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1
b、以预防为主。预防为主。将质量管理的重点从事后检验转移到事先 预防上头,把不合格品消灭在质量的形成过程之中。 “好的质量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在产品形 成的各个阶段都应该加强质量意识,有保证质量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Page 12
c、一切用数据说话。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提出和分析问题,做到定量 管理。数据是TQC的基础,有了数据,统计方法才能发挥作用,处理 问题就有了一个客观标准。当然这些数据应当准确、可靠,否则管理 就会混乱造成不良后果。 d、全员参与管理。使“质量第一”深入人心,并成为群体行为的邀请了Shewhart与其他一些数学家及工 程师,制订了“美国战时质量标准”“质量管理指南”、“数据分析用的 控制图”“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用的控制图法”,并强行再生产军火的工 厂中推行,结果,对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保证及时交货起了很大的作用。 Shewhart控制图通过大量实践,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常用的有效 的质量控制工具,为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
(2)TQM的指导思想
a、一切使用户满意。顾客至上。把“质量第一, 顾客至上”作为座右铭,将企业内各部门、各工序 间的关系也视为供方与顾客的关系。真正好的质量 应是用户完全满意的质量,“用户就是上帝”
在TQM中,还必须把一切为用户服务的思想扩大到 生产过程中去,各道工序应确立“下道工序就是用 户”,从而增强每个生产者的责任心,密切上下工序 之间的关系,促进相互协调,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下图说明确定产品质量标准的思路:
元 销售曲线
亏损区
亏损
Pmax 盈利区
成本曲线
最佳点
质量等级
对生产者
Page 20
元
Page 21
价格
使用产品费用
最佳点 对消费者
质量等级
3、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1)定义——用最经济的生产水平,生产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确 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管理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 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2)质量控制的内容 微观质量控制机制:质量成本核算 统计方法:控制图、抽样检验、试验设计等等 保证体系:实施质量管理技术和措施的管理体系。
Page 5
2)统计质量管理(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SQC)40年代-60年代初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Statistics Quality Control) 倡导者:休哈特 (Shewhart)等;时间:出现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在传统的质量检验中,是 对成品进行检验,它只能起到减少成品中的不合格品的作用,不能提高产 品的质量,因而这种管理方式是被动的,决定产品质量好坏的关键时生产 过程,因此,要减少和防止不合格品,必须控制生产过程。
一、概 论 (3)
二、统计方法
(7)
三、工序控制
(12)
四、抽样检验
(12)
五、试验设计
(12)
六、可靠性基础 (8)
<质量管理>
Page 1
《质量管理》
第一章 概论
Page 2
一、质量管理发展简史
质量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发展, 总括起来可分成三个阶段:
Page 24
C检查(或控制)(Check)——检查对计划的实施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 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 问题之所在。 A行动(或处理)(Action)——对存在问题采取对策。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 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 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 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Page 25
1)在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每个环节中,可用任何方法以 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随着用 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改变, 企业中PDCA循环也在不断地循 环运行。
PDCA 循环图解
AP CD
Page 26
2)大环带小环
类似行星轮系, 一个公司或组织的 整体运行的体系与 其内部各子体系的 关系,是大环带小 环的有机逻辑组合 体。(如图所示)
Page 9
全面质量管理(TQM)
(1)定义——由企业全体人员、各个部门参加 的,在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中实行的质量管理,它 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本手段,充分发挥专业和管 理技术的作用,建立起一整套质量保证体系,以 最经济的方法研制、生产和销售给用户以满意的 产品。他以满足顾客不断提高的要求为宗旨,以 最高管理者为龙头,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系统 方法为主要手段,以定量方法为工具,以持续提 升质量为目标,高效而全面的质量管理流动。 (过程:市场调查→设计→试制→生产→库存 Pag(e 10运输)→销售→售后服务)
Page 31
Page 32
Page 27
爬楼梯式的分析思路
3)阶梯式上升 PDCA循环不
是停留在一个水 平上的循环,不 断解决问题的过 程就是水平逐步 上升的过程,如 图所示。
AP CD
质量水平Ⅰ
AP CD
质量水平Ⅱ
Page 28
PDCA循环应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作为推动工作、发 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典型的模式被称为“四个阶段”、 “八个步骤”和“七种工具”。四个阶段分别就是P、D、C、A;八 个步骤分别是: ① 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② 分析质量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 ③ 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④ 针对主要原因,采取解决的措施;
Page 6
1924年美国贝尔电话公司(Bell Telephone Co.,Ltd)的 W.A.Shewhart(休哈特)提出了以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思想,他根据 数理统计的原理发明了控制图,他是公认的统计质量管理的开拓者。
Page 7
他所倡导的统计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参阅“The Economic Control of Quality of Manufactured Products”(1931)及后来的 著作“W.A.Shewhart, Statistical Method from the Viewpoint of Quality Control”(1939)等。Shewhart的这些思想和方法在当时并 没有引起生产部门的重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大批民用企 业转向生产军火,但接踵而来的问题便是质量不过关和交货不及时。
倡导者:泰勒(Taylor); 时间:上世纪初;(20世纪初—40年代初) 做法:设立检验部门,剔除废品 在这时期以前,产品的生产方式大都以手工作坊或工场的方式,产品 的质量是由生产者自己把关,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自产自检的方式 显然已不能适应需要,为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Page 4
Taylor提倡在企业中进行科学管理,他的一套管理理论与方法可 查阅他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它的主要思想之一是将企业 中的生产部门与管理部门(职能部门)分开,对产品质量来说,他提倡 自检与专职检查相结合,设置专职检验人员与部门,这样,产品质量有 了更大的保障,Taylor提倡的这套管理制度至今被绝大多数工业部门 沿用,只是各职能部门的性质与作用有进一步完善与改进。
Page 13
e、技术与管理相结合。 技术与管理的关系,犹如一辆车子的两个轮 子,缺一不可,质量管理的各种方法能够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以及产 生这些问题的时间与地点,但大多数质量问题还得靠技术来解决。
Page 14
二、基本概念
(一). 质量与质量控制(Quality and Quality Control) 1 质量(Quality):
Page 22
(3)解决质量问题的步骤
戴明博士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的概念,所以又称其为“戴明环”。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序程序, 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 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 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 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如下图所示。P、D、C、A四个字母所 代表的意义如下:
Page 23
PDCA循环
—戴明循环(Deming Cycle, PDCA循环) P计划(Plan)——制定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 划的制定;确定要达到的质量目标以及围绕这个目标所需的产品设 计等一系列计划,即:5W1H:
(why, what, where, when, who, how) D执行(Do)——实施计划,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 容,其中还应包括对有关人员的质量教育与操作训练等。
Page 29
(why,what,where,when,who,how
why--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措施? what--达到什么目标? where--在何处执行? who--由谁负责完成? when--什么时间完成? how--怎样执行?
Page 30
⑤ 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 ⑥ 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 ⑦ 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 ⑧ 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将这些步骤图示如下:
1) 质量检验(Quality Inspection)20世纪初—40年代初 2) 统计质量管理(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SQC) 40
年代—60年代初 3)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 60年代
初—
Page 3
1)质量检验(Quality Inspection)
间内,按其设计功能进行无故障工作的概率。 c、经济性(Economization):指产品的制造成本及用户使用该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