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 格式:ppt
- 大小:6.34 MB
- 文档页数:9
赴XX经济区经济发展考察报告X月XX日至XX日,我随市党政考察团赴XX经济区,参观考察了扬州、宁波、昆山、义乌、温州、南通、南京等地,这次学习考察组织严密、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令人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一、印象长三角地区是全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考察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五点:一是气魄大。
所到各市工业园区起点高,产业结构层次高,城市建管品位高,招商引资眼界高,瞄准的是国际标准,体现的是领先精神,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他们发展的大谋划、大手笔和大动作,无不体现他们敢破敢立、敢闯敢试、快发展、创精品的大气魄。
如XX市通过大力实施“对接南京、依托上海”的发展战略,与XX市共建“国际一流、中国领先”的宁扬化工产业带,积极参与以上海为龙头的XX 经济区的一体化进程,经济发展实现了“运河时代”向“长江时代”的转变。
二是发展快。
长三角地区以全国X%的面积和X.X%的人口,创造了全国XX%的国内生产总值和XX%的财政收入。
江苏省XX市“十五”期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分别达XXX亿元、XXX.X亿元和XXXX.X亿元,与“十五”初相比增长X.X倍、X.X倍和X.X倍。
XX市XXXX年撤县建市,gdp从XX.XX亿元增加到XXX亿元,增长了XX.X倍;财政收入从X.XX亿元增加到XXX.X 亿,增长了 XXX倍。
江泽民同志曾三次视察,称昆山“发展很快,城市很气派”。
三是工业强。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共同之处就是工业化的理念深入人心,工业化的进程日新月异,工业化层次堪称一流。
起步之初他们就把发展工业当作重头戏,狠抓不放。
近年来,他们坚持自主创新,通过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引进外资项目XXXX个,总投资XXX.XX亿美元,其中千万美元项目XXX个,独资企业XXXX个,投资商来自欧美、日韩、港台等XX个国家和地区,世界XXX强有XX家在开发区投资办厂,已形成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民生用品三大支柱产业,年工业总产值XXXX.XX亿元,财政收入XX.XX亿元。
从温州中小企业危机引发的思考摘要:因资金链断裂而频频出现老板“跑路”的温州已经引起了中央的关注。
其实温州事件并不是偶然的,它突显出我国中小企业目前普遍的生存状态。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其步履艰辛,各种沉重负担和各类问题困扰着中小企业,并限制着它们的发展。
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而且可能成为压垮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思考因资金链断裂而频频出现老板“跑路”的温州已经引起了中央的关注。
其实温州事件并不是偶然的,它突显出我国中小企业目前普遍的生存状态。
据有关部门统计,非国有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0%之多,所以中小企业能否健康成长,决定着我国经济的当下和今后未来发展。
然而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其步履艰辛,各种沉重负担和各类问题困扰着中小企业,并限制着它们的发展。
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而且可能成为压垮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可以看下中小企业现在融资难达到了何种程度?按照全国工商联的统计,小企业中有90%不可能从银行渠道取得任何融资,微型企业这个比例更是达到了95%之高。
这些中小企业被迫只能转向民间借贷,然而高额的利息又让这些中小企业陷入了恶性循环,步于绝境,这样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一、制约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外因素那么为什么中小企业融资会这么困难呢?我们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入手来分析下其原因:(一)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良因素中小企业自身经营规模小、业绩不稳定、产权制度不明晰、管理不规范,而且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没有市场竞争力。
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够健全,财务数据失真严重、透明度也不高,造成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等。
中小企业还存在着没有充足的银行认可的抵押担保,抗风险能力较弱等这些问题。
上述种种不足形成了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隐患。
银行毕竟是自负盈亏的企业,如果明明知道这个企业不仅没有经济实力,而且企业自身管理还存在着种种漏洞,非常形成信贷资金风险,作为银行当然不会为中小企业融资了。
政治经济学专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第⼀章温州——个私经济发展历程的经典微缩1982年初,在个私经济发源地温州,⼀批处在市场经济“风头浪尖”上的⼈被处以“投机倒把罪”。
“五⾦⼤王”胡⾦林、“矿灯⼤王”程步青、“螺丝⼤王”刘⼤源、“翻砂⼤王”吴师廉、“旧货⼤王”王迈仟、“⽬录⼤王”叶建华、“线圈⼤王”郑祥青以及“电器⼤王”郑元忠等被列为重要打击对象,此被称为“⼋⼤王”事件。
1984年3⽉来了中央⼀号⽂件,提倡农村发展商品⽣产,提倡要搞活流通。
温州市委常委们在讨论时,联想起“⼋⼤王”,认为这8个⼈是市场经济中先富起来的个体私营经济的代表⼈物,是农村的希望,是农民的榜样。
要贯彻好、落实好中央⼀号⽂件,⾸先必须解决“⼋⼤王”问题。
因此,由温州市政法委牵头,会同公检法三家,对全案进⾏复查。
调查结果,“⼋⼤王”的所作所为基本上符合中央精神,由于界线不清,把他们作为经济犯罪判了刑。
法院合议庭经过多次争论认为:“⼋⼤王”案应该⽴即平反,⽆罪释放。
“⼋⼤王”的平反,作为头条新闻在温州城乡传开,基层⼲部的胆⼦⼤了,⼴⼤群众放开⼿脚⼤⼲了,温州城乡的活⼒被极⼤地激发起来了。
从1982年“⼋⼤王”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到 1985年“温州模式”被正式提出,再到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温州被称为“奇迹”,这番历程折射的是我国个私经济发展的历程。
思考题1.从温州个私经济的发展是不断发展壮⼤的,我国是如何⿎励、⽀持、引导⾮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的?答:1)⾮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需要⼀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进⾏了拨乱反正。
我国改⾰开放进⼊全⾯展开阶段。
中共⼗三⼤的中⼼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会讨论了尤其是经济体制改⾰的问题,并作出了相应的决策。
中共⼗四⼤确⽴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中共⼗五⼤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了进⼀步的改⾰开放。
2)⾮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需要消除影响其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以此来确保其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其公平竞争。
对温州的思考、体会和感想摘要:一、引言二、温州的经济发展特点1.温州模式2.私营经济繁荣3.创新能力三、温州的文化特色1.温州方言2.温州习俗3.温州艺术四、温州的旅游景点1.雁荡山2.楠溪江3.瑞安玉苍山五、温州的美食1.温州小吃2.特色菜肴六、温州的发展前景1.产业转型升级2.城市规划与发展3.区域合作与交流七、结论正文:【引言】提到温州,人们会想到许多标签: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温州模式、美食天堂等。
作为一名职业写手,我对温州的思考、体会和感想如下。
【温州的经济发展特点】温州模式的兴起,引领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人民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创造了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以家庭工业为基础,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私营经济体系。
温州的私营经济繁荣,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同时,这也激发了温州人的创新能力。
在市场竞争中,温州企业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能力和强烈的竞争力。
【温州的文化特色】温州的文化特色鲜明,独具一格。
首先是温州方言,它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但却充满了地方韵味。
其次是温州的习俗,如婚嫁、节庆等,都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此外,温州的艺术也颇具影响力,如温州鼓词、泰顺木雕等,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州的旅游景点】温州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丰富多样。
首先,雁荡山以其独特的地貌和优美的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
其次,楠溪江的山水相依,风光秀丽,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此外,瑞安的玉苍山也以其险峻的山势和古朴的村落让人流连忘返。
【温州的美食】温州的美食种类繁多,口味独特。
小吃品种丰富,如瘦肉丸、灯盏糕、胶冻等,都是温州特色的美食。
此外,温州的菜肴也颇具特色,如鲍汁瑶柱、椒盐蹄筋、蒜蓉粉丝蒸虫草花等,都是温州人餐桌上的佳肴。
【温州的发展前景】面对未来,温州将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在城市建设方面,温州将不断完善城市规划,提升城市品质。
此外,温州还将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与交流,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第21卷第4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l.21 No.4以美学生活产业驱动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DOI: 10.13669/ki.33-1276/z.2021.073温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也是中国生活产业的重要发源地。
伴随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破解主要矛盾成为当前改革的发轫点。
面对国家经济转型这一重要战略节点,以轻工产业为代表的传统生活产业进入了向“美学生活产业”转变的战略机遇期。
以“轻工之城”著称的温州邱 晔(北京服装学院,北京 100105)[摘 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重要转型,以轻工产业为代表的传统生活产业进入向美学生活产业转变的战略机遇期。
美学生活产业是建立在美学经济理论基础上,围绕生活消费性产业,以美学价值的创造与增值为核心,为消费者提供具有深度体验与高感质力的产品与服务的新型产业形式与商业模式。
依托温州良好的特色产业、人文优势和消费市场,加快培育发展独具引领作用的美学生活产业,将成为促进温州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美学生活产业;温州;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 B8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326 (2021) 04-0093-04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Aesthetic Life Industry in WenzhouQiu Ye(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Beijing, 100105)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facing an important transformation, and it isexperiencing a period of strategic opportunity from traditional life industry represented by light industry to aesthetic life industr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esthetic economy, and centered on life consumption industry, aesthetic life industry is a new industrial form and business model to provide consumers with products and services of deep experience and high quality by taking the cre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aesthetic value as the core. Relying on the good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humanistic advantages and consumer market in Wenzhou, the acceleration in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life industry, which plays a leading role,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path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Wenzhou.Key words: aesthetic life industry; Wenzhou; high-quality development在国内率先发展美学生活产业,对促进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改革引领和战略转型意义。
做好“退二进三” 规划,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城市中心功能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是每一个城市面临的课题。
在我国20多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区面积急剧扩大,原来的工业区几乎都处在了后一轮规划的中心区内,中心区如何“退二进三” 成了我国城市普遍面临的课题。
全国许多城市也对中心区功能转变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
为了加快温州市中心区功能转变的步伐,温州市政府于2008年12月出台了关于促进温州市中心城区功能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实施意见(温政发(2008)87号)。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湾园区,经过18年发展,已形成了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现代化工业区,但是随着温州城市化向东推进,原来的用地结构与周边环境已经格格不入,做好开发区“退二进三” 文章,促使开发区经济社会友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
本文就开发区龙湾园区如何“退二进三”及如何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缘由(一)生产性服务业的提出众所周知,20世纪后期制造业一项革命性变化就是它与服务业的一体化、融合发展,并以服务业为中心将分工价值链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即“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型,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这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高度发达的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现代制造业已经融入越来越多生产性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服务和制造已经进入它们高度相关和补充的阶段。
著名的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其价值链分析模型中指出, 每个企业都是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 竞争优势来自于整个产业链条上游的研发、设计, 中游的零件制造与组装,下游的广告、品牌、包装、促销、分销以及售后保证等诸多环节,这每一项活动都影响着企业的相对成本,为造就企业独特的形象奠定基础。
而维持上游和下游的优势对构筑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
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皮鞋产业“SWOT”分析和发展对策思考学生何贤敏学号06351110指导教师戴静鸿班级市营0601【摘要】皮鞋产业是传统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腾飞,鞋业的蓬勃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主导行业之一,成就了“中国鞋都”的金字招牌。
本文在对皮鞋产业作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皮鞋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了进一步提升皮鞋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皮鞋,市场环境,SWOT,对策目录一、皮鞋产业的发展历史 (1)二、皮鞋产业的市场环境分析 (1)(一)宏观经济状况 (2)(二)皮鞋国际化状况 (2)(三)皮鞋市场竞争者分析 (3)三、皮鞋“SWOT”分析 (3)1.优势 (3)2.劣势 (4)3.机会 (5)4.威胁 (5)四、提升皮鞋产业竞争力的发展对策 (5)五、结束语 (7)六、参考文献 (8)一、皮鞋产业的发展历史皮鞋产业是传统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50年代后经历合作社——70年代国营、集体鞋厂——80年代后私营、个体鞋厂转变。
在80年代后,鞋以假冒伪劣出名,劣质鞋没潇洒多久就被数十个城市抵制焚烧,烧的不仅是鞋更是人的自尊。
人重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过政府和鞋厂共同合作,狠抓产品质量,杜绝劣质鞋的生产,才重树鞋的大旗。
从1994年实施质量立市战略开始,皮鞋行业开始进入了一段健康快速发展的时期,成就了“中国鞋都”的金字招牌。
到2005年底,皮鞋占据着国市场1/3以上的份额,我国皮鞋行业的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有一半在。
2006年,市质监局认为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的时机已经成熟,在对1354家皮鞋企业完成质量基础信息调查后,该局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和协会,根据企业生产规模、产品质量、质量保证、标准管理、企业发展等方面情况及指标,将企业分成A、B、C三类并在媒体公示,提出了A类牌企业追求卓越,B类企业依靠名牌带动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C类企业加强监管和技术扶持保证质量稳定的策略,进而提升整个皮鞋档次。
2019年第04期·浙江经济/传统市场“蝶变”需三力齐发、四措并举□洪旭辉——关于苍南参茸市场转型升级的思考每年春节回老家,都要到大姐店口帮忙“做生意”,一来重温一下小时候帮妈妈看店的美好回忆,二来体验一下帮姐姐收银数钱的“酸爽感觉”。
我家姐妹四人,只有大姐“女承母业”,继承妈妈当年的生意,继续经营人参、虫草、燕窝、枸杞等滋补品。
大姐的店口位于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的温州浙闽农贸综合市场——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当地人俗称苍南“参茸市场”。
在中药行业,浙江苍南的参茸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业界有种说法,“全国最大的参茸市场不在其产地东北,而在苍南灵溪,价格比东北产地还便宜”。
苍南参茸市场的“前世”“今生”苍南县灵溪镇的参茸历史,可以追溯到上百年前。
早在明清和民国时期,灵溪镇内就药店如林。
改革开放后,苍南商人到东北从事人参生意,与东北参农建立贸易关系。
据资料统计,仅在1985年,通过邮局寄到灵溪的红参、高丽参就达3.5万斤,价值达人民币2800万元。
1987年,参茸经营户以街为市,在灵溪城中路一带形成了“参茸一条街”。
1992年,政府牵头,以集资的办法,在大门村、厅基村筹建了滋补品市场,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参茸专业交易市场,经营户发展到200多家,参茸市场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期间年成交额达10亿元,市场就业人数达1500多人。
1999年,国家政策调整,参茸市场被迫关闭,苍南参茸经营步入寒冬。
2005年,苍南参茸交易“冬去春来”,温州浙闽农贸综合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苍南参茸市场再次迸发耀眼光芒。
从自发到初步成型,再到如今的“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苍南参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几经曲折,走过了30多个年头。
如今,市场辐射区域已覆盖全国乃至国外,苍南参茸市场内专业商户298家,2018年市场交易额超过3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从苍南市场走出活跃在上海、杭州、广州、普宁、磐安、亳州等全国各地的“参商”,人数达万人、商户超千家,成为苍南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大支柱产业。
对温州交通发展的思考作者:张向丰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2018年第03期交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先行性、基础性作用。
温州交通需要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破除工程建设要素制约,创新交通企业体制机制,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打造温州成为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提供交通支撑。
制约温州交通发展的原因(一)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滞后。
一是综合交通深度融合不够,交通网络“网而不密”、交通运输结构“散而不强”、公路港口航道“通而不畅”、多种运输方式“全而不联”、交通体制“合而不顺”。
二是缺乏综合交通总体规划,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运输方式各自发展,没有形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在综合服务功能、一体化衔接换乘、引领城市空间布局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
物流园区建设严重滞后,制约了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业转型,不能适应提升温州经济发展能力和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中心的要求。
三是对外交通发展严重滞后,尤其是快速通道尚未建成,杭温高铁处在预工可阶段。
对内则是一体化的城市公共交通格局尚未形成,市域铁路S1、S2线正处在建设阶段,城区内轨道交通方式选择还未确定。
(二)工程建设要素支撑不足。
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普遍具有占地量大、涉及面广、项目工程量大以及投资需求大等特点,现阶段温州交通工程建设面临项目审批难、项目落地难、征地拆迁难、项目投资大、机制保障难等要素制约。
(三)企业经营管理亟待创新。
温州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基本都是由国有企业承担,从政府层面到国企管理层,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经营管理的现象,国企的经营机制缺乏活力,员工缺乏创业激情,工作效率不高,服务水平得不到提高。
即使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成,缺乏企业软实力,交通运输供给侧改革不到位,满足不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不了人们对交通运输日益增长的需求。
加快温州交通发展主要举措(一)确立总体目标。
温州要打造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首先要牢牢树立交通先行和综合交通的理念,要着力把温州建设成为交通枢纽城市,坚持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