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指令附录----基本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14
内部资料强制实行法规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指令 98/79/EC1998年10月27日强制实行法规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指令98/79/EC第1条范围·定义………………………………………………………………………第2条上市和投入使用………………………………………………………………………第3条基本要求………………………………………………………………………第4条自由流通………………………………………………………………………第5条标准………………………………………………………………………第6条标准和技术法规委员会……………………………………………………………第7条医疗器械委员会………………………………………………………………………第8条安全保障条款………………………………………………………………………第9条合格认证程序………………………………………………………………………第10条制造者和器械的注册登记……………………………………………………………第11条防范程序………………………………………………………………………第12条欧洲资料库………………………………………………………………………第13条特别卫生监督措施………………………………………………………………………第14条对附录II的修订和降低条款……………………………………………………………第15条指定认证部门………………………………………………………………………第16条C E标志………………………………………………………………………第17条C E标志使用不当………………………………………………………………………第18条拒绝或限制的规定………………………………………………………………………第19条保密规定………………………………………………………………………第20条成员国之间的合作………………………………………………………………………第21条指令的修订………………………………………………………………………第22条执行,过渡规定………………………………………………………………………第23条生效日期………………………………………………………………………第24条发给成员国………………………………………………………………………附录I 基本要求…………………………………………………………………………………附录II 和第9(2)及9(3)条有关的器械清单…………………………………………………附录II I E C合格声明……………………………………………………………………………附录IV E C 合格声明(全面质量保证体系)……………………………………………………附录V E C样品检查…………………………………………………………………………附录V I E C验证…………………………………………………………………………………附录VI I合格声明(生产质量保证)……………………………………………………………附录V I I I性能评价器械的报告书和程序………………………………………………………附录I X指定认证部门的选派准则……………………………………………………………附录X C E合格标志……………………………………………………………………………强制实行法规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指令98/79/EC1998年10月27日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根据欧共体成立条约第100a条的规定和欧盟委员会的建议,征求了经济和社会委员会的意见,按照条约第189b条所规定的程序,并鉴于下列各点,发布此指令。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制定本指导原则。
一、基本要求(一)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的编制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二)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应采用规范、通用的术语。
如涉及特殊的术语,需提供明确定义,并写到“4.术语”部分。
(三)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检验方法各项内容的编号原则上应和性能指标各项内容的编号相对应。
(四)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文字、数字、公式、单位、符号、图表等应符合标准化要求。
(五)如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内容引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中国药典,应保证其有效性,并注明相应标准的编号和年号以及中国药典的版本号。
二、内容要求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的内容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产品名称。
产品技术要求中的产品名称应使用中文,并与申请注册(备案)的中文产品名称相一致。
(二)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产品技术要求中应明确产品型号和/或规格,以及其划分的说明。
对同一注册单元中存在多种型号和/或规格的产品,应明确各型号及各规格之间的所有区别(必要时可附相应图示进行说明)。
对于型号/规格的表述文本较大的可以附录形式提供。
(三)性能指标。
1. 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性能指标是指可进行客观判定的成品的功能性、安全性指标以及质量控制相关的其他指标。
产品设计开发中的评价性内容(例如生物相容性评价)原则上不在产品技术要求中制定。
2. 产品技术要求中性能指标的制定应参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结合具体产品的设计特性、预期用途和质量控制水平且不应低于产品适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 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性能指标应明确具体要求,不应以“见随附资料”、“按供货合同”等形式提供。
(四)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的制定应与相应的性能指标相适应。
应优先考虑采用公认的或已颁布的标准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的制定需保证具有可重现性和可操作性,需要时明确样品的制备方法,必要时可附相应图示进行说明,文本较大的可以附录形式提供。
医疗器械指令93/42/EEC技术文档指导文件技术文档1.介绍大部分新的指令需要制造商提供能证明产品符合指令基本要求的技术性文件。
在指令中,技术性文件通常指技术文档。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MDD中,每个医疗器械都应有技术文档。
虽然在MDD中对技术文档的内容有所描述,这里还将提供更为详尽的描述以帮助生产商理解和编制技术文档。
而且,符合本指令的技术文档将有助于公告机构和国家检测机构的评审。
注:本指令的信息仅作为生产商的指南,生产商仍需仔细阅读并理解MDD.2.技术文档的来历根据MDD 93/42/EEC,所有的医疗器械必须符合基本要求附录I才能贴CE标志。
技术文档则提供产品符合基本要求的文件证据。
然而,技术文档这个词对制造商而言将比较费解,因为在MDD中未提到这个词。
技术文档是技术性文件的一个通称,用于证明产品符合基本要求。
MDD的不同附录将会略微不同地描述技术文档。
接下来便介绍每一个MDD附录如何描述技术文档。
附录II附录II的4.1部分提到“制造商必须向公告机构提交申请产品相关的设计文档的检查”4.2部分提到“申请必须包括3.2(c)部分所说的文件,以评价产品是否符合指令要求,”3.2(c)部分要求“产品的一般描述……包括适用的标准……以及为符合基本要求采取的方案的描述。
”设计文档是III类医疗器械的技术性文件,公告机构会全面审查。
附录III附录III的第2部分提到“第3部分提到的文件需要评价抽样样品的符合性”第3部分提到“需要采用风险分析结果和标准清单(参考第5章)以满足基本要求”附录VII附录VII的第2部分提到“制造商必须提供第3部分所说的技术文档”,第3部分进一步要求“需要采用风险分析结果和标准清单(参考第5章)以满足基本要求”因此,为简化起见,MDD每个附录要求的用来证明满足基本要求技术性文件简称为技术文档。
3.11章及合格评审途径的回顾完全理解技术文档需要快速浏览MDD的11章(合格评审途径)。
有源医疗器械技术要求附录b内容的编写要求
编写有源医疗器械技术要求附录B的内容需要遵循以下要求:
1. 引言:介绍附录B的目的和背景,说明有源医疗器械的定
义和重要性。
2. 适用范围:明确附录B适用于哪些有源医疗器械,并说明
是否适用于所有有源医疗器械。
3. 术语和定义:列出附录B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确保读者
能够准确理解文件中的内容。
4. 技术要求:根据有源医疗器械的类别和特点,列出相应的技术要求。
这些要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设计要求:对有源医疗器械的设计进行规范,包括构造、
材料、尺寸等方面的要求。
- 电气要求:对有源医疗器械的电气性能和安全性进行规范,包括输入输出电压、电流、频率等方面的要求。
- 软件要求:对有源医疗器械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进行规范,
包括软件验证、安全性、功能性等方面的要求。
- 标志和标识要求:对有源医疗器械的标志和标识进行规范,包括产品标志、使用说明标识等方面的要求。
- 验证和验证要求:对有源医疗器械的验证和验证要求进行规范,包括验证方法、验证程序等方面的要求。
- 质量管理要求:对有源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进行规范,包括质量体系、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5. 引用文件:列出附录B中引用的相关文件和标准,确保读者能够参考和理解这些文件和标准。
6. 附录:在附录中提供一些补充信息,如示意图、实例、案例研究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附录B中的内容。
编写有源医疗器械技术要求附录B的内容时,应该清晰、准确地描述要求,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实例或示意图来解释或说明要求。
同时,应遵循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编写的内容是合规的和可行的。
附件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体外诊断试剂第一部分范围和原则本附录适用于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
本附录是对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特殊要求。
第二部分特殊要求人员体外诊断试剂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具有医学、检验学、生物学、免疫学或药学等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并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以确保具备在生产、质量管理中履行职责的能力。
凡在洁净室(区)工作的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培训。
临时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应当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
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的全体人员,包括清洁、维修等人员均应当根据其产品和所从事的生产操作进行专业和安全防护培训。
应当建立对人员的清洁要求,制定洁净室(区)工作人员卫生守则。
人员进入洁净室(区)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净化,并穿戴工作帽、口罩、洁净工作服、工作鞋。
裸手接触产品的操作人员每隔一定时间应当对手再次进行消毒。
裸手消毒剂的种类应当定期更换。
应当制定人员健康要求,建立人员健康档案。
直接接触物料和产品的操作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患有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
应当明确人员服装要求,制定洁净和无菌工作服的管理规定。
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当能够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洁净工作服和无菌工作服不得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工作服应当能够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厂房与设施应当有整洁的生产环境。
厂区的地面、路面周围环境及运输等不应对产品的生产造成污染。
行政区、生活区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合理,不得对生产区有不良影响。
厂区应当远离有污染的空气和水等污染源的区域。
生产厂房应当设置防尘、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洁净室(区)的门、窗及安全门应当密闭,洁净室(区)的门应当向洁净度高的方向开启。
应当根据体外诊断试剂的生产过程控制,确定在相应级别的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的过程,避免生产中的污染。
CE认证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是MDD的最重要部分,它包括所有的医疗器械通用要求:一、基本要求(总要求)⑴安全性(任何风险与器械提供的益处相比较,必须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故亦称风险分析);⑵风险的可预防性或被消除性,至少应给予警告(报警系统或警戒报警系统);⑶性能符合性(产品的基本要求);⑷器械性能和安全的效期(器械的安全和性能必须在器械的使用寿命内得到保证。
);⑸器械的储存和运输(应保证器械在合理的运输、储存条件下不受影响)。
二、基本要求的具体包括如下14条1、器械设计和生产必须保证:按照其预定和条件使用,器械不会损害医疗环境、患者安全、操作者或其他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使用时的潜在危险与患者受益相比较可以为人们所接受,但应具有高水平的防护办法。
2、生产者的设计和制造方案,必须考虑在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遵守安全准则、生产者应:首先应尽可能降低甚至避免危险;其次,对无法避免的危险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包括安装报警装置;最后,告知用户所提供防护措施的弱点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3、器械必须取得生产者期望获得的功能。
器械设计制造和包装应有利于第一条(2)(A)D多规定的各项功能的发挥。
4、在生产线者确定的器械使用寿命期内,在正常使用可能出现的压力,第1、2、3款所指的各项性能应保持稳定,不能危害医疗环境、危害患者、使用者或其他人员的健康。
5、器械的设计、生产和包装应当保证,器械的性能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只要遵守有关规定不会发生根本逆变。
6、副作用的大小同器械的使用性能相比较可以为人们所接受。
7、化学、物理和生物性能。
8、感染和微生物污染。
9、组装和环境因素。
10、检测器械。
11、辐射防护。
12、带有能源或与其他能源相连接的器械。
13、生产者提供的操作信息。
14、如果需要根据医疗数据确定器械是否满足基本要求,如第六款的情形,有关数据。
必须按照附录Ⅹ的规定取得。
技术文档"技术文档"是欧盟医疗器械指令中很重要的一个事项,它的目的是要求企业准备充份的技术资料和证明,供主管机关抽查,或发生诉讼纠纷时使用。
附件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第一部分范围和原则1.1 本附录是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特殊要求。
1.2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期用途的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并应当根据产品特性、生产工艺和设备等因素,确定无菌医疗器械洁净室(区)的洁净度级别,以保证医疗器械不受污染或能有效排除污染。
第二部分特殊要求2.1 人员2.1.1 凡在洁净室(区)工作的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培训。
临时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应当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
2.1.2 应当建立对人员的清洁要求,制定洁净室(区)工作人员卫生守则。
人员进入洁净室(区)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净化,并穿戴工作帽、口罩、洁净工作服、工作鞋。
裸手接触产品的操作人员每隔一定时间应当对手再次进行消毒。
裸手消毒剂的种类应当定期更换。
2.1.3 应当制定人员健康要求,建立人员健康档案。
直接接触物料和产品的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患有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
2.1.4 应当明确人员服装要求,制定洁净和无菌工作服的管理规定。
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当能够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洁净工作服和无菌工作服不得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工作服应当能够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2.2 厂房与设施2.2.1 应当有整洁的生产环境。
厂区的地面、路面周围环境及运输等不应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造成污染。
行政区、生活区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对生产区有不良影响。
厂区应当远离有污染的空气和水等污染源的区域。
2.2.2 应当根据所生产的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要求,确定在相应级别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的过程,避免生产中的污染。
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帕,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帕,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93/42/EEC including 2007/47/ECAnnex IEssential Requirements Checklist93/42/EEC包括2007/47/EC基本要求检查表Product name:产品名:Type(s)/Model(s):类型/型号Product group:产品族Issue date of Technical File:技术文档发布日:Revision of Technical File:技术文档修订版本:Legal Manufacturer:法定制造商Name 名字:Street 街道:Postal code邮编Place地点Country 国家Accessories:附件:Date 日期Name Reviewer 1/审核人1的名字Signature Reviewer 1/审核人1签字Date日期Name Reviewer 2/审核人2的名字Signature Reviewer 2/审核人2签字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Checklist according to annex I of the Medical Device Directive(MDD)按医疗器械指令(MDD)附录一的基本要求检查表A/NA适用/不适用Standards, other directivesand other rules applied bymanufacturer制造商引用的标准,其它指令或规则Documentation (test reports,protocols, literature or reasonfor no applicability)支持性文件(测试报告,方案,文献或不适用的理由)Requirementsfulfilled( to be filled in byNotified Body)要求满足(由公告机构填写)Ok /Fail符合 /不符合I. General Requirements通用要求1.The devices must be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in sucha way that, when used under the conditions and for thepurposes intended, they will not compromise the clinicalcondition or the safety of patients, or the safety andhealth of users or, where applicable, other persons,provided that any risks which may be associated withtheir intended use constitute acceptable risks whenweighed against the benefits to the patient and arecompatible with a high level of protection of health andsafety.器械的生产和设计必须保证:按照其预定用途和条件使用,器械不会损害临床条件、或患者安全、或操作者或其他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假设与器械预期用途相关的任何风险,与之给患者带来的益处相比,并与健康安全的保护程度相一致,则是可接受的。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附录体外诊断试剂第一局部围和原则1.1本附录适用于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
1.2本附录是对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管理规的特殊要求。
第二局部特殊要求2.1人员2.1.1体外诊断试剂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具有医学、检验学、生物学、免疫学或药学等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并具有相应的实践经历,以确保具备在生产、质量管理中履行职责的能力。
2.1.2凡在干净室〔区〕工作的人员应当定期进展卫生和微生物学根底知识、干净作业等方面培训。
临时进入干净室〔区〕的人员,应当对其进展指导和监视。
2.1.3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的全体人员,包括清洁、维修等人员均应当根据其产品和所从事的生产操作进展专业和平安防护培训。
2.1.4应当建立对人员的清洁要求,制定干净室〔区〕工作人员卫生守则。
人员进入干净室〔区〕应当按照程序进展净化,并穿戴工作帽、口罩、干净工作服、工作鞋。
裸手接触产品的操作人员每隔一定时间应当对手再次进展消毒。
裸手消毒剂的种类.z.-应当定期更换。
2.1.5应当制定人员安康要求,建立人员安康档案。
间接接触物料和产品的操作人员每一年最少体检一次。
患有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
2.1.6应当明确人员服装要求,制定干净和无菌工作服的管理规定。
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干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当能够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干净工作服和无菌工作服不得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工作服应当能够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2.2厂房与设施2.2.1应当有整洁的生产情况。
厂区的地面、路面周围情况及运输等不应对产品的生产构成净化。
行政区、生活区和辅助区的整体布局公道,不得对生产区有不良影响。
厂区应当阔别有净化的空气和水等净化源的区域。
2.2.2生产厂房应当设置防尘、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植入性医疗器械是指用于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其质量管理规范十分重要。
以下是2024年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中关于植入性医疗器械的要求:1.设备要求:-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关的设备和技术条件,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设备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以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2.原材料要求:-生产企业应选用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原材料,并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评估。
-原材料供应商应具备合格的证明和资质,并建立起供应商管理制度。
3.工艺控制:-生产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控制计划,确保每道工艺步骤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关键工艺参数应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生产过程中应进行适时的样品检验和质量验证,以确保产品符合设计和规格要求。
4.设备验证和稳定性:-对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应进行验证,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生产企业应建立起设备维护和保养的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对于关键设备,还应建立起相应的备份措施,确保生产不受设备故障的影响。
5.检验和评估:-对于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产品,应建立完善的检验和评估程序,包括原材料的检验和评估、生产过程的检验和评估、成品的检验和评估等。
-检验和评估的方法和标准应符合相关的法规和规范,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和评估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归档,并对于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及时处理和追溯。
6.不良事件和质量反馈:-对于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和质量问题,生产企业应建立起相应的反馈和处理机制。
-生产企业应及时对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不良事件和质量问题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用户,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7.记录和归档:-生产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记录和归档制度,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和归档。
-记录和归档应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并保证其真实、准确和完整。
医疗器械指令mdd医疗器械指令MDD是目前欧洲可见到的最为全面的医疗器械方面的规定,在该指令中,共有23个条款和12个附录。
其重要部分包括在以下条款中:第1条款:本指令适用于医疗器械及其附件第2条款:成员国必须确保投放其市场和使用的医疗器械是安全的。
第3条款:所谓“安全”的器械应满足附录1中的基本要求。
第4条款:带有CE标志的医疗器械可在欧盟自由流通。
特殊条款(附录Ⅷ和X)允许使用无CE标志客户定制产品及临床研究的产品。
第5条款:符合协调标准的医疗器械被认为满足基本要求。
第8条款:如发现某种器械不安全,本条款允许成员国采取行动。
第9条款:符合性评价程序依据产品的类型而定,分类规则列于附录Ⅸ。
第11条款:医疗器械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程序Ⅱ-Ⅶ中描述)以证明其满足基本要求。
第17条款:满足基本要求并已通过相应的符合性评价程序的医疗器械必须带CE标志。
医疗器械指令的要求可概括如下:①所有的医疗器械应满足指令的基本要求。
②每种医疗器械在投放市场之前,应通过符合评价程序。
③所有已进行相应的符合性评价的医疗器械应带有CE标志。
满足这些要求的责任在于制造商。
在这里所谓“制造商”指的是把医疗器械以自己的名义的投放市场的人,而不管他是否实际生产、由别人代其生产或仅仅销售该器械,制造商的定义使那些原来仅销售而不生产的公司面临了一种全新的情况。
根据指令,现在他们作为制造商必须满足指令中规定的适用他们的所有的义务。
1分类医疗器械的范围从橡皮膏到心肺机,十分广泛,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规则适用于所有的医疗器械。
因此医疗器械指令采用了一个分类体系。
它把医疗器械分为四类。
即Ⅰ、Ⅱa、Ⅱb和Ⅲ。
I类产品中还包括无菌或具有测量功能的医疗器械的特例,一般用I*表示。
分类是依据创伤性、使用时间、使用部位以及有无能量等准则进行的。
在医疗器械指令附录Ⅸ****有十八条分类标准规则可作为某种器械的分类指导。
该体系的优点在于它的“灵活性”。
对于新型或很少使用的医疗器械也能确认其类型,而不必列出一个貌似完整却需要经常做修改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欧盟医疗器械的指令包括哪些欧盟医疗器械的指令包括哪些医疗器械指令(EC-Directive 93/42/EEC)由23项条款和12个附录组成,其主要内容为:1、定义和范围(Definitions,scope)2、上市与投入使用(Placing on the market and putting into service)该条款中规定制造商需采取所有必要的措施,确保医疗器械在依照设计的目的安装、维护和使用时不会危及患者、使用者或相关人员的安全及健康。
3、基本要求(Essential requirements)该条款中规定医疗器械必须符合指令附录Ⅰ中的基本要求。
(奥咨达医疗器械咨询)4、医疗器械的自由流通和特殊用途的医疗器械(Free movement,devices intended for special purposes)该条款中规定各成员国不能对符合指令规定的临床研究用器械、定制器械和带有CE标记的医疗器械产品设置流通障碍。
同时规定定制器械、参展器械和临床研究用器械在使用时可无需带有CE标记。
5、可参考的标准(Reference to standards)6、标准与技术法规委员会(Committee on Standards and Technical Regulations)该条款规定依据83/189/EEC号指令第五条所设立的委员会应协助欧盟委员会工作。
7、医疗器械委员会(Committee on Medical Devices)该条款规定依据90/385/EEC号指令第六条第二项所设立的委员会应协助欧盟委员会工作。
(只专注于医疗器械领域)8、保护条款(Safeguard clause)该条款中规定了成员国对被发现不符合指令要求的医疗器械产品的处理措施。
旨在最大限度保护患者、使用者及相关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9、分类(Classification)该条款中规定医疗器械划分为四类,具体分类标准参考附录Ⅸ中内容。
附錄III (全)關於上市後監管的技術文件由製造商草擬的關於上市後監管的技術文件應按照第78條至第81條條款的說明,以清楚的、有序的、易搜索的和明確的方式呈現,特別應該包括本附錄中說明的要素:1. 符合第79條說明的上市後監管計劃。
在上市後監管計劃中,製造商應證明其履行了第78條中所述的義務。
(a) 上市後監管計劃應所述可用信息的收集與利用,尤其是:- 有關嚴重事件的信息,包PSURS(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的信息和現場安全糾正措施,- 有關非嚴重事件的記錄和有關任何不良副作用的數據,- 趨勢報告的信息,- 相關專家或技術文獻、數據庫和/或登記表,- 包括使用者、經銷商和進口商提供的反饋和投訴信息,及- 關於類似醫療器材的可獲得的公開信息。
(b) 上市後監管計劃至少應包括:- 收集(a)中所述的所有信息的前瞻性與系統化過程。
該過程應正確地說明醫材的性能,也將該醫材與投放於市場的類似産品進行比較;- 有效且適當的方法與過程,用於評估所收集的數據;- 合適的指標和閾(臨界)值,用於風險收益分析和風險管理連續的重新評估,如附錄I第3節所所述的;- 有效且適當的方法和工具,用於調查現場收集的投訴並分析相關市場經驗;- 根據第83條創建的用於管理適用於趨勢報告的事件端的方法和方案,包括用於建立在事件發生頻率或嚴重程度上以及觀察期的統計學顯著增加的方法和方案;(R03-5)- 用於與主管機構、認證機構、經濟運營商和使用者有效溝通的方法和方案;- 用於履行第78、79及81條規定的製造商的義務的過程的參考;- 用於確定並採取適當的措施,包括糾正措施的系統化過程;- 用於跟踪並確定哪些醫材需要糾正措施的有效工具;- 根據附錄XIII的B部分的上市後性能跟踪計劃,或上市後性能跟踪不適用的理由。
2 在第81條中所述的定期安全更新報告和在80條中所述的上市後監管報告。
附錄XIII性能評估、性能研究和上市後性能跟踪第B部分上市後性能跟踪 (PMPF)4. PMPF應理解爲”持續更新過程”,依第56條(臨床、性能、效能)和於本附錄第A部分所述性能評估的,應在製造商上市後監管計劃具體說明。
mdr法规附录一对应的各种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MDR法规附录一对应的各种标准解读导言欧洲医疗器械监管(MDR)法规作为欧盟对医疗器械的最新监管标准,对医疗器械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本要求1一般要求1。
1如果与器械的使用可能相关的任何危险同患者的受益相比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同高度的健康和安全保护水平相适应,器械的设计和制造就必须使其在按预定用途和条件下使用时,不会危及患者的临床状况或安全,或者使用者或其他人的安全和健康。
1.2考虑到普遍公认的技术现状,制造商设计和制造器械所采用的方案必须符合安全原则.在选择最适合的方案时,制造商必须依次遵循以下原则:——尽可能消除或降低危险(内在安全设计和制造);——对不可能被消除的危险,在必要情况下,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包括必要的警告;——将因采用的保护措施有缺陷而遗留的危险告知使用者。
1。
3器械必须达到制造商的预期性能.器械的设计、制造和包装必须按制造商规定的适用于本指令第1条第2款(a)所述的一种或多种功能。
1。
4在制造商规定的器械使用寿命期内,当器械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处于超负荷状态时,本附录1.1、1.2和1.3所述的特性与性能不得危及患者及适当时其他人的临床状况和安全。
1.5器械的设计、制造和包装必须使器械在预定使用期间,其特性和性能在按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和信息进行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会受到有害的影响。
1.6任何不希望的副作用所产生的危险同器械的预定性能相比必须是可接受的。
2关于设计和制造的要求2。
1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特性2.1.1器械的设计与制造必须保证其具备本附录1。
1中所述的特性和性能。
特别应注意:——所用材料的选择,特别是其毒性,适当时其可燃性;——根据器械的预定用途,所用材料与生物组织、细胞和体液之间的相容性。
2.1。
2根据产品的预定用途,器械的设计、制造和包装必须使污染物和残留物对器械运输、储存和使用中涉及到的人员和患者造成的危险降至最低限度。
特别应注意暴露的组织,持续时间及次数。
2。
1。
3器械的设计、制造应使其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和例行程序中能安全地用于所接触的材料、物质或气体。
如果器械是用于施药的,则它们的设计与制造必须按照有关药品的管理规定和限制,与这些药品相适应,并保证其性能符合预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