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及护理诊断共41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44 MB
- 文档页数:4
护理诊断及措施【九篇】第1篇: 护理诊断及措施1、协助医生做好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咨询、辅导、接诊和治疗工作。
对病人要有高度的同情心,体贴爱护、主动热情,表情亲切,说话温和,工作耐心细致,有问必答,不与病人争吵。
2、执行医嘱及护理技术操作;注意巡视、观察病情及输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协助新入、手术、急、危重病人的处理;负责备血、取血,护送危重病人外出检查。
3、经常性地深入病房和病人交流,以获得有关病人病情的信息,了解病人的疑虑,及时解决病人存在的问题,给予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向家属和病人解释病症的原因、治疗原则、注意事项并进行饮食生活指导、健康教育指导。
4、加强医学及护理新知识的学习,重点学习本科室的相关知识,比如,本科常见病的发病原因、病理、生理机制,治疗、预防护理,多看本科室每个病人的病历、治疗经过、疗效及各项化验指标,对本科室每个病人的病情用药治疗了如指掌,在进行治疗护理查对时,做到心中有数。
第2篇: 护理诊断及措施主要护理诊断及措施:1、气体交换受损:与咳嗽、咯血有关护理措施:(1)置患者于半卧位或抬高床头,安静休息,减少氧的消耗。
(2)给氧根据缺氧程度决定氧流量及供氧。
(3)按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消除肺部炎症,促进气体交换,并观察药物疗效。
2、清理呼吸道低效: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及呼吸道排痰功能差有关。
(1)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鼓励患者多饮水,防止痰液黏稠不易咳出。
(2)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方法为: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成空心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地轻叩背部,以利分泌物排出。
也可进行体位引流。
(3)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必要时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体温过高:与免疫力低下及肺部感染有关护理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每天两次紫外线消毒。
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减少机体消耗。
(2)高热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低于3000ml。
主要护理诊断及措施:1、气体交换受损:与咳嗽、咯血有关护理措施:(1)置患者于半卧位或抬高床头,安静休息,减少氧的消耗。
(2)给氧根据缺氧程度决定氧流量及供氧。
(3)按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消除肺部炎症,促进气体交换,并观察药物疗效。
2、清理呼吸道低效: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及呼吸道排痰功能差有关。
(1)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鼓励患者多饮水,防止痰液黏稠不易咳出。
(2)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方法为: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成空心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地轻叩背部,以利分泌物排出。
也可进行体位引流。
(3)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必要时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体温过高:与免疫力低下及肺部感染有关护理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每天两次紫外线消毒。
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减少机体消耗。
(2)高热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低于3000ml。
(3)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体温高达39.0 oC时,,给予冰块物理降温,降温时注意保暖、防虚脱、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衣、更换床单被套等。
(4)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合理安排抗生素输注顺序,保证一定的血药浓度。
(5)使用升白细胞药物时应将药物4℃冰箱保存,抽取剂量准确,防止药液浪费,使用后应注意定期观察血象的变化。
4、有出血加重的危险:与血小板降低有关护理措施:(1)经常检查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及瘀点、瘀斑,注意观察有无鼻出血、血尿及大便颜色的变化。
(2)抽血时,止血带禁忌绷扎太久,以免引起皮肤粘膜出血点的出现。
(3)避免外伤,各种处置及操作时动作轻柔,禁用热敷和乙醇擦浴,避免肌注,减少静脉穿刺。
(4)饮食质地柔软,禁辛辣、油炸之食、禁硬毛刷刷牙、给予口腔护理,避免刺激、摩擦皮肤、衣着松软、毛巾柔软,保持鼻腔湿润,防干燥出血。
5、舒适度改变:与胸闷伴咳嗽、咯血有关护理措施:(1)咯血后及时漱口,嘱患者勿将血液咽下。
护理诊断完整版范文护理诊断是护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护士确定患者的健康问题,并为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以下是一个完整版的护理诊断,包括了问题陈述、病因分析和相关证据。
护理诊断:慢性疼痛问题陈述:患者报告长时间的疼痛,表现为全身乏力、睡眠困难和情绪低落,影响了日常生活的质量和功能。
病因分析:1.生理因素:患者可能存在慢性疾病,如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或神经病变,这些疾病可能导致疼痛。
2.心理因素:长时间的疼痛可能导致患者情绪低落,焦虑和抑郁,进一步增加疼痛的感受。
3.社会因素:患者可能缺乏家庭和社区支持,导致孤独感和精神压力,进一步加重疼痛。
相关证据:1.患者报告长时间的疼痛,疼痛感描述为钝痛,常常迁徙到身体不同部位。
2.患者的疼痛比较剧烈,导致睡眠困难和乏力。
3.患者表现出情绪低落、焦虑和抑郁的情绪状态。
4.患者抱怨缺乏家庭和社会支持,感到孤独和无助。
护理干预措施:1.确认和评估疼痛:使用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了解患者疼痛的程度、频率和影响,并记录相关数据。
2.提供有效的药物管理:根据医嘱和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提供合适的药物治疗,如镇痛药物和抗炎药。
3.提供非药物治疗:推荐非药物疼痛管理方法,如热敷、按摩、放松技术和垫子。
4.提供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交流,倾听其抱怨和情绪,并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
5.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根据患者的体能状况和疼痛程度,制定适当的活动计划,平衡活动和休息。
6.提供教育和指导: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疼痛管理的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疼痛的原因、药物的作用和非药物治疗方法。
7.建立支持系统:帮助患者建立家庭和社区的支持系统,参加相关的康复活动和社会团体,增加社交互动。
评估性判断标准:1.患者报告疼痛减轻,疼痛感描述为轻微钝痛,疼痛程度评分降低。
2.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无睡眠困难的抱怨。
3.患者情绪状态稳定,无情绪低落、焦虑和抑郁的表现。
4.患者感到有家庭和社会支持,增加社交活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