表现了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意大利民歌的风格特点,还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歌唱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歌唱能力,他们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善于模仿,乐于表现。
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节奏感和音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对于歌曲的情感表达也需要更多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家来唱》,掌握 3/4 拍的强弱规律,并能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动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欢快情绪,体会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把握 3/4 拍的韵律。
教学难点:歌曲中一字多音和附点音符的演唱,以及歌曲情感的表达。
五、说教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唱和动作示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歌曲的演唱方法和表现形式。
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六、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伴奏《大家来唱》(原调慢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大家来唱》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伴奏曲,这首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快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能够独立演唱,并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音乐理论知识较为薄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教学时应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歌曲《大家来唱》的旋律,能够独立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唱、分组唱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创作音乐的欲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大家来唱》的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音乐理论知识的运用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辅导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演示音乐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什么是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教授: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节奏等,并通过示范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练习:让学生跟唱歌曲《大家来唱》,分组进行,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展示:学生进行合唱展示,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音乐才华。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音乐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课后自主学习音乐的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歌曲名称《大家来唱》2.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节奏等3.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教学重难点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歌曲《大家来唱》的掌握程度,能否独立演唱。
四年级音乐《大家来唱》优秀教案四年级音乐《大家来唱》优秀教案一、教学分析《大家来唱》是一首威尼斯民歌,3/4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情绪优美、抒情,节奏平稳舒展;曲调流畅、起伏,二、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拓展,思想比较丰富,具有基本的音乐素质和理解能力对音乐情绪的体验更加准确细腻。
三、教学目标1.情感: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聆听和演唱歌曲,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增强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良好情感和情趣。
2.过程:充分完整聆听和学习歌曲,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行二声部演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知识:有感情地用圆润、自然、轻声高位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唱》掌握好P、f的力度变化知识,聆听《陀螺》掌握速度、力度变化与形象结构的关系。
四.重点难点1.准确演唱好《大家来唱》掌握三拍子音乐特点和韵律聆听《陀螺》做律动。
2.准确演唱好二声部合唱五、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六.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这节课的开始,我们玩个游戏吧?1.老师做你来模仿:师拍手做三拍子律动,XXX︳XXX︳手脚并用XXX︳XXX拍手变换节奏型XX XX脚上动作XX XX师:学会了吗?身体活动开了吗?我们随音乐来活动,可别忘了跟老师一起哦!2.师带生随音乐律动。
3.师:好玩吗?下面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是意大利威尼斯的歌曲,听一听,带给大家怎样的音乐感受?二新课《大家来唱》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同学们请大家听一听,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节奏有什么特点?2. 复听歌曲,感受意境:听一听,歌曲中这群威尼斯的小朋友在做些什么?3.复听歌曲,感受节拍:同学们,请大家再来听一听,并伸出小手拍一拍,感受歌曲是几拍子的?4.再听歌曲,寻找记号:大家再来听一听,并认真看谱子,你能找到哪些特殊的音乐记号?PFP5.跟琴唱6.带着情感跟琴唱7.跟音乐唱,然后,师追问:大家刚才有没有注意到歌曲里面有几组小朋友在唱?下面我们也来学一学歌曲的二声部。
歌曲《大家来唱》教学反思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的《大家来唱》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全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简洁的语言“你也唱我也唱,大家来唱”生动地描绘了快乐的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舞的欢乐情景。
歌曲是四三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有望四个乐句组成。
第一四乐句曲调平稳采用重复的手法首尾呼应,第二三乐句运用了旋律的模进,八度大跳把大家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突出了大家来唱得主题。
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对知识的学习也可以从感性的用图形谱旋律线条到对音乐知识的联系理解,学生对自己在课堂的行为也容易得到控制,因此在合唱教学中可以把音乐知识如休止符、力度记号讲得更理性,对学生的演唱要求、坐姿、发声等有更直接的要求。
这节课,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对学生们完全是新课,事先没有练习,毕竟歌曲较短只有十六小节,心想应该可以尝试一下。
赛课前一段时间,我们音乐组成员比较忙,先是陈老师生病请假,接着又排练节目,没有时间认真地磨课,组内也没有正式的听评课,所以教学设计的内容太过详细,前半时课堂时间把握的不够紧凑,后面二声部合在一起练习的时间不够充足,没有真正地完全地练出二声部和谐统一的效果,还需调整教学设计的内容,可以作为第二课时来处理,把高声部的学习放在课前,一开始就学唱低声部,把二声部的配合多留些时间,包括歌曲表现形式的拓展丰富起来。
感谢马恒乐老师不辞辛苦举着录像机帮我录了一节课的视频,这样我可以静下心来看看课堂实录,找一找自己的优缺点。
也有可取之处,首先是歌曲教学中,学生们从不会到会唱,两个声部的重难点把握的比较好,一步步引导孩子们唱会歌谱、学好歌曲,教学很扎实,也很真实,这一点可以继续发扬。
也能看出开学以来,孩子们在识谱学习上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本课的旋律不太复杂,孩子们基本上可以跟琴就唱出来,能做到这一点,也是两个多月来在音乐课上不懈努力的成果。
韩校长的建议我觉得很好,选用的关于威尼斯贡多拉的视频对本节课辅助作用不太大,可以换一段有关童声合唱的现场视频,让大家能够很好地感受儿童合唱那种能够洗涤灵魂般的天籁之音,以启发孩子们更好的练习优美的声音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声音的大小,这一点在合唱中很重要。
《大家来唱》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家来唱》。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大家来唱》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歌曲为 3/4 拍,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明快轻盈。
这首歌以孩子们快乐的课余生活为题材,描绘了孩子们在广场上携手同歌的欢乐场景。
在最新的教材中,这首歌被安排在小学音乐课程中,旨在让学生通过学唱这首歌曲,感受三拍子的韵律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教材还通过丰富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小学具体年级的孩子,他们正处于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歌唱能力,但对于三拍子的歌曲接触相对较少,对节奏和音准的把握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不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喜欢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只要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就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大家来唱》,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律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欢乐情绪,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准确演唱歌曲,掌握三拍子的韵律特点。
教学难点:歌曲中一字多音和弱起小节的演唱。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
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唱和演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3、游戏教学法: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
《大家来唱》音乐教案教学设计《大家来唱》音乐教案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课的指导思想是:按照“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一要求,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集中听觉注意,感受歌曲《大家来唱》的旋律美,体验合唱的快乐。
(二)理论依据由于音乐是听觉艺术,所以,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这一目标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大家来唱》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教材《音乐》第7册第六单元“快乐课间”中用于歌唱的一首合唱歌曲。
意大利威尼斯民歌《大家来唱》是一首“起承转合”式乐段结构的大调式歌曲。
歌曲的篇幅短小,节奏、旋律简单。
起句的两个声部节奏相同音高和谐,承句的旋律形态(旋律线)与起句相同,其低声部在第三小节变化再现起句高声部的旋律片段,转句由于歌词的字数关系,结构上与前两句形成明显对比,其第2小节是第1小节的下二度严格摸进,第3、4小节高声部是承句高声部旋律的局部重复,合句是起句的严格再现。
(二)学生情况分析我校四年级学生中有95%左右的学生能准确掌握本课中由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和同音连线组成的节奏,其余5%的学生不能独立准确读出这些节奏,但能随同学一起读出节奏。
学生的音域多数在a~d2,本课的音域在c1~c2,学生演唱起来没有太难度,在此之前学生接触过合唱作品,只是要求学生能听辨出演唱形式,演唱歌曲中的某一个乐句的合唱部分,但没有进行完整合唱的演唱。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聆听、模仿、演唱的方式进行歌曲的学习;通过教师范唱,聆听录音及课件的辅助引导学生学会歌曲。
(四)技术准备1.用“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
2.用“overture4.0”制作高、低声部和二声部的伴奏录音。
3.用“雅乐简谱”和Windows系统自带画图板制作歌篇。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由于本课歌曲对我校学生来说演唱单声部歌曲没有太大困难,但进行二声部合唱有一定难度,本(转载于::大家来唱音乐教案)课采用了合唱教学,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用“overture4.0”制作高、低声部和二声部的伴奏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演唱和配合乐器演唱歌曲二声部歌谱,降低了学生在演唱合唱时的难度。
《大家来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大家来唱》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全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简洁的语言“你也唱,我也唱,大家来唱!”生动地描绘了快乐的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
四三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
情绪优美、抒情,节奏平稳舒展;曲调流畅、起伏。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音乐有兴趣,乐于参与音乐感受、表现、和创造等方面的音乐活动,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拓展,思想比较丰富,具有基本的音乐素质和理解能力对音乐情绪的体验更加准确细腻。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增强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良好情感和情趣。
2.过程与方法:充分完整聆听和学习歌曲,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用圆润、自然、轻声高位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唱》掌握好p、f的力度变化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用圆润、自然、轻声高位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唱》教学难点:掌握三拍子音乐特点和韵律五、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我将采用听唱法、示范法等教学方法同时相结合。
学生是主体,老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采用启发式教学原则。
六、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发声练习(二)激趣导入1、节奏律动123手肩肩,223手腿腿323左右右,423手肩肩(1)通过观察、模仿发现四组律动的规律:都是三拍子,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第三拍是弱拍。
(2)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弱和指挥图示。
2、领略领略威尼斯的风光PPT图片,介绍“水城”威尼斯、交通工具“贡多拉”、建筑。
(三)融情学唱1、聆听(1)初听,本首歌曲给你带来一种怎样的感受?(生答)。
(2)再听,歌曲是几拍子的?(生答)边听边划拍。
2、按节奏读歌词(1)师领读歌词,学生划拍跟读。
威尼斯的小朋友在做些什么?(2)再读歌词,长音处数拍。
3、加入歌词(1)听旋律,学生唱歌词,及时纠正音高、音准,强调歌唱状态:深吸气,字咬圆。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演唱《大家来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家来唱》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全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快乐的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
歌曲是3/4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
第一、四乐句曲调平稳,采用重复的手法,首尾呼应。
第二、三乐句运用了旋律的模进及出现的八度大跳,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突出了“大家来唱”的主题,表现了孩子们沉浸在无比欢乐的心情之中。
【学情分析】1.情感体验: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意大利的威尼斯,对这个城市很陌生,更不熟悉“水上生活”的场景,对感受歌曲情境有一定困难。
2.听辨模唱能力:经过音乐课有序听辨与模唱训练,学生对于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的听辨、模唱能力有了一定基础,在教师的监听与指导下能够逐渐做到音准正确,并有意识关注声音的统一与和谐。
3.识读乐谱能力:四年级学生能够自主识读简谱谱例,能够边划指挥图示边演唱。
4.歌唱能力:学生通过音乐课的学习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已经初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演唱过程中能够注意聆听,并有意识做到声音的统一。
但是,由于学生对气息的控制不够自如,有时会出现音准的偏差。
5.合唱意识:《大家来唱》是小学阶段第一首多以三度和声音程进行二声部旋律编配的歌曲,由于学生对合唱歌曲的演唱实践不多,在演唱二声部旋律歌曲时会遇到困难。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并用歌声进行表现,乐于与同学合作进行二声部歌曲的演唱。
2.“过程与方法”目标:(1)以学生自主识读乐谱为主要学唱方式,通过聆听模唱、对比听辨、自主视唱等过程,完成由旋律音程——乐句学唱——歌词填唱的全过程,从而唱会歌曲。
(2)通过情境感受、律动演唱等实践活动,进一步体会歌曲的情绪,做到有表情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大家来唱》,能够基本完成歌曲二声部的合唱,做到节奏、旋律准确,声部较为和谐。
歌曲《大家来唱》教学反思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的《大家来唱》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全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简洁的语言“你也唱我也唱,大家来唱”生动地描绘了快乐的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舞的欢乐情景。
歌曲是四三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有望四个乐句组成。
第一四乐句曲调平稳采用重复的手法首尾呼应,第二三乐句运用了旋律的模进,八度大跳把大家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突出了大家来唱得主题。
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对知识的学习也可以从感性的用图形谱旋律线条到对音乐知识的联系理解,学生对自己在课堂的行为也容易得到控制,因此在合唱教学中可以把音乐知识如休止符、力度记号讲得更理性,对学生的演唱要求、坐姿、发声等有更直接的要求。
这节课,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对学生们完全是新课,事先没有练习,毕竟歌曲较短只有十六小节,心想应该可以尝试一下。
赛课前一段时间,我们音乐组成员比较忙,先是陈老师生病请假,接着又排练节目,没有时间认真地磨课,组内也没有正式的听评课,所以教学设计的内容太过详细,前半时课堂时间把握的不够紧凑,后面二声部合在一起练习的时间不够充足,没有真正地完全地练出二声部和谐统一的效果,还需调整教学设计的内容,可以作为第二课时来处理,把高声部的学习放在课前,一开始就学唱低声部,把二声部的配合多留些时间,包括歌曲表现形式的拓展丰富起来。
感谢马恒乐老师不辞辛苦举着录像机帮我录了一节课的视频,这样我可以静下心来看看课堂实录,找一找自己的优缺点。
也有可取之处,首先是歌曲教学中,学生们从不会到会唱,两个声部的重难点把握的比较好,一步步引导孩子们唱会歌谱、学好歌曲,教学很扎实,也很真实,这一点可以继续发扬。
也能看出开学以来,孩子们在识谱学习上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本课的旋律不太复杂,孩子们基本上可以跟琴就唱出来,能做到这一点,也是两个多月来在音乐课上不懈努力的成果。
韩校长的建议我觉得很好,选用的关于威尼斯贡多拉的视频对本节课辅助作用不太大,可以换一段有关童声合唱的现场视频,让大家能够很好地感受儿童合唱那种能够洗涤灵魂般的天籁之音,以启发孩子们更好的练习优美的声音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声音的大小,这一点在合唱中很重要。
四年级音乐《大家来唱》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四年级音乐《大家来唱》教学设计四年级音乐《大家来唱》教学设计《大家来唱》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大家来唱》是一首威尼斯民歌,3/4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情绪优美、抒情,节奏平稳舒展;曲调流畅、起伏,二、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拓展,思想比较丰富,具有基本的音乐素质和理解能力对音乐情绪的体验更加准确细腻。
三、教学目标1.情感: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聆听和演唱歌曲,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增强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良好情感和情趣。
2.过程:充分完整聆听和学习歌曲,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行二声部演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知识:有感情地用圆润、自然、轻声高位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唱》掌握好P、f的力度变化知识,聆听《陀螺》掌握速度、力度变化与形象结构的关系。
四.重点难点1.准确演唱好《大家来唱》掌握三拍子音乐特点和韵律聆听《陀螺》做律动。
2.准确演唱好二声部合唱五、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六.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这节课的开始,我们玩个游戏吧?1.老师做你来模仿:(1)师拍手做三拍子律动,XXX︳XXX︳(2)手脚并用XXX ︳XXX(3)拍手变换节奏型XX XX(4)脚上动作(右左右左)XX XX师:学会了吗?身体活动开了吗?我们随音乐来活动,可别忘了跟老师一起哦!2.师带生随音乐律动。
3.师:好玩吗?下面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是意大利威尼斯的歌曲,听一听,带给大家怎样的音乐感受?(意图:1课前师带生进行热身活动2.四分节奏和三拍子是本课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律动,亲身体验,通过这种亲力亲为、亲身实践,轻松的掌握重点知识)二新课《大家来唱》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同学们请大家听一听,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节奏有什么特点?(生答,师小结:优美、抒情、欢乐、愉快,富有舞蹈的韵律感,节奏平稳,舒展)2.复听歌曲,感受意境:听一听,歌曲中这群威尼斯的小朋友在做些什么?(小朋友在船上高兴的弹琴、歌唱。
《大家来唱》教学目标1、能与他人一起,有表情地演唱《大家来唱》,知道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
2、能正确完成配节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重难点用三拍子指挥图式有表情演唱歌曲二声部合唱教具准备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教材分析:歌曲《大家来唱》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全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简洁的语言“你也唱,我也唱,大家来唱!”生动地描绘了快乐的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
歌曲是3/4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课前基础训练1.唱好琶音2/4 13 24 | 35 46 | 57 6 i | i 6 75 | 64 53 | 42 31 ||2.唱好歌曲中二个声部每小节的第一个音3/4 3 - - |2 - - |i - - |6- - |5 - - |5 - - |i - -|7 - - | 3 - - ||1 - -|7 - - |3 - - |4 - -|2 - - |3 - - |6 - - |5 - - |1 - - ||二、寓教于乐:1.知识导人: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二拍子的拍号、强弱规律及其指挥图式。
歌曲除了二拍子外,三拍子也非常多,下面一首歌是几拍子?你听!2.聆听范唱,教师边范唱边划三拍子的图示。
3.这首歌就是3/4拍。
再听一遍。
模仿我的动作,一起跟音乐做三拍子指挥动作。
小组比一比,谁学得最快。
4.再听,跟师划旋律线,感受歌曲旋律。
5.再听,做口形模唱。
6.唱歌词,找出不会唱或唱不好的地方,师教唱。
7.师生共同处理歌曲:注意观察书上提示的音乐记号。
8.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9.师生接唱歌曲旋律,分别接唱4句。
10.生独立演唱歌曲旋律,唱好、唱准。
11.生跟琴学唱歌曲的低声部旋律。
12.生分2组尝试高低声部的合成。
①先唱好二个声部每句的第一个音,即:3 - - | 1 - - | 1 - - |1 - - | 3 - - | 6 - - |②一句一句合成,唱好一句巩固一句要求:集中注意,轻声唱,自己唱一个声部,耳朵听到另一声部,使自己的声音融合在集体声音中间。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大家来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大家来唱》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4/4拍子为基础,旋律简单、朗朗上口,易于学生掌握。
歌曲的内容富有童趣,描绘了孩子们在田野上、花园里快乐歌唱的场景,体现了团结、友爱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内容还包括对歌曲的欣赏、分析以及演唱技巧的指导。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喜欢通过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富有童趣的歌曲更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4/4拍子的节奏特点,认识简单的音乐符号。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提高音准和节奏感。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团结友爱的情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4/4拍子的节奏特点,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音准的准确性,以及对音乐符号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所描绘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练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歌曲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田野、花园等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歌曲欣赏: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简单分析。
3.歌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4.演唱技巧指导:教师示范演唱,讲解呼吸方法、姿势等演唱技巧,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5.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演唱,互相纠正、指导,提高演唱水平。
6.课堂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伴奏《大家来唱》(原调慢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大家来唱》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伴奏曲,原调慢速。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简单,易于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提高音乐素养,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节奏和旋律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慢速歌曲的把握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大家来唱》的旋律和节奏。
2.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对慢速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的把握。
2.重点:让学生在集体合作中熟练演唱《大家来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进行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演唱。
2.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
3.集体练习法:全班学生一起演唱,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4.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大家来唱》的乐谱和伴奏。
2.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3.准备音乐教室,确保教学环境良好。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大家来唱》的伴奏,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氛围。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大家来唱》的乐谱,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把握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每个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巩固(10分钟)全班学生一起演唱《大家来唱》,巩固所学。
教师观察学生的演唱情况,及时纠正错误,确保演唱质量。
5.拓展(10分钟)教师播放其他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家来唱》的节奏和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