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耻骨
- 格式:ppt
- 大小:6.98 MB
- 文档页数:10
复杂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室护理1例前列腺癌是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
2012年我国肿瘤登记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为9.92/10万,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
发病年龄在55岁前处于较低水平,55岁后逐渐升高,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高峰年龄是70~80岁。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选择的治疗方式有放疗、化疗、根治性切除等。
现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已为大多数泌尿外科医生所采取,成为前列腺癌尤其是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经典手术方法。
我院对该手术技术成熟,每年此类手术多达300例左右。
本文对一位手术情况复杂、手术时间长、患者术前并发症多的手术室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标签:前列腺癌;腹腔镜复杂;手术室护理;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因尿路梗阻就诊,为明确诊断收入院作进一步检查。
入院查体:T:37.2℃,P:100次/min,R:22次/min,BP:156/95 mmHg,W:75 Kg,H:175 cm。
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无手术史。
专科检查:双侧肾区无红肿,无压痛,双侧输尿管走行区域有轻压痛,膀胱区无压痛。
辅助检查:前列腺穿刺活检为前列腺癌。
完成术前检查。
2016年1月5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术中采取平卧位。
手术时间6 h 50 min。
术中生命体征平稳。
出血1100 ml,尿量500 ml,输入晶体2700 ml,胶体1500 ml,RBC 400 ml,血浆400 ml。
2护理2.1 手术前的护理2.1.1患者准备术前访视,患者年齡较大,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对手术缺乏了解和信心,产生恐惧心理。
巡回护士术前访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优点,手术人员的技术水平,麻醉方式和手术的先进仪器,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1],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增强信心,取得信任,使患者安心接受手术,并能密切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
2.1.2物品准备备全套腹腔镜电视影像系统及全套常规手术器械,超声刀、腹腔镜常规器械。
2006.3 DXY经腹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徐丹枫崔心刚一、前列腺的外科解剖前列腺是位于趾骨后下方,直肠前,尿道生殖隔上方的纤维肌性腺体,包绕于前列腺段尿道,呈栗状。
正常大小为3cm×2.5cm×2.5cm。
尿道穿过前列腺的前1/3部分,后半部分则有射精管穿行并开口于前列腺段尿道后壁的精阜。
McNeal将前列腺分为四个腺体区和四个肌纤维部分。
腺体区为外周带(PZ)、中央带(CZ)、移行带(TZ)和尿道周围腺体(PUG)。
肌纤维部分为前纤维肌肉基质带(AFS)、前列腺前括约肌(PPS)、前列腺括约肌(POPS)和尿道纵行平滑肌(LSM)。
前列腺周围有三层固有筋膜包绕。
第一层是前上层,位于前列腺静脉丛上方和前列腺的前方,形成二条坚韧的耻骨前列腺韧带。
两韧带之间及其远侧是前列腺静脉丛和阴茎背深静脉。
手术切断耻骨前列腺韧带后可用手指沿前列腺的前面分离至前列腺尖,并可触及尿生殖的上层。
第二层为中层,在前列腺静脉丛下面,前列腺后下方下行,实质上就是Denovillier筋膜的前层。
第三层即后层,覆盖在直肠后壁上面,实际上是Denovillier筋膜的后层。
Denovillier筋膜的前层是三角韧带(尿生殖膈)深层的延续,向上沿前列腺、精囊和射精管后面延伸,并有血管、神经伴行其中,形成一层厚实的筋腊,是阻止前列腺癌扩散的一外屏障。
事实上,上行引流前列腺的静脉、淋巴管并非穿行其中而是行走于其前方。
覆盖膀胱的筋膜在精囊上方分为两层,分别位于精囊、射精管的前后方。
前层沿精囊、射精管前面下行至前列腺后方向前折返上行与前列腺筋膜中层相连。
后层在精囊后方下行到前列腺后包膜处,并与Denovillier筋膜前层相融合。
在精囊侧方,前后两层融合在一起,紧靠于膀胱底部。
在冠状切面图上,可见肛提肌位于前列腺的两侧,覆盖肛提肌上面的筋膜内有引流前列腺、精囊的血管和淋巴管穿过。
2020年第19卷第8期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高危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陈志军关翰【内容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前列腺癌(PCa)根治术在高危前列腺癌治疗中的运用。
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102例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成对照组与腹腔镜组,分别给予两组开放式前列腺切除术、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
结果:腹腔镜组手术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恢复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用于高危前列腺癌的治疗,创伤较小,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形成。
【关键词】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高危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编号:KJ2019A0355)和蚌埠医学院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编号:BYKF1880)和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编号:2019byyfyyq09)与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编号:KJ2018A0214)及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科技发展基金(编号:Byyfykj20180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志军(1980.4 ),男,安徽淮南人;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泌尿系肿瘤【通讯作者】关翰(1987.12 ),男,安徽蚌埠人;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泌尿系肿瘤作为常见男性恶性肿瘤,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1]。
目前,这种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威胁男性健康的主要疾病。
相对于普通前列腺癌而言,高危前列腺癌的病灶恶性程度较高,且容易出现不良预后[2]。
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高危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属于一种微创术式,为确定其在高危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价值,本研究主要针对102例患者进行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于2018年4月 2019年5月收治的102例高危前列腺癌为研究对象。
临床论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耻骨后背血管复合体的处理狄金明 高 新 蔡育彬 邱剑光 周建华 张 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广州 510630) 【摘要】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先处理耻骨后背血管复合体(dorsal vein complex,D VC)的临床意义。
方法 2006年8月~2007年4月,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48例,切开膀胱颈部前先处理DVC。
其中28例(58%)予220薇乔线缝扎;15例(31%)以PK刀处理;5例(10%)以L ig aSure直接凝结、切断。
结果 48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均未发生DVC损伤出血,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
手术时间150~230m in,平均179.5m in;术中出血量80~370m l,平均160.3m l。
缝扎、PK刀及LigaSure处理DVC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0.0±64.3)m l、(162.3±87.7)m l、(156.0±45.6)m l;手术时间分别为(179.2±21.5)m in、(181.0±21.9)m in、(172.8±21.9)m in。
三种方法处理DVC时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F= 0127,0102,P>0.05)。
结论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切开膀胱颈部前先处理DVC,能减少出血,清晰手术视野,减少控尿机制的损伤,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生理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腹腔镜;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737.2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6604(2008)04-0295-03Con trol of Re tr opub i c D or s a l Ve i n C o m plex dur i ng L a pa r oscop i c Ra d i ca l Pr osta tecto m y D i J in m ing,Ga o X in,Ca i Yubin,et a l.D epa rt m ent of U rology,Third Affili a t ed Hospita l of Sun Y a t2Sen U niversity,Guangzhou510630,China【Abstra c t】 O bjec ti ve T o assess t he efficacy of the re tropubic dorsal vein complex(D VC)control duri ng lapa r oscop ic radical prosta t ec t o m y. M ethods A t otal of48pati ents with prosta tic cancer were treated with laparoscop i c radical prost a tect o m y i n our hos p ita l f r om August2006t o April2007.B ef ore the bladde r neck transac tion,the DVC wa s treated wit h different me thods for liga ti on and cutting beforehand,t he retropubic DVC was sutured with220absorbable suture in28(58%)case s,wa s controlled with PK (P las maKinetic)in15(31%)case s,and wa s treated with L igaSure in5(10%),respec tively. R esults All the o pe ra ti ons we re comple t ed without inj ury and hemorrhage of t he DVC or conve rsi on t o open s u rgery.The ope rati on ti m e was150to230m in with a m ean of179.5m in;the m ean blood l osswas160.3m l(80-370m l).The mean bl ood loss wa s(160.0±64.3)m l,(162.3±87.7)m l, and(156.0±45.6)m l in sut ure,PK,and LigaSure gr oups,and the ope rati on ti m e was(179.2±21.5)m in,(181.0±21.9)m in, and(172.8±21.9)m in res pec tively.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operati on ti m e and bl ood l oss among the three gr oups (F=0.27and0.02,P>0105). C onc lusi on R etr opubi c DVC control bef o re lapa r o s copic radical prosta t ec t o m y is benefic ial for both the surgica l p r ocedure and post operativ e recovery of physi ol ogical func ti ons,owing t o m i ni m al bl ood l oss,clea r surgical fi e ld,and less injury t o the urinary continence system.【Key W or ds】 Laparoscopy; Prostatic neo p las m s; Prostatec t o m y 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标准方法。
保留神经血管束的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疗效观察唐崎;刘定益;王健;周文龙;王名伟;刘世雄;吴瑜璇;祝宇;张翀宇;顾炯;周燕峰【期刊名称】《临床泌尿外科杂志》【年(卷),期】2007(22)1【摘要】目的:小结开展保留神经血管束的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RRP)的经验和教训。
方法:对40例穿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行RRP,术前采用新辅助治疗,术中采用保护尿道膜部括约肌和前列腺侧旁神经血管束,并在重建膀胱颈部粘膜充分外翻后的后壁行折叠缝合1针。
间断、无张力行残留尿道和外翻的膀胱颈缝合。
结果:经3~78个月随访,全部患者排尿通畅,无肿瘤复发;除2例发生轻度尿失禁外,余38例在6个月内均恢复尿控能力。
结论:充分做好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前的准备工作,有利于手术操作;术中保护好尿道膜部括约肌和前列腺侧旁神经血管束,在充分外翻膀胱粘膜的重建膀胱颈后壁折叠缝合,能减少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发生。
【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切除术;并发症【作者】唐崎;刘定益;王健;周文龙;王名伟;刘世雄;吴瑜璇;祝宇;张翀宇;顾炯;周燕峰【作者单位】上海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泌尿外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9【相关文献】1.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保留神经血管束的疗效观察(附17例报告) [J], 刘东明;陈伟;陈勇辉;张连华;吕坚伟;沙建军;薄隽杰;黄翼然2.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与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疗效的比较 [J], 徐致鹏3.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与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疗效的比较 [J], 黄昆;朱明4.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与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疗效的比较 [J], 梅傲冰;康婷;陈梅;何翔;王玮;江纪蓉;严佳;肖三5.二维和三维MRT2加权成像序列评价保留神经的根治性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后神经血管束变化的能力及与勃起功能的相关性 [J], 蒋涛(译); 董伟华(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前列腺癌根治术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抬高臀部。
消毒、铺巾。
留置导尿。
取下腹下正中切口,逐层切开。
显露膀胱间隙。
先行两侧盆腔淋巴清扫,将髂外动静脉、闭孔神经周围淋巴组织整块切除。
术中未发现明显肿大淋巴结,将切除的淋巴组织急送冰冻切片,报告两侧两侧各一枚淋巴结阳性。
清除前列腺表面的脂肪组织,将前列腺两侧的盆内筋膜切开,手指伸入将前列腺两侧游离。
将前列腺向下压,显露耻骨前列腺韧带,剪断,用1-0Dexon线缝扎阴茎背深静脉,在前列腺尖部剪断尿道。
将导尿管从尿道断端拉出,提起前列腺分离直肠与前列腺的间隙。
离断尿道直肠肌,一直分离至膀胱颈。
游离两侧精索,从膀胱处离断。
移去前列腺精囊标本。
两侧输尿管口喷尿清,用2-0Dexon线行膀胱颈口整形。
将膀胱颈口外翻缝合,将膀胱颈口与尿道残端缝合(6针法)内置Fr22导尿管一根,气囊注水20ml。
无尿外渗,冲冼盆腔创口,彻底止血,盆腔置引流管一根,另戳口引出。
清点器械、无菌纱条无误后,逐层关腹。
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约600ml,病人安返病房。
标本送病检。
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包含部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完整版)前后重建对控尿功能的影响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保持尿道外括约肌的完整性对于控尿功能至关重要。
然而,周围支持结构重建对恢复控尿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
虽然已经进行了几项小型随机对照试验(RCTs),但不同研究对尿失禁定义和手术方法(如开放手术与机器人手术,腹腔内与腹膜外手术)存在差异,阻碍了进行综合分析。
此外,用于执行达成前悬吊或重建,以及后重建的技术也各不相同。
例如,前悬吊可以通过耻骨骨膜进行,或者通过结扎的背静脉复合体和耻骨前列腺韧带(PPL)的组合来进行。
后重建可以从横纹括约肌进行,要么连接到膀胱后的Denonvilliers筋膜,要么连接到膀胱后壁本身。
两项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LRP)中后重建的试验发现,重建对于恢复控尿功能没有显著改善。
当结合前后重建时,其中前重建将耻骨前列腺韧带(PPL)缝合到膀胱颈前部,另一项RCT发现,与没有重建的标准吻合术相比,没有明显改善。
恢复到一天只需使用一个尿垫的时间更早。
包括前悬吊在内的四项RCTs也显示了相互矛盾的结果。
在腹膜外RALRP 中,仅通过耻骨骨膜进行前悬吊并未显示出优势。
然而,当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RP)中的后重建结合时,一项RCT显示在1个月(7.1% vs 26.5%,p=0.047)和3个月(15.4% vs 45.2%,p=0.016)时控尿功能有显著改善,但在6个月时没有显著差异(57.9% vs 65.4%,p=0.609)。
高级膀胱尿道支持重建(ARVUS)技术,并严格定义“无尿垫”的控尿功能,与标准的Rocco后重建相比,在2周(43.8% vs 11.8%)、4周(62.5% vs 14.7%)、8周(68.8% vs 20.6%)、6个月(75% vs 44.1%)和12个月(86.7% vs 61.3%)时,控尿功能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改善。
在RRP中,仅通过背静脉复合体和耻骨前列腺韧带结合进行前悬吊,不进行后重建,结果显示在1个月(20% vs 53%,p=0.029)、3个月(47% vs 73%,p=0.034)和6个月(83% vs 100%,p=0.02)时控尿功能有所改善,但在12个月时没有显著差异(97% vs 100%,p=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