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形位公差培训2016-6-12全解
- 格式:ppt
- 大小:4.82 MB
- 文档页数:1
《公差与配合》培训教材
一、公差相关概念:
互换性:在机械工业中,将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不作任何挑选、加工,能装
含义说明:在平行于正投影面的任一截面上,实际轮廓线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0.02,且圆心在理想轮廓线上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
6、面轮廓度公差: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举例略)
四、位置公差:(8个项目)
基准
基准
含义说明:圆心点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1的圆内,且ø0.1的圆心位于相对基准A&B所确定的点的理想位置上.
5、同轴度公差:举例如下图示:
基准平面。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一、形位公差的代号(GB/T 1182-1996)注:形位公差符号的线型宽度为b/2~b(b为粗实线宽),但跳动符号的箭头外的线是细实线。
二、形状、位置公差带的定义和图例说明GB/T 1182-19961 直线度a. 在给定平面内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b. 在给定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公差带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t1×t2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c. 在任意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2. 平面度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3. 圆度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4.圆柱度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半径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5. 线轮廓度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相对基准有位置要求时,其理想轮廓线系指相对基准为理想位置的理想轮廓线。
6.面轮廓度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间的区域,诸球球心应位于理想轮廓面上。
注:当被测轮廓面相对基准有位置要求时,其理想轮廓面系指相对于基准为理想位置的理论轮廓面。
7. 平行度a. 在给定的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的两平行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时,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t1×t2,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b. 在任意方向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8. 垂直 度a. 在给定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且垂直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区域当给定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时,是正截面为公差值t 1×t 2,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一、形位公差的代号(GB/T 1182-1996)注:形位公差符号的线型宽度为b/2~b(b为粗实线宽),但跳动符号的箭头外的线是细实线。
二、形状、位置公差带的定义和图例说明GB/T 1182-19961 直线度a. 在给定平面内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b. 在给定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公差带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t1×t2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c. 在任意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2. 平面度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3. 圆度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4.圆柱度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半径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5. 线轮廓度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相对基准有位置要求时,其理想轮廓线系指相对基准为理想位置的理想轮廓线。
6.面轮廓度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间的区域,诸球球心应位于理想轮廓面上。
注:当被测轮廓面相对基准有位置要求时,其理想轮廓面系指相对于基准为理想位置的理论轮廓面。
7. 平行度a. 在给定的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的两平行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时,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t1×t2,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b. 在任意方向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8. 垂直 度a. 在给定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且垂直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区域当给定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时,是正截面为公差值t 1×t 2,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公差与配合基础知识培训一、引言公差与配合是机械设计和制造中至关重要的概念。
公差是指在机械制造中,零件尺寸与其设计尺寸之间允许的最大偏差。
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实现特定的功能。
为了确保零件的互换性和功能性,了解公差与配合的基本原理和标准至关重要。
本培训旨在向读者介绍公差与配合的基础知识,包括公差的定义、配合的类型以及相关的标准。
二、公差的定义和重要性公差是指零件尺寸与其设计尺寸之间的允许偏差。
它是机械制造中必须遵守的重要参数之一。
公差的存在是为了确保零件的互换性和功能性。
如果没有公差,零件之间的尺寸差异可能会导致装配困难、运动不灵活或功能失效。
因此,正确理解和应用公差对于机械设计和制造至关重要。
三、配合的类型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运动方式,配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配合类型包括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1. 间隙配合:间隙配合是指两个配合零件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这种配合适用于需要相对运动的零件,如滑动轴承和齿轮。
间隙配合可以确保零件在运动过程中有足够的润滑和自由度。
2. 过盈配合:过盈配合是指两个配合零件之间的尺寸差异,使得一个零件可以紧固在另一个零件上。
这种配合适用于需要固定和定位的零件,如轴和轴承。
过盈配合可以提供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3. 过渡配合:过渡配合是指两个配合零件之间的尺寸差异介于间隙配合和过盈配合之间。
这种配合适用于需要一定程度的相对运动和固定的零件,如螺纹连接。
过渡配合可以平衡零件之间的运动和固定需求。
四、公差与配合的标准为了确保零件的互换性和功能性,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公差与配合的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的配合和相应的公差要求。
常见的公差与配合标准包括ISO、DIN、ANSI等。
这些标准提供了详细的公差等级和配合表格,以便设计者和制造者选择合适的公差和配合。
五、公差与配合的应用1. 确定零件的功能和相对位置:首先,需要明确零件的功能和相对位置,以确定合适的配合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