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钢常见缺陷及原因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2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摘要】圆钢剪切缺陷是制造业常见的质量问题,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从圆钢剪切缺陷的定义、常见原因、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建议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对圆钢剪切缺陷的影响、改进措施的实施意义以及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帮助企业了解圆钢剪切缺陷的根本原因,并提供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为未来研究方向指明道路。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相关行业在质量管理和生产技术上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改进措施、案例分析、影响、实施意义、展望、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圆钢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等领域。
在生产中,圆钢的剪切缺陷是一个常见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剪切缺陷不仅会导致产品表面粗糙、裂缝等质量问题,还会降低产品的强度和耐久性,给生产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声誉影响。
圆钢剪切缺陷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可能涉及原材料质量、生产工艺、设备状况等多个方面。
为了提高圆钢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减少剪切缺陷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有必要对圆钢剪切缺陷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本文将针对圆钢剪切缺陷的定义、常见原因、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建议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为相关生产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圆钢剪切缺陷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提升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1.2 研究意义研究圆钢剪切缺陷的意义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浪费和损失。
通过深入分析圆钢剪切缺陷的原因和改进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2. 正文2.1 圆钢剪切缺陷的定义圆钢剪切缺陷是指在圆钢剪切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缺陷,例如断面不平整、锯齿状边缘、裂纹等现象。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圆钢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工程、汽车制造等领域。
在生产过程中,圆钢剪切缺陷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对圆钢剪切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圆钢剪切缺陷的原因分析1. 设备问题:圆钢剪切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如果存在磨损、老化或者不合理的设计,都会导致剪切缺陷的产生。
比如刀具磨损不均匀、切割速度过快等问题都可能引起剪切缺陷。
2. 材料问题:圆钢的质量和性能会直接影响到剪切的效果,如果材料本身存在缺陷或者不符合标准要求,也会导致剪切缺陷的产生。
比如材料硬度不均匀、内部夹杂物等都可能引起剪切不良。
3. 操作问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细节也是引起剪切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操作不规范、工作失误、操作疏忽等都可能导致剪切不良。
4. 环境问题:生产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也会对剪切缺陷产生影响。
比如温度、湿度、粉尘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引起剪切不良。
二、圆钢剪切缺陷的改进措施1.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剪切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刀具的锋利度和机器的正常运行。
对设备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能够提高剪切的效果。
2. 优化材料选择:对圆钢的材料选择和采购过程进行严格把控,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排除有缺陷的材料。
3. 加强操作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细节,确保操作的规范和精准。
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对剪切工艺的认识和理解。
4. 控制生产环境:加强生产现场的管理,保证生产环境的整洁、安全和稳定。
对生产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严格的控制,减少外部环境对剪切的影响。
三、结语圆钢剪切缺陷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只有通过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才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加强设备维护、优化材料选择、加强操作培训和控制生产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圆钢剪切缺陷的产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工业是我国第二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经济地位。
而钢和铸铁则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
在钢铁具体的生产工艺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本文对造成圆钢剪切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标签:剪切;缺陷;原因;改进措施小棒线是上世纪90年代末投入生产,冷床后使用冷剪将棒材切成不同长度的定尺,在用冷剪进行剪切时,圆钢在剪切端面质量很容易出现诸多类型的剪切缺陷,而其中最重要的剪切缺陷则是圆钢剪切裂纹。
1 小棒线生产工艺简介小棒线采用的坯料断面为150 mm×150mm×9000mm 连铸坯一火成材,或者采用130×150mm×9000mm 轧制坯二火成材工艺。
小棒线生产规格为Φ13mm~Φ60mm直条棒材,定尺的长度是4~12m。
主导产品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易切削非调质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锚链及系泊链钢、高压及油井管坯等钢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铁路、石油和矿山、船舶和海洋工程、军工等领域。
全线共18架短应力轧机与4架减定径轧机,并以单线无扭连续布置,最大的轧制速度可达每秒18米;采用12.5*120m 步进式冷床;定尺剪使用450吨冷剪。
2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小棒线出冷床后通过梳形器引导轧件顺利进行孔型剪刃定尺剪切,剪切过程中出现端部剪切质量缺陷,增加了后部处理,容易产生质量隐患,使生产成本、产品形象都产生影响[1]。
2.1 端部剪切弯曲原因分析在剪切低碳钢时如20#钢、20CrMo等,在端部剪切端部容易使端部产生弯曲,此弯曲锯端部长约100~200mm,弯曲度超过4‰,超过国标要求。
矫直机也无法进行矫直,只能通过后部二次锯切进行处理,增加了后续处理成本。
2.2 端部毛刺原因分析首先,由于剪切刀片之间存在过大的缝隙,使得钢材在接受剪切的过程中发生了滑移,进而从缝隙中带出了舌头状的毛刺。
其次,在采用平剪剪切工藝时,受到轧件弯曲的影响,使得压扁的金属体积沿着轧件纵向堆积在了剪刃口处,并最终造成轧件在剪切时发生分离撕裂形成毛刺。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圆钢是工程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材料,但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缺陷,其中剪切缺陷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剪切缺陷会对材料的性能和安全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圆钢剪切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改进措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材料本身问题圆钢本身存在裂纹、夹杂物等缺陷,这些缺陷在剪切过程中可能会放大,导致剪切缺陷的产生。
2.剪切刃口形状问题刀口受到磨损影响后,可能会导致刀口直径变小,切割角度过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圆钢的切口质量,从而形成剪切缺陷。
3.操作人员技术问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技巧可能会影响到圆钢的切割质量,过大的切割力、不当的切割速度和切割频繁会导致剪切缺陷的发生。
4.设备问题如果设备的切割机械结构设计不合理、维护不当或者自身存在故障,那么就会对圆钢剪切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剪切缺陷的产生。
1.选择优质材料针对圆钢本身存在的缺陷,选择高质量的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缺陷的产生率。
2.注意保养切割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确保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处于最佳状态可以有效地避免因设备自身问题而引起的剪切缺陷。
3.控制切割力度控制好切割力度,避免过度施力,可以有效降低剪切缺陷的产生率。
4.正确操作设备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引起的问题。
5.升级及更新设备增加设备的实用性和更新率,使用性能更佳的高新技术设备直接影响圆钢剪切质量的提高,从而降低剪切缺陷的发生率。
三、结论经过分析,圆钢剪切缺陷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复杂和多方面的。
解决剪切缺陷的关键是全面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的改进措施,不断优化设备、人员和材料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圆钢的切割质量,使其达到更高的使用效果和性能。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圆钢剪切是指将圆钢进行切割加工,常用于机械零配件的加工生产中。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圆钢剪切缺陷,如切口不规整、切口处出现裂纹等,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对圆钢剪切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改进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圆钢剪切缺陷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1.刀具磨损严重圆钢剪切过程中,刀具的磨损情况直接影响着切口的质量。
如果刀具磨损严重,就会导致切口不规整、出现裂纹等缺陷。
刀具磨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切割过程中的摩擦和磨损,以及刀具材质的选择不当等。
2.切割速度过快在圆钢剪切过程中,切割速度过快会导致切口处温度升高,从而引起材料的退火现象,造成形变或裂纹。
切割速度过快还会导致刀具与工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增大,刀具的使用寿命减少,造成切口质量不佳。
3.材料质量不良圆钢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材料自身质量不良,比如含有太多的夹杂物、气泡或者杂质,会导致切口处出现裂纹或不规整的情况。
材料的硬度、韧性不匹配,也会影响切口的整体质量。
4.切削工艺参数不当切削工艺参数不当可能是导致圆钢剪切缺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刀具的切削角度、切割深度、进给速度等参数的选择不当,都会导致切口质量不佳。
二、改进措施1.选用优质刀具为了避免刀具磨损导致的切口质量不佳,可以选择质量较好的刀具进行剪切加工。
常用的刀具材料有高速钢、硬质合金等,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选用合适的刀具材料,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提高切口质量。
在进行圆钢剪切时,需要对切割速度进行适当控制,避免过快的切割速度导致切口处温度升高,从而影响切口的质量。
可以根据材料的硬度、切割深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速度选择,确保切口质量。
在生产加工之前,对圆钢的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材料质量良好。
可以采用超声波探伤、X射线检测等技术手段,排除不良材料的使用,从而避免材料质量不良导致的切口质量问题。
对于切削工艺参数不当导致的切口质量问题,可以利用专业的数控设备,进行优化切削工艺参数的选择。
6.1缺陷特征在圆钢的表面基本沿轴线方向上出现的有规律或无规律分布,形状有成鱼鳞或指甲状的痕迹或翘起的薄皮。
一般来讲,缺陷的顶部或尖端和轧制延伸的方向一致。
缺陷的尾部大多和圆钢的基体相连。
当翘皮被轧制得很薄时,其尖端部分可出现翘起,或用工具很容易的翘起,形成表面损伤。
在自然光下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缺陷的边缘实际是明显的连续裂纹。
酸洗后可以用肉眼明确看出。
沿轧制方向将缺陷剖开,经过抛光后在100倍显微镜下观察,有的可以看到非金属夹杂物的分布和缺陷的关系,这是分辨缺陷产生因素比较关键的手段之一。
一般来讲,圆钢轧制过程中由于机械因素导致轧件表面形成破损而出现局部金属堆积,并在其后又被压入而形成的翘皮缺陷,在显微镜下,缺陷的根部干净,和非金属夹杂物的分布无关。
而在连铸坯生产过程中由于皮下气泡等铸造缺陷导致的翘皮缺陷,都可以看到非金属夹杂物分布和缺陷的产生有直接关系。
一般车削用圆钢,当翘皮的深度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之半时,一般不影响使用。
翘皮缺陷拉拔用圆钢很大影响。
在冷拉拔过程中,翘起的金属颗粒会在拉拔磨具的润滑区或工作区积聚,使拉拔后圆钢(钢丝)表面损坏。
对于冷镦用的圆钢,翘皮是不允许出现得缺陷之一。
特别是由连铸坯缺陷形成的翘皮。
在冷镦过程中,由于缺陷造成的表面损坏和应力集中,将直接造成冷镦开裂,出现废品。
6.2 产生原因轧制过程中的机械损伤:a导卫装置加工不善和安装不良,活套有尖锐棱角,刮伤轧件表面形成点状金属堆积,在下一轧制道次中被压入基体;b输送辊道或导槽表面粗糙,刮伤轧件表面形成点状金属堆积,再轧后造成翘皮;c轧槽磨损严重,轧件在孔型内打滑;刮伤轧件表面形成点状金属堆积并在下一轧制道次中被压入基体。
连铸坯缺陷a.原料表面精整不良,凹坑深度比较大;b.原料内部有较大的皮下气泡,轧制后破裂形成翘皮。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圆钢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工程、汽车制造等行业中的常用金属材料,因其耐磨性能好、强度高、易于加工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其生产加工中,剪切工艺缺陷是影响圆钢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
圆钢剪切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裂纹、变形、烙印、切口毛刺等缺陷,下面就针对上述缺陷,分别进行探讨。
1.裂纹:裂纹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过长的剪切冲量、偏心剪切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采取减少冲量或者均匀分布的方式来改善。
2.变形:变形的原因多是因为剪切模具受力不均匀或者冲击力过大导致的,可以通过改变冲击力的大小,或者调整模具受力情况来改善。
3.烙印:这是由于模具温度可能不合理而引发的,可以采取减少冲量或者调节模具表面温度的方式来改善。
4.切口毛刺:这是有关刀片、模具等抛光程度不合理而引发的,可以采取提高刀片表面精度或者进行模具抛光程度来改善。
通过以上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经常进行定期检测,确保机器及其附件的夹紧力等;优化剪切力量;更换切割刀片及模具,定期维护模具;提高加工温度稳定性,检查机器定位精度等措施,减少圆钢剪切缺陷的发生,以保证圆钢的使用性能。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圆钢是建筑、机械制造、船舶制造以及汽车制造等领域中常见的金属材料之一。
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在使用圆钢时,常常需要对其进行加工。
而圆钢的切割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缺陷,例如毛刺、拉伸不良、变形等。
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了圆钢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圆钢剪切过程中的缺陷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设备问题1、切割机床加工质量与设备的精度有很大关系。
如果设备的精度低,那么在加工圆钢时,极易产生偏移和错位的现象,从而导致切口不干净,甚至拉伸不良和变形。
2、刀具的切割刃口没有打磨好或损坏等问题,也会对加工质量产生影响。
如果刀具的加工质量不高,那么在切割时便会产生毛刺等缺陷。
(二)操作问题1、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不高,缺少必要的培训和经验。
在切割过程中,如果操作者无法掌握切割的力度和深度,很容易引发圆钢的横向拉伸,导致圆钢的变形。
2、操作者没有注意圆钢的表面质量和表面涂层。
圆钢在切割过程中,如果表面存在大量的铁锈或氧化物等杂质,那么就会导致切口不干净,从而引发拉伸不良和变形,降低圆钢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1、提高切割机床的加工精度。
可以通过更换更先进的设备、加强设备维修等方式进行。
2、调整刀具的切割刃口,确保刀具加工质量好。
对于已经损坏的刀具,需要及时更换或修复。
1、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可以通过加强操作者的技术培训、提高工人待遇等方式实现。
2、加强操作者的注意力。
在切割过程中,操作者应该注意圆钢的表面质量和表面涂层,及时清理杂质。
同时,要合理控制切割的力度和深度,避免引发拉伸不良和变形。
综上所述,圆钢剪切过程中的缺陷会大大影响圆钢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加强设备维护、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加强操作者的注意力等工作,以保证圆钢的正常生产和使用,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圆钢剪切缺陷通常是由于材料本身的问题、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引起的。
以下是圆钢剪切缺陷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1. 剪切时出现裂纹:这可能是由于材料强度不足、内部应力过大或材料含有过多杂质引起的。
改进措施包括:
- 选择具有良好强度的材料;
- 降低材料的内部应力,可以通过退火等热处理方式实现;
- 控制杂质含量,可以通过优化材料的制备工艺和环境来降低杂质的含量。
2. 剪切边缘出现毛刺:这主要是由于刀具磨损不均匀或刀具质量差引起的。
改进措施包括:
- 定期检查和更换刀具,确保刀具的锋利度;
- 选择质量可靠的刀具供应商,保证刀具的质量;
- 做好刀具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3. 剪切边缘出现错位:这可能是由于设备调整不当或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引起的。
改进措施包括:
- 设备操作前进行调整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切割位置准确;
-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术和质量意识;
- 加强对设备维护和保养的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效率。
4. 剪切面出现不平整:这可能是由于设备刀口不平整或切割速度过快引起的。
改进措施包括:
-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刀口,确保其平整度;
- 控制切割速度,避免过快过急,影响切割质量;
- 对于较高要求的工件,可以采用其他加工方式,如磨削等,以获得更好的切割质量。
圆钢剪切缺陷的原因和改进措施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材料、设备、工艺和操作等因素,以提高圆钢剪切的质量和效率。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圆钢剪切缺陷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在将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正文将重点讨论圆钢剪切缺陷的概述,分析造成该缺陷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包括加强生产管理和优化设备技术。
结论部分将总结改进措施带来的效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将了解圆钢剪切缺陷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圆钢生产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改进措施、生产管理、设备技术、效果、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圆钢剪切是金属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工艺之一,但在实际生产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剪切缺陷,影响产品质量。
由于圆钢在建筑、汽车、机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圆钢剪切缺陷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生产中,圆钢剪切缺陷主要表现为裂纹、毛刺、变形等现象,这些缺陷不仅影响了产品的外观质量,还可能导致产品的功能性能下降,甚至对生产安全造成隐患。
对圆钢剪切缺陷进行深入研究,找出产生缺陷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圆钢剪切缺陷的深入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加强生产管理和优化设备技术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期望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提高圆钢剪切的质量和效率。
中,我们将重点探讨圆钢剪切缺陷的现状及对生产的影响,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必要的背景支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圆钢剪切缺陷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深入分析圆钢剪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原因,找出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从而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
本研究旨在加强生产管理和优化设备技术,提高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圆钢剪切过程中的缺陷发生率,提升产品附加值。
通过对圆钢剪切缺陷改进效果的评估,为今后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
未来展望将进一步完善对圆钢剪切缺陷的探索,实现圆钢生产过程的持续改进和优化,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圆钢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在制造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剪切加工。
在圆钢剪切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缺陷,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对圆钢剪切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提高圆钢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 圆钢剪切缺陷原因分析1.1 刀具磨损过度在圆钢剪切过程中,刀具是至关重要的工具。
刀具的质量和磨损情况直接影响到圆钢的切割质量。
如果刀具磨损过度或者质量不符合要求,就会在圆钢的切割过程中出现一些缺陷,比如切口不整齐、表面粗糙等。
1.2 材料质量不合格圆钢在制造过程中,如果原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就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比如材料硬度不符合要求、内部有气孔或夹杂物等缺陷,都会在剪切过程中表现出来,导致圆钢产生一些质量问题。
1.3 切割参数设置不当在圆钢的剪切过程中,切割参数的设置对于产品的质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比如刀具的下刀速度、切割压力、切割角度等参数设置不当,都会导致圆钢的剪切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一些缺陷。
1.4 工艺操作不规范除了上述的原因外,工艺操作不规范也是导致圆钢剪切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方法的规范性等方面,都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2.1 优化刀具选择和磨削工艺针对刀具磨损过度导致的缺陷问题,可以采取优化刀具选择和磨削工艺的改进措施,选择合适材质和工艺的刀具,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磨削和更换,保证刀具的质量和磨损情况在一定范围内。
2.2 严格选择和控制原材料对于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导致的问题,可以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严格选择和控制原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产品的要求。
2.4 加强工艺操作培训为了解决工艺操作不规范导致的问题,可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性,确保圆钢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操作符合要求。
通过对圆钢剪切缺陷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的详细探讨,可以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圆钢剪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5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圆钢表面质量缺陷与优化措施沈 荣,冯昊苏,吴振忠(安徽富凯特材有限公司,安徽 宣城 245300)摘 要:总结介绍了表面折叠、裂纹、麻点、翘皮、耳子及公差尺寸出格等质量缺陷的特征,产生原因,优化措施,完善轧制工艺及设备改进,确保产品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折叠,裂纹,麻点,翘皮,耳子及公差尺寸,圆钢中图分类号:TG33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15-0125-2收稿日期:2021-08作者简介:沈荣,男,生于1984年,汉族,浙江湖州人,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金属材料及加工。
1 主要质量问题圆钢表面缺陷中的折叠、裂纹、麻点、翘皮、耳子及公差出格等,是影响圆钢后续加工的主要因素,我厂在2020年中收到投诉无数,退货近1000吨,退货率占比5%以上,针对客户投诉提出的质量问题,对整个轧制过程进行工艺调整及设备改进,着重对现有的缺陷开展攻关,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逐个突破。
对缺陷类别进行统计,并绘制帕累托图如图1。
图1 圆钢表面缺陷的帕累托图2 原因分析及优化措施2.1 折叠特征:沿轧制方向呈直线状分布,外形似裂纹,边缘有时呈锯齿状,连续或断续分布,深浅不一,内有氧化皮,在横截面上看,一般呈折角。
如图2。
原因:(1)孔型设计固有缺陷及轧机调整不当。
(2)孔型磨损严重后料形不正、扭转产生飞边或刮伤被压入。
(3)原料表面有尖角、裂纹及夹杂等缺陷。
措施:(1)完善孔型设计,加强轧机调整工艺,防止前道次产生耳子经后道次被压入,要求每炉钢对各道次卡量记录,同时用竹片烧红钢进行检测,并关注主控各机架张力是否正常。
图2 折叠(2)对轧制槽孔设定轧制量,每天停机对槽孔磨损观察,并采用现场样板进行核对,避免料形不正产生扭转飞边及刮伤等缺陷。
(3)严格控制好加热工艺,保证钢坯加热均匀,减小阴阳面在轧制过程弯曲擦伤产生折叠。
(4)对轧线导卫板进行材质改造,使用球墨铸铁材质,防止导板粘铁划伤轧件后被压入产生折叠。
圆钢成品主要缺陷一、擦伤1、特征又称刮伤,、划痕,一般呈直线型沟痕,可见沟底,其深度自肉眼刚能看到至几毫米,长度自几毫米至几米以上,断续地或连续地出现于钢材的局部或全长,如图8——6图所示。
2、产生原因1)导卫加工不良,安装偏斜,磨损严重,或粘有氧化铁皮。
2)围盘边缘不光滑,轧件跳套时被刮伤。
3)钢材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与粗糙的辊道、地板、冷床等设备接触,均会造成擦伤。
3、消除方法在造成擦伤的地方,过钢时,常会出现火花,并可找到残留的丝状金属物,据此可找出产生擦伤的原因,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二、结疤1、特征一般呈舌头形或指甲形,其宽而厚的一端与钢材基体相连。
有时结疤外形呈一封闭曲线,嵌在钢材表面上,面积较大。
2、产生原因1)成品孔前某一孔型因故损坏或辊环破缺,当轧件通过改孔型后,表面形成凸块,再轧后,在成品表面上,产生周期性的生根结疤。
2)在轧制过程中,由于外界金属物落在轧件表面上,并被带入孔型内,压入轧件表面,在钢材表面形成结疤。
这种结疤是不生根的,无规律的。
3)轧件在孔型内打滑,使金属堆积于变形区周围的表面上,再轧时造成结疤。
4)轧槽刻痕不良,在轧件表面形成较高的凸块,再轧时,产生周期性的结疤。
5)钢锭表面有较大的冷溅、翻皮、结疤等缺陷,当用钢锭一次成材时,则在成品表面上产生结疤。
6)原料表面处理不当,留有尖锐的棱边或者说深宽比较大的凹坑,经轧制后形成结疤。
三、耳子1、特征耳子出现于圆钢成品的两旁辊缝处,呈平行于轴线的凸起条状。
有两侧出耳子、一侧出耳子、全长出耳子、局部出耳子和周期出耳子等多种情况。
两侧出耳如图8——7所示。
2、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1)两侧出耳(1)由于成品孔设计不当,对宽展估计过小,应修改孔型设计。
(2)由于K2(成品前孔)孔型磨损严重,无法压下,以致进入成品孔的轧件太大,应更换K2轧槽。
(3)由于K2辊缝过大,压下量太小,使进入成品孔的轧件大,应压K2。
(4)由于K1(成品孔)辊缝过小,压下量过大,应放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