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修__理想与信念共27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63 MB
- 文档页数:14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1理想(1)理想的涵义理想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的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体验、社会政治立场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和反映。
(2)理想的特征理想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超越性。
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
第二,现实可能性。
理想不是无法实现的臆想和空想,而是经过努力能够在将来变成现实的合乎规律的想象。
第三,实践性。
理想作为一种现象,不只是指对未来目标的一种想象,而且是一个包括理想的形成和确立、理想的追求和实现的完整过程。
第四,差异性。
由于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人们的理想彼此有差异。
理想的差异性首先在于它的时代性。
人不能超越于自己的时代,人们的理想也是如此。
第五,政治性。
任何一个社会历史阶段,人们追求的理想无不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根本制度相联系,而他们的种种理想追求又无不是从每个人特定的社会地位、根本利益、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出发的。
(老师说的四、五点是价值性与真理性的统一、阶级性与时代性的统一)(3)理想的划分类型按性质和层次: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与一般理想等。
按时序上划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等。
按对象上划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等按内容上划分: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理想对人的激励作用,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密切相关。
2. 信念(1)信念的涵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务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首先,信念以认识为基础;其次,信念以情感为关键;最后,信念以意志为保证。
(2)信念的特征①信念的复合性。
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或“合金”。
②信念的稳定性。
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因为信念是在人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生活经验,包含了社会环境对他的长期影响。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一、基本概念1、理想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具有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2、信念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追求理想目标的精神动力。
信念具有执着性、多样性。
二、基本问题1、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1)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激发起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2、如何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1)对立: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2)统一:理想的发展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现实孕育理想;理想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以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如何处理:(1)理想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要符合实际(2)在现实艰苦奋斗.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人生理想?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实现理想是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理想与信念我移动在一张陌生的地图上任凭狂风的欺凌任凭风雨创伤我却从不怀疑自己的坚强尽管我的生命中充斥满黑色但我从不怀疑大海的方向尽管现实的路越走越窄心中藏着的海洋依旧闪着翡翠般的光芒而那里停留的船舶是我的信念理想…….理想与信念是人精神的钙。
科学的理想信念,正是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与动力之源。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远航的风帆。
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之中。
那么理想和信念到底是什么呢。
百科中是这么定义的: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它不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不同的人社会环境思维观念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
面对信念的多样性,我们不宜强求一致。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与信念总是如影随行相互依存。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也正因如此,人们常将理想和信念合称是理想信念。
既然理想与信念这么重要,那么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与信念呢。
就我个人而言,因人而异,不能以偏概全。
但无论如何,都要保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在实践中国梦的同时放飞青春梦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读着流沙河的《理想》,思绪不禁为自己插上了翅膀。
小时候,成为一个锦衣貂裘,骏马英姿,驰骋疆场的将军是我的理想;再后来,我的理想是要作一名努力学习,不怕困难,热爱祖国的科学家;最后的最后,我竟只愿做一个奔走天涯的过客。
历经春月秋风,遍赏静美河山,与山川草木发生感情,和飞鸟虫蚁酿造故事;守着剩下的流年,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仅此而已。
然而,人在社会中生活,总要担当各种各样的责任和任务。
作为子女,或许勤奋工作,瞻养父母是你的理想。
当今大学生实现理想信念的途径思修
大学生实现理想信念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可以通过不断学习、阅读,了解并思考国家的发展历程和现实情况,提升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各类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亲身感受社会的需求和问题,锻炼自身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为社会贡献力量。
3. 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实现理想信念打下坚实基础。
4. 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班级、学生组织等团体活动,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和支持,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形成共同奋斗的集体力量。
5. 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大学生可以通过关注时事热点、参与讨论和社会活动,了解社会问题,关注国家政策,积极参与社会进步和改革发展的实践。
总之,大学生实现理想信念的途径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培养团结合作精神,拥抱时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理想与信念如今,大家都在谈理想信念,但是,能真正讲出个所以然的大概少之又少。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它具有超前性,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不同,显得有一些虚无缥缈,难以实现。
而信念又该怎么理解呢?顾名思义,信念,就是“相信的念头”。
即对某种事物或者观念的绝对认同,一般来说,信念都是长时间存在,一直贯穿于某件事的开始与终结的。
理想与信念关系很密切,但是又有所不同。
说的文艺一点,理想就是远方的彼岸花开,信念就是每时每刻的脚踏实地。
理想更多的作用是确定一个目标,一个方向。
没有方向的奔跑,不是疯狂的,就是迷惘的。
而理想的存在正式为了给我们指明这一个方向,避免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走许多的弯路,做许多的无用功。
而信念的作用则是让我们相信这个方向的正确性,从而能够始终坚持,并付出努力向着这个方向迈进。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艘小船,那么理想就是指明方向的灯塔,而信念就是支持小船向那个方向前进的燃料。
理想与信念相辅相成又缺一不可,缺少了理想,那么信念的产生便无从谈起,你连理想都没有,敢问又能相信什么呢?缺少了信念,理想便是一个空壳,理想的实现是通过保持坚定信念下的不懈努力而完成的,缺少了信念,理想便如空中楼阁,即使存在,也难以触及。
对个人来说,我们需要理想,也需要信念。
没有理想,人便会迷茫,便会无所适从,不是陷入自甘堕落,娱乐至死的迷潭,便是堕入金钱至上,追求权利的陷阱。
拥有理想的人,他的人生是幸福的,因为他有一个可以追逐的目标,在追逐这个目标的途中,即使遇到艰难险阻,他也会将其视为磨砺与锻炼,并乐在其中,甘之若醴。
而没有理想的人的生活便像是行尸走肉,他并非无事可做,但是,他在做每一件事时都会忍受巨大的痛苦与不耐,一天的时间对于他来说将会变得无比的漫长,他只能寻求一些办法来消磨时间,并因此而沉迷其中,在时间的流逝中荒废自己的生命。
这两者只从表面上看或许并无区别,但是他们之间的精神境界却大不相同。
起最后导致的结果也必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