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 格式:ppt
  • 大小:6.34 M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投资不足,温 州经济只能依靠个 体私营经济支撑。
温州中小规模企业 数量全省第一,上 规模企业缺乏。
温州
(4)生态性缺陷
温州“先污染、后 治理” 发展道路, 域内污染严重。
经济
(3)科技性缺陷
企业模仿能力强, 科技创新能力弱, 科技型企业缺。
温州经济结构性缺陷原因
滞后的体制改革 高成本的 本地投资 高风险的 研发投资 低素质的 人才队伍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全社会投资
其中:民间投资
浙江省综合经济指标增长率比较 (2008年)
经济指标 \ 地区
国内生产总值 全社会工业总产值 固定资产投资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外贸进出口总值 其中:出口总值
浙江省 10.1
发展模式
以自主的民营化和自发的市场化,依靠全 民创业推进区域的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 温州模式不仅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式,又 是区域制度创新的模式。
改革开放30年
地区生产总值从 13.2 亿元增长到 2145 亿元,增长 161 倍,年均增长15.1%; 人均GDP从238元提高到28362元,增长117倍,年均 增长13.8%; 财政收入从 1.35亿元提高到 293.3亿元,增长216倍, 年均增长20.4%;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从 477 元增加到 24002 元,增长 50 倍,年均增长16.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 113元增加到8591元,增长75 倍,年均增长16.1%。
11.0 10.4 19.8 19.4 20.3
杭州市 11.0
12.5 16.5 20.2 10.7 12.2
宁波市 10.1
13.9 8.2 19.6 25.5 21.1
温州市 8.5
7.0 2.9 19.5 14.2 17.3
财政总收入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15.1
17.2 5.4
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 标志,城市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市是国家竞争 力的重要体现。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已经达 到80%;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率也达到了60%左右。
温州经济发展的 思考与建议
加快推进四大转型

以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为重点推进产业转型 以提升功能和区域联动为重点推进城市转型 以改善民生和促进公平为重点推进社会转型 以提升效能和转变职能为重点推进政府转型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强化创新 完善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激励创新主体,培育 一批善于学习模仿和创新,有自主知识成果,能构筑技术 优势,善于树立品牌、争创名牌,控制把握市场的“创新 型企业”,促进温州产业通过产品升级、工艺升级以及功 能升级,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网络和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 位。 推进重化 发挥温州沿海临港的地域优势,有选择地培养发展重 化产业、临港工业、能源工业、材料工业以及设备制造业, 不断争取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提升重化工业的科技水 平,实现产业优化和产业转型。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整合企业 推进产业整合,企业联合的体制机制建设,实行 “抓大聚小”,龙头带动、品牌带动、营销联合、产权 重构、体制创新,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 打造特色 发挥传统产业和轻工产业优势,推进产业适度集中, 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做强做优 特色产业,促进优质化、品牌化、精品化建设。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走向国际 从传统的产品国际化转向企业国际化,鼓励民营企 业对外直接投资,以此推动制造业全球化,改变单一出 口的国际经营方式。加强技术引进与国际合作,提高制 造业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实行名牌战略,促进自主品牌 发展。 提升集群 整合块状经济和产业园区,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融 合,促进优势产业和潜力产业集聚,形成结构优化、布 局合理、产业配套、科技研发与产业提升相融合的新型 产业集群,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
发展背景
人多地少 资源匮乏 投资不足 交通不便 工业短缺 经济落后 地区贫困
发展起点
能人经济 邻里效应 家家点火 村村冒烟 家庭工业 专业市场
“逼出来和放出来” “闯出来和干出来”
所谓“逼出来和放出来”是指改革的背景; 所谓“闯出来和干出来”是指发展的道路。
发展路径
一次创业(1978--1991) 以民间自主创业和个体经济为起点,家庭工 业、专业市场、购销大军迅速发展,形成了“小 商品、大市场”的经济发展特色。 家庭工业、挂户经营、联户企业向股份合作 制转化,一乡一品的块状经济不断涌现,农村工 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崛起。并创造了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的“温州模式”。
强烈的产权意识
封闭的区域文化
温州 经济
低起点的 产业基础
高回报的 转移投资
低水平的 融资平台
不利的区位条件
落后的教育事业
稀缺的土地资源
土地:“田螺壳里作道场”
电荒:电器之都难成市
温 州 发 展 之 痛
环境:青山绿水的无奈
污染:滨海难见碧海蓝天
发展的烦恼
区域要素——温州本来资源匮乏,基础薄弱,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能源要素、人力资本非常稀缺,加上工业化模 式的路径依赖,发展的要素支撑严重不足; 产业结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低技术产业、传统产 业比重过高,装备工业发展相对不足,在产业价值链条中 处于低端,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有限; 产业技术——先天基础薄弱,工业化过程的技术困难依赖 课题外包或技术引进,工业技术和工艺创新能力有限,关 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严重缺乏核心技术; 产业资本——温州虽然民间资本充裕, 但引进外资部分相 对不足, 因而丧失引进那些代表管理、技术行业领先水平 的跨国企业的进驻机会; 制度环境——温州虽然有较为成熟和充分的市场机制、宽 松的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价值观念,但政府管理相对内 向和封闭;
温州发展面临的挑战
温州除了本身不利 的区位条件和有限 的资源条件以外,还 面临着什么样的挑 战呢?
温州
日益恶劣的国际竞争环境
国际贸易壁垒
金融危机
美元贬值
热钱涌入
新兴国家竞争
不断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
提高准备金率全国受影响贷款规模 4220亿元.
骤然上升的劳工成本
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导致 劳动力成本大大增加。对于以 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温州影 响尤其明显。 据孟建新副市长介绍:如果严 格执行的话,大约每个工人劳 动力成本增加5000元。
温州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内容提要
温州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模式 近年来温州经济发展的分析 温州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温州经济发展的 路径与模式
基本概况
温州地处浙江南部, 东临东海,南接福 建,西联丽水,北 联台州。国土面积 11784平方公里,海 域面积 9800 平方公 里;下辖三区两市 六 县 , 286 个 乡 镇 ; 总 人 口 790 万 , 其 中 市 区 人 口 160 万 人。
8.6 7.1
农民人均纯收入
9.5
10.6
10.4
7.1
温州发展面临的挑战
跨世纪以来,温州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 经济发展层面的问题与矛盾也日益显现。一方 面要素资源匮乏、环境承载有限、基础设施不 足,城市发展滞后;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企业 外迁、资本外流。
温州经济结构性缺陷
(1)所有制缺陷 (2)规模性缺陷
15
12.1
10 5 0
01年 02年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07年
8.1 7
6.1
1.1
08年
09年
全社会工业增长率
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率
近年来温州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图表
837 737 645 542 492 421 348 269 215 177 302 359 574 531 758
507 448 387 328 265
12
2000
10
0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0
GDP总量
年增长率
近年来投资 消费 出口增长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9
.7 33
33
35
.2 30 .7 25 19
某服装厂空空荡荡的车间
为了招工,温州的中小企业想尽 了各种办法
逐渐加剧的区际竞争
第二批33名离岗招商干部于6月11号赴温州挂职招商。首批55名干 部去年上半年赴温州挂职招商,共为我市招引项目31个,协议引 进资金4.1亿元,取到了较好效果。
明显衰竭的创新动力








来自百度文库


相对边缘化的经济地位
15.5
16.3 11.1
12.0
18.6 13.4
15.9
14.7 9.2
农民人均纯收入
6.2
12.0
13.9
9.0
浙江省综合经济指标增长率比较 (2009年)
经济指标 \ 地区
国内生产总值 全社会工业总产值 固定资产投资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外贸进出口总值 其中:出口总值
浙江省 8.9
5.9 15.2 17.3 -11.1 -13.8
2424.29 5319.35 758.12 1082.00 339.78 180.15 26172
农民人均纯收入
6845
7543
8591
9469
10100
温州近年来经济增长
3000 14.8 14.1 2500 12.7 12.3 13 13 13.3 2157.23 1834.38 1600 1500 1220.3 1055 1000 933.22 828.14 4 500 2 6 1402.92 8.5 8.5 8 14.3 2424.29 16 2527.34 14
近年来温州经济 发展的分析
近年来主要经济指标
经济指标 \ 年度 地方生产总值 全社会工业总产值 固定资产投资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财政总收入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2005年 1600.00 3545.00 542.11 680.86 204.92 109.61 19805 2006年 1834.38 4136.31 645.55 779.35 241.05 128.78 21716 2007年 2157.00 4951.22 737.03 906.46 293.26 157.02 24002 2008年 2009年 2527.34 5377.06 837.78 1264.72 360.72 195.64 28021
19.1
32
29
.2
23.9 18
.6 .3
16
.5
16
17
15.7
13.1
15
14
.8
14.2
.3
13
12
.4
11
.3
12
10.5 2.9
投资增长率
消费增长率
出口增长率
-8
.1
01年
10 .2
.5
.1
02年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07年
08年
09年
近年来工业增长
30 25 20
17.7 20.8 22.3 17.7 13.4 19.1 18.2 26.3 23.4 21.1 17.5 20 28.2
杭州市 10
6 15.7 15.8 -15.9 -19.1
宁波市 8.6
-1.6 16 15.9 -10.4 -16.6
温州市 8.5
1.1 10.5 16.8 -5.1 -8.1
财政总收入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10.5
10.8 9.7
12
14.4 11.5
19.2
10.9 9.2
6.2
发展路径
二次创业(1992--2004)
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政府引导为手段,不 断推进民营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工业园区化、 产业集群化;区域产品质量化、品牌化;农村 人口集聚化、城市化。实现了资源小市向市场 大市、经济强市;贫困温州向小康温州的转化。
发展路径
三次跨越(2005- ) 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为原 则,以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 国际化为路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实 现由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创业城市向 创新城市跨越、平安城市向和谐城市跨越。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转移辐射 加快传统产业提升改造,鼓励部分产业和企 业向周边扩散,建立温州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实 施产业辐射、推进的传统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带 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城市转型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面临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化的 新形势,区域经济发展将主要依靠城市化战略来推动, 依靠城市综合竞争力来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出现和形成有其自身的发 展规律(当工业化水平达到50%的时候是城市化快速成 长的时期,特别是人均 GDP 达到 1000--2000 美元的阶段 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