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易错试题:心悸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4
中医医师基础:外感病因|疠气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首次电除颤的剂量应为A.50焦耳B.100焦耳C.200焦耳D.300焦耳E.350焦耳2、患者,女,30岁。
每逢社交场合,精神紧张时旋即出现腹部胀痛,痛则欲泻,泻后则痛止。
平时食欲欠佳、两胁胀痛,睡眠、二便尚可,舌淡,脉缓。
诊断最可能是A.肾气不固证B.肝气郁结证C.肝气犯脾证D.寒湿困脾证E.肝气犯胃证3、《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论述有关阴道口的不同命名,称未嫁时属A.阴门B.子门C.胞门D.玉门E.龙门4、肺与大肠在功能上的联系,主要表现于A.肺气宣发,布津于大肠B.肺气肃降,输送水液于大肠C.肺气肃降,助大肠传导D.宗气充足,推动大肠功能E.肺主治节,调节大肠功能5、捻转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手法是A.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快B.捻转角度小,用力重,频率快C.捻转角度大、用力轻,频率快D.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E.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慢6、针灸被传入朝鲜、日本大约开始于A.公元2世纪B.公元4世纪C.公元6世纪D.公元8世纪E.公元10世纪7、《呕吐下利病篇》治呕共有十三方,其中用方最多的是A.食滞呕吐B.虚寒呕吐C.停饮呕吐D.寒热错杂呕吐E.实热呕吐8、下列哪项不是导致内伤发热的病因A.肝经郁热B.暑湿中阻C.气血亏虚D.瘀血内停E.阴精耗损9、患者,女,30岁。
神志不宁,虚烦不得眠,并见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脉细数。
其病机是A.心气不足B.心血不足C.心阴不足D.心血瘀阻E.心神不足10、下列各项,属妊娠恶阻肝热证主要症状的是A.呕吐血性分泌物B.呕吐清水C.呕吐痰涎D.呕吐食物残渣E.呕吐酸水或苦水11、《张氏医通》所谓“产后三急”是指A.呕吐、腹痛、泄泻B.呕吐、盗汗、泄泻C.呕吐、便难、发热D.发热、抽搐、昏迷E.发热、盗汗、泄泻12、以下关于乳发的治疗除哪项外均正确:A.乳发初起时,宜泻火解毒,佐以利湿B.乳发初起方用龙胆泻肝汤C.乳发成脓时,应在泻火解毒基础上佐以透托法D.乳发成脓方选四妙勇安汤E.乳发出现热毒内攻时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开窍13、阳和汤适用于脱疽A.寒湿阻络B.血脉瘀阻C.湿热毒盛D.热毒伤阴E.气血两虚14、患者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舌红,脉数。
心悸中医试题及答案心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症状,常伴随着心跳加快、不规则或跳动加剧等现象,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适。
中医认为,心悸是由于心脏失去平衡而引起的症状,可以通过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来缓解。
下面是一些关于心悸的中医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试题一:中医认为心悸是什么导致的?答案:中医认为,心悸是由于心脏失去平衡而引起的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心悸可能与心阳虚、心阴虚、肝郁气滞等因素有关。
试题二:中医如何诊断心悸?答案:中医诊断心悸主要通过辨证分型和望诊等方法。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相关症状,结合舌苔、脉搏等情况,确定病情类型,进而制定治疗方案。
试题三:中医治疗心悸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答案:中医治疗心悸一般采用中药调理、针灸等方式。
具体的治疗方法包括补益心脏、调整气血循环、清理病邪等,以达到平衡心脏功能的目的。
试题四:中医药材中常用于治疗心悸的有哪些?答案:中医药材中经常用于治疗心悸的包括黄连、茯苓、牡蛎、麦冬等。
这些药材具有调和心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可缓解心悸症状。
试题五:中医对心悸的预防有何建议?答案:中医对心悸的预防主要包括生活调摄和饮食调理。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方面可以适量摄入宽心益气的食物,如糯米、莲子等。
试题六:中医治疗心悸是否适用于所有患者?答案:中医治疗心悸适用于大部分患者,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中医治疗。
对于心脏有结构性异常或心脏病等疾病导致的心悸,还需要结合现代医学进行综合治疗。
总结:中医对于心悸的治疗方法与理念与西医存在差异,但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有心悸症状的患者可以尝试中医治疗,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心悸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特殊情况下还需要进行综合治疗。
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对心悸的中医视角提供一定的了解和参考。
中医内科心悸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悸是中医内科常见的主诉之一,常见的病机是:A. 气血虚弱B. 痰湿内生C. 心火上炎D. 气滞血瘀答案:A2. 下列哪个脉象与心悸相关联?A. 细软脉B. 滑数脉C. 濡弱脉D. 涩滑脉答案:A3. 下列哪种病症常表现为夜间心悸、失眠多梦、舌质淡红等?A. 脾胃虚弱B. 肝郁气滞C. 气血不足D. 心阳虚弱答案:C4. 按中医观点,下列哪种情绪常导致心悸症状?A. 愤怒B. 喜悦C. 忧虑D. 平静答案:A5. 以下哪种药物常用于中医内科治疗心悸?A. 阿司匹林B. 对乙酰氨基酚C. 五味子D. 维生素C答案:C二、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心悸的中医病机及治疗原则。
答:心悸的中医病机一般为气血虚弱,治疗原则是益气养血,调和心脏功能。
通过补益气血,调整心脏功能,以减轻或消除心悸症状。
2. 请列举三种常用的中医药物治疗心悸的方剂,并简要介绍其药性作用。
答:常用的中医药物方剂包括养心安神丸、安神补心丹和补中益气汤。
养心安神丸主要通过滋补心脏,安抚神经,减轻心悸症状;安神补心丹主要通过补益心肾,舒缓神经,减少心血管紊乱;补中益气汤则通过益气补血,调理中焦,增强心脏功能,从而消除心悸症状。
3. 心悸通常与哪些身体状况或生活习惯相关联?答:心悸通常与体质虚弱、焦虑或紧张的情绪、睡眠不足、过度劳累、饮食不均衡、长期吸烟、咖啡因摄入过多等相关联。
4. 中医内科如何辨证治疗心悸?答:中医内科辨证治疗心悸主要根据患者的脉象、舌苔和临床症状来判定病机,并针对具体病机进行针灸、配方调剂、推拿治疗等综合疗法。
5. 请简述中医内科对心悸的预防措施。
答:中医内科预防心悸的措施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紧张焦虑等。
此外,良好的情绪调节也有助于预防心悸的发生。
总结:心悸作为中医内科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机常为气血虚弱,治疗原则为益气养血、调和心脏功能。
常用的中医药物方剂有养心安神丸、安神补心丹和补中益气汤等。
2018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专项练习题库:心悸(1 ) 最早记载脉律不齐是疾病表现的医著为( )A. 《素问·三部九候论》B. 《素问·平人气象论》C. 《伤寒论》D. 《金匮要略》E. 《丹溪心法·惊悸怔忡》(2 ) 心悸发病与何脏腑功能失调相关( )A.肺、脾、肝B.脾、肝、肾C.心、脾、肝、肾D.肺、脾、肝、肾E.肺、脾、肾(3 ) 记载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悸有效的医著是( )A. 《景岳全书·怔忡惊恐》B. 《丹溪心法·怔忡惊恐》C. 《医林改错》D. 《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E. 《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4 ) 患者怔忡时作, 气短无力, 面色无华, 头晕倦怠, 不思饮食, 大便溏, 舌淡, 脉细弱。
其最佳治疗用方是( )A. 炙甘草汤B. 右归丸C. 归脾汤D. 天王补心丹E. 当归补血汤(5 ) 患者关某, 女, 40 岁。
平素性格内向, 善惊易恐。
来诊时症见心悸不宁, 坐卧不安, 少寐多梦而易惊醒, 恶闻声响, 苔薄白,脉弦细。
本病治宜( )A. 补血养心, 益气安神B. 温补心阳, 安神定惊C. 滋阴清火, 养心安神D. 清热化痰, 宁心安神E. 镇惊定志, 养心安神(6 ) 症见心悸气短, 烦扰即发, 动则为甚, 伴神疲乏力, 自汗懒言, 纳呆, 舌淡苔薄, 脉细弱。
本证应辨证为( )A. 心脾两虚B. 心气不足C. 心阳不振D. 心虚胆怯E. 阴虚火旺(7 ) 阴虚而火热不旺之心悸者, 最佳方剂选用( )A. 天王补心丹B. 黄连阿胶汤C. 黄连温胆汤D. 知柏地黄丸E. 朱砂安神丸(8 ) 患者李某, 女性, 47 岁。
每于劳累时出现心悸不宁, 胸闷气短, 动则尤甚, 面色苍白, 形寒肢冷, 舌淡苔白, 脉虚弱。
治方首选( )A. 四君子汤B. 苓桂术甘汤C. 安神定志丸D.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E. 天王补心丹(9 ) 患者卢某, 男, 58 岁。
全院中医考核心悸试题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70分)1. “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引起的心悸病机为() [单选题]A.气阴两虚B.心脾两虚C.气滞血瘀(正确答案)D.阴阳两虚2.心悸在辨证用药的同时,常配以下哪一类药物() [单选题]A.补血药B.养阴药C.安神药(正确答案)D.温阳药3.患者女,48岁,心悸,呕恶,口苦尿赤,痰多气短,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为() [单选题]A.清热化痰,宁心定悸(正确答案)B.活血祛瘀、理气通脉C.化痰泄浊、活血化瘀D.健脾益气,养心安神4、脐疗宜选用哪种药物() [单选题]A.补血药B.养阴药C.安神药D.温阳药(正确答案)5、心脾两虚者宜食用以下哪类食物() [单选题]A.清热化痰,宁心定悸B.活血祛瘀、理气通脉C.化痰泄浊、活血化瘀D.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正确答案)6、以下哪类食疗方适合气滞血瘀患者() [单选题]A.山药粥B.陈皮桃仁粥(正确答案)C.薏苡仁桃仁粥D.银耳羹7、以下哪项健康指导对心悸患者而言是错误的() [单选题]A.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新鲜、温度适宜,避免外邪侵袭。
B.根据病情轻重,注意劳逸结合,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症状改善后可适当下床活动,恢复期鼓励和指导病人适当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锻炼。
C.避免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等诱发因素。
D.体重指数保持在25-28. (正确答案)8、患者女,60岁,主诉心悸,气短,体倦乏力,少寐多梦,心烦,自汗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引起心悸的病因为() [单选题]A.气阴两虚(正确答案)B.心脾两虚C.气滞血瘀D.阴阳两虚9、以下哪种食物不具备活血化瘀、理气通脉之功效() [单选题]A.山药B.银耳(正确答案)C.桃仁D.黑木耳10、心悸病因病机中,哪项属虚证() [单选题]A.痰火B.瘀血C.水饮D.气血阴阳亏虚(正确答案)11、患者男,54岁,主诉心悸,胸闷痛,形体肥胖,痰多气短,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黏,恶心,舌质淡紫,苔白腻,脉弦滑。
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练习题:心悸【A1型题】治疗心悸心血不足证,应首选()A.天王补心丹B.安神定志丸C.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D.归脾汤E.朱砂安神丸『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心悸心血不足证——归脾汤【A1 型题】下列何项不是惊悸与怔忡的鉴别要点()A.致病多由外因或内因引起B.诱因常与惊恐、恼怒或劳累有关C.全身情况较好或较差D.病性属实或属虚E.病位在肝或在心『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病位在肝或在心不是鉴别点【B 型题】A.黄连温胆汤B.安神定志丸C.朱砂安神丸D.羚角钩藤汤E.苓桂术甘汤1.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应选以上哪个方剂2.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应选以上哪个方剂『正确答案』1.B; 2.A『答案解析』心虚胆怯——安神定志丸,痰火扰心——黄连温胆汤。
【A2型题】患者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证机概要为()A.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B.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C.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D.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E.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心血不足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肺痿肺痿的概念肺痿系咳喘日久不愈,肺气受损,津液耗伤,肺叶痿弱不用的一种肺脏慢性虚损性疾病。
临床以发作不已或次第出现的咳吐浊唾涎沫、气短为主症。
肺痿的病因病机(一)病因久病损肺(二)病机基本病机——肺虚,津气大伤,失于濡养,以致肺叶枯萎。
病位——肺,但与脾、胃、肾等脏密切相关。
病理性质——肺燥津伤(虚热)、肺气虚冷(虚寒)。
肺痿临床以虚热证为多见,但久延伤气,亦可转为虚寒证。
肺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诊断依据1. 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
唾呈细沫稠黏,或白如雪,或带白丝,咳嗽,或不咳,气短,动则气喘。
中医心悸试题及答案心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症状,通常描述为心跳加快、加强或不规律的感觉。
中医学认为,心悸是由于心脏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心脏功能失调所致。
下面是一些关于中医心悸的试题及对应的答案,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试题一:什么是中医学中的心悸?答案:中医学中的心悸是指由于心脏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心跳加快、加强或不规律的感觉。
中医学认为,心悸是由于心脏功能失调所致,常伴随其他症状如气短、胸闷、失眠等。
试题二:中医学中对心悸的病机分析有哪些?答案:中医学中对心悸的病机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1.心脏气血不足:心脏失血、气血亏虚等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出现心悸症状。
2.肝火上炎:肝火上升,扰动心神,导致心悸、躁动不安等症状。
3.痰湿阻滞:体内湿气停聚,阻滞心脏,引发心悸等不适感。
试题三:中医是否能够有效治疗心悸?答案:是的,中医可以有效治疗心悸。
中医治疗心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针对病因和症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调理、饮食调节等,旨在调整心脏功能,恢复气血平衡,从而缓解心悸症状。
试题四:中医如何对心悸进行辨证分型?答案:中医辨证分型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常见的辨证分型有以下几种:1.气血两虚型:心悸伴有气短、少气懒言、面色苍白等症状,舌质淡、脉细弱。
2.肝火上炎型:心悸伴有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失眠等症状,舌红、脉弦数。
3.痰湿阻滞型:心悸伴有胸闷、痰多、舌苔厚腻等症状,脉滑。
试题五:针灸治疗心悸有哪些常用穴位?答案:针灸治疗心悸常用的穴位有:1.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下方,两根指骨相连之处。
2.神门穴:位于手掌中央,第二、三掌骨之间凹陷处。
3.心俞穴:位于背部,与心脏部位对应的位置。
4.太乙穴:位于小指掌骨与尺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凹陷处。
试题六:中药调理对心悸的效果如何?答案:中药调理对心悸具有一定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丹参、黄连等,具有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清热降火的作用。
心悸考试试题一、A1型题(本大题13小题.每题1.0分,共13.0分。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患者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多梦易醒,舌苔薄白,脉虚数。
其证候是A 心血不足B 心虚胆怯C 心脾两虚D 阴虚火旺E 水饮凌心【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题思路] 心虚胆怯,心不藏神,故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多梦易醒。
舌苔薄白,脉虚数。
为心神不安之征。
第2题章某,女,23岁,平素体健,三日前突受惊吓,现心悸易惊,坐卧不宁,少寐多梦,舌苔薄白,脉弦。
治疗宜选A 朱砂安神丸B 归脾汤C 天王补心丹D 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E 桂甘龙牡汤【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第3题阴虚而火旺之心悸最佳方剂可选A 甘麦大枣汤B 朱砂安神丸C 天王补心丹D 生脉散E 知柏地黄丸【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1.0分第4题患者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其治法是A 滋阴养心,定志宁神B 滋阴益肾,定志安神C 益肾养心,镇惊安神D 滋养肝肾,镇惊安神E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题思路] 手足心热,耳鸣腰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为阴虚火旺之征。
故治宜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第5题患者经常发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
其治法是A 益气养血B 滋阴清热C 活血化瘀D 清肝泄热E 温补肾阳。
2015年广东省中医医师中医内科:心悸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关于内陷的含义最为确切的是A.凡生疮疡、毒不外泄、反陷入里B.有头疽,毒不外泄、反陷入里C.脑疽,毒不外泄、反陷入里D.正虚或消渴病病人,毒不外泄,反陷入里E.疔疮以外的疮疡,毒不外泄,反陷入里2、中医外科所说的瘤大部分属于西医A.体表肿物B.恶性肿瘤C.体表良性肿瘤D.体内肿瘤E.内脏肿瘤3、患者胃肠热盛,大便秘结。
腹满硬痛而拒按,潮热,神昏谵语,但又兼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顿。
其病机是A.虚中夹实B.真实假虚C.由实转虚D.真虚假实E.实中夹虚4、《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规定,毒性药品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__ A.三日极量B.五日极量C.二日极量D.一日极量E.四日极量5、患儿患肺炎喘嗽反复不愈2周余,低热起伏,咳嗽无力,多汗、四肢欠温,面色白,纳呆便溏,舌质偏淡,舌苔白滑,指纹淡红而滞,在风关,治疗应选A.桂枝汤B.麻黄汤C.四君子汤D.补中益气汤E.人参五味子汤6、肉眼血尿反复发作,最常见于__A.急进性肾小球肾炎B.过敏性紫癜肾炎C.IgA肾病D.急性肾小球肾炎E.狼疮性肾小球肾炎7、患儿,12岁。
癫痫发病10年,屡发不止,发时瘛瘛抖动,时有眩晕,智力迟钝,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细。
其治法是A.豁痰开窍B.熄风止痉C.健脾化痰D.镇惊安神E.补益脾肾8、非流行期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传染源是__A.病人B.带菌者C.慢性感染者D.隐性感染者E.带菌动物9、清代的妇科著作影响较大的是A.《妇科玉尺》B.《血证论》C.《达生篇》D.《妇人大全良方》E.《傅青主女科》10、”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哪种关系A.相互交感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11、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C.时令、晨昏与人体阴阳相应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有机整体E.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12、患儿,3岁。
江西省中西医助理执业医师:心悸的辨证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
身热不解,汗出而喘,舌苔薄白,脉浮数者,治疗应选用A:泻白散B:麻黄汤C:桂枝加厚朴杏子汤D: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E:小青龙汤2、分配纸色谱的固定相是A.纤维素B.纸C.滤纸中所含的水D.醇羟基E.展开剂中极性小的溶剂3、患者,男,49岁。
慢性胃炎3年。
胃脘隐痛,嘈杂,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
治疗应首先考虑的方剂是A:四君子汤加减B:益胃汤加减C: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D:柴胡疏肝散加减E:三仁汤加减4、从方剂组成变化而论,抵当汤与抵当丸之间的变化属于A.药味加减B.药量加减C.剂型更换D.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E.药量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5、首选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心肾阳虚,水饮泛滥证的方剂是A.真武汤合五苓散B.参附龙牡汤合五苓散C.参附龙牡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D.参附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E.参附龙牡汤合通脉四逆汤6、下列哪种生物学效应与肥大细胞释放的介质无关A.平滑肌收缩B.交感神经兴奋C.血管扩张D.腺体分泌增加E.组织水肿7、小儿出生时即具有一些先天性反射,不属于先天性反射的是A.触觉B.吸吮C.握持D.拥抱E.觅食8、男性,26岁,上腹部被石块击伤,腹痛伴有呕吐6小时。
血压120/90mmHg,心率108次/分,体温37.8℃,全腹胀,压痛明显,尤以右中腹为重,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
化验:血白细胞22×10 9/L,中性粒细胞80%。
最可能 A:右肾挫伤B:腹壁挫伤C:腹膜后血肿D:肠管破裂E:肝破裂9、槐花散的主治证是A.风热湿毒壅滞肠道,损伤血络B.脾阳不足,脾不统血C.热结下焦D.血热妄行E.以上都不是10、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缺铁性贫血脾气虚弱证的临床表现A.面色萎黄B.神疲乏力C.纳少便溏D.气短懒言E.腰膝酸软11、有关SARS-CoV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B.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C.为有包膜的RNA病毒D.有刺突、包膜、膜和核衣壳四种结构蛋白E.它在形态学上与已知的冠状病毒差别较大12、下列除哪项外,均可引起血清钾增高A.急、慢性肾功能衰竭B.静脉滴注大量钾盐C.严重溶血D.代谢性酸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13、麦门冬汤中配伍人参、粳米、大枣、甘草的意义是A:扶土抑木B:滋水涵木C:培土生金D:佐金平木E:益火补土14、患者高热不退,烦闷燥动,手足抽搐,舌绛而干,脉弦数A:羚角钩藤汤B:镇肝熄风汤C:天麻钩藤饮D:大定风珠E:地黄饮子15、病人发热恶寒,身痛,无汗,口渴,烦躁,尿黄。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易错试题:心悸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心悸的病因病机
心悸的常见病因
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药食不当。
心悸的主要病机
心悸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
心悸的病证鉴别
惊悸与怔忡的鉴别
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病势轻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
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
心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心悸与奔豚的鉴别
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
本病与心悸的鉴别考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心悸的辨证论治
患者,男,45岁。
近1年来心悸头晕,倦怠无力,面色无华,舌淡红,脉象细弱。
其治法是
A.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C.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D.温补心阳,安神定志
E.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心悸心血不足证
证候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证机概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心悸心阳不振证的主症特点是
A.心悸不宁,善惊易恐
B.心悸气短,倦怠乏力
C.心悸不安,面白肢冷
D.心悸气急,胸闷痞满
E.心悸时作,胸闷烦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心阳不振证
证候主症: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证机概要: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代表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患者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安神定志丸
B.归脾汤
C.天王补心丹
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E.黄连温胆汤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心悸心血不足证
证候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证机概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