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 格式:doc
- 大小:358.00 KB
- 文档页数:17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一、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和三氧化硫(一)、硫(sulphur)(俗称硫磺)1、硫的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熔沸点都很低。
2、硫的化学性质①氧化性: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Fe+S △FeS2Cu+S△CuS 2Na+S==Na2S Hg+S==HgS与非金属反应:H2+S △H2S3C+S+2KNO3===K2S+K2SO3+H2O②还原性:S+O2点燃SO2S+6HNO3(浓)△2SO4+6NO2+2H2OS+2H2SO4(浓)△3SO2+2H2O③歧化反应:3S+6NaOH===2Na2S+Na2SO3 +3H2O3.用途:制火药、制橡胶、制高纯度硫酸、作医药(二) 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2、化学性质(1) 酸性氧化物------亚硫酐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H2SO3 (亚硫酸)②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SO2+ 2 NaOH == Na2SO3+ H2O ;SO2+ NaOH == NaHSO3[SO2+ 2 NaOH == Na2SO3+ H2O;Na2SO3+ H2O + SO2== 2NaHSO3]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CaSO3(2)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SO2+2H2S === 3S↓ + 2H2O(3) 二氧化硫的还原性:S O2+B r2+2H2O=H2S O4+2H B rS O2+C l2+2H2O=H2S O4+2H C l2KMnO4 + 2H2O+ 5SO2=== K2SO4+2MnSO4+ 2H2SO42SO2+O2催化剂加热2SO32H2O+ SO2+2Fe3+=== 2Fe2++SO42-+4H+(4) 漂白性:使品红褪色,加热后复色(生成物不稳定)(5) 用途:制H2SO4;作漂白剂;杀菌,消毒(6) SO 2的实验室制法① 反应原理:Na 2SO 3 + H 2SO 4=== Na 2SO 4 +SO 2↑+H 2O ② 制备装置: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备气体的装置 ○3 净化干燥装置:盛放浓硫酸的洗气瓶 ○4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NaHSO 3溶液 ○5 检验: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6 尾气处理:用NaOH 溶液和倒扣漏斗装置防倒吸 (7) SO 2的污染酸雨:空气中SO X 和NO X 随雨水下降成为酸雨,pH<5.6(三) 三氧化硫1、物理性质:又名硫酸酐,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晶体,溶沸点都很低。
SO 2 + H 2O H 2SO 3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SO 2 + 2NaOH = Na 2SO 3 + H 2O【小组讨论】:请你判断以下几组反应有哪些属于可逆反应? A .2H 2+O 2 2H 2O 和2H 2O2H 2↑+O 2↑B 和C .H 2+I 2 2HI 和2HI H 2+I 2D .2Na+Cl 22NaCl 和2NaCl (熔融)2Na+Cl 2↑【思考】根据SO 2中S 的化合价推断它具有怎样的性质?【讲解】:SO 2中S 为+4价,,既可的电子显氧化性,又可失电子显有还原性。
【板书】:(3)SO 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①氧化性,SO 2+2H 2S=3S ↓+2H 2O【讲述】:SO 2的还原性应表现在它与氧化剂的反应上,可通过与O 2、KMnO 4(H +)、卤素单质水溶液等氧化剂的反应来证明。
【板书】② SO 2具较强的还原性,可被X 2、O 2、KMnO 4、HNO 3等许多氧化剂氧化:2SO 2+O 22SO 3【讲解】三氧化硫也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它溶于水生成硫酸,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生产硫酸,与碱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硫酸盐【板书】2.三氧化硫(酸性氧化物)(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SO 3+H 20=H 2SO 4 SO 3+CaO=CaSO 4SO 3+Ca(OH)2=CaSO 4+H 20[阅读]资料卡片:预防硫化氢中毒 Ⅲ、归纳与小结 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1、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催化剂△(2)化学性质:2、二氧化硫(1)SO2的物理性质:(2)SO2的化学性质①漂白性:②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可逆反应:③SO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3.三氧化硫(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Ⅳ、课堂检测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2、能鉴别SO2和CO2的试剂是()A、品红溶液B、澄清石灰水C、紫色石蕊试液D、高锰酸钾溶液3、下列反应中,不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的是()A、B、C、D、4、下列物质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A.Cl2B.Na C.H2SO4D.SO2 5、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O2是硫及某些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B.SO2有漂白作用,也有杀菌作用C.SO2溶于水后生成H2SO4D.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教后反思: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二课时)。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1. 硫(1) 硫的存在形式①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②化合态的硫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如硫铁矿也称黄铁矿( FeS2 )、黄铜矿(CuFeS)、石膏(CaSQ・2战0)和芒硝(Na z SQ • 10出0)。
③硫是一种生命元素,存在与某些蛋白质中,这也是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燃料中经常含硫的原因。
(2) 硫的物理性质硫(俗称硫磺)是一种淡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
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熔、沸点低。
(3) 硫的化学性质①硫的氧化性a. 将硫粉和金属钠混合在研钵中研磨,可以听到轻微的爆炸声,将该混合物加热,也可以发生反应:2Na + S — Na>Sob硫与具有可变化合价的金属发生反应时,金属被氧化为低价态,女口:Fe+s£=FeS2Cu+S=^CuS。
c硫蒸气与H2的反应:H2+S A H S②硫的还原性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S+02点燃==SQ③硫与碱反应附着在试管中的硫可以用热碱溶液洗涤。
3S+6NaOH==2N觅s+Na2S03+3H20。
①通常情况下,硫不能使变价金属显高价,说明S的氧化性比C2弱。
②不管02多少,S只能被氧化为S02。
因为把S02氧化为SQ需要特定条件。
③金属汞撒落在地面可撒些硫磺覆盖,防止汞蒸气中毒,因为常温下:Hg+S==HgS2. 二氧化硫(1) 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里可用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或铜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取S02:Na2SQ+H2SC4(浓)==Na2S04+H20+SQ fCu+2H2SQ(浓)£cuSQ+H20+SQ f(2)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40体积S02o(3)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①实验探究:SQ的化学性质实验现象 ①液体充满试管;②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③滴加品红溶液振 荡后,溶液褪色;④加热后,试管中的溶液又显红色。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一、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和三氧化硫(一)、硫(sulphur)(俗称硫磺)1、硫的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熔沸点都很低。
2、硫的化学性质①氧化性: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Fe+SFeS2Cu+SCuS2Na+S==Na2SHg+S==HgS与非金属反应:H2+SH2S3C+S+2KNO3===K2S+K2SO3+H2O②还原性:S+O2SO2S+6HNO3(浓)H2SO4+6NO2+2H2OS+2H2SO4(浓)3SO2+2H2O③歧化反应:3S+6NaOH===2Na2S+Na2SO3 +3H2O3.用途:制火药、制橡胶、制高纯度硫酸、作医药(二) 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2、化学性质(1) 酸性氧化物------亚硫酐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H2SO3 (亚硫酸)②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SO2+ 2 NaOH == Na2SO3+ H2O ;SO2+ NaOH == NaHSO3[SO2+ 2 NaOH == Na2SO3+ H2O;Na2SO3+ H2O + SO2== 2NaHSO3]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CaSO3(2)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SO2+2H2S === 3S↓ + 2H2O(3) 二氧化硫的还原性:S O2+B r2+2H2O=H2S O4+2H B rS O2+C l2+2H2O=H2S O4+2H C l2KMnO4 + 2H2O+ 5SO2=== K2SO4+2MnSO4+ 2H2SO42SO2+O22SO32H2O+ SO2+2Fe3+=== 2Fe2++SO42-+4H+(4) 漂白性:使品红褪色,加热后复色(生成物不稳定)(5) 用途:制H2SO4;作漂白剂;杀菌,消毒(6) SO2的实验室制法①反应原理:Na2SO3 + H2SO4=== Na2SO4 +SO2↑+H2O②制备装置: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备气体的装置○3净化干燥装置:盛放浓硫酸的洗气瓶○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NaHSO3溶液○5检验: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6尾气处理:用NaOH溶液和倒扣漏斗装置防倒吸(7) SO2的污染酸雨:空气中SO X和NO X随雨水下降成为酸雨,pH<(三) 三氧化硫1、物理性质:又名硫酸酐,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晶体,溶沸点都很低。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二氧化硫》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二氧化硫的性质。
教材意图在研究了硅、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硫及其氧化物,也是为后面硫酸的学习做准备。
因此本节内容除本身内容的重要性外,在这一章的学习中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硫元素有非金属元素的多种变价,性质较多,学好本节内容,学生可以进一步获得研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对后续系统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极其重要。
另外,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两种典型代表之一。
体现新课程标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要求,加强环境教育,关注环境问题,体现了知识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的联系,并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其中,在介绍二氧化硫主要的性质与应用时,不回避对环境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指出化学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可能的方向和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三已初步拥有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如酸性氧化物,初步了解有关二氧化硫与酸雨危害的知识,有一定的化学理论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
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
但由于学生是在高中阶段刚开始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尚不能认识到物质性质的多样性: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性。
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
2.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通过了解酸雨的形成,加强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性质,提高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2.通过性质预测、实验探究、理论分析、实际应用来探究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了解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体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过程。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1. 硫(1)硫的存在形式①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②化合态的硫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如硫铁矿也称黄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石膏(CaSO4·2H2O)和芒硝(Na2SO4·10H2O)。
③硫是一种生命元素,存在与某些蛋白质中,这也是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燃料中经常含硫的原因。
(2)硫的物理性质硫(俗称硫磺)是一种淡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
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熔、沸点低。
(3)硫的化学性质①硫的氧化性a.将硫粉和金属钠混合在研钵中研磨,可以听到轻微的爆炸声,将该混合物加热,也可以发生反应:2Na + S == Na2S。
b硫与具有可变化合价的金属发生反应时,金属被氧化为低价态,如:Fe+S==FeS;2Cu+S==Cu2S。
c硫蒸气与H2的反应:H2+S==H2S。
②硫的还原性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S+O2=====SO2③硫与碱反应附着在试管中的硫可以用热碱溶液洗涤。
3S+6NaOH==2Na2S+Na2SO3+3H2O。
①通常情况下,硫不能使变价金属显高价,说明S的氧化性比Cl2弱。
②不管O2多少,S只能被氧化为SO2。
因为把SO2氧化为SO3需要特定条件。
③金属汞撒落在地面可撒些硫磺覆盖,防止汞蒸气中毒,因为常温下:Hg+S==HgS。
2. 二氧化硫(1)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里可用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或铜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取SO2: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Cu+2H2SO4(浓)==CuSO4+H2O+SO2↑(2)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40体积SO2。
(3)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①实验探究:SO2的化学性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液体充满试管;②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③滴加品红溶液振荡后,溶液褪色;④加热后,试管中的溶液又显红色。
实验结论①SO2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②SO2具有漂白性,与有色物质混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②SO2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a.和H2O反应:SO2+H2O H2SO3(亚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和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CaSO3c.和碱反应:SO2(少量)+2NaOH== Na2SO3+H2O +2CO2SO2(过量)+NaOH== NaHSO3d.和盐反应:SO2(少量)+2NaHCO3== Na2SO3+ H2O +2CO2(利用此反应可除去CO2中的SO2)SO2(过量)+NaHCO3== NaHSO3+CO2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SO2和CO2,可用品红溶液来鉴别。
③二氧化硫的氧化性二氧化硫分子中硫元素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但二氧化硫的氧化性不如还原性突出。
2SO2+2H2S==3S↓+2H2OSO2与H2S在容器中相遇即可发生反应,生产黄色的固体硫附着在容器的内壁。
SO2通入氢硫酸(H2S的水溶液)中,也发生同样的反应,使溶液变浑浊。
④二氧化硫的还原性a.SO2能使卤素单质的水溶液褪色。
SO2+X2+2H2O==2HX+H2SO4(X=Cl、Br、I,F除外)b.SO2能使紫色的KMnO4溶液褪色。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c.SO2能被Fe3+氧化。
SO2+2FeCl3+2H2O==FeSO4+FeCl2+4HCld.SO2能被氧气氧化成SO3:2SO2+O22SO3①SO2和O2反应生成SO3的催化剂通常为五氧化二钒(V2O5)。
②硫在空气中加热(点燃或加热)只能生成SO2,不能生成SO3,是否生成SO3与O2是否足量无关。
⑤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向品红溶液中通入SO2后,品红溶液的颜色逐渐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能漂白有色物质,如纸浆、毛、丝、草帽辫等。
当给试管加热时,溶液又变红色,是因为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分解而回复成原来的颜色。
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二氧化硫起漂白作用时,所发生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这不同于臭氧、次氯酸盐的漂白性。
3.三氧化硫(1)物理性质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无色固体,熔点()、沸点()较低,具有较强的吸湿性,极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2)化学性质SO3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是硫酸的酸酐。
①与水反应生成硫酸:SO3+H2O==H2SO4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如:CaO+SO3==CaSO4③与碱反应:SO3+2OH-==SO42-+H2O④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如:SO3+CO32-==SO42-+CO2↑;SO3+Ba2++H2O==BaSO4↓+2H+①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体。
②SO2通入BaCl2溶液不会产生白色沉淀。
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1. 氮气(1)物理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78%,标准状况下密度为L,难溶于水,难液化。
(2)化学性质氮气分子结构稳定,通常情况下,氮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以下反应。
①在放电条件下,氮气能直接与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N2+O2============2NO②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氮气与氢气化合生成氨气:Na+3H 22NH3③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跟Mg、Al等发生反应生成金属氮化物。
3Mg+N2==Mg3N2 2Al+N2==2AlN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叫氮的固定,氮的固定分为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
除了可用人工固氮方法(合成氨)获得氨气外,自然界雷电现象也是一种固氮途径,经由雷电固定的氮是硝态氮(硝酸或硝酸盐形式)。
2. 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NO是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酸或碱反应,但它易液化,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NO2。
2NO+O2==2NO2实验室里可用铜与稀硝酸反应来制取N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二氧化氮(1)NO2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
常见的红棕色气体有NO2和溴蒸气。
(2)NO2易溶于水,并与水生成硝酸和NO。
3NO2+H2O==2HNO3+NO实验探究:NO2与H2O的反应实验步骤:①如右图所示。
将充满NO2的试管倒立与盛有水的水槽中。
②当液面在试管中不再上升时,通过导气管通入少量O2,并停一会儿,等待液面上升。
③当液面停止上升时,仍有气体剩余,可再通入少量O2,这样反复操作几次,直至液体充满整个试管。
实验现象:充满NO2的试管,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液体进入试管中,并慢慢上升到试管高度的2/3处;试管内气体由红棕色慢慢变为无色,剩余气体约为原气体的1/3.当通入O2,气体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又溶于水,液面继续上升,气体又变为无色,这样反复几次,最终几乎没有气体剩余,液体充满整个试管。
解释及结论:3NO2+H2O==2HNO3+NO 2NO+O2==2NO2总的反应可表示为:4NO2+O2+2H2O==4HNO3NO2不是HNO3的酸酐,HNO3的酸酐是N2O5。
NO与NO2都是不成盐氧化物。
(3)实验室里可用铜与浓硝酸反应来制取NO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4)冷却NO2,颜色变浅,生成N2O42NO 2(红棕色)N2O4(无色)四氧化二氮的一个重要用途是做火箭的推进剂(燃料),偏二甲肼(C2H8N4)和四氧化二氮,两者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把火箭送人太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2H8N4+2N2O4==3N2↑+2CO2↑+4H2O↑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1.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来源空气中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煤、石油和某些金属矿物中含硫或硫的化合物燃烧或金属冶炼和硫酸生产等产生的工业废气等。
二氧化氮来源于燃料高温条件下的燃烧(高温他就是空气中的氮气往往也参与反应)、汽车尾气(在发动机内活塞频繁打出火花,像天空中的闪电,N2与 O2反应生成NO)等。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主要危害——酸雨(1)酸雨的形成大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水形成酸性溶液,随雨水降下,就可能成为酸雨。
目前,形成酸雨的最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硫。
酸雨中的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在大气中形成酸雨的过程十分复杂,可以简要概括如下:(2)酸雨的概念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大气中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降雨时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酸性很弱的碳酸,因此正常的雨水呈弱酸性,pH约为。
酸雨的pH小于。
(3)酸雨的危害酸雨的危害很大,主要表现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对土壤的影响、对建筑物的影响、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等几个方面。
同时,酸雨还污染引用水源,引起人类呼吸道系统疾病等。
(4)酸雨的防治措施①原煤脱硫;改进燃烧技术;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
②工业废气在排入大气前,要经过回收处理。
③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化物(主要是气缸中的高温使鼓入的空气中的N2、O2化合所导致),还含有CO,改进技术,使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五毒的N2和CO2:2NO+2CO=======N2+2CO2拓展一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其他漂白剂的比较2.不属于二氧化硫漂白性的褪色(1)二氧化硫使碱的酚酞溶液褪色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红色,当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时发生如下反应:SO2+2NaOH==Na2SO3+H2O 或 SO2+NaOH==NaHSO3反应使溶液碱性降低,因而溶液褪色,不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所致。
(2)二氧化硫使氯水、溴水、碘水褪色氯水、溴水、碘水分别呈黄绿色、橙色、棕黄色,当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时发生如下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SO2+Br2+2H2O==H2SO4+2HBr SO2+I2+2H2O==H2SO4+2HI反应使氯水、溴水、碘水溶液褪色,这些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造成的褪色,不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所致。
(3)二氧化硫使高锰酸盐溶液褪色KMnO4溶液呈紫红色,当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时发生如下反应: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这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所造成的褪色,不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所致。
(4)二氧化硫使铁盐溶液褪色铁盐溶液如FeCl3溶液呈黄色,当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时发生如下反应:SO2+2FeCl3+2H2O==FeSO4+FeCl2+4HCl这同样是氧化还原反应所造成的褪色,不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