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产品质保证培训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3.39 MB
- 文档页数:1
第一节:品保相关理论1.1. 1管制:产品的制造和品质管制均由操作者负责。
1.2领班的品质管制:操作员只负责制造,品质管制由领班负责。
1.3检查员的品质管制:制造单位只负责生产,品质由检查员负责,品质管制只是事后的检验。
1.4统计品质管制:简单的事后检验已不能满足要求,开始将统计知识运用分析品质信息。
1.5全面品质管制:品质管理不仅仅是品管,制造单位的事情,而是从研发.设计.采购.仓库及售后服务等单位均要参与。
2.三位品质大师对品质管制的定义:2.1戴明:用最经济的手段,制造最有用的产品。
2.2朱兰:所谓品质管制是设定品质规格,为达到此规格所使用的所有手段的全体,统计性品质3.3:所谓品质管制,即是将消费者所最满意.最经济.最实用的制品加以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
为达到此目的,必须结合整个公司的业务.企划.技术.设计.制造.采购.仓库.人事待各部门的人员分工合作,构成一个具有共识性且易于实施的组织,并使工作标准化,使所订之各项计划确实执行。
4.产生变异的分类:4.1机遇性原因(因经常性问题或一般原因):这类问题属于系统问题,如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如一个人的体温在正常情况下会有0.5度左右的上下起伏变动,这个变动即可接受与不易防止的.4.2非机遇性原因(偶发性问题或特殊原因):这类问题属于局部性问题,如模具突发故障,或新进之员工造成不良.此类变异是假如有去注意应该可以发现的,也是产品不稳定的来源,而且是容易控制的。
5.防止不良品发生的要诀5.1稳定的人员 5.2良好的教育训练 5.3建立标准化 5.4消除环境脏乱的现象 5.5统计品质管制 5.6稳定的供应商 5.7完善的机器保养制度6.品质管理的《三不政策》:1不接受不良品6.2不制造不良品6.3不放过不良品7.品质管理三现原则:现场现物,现时8.不良改善的《四不放过》原则:8.1原因未查明不放过8.2责任不清楚不放过8.3对策没落实不放过8.4效果不明显不放过9.P—Plan 计划D—Do 做C—Check 检查A—Action 处置10.品质管理的四个步骤10.1制定品质标准;Plan 10.2检验是否与标准一致;Do 10.3采取纠正措施并追踪效果;Check 10.4修订新的标准11.解决问题的八大步骤(8D):11.1建立问题小组11.2问题描述11.3紧急对策(临时改善措施) 11.4根本原因分析11.5长期改善对策和方案11.6长期改善方案效果确认11.7预防再发生/标准化11.8团队激励12.异常追踪的三条基本线索12.1以材料为线索,展开对策(不良数量有多少?)a.单品材料如何处理?b.半成品如何处理?c.成品如何处理?d.已销到市场的如何处理?12.2以时间为线索,展开对策(是么时候发生?)a.新设定的4M1E是么时候开始实施?b.不良品什么时候处理完毕?c.良品什么时候能出货?12.3以作业方法为线索,展开对策(在哪里进行了处理?)a.工序内用了什么新的作业方法?b.QC增添什么新的检查方法?c.QA更改什么规格?13.不良品之管制:13.1标示:用红色标签将不良品标示出来。
一.“5S”的管理1、“5S”的名詞解釋: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
“5S”運動源於日本企業所發展出的一種工廠改善與品質提升的管理所必須有的基礎工具,其分別定義如下:(1)、整理:區分工作場所內物品爲“要用的”與“不要用的”,保留需要的東西,撤除不需要的東西。
(2)、整頓:將需要的東西加以定位擺放,並且保持在需要時能立即取出。
定位後要明確標示,用完後要放回原處。
(3)、清掃:將不需要的東西加以清除,報廢(丟棄)以保持工作場所無垃圾,勤於擦試機器設備,勤於維護工作場所。
(4)、清潔:將整理、整頓、清掃後的工作場所隨時保持在完美狀態,使工作人員覺得乾淨、衛生、維持前“3S”的效果。
(5)、素養:通過以上“4S”的洗禮,讓每一位員工養成良好的習慣,並遵守規定、規則。
改造人性、提升道德。
2、“5S”內容整理:(1)、辦公室及現場擺放物品(如:原料、成品、半成品、模具、垃圾等)定時清理,區分“要用”與“不要用”。
(2)、辦公桌、物料架、樣品櫃等正確使用與清理。
(3)、桌面及抽屜要定時清理。
(4)、充分運用塑膠袋、舊紙箱包裝,區分物品材料、廢料等置放清楚。
(5)、模具、治具、量具、工具等正確使用,擺放整齊。
(6)、機器上不擺放不必要的物品、工具或未放牢靠。
(7)、非立即需要或過期(三天以上)資料,物品定位管理。
整頓:(1)、茶杯及私人用品應定位放置或放於櫃內。
(2)、將要的資料、檔案分類整理。
(3)、辦公桌、荼水桌等物品定位。
(4)、板車、小托車、紙箱、工具箱(櫃)、垃圾箱等擺放定位。
(5)、各作業場所劃分並加注場所名稱。
(6)、消耗性用品(掃把、拖把等)定位擺放。
(7)、加工材料、待檢材料、成品、半成品等擺放整齊。
(8)、通道保持暢通,不得擺放或跨越任何物品(如:電線、推車)。
(9)、所有生産用具、治具、零件定位擺放。
(10)、劃定位置放置不良品、退貨品及使用頻率低的東西。
(11)、如沾有油之破布等易燃物品收拾定位。
产品质量培训内容一、引言产品质量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产品质量。
本篇文档旨在阐述产品质量培训的内容,帮助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提高产品质量意识,掌握产品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
2. 使员工掌握产品质量管理的知识和方法。
3. 提升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高产品质量。
三、培训内容1.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1)质量的概念:产品质量、过程质量、服务质量等。
(2)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等。
(3)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持续改进、事实决策、供应商关系管理等。
2. 质量管理体系(1)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内容、实施步骤、审核与认证等。
(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等。
(3)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
3. 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1)质量控制:直方图、因果图、流程图、散点图、排列图等。
(2)质量改进:PDCA循环、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等。
(3)质量管理工具: affinity diagram(亲和图)、 tree diagram(树状图)、 matrix diagram(矩阵图)、 prioritization matrix(优先级矩阵)等。
4. 产品检验与试验(1)检验流程: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出货检验等。
(2)检验方法:视觉检验、尺寸检验、性能检验、寿命检验等。
(3)检验工具:通用量具、专用量具、试验设备等。
5. 质量成本与可靠性(1)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等。
(2)可靠性基本概念: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等。
品保学问培训1、名目一、品管部组织架构┈┈┈┈┈┈┈┈┈┈┈┈┈┈┈┈┈┈┈┈┈┈┈┈┈┈2二、品管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2三、6S相关学问┈┈┈┈┈┈┈┈┈┈┈┈┈┈┈┈┈┈┈┈┈┈┈┈┈┈┈21、6S的起源与进展┈┈┈┈┈┈┈┈┈┈┈┈┈┈┈┈┈┈┈┈┈┈┈┈22、6S的含义和做法┈┈┈┈┈┈┈┈┈┈┈┈┈┈┈┈┈┈┈┈┈┈┈┈33、6S的功能┈┈┈┈┈┈┈┈┈┈┈┈┈┈┈┈┈┈┈┈┈┈┈┈┈┈┈4四、ISO学问简介┈┈┈┈┈┈┈┈┈┈┈┈┈┈┈┈┈┈┈┈┈┈┈┈┈┈┈41、什么是ISO┈┈┈┈┈┈┈┈┈┈┈┈┈┈┈┈┈┈┈┈┈┈┈┈┈┈42、ISO9001---2000版本介绍┈┈┈┈┈┈┈┈┈┈┈┈┈┈┈┈┈┈┈┈432、、质量方针┈┈┈┈┈┈┈┈┈┈┈┈┈┈┈┈┈┈┈┈┈┈┈┈┈┈┈┈54、概念说明┈┈┈┈┈┈┈┈┈┈┈┈┈┈┈┈┈┈┈┈┈┈┈┈┈┈┈┈54.1质量的定义┈┈┈┈┈┈┈┈┈┈┈┈┈┈┈┈┈┈┈┈┈┈┈┈┈54.2品质管制┈┈┈┈┈┈┈┈┈┈┈┈┈┈┈┈┈┈┈┈┈┈┈┈┈┈64.3全面质量管理┈┈┈┈┈┈┈┈┈┈┈┈┈┈┈┈┈┈┈┈┈┈┈┈6五、品管统计技术常用的七大手法┈┈┈┈┈┈┈┈┈┈┈┈┈┈┈┈┈┈┈┈6六、QC式看事、做事方法┈┈┈┈┈┈┈┈┈┈┈┈┈┈┈┈┈┈┈┈┈┈┈91、流程把握┈┈┈┈┈┈┈┈┈┈┈┈┈┈┈┈┈┈┈┈┈┈┈┈┈┈┈┈92、解决问题的挨次┈┈┈┈┈┈┈┈┈┈┈┈┈┈┈┈┈┈┈┈┈┈┈┈┈93、工作绩效提升的利器:PDCA 3、┈┈┈┈┈┈┈┈┈┈┈┈┈┈┈┈┈┈94、QC式看事、做事方法在于养成一种习惯┈┈┈┈┈┈┈┈┈┈┈┈┈┈9七、工作留意提示┈┈┈┈┈┈┈┈┈┈┈┈┈┈┈┈┈┈┈┈┈┈┈┈┈┈101、静电环的佩带┈┈┈┈┈┈┈┈┈┈┈┈┈┈┈┈┈┈┈┈┈┈┈┈┈102、产品、物料标识┈┈┈┈┈┈┈┈┈┈┈┈┈┈┈┈┈┈┈┈┈┈┈┈103、作业标准┈┈┈┈┈┈┈┈┈┈┈┈┈┈┈┈┈┈┈┈┈┈┈┈┈┈┈10IQCIPQC总经理冲压成形组电子组QAQE品管主管一、品管部组织架构二、品管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1、IQC:来料检验。
1、品保部组织名称解讲:IQC:进货检验IPQC:过程检验FQC:最终检验OQC:出货检验QA:品质稽核QE:品质工程PE:生产制造工程CR:严重缺点MA:要紧缺点MI:次要缺点AQL:接收质量〔允收水准〕AC:接收数Re:拒收数2、检验定义:检验确实是根基对产品或效劳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并将这些特性与的要求进行比立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美国质量专家朱兰对“质量检验〞一词作了更简明的定义:所谓检验,确实是根基如此的业务活动,决定产品是否在下道工序使用时适合要求,或是在出厂检验场合,决定能否向消费者提供。
3、品质定义:A:消费者能够满足的产品确实是根基品质;B:用最低本钞票制造出最高利益;C:一组固有特性满足客户要求的程度。
4、品质管制重点:可靠度、品质意争、品质水准5、品质瞧念:品质是第一次生产确实是根基好,品质瞧得见,制程是要害;品质不是检栓出来的,是制造/设计出来;是习惯/瞧念产生的。
6、传统品质与现代品质管制区不7、品质三不政策不接收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1、鼠标测试要求设备与工具:电脑两台、USB延长线、线不宜太长、转换头〔有屏蔽〕测试记录表、铅笔、。
仪器设备:将USB延长线一端插进电脑USB对应接口,另一端插进被测试鼠标USB头内。
,双击桌面鼠标测试程序图标运行鼠标测试程序。
测试程序界面讲明:击色块后能够选取画线颜色。
X,Y数值代表了箭头在窗口中的坐标系位置。
点击Clear〔往除〕能够往除屏幕线条。
点击Exit能够退出程序。
窗口靠左边有两竖条:左边是鼠标滚轮前推显示,右边是鼠标滚轮后推显示。
窗口右上角依次是最小化窗口,缩小窗口,关闭窗口。
测试环境:正常室温,测试无线鼠标时要尽量防止电磁干扰。
人员要求: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知识。
〔明白开关机,翻开程序,熟悉电脑全然硬件,保卫电脑。
〕测试步骤:鼠标功能测试:A:把被测试鼠标插进延长线;B:检查LED装饰灯和IC光源灯的亮度、光束方向是否正常;C:按鼠标左、中、右键应分不对应L、M、R红色显示。
品质培训基础知识目录一、质量管理概述 (2)1.1 质量的定义与重要性 (3)1.2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4)二、质量管理体系 (5)2.1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介绍 (7)2.2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8)2.3 管理职责 (9)2.4 资源管理 (10)2.5 工作过程控制 (11)2.6 测量、分析和改进 (13)三、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 (14)四、质量改进方法 (15)五、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 (17)5.1 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18)5.2 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技巧 (19)5.3 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 (20)六、职业道德与素养 (22)6.1 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23)6.2 职业道德规范 (25)6.3 职业素养提升 (26)七、培训与学习 (27)7.1 培训需求分析 (28)7.2 培训计划制定 (29)7.3 培训实施与效果评估 (30)7.4 学习型组织建设 (32)八、结语 (33)8.1 品质培训的意义与价值 (33)8.2 不断学习,追求卓越 (35)一、质量管理概述质量管理是指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检查等活动,确保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的过程。
质量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顾客导向、领导力、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方法和持续改进。
这些原则要求企业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顾客为中心,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整个生产过程,采用系统的方法分析问题,不断改进和优化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策划是指在产品或服务的研发、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根据顾客需求和企业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策略、计划和程序。
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监控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指标,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一、品保人员基本观念1. 不要用形容词表达质量问题,要让數字說话.2. 品保人员是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要轻易妥协放弃.3. 遇到问题,第一个想到的项目是层别,界定问题的影响范围.4. 品保人员从事的是服务业,不但要有服务的观念,更要有服务的精神.5. 善用PDCA循环,任何问题一定都有暂时对策,预防对策,如何防止问题再发,是品保人员最重要的职责.二、品管人员精神1.当仁不让于师的精神:设计是立法,品管是执法的单位.品管执法是依据设计标准,有违法的事情发生(即不符合设计标准的零组件,半成品,成品产生)品管人员要立即纠正,不能半闭眼睛明知不良也让它过关,一定要做到法律(制度/标准)面前人人平等的境界,不要让不良品逾雷池一步.2.一贯的精神:产品从开发到客户手中使用,需经过很多关卡,关卡有产品企划,产品定案,试做,量试,量产,储运,客户使用.品管的一贯精神就在于保证产品质量,经歷许多流程后,仍然能维持设计时间标准.3.客户至上的精神(1)从心态.行为凝聚一致认知─以顾客为出发点(2)了解客户的需求,包括满足规格及其隐含能力的整合.(3)以顾客的心情评价质量,倾听客户的心声,不論是感谢或批评,在工作中以顾客的满意度为依归实践品管人员的工作职责.第二篇工作职掌QC处理品质異常流程产品出现異常层别标示隔離 1 信息回馈 (1)通知生产单位追溯嫌疑批做好质量记錄 (2)报告主管QC处理质量異常流程追踪其改善成效IQC工作职掌一.工作内容:1.进料验收负责质与量验收外,尚须负责进料验收单单据确认,有货才有进料验收单,尽量避免先交货再补办验收手续.2.贯彻交货时需附该协力厂出货检验记錄,以其记錄和我们测试相互比较.3.最初样品承认制度确立与贯彻,未经样品承认合格者不予验收.4.订下免验制度,供协力厂遵循.协力厂商未经采购.设计.制造.品管有关单位确认为合格供货商,所交之货亦不予验收.5.验收人员对验收标准所记载的内容要求事项详加了解,客观判定进料质量.6.检验结果之记錄要确实记载,质量经歷表要加以活用.7.样本數未全部检完已达批退标准时,仍需把未检完的部分全部检完,每项不良要全部详细标明,让协力商能做彻底改善.8.进料质量不良情报以书面形式回馈给协力厂和辅导人员,并要求追踪到改善已确实被执行且有效,辅导记錄要回到验收单位.9.定期公布协力厂成绩,同时把协力厂成绩依類别统计,传送采购.协力厂,做为改善參考.10.严格执行抽样标准,不能为了方便而不随机抽样.11.规范/标准/抽样计划有问题时,要立即反应给有关单位要求改善.12.要采取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全面提升进料质量保证能力.IPQC工作职掌一.工作内容:1.了解制程管制方案中所列的管制频率,确实依规定频率抽查,如未能照频率进行,要向主管反应,不得擅自改变频率或伪造记錄.2.检查水平不得受各种外來因素影响而降低.3.制程品管人员不管组织上是属于制造单位或品管单位,均应本着品管精神,尽到应尽责任.4.了解检验规范中所列的工作重点与管制要项.条件.设备.5.制程质量问题之回馈,发现问题迅速反应或連系.6.问题反应后要注意是否有对策,有了对策要注意对策是否有效.7.防止问题重復发生的措施是否得当.8.生产前了解以前類似(或相同)产品质量缺失,列入管制重点以免重蹈覆彻.9.随时提醒作业同仁及单位主管,注意产品质量上的缺失.10.和生产在线的同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协助他们解决问题,避免造成敌对的态度.11.注意在线良品与不良品的区别,以防止不良品被误用.12.针对異常报告,确认处理结果,并且定期统计異常原因.损失费用,提供制造单位改善依据.13.抽查记錄要确实记载,制程记錄要及时制成质量情报反应到相关单位,并建议有关质量異常的矫正行动.FQC工作职掌一.工作内容:1.了解检验标准及熟練掌握对半成品或成品质量管控的正确尺度.2.了解成品抽样计划及检验手顺的应用,成品抽样应尽量分散.3.抽查的样品要全部检查完毕,发现異常要及时反应给相关单位,并提出具体的改善对策.4.发现问题要及时反应并按规定贴上相应的标示5.遇有批退则要跟催至该批全部处理,并经再次抽查合格方可出货.6.成品抽查的缺点要让相关单位的人员都能了解,防止问题重复发生.7.FQC为产品质量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道关卡,要有超然的立场(以客户的心情)來评价,本着品管人员的精神(当仁不让于师)严格管制做到出门即良品,不能因为业务单位催货而让明知的不良品流出.8.正确记錄检验结果并汇总每周验收狀况,做成质量报表提供制造单位參考改进.9.质量记錄要适时整理,归類并按要求完整储存.OQC工作职掌一.工作内容:1.了解产品相应的外观判定标准.SIP及包装规范要求.2.据交管提供之每日出货明细或出货计划,接仓管通知后于指定区域验货.3.按照检验标准确实执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详细记錄,贴上适当标示.4.发现质量異常时,应追踪其異常批并贴上相应标示,在其上注明不良原因并签认.5.对于重工之产品及时开出重工通知单并附不良样品交OQC主管核定后,再交给生管或生产单位安排重工.6.根据連络单等质量信息落实各项臨时管制项目.7.对入库成品超过保存期限应监督并提醒仓管员及时提出重验申请,按规定执行定期重验,重验后详细记錄检验结果,并贴上相应标示.QC leader工作职掌工作内容1.组织QC人员举行早晚会,传达质量信息,倡导注意事项.2.对QC无法判定之质量问题进行确认,必要时请QE签核限度样品.3.制作质量报表,针对质量周报.制程狀况及质量问题点等进行检讨和跟催改善.4. 安排和协调QC工作,对其进行督导.5.參与问题改善的过程,及时了解产品的质量狀况及问题点,以便后续对其有效控制.6.处理制程異常,并在《制程異常連络单》上提出改善和预防建议.责成相关责任单位提出改善对策并进行改善.7.对QC检查过的初终件进行再次确认,产品OK则在初终件标示单上进行签名.8.不定期对现场进行稽核,重点在于设备保养落实程度.制程条件.SOP遵守狀况及产品质量狀况等.9.对当班质量狀况进行交接,必要时与另一班次当面实物交接.10.协助QE收集相关资料.10.协助QE查找原因并提出改善意見.11.监督改善措施的落实.并要求QC对此问题加强查核.12.汇整质量记錄并重新确认,OK后分類存盘备查.QE工作职掌工作内容1.參加产品說明会,了解产品的基本狀况.2.參与新产品的承接,及时了解新产品的质量狀况及问题,点以便后续采取预防及管制措施.3.详细审查藍图及相关资料,了解客户之需求,根据相关内容制作新产品之SIP.PMP.外观判定标准等,并对QC进行教育训練.4.承接现场QC LEADER无法处理的重大制程異常,在制程異常連络单上分析原因,确定责任单位.5.半成品.成品需依设计标准定期抽样做深入检测(即计量管制)并详细记錄.6.高级统计品管技巧的了解与应用,制程能力分析,以解决单位内大的质量问题.7.新材料.新制程.新方法评估,质量问题诊断及改正行动.8.承接客户及市场或下一工站回馈不良讯息响应与处理,收集相关资料.9.召集相关人员组成项目小组,检讨不良原因,提出暂时对策及永久对策,分配各项任务.10.对暂时对策及永久对策效果进行验证,并对对策的实施进行稽核.11.对于特定的质量问题,成立QIT小组,參与过程,监督落实每一项管制措施,汇整相关资料,必要时深入客户段,确实了解客户的需求,及时有效解决客户的抱怨.QA工作职掌系统文件制修订1.按照ISO9002之要素整理和修订现有系统文件,完善系统运作机制.ISO9002质量系统推动1.宣传ISO9002推行.2.推动人员关于ISO方面的知識的学习及培训.3.所有系统文件整合,使其符合ISO9002各要素.4.审核内部质量系统.质量计划的落实狀况.5.督导各单位彻底执行系统要求.6.外部审核业务聯系及配合.内部质量稽核1.制订内部质量稽核计划,分发给各部门.2.按照稽核计划安排,依据稽核主题,实施稽核工作.3.根据稽核结果,发出《内部质量稽核缺失及矫正记錄表》给各部门主管,要求责任单位提出改善对策,并在七天内回復.4.对稽核问题点改善对策进行效果确认.并将结果写在《内部质量稽核缺失及矫正记錄表》的追踪备注欄内.5.对稽核问题点的回復狀况及改善狀况进行统计,分发给各部门最高主管,跟催未回復及未改善问题点.6.管理审查会议召集及资料整理.人员教育训練及检定1.综合考量工作技能需要,规划每月单位内所需的教育训練课程.2.安排新进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其进行上岗检定,合格后方可上岗.3.协助新产品上线质量维护及质量管理教育训練,制作训練教材.4.根据各阶段工作要求,安排人员不定期的实施专训和检定,检定方式可为笔试及现场实做等其它靈活的形式.4.检定不合格者需重新安排训練,以协助其提升对工作的认識和掌握,尽快肩负起本身的工作.5.各项质量活动.项目规划与推动.6.公司整体的质量系统训練规划与执行.文件管制1.依照编码原则,对管制文件进行编码.2.管制工程图面/文件的接收,并登錄在<<资料中心文件一览表>>;若用ECN发行的工程图面/文件,还需登錄在<<工程变更通知单索引表>>.3.依据相关要求,将SIP.SOP.标准成型条件.包装规范等管制图面及档加盖发行章后,分发各部门,并在<<工程图面/文件签收表.>>登錄.4.收回旧版本的管制图面及档,登錄于<<作废档回收记錄表>>,加盖作废章,并将其销毁.5.建立文件总表,记錄最新版本之图面及资料,每月份发给各部门定期核对.6.负责工程图面/文件的调阅,登錄于<<工程图面/文件调阅表>>,并督促调阅者及时归还.7.负责对所有工程图面/文件的整理.归档和标識以便查阅.QA工作职掌校验1.依照<<量治具管制作业办法>>规定的校验周期列出所有量.治具清单.2.定期办理各单位检验仪器及量治具之催校,送校工作.3.对已过校验周期的量治具进行跟催,要求责任单位将量治具送检测室校验.4.检验仪器及量治具的维护,维修和送修.5.对检验仪器及量治具的使用履歷建卡管理.6.负责办理检验仪器和量治具的跨单位移转工作.资料管理1.收集各项有关的质量情报.2.汇整客户抱怨及内部稽核问题点等,提供各单位质量成绩,让各单位了解并做为改善目标设定之依据.3.将每月各類质量记錄窗体进行汇整及分類,需存档直接存档.其余作好标示,打包,并存放于指定区域.第三篇品管技术IPQC如何稽核现场一.稽核的定义:定期或不定期对制程相关之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等进行检查与核对,并及时改善或纠正不合理作业方式,以完善自主管理,实现持续稳定地产出合乎客户要求的产品.影响质量安定的因素质量安定作业技能、5S 安全、设备狀况、材料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