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学说
- 格式:ppt
- 大小:258.00 KB
- 文档页数:29
《内经》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内经》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导言《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医学的经典之作,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
其中运气学说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研究人体内外环境与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利用现代科学方法来探索运气学说的发生学,以期揭示其科学内涵和理论基础,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就《内经》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进行探讨。
一、运气学说的概述《内经》将运气分为天运气和人运气两部分。
天运气是指自然界的变化,包括四时变化、地理环境、气候等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
人运气则是指人体内部的变化,包括情绪变化、身体状况、体质等与健康相关的因素。
运气学说认为,人体健康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协调与平衡密切相关。
二、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方法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两种。
实证研究是通过收集大量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运气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
例如,研究可能发生心脏病的人群,分析其体质、饮食、情绪等因素与心脏病的发生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找出与心脏病发生相关的重要运气因素,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理论分析是基于中医学理论,通过对运气学说的内涵进行研究,从而揭示其科学内在性。
例如,通过研究运气与人体经络、脏腑功能、免疫系统等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理解运气在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同时,通过对中医药学中的气味、色彩、音乐等因素与运气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拓宽运气学说的研究范畴,为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三、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的意义1. 深化对健康与疾病关系的认识通过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可以深入探究人体内外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健康与疾病之间关联性的认识。
这有助于推动中医学的发展,从而提出更系统、更科学的防病治病方法。
2. 提供个体化健康管理策略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为个体化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分析个体的运气特征,结合其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可以制定个体化的健康管理策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疾病。
运气学说——五运之太过、不及与平气一、五运三纪的基本概念五运之气包含有太过、不及,平气三种情况。
三者并称为“五运三纪”。
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谓“三气之纪”,就是指这太过、不及、平气三个不同之运而言的。
十干化五运,不属于阳,便属于阴,阳为太过,阴为不及、如遇抑助,则生平气。
太过,即主岁的运气旺盛而有余;不及,即主岁的运气衰少而不足。
甲、丙、戊、庚、壬五阳干,均主岁运的有余,是为太过,乙、丁、己、辛、癸五阴干,均主岁运的衰少,是为不及。
例如:甲己化土,同样的土运主事,逢六甲年(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便为土运太过,《气交变大论》称之为“岁土太过,雨湿流行”。
逢六己年(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已酉、己未)便为土运不及,《气交变大论》称之为“岁土不及,风乃大行”。
丙辛化水,同样是水运主事,逢六丙年(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便为水运太过,《气交变大论》称之为“岁水太过,寒气流行”。
逢六辛年(辛未、辛巳、辛卯、辛,丑、辛亥、辛酉)便为水运不及,《气交变大论》称之为“岁水不及,湿乃大行”。
戊癸化火,同样的火运主事,逢六戊年(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便为火运太过,《气交变大论》称之为“岁火太过,炎暑流行”。
逢六癸年(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丑、癸亥)便为火运不及,亦即《气交变大论》称之为“岁火不及,寒乃大行”。
乙庚化金,同样的金运主事,逢六庚年(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便为金运太过,《气交变大论》称之为“岁金太过,燥气流行”。
逢六乙年(乙丑、乙亥、乙酉、乙未、乙巳、乙卯)便为金运不及,《气交变大论》称之为“岁金不及,炎火乃行”。
丁壬化木,同样的木运主事,逢六壬年(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便为木运太过,《气交变大论》称之为“岁木太过,风气流行”。
逢六丁年(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便为木运不及,《气交变大论》称之为“岁木不及,燥乃大行”。
运气学说的基本概念是运气学是一门研究运气及其原理的学科。
它探讨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运气现象的起因和规律,并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来寻求掌握运气的方法和技巧。
运气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因果律、机会、预知和幸运。
首先,因果律是运气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它指的是一切事物都有其原因和结果,即任何人所遇到的好运或坏运都有其造成的因素。
因果律告诉我们,当我们遭遇不幸时,我们必须寻找问题的根源,并采取行动来改变状况,以求改变不利的结果。
同样地,当我们遇到好运时,我们应该审视自己的过去行为,并通过认识到原因而保持好运。
其次,机会也是运气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机会指的是人们面对的各种可能性和选择。
运气学认为,在人的生活中,会经常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或机会,这些突发事件或机会有可能给人带来好运或坏运。
但是,运气学不只是指望机会来临,而是要通过对机会的把握和利用,来达到有利于自己的结果。
因此,了解和抓住机会是运气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预知是运气学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预知是指人们能够事先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
运气学通过研究运气现象的规律和特点,试图通过各种方法预知未来的运势。
预知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决策和规划,以便根据未来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行动。
虽然预知未来的能力不是每个人都具备,但运气学认为通过观察和研究现象,人们可以提高预知的准确性。
幸运是运气学的最终目标。
幸运是指在人们的生活中遇到好运或获得有利的结果。
运气学认为,通过认识和把握运气的规律和特点,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幸运程度。
幸运不仅依赖于运气本身,还与个人的努力和智慧密切相关。
通过运气学的学习和实践,人们可以培养自己具备良好的运气。
总之,运气学关注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运气现象,并试图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来寻求掌握运气的方法和技巧。
因果律、机会、预知和幸运是运气学的基本概念。
通过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人们可以改善自己的运气,获取更多机会,获得好运。
五运六气基础02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三、五运五运,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统称。
运者,轮转运动,循环不已之谓。
故曰:“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问·天元纪大论》)。
五运又有大运(中运)、主运、客运之分,它们的变化都是以当年纪年的天干及其阴阳属性为准则的。
(一)大运大运又称“中运”,是主管每年全年的岁运,又称岁运。
大运可以用来说明全年的气候变化,同时它又是推算客运的基础。
1.大运推算法天干化五运,每两干统一运。
“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素问·五运行大论》)。
凡逢甲己之年为土运,乙庚之年为金运,丙辛之年为水运,丁壬之年为木运,戊癸之年为火运。
故曰:“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素问·天元纪大论》)。
这种推算方法是以五年为一循环的。
在五年中,每运值一年,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即土一金—水一木一火。
三十年为一纪,每纪每运共值六年。
六十年为一周,每运共值十二年。
前已述及,十干配五行是: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为什么十天干在化五运上和配五行上其属性上不同呢?这是因为天干配五行是以五方、五季等关系而确定的,而天干化五运则是根据天象变化来确定的。
对于十干所以化五运,历代有不同的解释。
其一,《内经》提出“五气经天化五运”之说。
谓:“臣览太史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龄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氏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素问·五运行大论》)。
丹天之气就是五行火气化见于天的赤色,龄天之气就是五行土气化见于天的黄色,苍天之气就是五行木气化见于天的青色,素天之气就是五行金气化见于天的白色,玄天之气就是五行水气化见于天的黑色。
牛、女、心、尾、危、室、柳、鬼、亢、氐、昴、毕、张、翼、娄、胃、奎、壁、角、轸等,是天体上二十八宿的名称。
何为中医的“运气”学说?导语古人有“五运六气”之说,五运即金、木、水、火、土五行,六气指风、寒、热、暑、燥、火。
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知识,何为“运气”,我们今天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运气学说运气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五运(木、火、土、金、水)与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相配来解释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宇宙万物尤其对人类影响的学说,它集气象学、物候学、天文学、地理学、人体生命科学于一体。
在历史上,广大中医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健康立下了不朽功勋。
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朵中华文化中的奇葩遭受了本不应有的冷遇。
张仲景指出“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腑俞,玄冥幽微,阴阳会通,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张子和说:“不通五运六气,折尽医方何济?”意即,不精通运气学说,知道再多的药方又有何用呢?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指出:“若把《黄帝内经》喻为皇冠的话,运气七篇则是镶嵌在皇冠上的明珠。
”运气推测气象(以2007年为例)大运也叫中运、岁运,主管全年的气候特点和物化特征。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先立其年,以明其气。
”根据甲子纪年法,2007年系我国农历第48个甲子周期的第24年,即“丁亥”年。
《素问·天元正纪大论》说:“丁壬之岁,木运统之。
”说明本年度为“木运”之年,丁在数为4,因为在象数学上,偶数为阴数,“丁干”则为“阴干”,所谓“阴干”也是指岁气不及的年份,由此推知:2007年应是“木运不及”之年。
《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木不及,燥气乃行。
”主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运分别主管一年之中的一个季节之气,年年如此,固定不变。
均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即:木为初运——火为二运——土为三运——金为四运——水为五运。
因客运以当年年干所统的大运为该年客运的初运,按太少相生五步推算法,2007年客运的初运便是太角木,二运为少征火,三运为太宫土,四运为少商金,五运为太羽水。
运气学说简介运气学说的简介运气学说是将医学和天文气象的规律互相结合而成的气象医学。
唐代王冰重注内经黄帝素问时,发现书中运气部份佚传,因此,将当时民间所流传的气象医学,填入补充了天元纪要大论等廿多篇的经文。
(详细参考刘伯中国医学史)因此,运气医学最晚在唐代就已经完成。
骥宋代末年,运气医学的发展日趋成熟,刘完素首先提出后,运气医学又重新建立起来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学说。
而刘完素说:「不知年之所加,气之兴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这就可以表示刘完素对运气医学的重视程度,所以本篇特别将整个学说用最简单的方法介绍出来。
天干地支天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数字,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等十二个数字,由于中国历法中其数字的排列组合,是以天干在上;地支在下,组合成一组干支数字。
这是古人认为在上者为天,在下者为地的观念而成,再加上历法本来就是记录天地之间的种种气候变化,(在天为星象;在地为气候)因此天干地支,就成为了中国历法的代名词。
天干地支的组合,本身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的数字,是以单数为阳;双数为阴。
阳干要配阳支,阴干要配阴支,阴阳之间不能相混合,天干由甲起,而地支由子起,按着次序而组合成六十个干支,再由甲子重新再按次序进入下面一个新的组合,因此每六十年就称之为一甲子。
五行学说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由于各元素之间,有不同的属性,所以被黄帝内经采用,作为对疾病、气候、环境、颜色。
味道等等的分类法则,今列表如下:五行分类表五行方位时序五气五色五音五味五脏五腑五窍五体五志五臭木东春风青角酸肝胆目筋怒膻火南夏暑赤征苦心小肠舌脉喜焦土中长夏湿黄宫甜脾胃口肉思香金西秋燥白商辛肺大肠鼻皮毛忧腥水北冬寒黑羽咸肾膀胱耳骨恐腐五行之相生相克关系由于五行之间,有不同的属性,所以元素两两相遇之时,就会产生不同之关系。
那就是相生和相克的关系。
在相生方面例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运气,是五运六气的简称。
运气学说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在中医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
在现存中医书籍中最先论述运气学说的见于《内经》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
他如六节脏象论,《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的刺法论、本病论等也有论述。
运气学说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现仅就运气学说的基本知识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作一概要介绍,为进一步研究运气学说打下初步的基础。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运气学说是一门研究人们运气和命运的学科,旨在探索人类运气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它涉及到各个领域,包括心理学、哲学、数学等,通过研究和分析运气现象,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提高个人幸福感和成功率。
运气学说认为运气是随机事件的结果。
在人类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无法预测和控制的,比如天灾人祸、偶然事件等。
运气学说认为,这些随机事件对个人的影响是无法改变的,只能接受和适应。
然而,人们并不是完全无能为力,他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来应对不幸事件,从而减轻其影响。
运气学说认为运气也与个人的努力和准备有关。
虽然运气是一个不可控制的因素,但个人的努力和准备可以为运气创造更多的机遇。
比如,一个有才华和努力的音乐家,在机会来临时更容易被发现和认可,而一个没有准备和努力的人则可能错失机会。
因此,个人的努力和准备是影响运气的重要因素。
运气学说也认为个人的态度和心态对运气有着重要影响。
积极的态度和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增强逆境中的抵抗力。
相反,消极的态度和悲观的心态会影响个人的决策和行为,从而影响运气的结果。
因此,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乐观的心态是提高个人运气的重要因素。
运气学说还强调个人的选择和决策对运气的影响。
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选择和决策,而这些选择和决策会直接影响个人的运气。
正确的选择和明智的决策可以为个人创造更多的机遇和成功,而错误的选择和决策则可能导致不幸和失败。
因此,个人的选择和决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个人的运气。
运气学说提醒人们要对运气保持理性的认识和评估。
运气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因果关系,它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努力、准备、态度、选择等。
因此,人们在评估自己的运气时,不能只看结果,而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同时,人们也要保持谦逊和感激之心,对运气的好坏保持客观和平衡的态度。
运气学说是一门研究人们运气和命运的学科,通过研究和分析运气现象,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渝微学社实用小课堂——揭开运气学说的神秘面纱一、什么是运气学说?01 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学说,是古代探讨气象变化规律,解释天体运动,并推测气候变化对疾病发生影响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结合气象运动规律探讨医学的科学,充分反映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运气学说即将五运六气和天干与地支配合起来,按照干支纪年的顺序以及阴阳盛衰、五行生克的关系来推断某年的太过、不及,以此来预测气候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与预后。
02 运气学说始于《黄帝内经》,主要见于《素问》之运气七篇大论,即《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五常政》、《六元正纪》及《至真要》。
二、运气学说之干支纪年01 干支纪年传说出自黄帝时代,实际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王莽时期,通行于东汉以后,是古代记录年份的一种方式。
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者按顺序相配,周而复始,由甲子开始,至癸亥结束,60年一轮,称为一甲子。
02 干支纪年之图表定位:03 干支纪年之掌上定位:(注意:天干地支的掌上定位方法是以左手为准,大家不要伸错手了哟)04 干支纪年之简易推算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平时除了“拿出手机、翻开万年历、输入年份搜索”以外,如何简单又快速地推算出某一年的天干地支呢?下面就教大家一种快速推算的方法,大家都举起左手来试试吧!首先给10个天干、12个地支编个号。
1、天干=年号个位数-3(个位数>3)或年号个位数-3 10(个位数≤3)优点:公元后的所有年份均可按此公式计算天干,而且公式简单,可以快速推算。
缺点:暂时没发现啥缺点。
2、地支=N-3(N>3)或N-3 12(N≤3),N=年份除以12的余数优点:公元后的所有年份均可按此公式计算地支。
缺点:计算公式就略显复杂,需要耗费一定时间,对于笔者这种数学不好的人就需要拿出纸笔来帮忙了。
对运气学说的认识和临证运用经验运气学说是祖国医学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的核心。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以及后世医家的不断补充,贯穿着整个中医学术思想,用归纳演绎的推理推论,丰富了中医学理论的临床思维方法。
运气学说的核心理论是气化理论,运气气化着重揭示宇宙气化与人体气化的宏观整体关系,这个关系即是“天道—气化—物候”(包括病候)的关系。
气化便是连接天道(宇宙运动)与物候(包括生物体,尤其人体生理病理)关系的枢纽。
因此只有掌握气化理论才能把握天道对物候的影响,以及物候对天候应答的规律,这就是运气学说的精髓所在,也是气化理论的重大价值。
运气学说的重要价值,还在于立足于脏腑气化与外界“六化”的气化辨证,着眼于辨清这两类矛盾相互作用的焦点,从而打开辨证论治的广阔领域。
运气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
其中,运气气化理论,运气病机理论,运气辨证理论,运气论治理论是运气学说的四大理论,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
尤其是运气七篇是一部伟大的综合巨著,除医学之外,还蕴含着天文、历法、物候、气象、灾害、哲学、医学地理学、生物学、农学等诸种学说,堪称一部大百科全书。
一、对运气学说的认识:运气学说是中医学的唯物观的逻辑辨证方法。
人与自然是一个动态着的整体。
在这个整体,即人与动植物,水、空气、土壤组成的生物圈中,大气对人类的影响最大。
人如果不进动植物组成的食物,还能维持三周生命,缺乏水也可能维持三天,没有空气,生命则仅能维持几分钟。
气象即是生物圈中大气的物理状态。
而大气状态的变化起源于地球的运动与太阳的辐射。
《内经》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命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人们只能须其它的变化,及时地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
运气学说着眼于自然气候的生物圈对人体的影响。
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合于四时的春、夏、秋、冬的寒暑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化、收、藏,在正常情况下是有利的,但这些规律反常,超越常度,六气太过,就成为六淫,势必影响生物的生存,反而成为致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