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 单房间热负荷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4.10 MB
- 文档页数:4
热负荷计算公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热负荷的计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热负荷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条件下,为了维持室内或设备的温度,所需供应的热量。
准确计算热负荷对于合理设计供暖、空调、制冷等系统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还能有效地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
热负荷的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室内外温度差、建筑物的围护结构特性、室内人员数量、设备的散热量等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常见的热负荷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热负荷围护结构包括墙壁、屋顶、窗户、门等,它们的传热会导致热量的散失或增加。
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热负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1 = K × F ×(tn tw)其中,Q1 表示围护结构的传热热负荷(W);K 表示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W/(m²·℃);F 表示围护结构的面积(m²);tn 表示室内计算温度(℃);tw 表示室外计算温度(℃)。
传热系数 K 取决于围护结构的材料和构造,不同的材料和构造具有不同的传热性能。
例如,砖墙的传热系数比保温材料的传热系数大,意味着热量更容易通过砖墙散失。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分别计算不同朝向的墙壁、屋顶、窗户和门的传热热负荷,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总的围护结构传热热负荷。
二、冷风渗透引起的热负荷在建筑物中,由于门窗的缝隙等原因,室外的冷空气会渗入室内,从而带走热量。
冷风渗透引起的热负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2 =028 × cp × ρ × L × (tn tw)其中,Q2 表示冷风渗透热负荷(W);cp 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约为 101 kJ/(kg·℃);ρ 表示室外空气的密度(kg/m³);L 表示渗透冷空气量(m³/h)。
渗透冷空气量 L 的计算比较复杂,通常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类型、门窗的密封性等因素,采用经验公式或查表的方法来确定。
热负荷的计算一、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指在设计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影响房间内空气温度升降的因素是房间得热量与失热量。
在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中,通常涉及到的房间得失热量有:1. 失热量:(1).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称为冷风渗透耗热量;(3).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耗热量,称为冷风侵入耗热量。
2. 得热量: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人体散热量、炊事和照明散热量,一般散发量不大,且不稳定,通常可不计入)。
二、通过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量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是按一维稳定传热过程进行计算的,即假设在计算时间内,室内外空气温度和其他传热过程参数都不随时间变化。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可按下式计算:Q =KF(tn-tw ' )a • (1+ :)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 MC,查询表二及“ 2005 年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F —围护结构的面积,川;tn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C,查询表三;tw供暖室外计算温度,C,查表一;a—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通常情况下取值为1;:—朝向修正系数,由于太阳辐射对耗热量的修正。
《暖通规范》规定,一:宜按下列规定数值,选用不同朝向修正率。
北、东北、西北0 —10%;东南、西南-10 % —-15 %;东、西-5 %;南-15 % —-30 %。
选用修正率时,应考虑当地冬季日照率、建筑物使用和被遮挡情况。
整个建筑物或房间的传热耗热量等于他的围护结构各个部分传热耗热量的总和表一常见城市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 w表二非节能建筑常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W/m^ C)表三室内计算温度(推荐值)2005年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2闺护第构熬工谡计• 2. 1各城市的建孰气候分区应按稅肛2.匸确定o表4.2.1主要城市所处气候分区4. 2.2根据建茁斯处城市的建萌气楼分氐田护结枸的第工性轻应分别符合^4.2.2-K ^4. 2. 2~2, ^4. Z. 2- 3.表4, 2, 2-+.表*启2-閒及表・£2-6的规尼其中外墙的传热系数为包括皓构性鶉拼在时的平均值血。
热负荷计算例题热负荷是指一定时间内,人们需要满足热能需求的能量数量。
热负荷计算需要考虑房屋室温、外界空气温度、房屋室内外热量流量、空调制冷量、热量增加减少等因素,最终确定空调制冷量,以及冷、热水的热水量。
热负荷计算实例一:一栋24层的建筑,每层面积为100m2,每层高为3m,室内室外温差大于5℃,每层嵌入式吊顶夹层面积占20%,每层夹层高2m,内部空气密度为1.2kg/m3。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房屋室内室外温度,设室内温度为28℃,室外温度为23℃。
接着,我们需要计算出每层的室内外热量交换量,可以借助ASHRAE Handbook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其根据室内室外的温度差以及空气密度的大小,公式为:q = 1.2 * (T1-T2) *A *h / 24位为kW/h,其中,T1,T2分别表示室内室外温度,A表示面积,h表示空气密度。
通过上述计算,我们可以得出每层室内外热量交换量,计算后为每层0.36kW.h/h,累加计算,24层楼全部房间的室内外热量交换量为8.64 kW/h 。
接下来,我们根据室内外热量交换量计算制冷量,可以借助ASHRAE Handbook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E = q/4.5 + q/30,单位为ton/h,其中,q表示每层室内外热量交换量。
通过计算,得出24层楼的制冷量为8.64/4.5 + 8.64/30 = 0.8 ton/h。
最后,计算冷热水的热负荷,其计算根据楼层的面积、室内温度、人数等因素进行计算,可以借助ASHRAE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Q = P * 1.2 * (T1 - T2) * A * 24位为kW/h,其中,P表示每平米人数,T1,T2分别表示室内室外温度,A表示面积,24表示小时数。
通过上述计算,得出24层楼的冷热水热负荷为4.32 kW/h,累计计算后为104.8 kW/h。
综上所述,24层楼的热负荷总和为8.64+0.8+104.8=114.24kW/h.热负荷计算实例二:一栋50层建筑,每层面积为200m2,每层高4m,室内室外温差大于10℃,每层嵌入式吊顶夹层面积占20%,每层夹层高2m,内部空气密度为1.2kg/m3。
单平米热负荷
单平米热负荷是指单位面积的建筑物或空间所需要的供暖能量。
它通常用于描述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效率,并可以帮助评估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和节能水平。
计算单平米热负荷的公式是:
单平米热负荷 = 热损失 / 建筑物的总面积
热损失是指建筑物在冬季供暖时因隔热性能不足而丢失的能量。
它可以由许多因素决定,包括建筑物的外墙、屋顶和地板的隔热性能,窗户和门的隔热性能,以及供暖设备的效率等。
建筑物的总面积是指建筑物所有部分的总面积,包括地面、墙壁、屋顶和天花板的总面积。
通常,单平米热负荷的单位是瓦特/平方米(W/m²),表示每
平方米的建筑物面积所需要的供暖能量。
通过计算单平米热负荷,可以评估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和热能消耗情况,并为改善建筑物的能源效率提供参考。
供热工程中的设计热负荷计算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一、房间的失热量包括:1. 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Q 12. 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23. 加热由门、孔洞和其它生产跨间流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34. 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 45. 水分蒸发的耗热量Q 56. 加热由于通风进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67. 通过其他途径散失的热量Q 7房间的的热量包括:1. 工艺设备的散热量Q 82. 热物料的散热量Q 93. 热管道及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Q 104. 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Q 115. 人体散热量Q 126. 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热量Q 13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是指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通过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量损失,在计算中又把它分成为围护结构传热的基本耗热量和附加(修正)耗热量两部分。
基本耗热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门、窗、地板、屋顶等),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和。
附加(修正)耗热量是由于围护结构的传热条件发生变化而对基本耗热量的修正。
修正耗热量包括朝向修正、风力修正和高度修正等二、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α)(w n j t t KF Q -=式中:j Q ——基本耗热量 W ;K ——传热系数 W/m 2·℃;F ——传热面积 m 2; n t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 ; w t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 ;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地面传热计算:当围护结构是贴土的非保温地面时,其温差传热量为 )(w n d d pj d j t t F k Q -=••式中:d pj k •——非保温地面的平均传热系数 W/m 2·℃d F ——房间地面面积 m 2当房间仅有一面外墙时的d pj k • W/m 2·℃(表一)当房间有两面外墙时的d pj k • W/m 2·℃(表二)2.当房间有三面外墙时,需将房间先划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每部分包含一个冷拐角。
第二章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1、冷负荷:为保证房间或物体低于周围环境温度所需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
2、热负荷:为保证房间或物体高于周围环境温度所需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
3、湿负荷:为了维持房间温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湿量称为湿负荷。
4、正确确定冷热湿负荷的意义:负荷计算是暖通空调设计的依据,关系到环境指标保证设备畜量大小、方案确定,系统管道大小等。
5、冷、热、湿负荷计算依据:室外气象参数和室内需求保持的参数。
§2-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一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指在负荷计算中所采用的室外空气参数。
(2)确定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按现行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中规定的计算参数,见附录2-1。
(3)我国确定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基本原则:按不保证天数法即全年允许有少数时间不保证室内温湿度标准,若必须全年保证时,参数需另行确定。
(4)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分类: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确定原则:《规范》确定,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取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也同样。
历年平均:指1950~1980三十年平均。
用途:用于计算夏季新风冷负荷。
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①空调因围护结构传热负荷计算原理:按不稳定传热过程计算,因此,须知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②逐时温度:d m t t t ∆+=βτ.0τt —逐时温度 ℃m t .0—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规范规定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见附录2-1。
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2-1确定;d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 按附录2-1或下式计算52.0.0.0ms d t t t -=∆ 式中s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相对湿度①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的用途:在冬季利用空调供暖时,计算围护结构的热负荷和新风负荷均用此温度。
第2章 负荷计算
2.1负荷计算
2.1.1冷负荷计算
考虑本少年宫主要为青少年学习娱乐场所,所以空调运行时间基本为青少年的作息时间,所以本设计取时间段为8:00—18:00。
①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n l t t K F CL -⨯=' (2-1) ()βαK K t t t d l l ⨯⨯+=' (2-2) 式中:CL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kcal/h ; F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
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kcal/㎡.h;
t l ’——修正后的温度,℃;
tl ——外墙和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td ——地点修正值,℃;
αK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
βK ——吸收系数修正值。
②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n l t t K F CL -⨯=' (2-3) d l l t t t +=' (2-4) 式中:CL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kcal/h ;
F ——窗口面积,㎡;
K ——外玻璃窗的传热系数,kcal/㎡.h;
t l ’——修正后的温度,℃;
tl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td ——地点修正值,℃;
③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CL J Z C D C F CL ⨯⨯⨯=max , (2-5) 式中:CL ——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kcal/h ; F ——窗玻璃的净面积,㎡;
Z C ——窗玻璃的综合遮挡系数;
CL C ——窗玻璃的冷负荷系数。
④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方法
A.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方法
CL S C n Q CL 1= (2-6) 式中:CL ——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kcal/h ;
S Q ——来自室内全部人体的显热得热,kcal/h ;
1n ——群集系数;
CL C ——人体散热冷负荷系数。
B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方法
1n Q CL S =
(2-7) 式中:CL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kcal/h ;
S Q ——来自室内全部人体的潜热得热,kcal/h ;
1n ——群集系数;
⑤照明引起的冷负荷计算方法
CL NC n n CL 21860=
(2-8) 式中:CL ——照明引起的冷负荷,kcal/h ;
N ——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 ;
1n ——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
2n ——灯罩隔热系数;
CL C ——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
⑥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方法
N n n n Q E 321860= (2-9)
式中:E Q ——设备和用具的世纪显热散热量,kcal/h;
1n ——利用系数(安装系数)一般可取0.7-0.9;
2n ——电动机负荷比率;
3n ——同时使用系数。
⑦新风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n w x q i i m Q -=ρ (2-10) 式中:q Q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下的空气密度,1.2kg/m 3; x m ——新风量,m 3/h ;
w i ——夏季室外计算参数下的焓值,kJ/kg ;
n i ——室内空气焓值,kJ/kg 。
2.1.2湿负荷计算
①人体散湿量
g n M w Φ=001.0 (2-11) 式中:w M ——人体散湿量,kg/h;
n ——室内全部人数;
Φ——群集系数;
g ——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 儿童的小时散湿量为成年男子的75%。
②新风湿负荷
()n w x X d d m D -⨯⨯=ρ001.0 (2-12) 式中:X D ——新风湿负荷,kg/h ;
x m ——新风量,m 3/h;
w d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时的含湿量,g/kg;
n d ——室内空气的含湿量,g/kg 。
2.1.3计算结果列表
计算结果见附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