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说明整套装置内压强减小。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热,试管内的
压强增大,A不符合;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时,试
管内压强基本不变,B、C不符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试管
内压强减小,故选D。
关闭
D
解析 答案
课文探究精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2019福建中考)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废液(含CuSO4、MgSO4及 一些不溶物)净化实验,步骤如下:
(2石)溶蕊液不变变为色红,起色对的照孔作穴用有。(4)孔穴 4 中(填原孔来穴是序氢号氧,化下钠同溶)。液,向其 关闭
(3中()1作)滴碱为加性空稀白硫(对2酸)2照、,发实5生验中(的3)和3孔反穴应是,恰好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溶液变为 (4紫()4再)色2向N。a孔O穴H+4H中2S滴O加4 稀硫Na酸2S,O溶4液+2变H2为O 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
(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7才能证明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请写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Ⅱ.探究酸与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丙同学对探究Ⅰ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1)Na2SO4;(2)Na2SO4和
。
课文探究精读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课文探究精读
9.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试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
探究。
Ⅰ.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
方案1: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
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
色变成无色。
甲同学得出结论为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
(写一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课文探究精读
答案:(1)O2 (2)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1)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名为生石灰,所以A是氧 化钙,C为常见的溶剂,C与E元素组成相同,所以C是水,E会生成水, 水和F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是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 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F是氧气,氧化钙生成的B会转化 成水,所以B是氢氧化钙,D会生成氧化钙和水,所以D是碳酸钙,经过 验证,推导正确,故F的化学式为O2。(2)B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 土壤。
课文探究精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专题四、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10.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
溶液。
关闭
(1)紫色石蕊遇碱性物质变蓝,孔穴 6 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
溶液显碱性。(2)紫色石蕊遇酸性物质变红,石灰水显碱性,稀盐酸 (1显)孔酸穴性6,中水溶为液中变性为,氢蓝氧色化,说钠明溶碳液酸显钾碱溶性液,稀显硫酸显酸性,碳(填酸“钾酸溶性” 或液“碱显性碱”性)。,故孔穴 2、5 中溶液变红。(3)孔穴 3 中水为中性,紫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方 案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 入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
1
方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 案 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 2 NaOH 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
锌粒逐渐减少,有 产生
开始无明显现象,过 一会儿发 现
实验 结论
猜想 (2) 成立
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
利用该装置,需做的对比实验
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课文探究精读
答案: 【提出猜想】H2和SO2 【问题讨论】(1)溶液红色变浅(溶液红色变成无色也可) 1 (2)装置A中溶液红色变浅(溶液红色变成无色也可),装置C中的黑 色粉末变为红色
(3)干燥气体或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 【思维拓展】
解析 答案
课文探究精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下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X是 ( )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硫酸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关闭
X能与Fe和CuO反应,且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可知X是一种酸;又因为
X能与Ba(OH)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可知X含有硫酸根离子。综上所
述,X是稀硫酸。
Ⅰ.往沉降槽中加入适量絮凝剂(混凝剂)甲,加速沉降; Ⅱ.往反应槽中缓慢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课文探究精读
Ⅲ.通过盛装有活性炭的水槽后,调节溶液的pH=7,存在指定容器中。
(1)测得原废液pH=5,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甲是
(写物质名称);操作X可使固体与液体分离,操作X
D果.胃汁酸;p过H大多于的7人的应溶少液呈饮碱苹性果,p汁H和越葡大碱萄性汁越强,如鸡蛋清;pH等于7的
溶液呈中性。由此可知,牛奶显酸性,鸡蛋清显碱性。故B错误。
关闭
B
解析 答案
课文探究精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请回答下列与pH相关的问题:
(1)请分别指出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的pH范围。
因:
。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课文探究精读
11.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为
了判断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中,
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
(1)根据上述现象,小明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小白
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
(1)2NaOH+SO2
Na2SO3+H2O
(2)SO2易溶于水,也能使液面上升 用等体积的水代替NaOH溶液
进行实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课文探究精读
解析: 【提出猜想】该气体还可能是H2和SO2的混合气体。【问题 讨论】装置A中滴入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是显红色的,如果产生的 气体中含有SO2,则SO2会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而使红色变 浅或消失;氢气能还原氧化铜,如果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氢气,则装置 C中黑色粉末会变为红色。根据以上现象可对猜想1、2作出推断。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思维拓展】(2)因为 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因此也会使试管内压强变小,液面上升;可用相 等体积的水来做对比实验,通过液面上升的高度来验证SO2与 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基础积累巧记
课文探究精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专题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pH
葡萄汁 3.5~4.5
苹果汁 2.9~3.3
牛奶 6.3~6.6
鸡蛋清 7.6~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
B.鸡蛋清和牛奶均显碱性
关闭
Cp.苹H小果于汁7比的葡溶萄液呈汁酸的性酸,p性H强越小酸性越强,表格中酸性最强的物质是苹
。
(2)小白利用pH试纸测反应后溶液的pH,以确定两者是否恰好完全
Na2SO4+2H2O
课文探究精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Ⅰ.酚酞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都不变 色,酚酞溶液变成无色,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能发生反应;溶液的pH 小于7,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 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pH小于或等于7,都可证明氢氧 化钠被完全反应;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据 此书写化学方程式。Ⅱ.刚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只有Na2SO4,硫酸过 量时,溶质为Na2SO4和H2SO4。方案1:锌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能产 生气泡,说明硫酸有剩余。方案2:开始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滴加的 氢氧化钠被过量的酸中和,使溶液不能立即呈现碱性,碱性溶液过 量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实验反思】NaCl溶液与硫酸、硫酸 钠都不能反应;Cu与稀硫酸、硫酸钠都不能反应;Fe2O3与硫酸反应 生成硫酸铁,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能检验硫酸的存在。
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CuSO4+2NaOH Cu(OH)2↓+Na2SO4;②硫酸 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MgSO4+2NaOH Mg(OH)2↓+Na2SO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课文探究精读
6.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浓硫酸处理废锌片时发现产生的气体具
有刺激性气味,这种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研究。已知SO2具有 刺激性气味。
课文探究精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