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松动术(文字版)
- 格式:docx
- 大小:16.77 KB
- 文档页数:2
详述肩关节松动技术
肩关节松动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肩关节问题的方法。
肩关节松动是指肩关节中的肌肉、韧带和其他结构松弛或损伤,导致肩关节的稳定性下降。
这一问题常见于运动员、受伤者以及超过35岁的人群。
肩关节松动技术的目标是恢复肩关节的稳定性,减少疼痛,并且使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肩关节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肩关节松动技术。
首先是肩关节重建术,也称为肩袖修补术。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肩袖撕裂或韧带松弛的患者。
手术中,医生会使用特殊的缝线将肩袖或韧带重新固定到骨头上,以恢复肩关节的稳定性。
第二种技术是肩关节紧缩术,也被称为银行艾德重建术。
这种方法适用于肩关节的前后不稳定问题。
通过手术,医生会切除肩关节周围的一部分组织,然后将肩胛骨上的肌肉和韧带重新固定到肩关节上,以增强肩关节的稳定性。
还有一种常见的技术是肩关节镜检术。
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利用肩关节镜检查并修复肩关节的问题。
医生会通过小切口引入肩关节镜,观察肩袖、肌肉和韧带是否受损,并进行必要的修复。
最后,康复治疗也是肩关节松动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康复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特定的康复计划,包括肩关节的运动和牵拉,以帮助患者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总之,肩关节松动技术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治疗肩关节问题的方法。
不同的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以达到恢复肩关节稳定性和功能的目的。
如果您有肩关节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便制定适合您的治疗方案。
肩关节松动术
三、手法治疗观念
手法整体治疗,肩关节损伤固定后,在6 周的长时间固定过程中,肩关节活动度降低,不只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关节囊受到影响,连带着背部肌肉也有所粘连,肩关节的稳定主要依靠周围肌肉维持平衡。
要想更好恢复到原来状态,必须整体治疗,松解整个肩、背肌肉群。
手法要领:手法柔和,在拇指和其他指尖之间将组织从表面捏起,随着肌肉走行方向,
定向移动,增加肌肉筋膜柔韧性,施加能量牵张粘连的肌肉筋膜。
1 步骤:
1、首先确定受伤部位,令患者肩关节自主活动,观察活动范围。
2、被动活动肩关节,以患者疼痛为度。
3、患者坐位,扶患肩外展90°、屈肘90°放松肩关节外侧、前后部位。
4、患者仰卧位,术者一手固定肩部,另一手扶肘外展,使患肢尽量外展。
5、体位同上,肩关节放松,术者一手握患侧肘,使肩外展,另一手固定肩部,手与肩成90°推压,同时抬肘上举。
6、患者侧卧位,下肢屈髋屈膝,放松,术者拇指和四指轻捏背阔肌,顺肌肉走形方向,定向移动,松解粘连。
7、体位同上,术者一手沿肋间隙推压背阔肌,另一手抬肘关节,使患肩尽量外展,增宽肋间隙,松解背阔肌粘连。
8、体位同上,术者一手拇指与四指提捏背阔肌,另一手抬肘使肩外展,反向拉长背阔肌。
9、患者仰卧位,术者一手按压胸大肌起点,另一手握患肘,外旋使肩伸直,往返交替,松解胸大肌。
10、体位同上,术者一手四指按压,拇指拿捏胸大肌,另一手握患肩外旋伸直,沿胸大
肌三个走行方向不断加大拉伸角度和力量,松解粘连。
记录人:陈斌王启荣。
Maitland手法是关节松动术的简称,是现代康复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特点是按照一定的方向逐级用力,通常用以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减轻疼痛。
分离牵引患者仰卧位,患肢放松,肩外展约50°并内旋,前臂中立位。
治疗者立于患者躯干与患肢之间,外侧手抓住上臂远端及肘部,内侧手四指放在腋窝下肱骨头内侧,拇指放在腋前,内侧手持续向外推肱骨头10s,然后放松,重复3~5次。
长轴牵引患者与治疗者体位同上势。
治疗者外侧手向足的方向牵拉肱骨头10s,然后放松,重复3~5次。
向头侧滑动患者与治疗者体位同上势。
治疗者内侧手向外侧用力做分离牵引,外侧手向头的方向推动肱骨头,每次持续10s,重复3~5次,使肱骨头在盂内向头侧滑动。
前屈向足侧滑动患者与治疗者体位同上势,患侧肩关节前屈90°,屈肘,前臂自然下垂。
治疗者双手握住肱骨近端,双手五指交叉,同时向足的方向牵拉肱骨头10s,然后放松,重复3~5次。
外展向足侧滑动患者仰卧位,患肢外展约90°,屈肘约70°,前臂旋前放在治疗者前臂内侧。
治疗者站在患者体侧,外侧手握住患者肘关节内侧,内侧手虎口放在肱骨近端外侧,四指向下,外侧手稍向外牵引,内侧手向足的方向推动肱骨头10s,重复3~5次。
前后向滑动患者与治疗者体位同上势,患肩前屈90°,屈肘,前臂自然下垂。
治疗者立于患侧,内侧手固定肱骨近端并向外牵拉,外侧手固定肱骨远端,身体前倾,借助体重向下推动肱骨头,每次10s,重复3~5次。
后前向滑动患者俯卧位,患肩外展,前臂放松。
治疗者站在患者躯干与患肢之间,外侧手握住肱骨远端稍向外用力牵拉,内侧手固定肱骨头后部,借助体重向下用力,使肱骨头于盂内由后向前滑动,每次10s,重复3~5次。
外展摆动患者仰卧位,上肢外展至活动受限处,屈肘90°,前臂旋前。
治疗者站在外展上肢与躯干之间,内侧手从肩背部后方穿过固定肩胛骨,外侧手托住肘部,使肱骨在外展范围内摆动,重复30~50次。
肩髋关节动态松动术导读肩关节由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胛胸壁关节构成,结构特点是肱⾻头⼤,关节盂浅⽽⼩,关节囊薄⽽松弛,因此是全⾝运动最灵活的关节,也容易受伤和出现不稳定。
它的⽣理运动包括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包括⽔平内收和外展)、旋转(包括旋内和旋外)和环转运动;附属运动包括分离、长轴牵引、挤压、前后向滑动等。
⽣理运动可以主动完成也可以被动完成,附属运动⼀般不能主动完成。
当肩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时,⽣理运动和附属运动都受到了限制,在康复的过程中需要实施肩关节Maitland松动术来改善肩关节的⽣理运动和附属运动,这种松动术针对性强、实⽤、见效快,患者也⽐较容易接受,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牵伸软组织和僵硬关节,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恢复肌⾁张⼒,增加本体反馈。
适⽤于任何⼒学因素引起的肩关节功能障碍,在肩周炎、冻结肩、肩关节创伤后功能障碍等疾病康复过程中的应⽤,取得较好的疗效。
髋关节由髋⾅和股⾻头构成,是⼈体⽐较⼤的关节。
它的⽣理运动有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
附属运动有分离牵引、长轴牵引、前后、后前向滑动和旋转。
⽣理运动可以主动完成也可以被动完成,附属运动⼀般不能主动完成。
股⾻头坏死、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发⽣或者其他原因导致髋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以及肌⾁紧张痉挛时,⽣理运动和附属运动都受到了限制,在康复的过程中需要实施髋关节Maitland 松动术来改善髋关节的⽣理运动和附属运动,这种松动术针对性强、实⽤、见效快,患者也⽐较容易接受,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牵伸软组织和僵硬关节,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恢复肌⾁张⼒,增加本体反馈。
什么是Maitland技术该技术由Geoffrey Douglas Maitland先⽣所创,⼜称麦特兰德关节松动术、澳式关节松动术,是治疗⾻骼肌⾁系统功能障碍的重要诊疗技术。
该技术体系包括检查评估和治疗操作两⼤部分,并得到了世界各地的物理治疗师的⼴泛认可和应⽤,成为国际通⽤基础康复⼿法之⼀。
简单肩关节松动技术
全网发布:2013-12-04 06:24 发表者:吕铮7751人已访问
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之一,其活动范围接近“球体”,几乎可以全向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动作需要肩关节参与完成,而一旦肩关节损伤,其可能存在的些许关节功能障碍都可能会引起生活极大的不便,所以要针对肩关节损伤予以科学的训练,使肩关节始终具备完美的活动能力。
1.肩关节前屈
图1a
图1b
以左患侧为例:肩放松,右手用长棍顶在患侧手心向上抬举,图1a为正确姿势,图1b中,患臂有耸肩动作,为错误方法。
2.肩关节外展
图2a
图2b
图2c
以左患侧为例:肩放松,右手用长棍顶在患侧手心向上抬举,图2a为正确姿势,图2b中,患臂耸肩、躯干侧弯,为错误方法。
注意:外展超过90°,继续向上时,姿势要改为手心向上(图2c)。
3.肩关节后伸
图3
以左患侧为例:肩放松,右手用长棍顶在患侧手心向后推4.肩关节外旋
图4a
图4b
以左患侧为例:肩放松,左上臂紧贴于体侧同时屈肘90°,左手紧握长棍一端,右手向左推动长棍。
图4b中,患侧上臂离开躯干,为错误姿势。
5.“手背后”
图5
以左患侧为例:肩放松,左手紧握长棍一端,右手向上拉动长棍。
6.耸肩:
用力大范围上下耸动肩关节7.扩胸:
用力大范围挺胸、扩胸
8.含胸:
用力大范围含胸
以上是一些适合自行练习的简单方法,采用这些方法练习,可以达到接近正常水平的效果,更加深入的练习方法,只能求助于专业的康复治疗师。
详述肩关节松动技术肩关节松动技术,也称肩关节不稳定,是一种常见的肩部问题,通常由于肩部韧带、肌肉或肩袖肌腱的损伤或松弛导致肩关节在原本的位置上失去稳定性。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肩部的疼痛、麻痹、丧失功能,并影响日常生活和体育活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肩关节松动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旨在通过恢复肩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肩关节松动技术的原理、治疗方法和效果,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指导。
一、肩关节松动技术的原理肩关节松动技术的原理在于恢复肩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韧带修复:对于因韧带撕裂或松弛导致的肩关节松动,需要进行韧带修复手术,通过缝合或移植来修复受损的韧带,恢复肩关节的稳定性。
2. 肌肉训练:通过肌肉训练和康复锻炼来加强肩部周围的肌肉群,提高肌肉的稳定性和支撑力,从而减轻肩关节的松动感。
3. 肩袖肌腱修复:对于肩袖肌腱的损伤,可以采用肩袖肌腱修复术,通过缝合或移植来修复受损的肌腱,恢复肩袖的功能和稳定性。
4. 关节复位术:在严重的肩关节松动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关节复位术,通过手术的方式重新定位肩关节,恢复正常的关节结构和功能。
以上原理是肩关节松动技术的基础,针对不同的患者和病情,医生会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肩关节松动技术的治疗方法肩关节松动技术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onservative treatment and surgical options。
onservative treatment 包括物理疗法、康复锻炼和药物治疗,针对轻度的肩关节松动和早期病变患者;surgical options则包括肩关节韧带重建术、肩袖修复术、关节复位术等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的肩关节松动和韧带、肌肉、肩袖损伤的患者。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肩关节松动的常见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冷热敷、电疗、超声波和按摩等,可以缓解疼痛、减轻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可增加肩关节外展活动度的松动手法肩关节作为人体上肢的重要关节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
然而,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或运动不当,肩关节的活动度往往会受到限制。
为了增加肩关节的外展活动度,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松动手法来进行锻炼和放松。
1. 肩关节外展松动手法之旋转肩关节:- 站立或坐下,双手自然垂放身体两侧。
- 缓慢抬起双臂,使手臂与身体形成直角。
- 保持上臂固定,通过旋转肩关节,让手臂以圆圈的方式旋转。
- 先顺时针旋转10次,然后逆时针旋转10次。
- 注意动作要缓慢而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肩关节受伤。
2. 肩关节外展松动手法之墙上滑动:- 站立面对一堵墙,保持身体与墙壁保持一定距离。
- 将双手放在墙上,手臂与身体形成直角。
- 慢慢向外滑动双手,直到感觉到肩关节被拉伸。
- 维持这个姿势10秒钟,然后放松。
- 可以重复进行3-5次。
3. 肩关节外展松动手法之肩部拉伸:- 坐在椅子上,脊背挺直。
- 将右手放在左肩上方,用左手握住右手肘。
- 慢慢向下拉伸右手,直到感到肩部被拉伸。
- 维持这个姿势15-20秒钟,然后放松。
- 换手进行相同的动作,每侧重复3-5次。
4. 肩关节外展松动手法之肩部旋转:- 站立或坐下,双手自然垂放身体两侧。
- 慢慢将双肩向后旋转,使手臂与身体形成直角。
- 保持这个姿势15-20秒钟,然后放松。
- 可以重复进行3-5次。
5. 肩关节外展松动手法之肩部推拉:- 站立或坐下,双手自然垂放身体两侧。
- 慢慢将双肩向后推,同时将手臂向后拉。
- 维持这个姿势10秒钟,然后放松。
- 再将双肩向前拉,同时将手臂向前推。
- 维持这个姿势10秒钟,然后放松。
- 可以重复进行3-5次。
通过以上的肩关节外展松动手法的锻炼,可以有效地增加肩关节的外展活动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动作要慢慢进行,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肩关节受伤。
若在锻炼过程中出现不适或疼痛,应及时停止,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除了松动手法的锻炼,平时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
Maitland手法是关节松动术的简称,是现代康复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特点是按照一定的方向逐级用力,通常用以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减轻疼痛。
分离牵引
患者仰卧位,患肢放松,肩外展约50°并内旋,前臂中立位。
治疗者立于患者躯干与患肢之间,外侧手抓住上臂远端及肘部,内侧手四指放在腋窝下肱骨头内侧,拇指放在腋前,内侧手持续向外推肱骨头10s,然后放松,重复3~5次。
长轴牵引
患者与治疗者体位同上势。
治疗者外侧手向足的方向牵拉肱骨头10s,然后放松,重复3~5次。
向头侧滑动
患者与治疗者体位同上势。
治疗者内侧手向外侧用力做分离牵引,外侧手向头的方向推动肱骨头,每次持续10s,重复3~5次,使肱骨头在盂内向头侧滑动。
前屈向足侧滑动
患者与治疗者体位同上势,患侧肩关节前屈90°,屈肘,前臂自然下垂。
治疗者双手握住肱骨近端,双手五指交叉,同时向足的方向牵拉肱骨头10s,然后放松,重复3~5次。
外展向足侧滑动
患者仰卧位,患肢外展约90°,屈肘约70°,前臂旋前放在治疗者前臂内侧。
治疗者站在患者体侧,外侧手握住患者肘关节内侧,内侧手虎口放在肱骨近端外侧,四指向下,外侧手稍向外牵引,内侧手向足的方向推动肱骨头10s,重复3~5次。
前后向滑动
患者与治疗者体位同上势,患肩前屈90°,屈肘,前臂自然下垂。
治疗者立于患侧,内侧手固定肱骨近端并向外牵拉,外侧手固定肱骨远端,身体前倾,借助体重向下推动肱骨头,每次10s,重复3~5次。
后前向滑动
患者俯卧位,患肩外展,前臂放松。
治疗者站在患者躯干与患肢之间,外侧手握住肱骨远端稍向外用力牵拉,内侧手固定肱骨头后部,借助体重向下用力,使肱骨头于盂内由后向前滑动,每次10s,重复3~5次。
外展摆动
患者仰卧位,上肢外展至活动受限处,屈肘90°,前臂旋前。
治疗者站在外展上肢与躯干之间,内侧手从肩背部后方穿过固定肩胛骨,外侧手托住肘部,使肱骨在外展范围内摆动,重复30~50次。
水平内收摆动
患者取坐位,患肩前屈90°,屈肘,前臂旋前,患手搭在对侧肩上。
治疗者站在患肩后方,手托住患肢肘部,另一手握住搭在对侧肩上的手,双手同时用力,使患肩做水平内收摆动30~50次。
后前向摆动
患者健侧卧位,患肩在上并稍内旋,肘关节稍屈,前臂放在身后。
治疗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握住患肢做由后向前转动。
重复30~50次。
前后向转动
患者与治疗者体位同上势,患肩置于体侧。
治疗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握住患肢由前向后转动,重复30~50次。
内旋摆动
患者取坐位,肩外展,屈肘90°。
治疗者站在患肩后外方,内侧手握住肱骨远端,外侧手握住腕部,内侧手固定,使外侧手向下来回摆动,使患肩内旋30~50次。
外旋摆动
患者仰卧位,肩外展,屈肘90°。
治疗者站在患肩外侧,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及腕部,下方手放在肱骨头前面,固定肩部并向前下加压,上方手向桌面方向运动,重复30~50次。
关节的运动包括两种形式: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
生理运动是关节不需要外力即能完成的在生理范围内的运动。
就肩关节而言,生理运动包括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环转等,但正常肩关节在外力作用下,肱骨头和关节盂之间可以发生相对滑动及轴向分离等,这就是关节的附属运动,这种运动只有通过外力才能完成。
而Matiland手法通过关节生理、附属运动方向上的滑动、摆动等,打破关节周围及关节内的粘连,保持组织的延展性,可以更好地改善关节的附属运动,从而恢复整个关节的功能,对指导治疗和缩短治疗时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