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的技术特点
- 格式:pdf
- 大小:107.04 KB
- 文档页数:5
试论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设计特点及调试技术作者:王中平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23期摘要: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在电厂的使用中是经常能见到的,汽轮机的向使用可以提高电厂的工作效率,是电厂生产中经常会用到的设备,但是机组的启动调试还存在着问题,本文是通过对上汽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的设计进行研究,对调试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对汽轮机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在电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汽轮机,电厂是不能正确运行的,如果电厂不能正确运行。
电力系统就会出现问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着严重的影响,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对电厂的正常生产产生影响,在对汽轮机进行调试的过程中,发现汽轮机在制造、设计和安装上都存在着问题,主要就是经验不足,技术较为落后,本文对这一问题积极性研究,为系列汽轮机的制造提供借鉴作用。
1 汽轮机的总体结构在上汽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的总体结构如下:汽轮机的整个流通部分是由4个气缸组成的,这四个气缸分别是一个高压缸、1个双流中压缸和2个双流低压缸,共设64级,均为反动级。
高压缸部分有14单流压力级,不设调节级。
中压缸部分有2×13个压力级。
2个低压缸压力级总数为2×2×6级。
末级叶片高度为1146mm。
汽轮发电机轴系由汽轮机高压转子、中压转子、2个低压转子、发电机转子及励磁机转子组成,转子之间采用刚性联轴器联接。
除发电机转子外,轴系设计采用独特的单轴承N+1支承模式,与其他两家国产超超临界汽轮机轴系采用双轴承支承相比,汽轮机转子轴系长度仅为29m,同比缩短了8~10米。
整个汽轮发电机组轴系长度为49m,共有7个径向轴承和1个径向推力联合轴承支承。
除高压转子由2个径向轴承支承外,汽轮机其他转子均由单轴承支承。
2 汽轮机的设计特点汽轮机的设计方式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设计上主要是体现了以下特点:2.1 使用的是圆筒型高压外缸圆筒形高压外缸的设计可以减少缸体的重量,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制造成本,能够节省资源,对制造企业来说是极有利的,这护送高压缸是由厂家整体发运的,高压缸使用的是双层缸设计,双层缸是由内缸和外缸组成,内缸是由静叶持环组成的,外缸的形状是圆筒形的,这种高压缸在里面是不设置隔板的,如果设置了隔板就会出现反效果,无法发挥高压缸的作用,在缸内还要安装静叶栅,静叶栅是反动式的,这就是内缸的设计理念,外缸使用的设计理念与内缸是完全不同的,外缸采用圆筒的设计形式,分为进气缸和排气缸,汽轮机在运行的时候会出现大量的废气,这些废气会影响着汽轮机的使用,需要有进气缸支撑着汽轮机的正常使用,而排气缸主要是为了将废气都排出去,让汽轮机可以正常的使用,高压外缸在汽轮机的构成中是非常重要的,内缸的方向为垂直纵向分布,这样可以汽轮机可以很好的受热,让材料的受热情况保持一致,如果没有保持一致就会出现高温现象,对汽轮机中的其他部件来说也是一种损害。
简析1000 MW 超临界汽轮机特点及调试技术摘要:论述上汽 1000 mw 超超临界汽轮机设计特点及运行情况,对热力系统、高温材料、高温部件冷却、通流技术、末级叶片、汽缸、阀门和轴系结构等进行详细介绍,并对机组启动调试进行阐述,充分肯定了机组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超超临界 1000 mw 汽轮机设计特点运行调试技术大容量、高参数是提高火电机组经济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同时基于世界一次能源资源状况中煤的储量远远超过石油和天然气,环境保护对减少排放污染(特别是 co2、nox)的要求,以超超临界机组为代表的高效洁净煤发电技术已成为今后世界电力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1. 汽轮机的设计特点1.1 独特的圆筒型高压外缸高压缸由厂家整体发运。
高压缸采用双层缸设计,其双层缸由静叶持环组成的内缸和筒形外缸组成,高压缸内不设隔板,反动式的静叶栅直接装在内缸上。
外缸为筒形设计,分为进汽缸和排汽缸,其中分面大约在高压缸中部。
内缸为垂直纵向平分面结构。
采用这种设计,可以减小缸体重量,提供良好的热工况。
另外,由于缸体为旋转对称,因而避免了不利的材料集中,各部分温度可保持一致,使得机组在启动停机或快速变负荷时缸体的温度梯度很小,热应力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1.2 独特的补汽调节阀技术上汽 1000mw 汽轮机采用了补汽技术。
补汽阀相当于主汽门后的第三个高负荷调节阀,在主调节门开足的情况下,由该阀向机组供汽。
通过该阀的流量约为最大进汽量的 8%。
补汽阀布置在汽缸下部,补汽进入高压缸第五级后。
补汽阀的主要功能有:( 1)当汽轮机的最大进汽量与 tha 工况流量之比较大时,可采用补汽技术,超出额定流量的部分由外置的补汽调节阀提供;此时主调节阀在额定流量下可设计成全开,从而提高额定负荷以下所有工况的效率,机组热耗可至少下降 40kj/kw?h。
( 2)根据等焓节流原理,蒸汽进入第五级处的温度将降低约 30℃,通过保持一定的漏汽还可起到冷却高压汽缸作用,有利于提高高温部件的可靠性。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极热态启动特点及对策浙江国华宁海电厂二期2×1000MW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是目前国内单机功率最大、经济性最高的火力发电机组。
文章对该汽轮机极热态条件启动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对机组停运后迅速并网带负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同类型机组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标签:超超临界;1000MW;极热态启动1 系统概述浙江国华宁海电厂二期工程2×1000MW汽轮发电机组采用德国SIEMENS 成熟的组合积木块式HMN机型,由1个单流圆筒型H30高压缸,1个双流M30中压缸和2个N30双流低压缸组成。
高压通流部分l4级,中压通流部分2x13级,低压通流部分4x6级,共计64级。
汽轮机大修周期设计为l2年,是一般电厂的2~3倍,在降低电厂检修维护费用的同时,也使机组等效可用系数得到很大提高。
汽轮机型式为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单轴、双背压、凝汽式、八级回热抽汽,具体技术参数(铭牌功率TRL)如表1:2 极热态启动的特点极热态启动是指机组停用2h以内重新启动,对于采用滑参数停机的超超临界机组而言,此时一般汽轮机高压转子金属温度在380℃左右,而对于故障跳闸的机组在而言,此时汽轮机高压转子在550℃左右,可以说在这种工况下进行极热态启动,如果处理不当,将对于汽轮机的寿命造成极大的影响。
极热态启动的主要特点是:启动前机组金属温度非常高,一般仅比额定参数低50℃左右;汽轮机所要求的进汽冲转参数极高;启动时间非常短,一般在机组跳闸后,事故原因一经查明,消除马上冲转并网。
3 极热态启动中注意的问题3.1 冲转参数的选择极热态启动前,汽轮机金属部件温度较高,要特别防止汽缸和转子被冷却。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根据汽轮机缸温、转子温度来决定冲转的参数,并要求加快升速、并网、及带负荷的速率,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停留,防止汽轮机产生过大的热应力、热变形。
西门子1000MW汽轮机极热态冲转参数的选择是由DEH系统内部应力评估模型给定的,具体根据汽轮机高/中压转子温度、高压主汽门/调门内外壁温差、高压缸温度,在相应金属材料应力裕度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得出。
1000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运行特性浅析卜建昌华能玉环电厂,浙江省玉环县大麦屿开发区下青塘 317600;摘要:根据华能玉环电厂4x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运行特性及在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由于缺乏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的运行经验,难于掌握直流方式运行的动态特性。
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总结经验,为以后大型超超临界机组的调试及运行提供参考经验。
关键词: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干态、湿态、水煤比1引言本文从超超临界直流锅炉运行特性入手,通过启动过程的分析和探讨,为以后大型超超临界机组的调试及运行提供借鉴。
2机组设备概况2.1锅炉设备概况本厂1000MW锅炉是由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引进日本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技术制造的超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型号为HG-2953/27.46-YM1。
其采用П型布置、单炉膛、低NO X PM主燃烧器和MACT燃烧技术、反向双切圆燃烧方式。
炉膛采用内螺纹管垂直上升膜式水冷壁、循环泵启动系统,一次中间再热系统。
调温方式除采用煤/水比外,还采用烟气出口调节挡板、燃烧器摆动、喷水等方式。
锅炉采用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设计煤种为神府东胜煤和晋北煤。
锅炉设计为带基本负荷并参与调峰。
在30%至100%负荷范围内以纯直流方式运行,在30%负荷以下以带循环泵的再循环方式运行。
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炉配6台磨煤机。
机组配置2×50%B-MCR调速汽动给水泵和一台启动用25%BMCR容量的电动调速给水泵。
旁路系统采用高低压串联旁路,40%容量。
本锅炉在燃用设计煤种时,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为35%BMCR。
2.2汽机设备概况汽轮机是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引进德国西门子技术生产的1000MW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
型号为N1000-26.25/600/600(TC4F)。
型式是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四缸四排汽、双背压、凝汽式、采用八级回热抽汽。
超超临界1000MW技术介绍(汽轮)超超临界1000MW技术介绍(汽轮)1.引言该文档详细介绍了超超临界1000MW技术在汽轮发电中的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设备概述、工作原理、优势特点、关键技术、运行维护以及发展前景。
2.设备概述2.1 混合循环系统2.1.1 主蒸汽循环系统2.1.2 辅助蒸汽循环系统2.2 关键设备2.2.1 超超临界锅炉2.2.2 凝汽器2.2.3 汽轮机2.2.4 发电机2.2.5 辅助设备3.工作原理3.1 蒸汽循环过程3.1.1 进水加热过程3.1.2 主蒸汽循环过程 3.1.3 辅助蒸汽循环过程3.2 汽轮机工作原理3.2.1 高压缸3.2.2 中压缸3.2.3 低压缸3.2.4 凝汽器4.优势特点4.1 高效率4.2 低能耗4.3 低排放4.4 高可靠性4.5 灵活性与适应性5.关键技术5.1 超超临界锅炉技术5.1.1 材料技术5.1.2 燃烧技术5.2 高效凝汽器技术5.2.1 传热技术5.2.2 冷却水系统5.3 先进汽轮机技术5.3.1 叶片设计5.3.2 轴承系统5.4 环保措施5.4.1 脱硫技术5.4.2 脱硝技术5.4.3 烟气脱除技术6.运行维护6.1 运行策略6.1.1 启停规程6.1.2 负荷调整6.2 维护管理6.2.1 设备检修6.2.2 定期检测6.2.3 故障处理7.发展前景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保意识的提升,超超临界1000MW 技术在发电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该技术将继续研究和应用,以满足未来能源发展的需求。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相关图片、图表和数据。
法律名词及注释:1.脱硫技术:一种用于去除燃煤电厂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技术。
2.脱硝技术:一种用于去除燃煤电厂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技术。
3.烟气脱除技术:一种用于去除燃煤电厂烟气中污染物的综合技术。
收稿日期:2008-09-03作者简介:李福亮(1962-),男,高级工程师,1984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长期从事汽轮发电机的设计工作。
王拯元(1963-),男,正高级工程师,1984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长期从事和主管汽轮发电机的设计工作。
1000MW 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技术特点李福亮王拯元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四川德阳61800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东方1000MW 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的技术引进和设计制造背景,发电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技术特点以及型式试验和电厂的运行数据等。
关键词:汽轮发电机;超超临界;技术特点中图分类号:T M311;T M3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006(2009)01-0055-04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000MWUltra -supercritical TurbogeneratorAbstract :This paper m ainly introduces Dongfang 謘s 1000M W ultra -supercritical turbogenerator.The background of technical designand m anufac -ture ,the m ain technical param eters,characteristics ,the data of type test and it 謘s running in power plant are presented.Key words :turbogenerator ;ultra -supercritical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LI Fu -liang ,WANG Zheng -yuan(Dong fang Ele ctric M achine ry Co.Ltd.,618000,De yang ,Sichuan ,China)东方1000M W 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是从日立公司引进的机型,2004年6月东方与日立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四期工程是双方在1000M W 汽轮发电机上合作的起点和依托工程。
世界先进水平的单轴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世界先进水平的单轴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简介单轴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是一种世界先进水平的发电设备,它采用了超超临界技术,具有高效、高可靠性和低排放的优点。
本文将对单轴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工作原理单轴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是通过将高温高压的超临界水送入汽轮机内部,驱动汽轮机转动,从而产生动力,并最终带动发电机发电。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述如下:1. 供汽系统:超临界水通过给水泵进入锅炉,注入到炉膛内进行加热。
超临界水的高温高压状态有助于提高汽轮机的热效率。
2. 燃烧系统:燃烧器中的燃料被点燃,产生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
这些燃烧气体通过锅炉中的管道,将超临界水加热至超临界状态。
3. 汽轮机系统:超临界水被加热至高温高压后,进入汽轮机中的叶片,使叶片转动。
通过转动的叶片,汽轮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4. 发电系统:汽轮机通过输出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输出到电网。
特点单轴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高效能: 采用超超临界技术,使汽轮机的热效率达到较高水平。
通过将超临界水加热至高温高压状态,有效提高了汽轮机的热效率,减少了热能的浪费。
- 高可靠性: 单轴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在长时间运行下保持稳定性能。
其结构设计合理,材料选用高强度和耐高温材料,能够承受高温高压工况的要求,减少设备的损耗和故障率。
- 低排放: 采用超临界水作为工作介质,使得有害物质的排放较低。
超临界水的高温高压状态有助于提高燃烧效率,减少了燃料的消耗量,也减少了废气中的有害成分排放。
- 可持续发展: 单轴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的设计与制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考虑了能源的高效利用、环境保护和资源的节约利用,以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应用领域单轴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已广泛应用于发电行业,在以下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火力发电厂: 单轴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在火力发电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更高效地将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提高发电厂的发电效率。
超超临界MW技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实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超超临界MW 技术应运而生。
这种先进的技术在提高电力生产效率、降低污染排放以及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超超临界MW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蒸汽轮机发电技术,它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来提高蒸汽轮机的效率和功率。
该技术将蒸汽的温度和压力提高到超超临界状态,使得蒸汽轮机的热效率显著提高,同时减少了能源损失和环境污染。
高效率:超超临界MW技术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来提高蒸汽轮机的效率和功率,使得电力生产的热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低污染:该技术采用了先进的清洁煤技术,降低了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节约水资源:超超临界MW技术采用了先进的循环冷却技术,使得冷却水的使用量大大减少,从而节约了水资源。
稳定性高:该技术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装置,使得电力生产过程更加稳定可靠。
适应性广:超超临界MW技术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电站,包括大型煤电、核电、燃气发电等,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提高蒸汽温度和压力:为了进一步提高蒸汽轮机的热效率,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蒸汽的温度和压力。
采用新型材料:为了承受高温高压的环境,需要采用新型的高温材料和合金,以提高设备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智能化控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超超临界MW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和优化。
多元化能源供应:未来的电力生产将更加注重多元化能源供应,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等,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全球化合作: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的不断扩大,未来的超超临界MW技术将更加注重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共同推动电力能源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超超临界MW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电力能源技术,它具有高效率、低污染、节约水资源、稳定性高等优势,是未来电力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未来的超超临界MW技术将会更加先进、可靠、环保和高效,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