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张家口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张家口城市发展定位的思考城市定位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坐标系中综合确定城市坐标的过程。
准确的城市定位是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要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本文从“东出西联枢纽、新型能源基地、生态宜居城市”三个方面对张家口城市发展定位进行论述标签:张家口城市发展定位城市定位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坐标系中综合确定城市坐标的过程。
城市定位主要涉及三个层次:一是城市空间定位,即对城市的区域地位及空间影响尺度的确定。
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和枢纽,首先要确定城市的等级和空间的坐标。
二是城市产业定位,即对城市重点产业、潜力产业的确定和筛选的过程,其定位合理与否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活力和效益。
三是城市特色定位,即指选择形成能够综合反映城市及其腹地区域的文化、经济、景观特色的地域化个性特征。
准确的城市定位是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要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只有建立准确、清晰的城市定位,政府才能对城市产业予以引导,促进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将有限的社会资源配置到最适合城市发展的领域,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从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张家口市委九届三次全会明确了“东出西联枢纽、新型能源基地、生态宜居城市”的张家口城市发展定位。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就张家口城市发展定位进行深入探讨。
一、东出西联枢纽东出西联枢纽,就是借助张家口市区位和交通优势,做好“节点”和物流文章,变重要通道为现代枢纽,更好地发挥张家口承东接西、沟通南北的作用,把张家口建设成为面向京津,辐射“三北”,东出西联,服务全国,连通国际的北方物流枢纽城市。
张家口市位于京、晋、冀、蒙交界处,主城区距北京仅180公里,距天津港340公里,出海条件较为优越;是连接京津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与中西部资源产地的重要纽带;还是承接东北亚和蒙古、俄罗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通道,内陆港的连接辐射作用和“东出西联”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1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78公里,二者均居全省首位。
坝上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张家⼝坝上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考坝上作为张家⼝版图上的⼀块特殊区域,是全省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地区,是环京津贫困带中的特困“洼地”。
坝上地区在全市发展全局中处于举⾜轻重的地位。
坝上经济不振兴,全市发展难加快,坝上地区不富裕,全市⼩康难实现。
加快坝上地区的发展已经到了突破难点,推进跨越的关键时期。
⼀、坝上地区基础薄弱,农业难以稳定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坝上四县两区同属农牧交错带,半⼲旱型草原⽣态系统,区位相同的特点使坝上各县区经济有较强的相似性和趋同性。
农业历来是四县两区共同的主导产业,特别是春⼩麦、燕麦、马铃薯、亚⿇、杂⾖和错季蔬菜是坝上农业的经济主体,⼀般占农民收⼊的60%以上。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产⼒发展⽔平较低,坝上农业的经济效益受到抑制。
⼀是灾害频繁,⼟地产出较低。
历史上坝上是⼀个多灾的地区,⼗年九旱,即使遇到⼀年⽆灾情,⼟地产出仍不乐观。
正常年份,农民种植春⼩麦、燕麦、马铃薯、亚⿇、杂⾖的亩产值分别为182元、280元、1200元、340元、352元,减去包括籽种、化肥、播种等各项投⼊成本,亩均产出效益分别为59元、136元、840元、197元、169元。
在产出的效益中,还包括⼀部分政策性收⼊。
近年来国家、省、市加⼤对坝上地区农业的扶持⼒度,每亩地产出的效益中,包括农业税减免、粮⾷直补、综合直补、⼟地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农业项⽬资⾦等补贴占到60元以上,如果减去这部分隐性收⼊,每亩⼟地的实际产出则更低。
坝上的⼴种薄收的种植业仅仅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
⼆是资源贫瘠,产业耗能较⼤。
调研的数据表明,整个坝上地区地下、地上可供⽔量仅为1.1亿和0.63亿⽴⽅⽶,⽔资源严重匮乏。
⾼耗⽔的错季蔬菜效益较⾼,主要种植的蔬菜品种为⽩菜、芹菜、⽣菜、窝笋、菜花、⽢蓝,亩产出效益分别为1969元、3095元、3615元、2110元、2254元、3455元。
但种植⼀亩蔬菜年灌溉耗⽔⾼达580⽴⽅。
收稿日期3 作者简介岳永荣(2),女,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市交通局经济师。
关于发展张家口地方经济的思考岳永荣(张家口市交通局,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提出了促进张家口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思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形成科技兴市氛围;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打造农业产品产业链;实施“一县一业”工程,壮大县级科技部门的实力;抓好科技平台建设,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创造自己的产品品牌。
关键词:张家口;科技创新;地方经济中图分类号:F 01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9951(2008)0320066203 中共中央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这表明,转变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根据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和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制定的极其重要的战略方针,是经济全球化背景条件下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在中国现有人口、资源、环境背景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就张家口而言,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资源匮乏、区域经济结构不完整,其经济发展只能以科学发展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一、张家口市科技创新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近年来,张家口市的科技进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要求和应担当的使命相比,还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11科技人员总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
目前,张家口市县级及以下各类科技人员总数为6724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348人,仅占2%;具有中级职称的16100人,占2319%。
按全市劳动力人口281万人计算,人才密度仅为4144%,而全省平均水平已经达到6105%。
从农业方面讲,每万亩耕地平均只有018个科技人员。
关于张家口城市文化的定位分析肖守库;陈新亮【摘要】张家口城市文化定位主要取决于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地域特色文化、人们的心理认同以及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已经内化为张家口人的性格和心理,并成为张家口城市发展着力打造的文化“名片”,使张家口城市文化如何定位问题愈发清晰起来.但在张家口城市文化定位问题上,还应站在传承历史、展望未来的角度去深思,一则要审慎处理好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二则要坚持走文化内涵式发展道路,这样既可预防文化定位因本土文化资源的流失而失去依托发生变异,又能更好地把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持续性地展示富有独特魅力的城市文化形象.【期刊名称】《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28)002【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张家口;文化定位;文化发展【作者】肖守库;陈新亮【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9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引导和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对于张家口这样一个后开放城市,能否抓住现有机遇,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城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何确定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位即文化定位问题愈发凸现出来。
一、城市文化定位的原则就一个城市而言,文化定位是指“城市与众不同的存在与发展方向”,表现出城市独有的风格、鲜明的个性与特点[1]。
因此,研究城市的文化定位,就是要寻找出“这个城市与其它城市的差异,以及具有本地民众基础且有自身发展特色的文化个性”。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定位不能过于宽泛,它必须是形成于“对各种文化进行综合分析、加工提炼”的基础之上,能够体现城市绝大多数民众的精神,展示城市独有的特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被民众广泛接受的文化定位[2](P448)。
一般而言,城市文化定位遵循的原则有[1]:一是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
窦店发展前景窦店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的一个小镇,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发展,窦店的发展前景也变得越来越明朗。
以下是窦店发展前景的一些思考:首先,窦店地理位置优越。
窦店位于河北省西部,距离京张高速公路、京张铁路等交通干线都很近,交通便利。
另外,窦店周边还有丰富的农田资源,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这为窦店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其次,窦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窦店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文化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镇内有窦石生家庙、窦店古建筑群等历史文化遗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窦店还有美丽的自然景点,如窦店湖、窦店峡谷等,风景优美,也是旅游者喜爱的目的地。
通过开发和利用这些旅游资源,窦店的旅游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第三,窦店拥有较强的产业基础。
窦店的主要产业以农业为主,农产品丰富。
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窦店也逐渐发展起了工业和服务业。
窦店市场上的产品有着较强的竞争力,邻近的张家口市和北京市都是大消费市场,为窦店的产品销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此外,窦店还设有一些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吸引了一些高科技企业的进驻,推动了窦店的经济发展。
第四,窦店政府积极推动发展。
窦店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和经济建设,不断加大对窦店的扶持力度。
政府鼓励企业家投资窦店,提供优惠政策和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引进外来的资金和技术,促进了窦店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物质基础,为窦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总之,窦店的发展前景是十分乐观的。
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强大的产业基础和积极支持的政府,窦店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窦店会越来越繁荣,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美丽小镇。
对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考沽源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谷连昌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跨东经113度50分至116度30分,北纬39度30分至42度10分,南北最大距离近300km,东西最大距离228km,总面积36873平方公里。
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燕山山脉横贯中部,将全市划分为坝上坝下两个自然地理区域。
地形上以山地为主,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保定市,东邻北京市,东北又与承德相连,西与煤都大同接壤。
是河北省西北部的一个军事重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古时曾是蒙汉人民进行“茶马互市”及其他产业活动的重要场所。
是张库大道的起点,又是中国共产党解放的第一座大型城市。
十二五期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
对张家口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目前,宏观经济有利于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利于张市实现后发赶超。
面对机遇和挑战,张家口市应进一步更新观念,强化忧患意识、紧迫意识、力争在“十二五”新一轮发展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实现新的跨越赶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张家口现状及优势张家口的地理位置是十分优越的,那么这么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什么成为制约张家口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呢?这都是由张家口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1、张家口和北京的错综关系张家口位于北京的上风地带,对北京具有重要的生态保障意义。
在京张合作的问题上,北京对张家口的支持主要是围绕生态建设来展开。
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北京市对张家口的支持也是有限度的。
从张家口方面来讲,脱贫和生存仍是当前的第一需要,地方和村民对投资大、见效慢的生态建设项目积极性不高,更乐意选择一些见效快、甚至有污染的企业项目。
由于目标不同导致行动不同,京张的这些矛盾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张家口地区的水涵养使得官厅水库与密云水库给北京带来效益。
在保障北京方面,张家口近年来加大了对北京农副产品的供应力度,使张家口蔬菜占到北京蔬菜市场70%左右的份额,保障北京市民吃到安全、质优的新鲜蔬菜。
为了保证北京用水的质量,张家口不得不关闭停产一批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投资建设一些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并且限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政府人为的关闭了许多用于浇地灌溉的水井,这必然会带来一些经济的负面效应。
北京的“强磁力效应”为张家口建设承接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市场要素的引力大于扩散,对张家口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北京的扩张为张家口提供了输出农副产品、劳务、能源的最佳机遇。
同时,北京的强磁力效应又把支撑张家口发展的优质市场要素,如人才、资源等强力吸走。
因此,这就要求张家口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解决机制僵化,观念保守,技术创新激励力度不足,发展机会少,本地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引不来等问题,加快建设对北京有较强吸引力和承接力的各种发展平台。
北京市虽然知道张家口为了北京的生态环境以及水资源等的供给失去了许多发展的机会,由于行政不隶属于北京市,北京市没有办法制定宏观的区域发展政策,来带动张家口的经济发展。
同时张家口处于河北省西北一隅,虽然其南部与冀中南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形式上相连,但由于地形复杂、接口狭窄及其它特殊原因,难以建立密切的经济联系。
由于地形阻隔,与承德市经济联系也很弱,与河北省其它区域的联系又被北京市切断,所以张家口市已成为冀西北的“经济孤岛”。
张家口的发展已经脱离河北省的影响范围。
2、张家口经济发展的天然优势一是交通优势。
全市公路网络完善,公路总里程达1.89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00多公里,位居河北省第一。
目前,张石高速、张承高速、二秦高速正在加快建设。
张家口铁路非常发达,现在境内有京包、丰沙、大秦、沙蔚四条铁路,正在规划建设的张集、桑张铁路建成后,张家口将成为连接西部和东部地区的铁路枢纽。
京张城际铁路也计划开工,届时,张家口到北京城区仅用时45分钟,使张家口融入了北京1小时经济圈。
此外,我市还正在与中国海南航空公司合作建设张家口机场,张家口的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
二是农牧业优势。
张家口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发展特色种植业、林果业和养殖业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自然、气候、地理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了畜牧、蔬菜、脱毒马铃薯、玉米、杏扁、葡萄、杂粮杂豆等特色农业主导产业,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中国葡萄之乡”、“中国杏扁之乡”、“中国鲜食玉米之乡”。
牛羊肉、鲜奶、错季蔬菜、葡萄、杏扁、马铃薯、杂粮杂豆等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已形成规模化、区域化生产。
张家口已成为京津地区及东南沿海城市粮食、蔬菜、果品、畜产品的重要生产供应基地。
三是工业基础优势。
张家口作为中国北方早期重点规划发展的大城市,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
全市已经形成了以能源、矿业、冶金、机械装备、轻工、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拥有工业企业近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80家。
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宣化钢铁集团公司、河北宣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宣化啤酒集团公司等一大批企业迅速发展壮大;“长城牌”葡萄酒、“钟楼牌”啤酒、“宣工牌”推土机、“钻石牌”卷烟等30多种名牌产品和350余种优质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四是旅游资源优势。
张家口处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和阴山山脉的交汇处,有盆地、山区和高原等多种地形地貌,气候四季分明。
独特的地形地貌、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始祖文化和重要的军事要塞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
境内有春秋、战国、北魏、北齐、金、明六个历史时期和朝代修筑的、总长达1250公里的古长城;有大境门、宣化清远楼、蔚县玉皇阁等27个国家级和65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市有草场面积2000万亩,有大面积的天然原始森林和次森林,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级湿地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8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
夏季,气候凉爽宜人,草原一望无际,是城市人群消夏避暑理想之所。
冬季,白雪皑皑,冰天雪地,是滑雪健身的好去处。
现已形成了崇礼滑雪、坝上草原避暑观光、涿鹿阳原始祖文化、赤城怀来温泉养生等四大旅游品牌。
五是能源电力优势。
境内蕴藏有50亿吨的煤炭资源,同时也是晋煤东运和蒙煤南下的重要通道,丰富的煤炭资源保证了我市火电的快速发展。
目前,我市拥有大唐公司沙岭子发电厂、下花园发电厂、国电公司怀安热电厂三个火力发电厂,正在建设的发电也正在积极谋划,全市火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
张家口风能资源极为丰富,可开发规模在1000万千瓦以上,具备建设世界级风电场的条件。
目前,我市已被列入全国第一个百万千万级风电示范基地,实施了国华公司尚义风电场、国投公司张北风电场、龙源公司尚义风电场等一批重大风电项目,风电装机容量已达344万千瓦。
同时,我市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区域面积广,太阳能发电前景广阔。
六是矿产、土地等基础资源优势。
张家口矿产资源丰富。
是河北省矿产资源大市,全市拥有矿产地和矿化点1200多处,各类矿产90多种,已开发利用50多种。
保有储量居全省前4位的有22种,其中煤、铁、金、铅、锌、磷等12种矿产居河北省首位,开发前景非常可观。
黄金储量90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地和全国第三大黄金生产地。
同时,我市铀、钼等稀有金属矿也很丰富。
其它非金属矿,如石灰岩、萤石、石英石、磷矿、沸石、膨润土等,也都是我市的优势矿产资源。
张家口土地资源丰富。
全市土地总面积5529万亩,人均土地面积12.3亩,人均耕地3.7亩,均高于全国和全省人均水平。
其中:宜牧草地面积广阔,居河北省第二位,且集中分布在坝上4县,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荒山、荒地、荒沙、荒漠较多,土地开发利用潜力很大。
二、张家口未来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如何发展张家口?让张家口在这种日新月异的年代里面不落伍,是我们眼下着力要思考的问题。
鉴于张家口改革开放的时间晚,所以首要的负重加压,以快补晚根本改变张家口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要从思想上去改变。
思想的改变远远要比行为的改变要难,且是潜移默化。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无形的产业中,这种变化更不是朝夕见效的变化,更是需要时间的推移来成就思想之新变。
1、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努力激活市场主体,全面推进全民创业,年内力争新增5000个民营经济单位。
加快担保体系建设,规范小额贷款公司发展。
促进银企合作,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民企成为经济发展“生力军”目前,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河北省张家口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夯实全市经济基础、增加财税收入、解决劳动就业、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0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完成营业收入、上缴税金分别可达504亿元、1159亿元和61亿元。
民营经济单位个数将达18万户,比“十五”末增加6万多户;从业人员达68万人,完成营业收入151.4亿元,上缴税金28.2亿元,涌现出了中国长城葡萄酒、河北凯迪、博天糖业、河北玉晶、斯必克、圣元乳业、塞北蒙牛等一批大公司、大集团。
张家口应加加大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更加优惠的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效能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政务水平,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推行联合审批、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一站式”服务。
加强组织领导。
督促县区强化民营经济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能,调整充实组成人员,加强领导力量,确保人员、经费、工作到位。
进一步加大运行监测力度。
建立健全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统计监测体系,加强对民营经济的运行监控。
建立相对完善的重点民营企业、重点行业基本统计信息库,建立运行预警机制。
2、发展特色农业,开发绿色农业新道路利用农副产品品质好、品种多、无公害等特点,积极发展乳品、葡萄酒、蔬菜、燕麦、马铃薯、杏扁、甜菜等精深加工,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加快推进百万亩葡萄种植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葡萄酒生产企业,推进酒庄酒堡集群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高档葡萄酒加工区。
建设全国种薯、商品薯生产加工基地和超大型现代化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基地。
多个县区被全国权威机构命名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中国葡萄之乡”、“中国杏扁之乡”、“中国鲜食玉米之乡”、“中国燕麦之乡”、“中国口蘑之乡”等荣誉称号。
3、大力发展旅游业调整产业结构,建设“五个旅游大区”。
旅游景点相对零散,旅游资源整体竞争力不强,是制约张家口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着眼于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服务水平,加快“软硬件”建设。
启动旅行社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为重点,抓好旅行社诚信意识、品牌意识、优质服务意识的培育,严格规范旅游消费场所经营行为,并研究出台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标准,统筹推进从业人员培训,着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同时,进一步推进旅游商品研发、配送和销售工作,筹备建立旅游商品集散中心。
以打造“国际化、生态型、民族魂”优秀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推动旅游业布局优化、规模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