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6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诊断中,望诊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舌象B. 脉象C. 面色D. 体重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A. 辨证论治B. 治未病C. 以毒攻毒D. 调和阴阳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内容?A. 望B. 闻C. 问D. 触答案:D二、判断题1.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因此补肾是治疗所有疾病的基础。
(错误)2. 中医的“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就进行预防。
(正确)3. 中医的“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只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不存在其他关系。
(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医的“八纲辨证”是什么?答案: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之一,包括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四对基本纲领。
表里指的是病变部位的深浅,寒热是指病变的性质,虚实是指病变的正邪虚实,阴阳是指病变的总体属性。
2. 请解释中医的“治未病”概念。
答案: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绪管理等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
它强调的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管理方式。
四、案例分析题患者,男,45岁,主诉:近一个月来常感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请根据中医理论分析患者可能的病证,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答案: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结合舌脉的表现,可以判断为肾精不足,肾阳虚衰。
治疗上宜温补肾阳,益精填髓。
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方剂,并配合适当的饮食调养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肾阳,改善症状。
同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题库二[问答题]1.【第一站辨证论治】张某,女,52岁,已婚,教师。
2003年3月14日就诊。
胸(江南博哥)部闷痛反复发作半年,加剧3天。
现前胸刺痛,每次持续2~3分钟,范围如拳头大小,可经休息或含服麝香保心丸后缓解,胸痛夜间发作较甚,疼痛位置固定不移,时有心悸不宁,曾做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Ⅴ3、Ⅴ6、Ⅰ、aVL导联的ST段下移为0.1mV,T波低平"。
1999年绝经。
查体:T36.5℃,P76次/分,R16次/分,BP120/80mmHg。
神志清,体态适中,唇暗,舌质紫暗,脉沉涩。
辅助检查:血胆固醇:6.2mmol/L,三酰甘油4.76mmol/L,血黏度增高。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历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
请与急性心肌梗死相鉴别(中西医结合),请与悬饮相鉴别(中医)。
参考解析:患者姓名:张某性别:女年龄:52岁职业:教师婚况:已婚主诉:胸部闷痛反复发作半年,加剧3天。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出现胸部闷痛,此后反复发作。
3天前患者胸部闷痛加剧,为前胸刺痛,每次持续2~3分钟,范围如拳头大小,可经休息或含服麝香保心丸后缓解。
胸痛夜间发作较甚,疼痛位置固定不移,时有心悸不宁,曾做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Ⅴ3、Ⅴ6、Ⅰ、aVL导联的ST段下移为0.1mV,T波低平。
现症:前胸刺痛,夜间发作较甚,疼痛位置固定不移,时有心悸不宁。
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无异常体格检查:T36.5℃,P76次/分,R16次/分,BP120/80mmHg。
一般情况:神色:无异常;形态:无异常;语声:无异常;气息:无异常;舌象:舌质紫暗,苔薄。
脉象:脉沉涩。
皮肤、黏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头部及其器官:无异常颈项:无异常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无异常腹部(肝、脾):无异常二阴、脊柱四肢:无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Ⅴ3、Ⅴ6、Ⅰ、aVL导联的ST段下移为0.1mV,T波低平。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题库一[问答题]1.【第一站辨证论治】李某,女,36岁,已婚。
2008年5月10日初诊。
10年前(江南博哥)顺产1子,2年前人工流产后白带较多,时有外阴瘙痒。
2周前曾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服用氟哌酸后好转。
近2天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热感,尿色深黄浑浊,遂来诊。
查体:T38.6℃,P88次/分,R21次/分,BP120/80mmHg。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双肾区有叩击痛,腹部双侧上输尿管点有压痛。
辅助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4%。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历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急性膀胱炎相鉴别(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请与癃闭鉴别(中医执业医师)。
参考解析:患者姓名:李某性别:女年龄:36岁婚况:已婚主诉:尿频、尿急、尿痛2周,加重2天伴腰痛、发热。
现病史:2周前曾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服用氟哌酸后好转。
近2天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热感,尿色深黄浑浊。
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及家族史:白带增多、外阴瘙痒史,10年前顺产1子,2年前人工流产史。
体格检查:T38.6℃,P88次/分,R21次/分,BP120/80mmHg。
一般情况:神色:无异常;形态:无异常;语声:无异常;气息:无异常;舌象:舌红,苔黄腻;脉象:脉滑数。
皮肤、黏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
头部及其器官:无异常。
颈部:无异常。
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无异常。
腹部(肝、脾):双肾区有叩击痛,腹部双侧上输尿管点有压痛。
二阴、脊柱四肢:无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4%。
1、在中医诊断中,观察舌象是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
以下哪项舌象特征常见于寒凝心脉证?A. 舌红少苔B. 舌淡紫或青紫C. 舌红绛,苔黄燥D. 舌淡白,苔薄白(答案)2、针灸治疗中,选择特定穴位对疗效至关重要。
下列哪一组穴位常用于治疗胃痛?A. 合谷、曲池B. 足三里、中脘(答案)C. 太冲、行间D. 阴陵泉、阳陵泉3、在中医理论中,哪种脉象通常与气虚证相关?A. 弦脉B. 滑脉C. 弱脉(答案)D. 数脉4、中药配伍中,相恶是指两药合用后:A. 能产生或增强原有的疗效B. 能相互抵消或削弱原有功效(答案)C. 产生毒副作用D. 药效无明显变化5、根据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木能:A. 克土(答案)B. 生金C. 克水D. 生火6、在中医推拿手法中,哪种手法主要用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A. 拿法(答案)B. 揉法C. 搓法D. 抖法7、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A. 阴阳B. 表里C. 寒热D. 气血(答案)8、中药煎煮时,一般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A. 10-15分钟B. 20-30分钟(答案)C. 40-50分钟D. 60分钟以上9、在中医理论中,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 主运化B. 主疏泄C. 主统血D. 主血脉(答案)10、关于拔罐疗法,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 有助于疏通经络B. 可用于风寒感冒的治疗C. 适用于所有皮肤类型(答案)D. 操作时需注意火候与时间控制。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最全真题及答案整理汇总1号题第一站:病史采集:女,17岁,乏力,厌油腻食物伴尿黄3天初步诊断:病毒性肝炎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发病诱因:不洁饮食,有无上呼吸道感染、饮酒及服药史②尿的颜色,是否伴尿痛、尿急、尿频3.伴随症状:有无腹痛、呕吐及呕吐物的性状,有无皮肤瘙痒,大便颜色改变,食欲情况,有无腰痛、颜面及下肢水肿⑤一般情况:发病以来尿量、睡眠、神志情况及体重减轻情况2(二)相关病史 1.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2.与该疾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肝病、胆系及胰腺疾病史,是否有肾病史及流行病区长期居住史,有无与肝炎患者接触,输血史病例分析:闭合性颅脑损伤,硬脑膜外血肿,脑疝?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闭合性颅脑损伤,硬脑膜外血肿,脑疝?(二)诊断依据1. 有明确的外伤史2.有典型的中间清醒期 3.头部受力点处有线形骨折4.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并脑疝二、鉴别诊断1.急性硬膜下血肿及颅内血肿:同有外伤史;血肿多出现于对冲部位;意识障碍持续加重;明确诊断靠CT 三、进一步检查头颅CT平扫四、治疗原则(3分) 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第二站:1换药:气性坏疽的换药!2 考生自身准备:戴帽子(0.5分),戴口罩(0.5分),洗手(口述)(1分)。
2 换药物品常规准备(2分)考官问:根据题意或视伤口情况,换药准备哪些必需物品?考生答:无菌治疗碗2个(盛无菌敷料),弯盘1个(放污染敷料),镊子2把,剪刀1把,酒精棉球,干棉球,纱布,引流条,生理盐水,胶布、3%过氧化氢溶液等。
(遗漏1项必需品叩0.2分)(2)操作、伤口处理正确。
2 取、开换药包符合无菌操作(2分)如果不符合无菌原则不得分2 伤口处理正确消毒伤口周围皮肤。
清除坏死组织,使伤口暴露,引流通畅。
用3%过氧化氢溶液反复冲洗伤口,然后用生理盐水冲净。
(3)覆盖消毒纱布及胶布粘贴方向正确,长度适中(4) 提问为什么要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答: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可以防止局部出现缺氧环境2 肺部听诊(前胸部,侧胸部,背部):本例考虑大概是左侧胸腔积液,提问:气管触诊有什么变化,胸廓视诊时有什么变化?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在哪些部位能够听到,请在被检者胸部指出;最后提问胸腔积液时患侧胸部听诊有何变化?(1)、考官问:你作为接诊医师,在气管触诊和胸廓(肺)视诊时,可能有那些发现?(3分)考生答:气管触诊:颈部气管可能右移(1分)。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真题题号:1 第一站1、感冒,风寒束表证;2、胁痛,肝胆湿热证。
题号:2第一站1、感冒,气虚感冒。
2、痔,气滞血瘀证。
题号:3第一站1、咳嗽,肺阴亏虚。
与喘证鉴别。
2、脱疽,寒湿阻络证,与雷诺病鉴别。
题号:8 第一站喘证,痰浊阻肺,哮证鉴别,肠yong痈,淤滞证,右侧输尿管结石鉴别。
题号:9第一站1、喘证,肾虚不纳。
2、乳癖,肝郁痰凝。
题号:10 第一站1、肺痨,肺阴亏损,与肺痨鉴别。
2、乳癖,肝郁痰凝,与乳岩鉴别。
题号:12 第一站1、湿疮,脾虚湿盛。
2、心悸,心血不足。
题号:13第一站1、胸痹,气滞心胸。
2、胎漏,胎动不安。
题号:14 第一站1、胸痹;2、精癃。
题号:16第一站1、不寐(心胆气虚);2、崩漏(肾阳虚证)。
题号:19 第一站胃痛,脾胃虚寒证,鉴别腹痛;不孕症,痰湿,鉴别暗产。
题号:20 第一站1、胃痛(肝气犯胃);2、痛经(气血虚弱)。
题号:24第一站1.闫某男46岁患者大便稀溏1年余病情时轻时重,因抑郁而加重,现症腹泻,腹部攻窜作痛,大便稀溏,每日3次,伴见体倦乏力,胸胀胀闷,嗳气食少,脘腹胀闷,舌淡红,脉弦。
与痢疾鉴别。
2.姜某女52岁患者月经紊乱1年经量多,色暗,有块,面色晦暗,精神萎靡,形寒肢冷,烘热汗出,纳呆腹胀,面浮肢肿,夜尿多,舌胖嫩,脉沉细无力。
与癥瘕相鉴别。
题号:26 第一站1、呕吐,肝气犯胃,四七汤加减,与曀隔鉴别。
2、痛经寒凝血瘀症,少腹逐瘀汤温经汤。
与胎动不安鉴别。
题号:32 第一站黄疸寒湿阻呃小儿肺炎题号:37 第一站1、刘某,男,74岁,已婚,农民。
2015年12月10日初诊。
患者6个月前晨起后发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饮水咳呛,于当地医院治疗。
现症:左侧半身不遂,肢软无力,面色萎黄,口舌歪斜,口角流涎,舌质淡紫,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请与口僻相鉴别。
2、高某,男,5岁。
2015年11月3日初诊。
患儿腹泻3周,病初每日泻10余次,经治疗好转,但近日仍大便清稀,色淡不臭,每日4-5次,常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
一、选择题
在中医执业实践中,望诊的重要性体现在:
A. 确定疾病的唯一方法
B. 辅助诊断,提供重要线索(正确答案)
C. 替代问诊和切诊
D. 无需结合患者主诉
关于中医的“治未病”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仅针对未出现症状的患者
B. 包括预防疾病发生和既病防变两方面(正确答案)
C. 与现代医学的预防观念无关
D. 不适用于慢性病管理
在进行中医辨证施治时,下列哪项不是必须考虑的?
A. 患者的体质和年龄
B. 疾病的发病季节和地域
C. 患者的职业和社会地位(正确答案)
D. 疾病的发展阶段和证候变化
下列哪项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外治法之一?
A. 仅药物治疗
B. 针灸疗法(正确答案)
C. 仅心理疏导
D. 仅饮食调养
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强调“四诊合参”,其中不包括:
A. 望诊
B. 闻诊
C. 问诊
D. 实验室检查(正确答案)
下列关于中药煎煮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煎煮前需先浸泡药材
B. 一般使用砂锅或陶瓷锅(正确答案)
C. 所有中药都需煎煮2小时以上
D. 煎煮过程中需注意火候控制
在中医执业中,遇到患者主诉与脉象不符时,应:
A. 完全依赖患者主诉
B. 忽视脉象,以主诉为准
C. 综合分析,四诊合参,以做出准确判断(正确答案)
D. 立即转至其他科室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优势?
A. 个体化治疗方案
B. 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C. 依赖高科技医疗设备进行检查(正确答案)
D. 注重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生活调养。
选择题
在进行针灸治疗时,以下哪个穴位常用于治疗头痛?
A. 足三里
B. 合谷穴(正确答案)
C. 太冲穴
D. 关元穴
中药煎煮过程中,一般首次煎煮时间应为多久?
A. 10分钟
B. 20分钟
C. 30分钟(正确答案)
D. 45分钟
下列哪项是拔罐疗法的禁忌症?
A. 风寒感冒
B. 肌肉酸痛
C. 皮肤溃疡或破损(正确答案)
D. 湿气重
推拿手法中,“拿法”主要作用于哪个部位?
A. 骨骼
B. 肌肉与筋腱(正确答案)
C. 关节
D. 穴位
在进行艾灸治疗时,以下哪个穴位常用于调理脾胃?
A. 心俞穴
B. 肝俞穴
C. 中脘穴(正确答案)
D. 肾俞穴
中药配伍中,“相恶”是指什么?
A. 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增强另一种药物的药效
B. 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C. 两种药物合用,相互降低或丧失药效(正确答案)
D. 两种药物合用,产生新的毒性或副作用
刮痧疗法中,刮痧板与皮肤之间的角度应保持在多少度左右?
A. 15°
B. 30°
C. 45°(正确答案)
D. 60°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四诊之一?
A. 望诊
B. 闻诊
C. 触诊(正确答案)
D. 问诊
在进行中药饮片鉴别时,主要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
A. 形状与大小
B. 颜色与光泽
C. 气味与味道
D. 包装材质(正确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汇1.第一站:崩漏血热(实热)第二站:下颌淋巴结的触诊,列缺、气海、悬钟的定位。
主治病症,操作演示穿隔离衣第三站:胁痛肝络失养型的症状、治法、方药。
问病史是个阑尾炎。
还有一道医德题。
2.第一站:郑某,男,40岁,干部,已婚。
发现慢性乙型肝炎6年,近半年常觉两胁胀痛,胁下触及肿物,刺痛,固定不移,消瘦,面色黝黑,舌紫暗,脉涩。
血生化:ALT:110U/L,AST120U/L B超:肝,脾光点增强,肝硬化,脾大。
第二站:1)请演示右肾触诊2)请说出内庭,手三里,角孙的定位与主治3)请演示胫骨中1/3骨折的夹板固定第三站:请说出淋证的治疗原则。
3.第一站:经断前后诸症;肾阴虚。
第二站:颈项强直。
阳陵、中极的位置,主治,刺灸。
胸外心脏按压。
第三站:水肿的病史;心悸、心虚、胆怯的主证,治法,方药。
4.第一站:暑湿感冒(有人抽到小儿惊风、阑尾炎、崩漏、着痹、中消、湿热痢。
)第二站:第一题是脊柱的叩诊;第二题是头维、阳陵泉、太溪的定位和主治作用;第三题是穿脱隔离衣。
第三站:1、解黏液浓血稀烂便1天。
要求围绕主诉问诊。
2、心悸心虚胆怯的主证、治法、方药。
(有人抽到了崩漏、着痹、梅核气、风寒感冒、阳黄和阴黄鉴别、阳水和阴水鉴别)。
5.第一站:病例:感冒,暑湿型,新加香薷饮第二站:1.脾脏触诊2.针灸:尺泽,主治、位置;昆仑,中极,位置、主治、禁忌3.无菌手套的戴法操作(不仅要按规范戴,还要描述清楚)第三站:1.病史采集:患者出现心悸,发热,关节肿痛,请围绕主述进行相关的病史采集。
2.湿热痢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6.第一站:消渴(上消)第二站:肺部语颤触诊;心脏胸外按压;针灸操作:头维、阳陵泉、太溪,定位与主治第三站:问诊题:心前区憋闷性疼痛10天;主证题:肠痈的淤滞型,主证和治法。
眩晕(肝阳上亢),液波震颤,腰椎骨折的搬运。
7.第一站:辨证论治:于某,50岁,女,工人。
患者既往平素肥甘食物,体形肥胖。
1.第一站:崩漏血热(实热)
第二站:下颌淋巴结的触诊,列缺、气海、悬钟的定位。
主治病症,操作演示穿隔离衣第三站:胁痛肝络失养型的症状、治法、方药。
问病史是个阑尾炎。
还有一道医德题。
2.第一站:郑某,男,40岁,干部,已婚。
发现慢性乙型肝炎6年,近半年常觉两胁胀痛,胁下触及肿物,刺痛,固定不移,消瘦,面色黝黑,舌紫暗,脉涩。
血生化:ALT:110U/L,AST120U/L
B超:肝,脾光点增强,肝硬化,脾大。
第二站:1)请演示右肾触诊2)请说出内庭,手三里,角孙的定位与主治3)请演示胫骨中1/3骨折的夹板固定
第三站:请说出淋证的治疗原则。
3.第一站:经断前后诸症;肾阴虚。
第二站:颈项强直。
阳陵、中极的位置,主治,刺灸。
胸外心脏按压。
第三站:水肿的病史;心悸、心虚、胆怯的主证,治法,方药。
4.第一站:暑湿感冒(有人抽到小儿惊风、阑尾炎、崩漏、着痹、中消、湿热痢。
)
第二站:第一题是脊柱的叩诊;第二题是头维、阳陵泉、太溪的定位和主治作用;第三题是穿脱隔离衣。
第三站:1、解黏液浓血稀烂便1天。
要求围绕主诉问诊。
2、心悸心虚胆怯的主证、治法、方药。
(有人抽到了崩漏、着痹、梅核气、风寒感冒、阳黄和阴黄鉴别、阳水和阴水鉴别)。
5.第一站:病例:感冒,暑湿型,新加香薷饮
第二站:1.脾脏触诊2.针灸:尺泽,主治、位置;昆仑,中极,位置、主治、禁忌3.
无菌手套的戴法操作(不仅要按规范戴,还要描述清楚)
第三站:1.病史采集:患者出现心悸,发热,关节肿痛,请围绕主述进行相关的病史采集。
2.湿热痢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6.第一站:消渴(上消)
第二站:肺部语颤触诊;心脏胸外按压;针灸操作:头维、阳陵泉、太溪,定位与主治
第三站:问诊题:心前区憋闷性疼痛10天;主证题:肠痈的淤滞型,主证和治法。
眩晕(肝阳上亢),液波震颤,腰椎骨折的搬运。
7.第一站:辨证论治:于某,50岁,女,工人。
患者既往平素肥甘食物,体形肥胖。
近一个月来多食易饥,每次进食500克,食后易饿,近来渐进消瘦,伴心烦,喜渴冷饮,小便多。
舌红苔黄,脉数。
T、P、R、BP均正常。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2.9mol/L,餐后血糖18.7mmol/L尿糖(++++)。
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中医辩病依据、中医辨证论治、中医病因及病机、中医鉴别诊断、西医辩病依据、初步诊断、中医病名、中医证型、西医病名、治法、方剂及药物成分、剂量服法(还有考了瘿病-甲亢,湿热痢疾,小儿腹泻,崩漏,暑湿感冒,湿热血淋等)
第二站:西医操作:怎样戴无菌手套;体格检查:脾脏的触诊(还有考了穿隔离衣,脾脏的测量,常用的止血方法,浮髌试验并讲出阳性意义等)。
中医操作:尺泽、中极、昆仑定位,并指出尺泽(咳血)、中极(妇科疾病)用途,昆仑的禁忌证(孕妇忌用,防止滑胎)。
第三站:病史采集:患者消瘦,心悸伴胸闷等。
临床答辩:湿热痢的主证,治法,方药(还有考了急惊风之湿热疫毒型)
8.第一站:病例:除了大纲的常见内科病以外还有妇科、儿科的问题。
例如有考的是痄腮、血证、瘿病、胁痛。
病例大家应该注意除了有常见的病史内容和查体以外,还有辩证分析,辩病分析,病因病机,西医诊断依据,诊断不需要背格式只需在相应的栏目下填写。
第二站:操作:有考指鼻试验、心脏叩诊、胫骨中下三分之一骨折夹板固定的方法。
第三站:问答:有考妇科崩漏的三要法的(塞流,澄源,复旧)
9.第一站:胁痛(肝胆湿热)
第二站:腹壁检查;穴位:少商、承山的定位及主治,关元的定位及针刺禁忌;开放性创口的止血方法。
第三站:风湿热的问诊,瘿病的辨证要点。
口述三棱针的刺法?(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
)
10.第一站:张某,男,50岁,已婚。
咳嗽,咳谈3年,每年发作3个月,现加重2个月,经当地医院青霉素输液治疗无效,现见:咳嗽咳吐白色粘稠痰,早晨和饭后咳甚痰多,进食甘甜油腻后加重,苔白腻,脉濡缓。
中医辩病辩症,西医辩病,辩病辨证依据,类证鉴别。
第二站:操作:颈部受伤病人,心肺复苏,浮髌试验。
第三站:1)病历:眩晕——肝火上炎
2)心脏叩诊,腹水触诊;腰椎骨折的搬运,穿手术衣。
高热的针灸选穴。
3)呕吐痰阻的症状、治法、方药。
11.第一站:腹痛(急性胰腺炎),中医辨病分析,辩证原因、病因病机分析,类证鉴别。
第二站:抽搐时应针刺那些穴位;血虚患者的配穴;一般出血的止血方法;霍夫曼征。
第三站:小儿急惊风的病史采集;便秘的分型、治法、方药。
12.第一站:消渴,中消(胃火炽盛)(有考消渴的中消和上消的,然后有眩晕,胃痛,瘿病,头痛,水肿,崩漏,黄疸,郁证,哮症,喘症,小儿泄泻,胸痹,痹症。
)
第二站:1)牙痛的取穴,主治,配穴2)肾区叩击痛3)口对口呼吸(还有考呕吐的取穴,主治,配穴;莫菲征;脊柱损伤的搬运;高热的取穴,主治,配穴;心绞痛取穴,主治,配穴;晕厥取穴,主治,配穴;移动性浊音;心脏骤停的判定;换药;穿脱隔离衣;手术消毒范围;穿脱手术衣;心脏瓣膜听诊;头痛取穴,主治,配穴;抽搐取穴,主治,配穴;心肺复苏;巴彬斯基征;膝反射的)
第三站:1)阳水跟阴水鉴别2)患者女全身小关节肿3个月,加重1月(采集病史)
(1、气虚便秘的主症,治法,方药;2、急惊风的主症,治法,方药;3、肾虚腰痛的主症,治法,方药;4、糖尿病的诊断)
13.第一站:眩晕,痰浊中阻,半夏白术天麻汤(有考黄疸、胁痛的)
第二站:1)振水音,膝反射2)列缺、悬钟、气海的定位、主治(有考天枢、风隆、风门)
3)脊椎受伤病人的搬运(要注意说头部有专人扶,还有考小夹板固定的)
第三站1)解脓血稀便1天2)心悸,心虚胆怯的主证、治法、方药
14.第一站:病历:瘀血头痛
第二站:膀胱的触诊;角孙、三阴交、列缺的定位及主治;颈部受伤病人的开放气道
第三站:围绕一个3岁小儿,发热,抽搐询问病历;以及淋证的治疗原则。
15.第一站:风寒感冒
第二站:心界的叩诊;商阳、承山、腰阳关的定位与主治;普通伤口的换药方法。
第三站:痢疾的问诊;哮病的肺脾气虚证的症状、治则、方剂。
16.第一站:中风后遗症
第二站:颈部受伤病人开放气道的操作方法;牙痛主穴、刺法、风火牙痛配穴;颌下淋巴结检查方法。
第三站:腹大一个月采集病史;着痹症状、治法、方药。
17.第一站:胃痛-肝胃郁热证。
第二站:左下颌淋巴结的触诊;太溪,肩髃,中极的定位和主证;穿隔离衣
第三站:1)肥胖,腹胀10年,加重伴乏力。
肝肿大10年,既往有嗜酒史20年(2)呕吐痰饮内停的主证,治法,代表方剂。
18.第一站:水肿-风水泛滥;咳嗽,小儿惊风,瘿病。
第二站:六十个穴位的定位和主证,每个人都要考三个穴位,还有穿脱隔离衣的各个注意点也要去留意一下。
第三站:基本也和第一站所要掌握的差不多。
19.第一站:黄疸,阴黄的寒湿阻遏证,注意要与萎黄类证鉴别;
第二站:1)演示莫菲氏征;
2)丰隆、列缺、肾俞的定位,丰隆、肾俞的主治,列缺的刺法;
3)颈部受伤患者如何开创呼吸通道(注意说病人睡在什么地方,要清理口咽)。
第三站:1)病史采集:男,头晕、目眩三个月;
2)哮证的诊断要点
20.第一站:着痹
第二站:肾区叩击痛的操作;四白、后溪、涌泉的定位、主治及四白的刺法;脱隔离衣。
第三站:病史采集:甲亢的(有消瘦、烦躁等主症)
21.第一站:病历考的是淋证;
第二站:心脏听诊、痛经实证的主证主治主穴刺法、手术区的消毒;
第三站:眩晕的病史采集;郁证痰气郁结的症状、治法、方剂。
22.第一站:病例辩证:消渴(上消)
第二站:1)膝反射操作;
2)风门、悬钟、十宣的定位、主治、刺法;
3)穿手术衣;
第三站:1)男,60,胸痛,胸闷6天
2)肠痈,气滞血淤的主证,治法,方药
23.第一站:病历是崩漏
第二站:操作:肾叩痛;肩髃、翳风、阴陵泉的取穴、主治;胫骨下部骨折的小夹板固定。
第三站:瘿病的心肝阴虚的症状、主治、方剂
24.第一站:病历考:淋证;
第二站:心脏听诊、痛经实证的主证、主治、主穴、刺法;手术区的消毒。
第三站:眩晕的病史采集;郁证,痰气郁结的症状、治法、方剂。
25.第一站:胃痛-肝胃郁热证。
第二站:左下颌淋巴结的触诊;太溪,肩髃,中极的定位和主证;穿隔离衣。
第三站:1)肥胖,腹胀10年,加重伴乏力。
肝肿大10年,既往有嗜酒史20年
2)呕吐痰饮内停的主证,治法,代表方剂。
26.第一站:上消
第二站:心脏叩诊,肝触诊;穴位:少商、天枢的定位及主治,关元的定位及针刺禁忌;穿隔离衣。
第三站:患者消瘦,心悸伴胸闷的问诊;瘿病的辨证要点。
27.第一站:淋证
第二站:1.脊柱叩诊
2.商阳、承山、腰阳关的穴位和主治
3.穿手术衣
第三站:1.问诊:头晕目眩,视物旋转2.哮病的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