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9
范文范例学习参考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诗词人名号出生生平背景作品风格代表作其它1、李白谪(zhé)诗人:字太白,号汉族,祖籍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静夜盛唐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思》、《蜀被贬流放的诗人701-762 嫡(dí) 出:由正唐朝浪漫(今甘肃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道难》、主义诗人,天水市),寓居在安陆、应山。
直到天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将进妻所生的孩子,被后人誉出生于碎极精神。
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酒》《梦游一般家业或者王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为“诗仙”。
叶城(当时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天姥吟留位都由嫡长子继李白和杜属唐朝领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
他讴歌祖国别》、《行承。
甫并称土,今属吉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路难》庶(shù)出:“李杜”。
尔吉斯斯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在封建宗法制度李商隐与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他被下,姬妾,或者坦)[1] ,4杜牧并称岁再随父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
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非正妻的嫔妃所为“小李迁至剑南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生的孩子叫庶杜”道绵州。
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出。
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2、杜甫字子美,自汉族,河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春望》、杜甫的思想核心唐朝由盛转衰号少陵野南巩县(今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诗词人名号出生生平背景作品风格代表作其它1、李白盛唐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1],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寓居在安陆、应山。
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
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静夜思》、《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谪(zhé)诗人:被贬流放的诗人嫡(dí)出:由正妻所生的孩子,一般家业或者王位都由嫡长子继承。
庶(shù)出: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姬妾,或者非正妻的嫔妃所生的孩子叫庶出。
2、杜甫唐朝由盛转衰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被后人称为“诗圣”,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及风格1、陶渊明(352或365~427),东晋著名山水田园诗人。
名潜,字元亮。
平淡而又淳厚的艺术风格,质朴凝练的语言风格。
《归园田居五首》2、王之涣(688~742)《凉州词》、《登鹳雀楼》。
3、孟浩然——应试落第,归隐山林——寄情田园,寻求归隐——清远空淡,韵味深长人生经历:(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早年隐居鹿门山,40岁入长安应进士考落第,失意东归,自洛阳东游吴越,即所谓“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张九龄出镇荆州,引为从事,后病卒。
他是不甘隐沦而以隐沦终老的诗人。
思想内容:其山水田园诗,主要反映隐居生活,描写山水田园风景。
内容并不丰富。
艺术特点:清远空淡,韵味深长,往往以自然清朗的格调表达深长意韵,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怀,给人一种清纯之美。
语言朴实无华,平淡、自然。
4、王昌龄(698~757)《出塞》5、王维——身陷叛军,皈依佛门——前期积极,后期求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人生经历:(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
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因事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曾奉使出塞,回朝后累官至给事中。
安史之乱,身陷叛军,接受伪职。
乱平,受降官处分,后官至尚书右丞。
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
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别墅,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思想内容:前期诗歌表现出一种政治理想,积极入世精神。
诗豪壮雄阔,内容充实。
后期着意表现大自然之美。
艺术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描写景物优美,精工刻画;意境动人,浑然完整,语言高度清新洗练,朴素中有润泽华采。
6、李白——供奉翰林,漫游各地,晚年飘泊——揭露黑暗,怀才不遇,向往自由——意境壮阔,想象奇特,真率自然,清新飘逸(豪放飘逸)人生经历:(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生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今属四川省江油)青莲乡。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人背景及特点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人背景及特点一、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1],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寓居在安陆、应山。
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
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二、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四、陶渊明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著名诗人及其风格陶渊明:先做几年小官,后辞官归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朴实自然,悠然冲淡。
《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骆宾王:仕途受挫,起而造反;建功立业,怀才不遇;擅长铺陈,圆熟流转。
《在狱咏蝉》王勃:少时家贫,出仕废官;怀乡送友;意境开阔,清新质朴。
《杜少甫之任蜀川》陈子昂:慷慨任侠,株连下狱;忧国忧民,生不逢时;激情奔放,刚健质朴。
《登幽州台歌》王维:身陷叛军,皈依佛门;前期积极,后期求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过香积寺》《山居秋暝》《渭城曲》《使至塞上》孟浩然:应试落第,归隐山林;寄情田园,寻求归隐;清远空淡,韵味深长。
《过故人庄》《洞庭湖赠张丞相》《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高适:潦倒失意,转任武职;边塞征战,建功立业;雄厚豪健,悲壮浑朴。
《别董大》王之涣:遭人诬陷,漫游中原;边塞征战;气势雄浑,意境开阔,韵调优美。
《凉州词》王昌龄:早年贫贱,后遭谤谪;边塞征战,征夫思妇;意境雄浑,语言蕴藉,和谐婉转。
《芙蓉楼送辛渐》《出塞》《从军行》李白:供奉翰林,漫游各地,晚年漂泊;揭露黑暗,怀才不遇,向往自由;意境壮阔,想象奇特,直率自然,清新飘逸。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子夜吴歌》《登金陵凤凰台》《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天门山》《上李邕》《塞下曲》岑参:边塞任职;边塞征战,风光奇异,慷慨报国;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语言豪迈。
《逢入京使》《草堂村寻罗生不遇》《巴南舟中夜市》杜甫:早年漫游,科场失利,身陷叛军,晚年漂泊;忧国忧民,揭露黑暗,同情百姓;意境壮阔,沉郁顿挫。
《望岳》《旅夜书怀》《登岳阳楼》《客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蜀相》《清江》《绝句四首》《江南逢李龟年》韩愈:三岁丧父、国子博士、后遭贬谪;遭贬情绪、怀才不遇;好发议论、古朴苍劲、奇崛险怪。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韦应物:贵胄出身、晚年闲居;寄情田园、洁身自好;高雅闲淡、清新自然。
《滁州西涧》《秋夜寄邱员外》元稹:少年丧父、中年遭贬;百姓疾苦、治国安邦;平浅明快、铺叙曲折、刻画真切。
中国古代十大着名诗人背景及特点一、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1],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寓居在安陆、应山。
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
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二、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及风格1、陶渊明(352或365~427),东晋著名山水田园诗人。
名潜,字元亮。
平淡而又淳厚的艺术风格,质朴凝练的语言风格。
《归园田居五首》2、王之涣(688~742)《凉州词》、《登鹳雀楼》。
3、孟浩然——应试落第,归隐山林——寄情田园,寻求归隐——清远空淡,韵味深长人生经历:(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早年隐居鹿门山,40岁入长安应进士考落第,失意东归,自洛阳东游吴越,即所谓“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张九龄出镇荆州,引为从事,后病卒。
他是不甘隐沦而以隐沦终老的诗人。
思想内容:其山水田园诗,主要反映隐居生活,描写山水田园风景。
内容并不丰富。
艺术特点:清远空淡,韵味深长,往往以自然清朗的格调表达深长意韵,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怀,给人一种清纯之美。
语言朴实无华,平淡、自然。
4、王昌龄(698~757)《出塞》5、王维——身陷叛军,皈依佛门——前期积极,后期求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人生经历:(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
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因事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曾奉使出塞,回朝后累官至给事中。
安史之乱,身陷叛军,接受伪职。
乱平,受降官处分,后官至尚书右丞。
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
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别墅,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思想内容:前期诗歌表现出一种政治理想,积极入世精神。
诗豪壮雄阔,内容充实。
后期着意表现大自然之美。
艺术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描写景物优美,精工刻画;意境动人,浑然完整,语言高度清新洗练,朴素中有润泽华采。
6、李白——供奉翰林,漫游各地,晚年飘泊——揭露黑暗,怀才不遇,向往自由——意境壮阔,想象奇特,真率自然,清新飘逸(豪放飘逸)人生经历:(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生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今属四川省江油)青莲乡。
中国古代十大着名诗人背景及特点一、李白701-762;字太白;号;唐朝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今甘肃天水市;出生于当时属领土;今属1;4岁再随父迁至..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东至越州会稽郡;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李白和并称“”..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并称为“大”;与并称为“小李杜”..李白诗中常将想象、、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二、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巩县今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与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他的诗被称为“”..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的一面;从其名作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三、苏轼苏轼1037~1101;字;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佑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弟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等..四、陶渊明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汉族;今江西省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等..陶渊明;晚年更名潜;字;号“五柳先生1”;谥号“2”死后由朋友刘宋着名诗人颜延之所谥;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晋世名渊明;入刘宋后改名潜..大约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曾祖父;是开国元勋;显着;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都做过太守..父名史不载;存疑..五、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着名、;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因笃信;有“”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等..受影响很大;精通;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六、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号;又号醉吟先生;生于河南;后迁居河南荥阳..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共同倡导;世称“元白”;与并称“刘白”..1白居易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和“”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传世;代表诗作有等..2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葬于香山..3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七、辛弃疾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与;现存词600多首;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公元1207年秋;辛弃疾逝世;年68岁..1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或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都与他的创作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八、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南北宋之交女;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已散佚..后人有辑本..今有..1-3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宋人早有着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九、孟浩然孟浩然689-740;男;;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着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合称为“王孟”..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十、岑参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南阳新野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唐代着名的边塞诗人;人称“岑嘉州”..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家境日趋困顿..他从兄属学;九岁属文..十五岁山居嵩颖;刻苦学习;遍读经史;奠定学业基础..20岁至长安今陕西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今河南洛阳;漫游河朔..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深受启迪..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改任起居舍人..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此人称“岑嘉州”..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客死成都舍..享年56岁..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诗词人名号出生一世背景作品风格代表作其余1、李白字太白,号汉族,原籍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他的诗歌整体风格清爽俊逸,既反《静夜谪( zhé)诗人:盛唐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了宽泛旅行生活,南到洞庭映了时代的繁华情况,也揭露了统思》、《蜀被贬流放的诗701 -762唐朝浪漫(今甘肃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歧视道难》、人主义诗人,天水市),寓居在安陆、应山。
直到天显贵,抗争传统拘束,追求自由和《将进嫡(d í)出:由正妻被后人誉出生于碎宝元年( 742),因道士吴筠理想的踊跃精神。
诗中常将想象、酒》《梦游所生的孩子,一为“诗仙”。
叶城(当时的介绍,李白被召至长安,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天姥吟留般家业或者王李白和杜属唐朝领供奉翰林,后因不可以见容于进而造成奇怪怪彩、瑰丽感人的意别》、《行位都由嫡长子甫并称“李土,今属吉显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境。
他歌颂祖国河山与漂亮的自然路难》继承。
杜”。
李商尔吉斯斯金放还而去,此后由高天师风光,风格雄奇豪迈,俊逸清爽,庶( shù)出:隐与杜牧坦) [1] , 4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丰饶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在封建宗法制并称为“小岁再随父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
艺术的圆满一致。
他被贺知章称为度下,姬妾,或李杜”迁至剑南成为一个真切的道士,过着“谪神仙”,其诗大多为描绘山川和者非正妻的嫔道绵州。
飞扬四方的旅行生活。
抒发心里的感情为主。
李白的诗具妃所生的孩子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叫庶出。
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亮的艺术特点。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怀色彩十分浓郁,感情的表达拥有一种翻江倒海、一泻千里的气魄。
2、杜甫字子美,自汉族,巩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初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理想和所《春望》、杜甫的思想核唐朝由盛转衰号少陵野县(今巩义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人背景及特点一、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1],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寓居在安陆、应山。
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
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二、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诗词人名号出生生平背景作品风格代表作其它1、李白盛唐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1],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寓居在安陆、应山。
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
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静夜思》、《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谪(zhé)诗人:被贬流放的诗人嫡(dí)出:由正妻所生的孩子,一般家业或者王位都由嫡长子继承。
庶(shù)出: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姬妾,或者非正妻的嫔妃所生的孩子叫庶出。
2、杜甫唐朝由盛转衰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
中国历代诗人简介及其代表作1. 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诗歌充满追求进步的生活热情和深厚的爱国感情;表现了他憎恶黑暗、坚持正义的高洁人格..想象丰富;辞藻绚烂;常用大胆幻想和夸张的手法;融化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构成雄奇壮丽的境界;富于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大纲选其离骚节选和湘夫人2首..2. 曹操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其诗或反映汉末动乱现实;或抒发个人宏大抱负..情感深沉;慷慨悲凉..大纲选其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3首..3. 曹植东汉末期;三国初期魏国其诗前期大都表现游乐生活和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后期作品则充满愤激情绪;有的还能反映人民疾苦..笔力雄健;词采华茂;在学习乐府民歌的基础上;讲究形式美;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大纲选其七步诗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视死忽如归2首..4. 陶渊明东晋人其大量田园诗描绘农村风光和劳动情景;流露出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风格平淡自然;韵味隽永..语言简洁含蓄;深厚而富有意境..大纲选其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其五3首..5.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其诗题材丰富;感情真挚..大纲选咏鹅1首..6. 王勃初唐其诗于清丽婉畅之中带有宏放浑厚的气象..人称“诗杰”..大纲选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首..7. 贺知章唐朝人写景之诗;较清新通俗..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大纲选其咏柳回乡偶书少小……8. 王之涣盛唐着名边塞诗人..其诗雄奇豪放;音乐性强;脍炙人口..大纲选其登鹳雀楼凉州词2首..9. 孟浩然唐代诗人其诗多写隐居闲适生活和羁旅愁思..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见长..大纲选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宿建德江3首..10.王昌龄盛唐的边塞诗人其诗多写边塞军旅生活;也有闺怨、宫怨、送别之作;于七绝用力最专;常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 有"七绝圣手"之誉..大纲选其出塞其一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3首11.王维盛唐时期的着名诗人其诗前期多写边塞生活;后期多写山水诗..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苏轼评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誉为“诗佛”..大纲选其使至塞上鹿柴竹里馆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6首..12.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风格雄奇奔放;前无古人;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清新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达到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高峰..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诗仙”..大纲选其古朗月行静夜思秋浦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独坐敬亭山望天门山行路难将进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蜀道难17首..13.崔颢唐代早期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体验边塞生活;诗风变为雄浑奔放..大纲选其黄鹤楼1首..14.王翰唐朝恃才不羁;诗多壮丽之词;多属边塞风格..大纲选其凉州词1首..15高适唐朝以边塞诗着名;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情调悲壮苍凉;笔势豪健雄壮奔放;激昂慷慨..大纲选其别董大1首..16.刘长卿唐朝其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贬谪漂流的感慨和山水隐逸之情..他善于描写自然景物;风格清雅洗练;接近"王孟";擅长五言;尤工五律;有"五言长城"之称..大纲选其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首..17 杜甫唐朝其诗显示唐朝由盛及衰;称为"诗史";思想深厚;境界开阔..以古体、律诗见长;反映民间疾苦;表达爱国之情..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人称为“诗圣”..大纲选其江畔独步寻花赠花卿绝句四首其三绝句二首其一江南逢李龟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望岳旅夜抒怀春望咏怀古迹其三蜀相登高兵车行阁夜客至登岳阳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8首..18. 岑参唐朝以七言诗见长;后期边塞诗生动夸张;慷慨激昂;表现了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积极乐观精神..作品气势磅礴;想象丰富;语言变化自如;形成了奇峻壮阔的风格..大纲选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首..19、韦应物唐朝其诗多关心民间疾苦;表达愤世忤时之作;以描写田园景物者最着名 ..简淡秀朗;意境高远;语言简洁;风格淡雅;富有诗情画意..大纲选其滁州西涧1首把春雨中荒山野渡的景色写得优美如画;又含蓄地流露出待渡者的怅惘心情;颇耐寻味..20. 卢纶唐朝其诗多送别酬答;也有少数反映边塞将士生活的作品;大纲选其塞下曲其二1首..21. 孟郊唐朝其诗多感伤自己的遭遇;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形成瘦硬奇警的风格;"郊寒岛瘦" ..曾称之为“诗囚”..大纲选其游子吟1首;写的平易自然;意味深隽..22. 常建唐朝常以山村、寺观为题材;其诗多为五言..大纲选其题破山寺后禅院1首 ..23. 韩愈唐朝其诗力求新奇;境界壮阔;以文为诗;自成一家;但过分避熟求生;不免流于险怪..大纲选其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首..24. 刘禹锡唐朝诗文俱工;自成一家..他仿效民歌体;独创竹枝词诗体..竹枝词具有健康开朗的情调和浓厚的地方色彩;于唐诗中别开生面;别具风格..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人称其为“五言长城”..大纲选其竹枝词其一秋词其一望洞庭石头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浪淘沙其一乌衣巷7首..25. 白居易唐朝其诗以政治讽喻诗为主;揭露封建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长篇叙事诗琵琶行语言优美而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人称“诗魔”..大纲选其观刈麦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琵琶行4首..26. 元缜唐朝前期诗作对当时社会矛盾有所揭露;后期则多写身边琐事;意义不大..大纲选其闻乐天授江州司马1首;反映其对白居易的深厚友情;以哀景抒哀情;景语即情语..27. 贾岛其唐朝诗题材窄狭;缺少社会内容;多为写景、送别、怀旧之作;情调偏于荒凉凄苦;也有个别清新动人的小诗..语言清淡朴素;以铸字炼句取胜;刻意求工..人称其为“诗奴”..大纲选其寻隐者不遇1首..28. 李贺唐朝其诗多诉说怀才不遇的痛苦和对现实的愤懑;想象奇特;构思精巧用词瑰丽;色彩浓艳;独树一帜;称为"长吉体"..由于生活面狭窄和过于追求新奇险怪 ;许多诗歌也不免流于晦涩;往往有奇句而欠缺完整的形象、意境和脉络..故称其为“诗鬼”..大纲选其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2首..29. 杜牧唐朝其诗多指陈时政之作;感时伤世;忧国忧民..写景抒情的小诗;风格清丽 ;画面鲜艳;意境深远;在晚唐轻浮艳丽的诗坛上独树一帜..人称其为“杜紫薇”..大纲选其清明山行江南春过华清宫其一泊秦淮赤壁秋夕7首..30.李商隐唐朝其爱情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词句精警;色彩浓丽..大纲选其乐游原夜雨寄北无题锦瑟4首31.温庭筠唐朝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善于创造意境;表现情思..其诗风格高昂;笔力雄健;其词内容多为闺怨之情;风格柔靡;手法多变;为花间派创始人..大纲选其诗商山早行1首;词忆江南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2首..32.李煜南唐朝其词前期多反映宫廷生活;后期多怀念往昔;吟叹身世;艺术成就极高 ..善于用白描手法抒写内心情感;语言明净自然;形象鲜明;扩展和提高了词的表现力..大纲选其浪淘沙相见欢虞美人3首..33.范仲淹北宋;其词仅五首传世;以善写边塞风光和抒发羁旅情怀为特色;境界开阔而深沉;为宋词题材开拓了新的领域..大纲选其渔家傲1首..34. 晏殊北宋;追踪西昆体;主要表现闲适享乐生活的乐趣;偶尔也流露出寂寞空虚之感;风格清新婉丽..大纲选其浣溪沙1首..35.王安石北宋;其诗文雄健刚劲峭拔..其诗遒劲清新;小诗情韵深婉;词作不多但意境开阔..大纲选其桂枝香·金陵怀古1首..36. 苏轼北宋;诗于晚唐后另辟蹊径;世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题材广泛;境界阔大..其农村词风格清新..人称诗神大纲选其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4首;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水调歌头念奴骄·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十二日夜记梦江城子·密州出猎5首..37. 秦观北宋;婉约派主要词人;艺术成就较高.. 其词多写个人身世羁旅行役及男女情爱;善于通过凄迷景色和婉转语调;表达感伤情绪;格调轻柔曼丽..大纲所选鹊桥仙1首与其他词相比;思想较为积极..38.周邦彦北宋;诗作内容较空虚;不外闺情羁愁之类;格律法度极为精审;语句雕琢工巧;喜化用前人诗句;长调尤善铺叙..大纲选其词苏遮幕1首..39.李清照宋朝;前期词描写闺中悠闲生活和夫妇间离别情绪;后期主要悲叹身世;寄寓家国之思;流露出爱国思想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艺术上力求专精;富于创造性;语言不假雕琢;而音调流转和美;形象鲜明生动;风格婉约而兼有爽朗豪放..号称易安居士大纲选其诗夏日绝句1首;词声声慢醉花阴一剪梅3首..40. 陆游南宋;诗词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抒写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和有志难伸的愤恨心情;气势雄浑;感情奔放;语意明快;还有些描写山水景物和风俗人情的作品清新俊逸;别具风采..词以沉郁雄放为主要特色兼又柔婉清逸的情趣..大纲选其诗游山西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5首..41.范成大南宋;晚年擅长写田园生活景象;不少篇章把农村自然风光的描写与对封建剥削的揭露结合起来;赋予田园诗以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使金途中曾写七十二首七言绝句反映中原人民的悲惨生活和渴望光复的心情;谴责宋朝统治者昏庸误国;爱国感情极为真挚..大纲选其夏日田园杂兴1首..42.杨万里南宋;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大纲选其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首..43.辛弃疾南宋;主要抒写恢复国家统一的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境界雄奇阔大;感情热烈奔放..描写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的小词清新婉丽;韵味深长..大纲选其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3首..44. 姜夔南宋;精通音律;词风清空高洁;极富想象;语言灵动自然..大纲选其扬州慢1首..45.文天祥南宋;诗词含有强烈的民族尊严意识和大义凛然的豪情;都是蘸着血泪写下的..大纲选其过零丁洋1首..46.关汉卿元杂剧奠基人..其剧多揭露封建社会黑暗;表现人民的反抗精神和聪明才智..剧情紧凑集中;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质朴自然;富有表现力..大纲选其窦娥冤.. 47.张养浩元代;大纲选其山坡羊·潼关怀古56.张可久散曲内容主要为啸傲湖山;嘲风弄月;偶尔怀古伤今;流露对现实不满..艺术上追求工巧;注重炼字协律;风格典丽..大纲选其醉太平..48.王实甫元杂剧作家..作品多取材于封建上层社会;表现反封建礼教内容戏剧性强;语言优美;后人曾用"花间美人"形容其语言风格..大纲选其端正好·长亭送别..49. 王冕元末明初;其诗多写隐逸生活;诗风遒劲纵逸;自然质朴;不拘常格..大纲选其墨梅1首..50. 于谦明代;诗风朴实刚劲;真切感人..大纲选其石灰吟1首..51.夏完淳明代;其诗充满爱国激情和时代气息;慷慨悲凉而又高亢激越..语言华美;意境苍凉悲壮;慷慨生哀..大纲选其别云间1首..52. 郑燮清代;他的诗没有沾染当时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风气;着重抒写真情实感;清新流畅;自成一派..大纲选其题竹石1首..53.龚自珍清代;近代思想界先驱;主张革新..其诗想象奇异;文辞瑰丽;风格多样;充满浪漫主义精神;实现了政论与诗的巧妙结合..大纲选其己亥杂诗2首..54.马致远元代;擅长写景;曲文优美;影响深广..大纲选其天净沙·秋思..唐宋八大家韩愈: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八代:宋、齐、梁、陈、魏、齐、周、隋;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欧阳修: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醉翁一人;天圣进士..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他的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诗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着有欧阳文忠公文集..苏洵:字明允;号老泉;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欧阳修上其所着衡论权书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洵着有<嘉佑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是北宋着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词人、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5 ;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全才”..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作品有等..苏辙:字子由;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改革家..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佑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之一..。
目录汉末时代特征: (1)曹操 (1)曹植 (1)初唐时代背景: (2)王勃 (2)陈子昂 (2)盛唐时代背景: (3)王维 (3)孟浩然 (3)李白 (4)贺知章 (4)岑参 (5)盛唐时代特征: (5)刘长卿: (5)王湾: (6)中唐时代特征: (6)柳宗元 (6)韩愈 (7)白居易 (8)刘禹锡 (8)杜甫 (9)晚唐时代特征: (9)杜牧: (10)李商隐: (10)张志和: (11)北宋时代背景: (11)晏殊 (11)欧阳修 (12)王安石 (12)秦观 (13)南宋时代特征: (13)李清照 (14)杨万里 (14)范仲淹 (17)元朝时代特征: (17)马致远 (17)张养浩 (18)清时代特征: (18)高鼎 (18)龚自珍 (19)汉末时代特征:①汉末建安(196-220)年,这时政权实际掌握在曹操手中,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
②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背景:①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②曹操早年爱好武艺,又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
③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
④乐府诗较多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诗歌风格:①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②散文清峻整洁。
曹植背景:①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②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前期诗歌主要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
后期的诗歌,主要表达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激起的悲愤。
诗歌风格:①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