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保证体系流程图
- 格式:xls
- 大小:242.00 KB
- 文档页数:6
过程客户管理层营销中心研发中心生产&物流品质中心PMC&仓库供应商管理中心模具供应商相关程序文件NGOKNGOKNONG(客供模)NG(客供模具) OK NGOKNG OKOKNGOKNG NG产品不能符合客户要求 OKNGNG OKNGOK 出货品质异常处理工程变更监视和测量方针和目标管理控制程序业务计划控制程序持续改善控制程序合同评审程序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程序FMEA编制作业指导书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生产件批准控制程序设施设备控制程序MSA作业指导书统计及数据分析控制程序供应商评估控制程序采购控制程序生产运行控制程序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工艺工程管理规范进料检验程序入库检验规范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出货检验流程仓库物料进出存管理办法产品防护控制程序仓库管理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工程变更控制程序顾客服务和满意度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品质保证体系图政策客户要求评审新产品开发量产要求展开政策,监控目标的达成情况,改善政策,目标项目要求收到要求结束报价议价报价确认结束签订采购协议签订采购协议组建项目小组确定项目计划客户提供模具模具设计制作物料开发、生产及交付模具接收模具接收&检查修模确认与客户沟通修模事宜试模修模解决方案方案内部传达试生产试模问题改善产品及过程确认PPAP 批准PPAP 提交PPAP 文件准备生产确认试验项目总结认定量产订单订单评审物料采购供应原材料生产计划收货生产安排进料检验储存、发料领料生产完成生产制程检验末件检验包装入库、储存出货需求出货安排出货计划接受出货出货检查客户投诉收到投诉通知责任部门原因分析、改善对策实施改善对策原因分析,对策实施对策如有需要,准备改善措施报告如有需要,准备改善措施报告效果确认结案接收报告效果确认结案设计变更要求如需工程变更提交工程评审工程变更发生变更通知承认变更变更通知客户变更详审承认变更实施变更实施变更客户满意度调查提供满意度信息收集满意度信息分析内部审核接受审核对不足项目进行改善CSI,内审总结报告外审问题改善报告接收报告供应商审核过程设计开发(模治具制作及验收,设备采购及验收,物料开发及接收,过程开发)项目要求评审管理评审黑色箭头代表流程的流转方代表多部门参与的过程的主管部。
项目10:异常发生时的管理◇发生品质不良的管理:仅是口头指示,易造成作业结果的混乱,所以异常发生前后的对象个数、作业方法、使用工具、作业时的考虑事项、确认项目要在文件中明确地指示。
◇作业中断时的管理要尽量避免作业中断时(离位时)、归位后判断错误◇工序准备阶段的试验品管理:采用记号笔、标签、放入红箱内等手段加以识别、以防混入。
◇零件、半成品、成品落下时的处理规定:不要自己评价、判断,应得到检查区或品质责任人的确认。
◇紧急加工时的预防管理:明确紧急加工的定义,紧急加工时,监视作业内容,及其他决定事项的遵守情况。
(指定工装夹具的使用、作业状态、检查个数、检查频率、识别等)项目11:纠正与预防处置针对工序内发生的不良及客户、其它部门发生的不良,制定纠正处置规定(客户投诉处置、防止再次发生)项目12:外协管理在监视每日品质实绩,开展个别纠正措施的同时,根据月间品质情报,对品质最差供应商要展开品质向上活动。
项目13:量产性评价◇确认生产准备时计划的资料、计测器、工装夹具是否全部完成。
(作成检查清单--完成度评价)◇确认、评价每个工序的品质保证能力(品质预测与试做报告)。
评价各工序的品质保证能力,发现潜在问题。
(二)工序保证系统项目14:作业指导书类的编制◇明确制定时的规定。
简单的作业有图纸就可以。
◇必须包括以下项目:工顺、加工条件(加工方法)、材料、零件管理要点、使用设备(计测器、工装夹具)等(作业指导书、加工条件表、工序作业要点表)。
项目15:作业指导书类的改定作业指示书要经常保持最新版。
必须明确何时、怎样修改及废除。
项目16:作业的实施◇根据标准进行作业(作业标准要处于作业者任何时候都能看见的状态。
明确放置场所)。
◇保留重要工序的作业记录项目17:再生材料的管理再生材由于其特性劣化,若混合比率高会直接影响品质、安全规格,所以有必要决定混合比率和混合方法。
项目18:设备和工装夹具的管理◇明确机械性应力弱点部分、易变化位置、不稳定位置,为预防发生不良,要对治工具进行预防保养管理。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了有效测量与监控产品从进料、制程、成品及出货各阶段检验作业能始终符合产品工程规范的各项要求。
2.0范围:适用于品管IQC、IPQC、QA过程作业。
3.0权责:3.1品管部:负责各阶段品质检验的执行、标识、追溯的管理、实际验货。
3.2工程部:产品作业标准的制定与检查。
3.3生产部:依生产计划、工程标准、验收标准执行生产作业。
3.4业务部:依订单需求验收出货数量。
3.5资材部:采购物料的外部联络。
4.0定义:无5.0作业内容:5.1进料检验5.1.1收料5.1.1.1供应商依据采购订单交货到公司仓库。
5.1.1.2仓管依据采购订单核对送货单是否一致,如若不符则退货并要求供应商重新交货,符合则点收数量并开出[进货单]。
5.1.1.3仓管将[进货单]连同要求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文件(如材质报告、检验报告、测试报告等)交品管部,通知IQC进行检验。
5.1.1.4检验参照依据AQL表或依客户端需求作抽样检验。
5.1.1.5品管部IQC接到[进货单]后对供应商所提供的文件进行验证,(有法规环保类要求的产品必须依客户指定或经国家认可有检测能力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如“SGS报告”等);品管部可以根据批量大小、价值贵重程度来对供应商所提供产品的材质进行一次确认。
5.1.1.5下列几项物料必须由品管部进料检验:a)生产性原材料。
b)外发加工产品。
c)包装材料等。
5.1.2需应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验收、检验5.1.2.1接收检验及测试:a)核对材质证明(限自购原材料,样品或来料加工产品可不需要提供材质证明),核对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文件。
b)依《检验标准书》逐项检验与填写[进料检验报告],无《检验标准书》时,依图面求或样板检验,检验结果可直接记录于[进料检验报告]上。
c)凡属客户提供来料进行加工,如无图面,依据客户提供的规格进行检验;如既无规格又无图面,IQC只针对其外观进行检验并记录于[进料检验报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