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房间热负荷计算表
- 格式:xls
- 大小:153.50 KB
- 文档页数:3
100平米采暖面积运行费用计算房间单位面积热负荷暖气片120W/M2地暖120W/M2采暖面积100㎡(一般建筑面积为120㎡)所需要的总功率12KW 折合成热值为:12KW*860=10320Kcal/h天燃气热值8600Kcal/m3㈠每小时按满负荷运行所需要的天燃气量(完全燃烧)为10320/8600=1.2 m3当锅炉的热效率为90%时,1小时的耗气量为1.2/0.9=1.33 m3天然气气价2.3元每立方则每小时耗气量的价格为1.33*2.3=3.06元24小时所耗气量的价格为3.06*24=73.44元1个月的使用费用即为73.44*30=2203.2元㈡正常运行情况下房间的负荷只有刚开始时是120W/M2当系统达到热平衡后,这时房间的热负荷只有满负荷运行的50%,即当室内温度达到设计温度后,房间空气与外界的热交换会减少,综合单位面积热负荷不到120W/M2。
也就是说房间的热负荷是不会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行的。
从实际经验中得到,一天壁挂炉24小时运行折合成满负荷运行时间大概只占一半时间,即:24小时所耗气量的价格为73.44/2=36.72元1个月的使用费用即为2203.2/2=1101.6元㈢采用供暖控制系统对建筑采暖过程进行监控,根据建筑各功能区使用功能的不同进行划分(例如住宅内的功能区可划分为客厅、餐厅、主卧室、客卧室、主卫生间、客卫生间等等),采取分区域供暖监控设计,依据各不同功能区使用的时间和采暖分布温度的不同,调节供暖能源的分配,使各功能区需要供暖的区域最大限度的满足能源需求,确保最佳的供暖环境温度;然而对暂不使用的功能区采取适当限制能源分配,确保暂不使用的功能区域供暖环境温度维持在供暖较低的水平,以最大限度的节省能源消耗;对采用传统供暖设计和采用供暖监控设计的建筑供暖过程进行能耗分析得出,采用供暖能源监控设计可较传统供暖模式节约能源消耗30%以上;依照以上能源消耗分析得出:24小时所耗气量的价格为73.44/2×30%=25.7元1个月的使用费用即为2203.2/2×30%=771.12元。
采暖负荷计算书一、工程信息项目名称0采暖形式传统形式地理位置0建筑层数5建筑高度18二、基本计算公式计算原理参照《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基本耗热量 K —传热系数 F —传热面积—室内空气计算温度—室外供暖计算温度α —温差修正系数2.附加耗热量计算公式—考虑各项附加后,某围护的耗热量—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朝向修正—风力修正—两面外墙修正—窗墙面积比过大—房高附加—间歇附加α)(w n j t t KF Q -=j Q n t w t )1)(1)(1(.1j g f m li f ch j Q Q ββββββ++++++=1Q j Q ch βf βli βm βfg βj β2若C<=-1或m<=0,可不计算冷空气渗透耗热量3对于大于六层的高层建筑,计算中,若h<10m 时,h=10m ,当无以上及门窗构造相关数据时,可采用换气次数法计算门窗隙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房间类型一面外墙有窗房间二面外墙有窗房间三面外墙有窗房间门厅换气次数k0.50.5-1.01.0-1.52门窗隙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Q 2=0.28*1*1.4*(t n-tw)*k*V4.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计算公式—通过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外门开启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附加率,参见[2]p128表4.1-12三、气象参数室外采暖计算温度℃-22风力附加系数0热压系数0.25风压系数0.25东/西[朝向修正]0北/东北/西北[朝向修正]0.1南[朝向修正]-0.23东南/西南[朝向修正]-0.13kqj Q Q β⨯=33Q j Q kq β。
采暖负荷计算只设采暖系统的民用建筑物,其采暖负荷可按下列两种方法进行估算,注以下计计算方法要求建筑物均按照国家节能建筑设计标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采取了一定的节能措施,达到了节能建筑的最低节能要求,对于未按节能标准设计的建筑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
1.1、单位面积热指标法当我们只知道建筑物总面积时,其采暖热负荷可参考下列数值进行估算:Q=q×FQ:建筑物采暖负荷(w);q:单位面积热指标(w/m3),查表1,对于窗墙比比较大的建筑物应参考注释“窗墙比公式法”进行修正;F:建筑面积(m2);表1:单位面积热指标注释:1) 总建筑面积大、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好、窗户面积小,采用较小的指标;反之采用较大的指标;2)当我们已知外墙面积、窗墙比及建筑面积时,对窗墙比比较大的建筑物,单位面积热指标应按下式进行修正:)()7.17(w n t t FW q -+∂=q :建筑物采暖面积指标(w/m 2);∂:外窗面积与外墙面积(包括窗)之比;W :外墙总面积(包括窗)(m 2); F :总建筑面积(m 2); tn :室内采暖设计温度(℃);(1) 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采暖设计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按下列规定采用: a 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散热器对流采暖宜采用16-20℃,地板辐射采暖宜采用14-18℃,空气调节宜采用18-22℃(风机盘管);b 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轻作业设计温度不应低于15℃;中作业设计温度不应低于12℃;重作业设计温度不应低于10℃,作业种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当每名工人占用较大面积(50~100m 2)时,轻作业可低至10℃,中作业可低至7℃,重作业可低至5℃;c 辅助建筑物及辅助用房,不应低于下列数值:浴室25℃;更衣室23℃;托儿所、医务室、儿院20℃;办公用室16~18℃;食堂14℃;厕所12℃;车库5℃;d 工艺或使用有特殊要求时应按相关专业标准、规范执行;e 对于冬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应符合室内计算温度为18~22℃。
注:①用各分类指标M分别乘以建筑中相应类型房间的空调面积N (顶层房间M值宜加大20-25%),然后全都相加所得总和就是建筑物的空调系统负荷。
考虑各类房间的同期
使用率等情况,将系统负荷乘以0.84-0.86的修正系数,计算得制冷机组总安装容量即可计算出空调系统总负荷的概算值,即Q=(0.84-0.86)M×N
用分类指标乘相应类型房间每间的面积,得各房间的空调负荷,这就是选择房间末端空气处理设备的参考数值.
②对于空气一水系统(风机盘管). 办公楼所需最小新风量可按4.60~7.20m3/h.m2选用.
旅馆卧室
单人房 0.80~1.20m3/h.m2
双人房 1.20~2.00m3/h.m2
③剧场、电影院观众厅最小新风量可按7~lOm3/(h.人)选用,电影放映机的排风量按下值选用:7OO m3/(h.台)(弧光灯);600 m3/(h.3KW)(氙灯);800 m3/(h.5KW)(氙灯)
④一般的民用建筑不考虑新风
换气负荷。
对于某些高级民用建筑,其中一些房间要求保证一定的通风量,以满足卫生换气的需要。
当卫生要求的换气量小于渗透风量时,可以不再计算卫生要求通风量。
当卫生要求的换气量大于渗透风量时,要设专门的送排风系统,要计算通风换气增加的空调负荷。
客房出风量 =新风量 / (0.8-0.9)系数。
热负荷计算方法发布时间:2016-02-24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用户在单位时间内所需的热量。
它是制订城市供热规划和设计供热系统的重要依据,也是对供热系统设计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原始资料。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主要有采暖、通风、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等热负荷。
其中采暖和通风用热是季节性热负荷,而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用热则多是常年性热负荷。
季节性热负荷随气候条件而变化,在一年中变化很大,但在一天内波动较小。
常年性热负荷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在一年中变化不大,但在一天内波动大,特别是对非全天需热的用户。
采暖热负荷在冬季某一室外温度下,为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是指当室外温度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时,为了达到上述所要求的室内温度,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在制订城市或区域供热规划或设计其供热系统时,往往缺乏确切的原始资料,一般只能用热指标法估算,即用单位建筑面积的热指标乘以建筑面积,得出采暖的设计热负荷Q(瓦)。
用公式表示为:Q=qfFqf--单位建筑面积热指标(W/㎡);F--建筑面积(㎡)如已知房屋体积,也可采用每立方米建筑体积在室内外温差为1°C时的热指标qv 【W/(m3·°C)】Q=qvV(tn-tw)V--建筑体积(m3);tn--室内计算温度(°C);t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C)。
采暖热指标qv和qf的大小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外围体积、密闭性或通风条件、建筑物的类型和外形以及墙窗面积比等许多因素有关,通常是依据实际工程统计分析而得,设计时可参考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结合具体情况选用。
一、维护结构的耗热量1.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Qj--j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Aj--j部分围护结构的表面积,m2;Kj--j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tR--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ow--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2.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1)朝向修正率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收到的太阳辐射热量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朝向,风的速度和频率也不同。
房间的供暖负荷(Qg)系指为维持房间空气的某一平均温度而需要提供的热量,其值应等于房间失热量与得热量的差值:即房间供暖热负荷(Qg)=房间失热量(Q 失)-房间得热量(Q 失)对一般民用建筑(特别是居住建筑)而言,房间的得热量包括人体、电器和炊事等项散热,为不稳定且数量较小的得热量,一般情况下多不予计算(作为安全度考虑,也有的按建筑面积计算一定数量)。
这时的房间热负荷即简化成等于该房间的失热量。
即Qg=Q 失=QW+QF。
房间的失热量主要包括围护结构耗热量(QW)及空气渗入(或渗出)耗热量(QF)两大部分,计算是比较复杂的,现简述于后:(1)房间的围结构耗热量QW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两部分。
基本耗热量为包括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Ai在内的围护结构传热量;附加耗热量主要有朝向修正、风力附加、外门附加、高度附加等。
但对一般民用住宅建筑而言,主要附加耗热量为朝向修正Bi。
下面仅列出包括Ai、Bi的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公式,至于其他的修正或附加不再详述,需要时按相关设计手册查取。
QW=∑(Ki*Fi*△tr)Ai*(1+Bi)(w)式中,QW为该房间所有外墙、外窗、顶板、地面的总耗热量,按小时计算;对楼板和内墙,一般不予计算。
但在分户热计量系统中,如相邻房间温差过大(大于5℃),就需要计算。
Ki 为某一围护结构(如外墙或外窗)的传热系数,可从相关设计手册查出,W/m2*℃;Fi 为与上述围护结构相对应的计算传热面积,m2;△tr为采暖设计计算传热温差,△tr=tn-tw,tn为室内计算温度,按房间用途确定,可从相关设计手册查取;tw为室外采暖计算温度,可从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查取,或根据当地气象资料计算取得。
值得注意的是,tw的数值,仅为按一定不保证时间、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及其他情况确定的设计计算采用的数值,在此温度范围内,房间的空气平均温度能达到设计规范规定的tn±2℃的要求。
建筑工作室采暖热负荷计算表负荷计算说明:1、维护机构传热系数:外墙:K=0.6W/㎡·℃外窗:K=2.80W/㎡·℃内墙:K=1.5W/㎡·℃内门:K=2.33W/㎡·℃地面:K=0.55W/㎡·℃屋顶:K=0.60W/㎡·℃2、考虑户间传热(在临室不采暖情况下):北京:10W/㎡3、(1)内墙负荷计算中,当临室为非采暖房间时:如电梯井等,房间温度取5℃;(2)地面负荷计算时,当地下一层为敞开的车库等类型房间时,按车库5℃计算。
说明:针对上述内墙和地面两种类型的维护结构负荷计算另一计算的方法为:仍按采暖室外计算温度计算,但是对内墙某0.5~0.6的修正系数,地面某0.75的修正系数本负荷计算采用第一种方法4、屋顶考虑为30°角得坡屋面,则屋顶面积等于1.2倍得房间面积5、冷风渗透负荷计算采用换气次数法(1)一面有外窗或外门时:北向0.45次/h,西向0.3次/h,东向0.2次/h,南向0.175次/h。
当房间面积(2)两面有外窗或外门时:北向0.7次/h,西向0.5次/h,东向0.35次/h,南向0.35次/h。
当房间面积超(3)底层门厅取2次/h参考《注册公用设备师考试复习教材》P18,多层建筑渗透空气量,当无相关数据时,按:一面有外窗:三面有外窗:1.0~1.5;门厅:2次/h;6、最后负荷考虑1.1的放大系数。
7、散热器选用钢圆双层塔接散热器,型号:GG2060,GG2080,GG2090,GG2180四种;散热器总长度L=38某(片数-1)+25+125的修正系数175次/h。
当房间面积超过30㎡时,在上述基础上某0.7得系数。
35次/h。
当房间面积超过30㎡时,在上述基础上某0.7得系数。
时,按:一面有外窗:0.5;两面有外窗:0.5~1.0;。
建筑物的采暖设计地下室负荷计算1.101房间设计热负荷的计算:101房间为干警休息室,查附录3,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 n=18℃。
查附录4,朝阳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 wn=-18.4℃。
屋面的传热系数为0.5 W/(m2.K)(1)计算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Q1①北外墙取墙的传热系数为0.52W/(m2.K),温差修正系数a=1,传热面积F=1.87*1.7=3.18㎡。
北外墙基本耗热量Q1’/w=aKF(t n-t wn)=1*0.52*3.18*(18+18.4)=60.19 查表1.7,朝向修正率北、东北、西北0-10%东、西-5%东南、西南-10%~-15%南-15%~-30%朝阳北向的朝向修正率取δ=-5%。
朝向修正耗热量Q1〃/w=60.19*(-0.05)=-3.01本楼建设在市区内不需要进行风力修正;层高未超过4m,不需要进行高度修正。
北外墙实际耗热量:Q1/w=Q1’+Q1〃=60.19-3.01=57.18②北外窗北外窗传热系数K=2.3 W/(m2.K),温差修正系数a=1,传热面积F=1.8*1.8=3.24㎡。
基本耗热量Q1’/w=aKF(t n-t wn)=1*2.3*3.24*(18+18.4)=271.25 朝向修正耗热量Q1〃/w=271.25*(-0.05)=-13.56北外窗实际耗热量Q1/w=Q1’+Q1〃=271.25-13.56=257.69③西外墙(地上)取墙的传热系数为0.52W/(m2.K),温差修正系数a=1,传热面积F=(6+0.37)*1.7=10.83㎡。
西外墙基本耗热量Q1’/w=aKF(t n-t wn)=1*0.52*10.83*(18+18.4)=204.99 朝阳西向的朝向修正率取δ=-5%。
朝向修正耗热量Q1〃/w=204.99*(-0.05)=-10.25西外墙实际耗热量:Q1/w=Q1’+Q1〃=204.99-10.25=194.74④西外墙(地下)地下墙体按地带法划分:传热面积F/㎡=6*1.9=11.4传热耗热量Q1/W=KF(t n-t wn)=0.47*11.4*(18+18.4)=195.03⑤北外墙(地下)地下墙体按地带法划分:传热面积F/㎡=1.87*1.9=3.55传热耗热量Q1/W=KF(t n-t wn)=0.47*3.55*(18+18.4)=60.73所以,101房间围护结构的总耗热量为Q/W=57.18+257.69+194.74+195.03+60.73=765.37(2)计算101房间的冷风渗透耗热量(按缝隙法进行计算)北外窗,如下图所示外窗为两扇,带上亮,两侧扇可开启。
附:一、冬季卫生热水负荷计算书1. ....................................................................................................................... 淋浴用热1.1 宾馆淋浴卫生热水按340 个标间,每个标间2 人,每人每天卫生热水量150L 计算,则卫生热水量V i =Ki • m-q r/T=4.58 X340X2X0.150/24=15.57 m 3/h1.2 泡池淋浴按35个淋浴喷头, 每个喷头250L/h 计算, 同时使用系数取0.8,则卫生热水量V2=q h •N o • b • (t h-t J/(t r-t i)=0.8 X 35X0.25 X(4O -5)/(60-5)=4.5 m 3/h故:淋浴卫生热水量刀V r=V r1 +V r2=15.57+4.5=20.07 m 3/h淋浴用热Q=Cm\ t =4.187 X20.07 X 10 3X (60 -5)/3600=1307 kW2. ....................................................................... 泳池用热泳池容积按100用(面积)X2m深) = 200 m3计算2.1 表面蒸发热损失Q S=(1/ B ) • P・Y • (0.0174V " +0.0229)(P b-P q) • A s • (B/B ')=(1/133.32) X1X240.6X(0.0174X0.40+0.0229)(7381.1 -2064) X100X(1.01325X10 5/1.01200X105)=97560 kJ/h (27.1 kW)其中:B ——压力换算系数,取133.32 Pa;P 水密度,kg/L;Y -------- 池温下饱和蒸汽气化潜热,kJ/h;J——池表面风速,取0.2〜0.5m/s;P b ——池温下饱和空气水蒸气分压力,Pa;P q ——环境温度下空气水蒸气分压力,Pa;A s ——池表面面积m;B ——标准大气压力, Pa;B'――当地大气压力,Pa。
沈阳地区居住建筑采暖热负荷计算统一规定 2023,1一、根据:辽宁省地方原则«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原则»DB21/T1476-2023 J10922-2023 二、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卧室、客厅、书房、餐厅、卫生间:20℃(设计阐明为18℃)厨房:17℃(设计阐明为15℃)三、计算软件:鸿业暖通空调负荷计算软件4.0。
四、采暖热负荷计算统一规定:1、围护构造旳传热系数见下表:(按体型系数≤0.25)另: a.房间窗宽<2.4m,窗户缝长按4m计算;房间窗宽≥2.4m,窗户缝长按8m计算;带有露台旳客厅,窗户缝长按10m计算;转角窗缝长按8m计算。
对厨房、卫生间开设旳小窗按窗户周长计算。
b.外窗渗风系数A1=0.5(III级)。
2、朝向修正:采用软件给定数值。
给定值如下:南向—0.75 东、西向—0.95 北向—1.03、温差修正系数:a.与由外门窗旳不采暖楼梯间相邻旳隔墙,温差修正系数a=0.8;(辽宁省地方原则«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原则»规定与不采暖房间旳隔墙、楼板旳传热系数应为1.0W/m2.k,计算软件中旳最大选用值仅为0.747 W/m2.k,故温差修正系数由a=0.6改为a=0.8)。
b.非采暖地下室上面旳楼板,温差修正系数a=0.75。
4、重要房间(不包括厨房、卫生间、门厅)户间传热修正系数:1.5;非重要房间(包括厨房、卫生间、门厅)户间传热修正系数:1.3。
5、其他: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不计入一层地面(土壤)热负荷,但一层地面为不采暖地下室时,需计算楼板采暖热负荷。
6、底层为网点、车库时,其上一层住宅采暖热负荷旳修正系数见下表:五、多层及高层采暖热负荷分区方式:1、层数<10层按多层方式计算(采暖不分区, 原则层按2层计算,顶层为2层与屋顶热负荷之和); ≥10层按高层方式计算;2、高层采暖热负荷计算时,热压系数Cr=0.2,竖井温度5℃。
暖通专业常用计算内容计算方法电算表汇总和使用采暖计算1、冬季采暖房间耗热量计算根据采暖房间性质(建筑高度、应采用的冷风渗透计算方法),采用计算共享库3.1中对应表格,计算房间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房间耗热量。
冬季采暖房间耗热量计算表内容和适应范围表1:K值计算表2:按单位面积换气量计算的房间热负荷(简称“换气法”)适用于人员长期停留、一般层高且采用自然通风、约20层及其以下建筑的房间,或更高层建筑的较高层房间和处于下层但考虑房间面积和朝向等因素冷风渗透量渗透法不会大于换气法的房间。
例如住宅户内房间、单宿、办公室等。
表3:多层建筑采用缝隙法计算的房间热负荷(简称:“多层缝隙法”)冷风渗透量采用门窗缝隙渗透量法,但忽略热压影响、只考虑风压。
适用于18m及其以下建筑,人员不长期停留(包括值班采暖)的房间和大空间。
表4:高层建筑采用缝隙法计算的房间热负荷(简称:“高层缝隙法”)适用的建筑物:超过18m;房间特征:同表3表5:采用缝隙法和换气法比较计算房间热负荷(简称:“高层比较法”)需满足换气卫生要求且超过20层的高层建筑的最底若干层中,有可能冷风渗透量渗透法大于换气法(例如住宅朝向较差的厨房卫生间),需比较后采用较大值的采暖房间。
2、采暖系统水力计算(专题)3、室外供热管网水力计算(专题)采暖循环泵等设备选择计算1.循环泵总流量按下式计算:Gn=0.86k1•Qr/(tg-th)式中Gn——采暖循环泵总流量(m3/h);Qr——总供热量(KW);k1——热网损失附加系数,k1=1.05~1.1;tg 、th——供回水温度(℃)。
循环泵扬程按下式计算:Hn =1.1(H1+H2+H3+H4)式中Hn——采暖循环泵扬程(m);H1——热水锅炉或换热器的水流压力降(m),由锅炉或换热器制造厂提供(估算时5.6MW以下的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可取H1=8~15m,换热器可取3~8m);H2——锅炉房或热交换间内循环水管道系统的阻力(m),用计算共享库5.1进行计算(估算时根据系统大小可取H2=5~10 m);H3——锅炉房或热交换间至最不利用户供回水管的阻力(m)(4.3的计算结果);H4——最不利用户内部系统的阻力(m)(4.2的计算结果)。
热负荷计算地面辐射供暖是一种高效、节能、舒适的新型采暖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采暖要求的提高,这几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地暖系统的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建筑物能耗,地面散热量,地热电缆的功率这三方面同广大读者一起探讨地暖系统设计过程中的热负荷计算。
地暖系统的功能就在于弥补建筑物热量损失,维持房间温度,提供舒适、温暖的环境。
要使地暖系统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准确了解建筑物的热量损失。
建筑物热量损失即建筑耗热量是指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和空气渗透热损失。
据此定义建筑物耗热量按如下式1计算:Q=qH.T+qINF-qI.H式1Q-建筑物单位面积耗热量。
W/㎡qH.T-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W/㎡qINF-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热量。
W/㎡qI.H-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物内部得热量。
(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散热等)其中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热量qINF式中:qINF=(ti-te)(CP.ρ.N.V/S)式2qINF-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热量。
W/㎡ti-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
te-采暖期平均计算温度。
CP-空气比热容。
(寒冷地区参考值0.28w.h/(kg.k)ρ-温度为te时,空气密度。
N-单位时间房间换气次数。
S-建筑面积。
房间换气次数N参照表(次/h)(表1)一面有外窗房间两面有外窗房间三面有外窗房间门厅0.50.5-1.01.0-1.52单位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散热量qH.T按式3计算:式中:mqH.T=(ti-te)(∑ξi.ki.Fi)/S式3i=1qH.T-单位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散热量。
ti-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
te-采暖期平均计算温度。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修正。
Ki-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Fi-围护结构面积。
S-建筑面积。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是指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护物,分为透明和不透明两种类型;不透明围护结构包括:墙、屋面、地板、顶棚等,透明围护结构包括:窗户、天窗、阳台门、玻璃幕墙等。
计算书1 项目概况2 建筑2.1 建筑信息2.2 规定指标检查2.2.1 体形系数 建筑体形系数:2.2.2 规定性指标检查结果建筑物体形系数不满足标准要求;规定性指标不能全部满足,需要进行权衡判断。
设计软件:浩辰暖通工程设计软件鉴定信息: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证书 建科评[2009]062号3 计算依据3.1 外墙、架空楼板或屋面3.1.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α⨯-⨯⨯=w n j t t F K Q()j Q ——温差传热耗热量,W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n t ——室内设计温度,℃w t ——室外设计温度,℃α——温差修正系数b) 附加耗热量:()()()jan fg lang f ch j Q Q βββββ+⨯+⨯+++⨯=1111()1Q ——附加耗热量,Wch β——朝向修正系数 f β——风力修正系数lang β——两面外墙修正fg β——房高附加,)4(02.0-⨯=h fg β,最大值不超过15% jan β——间歇附加3.1.2 冷负荷 a) 冷负荷()n t t F K Q -∆+⨯⨯=-εττ()τQ ——计算时刻冷负荷,W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T -τ——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外侧的时刻,hετ-t ——作用时刻冷负荷计算温度,℃∆——负荷温度的地点修正值,℃n t ——室内设计温度,℃3.2 外窗3.2.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α⨯-⨯⨯=w n j t t F K Q()j Q ——基本耗热量,WK ——外窗传热系数,W/(m 2·℃) F ——外窗面积,m 2n t ——室内设计温度,℃w t ——室外设计温度,℃α——温差修正系数b) 附加耗热量()()()()gc jan fg m lang f ch j Q Q βββββββ+⨯+⨯+⨯++++⨯=11111()1Q ——附加耗热量,Wch β——朝向修正系数 f β——风力修正系数lang β——两面外墙修正m β——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当窗墙面积比大于1:1时,取m β=10% gc β——高层建筑外出窗的风力修正fg β——房高附加,)4(02.0-⨯=h fg β,最大值不超过15% jan β——间歇附加c) 冷风渗透耗热量()w n w p t t V C Q -⨯⨯⨯⨯=ρ278.02()2Q ——冷风渗透耗热量,Wp C ——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g·℃)w ρ——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 3 V ——渗透冷空气量,m 3/h3.2.2 冷负荷a) 温差传热冷负荷()n t t F K Q -+⨯⨯⨯=δαττ()τQ ——计算时刻冷负荷,WK ——窗玻璃的传热系数,W/(m 2·℃) α——窗框修正系数τt ——计算时刻冷负荷温度,℃δ——地点修正系数b) 辐射形成的冷负荷i. 外窗无任何遮阳设施的辐射冷负荷ττw d g J X X F Q ⨯⨯⨯=()ii. 外窗只有内遮阳设施的辐射冷负荷ττn z d g J X X X F Q ⨯⨯⨯⨯=()iii. 外窗只有外遮阳设施的辐射冷负荷()[]d g w w X X J F F J F Q ⨯⨯⨯-+⨯=011τττ()iv. 外窗既有内遮阳设施又有外遮阳设施的冷负荷()[]z d g n n X X X J F F J F Q ⨯⨯⨯⨯-+⨯=011τττ()τQ ——计算时刻辐射冷负荷,W g X ——窗的构造修正系数d X ——地点修正系数τw J ——计算时刻下,透过无遮阳设施玻璃太阳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 2z X ——内遮阳系数τn J ——计算时刻下,透过有内遮阳设施窗玻璃太阳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 21F ——窗口受到太阳照射时的直射面积,m 20τw J ——计算时刻下,透过无遮阳设施窗玻璃太阳散射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 2 0τn J ——计算时刻下,透过有内遮阳设施窗玻璃太阳散射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 23.3 外门3.3.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α⨯-⨯⨯=w n j t t F K Q()j Q ——基本耗热量,WK ——外门传热系数,W/(m 2·℃) F ——外门面积,m 2n t ——室内设计温度,℃w t ——室外设计温度,℃α——温差修正系数b) 附加耗热量()()()jan fg lang f ch j Q Q βββββ+⨯+⨯+++⨯=1111()1Q ——附加耗热量,Wch β——朝向修正系数 f β——风力修正系数lang β——两面外墙修正 fg β——房高附加 jan β——间歇附加c) 冷风渗透耗热量()w n w p t t V C Q -⨯⨯⨯⨯=ρ278.02()2Q ——冷风渗透耗热量,Wp C ——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g·℃)w ρ——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 3 V ——渗透冷空气量,m 3/hd) 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冲入冷风量”时基本耗热量附加”时参考表对应值,“外门33Q Q Q j (表)()oR p o t t c M Q -⨯⨯⨯=&1000'3 (参考新风热负荷计算公式) 3.3.2 冷负荷a) 玻璃外门温差传热冷负荷()n t t F K Q -+⨯⨯⨯=δαττ()τQ ——计算时刻冷负荷,WK ——窗玻璃的传热系数,W/(m 2·℃) α——窗框修正系数τt ——计算时刻冷负荷温度,℃δ——地点修正系数b) 玻璃外门辐射形成的冷负荷i. 外门无任何遮阳设施的辐射冷负荷ττw d g J X X F Q ⨯⨯⨯=()ii. 外门只有内遮阳设施的辐射冷负荷ττn z d g J X X X F Q ⨯⨯⨯⨯=()iii. 外门只有外遮阳设施的辐射冷负荷()[]d g w w X X J F F J F Q ⨯⨯⨯-+⨯=011τττ()iv. 外门既有内遮阳设施又有外遮阳设施的冷负荷()[]z d g n n X X X J F F J F Q ⨯⨯⨯⨯-+⨯=011τττ()τQ ——计算时刻辐射冷负荷,W g X ——门的构造修正系数d X ——地点修正系数τw J ——计算时刻下,透过无遮阳设施玻璃太阳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 2z X ——内遮阳系数τn J ——计算时刻下,透过有内遮阳设施门玻璃太阳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 21F ——门受到太阳照射时的直射面积,m 20τw J ——计算时刻下,透过无遮阳设施门玻璃太阳散射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 2 0τn J ——计算时刻下,透过有内遮阳设施门玻璃太阳散射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 2c) 非玻璃外门冷负荷()n t t F K Q -∆+⨯⨯=-ξττ()τQ ——计算时刻冷负荷,Wξτ-t ——作用时刻冷负荷计算温度,℃∆——负荷温度的地点修正值,℃3.4 内墙、内窗、内门或中间楼板3.4.1 热负荷 a) 温差计算法t F K Q ∆⨯⨯=b) 温差修正法()α⨯-⨯⨯=w n t t F K Q()K ——内围护的传热系数,W/m 2·℃ F ——内围护面积,m 2 t ∆——邻室温差,℃n t ——室内设计温度,℃w t ——室外设计温度,℃α——温差修正系数c) 热负荷输出值分两种情况: i. “邻间不等温”时,Qii. “户间传热”时,温差传热概率⨯Q 3.4.2 冷负荷a) 邻室通风良好时内窗冷负荷()n t t F K Q -+⨯⨯⨯=δαττ()τQ ——计算时刻冷负荷,Wα——窗框修正系数K ——窗玻璃的传热系数,W/m 2·℃ F ——面积,m 2n t ——室内设计温度,℃ τt ——计算时刻冷负荷温度,℃δ——地点修正系数b) 邻室通风良好时内墙、内门或中间楼板冷负荷()n wp t t F K Q -⨯⨯=()Q ——计算时刻冷负荷,Wwp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c) 邻室有发热量时冷负荷()n ls wp t t t F K Q -∆+⨯⨯=()wp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ls t ∆——邻室温升,℃3.5 地面3.5.1 热负荷 a) 地带法4321Q Q Q Q Q +++=第一地带热负荷()w n t t F K Q -⨯⨯=111 第二地带热负荷()w n t t F K Q -⨯⨯=222 第三地带热负荷()w n t t F K Q -⨯⨯=333 第四地带热负荷()w n t t F K Q -⨯⨯=4444321Q Q Q Q 、、、——分别是第一、二、三、四地带的热负荷,W4321K K K K 、、、——分别是第一、二、三、四地带的传热系数,W/m 2·℃4321F F F F 、、、——分别是第一、二、三、四地带的面积,m 2b) 平均传热系数法()w n pj t t F K Q -⨯⨯=()pj K ——地面平均传热系数,W/m 2·℃3.6 人体3.6.1 冷负荷冷负荷=(显热冷负荷+潜热冷负荷)×人员在室率 a) 显热冷负荷T X q n Q -⨯⨯⨯=ττϕ1()τQ ——计算时刻显热冷负荷,Wϕ——群集系数n ——计算时刻空调区内的总人数1q ——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显热散热量,Wτ——计算时刻,hT ——人员进入空调区的时间,hT X -τ——T -τ时刻人体显热散热的冷负荷系数b) 潜热冷负荷2q n Q ⨯⨯=ττϕ()τQ ——潜热冷负荷,Wτn ——计算时刻空调区内的总人数2q ——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潜热散热量,W3.6.2 湿负荷湿负荷=人体散湿量×人员在室率 a) 人体散湿量g n D ⨯⨯⨯=ττϕ001.0()τD ——人体散湿量,kg/hg ——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散湿量,g/h3.7 新风3.7.1 热负荷()o R p o o h t t c M Q -⨯⨯⨯=&&1000. 《暖通空调》(2-26)oh Q.&——空调新风热负荷,W oM &——新风量,kg/s p c ——空气的定压比热,取kg·℃R t ——冬季空调室内空气的计算温度,℃ o t ——冬季空调室外空气的计算温度,℃3.7.2 冷负荷冷负荷=新风逐时使用率⨯o c Q .& ()Ro o o c h h M Q -⨯⨯=&&1000. 《暖通空调》(2-25)o c Q .&——空调新风冷负荷,W oM &——新风量,kg/s o h ——夏季空调室外空气的焓值,kJ/kgR h ——夏季空调室内空气的焓值,kJ/kg3.7.3 湿负荷湿负荷=新风逐时使用率⨯sh W()n w sh d d G W -⨯'⨯=001.0《全国……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动力》(3.2.15-3) sh W ——新风湿负荷,kg/hG '——新风量,kg/hw d ——室外空气含湿量,g/kgn d ——室内空气含湿量,g/kg3.8 照明3.8.1 冷负荷冷负荷=各种类型照明灯具冷负荷之和×照明使用率 a) 白炽灯散热形成的冷负荷T X N n Q -⨯⨯=ττ1()b) 镇流器在空调区之外的荧光灯散热形成的冷负荷T X N n Q -⨯⨯=ττ1()c) 镇流器在空调区之内的荧光灯散热形成的冷负荷T X N n Q -⨯⨯⨯=ττ12.1()d) 安装在空调房间吊顶玻璃罩之内的荧光灯散热形成的冷负荷T X N n n Q -⨯⨯⨯=ττ01 ()τQ ——灯具形成的冷负荷,W1n ——同时使用系数N ——灯具的安装功率,Wτ——计算时刻,h T ——开灯时刻,hT X -τ——T -τ时刻灯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0n ——考虑玻璃反射及罩内通风情况的系数3.9 设备3.9.1 冷负荷冷负荷=设备显热形成冷负荷×设备使用率 a) 电热设备的散热量N n n n n q s ⨯⨯⨯⨯=4321()s q ——电热设备散热量,W1n ——同时使用系数 2n ——安装系数 3n ——负荷系数4n ——通风保温系数N ——电热设备总安装功率,Wb) 电动机和工艺设备均在空调区内的散热量ηNn n n q s ⨯⨯⨯=321 ()N ——电动设备总安装功率,Wη——电动机效率c) 只有电动机在空调区内的散热量()ηη-⨯⨯⨯⨯=1321N n n n q s ()d) 只有工艺设备在空调区内的散热量N n n n q s ⨯⨯⨯=321()e) 办公设备类型数量可以确定时的散热量∑=⋅=Pi i a i s q s q 1.()P ——设备的种类数i s ——第i 类设备的台数i a q .——第i 类设备的单台散热量,Wf) 设备显热形成的冷负荷T s X q Q -⨯=ττ()s q ——所有设备的显热散热量之和,WT X -τ——T -τ时刻设备、器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3.10渗透空气3.10.1 冷负荷a) 渗透空气形成的全热冷负荷()n w q h h G Q -⨯⨯=28.0 ()q Q ——全热冷负荷,WG ——单位时间渗入室内的空气总量,kg/hw h ——室外空气焓值,kJ/kgn h ——室内空气焓值,kJ/kg3.10.2 湿负荷a) 渗透空气形成的湿负荷()n w d d G D -⨯⨯=001.0()D ——渗透空气形成的湿负荷,kg/h G ——单位时间渗入室内的空气总量,kg/hw d ——室外空气含湿量,g/kgn d ——室内空气含湿量,g/kg3.11食物3.11.1 冷负荷冷负荷=()逐时就餐率⨯+τQ Q a) 显热冷负荷ϕτ⨯⨯=n Q 9()b) 潜热冷负荷ττD Q ⨯=700()3.11.2 湿负荷湿负荷=逐时就餐率⨯τDττϕn D ⨯⨯=012.0()τn ——计算时刻就餐总人数ϕ——群集系数τn ——计算时刻的就餐总人数3.12水面蒸发3.12.1 冷负荷冷负荷=水面蒸发发生率⨯τQ a) 水面蒸发形成的潜热冷负荷ττD r Q ⨯⨯=28.0()3.12.2 湿负荷湿负荷=水面蒸发发生率⨯τD a) 水面蒸发散湿量g F D ⨯=ττ()τF ——计算时刻的蒸发表面积,m 2g ——水面的单位蒸发量,kg/(m 2·h )r ——冷凝热,kJ/kg3.13水流3.13.1 湿负荷湿负荷水流发生率⨯G a) 水分蒸发量()γ211t t c G G -⨯⨯=《全国……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动力》(3.2.22)1G ——流动的水量,kg/h c ——水的比热,kg·K1t ——水的初温,℃ 2t ——水的终温,℃γ——水的汽化潜热,平均取2450kJ/kg3.14化学3.14.1 冷负荷冷负荷=化学反应发生率⨯Q a) 化学反应全热散热量6.321qG n n Q ⨯⨯⨯=《全国……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动力》(3.2.23-1)Q ——化学反应的全热散热量,W 1n ——考虑不完全燃烧的系数,可取2n ——负荷系数,实际燃料消耗量与最大燃料消耗量之比G ——每小时燃料最大消耗量,m 3/hq ——燃料的热值,kJ/m 33.14.2 湿负荷湿负荷=化学反应发生率⨯W a) 散湿量w G n n W ⨯⨯⨯=21《全国……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动力》(3.2.23-1)W ——化学反应的散湿量,kg/hw ——燃料的单位散湿量,kg/m 33.15 房间冷风渗透耗热量3.15.1 缝隙长度法计算 a) 详见外窗、外门 3.15.2 换气次数法a) 房间冷风渗透耗热量()w n t t N L c Q -⨯⨯⨯⨯⨯=ρ278.0 《简明供热设计手册》(2-21)c ——空气比热,1kj/kg·℃L ——房间容积,m 3 N ——换气次数,次/hρ——室外空气密度,kg/m 3n t ——室内空气温度,℃w t ——室外空气温度,℃3.15.3 百分率法a) 房间冷风渗透耗热量f Q n Q ⨯= 《简明供热设计手册》()n ——百分率,%f Q ——外围护结构总热负荷,W注:未标注文献名称的公式均选自《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3.16 参考文献[1] 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陆亚俊主编.暖通空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 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动力.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4] 李岱森主编.简明供热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采暖设计参数(1)地理位置:东经118.09°,北纬27.8°;(2)冬季大气压:102590Pa;(3)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8.1℃;(4)冬季采暖期123天。
设计原始资料(1)工程概况:该建筑为唐海县龙港景苑住宅小区3#楼,地上十八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1271.15平方米(地上10635.44平方米,地下635.71平方米);商业部分为地上1、2层,建筑面积1421.92平方米,住宅部分为地上3-18层,建筑面积为9213.6平方米。
墙体:商业部分,外墙为200mm厚钢筋混凝土墙,南北采用20mm厚聚苯板保温/隔热措施,外墙传热系数K[W/m2·K]=0.52;东西山墙采用100mm厚聚苯板保温/隔热措施,外墙传热系数K[W/m2·K]=0.45。
住宅部分,外墙为200mm 厚钢筋混凝土墙,南北采用80mm厚聚苯板保温/隔热措施,外墙传热系数K[W/m2·K]=0.48/0.50;东西山墙采用100mm厚聚苯板保温/隔热措施,外墙传热系数K[W/m2·K]=0.43。
窗:商业部分,南向窗和东向窗采用Low-E隔热铝合金12氩气玻璃窗(离线),北向窗采用6透明窗+12空气+6透明窗。
住宅部分,窗全部采用6透明窗+12空气+6透明窗。
传热系数均为2.4W/m2·K。
所有外窗采用塑钢中空玻璃窗及断桥隔热铝合金窗。
门:户门采用钢制保温、防盗、甲级防火一体门,传热系数为2.0W/m2·K。
内门为木夹板门。
屋面:采用120mm厚聚苯板保温层,传热系数为0.44W/m2·K。
2.2.1唐山市采暖室外计算参数表2-1唐山市室外气象参数参数名称冬季室外计算温度冬季室外平均风速设计值-8.1℃ 1.8m/s2.2.2采暖室内计算参数表2-2各房间的设计温度值功能厨房卫生间起居室卧室底商办公室商业卫生间开敞办公设计温度(℃)18 16 20 20 20 18 18 18表3-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名称传热系数W/m2•℃外窗 2.4户门 2.0外墙南0.50北0.48 东(山墙)0.43 西(山墙)0.42 内隔墙0.83 屋面0.44热负荷计算房间的热负荷Q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Q =Q1+ Q2+ Q3(3-1)式中:Q1——围护结构耗热量,W;Q2——冷风渗透耗热量,W;Q3——冷风侵入耗热量,W。
第二章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1、冷负荷:为保证房间或物体低于周围环境温度所需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
2、热负荷:为保证房间或物体高于周围环境温度所需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
3、湿负荷:为了维持房间温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湿量称为湿负荷。
4、正确确定冷热湿负荷的意义:负荷计算是暖通空调设计的依据,关系到环境指标保证设备畜量大小、方案确定,系统管道大小等。
5、冷、热、湿负荷计算依据:室外气象参数和室内需求保持的参数。
§2-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一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指在负荷计算中所采用的室外空气参数。
(2)确定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按现行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中规定的计算参数,见附录2-1。
(3)我国确定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基本原则:按不保证天数法即全年允许有少数时间不保证室内温湿度标准,若必须全年保证时,参数需另行确定。
(4)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分类: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确定原则:《规范》确定,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取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也同样。
历年平均:指1950~1980三十年平均。
用途:用于计算夏季新风冷负荷。
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①空调因围护结构传热负荷计算原理:按不稳定传热过程计算,因此,须知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②逐时温度:d m t t t ∆+=βτ.0τt —逐时温度 ℃m t .0—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规范规定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见附录2-1。
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2-1确定;d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 按附录2-1或下式计算52.0.0.0ms d t t t -=∆ 式中s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相对湿度①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的用途:在冬季利用空调供暖时,计算围护结构的热负荷和新风负荷均用此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