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骨干网网络规划
- 格式:pdf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6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8.25•【文号】国办发〔2015〕65号•【施行日期】2015.08.2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三网融合推广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推进三网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和试点方案有关工作部署,试点阶段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在全国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推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有利于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三网融合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工作,确保完成推广阶段各项目标任务。
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协调和跟踪督促,不断完善有关政策,及时解决推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各项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8月25日三网融合推广方案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三网融合有关部署,现就三网融合推广阶段工作提出如下方案:一、工作目标(一)三网融合全面推进。
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将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扩大到全国范围,并实质性开展工作。
(二)网络承载和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宽带通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掌握一批核心技术,产品和业务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三)融合业务和网络产业加快发展。
融合业务应用更加普及,网络信息资源、文化内容产品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四)科学有效的监管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概述I P城域网络设计汪寒江董向青(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秦皇岛市分公司,河北秦皇岛066000)应用科技睛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网络化应用开始向纵深发展,外联网、存储网络、局城l q.t连、高速数括传迭、‘V OD点播、会议电视等新旧业务和应用的需求不断丰富,进而对网络带宽产生更高的需求。
I/1前,骨干网带宽已经比较丰富。
宽带接入手。
+段多样化,带宽的瓶颈在城域网表现得最为突出。
因此,迫切需要构建更高带宽的I P磕威网络。
i 巨;键词]城域网;O SP F;B G P;A D S L;C W D M;以太网;网络安全,,,,._,,,?,,,.。
,城域网,简称M A N,基本上一种大型的L A N,通常使用与LA N 相似的技术,实现以城为范围的计算机互联。
本文将采用O S PF、B G P、A D SL、C W D M、以太网等城域网技术构建宽带I P城域网络本文先从整体网络结构入手,将采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层次化网络结构,-t t-齐t网络中不同的层次需求按功能划分。
将各层次功能网络模块化,使整个网络各部分之间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可移植性:根据网络整体结构设计网络各主要节点之间的通信路由协议;预测不同节点之间的流量,以此为标准设计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针对不同的入网用户设计多种接入方式。
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域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高速性、可管理性、便于维护等问题,同时为城域网络的发展提供可扩容空间。
建立新—陀哦域网络的标准模型,将城域网络层次化、模块化,为其它类似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o1城域防眶架结构设计1.1层次化模型的好处分层体系结构是宽带IP城域网络设计的—个基本原则。
在宽带I P 城域网络设计中,使用层次化模型有许多好处,列举如下:1)节省成本。
在采用层次模型之后,各层次各司其职,不再在同—个平台上考虑所有的事隋。
层次模型模块化的捌生使网络中的每一层都能够很好地利用带宽,减少了对系统资源的浪费。
新疆电信IP网网络接入规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2009年7月目录1 建设思路及建设目标 (3)2 IP网网络拓扑结构 (3)2.1 新疆电信IP骨干网络 (3)2.2城域骨干网 (5)2.2.1 核心层 (5)2.2.2汇聚控制层 (5)2.3 宽带接入网: (6)3 网络接入结构 (6)3.1用户接入数控制 (8)4 逻辑资源规划 (8)4.1 BAS子接口划分 (8)4.2 SR子接口规划 (9)4.3 vlan规划 (9)4.3.1 汇聚交换机外层VLAN规划 (9)4.3.2 OLT外层VLAN标签规划 (10)4.3.3 内层业务VLAN 规划 (10)5. VPN业务接入规划 (11)6 路由规划 (13)6.1 城域网BGP (13)6.2 城域网IGP (14)7 IP地址规划 (14)8 精确绑定 (15)8.1 通过VBAS方式 (15)9 Epon开放E8-B业务: (15)1 建设思路及建设目标IP 城域网建设应以业务为导向,充分满足语音、视频、数据业务的发展需要,做好网络长远规划。
在实施中,应结合网络和业务实际情况,分步实施,平滑演进,做好远期和近期的结合,充分保护现有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IP 城域网优化应遵循“理清层次、提升功能,规范设备、注重实效”的总体思路,体现以下原则:1、网络层次清晰化。
通过二三层网络分离,构建物理和逻辑层次清晰的三层路由网络(城域骨干网)和二层接入网络(宽带接入网)。
2、网络结构扁平化。
通过城域骨干网的大容量、少节点,宽带接入网的广覆盖,减少IP 城域网的物理和逻辑级联级数。
3、网络质量差异化。
通过在IP 城域网部署区分服务机制,为不同用户和不同业务提供不同QoS 等级的差异化服务。
4、管理控制集中化。
用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和业务路由器(SR)构建清晰的业务接入控制层,实现集中的业务提供和控制;同时加强全省集中的认证计费和网络管理系统建设,提高网络的可管理性,实现电信级业务支撑和网络管理。
浅析电信IP宽带城域网规划与建设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P网络逐渐地成为了电信网络的主流。
作为电信运营商,为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需要对其宽带城域网进行规划与建设。
本文从宽带城域网的特点、规划与建设步骤、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协议及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电信运营商在宽带城域网规划与建设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信、IP宽带、城域网、规划、建设正文:一、宽带城域网的特点宽带城域网具有以下特点:1. 网络范围广:覆盖面较大,涉及到城市甚至国家的多个地区。
2. 用户多样性:需满足对各种应用的需求,例如:视频、音频、网络游戏等。
3. 骨干网结构复杂:需支持多种不同的网络接入方式,例如:ADSL、FTTH、CATV等。
4. 服务质量要求高:需要满足低延迟、高速率等要求。
以上特点对网络规划与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宽带城域网规划与建设步骤1. 网络需求分析首先,需要进行网络需求分析。
这一步骤有助于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帮助规划网络。
2. 网络拓扑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拓扑设计。
这一步骤需要考虑网络的覆盖范围、节点数量、骨干网络等因素。
3. 路由协议选择选择适合网络的路由协议。
不同的路由协议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劣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4. 安全策略制定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
安全的宽带城域网需要对各种攻击有充分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5. 网络实施实施网络并进行监控。
规划与建设后,还需要对网络进行监控和维护,以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三、宽带城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 星型拓扑星型拓扑以中心节点为中心,对终端节点进行连接。
这种拓扑结构适用于节点数量较少的场景,有利于网络扩容和维护。
2. 环型拓扑环型拓扑中各节点两两相连,构成一个环形结构。
环型拓扑兼顾了骨干网的冗余性和节点之间的互联性。
3. 网状拓扑网状拓扑是一种点对点连接的方式,各节点之间互相连接,形成多条路径。
(1)核心层:由核心节点和相关中继链路构成,实现全网省际业务的转接功能。
通常核心节点CR(Core Router,核心路由器)设置在业务量大且具备完善省际传输汇接条件的枢纽城市,比如广州、成都、武汉。
(2)汇聚层:由汇聚节点和相关中继链路构成,实现各省业务向核心层网络的汇聚。
一般汇聚节点BR(Border Router,边界路由器)设置在各个省会城市,比如南宁、长沙。
(3)接入层:由接入节点和相关中继链路构成,实现各地市业务向汇聚层网络的汇聚,接入节点AR设置在具有业务接入需求的各个省内地市。
1.1 网络拓扑规划每个层级的网络节点设备成对互联,接入层和汇聚层的网络节点成对上联到上一层级设备,形成“口”字型的互联模式。
这样规划的目的是提高承载网络的安全性,如果单边设备出现故障,成对设备中的另一个设备可以承载故障侧的业务,使业务不受影响。
核心层的CR设备采用的是“双星”型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核心节点之间的鲁棒性。
在汇聚层和接入层,考虑到降低链路成本和网络复杂性,以及遵循最少链路、高速链路设置原则,因此并不设置成对设备之间的互联。
1.2 链路轻载要求在“口”字型网络结构中,虽然单边设备可以作为冗余保护业务,但是也会带来另一个隐患问题。
如果单边设备所承载业务流量过大,就会导致流量拥塞,因此需要保证单边链路的流量在正常情况下始终处于轻载状态,即单边链路峰值带宽利用率一般设置为<40%。
如果某一边设备出现故障,业务就会叠加到成对设备中的另一边上,总的链路峰值带宽利用率会低于2×40%=80%,从而保证业务不受影响。
2 路由规划部署IP承载网在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内部网关协议)层面上使用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协议,在level-2路由域上运行,而转发层面使用的是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体系中的LDP(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标签分发协议),以VPN 的形式承载不同业务,可运行MPLS-VPN和MPLS-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这两个协议。
骨干网扩容升级工程方案一、前言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
而骨干网作为连接各个子网的主要网络,更是对整个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骨干网进行扩容升级工程是网络运维和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骨干网扩容升级的必要性、目标和任务、方案设计、实施步骤和后续运维等方面,对骨干网扩容升级工程进行详细阐述。
二、扩容升级的必要性1. 网络业务量增大: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业务量增大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网络的基础设施需要不断优化和升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2. 技术和设备更新:目前的网络设备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设备性能不断提升,新的设备可以更好地适应网络的变化和发展。
3. 网络密集度增加:网络中服务器、设备的密集度和规模随着业务的扩大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需要对网络进行密度的优化和提升。
4. 安全问题: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不断升级,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对骨干网进行扩容升级,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基于以上原因,对骨干网进行扩容升级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三、目标和任务1. 提升网络性能:通过扩容升级工程,提高骨干网的传输能力和承载能力,降低网络的延迟和丢包率,保证网络的稳定和可靠性。
2. 改善用户体验: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3. 提高网络安全性:通过扩容升级工程,改善网络的安全性,提高网络的防御能力,保护网络免受攻击。
4. 降低网络维护成本:通过扩容升级工程,降低网络的维护成本,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降低维护的复杂性。
为实现上述目标,骨干网扩容升级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网络规划设计、设备选型采购、工程实施和网络运维等。
四、方案设计1. 网络规划设计网络规划设计是骨干网扩容升级工程的第一步,它需要考虑网络运行环境、用户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网络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网络拓扑设计:根据现有网络规模和业务需求,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和扩展性。
双核心星形结构IP城域网的路由规划与配置实践双核心星形结构IP城域网的路由规划与配置实践时间:2002-09-30 08:00来源:中国网管联盟字体:[大中小]多核心,尤其是双核心的星形(以下简称双星)网络拓扑结构因为其许多优点,成为多数城域宽带IP网络的首选拓扑结构。
因此,双星形结构的路由规划在城域网的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双星形拓朴结构概述双星形的结构综合了单星形结构和网状结构的优点,即节省了链路,又能起到网状结构的路由冗余与备份的作用。
它一般分为核心层、分布层、接入层三个层面,一个典型的双星形结构如图一:图中,核心层设计两个节点,分布层五个节点,接入层可以是N个节点。
核心节点做为城域网骨干,也是城域网出口,两个节点设计有链路互连;分布层节点设计五个,每个节点均以双链路与两个核心之间互连,接入层节点设计多个,每个节点可以有一条或两条链路连到一个分布节点。
这样的设计,使核心设备可以高速转发数据包,并保持路由冗余;分布层节点汇接接入层流量并做策略控制,接入层就是接入用户以及其它一些设备。
二、路由协议的选择在宽带IP城域网的建设中,IP路由的规划应当参照Internet骨干路由的方法进行设计,对于双星形结构来说,可以在内部路由采用OSPF v2,对于外部路由采用BGP4。
内部路由在层次上可以分为两层:骨干路由层和接入层。
骨干路由层原则上采用OSPF v2,OSPF v2是由RFC1583定义,适用于自治域内的路由规划,有较强的域内路由分区和负载分担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开放的标准,各种厂家的设备均支持,不必担心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路由协议的兼容问题。
接入层路由一般采用静态路由,只有在用户的网络确实需要采用动态路由协议时才分情况采用OSPF或BGP。
外部路由协议采用BGP4协议。
BGP4是边界网关协议,适用于独立的自治域管理系统,有很强的策略路由和流量控制,路由过滤的功能.国内大多数IP网络的骨干网协议均选用BGP4。
ip地址规划实例给定一个ip地址范围:192.168.10.0/24环境:N个局域网(Vlan),网络设备我是这样划分的:首先把给定IP地址掩码改为/27,把给定IP分为几个IP范围;然后局域网IP地址从前面取,也就是说第一个局域网ip地址为192.168.10.32/27;然后把最后一段,也就是192.168.10.124/27给做设备互连地址用,再在192.168.10.124/27的基础上化为/30的掩码;中间的地址做保留。
驻地网用户IP地址规划一、引言随着国家对驻地网的开放政策,驻地网的建设技术和管理模式,是每个网络运营商都实际面临的问题。
宽带驻地网前期建设只是发展用户必然而初步的基础,宽带运营商在逐步转入网络建设、运营阶段的过程中,IP地址规划、分配、使用是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对那些大运营商,由于建设地域范围广泛,市场发展进度各不相同,前期规划、管理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
大家知道,合法IP地址资源比较紧缺。
IP地址规划直接影响网络运营、网络地址管理工作。
宽带运营商要作好网络地址规划,充分利用合法IP地址和私有IP 地址。
本文目的就是探讨宽带运营商合理使用IP地址的总体规划和使用管理方案。
二、宽带网络概况宽带驻地网的接入依托于宽带城域网和全国宽带骨干网的发展。
对于驻地网运营商来说,可以与具备这些资源的宽带网络运营商合作,也可以选择租用恰当的城市内和城际间的线路资源,把驻地网互联,再统一接入Internet。
采用哪种模式,要考虑具体资源情况、市场规模、网络建设投入等因素。
但不管采用何种模式,对于驻地网运营商来说,保持网络的独立性,灵活性、可管理性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宽带运营商相对于传统运营商(服务于拨号用户)具有不同特点:一是宽带用户可能长时间在线,需要长时间占用IP地址,而大部分窄带拨号用户通过随机动态分配得到IP地址,短时间使用;二是宽带驻地网,带有鲜明的网络层次,可以在不同的网络层次下,开展各具特色的运营服务。
IP承载网需求分析与建设方案设计作者:马伟超郭惠军张大伟来源:《中国新通信》2021年第22期【摘要】本文所說的IP承载网泛指城域网、CMNET骨干网和IP专用承载网,区别于传送网网络。
本文以某省为例,介绍如何根据业务需求,包括家庭宽带、集团专线、WLAN业务、2G/3G/4G/5G 业务、IDC、内容分发等运营承载需求,优化扩容地市城域网出口至省网入口带宽并为相关业务系统预留端口满足接入互联网网络需求,包括CMNET网络的业务需求和建设规模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城域网 CMNET 承载网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宽带、4G、5G用户规模的高速扩张,原有的地市互联网出口至省网入口之间带宽不能满足数据业务发展需求。
IP承载网是新一代业务核心承载平台,与CMNET互相补充共同提供对运营商的业务承载。
其中IP承载网定位于高价值高要求的电信业务,现阶段主要承载话音、企业内部通信以及VPN等高QoS要求业务。
CMNET定位于互联网业务和中低要求的电信业务,作为开放的公众互联网,承载互联网和移动数据业务;两网相互独立,不在IP层面直接互通,必要时通过业务系统互通。
一、网络规划方案1.1 现状部分重点分析现网部分设备配置、网络连接、后期计划的流量迁移及规划等,如下:省网核心PB节点配置2套NE5000E2+6集群;各地市PC节点设备配置24台NE5000E和4台NE40E接入路由器,均为华为设备。
地市PC节点与省网PB节点采用100G链路的口字型组网。
CMNET网络共分2个平面,其中老平面由PB转接至BC1/2,新平面由PC直接上联为BC3/4。
1.2 流量分析通过分析一年来某省网流量,确定流量的增速情况及流量来源,并且从流量的利用及网络的安全性等方面分析扩容互联网出口的必要性。
例如:通过现网调研得知城域网流量入方向大于出方向;城域网外流量供给包括省内IDC、CDN、三方出口、铁通互联,省网包括移动网内IDC和国内/国际运营商间。
专题一.大型复杂组网IP规划指南及NMS远程设置IP说明1.怎么规划全网IP地址2.IP规划准则3. 怎么通过EMS设置IP地址4. 怎么划分扩展域5. 怎么通过NMS远程设置IP1.怎么规划全网IP 地址基础知识A:两台PC 机用绞线互联,IP 必须设置在同一子网才能互相Ping 通.如果掩码是 255.255.255.0,只需要改变最后一位 IP NUM. 实践一下:改变其它的 NUM,检查是否能 PING 通.B :两个路由器通过2M 或光纤相连Ping, 路由器的 IP 地址应该位于不同的子网,但相关联端口的域ID 必须相同。
C:对于 WRI SDH 设备,每一个 NE 网元 有一个 EMU 盘, EMU 同时具备 PC 和路由器的2种功能,因此 EMU 必须同时遵从 A ,B 两个准则.这2个准则详细描述如下:1. 如果EMU 通过ETH 口相连,这两个EMU 的IP 必须位于同一个子网,而其相关联的端口域ID 必须相同。
举例说明, 详见如下拓扑图,NE A,D,O,NMS IP,通过网线及HUB 连接在一起,仅仅需要改变最后一位 IP NUM.NE A,D,O 相关联端口的 Area ID 也必须一样.远端 NE L 和R 用绞线通过 F 口 互联, 仅仅需要改变最后一位 IP NUM.一个 NE 优先级 is 0, 另一个 NE 优先级 is 1,两个 NE area ID 都是10.6.0.02. 如果两个EMU 通过DCC(光纤)互联, 这两个 EMU 的IP 不仅要位于不同的子网,而且他们相关联的端口所属的域ID 必须相同.举例说明, 详见如下拓扑图,NE A,B,C,E,F , 通过DCC(光纤)互联,这样仅需要更改第二位或第三位 IP NUM. 但相关联端口的 Area ID 必须一样..IP:10. 16. 22. 19 Mask:255.255.255. 0 IP:10. 16. 22. 251 Mask:255.255.255. 0 IP:10.19.23.254255.255.255.0Area id:0.0.0.0 Area mask:0.0.0.0router router IP:10.17.23.254255.255.255.0 Area id:0.0.0.0Area mask:0.0.0.0以下拓扑图举例说明,怎么规划全网IP 地址。
XXXX工程网络规划方案XXXX公司XXXX年XX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 3第二章技术介绍 4第三章原有网络改造建议 5 3.1 原有网络拓扑构造 53.2 原有网络分析 5第四章解决方案 64.1 新建网络拓扑构造 64.2 新建网络分析 64.3 设备命名规那么 64.4 接口描述规那么 64.5 IP地址规划 7设备管理地址〔Loopback地址〕 74.5.2 互联接口地址 74.5.3用户地址 84.6 VLAN规划 84.7 路由协议规划 84.7.1 静态路由 84.7.2 OSPF协议规划 9Router id 9区域规划 9cost值规划 9OSPF中需要引入路由 94.7.2 ISIS协议规划 9NET 9网络层次规划 10Metric值规划 10ISIS中需要引入路由 104.7.3 BGP规划 10自治系统规划 11反射器规划 11BGP属性规划 11路由策略规划 124.8 MPLS-VPN规划 124.9 Qos规划 134.10 NTP规划 134.12 网络管理 144.13 网络平安 144.13.1 网络平安概述 144.13.1 本期工程平安建议 15第五章配置举例 16第一章工程概述主要描述整个工程背景,通过工程建立所要到达目标。
可以从市场文档中摘取。
要求,写明工程背景,工程完毕后,整个网络所要到达要求,对于工程要求,工程中所使用设备。
第二章技术介绍主要是整个工程中应用一些技术原理介绍,主要介绍工程中使用新技术或关键技术。
介绍清楚技术原理即可,篇幅不用太长,不用介绍工程中使用所有技术,只用选关键重要技术进展介绍即可。
如果工程中没有值得介绍技术,该章可以省去。
第三章原有网络改造建议3.1 原有网络拓扑构造如果涉及到网络整改,画出原有网络拓扑构造。
如果只是新建网络,该局部可以省去。
3.2 原有网络分析分析原有网络数据流向以及网络构造,路由协议运行情况,指出原有网络存在缺乏,提出改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