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七课散文诗二首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3
七年级上册语文七课散文诗二首
一、课文内容。
1. 作者简介。
-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泰戈尔的作品充满了对爱与美的追求,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2. 诗歌内容。
- 这篇散文诗写的是一个孩子与母亲三次“捉迷藏”:
- 第一次,孩子变成一朵金色花,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让母亲找不到他,而当母亲呼喊孩子的时候,他却暗暗地在那里匿笑,一声儿不响。
- 第二次,母亲沐浴后,孩子“悄悄地开放花瓣儿”,散发香气,让母亲闻到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孩子散发的。
- 主题思想:通过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过程,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以及母爱的圣洁与伟大。
3. 艺术特色。
- 想象奇特。孩子变成金色花这一想象非常新奇,充满了童趣。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朵,象征着圣洁、美丽,孩子变成金色花,既表现了孩子的纯真可爱,也暗示了孩子对母亲的爱是圣洁、美好的。
- 情感细腻。诗中通过描写孩子的种种行为,如匿笑、散发香气、投影等,细腻地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同时也从母亲的角度,暗示了母爱的深沉。例如“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生动地写出了孩子的调皮与对母亲的爱。 1. 作者简介。
-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她的作品以歌颂母爱、童真和自然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细腻。
2. 诗歌内容。
- 文章以暴雨中荷叶护莲为场景,主要情节如下:
- 首先写父亲的朋友送了“我”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我”在园中看到红莲。
- 然后写红莲在半夜里被雨点击打,“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但是在风雨中显得很无助,“左右攲斜”。
- 最后写荷叶倾侧下来覆盖在红莲上,为红莲遮风挡雨,“我”深受感动,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主题思想:借荷叶护莲来歌颂伟大的母爱,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依恋之情。
3. 艺术特色。
- 托物言志。诗中以荷叶比喻母亲,以红莲比喻自己,通过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这一自然现象,来表达母亲对自己的呵护。这种写法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 情景交融。诗中描写了雨中红莲的美丽与无助,以及荷叶的庇护,将自然之景与作者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如“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既写出了荷叶的勇敢慈爱,又融入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二、字词积累。
- 匿笑(nì xiào):偷偷地笑。
- 祷告(dǎo gào):向神祈求保佑。 - 并蒂(bìng dì):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花。
- 花瑞(huā ruì):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或花带来的好预兆。
-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别称,这里指未开的荷花。
- 姊妹(zǐ mèi):姐妹。
- 徘徊(pái 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 遮蔽(zhē bì):遮挡,掩盖。
三、重点语句赏析。
-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 赏析:这是孩子开始想象自己变成金色花后的情景,“笑嘻嘻”“摇摆”“跳舞”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孩子变成金色花后的活泼、调皮的样子,同时也表现出孩子对母亲的亲昵,他想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与母亲嬉戏,引起母亲的注意。
-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赏析:这是文章的主旨句。把母亲比作荷叶,把自己比作红莲,“心中的雨点”象征着人生中的挫折、困难等。形象地表达了母亲对自己的保护,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能够给予自己庇护和安慰,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四、写作借鉴。
1. 独特的想象。
2. 借物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