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第二版
- 格式:doc
- 大小:6.37 MB
- 文档页数:25
产品质量问题案例
服装类产品质量问题案例2
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毯子行政处罚案
2005年5月25日,上海市纤检执法机构接到某学校学生家长举报,该学校销售给新生使用的腈纶毯子有质量问题,在向学校后勤部门及信访办反映后,未得到明确答复,遂向有关执法机构投诉。
执法人员根据举报信息,立刻对某学校相关校区进行执法检查,并进行了抽样检测,检验结果为:该毯子中的填充纤维含禁用原料(工业废料)。
从以往有关执法部门处理的“黑心棉”案子中,伪劣的絮棉制品通常是棉胎、花被和枕头,一般是用工业下脚料加工而成,颜色呈灰黑色或杂色,有大量的粉尘、短纤维、布丝和纱头。
用肉眼就能直接看到。
而在此案中,该毛毯正反两面均是腈纶面料,内层夹着薄薄的填充纤维,是较难感觉到填充料的存在,因此这类产品是很容易蒙混过关的,真可谓“金玉在外,败絮其中”。
这个案例也给执法人员增长了知识,制假的手段越来越高明,打假的能力亦要越来越提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方能使假冒伪劣产品无处藏身。
消费者在购买絮用纤维制品时需要注意的是:一看,产品是否平整均匀,厚薄是否均匀,颜色是否协调,包边是否平直方整。
二摸,内部有无异物,硬物或杂质。
三嗅,受否有霉变、臭味或刺激性气味。
以此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加商品质量意识。
工程常见质量缺陷图例库(主体工程)目录1. 混凝土工程 (1)1.1模板 (1)1.2钢筋 (8)1.3 混凝土 (15)2. 砌体结构 (20)主要原因分析: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接缝大;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人为或自然因素造成模板变形;导致后果:1、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2、影响砼构件观感质量;防治措施: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 的比例将各部位细部翻成详图,认真交底,认真拼装模板;2、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3、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4、1-3mm模板拼缝应用双面胶黏贴, 如下图:5、3mm以上模板拼缝,应用木片塞嵌牢固,并保持表面平整;木模板要提前湿润;主要原因分析:模板周转次数过多导致陈旧、损坏导致后果:1、漏浆,影响砼观感,严重时出现蜂窝麻面及露筋;2、模板陈旧导致刚度不够,会造成砼构件尺寸偏差;防治措施:1、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体现模板使用计划;2、加强现场巡视,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模板损坏、陈旧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模板安装不牢固,板面支撑不合理;2、标高控制不当;导致后果:砼工程平整度差,影响观感及后期装饰工程防治措施:1、木质支撑体系如与木模板配合,木支撑必须钉牢楔紧;2、木支柱脚下用对拔木楔调整标高并固疋;相邻模板高差大于2mm,不符合规范要求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淡薄,未按规范施工导致后果:干燥模板容易过量吸收砼中水份,影响砼质量,脱模后表面出现气泡、起皮现象防治措施:浇筑砼前1-2小时用水润湿模板,如下图:主要原因分析:此处模板不容易固定,规范作法需花费较大人力模板在浇筑砼前未用水湿润返回物力,所以施工单位经常采用简便方法处理导致后果:1、模板变形,导致砼构件尺寸误差大;2、安装不牢固,模板倒塌;防治措施:必须采用钢管支架、钢筋支架或对拉螺栓的方法牢固安装模板,使其减少变性,下图为钢管支架方式,以供参考:上翻梁处模板未能牢固安装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 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 少租赁脚手钢管;2、 施工单位质量、安全意识淡薄; 导致后果:1、 支撑强度不够,导致模板变性;2、 模板系统不安全,存在安全隐患; 防治措施:1、 脚手架立杆的间距应根据楼板砼重量及 施工荷载大小及开间大小在模板设计中 确定,一般立杆的间距为 800~1200mm(详见《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汇编》 2-8章节中1.4.5款条文);2、 脚手架立杆底端100~300mm 处一律遍设 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详见《建筑施工手册》5-1-2相关条文);主要原因分析:为便于拆除墙模,脚手架立杆需距墙模一定 距离,如不注意合理安排龙骨,即会出现问 题 导致后果:龙骨间距过大,导致模板容易下挠,板底出 现不平现象 防治措施:应根据模板设计合理安排龙骨间距, 跨中部 位龙骨间距一般为 400~600mm 。
产品质量严重瑕疵指导案例案例一:会“变脸”的手机壳。
小李在网上买了一个超酷的手机壳,图片上那手机壳色彩鲜艳,图案精致,还号称有超强的防摔功能。
结果收到货后,可把他惊到了。
这个手机壳的颜色和图片简直是天差地别,就像是从时尚潮流一下子掉进了土味大坑。
原本该是酷炫的星空蓝,到手却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暗蓝色,像是被染坏了一样。
而且啊,图案也模糊得不行,说好的精致小火箭图案,现在看起来就像小孩子乱涂乱画的。
这还不算完,当小李不小心把手机掉地上的时候,他满心以为这个号称防摔的手机壳能发挥作用呢。
结果手机壳就像个纸糊的一样,直接裂了个大口子,手机屏幕也光荣负伤。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产品质量严重瑕疵的案例,外观与宣传不符,功能也完全没达到标准。
案例二:漏水的水壶。
张阿姨在超市看到一个漂亮的水壶,售货员把这个水壶夸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
说这个水壶啊,密封性能超级好,能长时间保温,而且材质特别健康环保。
张阿姨高高兴兴地把水壶买回家。
第一次用的时候,她就发现不对劲儿了。
刚把热水灌进去,水壶底部就开始漏水。
她还以为是自己没拧紧呢,于是又拧了好几遍,可还是漏个不停。
再仔细一看,这水壶的接口处做工特别粗糙,有明显的缝隙。
这就导致不仅不保温,而且根本没法正常使用。
这就是产品在密封工艺这个关键质量点上出现了严重的瑕疵,让消费者花了冤枉钱还受一肚子气。
案例三:一穿就破的牛仔裤。
时尚达人小赵在一家潮牌店买了一条超贵的牛仔裤。
那牛仔裤的款式真的是特别酷,店员说这可是用了高质量的牛仔布制作的,很耐磨,而且版型不会轻易走样。
小赵穿上新牛仔裤满心欢喜地出去逛街。
可还没逛多久呢,他就感觉大腿那儿有点凉飕飕的。
低头一看,好家伙,裤子居然破了个洞。
他想这可能是个意外,可又走了没几步,另一个地方也破了。
原来啊,这条牛仔裤的布料虽然看起来像是那么回事儿,但实际上质量非常差,就像是纸糊的一样,根本不耐穿。
这就是产品质量严重瑕疵在耐用性方面的体现,对于消费者来说,花大价钱买这样的东西简直就是坑人。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部分施工单位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工程质量,导致混凝土质量问题频发。
本案中,原告李某因所购住宅存在严重混凝土质量问题,与开发商及施工单位发生纠纷,最终诉至法院。
二、案情简介2018年,原告李某在被告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住宅小区购买了一套商品房。
在入住后发现,住宅楼体出现裂缝、墙面剥落等现象,怀疑是混凝土质量问题。
经鉴定,房屋主体结构存在安全隐患,需进行加固处理。
原告多次与被告协商,要求赔偿损失,但被告拒绝赔偿。
无奈之下,原告将被告及施工单位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赔偿其损失。
三、争议焦点1. 被告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 被告赔偿数额如何确定?四、法院审理1. 被告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作为房地产开发公司,负有对房屋质量进行监管的义务。
本案中,原告购买的房屋存在严重混凝土质量问题,且经鉴定存在安全隐患,被告未能在规定期限内修复,已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被告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对原告的损失进行赔偿。
2. 被告赔偿数额如何确定?法院认为,原告的损失包括以下几部分:(1)房屋加固费用:根据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原告房屋加固费用为人民币10万元。
(2)房屋贬值损失:由于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其价值已大幅降低。
根据相关证据,原告房屋贬值损失为人民币5万元。
(3)原告因房屋质量问题遭受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原告因房屋质量问题遭受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为人民币2万元。
综上所述,被告应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共计17万元。
五、判决结果法院判决被告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及施工单位赔偿原告李某经济损失共计17万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六、案例分析本案中,混凝土质量问题给原告李某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建筑行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弘阳集团工程质量缺陷案例(墙体砌筑及二次结构施工)一、墙体砌筑施工1、墙体砌筑砂浆采用细砂拌制。
控制措施:墙体砌筑砂浆拌制所采用的黄砂过细,砂浆和易性虽会表现的好了,但作为墙体砌筑检查批的主控项目——砂浆强度,却受到了影响,也就是说墙体灰缝内的砂浆用手刮会容易掉粉。
根据《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第6.1.2第1条规定: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砂。
每批次黄砂进场时,现场管理人员一方面可以通过目测和手感(搓摸)在初步鉴定是否符合中粗砂规定,发现异议应规定施工单位现场随机取样送检做黄砂级配分析检查,达不到中粗砂级配规定的应立即责令施工单位清退出场。
2、墙体砌筑私自用砂浆王代替石灰膏,与砂浆配合比报告明确用料规定不符。
控制措施: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其实砂浆王主线替代不了石灰膏的性能,现场混合砂浆拌制没有添加石灰膏而是适量掺入砂浆王,事实上就成了添加了砂浆王的水泥砂浆,而不是设计规定的水泥石灰膏混合砂浆,要知道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是各有优缺陷的,水泥砂浆和易性差但抗渗漏性能相对好,混合砂浆和易性好但抗渗漏性能不如水泥砂浆,所以一般设计会规定地下室墙体和外墙(有的设计会规定)采用水泥砂浆砌筑,而其它部位墙体用水泥混合砂浆,抹灰所用砂浆也是如此规定。
此外,没有按照砂浆配合比用料规定拌制混合砂浆,也会影响到砂浆强度,不添加石灰膏也就是施工单位私自省去了石灰膏的投入,这是属于私自减料行为。
3、墙体砌筑水平灰缝不平直,垂直灰缝内砂浆不饱满,甚至存有瞎缝、透明缝现象。
控制措施:砌筑完毕的墙体水平灰缝不平直、竖向灰缝砂浆不饱满甚至无砂浆等问题,轻者直接影响到墙体的观感,重则会影响到墙体整体稳定性且存有渗漏隐患,而我们的施工现场,水平缝不平直、竖向灰缝砂浆不饱满问题却有较普遍出现。
要想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在墙体砌筑前就要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墙体砌筑时应规定作业人员带线砌筑,特别是当前的墙体砌筑人员技能已达不到无需带线砌筑的规定。
25个质量管理案例1. 引言质量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产品制造和服务提供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25个质量管理案例,展示了不同行业和领域中的成功实践。
这些案例将涵盖质量改进、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方面的实际经验与教训,旨在为读者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2. 误用证明案例2.1 案例1:玩具安全问题某公司生产并销售玩具产品,曾因使用低质量材料和工艺问题而导致儿童安全问题,引发了社会质疑。
改进措施包括优化供应链、加强质量检测和建立安全标准,最终重塑了品牌形象。
2.2 案例2:医疗器械缺陷一家制造医疗器械的公司曾因器械缺陷引发多起医疗事故,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安全和公司的声誉。
案后,公司加强了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控制,并对所有产品进行全面回顾,从根本上改进了质量管理体系。
3. 持续改进案例3.1 案例3:汽车制造一家汽车制造公司通过持续改进和质量管理技术应用,成功地将产品缺陷率降低到了行业标准以下。
优化供应链、推动员工培训和认证,以及改进制造过程成为其成功的关键。
3.2 案例4:电子产品一家电子产品制造商以优质的产品质量赢得市场份额。
通过建立高效的质量保证流程、严格的供应商评估和持续改进活动,公司实现了强劲的产品质量和高客户满意度。
4. 统一标准案例4.1 案例5:食品安全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引入了国际标准,并对自身进行了全面审查。
通过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流程、加强员工培训和建立内部审核机制,公司成功提升了产品质量和顾客认可度。
4.2 案例6:建筑工程在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参与方共同制定了一套质量管理标准,并通过监督和报告来确保项目的质量。
这项措施有效减少了纠纷和违约,提高了项目交付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5. 全员参与案例5.1 案例7:酒店服务一家豪华酒店成功构建了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为员工提供培训、激励和奖励机制,并借助技术手段进行实时监测和改进,酒店实现了顾客体验的持续提升。
5.2 案例8:航空公司一家航空公司将质量管理融入到所有环节,并鼓励员工主动参与。
工程常见质量缺陷图例库(门窗工程)制表人仇臻瑜、刘琴制表日期2007.7 版本 1 编号门窗工程-1门窗立口不正返回主要原因分析:土建结构施工尺寸存在较大偏差导致后果:门窗固定后出现窗口向内或向外倾斜,影响美观效果、防碍灵活开启,甚至造成门窗渗漏防治措施:1、检查门窗洞口本身是否倾斜;2、安装前应在洞口弹出立口的安装线,照线立口;3、正式锚固前要检查窗口是否垂直,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正后才能与洞口正式锚固;固定铁件间距不正确(固定点间距大于60cm或与墙角、铝窗中挺间距大于18cm)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淡薄导致后果:影响窗框与墙体的连接强度防治措施:应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规范要求设置固定点30cm制表人仇臻瑜、刘琴制表日期2007.7 版本 1 编号门窗工程-2射钉未固定在牢固位置返回主要原因分析:砼预埋块未放置或放置位置与铝合金门窗窗型不匹配导致后果:门窗安装不牢固防治措施:应要求总包单位参照窗型图,在砖墙内合理设置砼预埋件;若无图纸,其间距应适当减小固定件未直接固定在砼构件上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施工工序不正确导致后果:安装不牢固防治措施:固定件应设置在砼墙或砼预埋块上,不能设置在水泥砂浆等不稳固的地方,应在施工中随时检查,存在违规操作的部位须在隐蔽工程前整改完毕制表人仇臻瑜、刘琴制表日期2007.7 版本 1 编号门窗工程-3门窗扇关闭不严返回主要原因分析:部分门窗限位配件未及时安装,导致门窗无法关闭严密导致后果:影响门窗水密性、气密性指标防治措施:1、及时安装门窗限位配件2、交房前针对门窗工程进行仔细检查,及时采取整改措施返回主要原因分析:土建结构尺寸偏差过大导致后果:安装不牢固;存在渗漏隐患防治措施:应在土建施工时控制好模板工程的质量,避免出现门窗洞尺寸偏差过大;门窗安装前应测量洞口尺寸,存在偏差的应及时修补,偏差过大的修补应先报方案,经设计及监理认可后方可实施制表人仇臻瑜、刘琴制表日期2007.7 版本 1 编号门窗工程-4硅胶施工质量差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施工人员专业能力低下导致施工质量较差;2、硅胶本身质量较差,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导致后果:影响感观效果且存在渗漏隐患防治措施:1、大面积施工前进行样板制作,符合要求后方能开展;2、合同中要求硅胶品牌,避免施工单位以次充好门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施工人员质量意思淡薄;场地狭小导致后果:1、门窗喷涂受损,影响观感2、若立放角度过小,容易造成门窗变形防治措施:门窗应堆放在在清洁平整的地方,且应避免日晒雨淋并不得与腐蚀物质接触。
【工程案例4-1】1.工程背景某小区6#楼长41.88m,宽14.08m, 18层;7#楼长49.08m,宽13.58m,12层;8#楼长88.08m,宽13.58m,12层;9#楼长71.2m,宽13.58m,12层。
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类型筏板基础及柱下条基,地基处理方式为CFG桩,上铺250cm厚配碎石褥层。
2.施工背景(1)基坑开挖1)土方开挖时,准确计算土方工程量,做好土方调配。
计算挖方量与回填土方量,确保回填土方存量,本工程回填土方量较大,用于回填的土方应集中堆至甲方(或经双方协商指定的临时堆土处)指定弃土处以备回填。
2)根据本工程地质勘查报告,为平衡土方量,地表杂填土运至场外城郊弃土处,其余用于回填的土方应集中存于场地东北角。
3)本工程场地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深,挖土放坡系数按1:0.33进行。
4)根据桩位图及基础平面图,考虑打桩机械施工时的最小工作面宽度,基坑底部尺寸为从最外排桩边到槽边不小于1.5m。
5)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项目技术员、工长应经常检查基槽开挖尺寸、标高,保证基坑大小、标高正确。
严防基槽不够宽或基坑超挖。
(2)开挖顺序6#楼从场地自然地坪挖至绝对标高835.0m(相对标高-5.5m),挖深约5.2m,挖方约4824m3;7#楼从场地自然地坪挖至绝对标高836.8m(相对标高-3.7m),挖深约3.4m,挖方约2993m3;8#楼从场地自然地坪挖至绝对标高837.5m(相对标高-3.7m),挖深约3.55m,挖方约5557m3;9#楼从场地自然地坪挖至绝对标高837.5m(相对标高-3.7m),挖深约3.55m,挖方约3951m3。
3.假设土方工程施工期间,当地正处于雨季,连续降雨造成了场地内大量积水;同时,由于赶工期8#楼与9#楼基坑土方开挖后坑底标高比设计标高低;7#楼基坑土方回填后,填土出现沉陷。
4.思考与问答(1)雨季土方工程施工可能会出现怎样的质量问题。
工程常见质量缺陷图例库(主体工程)目录1. 混凝土工程 (1)1.1模板 (1)1.2钢筋 (8)1.3混凝土 (15)2. 砌体结构 (20)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 版本 1 编号主体工程-模板-1模板拼缝大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接缝大;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人为或自然因素造成模板变形;导致后果:1、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2、影响砼构件观感质量;防治措施: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部位细部翻成详图,认真交底,认真拼装模板;2、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3、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湿润;4、1-3mm模板拼缝应用双面胶黏贴,如下图:5、3mm以上模板拼缝,应用木片塞嵌牢固,并保持表面平整;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 版本 1 编号主体工程-模板-2模板损坏、陈旧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模板周转次数过多导致陈旧、损坏导致后果:1、漏浆,影响砼观感,严重时出现蜂窝麻面及露筋;2、模板陈旧导致刚度不够,会造成砼构件尺寸偏差;防治措施:1、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体现模板使用计划;2、加强现场巡视,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整改;相邻模板高差大于2mm,不符合规范要求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模板安装不牢固,板面支撑不合理;2、标高控制不当;导致后果:砼工程平整度差,影响观感及后期装饰工程防治措施:1、木质支撑体系如与木模板配合,木支撑必须钉牢楔紧;2、木支柱脚下用对拔木楔调整标高并固定;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 版本 1 编号主体工程-模板-3模板内垃圾未清理干净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钢筋绑扎完毕,模板位置未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扫;2、封模前未进行清扫;3、墙柱根部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清扫;导致后果:1、砼有效受力厚度减少,形成空洞,影响结构性能;2、在受水情况下,容易发生渗漏;防治措施:1、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板内垃圾,同时应要求监理单位做好砼浇筑前的检查工作;2、封模前,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3、墙柱根部预留清扫孔,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严;模板存在孔洞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施工单位将墙模用于板模,未将原先对拉螺栓的孔洞封死导致后果:1、漏浆,影响砼工程观感;2、模板刚度受到影响防治措施:1、墙模、板模尽量避免混用;2、孔洞要用木楔或油灰将其封死,如下图: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 版本 1 编号主体工程-模板-4模板在浇筑砼前未用水湿润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淡薄,未按规范施工导致后果:干燥模板容易过量吸收砼中水份,影响砼质量,脱模后表面出现气泡、起皮现象防治措施:浇筑砼前1-2小时用水润湿模板,如下图:上翻梁处模板未能牢固安装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此处模板不容易固定,规范作法需花费较大人力物力,所以施工单位经常采用简便方法处理导致后果:1、模板变形,导致砼构件尺寸误差大;2、安装不牢固,模板倒塌;防治措施:必须采用钢管支架、钢筋支架或对拉螺栓的方法牢固安装模板,使其减少变性,下图为钢管支架方式,以供参考: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 版本 1 编号主体工程-模板-5脚手架立杆间距过大脚手架立杆未设置扫地杆和斜撑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少租赁脚手钢管;2、施工单位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导致后果:1、支撑强度不够,导致模板变性;2、模板系统不安全,存在安全隐患;防治措施:1、脚手架立杆的间距应根据楼板砼重量及施工荷载大小及开间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一般立杆的间距为800~1200mm(详见《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汇编》2-8章节中1.4.5款条文);2、脚手架立杆底端100~300mm处一律遍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详见《建筑施工手册》5-1-2相关条文);木龙骨与墙模间距过大返回主要原因分析:为便于拆除墙模,脚手架立杆需距墙模一定距离,如不注意合理安排龙骨,即会出现问题导致后果:龙骨间距过大,导致模板容易下挠,板底出现不平现象防治措施:应根据模板设计合理安排龙骨间距,跨中部位龙骨间距一般为400~600mm。
临墙、梁的首根木龙骨布置间距不应大于300mm;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 版本 1 编号主体工程-模板-6脚手架立杆未落地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淡薄,严重违反施工要求导致后果:1、支撑强度不够,导致模板变性;2、模板系统不安全,存在安全隐患;防治措施:楼板脚手架必须落地设置,并确保提供有效的支撑脚手架立杆下部未垫垫板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淡薄,未按规范要求施工导致后果:在集中力的影响下易损坏下层楼板砼,造成结构缺陷,影响结构质量;防治措施: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6.3.1条款,脚手架立杆下部必须设置底座或垫板,如下图:未落地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 版本 1 编号主体工程-模板-7砼构件缺棱掉角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模板拆除过早导致后果:1、拆模时砼构件容易遭受破坏;2、砼强度未达到,无法承载上层重量及施工荷载,易造成受力结构损伤;防治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出现盲目赶工;2、要求施工单位多准备可供周转的模板(尤其是墙模);3、应按规范要求,正确把握模板拆除的时间,在一般气温下24小时内不允许拆除侧模;返回主要原因分析:导致后果:防治措施: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 版本 1 编号主体工程-钢筋-1钢筋直螺纹套筒可以用手松动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施工人员不认证操作,复查工作不仔细,钢筋和套筒的正反丝口不符合导致后果:钢筋连接不牢固,造成结构受力严重缺陷防治措施:1、要求监理组织检查、验收;2、钢筋连接端应划出明显定位标记确保在挤压时和挤压后可按定位建记检查钢筋伸入套筒内的长度;钢筋焊接搭接长度不够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钢筋下料不当,造成搭接长度不够;2、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未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焊接;导致后果:钢筋连接不牢固,影响钢筋砼构件受力防治措施:1、钢筋下料应充分预留搭接长度;2、施工人员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3、要求监理加大隐蔽工程检查力度,并促成整改;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 版本 1 编号主体工程-钢筋-2钢筋电渣压力焊焊接质量不佳,上下钢筋错位明显超过规范要求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钢筋端部歪扭不直,在夹具中夹持不正或倾斜;2、夹具长期使用磨损,造成上下不同心;3、顶压时用力过大,使上钢筋晃动和移位;4、焊后夹具放松过早,接头未及时冷却,使上部钢筋倾斜;导致后果:造成钢筋受力缺陷防治措施:1、钢筋端部歪扭和不直部分在焊接前应矫正,歪扭的钢筋不得焊接;2、上下钢筋在夹具内应同心;焊接过程中上钢筋应保持垂直和稳定;3、钢筋下送加压时,顶压力应适当,不得过大;4、焊接完成后,不能立即卸下夹具,应在停焊后2min在卸夹具,以免钢筋倾斜;钢筋焊接质量差,存在气孔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碱性低氢型焊条受潮、药皮变质或脱落、钢芯生锈;酸性焊条烘焙温度过高,药皮变质失效;2、钢筋焊接区域内清理工作不彻底;3、焊接电流过大,焊条发红造成保护失效,使空气侵入;4、焊接速度过快,或空气湿度太高;导致后果:钢筋连接效果差,影响钢筋受力防治措施:1、各种焊条应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培。
药皮开裂、剥落、偏心过大以及钢芯锈蚀的焊条不能使用;2、钢筋焊接区域内的水、锈、油、熔渣及水泥砂浆等必须清理干净;3、引燃电弧后,应将电弧拉长些。
在焊缝端部收弧时,应先拉长电弧,使该处适当加热,然后缩短电弧,稍停一会再断弧;偏心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 版本 1 编号主体工程-钢筋-3梁内钢筋接头位置有误,接头不允许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钢筋下料长度不合理;2、对规范不熟悉,未意识到不应如此施工;导致后果:受力薄弱区内留接头,构件抗震性能损失;防治措施:1、钢筋下料时应注意将接头避开箍筋加密区;2、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受压区不应大于50%,受拉区不应大于25%;同一连续区段内接头过多,有接头的钢筋截面积占总截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规定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钢筋下料长度不合理;2、当有特殊情况发生,未采取正确处理方式,使同一截面钢筋接头率超出规范要求;导致后果:过多接头的区域是受力薄弱区,构件抗震性能受损;防治措施:1、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哪个分号与哪个分号搭配,对于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的,要加文字说明;2、现场发现有问题时,应抽出有问题的钢筋返工;3、类似图示的情况,在钢筋焊接前,应针对处理钢筋错位问题;一般情况下,当楼层达到一定高度后,宜进行一次钢筋专项处理和调整,以保证焊接断面高度和错开比例;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 版本 1 编号主体工程-钢筋-4钢筋接头距起弯点过近,小于10d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施工单位为减少成本,利用下料所剩的短钢筋加接钢筋导致后果:焊接点离起弯点过近,钢筋加工时容易影响焊接质量防治措施:1、合理安排短钢筋的使用;2、加强钢筋翻样工作质量,合理安排钢筋配合;3、及时阻止施工单位使用此类钢筋,如现场发现已经使用,也应抽出重新返工;绑扎铁丝未盘起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施工人员为赶进度工作马虎导致后果:1、绑扎不牢固,浇筑砼时绑扣点易松脱,影响钢筋骨架的整体性;2、铁丝不盘紧容易与空气接触,造成铁丝锈蚀,进而造成墙面有锈点,影响工程表观质量防治措施:要求施工人员认真按操作规程作业,盘紧铁丝,建议参考下图:具体做法可参考《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钢筋安装分部中第16.3.20条款和《建筑施工手册》钢筋工程9-7-1-1条款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 版本 1 编号主体工程-钢筋-5楼板钢筋变形,上下排钢筋间距没有得到保障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马凳(钢筋撑脚)损坏、漏放、少放,无法支持楼板钢筋的施工荷载;2、施工人员在楼板钢筋上随意踩踏行走;导致后果:无法保障楼板有效受力厚度,导致楼板承载能力下降防治措施:1、马凳应具备一定强度,以免无法承受钢筋及人员重量;钢筋马凳的钢筋直径应与楼板厚度匹配,板厚小于30cm时为8~10mm,板厚为30~50cm时,为12~14mm,板厚大于50cm时为16~18cm;2、马凳应每隔1米放置一个;3、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扎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
浇筑砼时派工人负责修理,确保钢筋位置的正确;楼板开洞处未采取技术措施(没有补强钢筋)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施工人员不熟悉节点处理方法;2、现场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后果:楼板容易出现裂缝防治措施:楼板开洞处必须补强,现场人员应加强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应参照下图进行整改:其他类型洞口的处理方法参考图纸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 版本 1 编号主体工程-钢筋-6钢筋锈蚀严重(氧化铁皮鳞落严重)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施工单位购买的钢筋进场时已经生锈;2、钢筋长期暴露在外容易生锈;导致后果:钢筋有效受力面积减小,且容易持续锈蚀,与砼的握裹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