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民语班,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72.50 KB
- 文档页数:6
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海水C.石油D.氧气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空气B.水C.二氧化碳D.过氧化氢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够实现下列转化的是()A. C + O2→CO2 BB. CuO + H2SO4→CuSO4 + H2OC. CaCO3 + HCl→CaCl2 + CO2↑+ H2OD. Fe2O3 + 6HCl→2FeCl3 + 3H2O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氧气B.水C.硫酸D.氯酸钾5、下列物质中,可以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是()A.固体氢氧化钠B.熟石灰C.生石灰D.浓硫酸6、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D.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2H2+O22H2OB. 2NaOH+H2SO4Na2SO4+2H2OC. CaCO3+2HClCaCl2+H2O+CO2↑D. Fe+CuSO4Cu+FeSO48、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碳酸钠B.一氧化碳C.氧化铜D.氯化铁9、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氢氧化铝B.五水硫酸铜晶体C.一水合氨D.纯碱10、下列物质中,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是()A.氨基酸B.蛋白质C.脂肪D.淀粉wēn nuǎn zǔ guó yǐng bǎn lǐng dǎozhī yīn dǎng yuán miáo zhǔn bǎi fǎn bù mǎng本文 )高( )淡 ( )凉( )爽 ( )颜( )色本文 )谷( )登 ( )紫( )红 ( )面( )风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小朋友们在厚厚的棉衣里藏猫猫。
春天,他又把小朋友从棉衣里拉出来。
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满天飘起了大雪。
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那么是人类用以看法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腕之一。
小编预备了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希望你喜欢。
2021-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文科化学试题总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考试说明:能够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Ag:108 Cu:64 一、选择题(合计52分;每题只要一个正确答案1-14题每题2分,合计28分,1522题每题3分,合计28分)1.以下式子表示的物质一定为纯真物的是( )A.C2H6OB.CH4OC.C2H4O2D.C7H162.以下烷烃的命名中,正确的选项是( )A 3―甲基丁烷B 2―乙基丁烷C 2,3―二甲基丁烷D 3,4―二甲基丁烷3.以下对无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画,正确的选项是( )A.苯和氢气制环己烷;苯的硝化反响;属于同一反响类型B.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乙烯与氯化氢反响制氯乙烷属于同一反响类型C.乙烷和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完全熄灭生成3molH2OD.一定条件下,乙醇可发作消去反响,甲醇也可发作消去反响4.以下理想不用原电池原了解释的是( )A、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B、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外表构成蓝黑色维护层C、纯锌与稀硫酸反响时,滴入大批CuSO4溶液后反响速率加快D、烧过菜的铁锅参与清水放置,出现红棕色的锈斑5.常温下,以下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少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Fe2+、NO3-、Na+、SO42-B.水电离出的c(H+) =10-12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C.c(H+)/c(OH-)=1012的水溶液中:NH4+、Al3+、NO3-、Cl-D.c(Fe3+) =0.1mol/L的溶液中:K+、ClO-、SO42-、SCN-6.将反响Cu(s)+2Ag+(aq)===Cu2+(aq)+2Ag(s)设计成原电池,某一时辰的电子流向及电流计(G)指针偏转方向如下图,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KNO3盐桥中的K+移向Cu(NO3)2溶液B、Cu作负极,发作恢复反响C、电子由AgNO3溶液经过盐桥移向Cu(NO3)2溶液D、任务一段时间后,AgNO3溶液中c(Ag+)减小7.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参与4 mol A和2 mol B停止如下反响:3A(g)+2B(g)4C(s)+D(g),反响2 min后到达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前2 min,D的平均反响速率为O.2 mol/(Lmin)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来源:学+科+网Z+X+X+K]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不移动D.添加B,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8.室温下,向10 mL 0.1 mol/L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溶液中粒子的数目减小B.再参与CH3COONa固体能促进醋酸的电离C.稀释醋酸溶液,溶液中一切离子的浓度均降低D.溶液中不变9.以下物质中,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①乙烯②乙烷③乙苯④乙醇⑤乙酸⑥聚乙烯⑦苯A.①③⑥B.③⑤⑥⑦C.①③④D.②⑤⑦10.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稀食盐水和K3[Fe(CN)6]试液混合溶液的培育皿中(如下图平面图),经过一段时间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Ⅰ左近溶液pH降低B.Ⅱ左近很快出现蓝色沉淀C.Ⅲ左近发生黄绿色气体D.Ⅳ左近很快生成铁锈11、用惰性电极电解M(NO3)x的水溶液,当阴极增重a克时,在阳极上同时发生b升氧气(规范状况),从而可知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2.4ax / bB.11.2ax / bC.5.6ax / bD.2.5ax / b12、用物质的量都是0.1mol的HCN和NaCN混合后配成1L 溶液,溶液中c(CN-)A.c(H+)c(OH-)B.c(HCN)C.c(CN-)+c(OH-)=0.1molL-1D.c(HCN)+c(CN-) =0.2molL113.以下关于电解质溶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B.常温下,在pH=7的醋酸钠和醋酸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十)C.在pH=5的氯化钠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c(Na+)=c(C1-)D.0.1 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c(OH-)=c(H+)+c(HS-)+c(H2S)14.无机物的一氯代物能够的结构有(不思索平面异构)A.6种B.8种C.11种D.15种15.以下图两个装置中,液体体积均为200ml,末尾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mol/L,任务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都经过了0.02mole,假定不思索溶液体积的变化,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发生气体体积①=②B.电极上析出固体质量①②C.电极反响式:①中阳极:4OH-4e-=2H2O+O2②中负极2H++2e-=H2D.溶液的pH变化:①减小②增大16.将以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以下判别正确的选项是A.Cu电极上发作恢复反响B.电子沿ZnabCu途径活动C.片刻后甲池中c(SO42-)增大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白色17.苯甲酸(C6H5COOH)和山梨酸(CH3CH CHCH CHCOOH)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
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8分)1.室温时,柠檬水溶液的pH是3,其中的c(OH-)是A.0.1 mol/LB.110-3 mol/LC.110-7 mol/LD.110-11 mol/L2.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2H2O H3O++OHB、H2S H++HSC、NaHS Na++HSD、HCO3+H2O H3O++CO32-3、用0.1026molL-1的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A. 22.3mLB. 22.30mLC. 23.65mLD. 23.4 mL4.下列反应中,属于水解反应且使溶液显酸性的是A.NH4+ + H2O NH3H2O + H+B.HCO3+ H2O CO32- + H3O+C.S2- + H2O HS-+ OH-D.NH3 +H2O NH4+ +OH-5、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 N2(g)+CO2(g);△H=-373.2kJmol-1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 降低温度同时减小压强学科6、准确量取25.00 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A.50 mL量筒B.25mL酸式滴定管C.50 mL酸式滴定管D.50mL碱式滴定管7.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 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B.将水加热到100℃,使pH=6C.向水中加入Al2(SO4)3固体D.向水中加入CH3COONa固体8、下列试纸在使用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的是A.红色石蕊试纸B.碘粉碘化钾试纸C.PH试纸D.品红试纸9、室温下,PH等于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A.大于7或等于7B. 小于7C. 小于7或等于7D.无法确定10、下列事实中,不能证明醋酸是弱酸的是?( )A.醋酸能与大理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B. pH = 3的醋酸溶液稀释100倍后pHC.室温下,醋酸钠溶液的pHD.常温下,0.1 molL-1醋酸溶液pH=2.5学11.下列有关水的电离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B.向水中通入少量HCl气体,恢复到原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向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恢复到原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减小D.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水的电离被抑制,c(OH-)增大12.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物质XYZ初始浓度/molL-10.10.202min后平衡浓度/molL-10.050.05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X+3Y 2Z,其平衡常数为1600C.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D.用Y来表示的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0.025 molL-1min-113.关于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E1是该反应的活化能B.△E2是破坏2mol HCl(g)所需的能量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Cl2=2 HCl △H=-183KJ/molD.该反应是一个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14、在固定体积的容器内进行反应2AB(g) A2(g) + 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B.容器中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B15.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 )A.在c(H+)=10-10 mol/L的溶液中 Al3+ 、NH 、Cl- 、NOB.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 Fe3+、Na+ 、SO42-、NO 科网C.水电离出来的c(H+)=10-12mol/L的溶液 K+、HCO3-、Cl-、ClO-D.含Al3+、CO 、Na+、AlO2-的溶液液科网16.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a2CO3、NaHCO3两种盐的溶液中,离子种类是Na2CO3多于NaHCO3B.在CH3COONa溶液中c (CH3COO-) c(Na+) c(OH-) c(H+)C.在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液的c(H+)/c(CH3COOH)增大D.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10-5 mol/L,则此溶液可能是盐酸17、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在其它操作正确规范的前提下,下列操作一定会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酸式滴定管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B 、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碱液润洗C 、滴定过程中不慎有液体溅出 D、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读数18、在相同温度时10mL 0.1mol/L的醋酸溶液与100mL0.01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前者多B 、与活泼金属反应时的起始速率相等C 、0.1mol/L的醋酸溶液中H+的浓度是 0.01mol/L的醋酸溶液中H+浓度的10倍学D 、电离程度后者大19、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K+)为( )A. 0.3 molL-1B.0.2 molL-1C.0.15molL-1D.0.4 molL-120、图Ⅰ是NO2(g)+CO(g)? ?CO2(g)+N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
高二上册化学期末考试题化学是自然迷信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讨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发明新物质的迷信。
小编预备了高二上册化学期末考试题,希望你喜欢。
20212021学年度高二上册化学期末考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
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3.能够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14 O―16 Al―27第一卷 (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要一个选项契合题意。
)1.以下进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 )A.化合反响B.分解反响C.分子拆成原子D.原子结分解分子2. 相反材质的铁在以下图中的四种状况下最不易被腐蚀的是 ( )3.可逆反响N2+3H2 2NH3的正、逆反响速率可用各反响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以下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响已到达平衡形状的是 ( )A.3v正(N2)=v正(H2)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D.v正(N2)=3v逆(H2)4.现代大爆炸实际以为:自然元素源于氢氦等发作的原子核的融合反响。
这于一百多年前,普鲁特运用思辨性推测作出氢是一切元素之母的预言,恰恰分歧。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迷信研讨中假定能以思辨性推测为中心,就能加快迷信的进程B.普鲁特既然氢最轻,它就是其他一切元素之母的推理是契合逻辑的C.分歧是巧合,普鲁特的预言没有迷信理想和实际支撑,只是一种猜想D.现代大爆炸实际是解释宇宙降生的独一正确的实际5.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响X+Y 2Z的影响的表示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上述可逆反响的正反响为放热反响B.X、Y、Z均为气体C.X和Y中只要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D.上述反响的逆反响06.降高温度时,化学反响速率加快,主要缘由是 (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该反响物分子的碰撞时机增多B.反响物分子的能量添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该化学反响的进程是吸热的D.该化学反响的进程是放热的 67.以下各组离子因发作水解反响而不能少量共存的是 ( )A.Ba2+、Cl-、Na+、SO42-B.AlO2-、K+、HCO3-、Cl-C.OH-、Fe3+、NO3-、SO42-D.Al3+、Na+、HCO3-、Cl-8. 原子核外P能层和p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区分为 ( )A. 32和2B. 50和6C. 72和6D. 86和109 . 应用生活中罕见的资料可以停止很多迷信实验,甚至制造出一些有实践运用价值的装置来。
高二文)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我国规定商家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袋,目的是减少“白色污染”B . 乙醇是一种易燃烧污染小的可再生能源,但只能在实验室内作燃料C . 化石燃料不可再生,使用太阳能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D . 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防止其中的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2. (2分) (2018高三上·曲阜期中) 《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 李白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生紫烟包含了物理变化。
B .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北宋沈括用胆矾炼铜的过程属于置换反应C . 唐末五代时期丹学著作《元妙道要略》中有云“以硫黄、雄黄台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
描述的是丹药的制作过程D . 古剑沈卢“以济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折断”。
济钢指的是铁的合金3. (2分)(2016·汽开区模拟) 下列关于青霉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青霉素G的钠盐,俗名盘尼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B . 青霉素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三大发明之一,它的发现堪称20世纪医学的伟大奇迹C . 青霉素为抗生素,但稀释至一千万倍,疗效会消失D . 青霉素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一次失误的试验时偶然发现的4. (2分)(2019·莆田模拟)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高锰酸钾溶液、次氯酸钠溶液、75%乙醇均可用于消毒杀菌,且原理相同B . 地沟油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甘油C . 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铁粉D . “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5. (2分) (2019高二上·温州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足球烯C60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有很高的熔沸点B . SiO2可用来制造光导纤维,是因为SiO2是原子晶体,硬度大C . 工业上可用淀粉、纤维素为原料生产葡萄糖D . 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MgO制金属镁6. (2分)(2017·新课标Ⅲ卷)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 . 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 . 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 .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7. (2分) (2018高一上·桓台期末) 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 陶瓷、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B . 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C . SiO2很稳定,与所有的酸都不反应D . SiO2是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8. (2分) (2014高二下·资阳期末) “绿色化学”要求化学反应尽可能不产生“副产物”,下列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A . 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制聚苯乙烯B .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乙烯C . 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D . 乙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乙烷9. (2分) (2017高二上·广州期中) 许多物质与身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 缺镁易患心血管病,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B . 在医疗上FeCl3常用作止血剂,ZnSO4常用作收敛剂C . 葡萄糖、食盐、味精均可作食品添加剂D . 苏丹红是一种呈红色的有机物,能当作辣椒红色素用于食品加工10.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食盐和醋都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B . 钙、铁、碘都是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C . ClO2、O3等均可用于饮用水消毒D . 静脉滴注NaHCO3溶液可治疗水杨酸中毒反应11. (2分) (2018高三下·龙泉驿月考)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高二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衡水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化学试卷本试卷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题,共30个题,50分,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第二部分为主观题,共6个题,55分,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请注意答题时间为11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O:16Cl:35.5Na:23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钝化②煤的气化③煤的干馏④石油的裂化⑤石油的分馏A.全是B.除②③外C.除②⑤外D.除⑤外2、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3H4Cl2B.C3H8C.C2H6OD.C6H634、(8分)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2.18g·cm-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本题中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 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写出一条既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5.(9分)有机化学反应因反应条件不同,可以生成不同的有机产品。
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3分)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合金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B.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C.废弃的玻璃、金属、纸制品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化学腐蚀而生锈2.(3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C.不使电池中渗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3.(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物包括SO2、NO2、CO、烟尘等B.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C.赤潮、白色污染、绿色食品中的“赤”“白”“绿”均指相关物质的颜色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4.(3分)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冶炼铁是在高温下利用还原反应将铁从其铁矿石中还原出来B.炼钢是在高温下利用氧化剂把生铁中过多的碳和其他杂质氧化C.1mol Fe3O4被CO全部还原成Fe时,转移9mol电子D.铝热法还原铁的反应,可放出大量的热,并能使铁熔化5.(3分)自来水生产的流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混凝剂除去悬浮物质的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B.FeSO4•7H2O是常用的混凝剂,它在水中最终生成Fe(OH)2沉淀C.若要除去水中的Ca2+、Mg2+,可向水中加入石灰后再加入纯碱D.用臭氧可以替代氯气进行消毒6.(3分)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SO42﹣、K+、Na+、CrO42﹣B.Mg2+、K+、HCO3﹣、Cl﹣C.Ca2+、NH4+、Cl﹣、NO3﹣D.Na+、K+、S2O32﹣、SO42﹣7.(3分)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A.温度和压强B.反应物的浓度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D.催化剂的加入8.(3分)如图是探究铁发生腐蚀的装置图.发现开始时U型管左端红墨水水柱下降,一段时间后U型管左端红墨水水柱又上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开始时发生的是析氢腐蚀B.一段时间后发生的是吸氧腐蚀C.两种腐蚀负极的电极反应均为:Fe﹣2e﹣═Fe2+D.析氢腐蚀的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9.(3分)下列与平衡移动无关的是()A.向0.1mol/L的CH3COOH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溶液pH增大B.新制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颜色消失C.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O2建立2NO2(g)⇌N2O4(g)平衡后,增大压强,体系颜色加深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慢慢滴入BaCl2溶液,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10.(3分)下列反应中,熵显著减少的反应是()A.CO(g)+2H2(g)=CH3OH(g)B.CaCO3(s)+2HCl(aq)=CaCl2(aq)+CO2(g)+H2O(l)C.(NH4)2CO3(s)=NH4HCO3(s)+NH3(g)D.2HgO(s)=2Hg(l)+O2(g)11.(3分)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NO2⇌2NO+O2,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O2的同时生成2a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O2的同时生成2a mol NO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12.(3分)反应2A(g)⇌2B(g)+C(g);△H>0,达平衡后,要使v(正)降低、c(A)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降温B.加催化剂C.升温D.加压13.(3分)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A.NH4++2H2O═NH3•H2O+H3O+B.HCO3﹣+H2O═H3O++CO32﹣C.NH3+H2O═NH4++OH﹣D.Cl2+H2O═H++Cl﹣+HClO14.(3分)下列关于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产物为NaOH和H2B.所用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C.阳极反应式为2Cl﹣﹣2e﹣=Cl2↑D.阳极室注入精制的较浓食盐水15.(3分)在一定条件下,将64g SO2气体和32g氧气通入密闭容器中生成SO3气体,达到平衡时,共放出热量78.64KJ,已知SO2在此条件下转化率为80%,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SO2(g)+O2(g)⇌SO3(g);△H=﹣78.64KJ•mol﹣1B.2SO2(g)+O2(g)⇌2SO3(g);△H=﹣196.6KJ•mol﹣1C.SO2(g)+O2(g)⇌SO3(l);△H=﹣98.3KJ•mol﹣1D.2SO2(g)+O2(g)⇌2SO3(g);△H=+196.6KJ•mol﹣116.(3分)在25mL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CH3COOH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在A、B间,溶液中可能有c(Na+)>c(OH﹣)>c(CH3COO﹣)>c(H+)B.在B点,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C.在C点,c(CH3COO﹣)>c(Na+)>c(OH﹣)>c(H+)D.在D点,c(CH3COO﹣)+c(CH3COOH)=c(Na+)二、非选择题17.(12分)氨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氮肥、硝酸、纯碱、尿素等化工产品.下图是合成氨,并联合生产硝酸、纯碱、尿素的简要流程示意图: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部分性质见下表:气体氮气氢气氨熔点(℃)﹣210﹣253﹣78沸点(℃)﹣195﹣259﹣33(1)设备A的名称是,副产物B的化学式是.(2)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小,所以在工业上采取气体循环的流程.即反应后通过把混合气体的温度至少降低到℃(填具体温度),使分离出来,循环使用的气体有.(3)已知尿素的结构简式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4)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过程③和④中的总反应过程.(5)已知:4NH3+3O22N2+6H2O,以此设计的氨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18.(10分)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投料比及产率等问题.已知:CO(g)+H2O(g)⇌H2(g)+CO2(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温度/℃4005008301000平衡常数K10910.6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某温度下,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830℃,在恒容反应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按下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反应混合物,其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有(选填A、B、C、D).A B C Dn(CO2)3101n(H2)2101n(CO)1230.5n(H2O)5232(4)830℃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CO(g)和6molH2O(g)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是.19.(14分)在一个U形管里盛有氯化铜溶液,并插入两块纯锌片作电极,如图:(1)如果把电键K接A,这一装置形成装置,Zn(1)极是极,其电极反应式是;(2)上述反应进行5min后,转换电键K到C,这一装置形成装置,Zn (1)极是极,该装置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3)上述装置进行2min后,再转换电键K到B,在Zn(2)极上发生的腐蚀属于,被腐蚀的金属是,Zn(1)极发生的腐蚀主要属于.20.(16分)已知醋酸和盐酸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酸,在一定条件下,CH3COOH 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H>0(1)25℃时,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两溶液的pH相同②两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③由水电离出的c(OH﹣)相同④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消耗两溶液的体积相同(2)25℃时,向pH均为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加水,随加水量的增多,两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则符合盐酸pH变化的曲线是;(3)25℃时,向体积为V a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滴加pH=11的NaOH溶液V b mL 至溶液恰好呈中性,则V a V b(填“>”、“<”或“=”)假设质检部门规定市售醋酸浓度不得低于4.8g/100mL,某同学欲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来测定某品牌的食用醋中的醋酸含量是否达标.实验具体步骤如下:①托盘天平称取一定质量NaOH 并配制成500mL NaOH溶液;②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标准溶液准确标定该NaOH溶液的浓度;③用上述已知准确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醋酸的浓度.(4)不直接用配置的NaOH溶液滴定样品,而要用标准盐酸先标定再滴定的原因是;(5)若实验过程如下:准确量取该食用醋20.0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再滴加酚酞指示剂,用标定好的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酚酞指示剂由色恰好变成色且即为终点.重复滴定多次,结果记录如下:测定次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V(mL)19.4015.1014.9015.00则该食用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是否合格(填”是”或”否”).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3分)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合金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B.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C.废弃的玻璃、金属、纸制品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化学腐蚀而生锈【分析】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通过熔合成均匀液体和凝固而得;B.降解塑料不会引起污染,还能自然降解为二氧化碳,实现“碳”的循环利用;C.玻璃、金属、纸制品都可以回收利用;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解答】解: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材料中一定有金属,也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故A正确;B.利用纳米技术高效催化二氧化碳合成的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会迅速分解为无毒物质二氧化碳,不会引起白色污染,实现“碳”的循环利用,故B正确;C.玻璃、金属、纸制品都可以回收利用,不可随意丢弃,故C正确;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合金、环境污染、电化学腐蚀等,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2.(3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C.不使电池中渗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分析】根据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来分析进行集中处理的原因.【解答】解:回收废电池的首要原因是防止废电池中渗漏出的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而对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是第二位的.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废电池进行集中处理的原因,我们要回收废旧电池,防止污染环境.3.(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物包括SO2、NO2、CO、烟尘等B.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C.赤潮、白色污染、绿色食品中的“赤”“白”“绿”均指相关物质的颜色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分析】A.根据燃料成分及燃烧时产物的性质分析;B.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C.从赤潮、白色污染、绿色食品的涵义进行分析;D.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污染的排放.【解答】解:A.我国城市工厂、汽车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含少量硫等)、石油等,其其燃烧时会生成SO2、NO2、CO等有害气体和烟尘等大气污染物,故A正确;B.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以上均与颜色无关,故C错误;D.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污染的排放,而非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生活环境的污染与防治、石油与煤的化工等问题,较简单.4.(3分)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冶炼铁是在高温下利用还原反应将铁从其铁矿石中还原出来B.炼钢是在高温下利用氧化剂把生铁中过多的碳和其他杂质氧化C.1mol Fe3O4被CO全部还原成Fe时,转移9mol电子D.铝热法还原铁的反应,可放出大量的热,并能使铁熔化【分析】常用以下方法冶炼金属:Ⅰ.Fe、Zn、Cu等中等活泼金属通常用热还原法;Ⅱ.Na、Mg、Al等活泼或较活泼金属通常采用电解法冶炼制备;Ⅲ.Hg、Ag等不活泼金属通常采用热分解法冶炼.【解答】解:A.铁可用热还原法冶炼,工业常用CO还原,故A正确;B.生铁中含有较多的碳,可应氧化而除去,达到炼钢的目的,故B正确;C.Fe3O4中Fe元素化合价有+2价、+3价,1mol Fe3O4被CO全部还原成Fe时,转移8mol电子,故C错误;D.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常用来冶炼一些难熔金属,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冶炼,为高频考点,金属的活泼性不同,冶炼方法不同,活泼金属采用电解法冶炼,不活泼的金属采用直接加热法冶炼,大部分金属的冶炼都是在高温下采用氧化还原反应法.5.(3分)自来水生产的流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混凝剂除去悬浮物质的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B.FeSO4•7H2O是常用的混凝剂,它在水中最终生成Fe(OH)2沉淀C.若要除去水中的Ca2+、Mg2+,可向水中加入石灰后再加入纯碱D.用臭氧可以替代氯气进行消毒【分析】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B.常用混凝剂为FeSO4•7H2O;C.除去Ca2+、Mg2+,应先加入石灰,然后加入纯碱,可除去过量的钙离子;D.臭氧有强氧化性,可用作饮用水的消毒剂.【解答】解:A.常用混凝剂为FeSO4•7H2O,被氧化、水解后生成Fe(OH)3,具有吸附作用,可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故A正确;B.常用混凝剂为FeSO4•7H2O,被氧化、水解后生成Fe(OH)3,故B错误;C.除去Ca2+、Mg2+,应先加入石灰,然后加入纯碱,过量的钙离子可通过纯碱使之沉淀下来,故C正确;D.臭氧有强氧化性,可替代氯气进行消毒,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常用混凝剂为FeSO4•7H2O,被氧化、水解后生成Fe(OH)3.6.(3分)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SO42﹣、K+、Na+、CrO42﹣B.Mg2+、K+、HCO3﹣、Cl﹣C.Ca2+、NH4+、Cl﹣、NO3﹣D.Na+、K+、S2O32﹣、SO42﹣【分析】溶液无色,则有颜色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溶液呈强酸,存在大量的H+,与H+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CrO42﹣有颜色,与无色溶液不符,故A错误;B.酸性条件下,HCO3﹣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溶液无色,在酸性条件下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D.酸性条件下,S2O32﹣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题目无色、酸性的要求,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把握离子的性质以及反应类型,难度不大.7.(3分)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A.温度和压强B.反应物的浓度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D.催化剂的加入【分析】根据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解答】解:因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而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是影响因素.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要注意与外因的区别.8.(3分)如图是探究铁发生腐蚀的装置图.发现开始时U型管左端红墨水水柱下降,一段时间后U型管左端红墨水水柱又上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开始时发生的是析氢腐蚀B.一段时间后发生的是吸氧腐蚀C.两种腐蚀负极的电极反应均为:Fe﹣2e﹣═Fe2+D.析氢腐蚀的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分析】pH=3的雨水说明该雨水是酸雨,溶液中溶有二氧化硫,酸性条件下,钢铁能发生析氢腐蚀,导致试管内气体压强增大;亚硫酸根离子能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导致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解答】解:A、PH=3的雨水说明该雨水是酸雨,溶液中溶有二氧化硫,酸性条件下,钢铁能发生析氢腐蚀,所以开始时,发生的是析氢腐蚀,故A正确;B、一段时间后,亚硫酸根离子能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发生的是吸氧腐蚀,故B正确;C、无论是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铁都作负极,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都为Fe﹣2e﹣═Fe2+,故C正确;D、析氢腐蚀的总反应为:Fe+2H+=Fe 2++H2↑,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钢铁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所需溶液的酸碱性是解本题的关键,根据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导致试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即可分析解答,难度不大.9.(3分)下列与平衡移动无关的是()A.向0.1mol/L的CH3COOH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溶液pH增大B.新制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颜色消失C.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O2建立2NO2(g)⇌N2O4(g)平衡后,增大压强,体系颜色加深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慢慢滴入BaCl2溶液,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分析】与平衡移动无关,说明反应中不存在化学平衡;常见的存在化学平衡的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醋酸为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入醋酸钠后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了醋酸的电离,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 增大,该变化与平衡移动有关,故A错误;B.氯水中存在氯气与水的反应平衡,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容易分解,导致氯气与水的反应向着正向移动,最终氯气完全反应,溶液颜色消失,该变化与平衡移动有关,故B错误;C.该反应是体积缩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正向移动,二氧化氮含量减小,但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了,所以混合气体颜色加深,该变化与平衡移动无关,与二氧化氮的浓度有关,故C正确;D.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存在水解平衡,加入氯化钡后,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浓度减小,溶液中碳酸根水解生成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当碳酸根离子完全转化成碳酸钡沉淀,溶液红色消失,该变化与平衡移动有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平衡移动原理的内容及应用,明确平衡移动原理的研究对象为可逆反应.10.(3分)下列反应中,熵显著减少的反应是()A.CO(g)+2H2(g)=CH3OH(g)B.CaCO3(s)+2HCl(aq)=CaCl2(aq)+CO2(g)+H2O(l)C.(NH4)2CO3(s)=NH4HCO3(s)+NH3(g)D.2HgO(s)=2Hg(l)+O2(g)【分析】熵减少的反应应为气体→液体→固体的过程,混乱度减小,熵减小,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反应前3mol气体,反应后1mol气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熵值减小,故A选;B.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熵值增大,故B不选;C.由气体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熵值增大,故C不选.D.反应生成气体,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熵值增大,故D不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侧重于熵值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熵值与物质的聚集状态的关系即可解答该题.11.(3分)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NO2⇌2NO+O2,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O2的同时生成2a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O2的同时生成2a mol NO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分析】从平衡状态的两个重要特征上判断:(1)v(正)=v(逆),(2)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解答】解:此题列出了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各种可能情况,应从平衡状态的两个重要特征上判断(1)v(正)=v(逆),(2)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①符合特征(1);②表示的都是正反应方向;③NO2是红棕色气体,颜色不变时说明NO2的浓度保持不变,符合特征(2);④中若是恒容条件,则ρ始终不变;若恒压条件,则ρ随反应而变;⑤也说明符合特征(2).故①③⑤能说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注意分析时要从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特征判断,平衡状态的本质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12.(3分)反应2A(g)⇌2B(g)+C(g);△H>0,达平衡后,要使v(正)降低、c(A)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降温B.加催化剂C.升温D.加压降低,可采取降低温度、减小压强或减小浓度的措【分析】达平衡时,要使v正施,使c(A)增大,应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解答】解:A.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A)增大,故A正确;B.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化学平衡不会发生移动,故B错误;C.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A)减小,故C 错误;D.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根据反应方程式的特征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13.(3分)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A.NH4++2H2O═NH3•H2O+H3O+B.HCO3﹣+H2O═H3O++CO32﹣C.NH3+H2O═NH4++OH﹣D.Cl2+H2O═H++Cl﹣+HClO【分析】在盐中有弱酸根离子或弱碱离子时,与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则发生的反应为盐类的水解反应.【解答】解:A.铵根离子为弱碱离子,结合水电离产生的OH﹣,水解反应为NH4++2H2O⇌NH3•H2O+H3O+,故A正确;B.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而HCO3﹣+H2O⇌H3O++CO32﹣为电离反应,故B 错误;C.NH3+H2O═NH4++OH﹣中,是氨气和水化合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一水合氨存在电离平衡,不属于水解反应,故C错误;D.氯气为单质,Cl2+H2O⇌H++Cl﹣+HClO不属于水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水解的原理,明确盐中的构成及“有弱才水解的规律”即可解答,注意离子结合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4.(3分)下列关于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产物为NaOH和H2B.所用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C.阳极反应式为2Cl﹣﹣2e﹣=Cl2↑D.阳极室注入精制的较浓食盐水【分析】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阳极是氯离子在生成氯气,电极反应2Cl﹣﹣2e﹣=Cl2↑,阴极是氢离子得到在生成氢气,电极反应2H++2e﹣=H2↑.【解答】解:A、阴极是氢离子得到在生成氢气,电极反应2H++2e﹣=H2↑,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生成氢氧化钠,故A正确;B、所用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目的是避免生成的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故B错误;C、阳极是氯离子在生成氯气,电极反应2Cl﹣﹣2e﹣=Cl2↑,故C正确;D、阳极是氯离子放电减小,所以阳极室注入精制的较浓食盐水,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的分析应用,注意电极判断和电极反应及其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的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5.(3分)在一定条件下,将64g SO2气体和32g氧气通入密闭容器中生成SO3气体,达到平衡时,共放出热量78.64KJ,已知SO2在此条件下转化率为80%,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SO2(g)+O2(g)⇌SO3(g);△H=﹣78.64KJ•mol﹣1B.2SO2(g)+O2(g)⇌2SO3(g);△H=﹣196.6KJ•mol﹣1C.SO2(g)+O2(g)⇌SO3(l);△H=﹣98.3KJ•mol﹣1D.2SO2(g)+O2(g)⇌2SO3(g);△H=+196.6KJ•mol﹣1【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将64g SO2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通入32g氧气物质的量为1mol,通入密闭容器中生成SO3气体,达到平衡时,共放出热量78.64KJ,已知SO2在此条件下转化率为80%,说明反应的二氧化硫1mol×80%=0.8mol,放热78.64g,计算1mol二氧化硫完全反应放热=98.3KJ,依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判断.【解答】解:在一定条件下,将64g SO2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通入32g氧气物质的量为1mol,通入密闭容器中生成SO3气体,达到平衡时,共放出热量78.64KJ,已知SO2在此条件下转化率为80%,说明反应是可逆反应,在反应中消耗的二氧化硫1mol×80%=0.8mol,放热78.64g,则1mol二氧化硫完全反应放热=98.3KJ;A、反应焓变错误,故A错误;B、由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焓变可知,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H=﹣196.6KJ•mol﹣1,故B正确;C、生成的三氧化硫是气体,不是液体,故C错误;D、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注意反应焓变的意义是全部转化放出的热量,题目难度中等.16.(3分)在25mL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CH3COOH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在A、B间,溶液中可能有c(Na+)>c(OH﹣)>c(CH3COO﹣)>c(H+)B.在B点,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C.在C点,c(CH3COO﹣)>c(Na+)>c(OH﹣)>c(H+)D.在D点,c(CH3COO﹣)+c(CH3COOH)=c(Na+)【分析】A.在A、B间,溶液呈碱性,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及电荷守恒分析;B.B点时溶液pH=7,结合醋酸为弱电解质进行判断;C.C点溶液呈酸性,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及电荷守恒判断;D.D点溶液呈酸性,且醋酸的物质的量是氢氧化钠的2倍,根据物料守恒分析.【解答】解:A.在A、B间,溶液呈碱性,c(OH﹣)>c(H+),由电荷守恒得c (Na+)+c(H+)=c(CH3COO﹣)+(OH﹣),所以c(Na+)>c(CH3COO﹣),反应过程中钠离子不参加反应,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浓度逐渐减小,所以c(Na+)>c(CH3COO﹣)>c(OH﹣)>c(H+),故A正确;B.B点时溶液pH=7,则c(OH﹣)=c(H+),因醋酸为弱酸,则a>12.5,由电荷守恒得c(Na+)+c(H+)=c(CH3COO﹣)+(OH﹣),所以c(Na+)=c(CH3COO﹣)>c(OH﹣)=c(H+),故B错误;C.C点溶液呈酸性,c(H+)>c(OH﹣),所以c(CH3COO﹣)>c(Na+)>c(H+)>c(OH﹣),故C错误;D.在D点时,醋酸剩余,剩余的醋酸的浓度和醋酸钠的浓度相等,均为0.05mol/l,根据物料守恒,则:c(CH3COO﹣)+c(CH3COOH)=0.1mol•L﹣1,c(Na+)=0..05mol/L,c (CH3COO﹣)+c (CH3COOH)=2c (Na+),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一道酸碱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题目,要分清楚每个状态时溶液的组成情况,并注意各种守恒思想的灵活利用.二、非选择题17.(12分)氨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氮肥、硝酸、纯碱、尿素等化工产品.下图是合成氨,并联合生产硝酸、纯碱、尿素的简要流程示意图:。
齐齐哈尔市~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化学(文科)试卷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Cl-35.5 Mg-24 Cu-39 S-32 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硝酸钾B、石墨C、醋酸溶液D、铜丝2、维生素C具有的性质是A、难溶于水B、强还原性C、强氧化性D、加热难分解3A、4 + MnO2 + O2↑B、2Na + Cl2 ==2NaClC、Zn + CuSO4 ==ZnSO4 + CuD、Fe2O3 + 3CO ==2Fe + 3CO24、下列常用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A、分液漏斗B、普通漏斗C、蒸馏烧瓶D、容量瓶5、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醋通常用作调味剂去除腥味B、亚硝酸钠可以用作发色剂,但不宜过量C、我国应禁止使用味精D、苯甲酸钠可用作食品的防腐剂6、碳元素有三种原子:126C、136C、146C,则三种原子具有不同的A、核电荷数B、中子数C、电子层数D、核外电子数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铝与盐酸反应Al + H+ = Al3+ +H2↑B、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Cu2++ 2OH-=Cu(OH)2↓C、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Ag+ + Cl- =AgCl↓D、铁与FeCl3溶液反应Fe + Fe3+=2Fe2+8、下列酸中酸性最强的是A、H4SiO4B、H3PO4C、H2SO4D、HClO49、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H2S和Na2O2B、H2O2和CaF2C、HNO3和HClO4D、NH3和N210、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选用的试剂是A、盐酸B、氢氧化钠溶液C、硝酸D、食盐水11、市场上销售的“84”消毒液,其商品标识上有如下叙述:①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②使用时加水稀释③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可漂白有色衣物。
2022-2023学年辽宁省五校(鞍山一中、大连二十四中等)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1.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古代的鎏金工艺利用了电镀原理B.“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薪柴之灰”不可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C.“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此乾坤出神物也”中“硝”的水溶液为酸性D.“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中的“曲”会提高酿酒的转化率2.自嗨锅的发热包主要成分有:硅藻土、铁粉、铝粉、焦炭粉、食盐、生石灰,使用时使发热包里面的物质与水接触即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离能:B.生石灰与水反应,是发热包主要的热量来源C.过程中形成微小电池,正极反应为:D.铁粉、铝粉也会发生放热反应,其中铁粉发生析氢腐蚀,缓慢放出热量,延长放热时间3.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硫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为则违反了泡利原理B.若21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则违反了构造原理C.铍原子核外有两种能量不同的电子D.原子的电子排布子由能释放特定能量产生发射光谱4.下列与分子性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邻硝基苯酚( )的沸点高于对硝基苯酚( )是因为后者形成了分子间氢键B.的酸性强于是因为的电负性大,使中极性强C.C的电负性强于Si,所以的熔沸点高于D.尿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5.下列选用的仪器、药品和操作均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图甲用溶液制固体B.图乙验证C.图丙排出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D.图丁用盐酸标准液滴定NaOH溶液6.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若经2s后平衡,测得的体积分数为5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2s内,用A表示的平均速率为②平衡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50%③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为④平衡常数为6.75⑤在绝热恒容条件下,当容器中气体总压强恒定时,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②④⑤B.①③C.②③⑤D.③④7.稀碱条件下,由乙酫合成巴豆酫(CH3CH=CHCHO)的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
高二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请把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纸和答题卡。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Cl:35.5 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6分)1.1828年,一位科学家用无机盐NH4CNO直接制得有机物尿素,填补了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鸿沟,这位科学家是()A.法拉第B.维勒C.德谟克利特D.道尔顿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D.天然气、沼气、坑气和水煤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3.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会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A.盐酸的浓度B.铝条的表面积C.溶液的温度D.加少量NaCl固体4.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 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B.白醋能够导电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D.pH试纸显示醋酸的pH为3~45.已知:C(s)+CO 2(g)2CO(g)(吸收热量);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6.某学生设计一水果电池:他把一铁钉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好,然后将铁钉和碳棒平行插入一新鲜西红柿中,再在导线中接一个灵敏电流计。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流计指针不会发生偏转B.金属铁会被腐蚀C.碳棒作负极D.铁表面有气体逸出7.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纯碱溶液去油污B.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 稍有减小C.小苏打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和沉淀D.浓的硫化钠溶液有臭味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醋酸钠的水解反应CH3COO—+ H3O+ =CH3COOH + H2OB .氢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H2S 2H + + S 2-C .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 Al 3+ + 3NH 3·H 2O == Al(OH)3↓ + 3NH 4+D .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 3Fe + 8H + + 2NO 3— = 3Fe 3+ + 2NO↑ + 4H 2O9.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 H ++OH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 (OH -)降低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 (H +)增大,K W 不变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 3COONa ,平衡逆向移动,c (H +)降低D .将水加热,K W 增大,pH 不变10.下列关于异丁烷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 .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C .光照条件下能够与氯水发生取代反应D .高温下可以分解11.下列分子..中.不含非极性键,且呈空间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 )A .白磷B .SiO 2C .NH 3D .CF 412.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 .酸式滴定管未润洗就装标准液滴定B .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C .读取标准液读数时,滴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D .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13.在重水中存在下述电离平衡:O D2-++OD D ,因此,对重水(O D 2)可采用pH 一样的定义来规定pD ,那么pD=-lg[D +].已知在某温度下D 2O 达电离平衡时,[D +]×[OD —]=1.6×10—15,则在下列叙述中:①用0.01 mol NaOD 和D 2O 配成1 L 溶液,其pD=2;②把0.01 mol DCl 溶于D 2O 中,配成1 L 溶液,其pD=2;③纯净D 2O 在此温度下的pD 大于7;④用D 2O 配制0.2mol/L FeCl 3溶液,溶液中Cl —浓度恰好是Fe 3+浓度的3倍.其中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4.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 +Y 2Z 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新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民语班,无答案)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C:12 H:1 O:16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反应的0>∆H 的是A 、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B 、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C 、酸碱中和反应D 、生石灰和水的反应2、科学家发现用二氧化钛(TiO 2)作催化剂可以使水在光照条件下分解制得廉价的氢气,这使氢能源的研究和应用更向前迈进了一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二氧化钛作催化剂使水快速分解的同时放出大量热B 、该过程涉及到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C 、该反应的原理是:2H 2O === 2H 2 + O 2D 、每产生氢气44.8L ,转移电子数目为2N A3、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E 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 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C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 、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4、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1 mol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气态水的反应热是甲烷的燃烧热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有关D 、同温同压下,22()()2()H g Cl g HCl g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 ∆不同5、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Y(g) Z(g),若反应物X 的浓度从1mol/L 降到0.4mol/L 需10s ,那么浓度由0.4mol/L 降到0.1mol/L 所需的反应时间为A 、5sB 、大于5sC 、小于5sD 、无法判断通电6、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A 、2H 2O 2(l )= O 2(g )+ 2H 2O(l) △H= - 196 kJ•mol-1 B 、2N 2(g )+ O 2(g )= 2N 2O (g ) △H= +163 kJ•mol -1C 、2Ag (s )+ Cl 2(g )= 2AgCl (s ) △H= - 254 kJ•mol -1D 、2HgO (s )= 2Hg (l )+ O 2 (g ) △H= +182kJ•mol -1 7、分析右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确定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A +B = 2C ; △H <0B 、2C (g ) = 2 A (g )+B (g ); △H <0C 、2 A (g )+ B(g) = 2 C (g ); △H >0D 、2A (g )+ B(g) = 2 C (g ); △H <08、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能源.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极是正极,b 极是负极B 、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电子由a 极通过导线流向b 极D 、供电时总反应为2H 2+O 2=2H 2O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远洋海轮的外壳连接锌块可保护轮船不受腐蚀B 、铁制器件在潮湿空气中生锈C 、镀锌铁片比镀锡铁片更耐腐蚀D 、金属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10、热化学方程式)()()()(22g H g CO g O H s C +=+ mol kJ H /5.131+=∆表示A 、碳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吸收131.5kJ 热量B 、1mol 碳和1mol 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吸收131.5kJ 热量C 、1mol 固态碳和1mol 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收131.5kJ 热量D 、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收131.5kJ 热量11、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下列溶液组合最合适的是A 、50mL 0.50mol/L H 2SO 4溶液与50mL 0.55mol/L Ba(OH)2溶液B 、50mL 0.50mol/L 盐酸溶液与50mL 0.55mol/L NaOH 溶液C 、50mL 0.50mol/LCH 3COOH 溶液与50mL 0.55mol/L NaOH 溶液D 、50mL 0.50mol/L 盐酸溶液与50mL 0.55mol/L 氨水12、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g )+B (g ) C (g ) △H。
下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T1、T2温度下,体系中B 的百分含量和时间t 的关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H<0,T1< T2B 、△H>0, T1< T2C 、△H<0,T1> T2D 、△H>0,T1>T213、已知:C (s )+CO 2(g )2CO (g )△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都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B 、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C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D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14、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右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b 不连接时,铜片上无气泡逸出B 、a 和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2H + + 2e -= H 2↑C 、a 和b 是否用导线连接,装置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都相同D 、a 和b 用导线连接或接直流电源,锌片一定都被溶解15、镍镉(Ni-Cd )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电池反应为:Cd +2NiO(OH)+2H 2O Cd(OH)2+2Ni(OH)2,下列有关镍镉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Cd(OH)2+2e —== Cd + 2OH -C 、放电时电池内部OH - 向正极移动D 、充电时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发生Ni(OH)2转化为NiO(OH)的反应16、肼(N 2H 4)是火箭发动机的一种燃料,反应时N 2O 4为氧化剂,反应生成N 2和水蒸气。
已知:N 2(g) + 2O 2(g)=N 2O 4(g); △H =+ a kJ/molN 2H 4(g) + O 2(g)=N 2(g) + 2H 2O(g); △H =–b kJ/mol下列表示肼和N 2O 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 2N 2H 4(g) + N 2O 4(g) = 3N 2(g) + 4H 2O(g); △H =–(b+a) kJ/molB 、 N 2H 4(g) + 1/2N 2O 4(g) =3/2N 2(g) + 2H 2O(g); △H =–(2b+a)kJ/molC 、 2N 2H 4(g) + N 2O 4(g) = 3N 2(g) + 4H 2O(g); △H =–(a-2b) kJ/molD 、 2N 2H 4(g) + N 2O 4(g) = 3N 2(g) + 4H 2O(g); △H =–(b-a) kJ/mol17、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 △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18、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充电放电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D、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19、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Z(g)+W(g),增大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0、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B、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 = 4OH—C、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D、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2e— = H2↑第II卷(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2分,共42分)21、如下图装置所示,是用氢氧燃料电池乙进行的某电解实验:(1)在电池乙工作时:“b”)(2)若电解池甲中X、Y都是惰性电极,电解液W是滴有酚酞的饱和NaCI溶液,则工作时:① X换成铁棒,可以制取22、氨气是生产化肥、硝酸等的重要原料,合成搭中每生产1molNH3,放出46.2KJ热量。
(1)工业上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断裂 1 mol N≡N键需要能量 KJ(2)我国合成氨工业目前的生产条件为:催化剂:铁触媒,温度400℃~500℃,压强:30MPa~50MPa。
从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低温有利于原料气的转化,实际生产中采用400℃~500℃的高温,原因之一是考虑到催化剂的活性,原因之二是;(3)有人设想寻求合适的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以N2、H2为电极反应物,以HCl―NH4Cl为电解质溶液制造新型燃烧电池。
请写出该电池的总反应式。
负极的电极方程式:。
23、已知:3Fe(s)+ 4H2O(g)Fe3O4(S)+ 4H2(g),某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1。
在该温度时,在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 Fe(s)与2mol H2O(g),t1秒时测得H2的物质的量为0.70mol。
(1)0~t1这段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v(H2)= 。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t1时V正 V逆(填“>”、“<”或“=”)(3)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t2若继续加入2mol Fe(s),则逆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t3后继续通入1mol H2O(g),则平衡常数,水蒸气的总转化率α(H2O) 。
(4)画出t1至t4变化图。
(假设t2和t3时反应都达到平衡)三、实验题(本空2分,共12分)24、随着环保意识增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1)甲烷是一种理想的洁净燃料。
已知:CH4(g)+2O2(g)= CO2(g)+2H2O(g);△H= —802.3 kJ·mol-1H2O(1) =H2O(g),△H =+44.0 k J·mol-l则4.8g甲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2)利用甲烷与水反应制备氢气,因原料廉价,具有推广价值。
该反应为CH4(g)+H2O(g) CO(g)+3H2(g);△H=+206.1 kJ·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