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言语的发展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248.00 KB
- 文档页数:10
教学资料范本
0—3岁婴幼儿语言开展特点
5.积极言语开展阶段〔1岁半一3岁〕:开始由单词句、双词句向
完整句开展.集中的无意义的发音现象消失.发音和发出的词和句子整合在一起.但由于发音器官发育未成熟.会出现许多语音“错误〞.
语音开展的特点
1.前言语感知水平的开展
前语言阶段.感知语音的水平是儿童获得语言的根底.最近的研究说明,汉语儿童前言语阶段的感知水平分成三种水平层次:
〔1〕辨音水平〔0―4个月〕:学会分辨言语声音和其他声音的区别.获得区分不同话语声音的感知水平.大约两个月后.开始比拟清楚地感知“语音学〞意义上的单纯的语音.能感知由发声位置和方法变化造成的语音差异.。
儿童语言获得的发展顺序
儿童语言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共鸣阶段(0-2个月):婴儿开始通过哭声、咿咿呀呀的声音来表达需求和情感。
2. 预言阶段(3-8个月):婴儿开始发出辅音和元音的组合,如"ba"、"da"等,这些声音并不具有特定的意义。
3. 单词阶段(9-18个月):婴儿开始发出具有特定意义的单词,如"妈妈"、"爸爸"等,他们能够理解并使用一些简单的词汇。
4. 两词组合阶段(18-24个月):婴儿开始将两个单词组合在一起,形成简单的短语,如"大狗"、"喝水"等。
5. 语法发展阶段(2-3岁):儿童开始使用更复杂的语法结构,如使用动词的过去时和现在进行时,以及使用复数形式等。
6. 句子阶段(3-4岁):儿童开始使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能够使用连接词和副词来连接句子和表达关系。
7. 语言流利阶段(5-6岁):儿童的语言能力逐渐变得流利,他们能够使用更复杂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表达更复杂的思想和观点。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儿童的语言发展速度和顺序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只是一个一般的发展顺序。
如果您对儿童的语言发展有任何担忧,建议咨询专业的儿童语言发展专家。
1/ 1。
0-3岁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出生接受性语言孩子从一出生,语言学习就开始了,还能感受到环境中的声音。
当他们身边突然有人讲话,或者有意外噪音,就会被吓一跳或大哭。
但是,新生儿会对温和的声音做出“安静”的反应。
表达性语言新生儿会通过发出不同的声音,让爸爸妈妈知道自己正在经历快乐或痛苦。
0-3个月接受性语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在父母说话时转向父母,并在听到父母的声音时微笑。
如果哭了,就会因为听到父母熟悉的声音而安静下来。
三个月以下的孩子也会停止活动,密切关注一个不熟悉的声音。
但是不管声音是否熟悉,孩子通常会对温和的语调做出反应。
表达性语言当妈妈出现在自己的视线中,就会对妈妈微笑。
会重复相同的声音,会在不同的情况下,比如:饥饿或疼痛,发出不同的哭声。
4-6个月接受性语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对“不”这个词做出反应;会对父母语调的变化以及说话以外的声音做出反应。
比如:可以被玩具和其他发出声音的物体吸引,享受音乐和节奏,并以一种感兴趣或理解的方式寻找各种新声音的来源,比如:小动物的叫声、手机铃声等。
表达性语言当孩子开心玩耍的时候,会发出“咯咯”的声音;并且会咿呀学语,有时候听起来好像在“说话”;这种“像说话一样”的咿呀学语包括许多发音,比如:双唇音“p”“b”“w”和“m”。
能够追随父母的视线,看你正在看的方向。
而且在这个阶段,孩子可以表达自己的意图,并通过声音或手势告诉父母他们想要什么,或者想要父母做什么。
他们可以发出非常“紧急”的声音来激励父母快一点。
7-12个月接受性语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随着不同的声源跟着转头。
对他说话时,会很明显地转向你,并看着你的脸;当你向他做简单的游戏,比如:拍拍手时,他会非常的兴奋和快乐,渴望与你互动,并去抓你的手。
会认出熟悉的人或事物的名字,比如:爸爸、妈妈、眼睛、手机等,开始以点头、摇头或者简单的手势回应要求和问题。
表达性语言孩子咿呀学语的声音变了,包含更多的辅音,以及长元音和短元音。
婴幼儿言语发展的基本阶段和特点婴幼儿言语发展是指从出生到3岁左右的儿童在语言能力方面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语言能力会经历多个阶段的发展,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下面将对婴幼儿言语发展的基本阶段和特点进行解释。
1. 预言语阶段(0-6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幼儿主要通过哭泣、咿呀声和面部表情来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
他们能够通过哭声表达自己的需求,如饥饿、疼痛或不安等。
此外,他们还能通过触摸和注视来与父母建立情感联系。
2. 单词期(6-12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开始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组合,如“ba ba”、“ma ma”等。
这些音节虽然没有明确的意义,但是它们是婴幼儿逐渐掌握语言的重要一步。
此时,父母可以通过模仿婴幼儿的声音来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
3. 早期言语阶段(12-18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开始发出一些有意义的单词,如“妈妈”、“爸爸”、“喝水”等。
他们能够通过单词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并能够理解简单的指令。
此外,婴幼儿还会开始模仿父母的语言,试图说出更多的单词。
4. 词汇爆发期(18-24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词汇量迅速增加。
他们能够说出大约50个左右的单词,并能够组成简单的句子。
此时,他们会开始使用代词和形容词,如“我”、“你”、“大”、“小”等。
婴幼儿还会通过模仿父母和其他成年人的语言来丰富自己的词汇。
5. 语言爆发期(2-3岁)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能够说出大约200个左右的单词,并能够组成复杂的句子。
他们开始使用过去时和进行时等语法结构,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
此外,他们也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并能够使用词汇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总结起来,婴幼儿言语发展经历了预言语阶段、单词期、早期言语阶段、词汇爆发期和语言爆发期等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婴幼儿的语言能力逐渐增强,从最初的哭泣和咿呀声到能够使用单词和句子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父母和其他成年人在婴幼儿的语言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通过与婴幼儿的互动和模仿来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
幼儿期语言发展有什么表现
人的智力核心——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
思维的发展离不开语言的发展。
发展儿童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儿童早期教育的成败。
据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幼儿期是语言急速发展的阶段,这时期儿童对事物的表达能力已大大提高。
1岁是儿童积极理解语言的最佳时期;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时期;4~5岁是书面语学习的最佳时期。
幼儿期的词汇量增长最快,大约可增长3~4倍,即3岁达800~1000个;4岁 1600~2000个;5岁2200~3000个;6岁3000~4000个。
幼儿期语言发展有两个显著特点:
1、自言自语。
幼儿常常自己对自己说话,而且唠唠叨叨。
幼儿这种“自我中心言语”,往往表现在动作或游戏中,他(她)并非为了和别人交往,而是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对事物的注意,这样能自觉地把自己脑子里正在想的事物说出来。
它帮助幼儿出声地思考问题。
幼儿经常这样做,能使动作内化为表象,促使思维的发展;同时也能暂时满足幼儿在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加,自言自语会日益减少。
2、说个不停。
发展幼儿的语言,主要通过和成人的语言交流。
因此,幼儿的家长和教师(包括保姆),应当注意和幼儿的语言交流,把增加幼儿词汇
量和提高幼儿理解语言意义的能力,作为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
一、语言的发展阶段
正常儿童语言的发展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三个方面。
三个方面一环套一环,一岁以前儿童主要是咿呀作语和初步理解阶段,一岁以后开始学说话,先说单词,然后组成句子,逐步完善。
语言的发展离不开听觉器官,发音器官和大脑功能的完善。
任何一项功能的异常均可出现语言障碍。
因此对语言发展缓慢的儿童,应首先检查是否有听力障碍或者发音器官的器质性损害。
以便尽早佩戴助听器或手术治疗。
而对智力上落后的儿童的语言障碍,则必须进行早期训练,才能提高其发展水平。
二、语言发展进程
2个月:可以发出几个单元音,a、i、o等,能与成人交流发音。
4个月:会出笑声,大声叫,能咿呀作语,主动对人和玩具发出咕噜声。
6个月:喜欢对熟悉的人发音,出现唇辅音,会模仿咋舌音,叫名字开始反应。
8个月:能发出重复音节“mama”、“dada”等。
10个月:能够咿呀学语,对成人的要求有反应,会招手“再见”,或拍手“欢迎”。
12个月:听懂几样物品的名称,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会学动物的叫声。
15个月:能说出6个左右的词,会指自己的身体部位,开始出现难懂的话。
18个月:能说10~20个词,用言语辅以手势和表情表达需要。
21个月:能说出20~30个词,会说“不要”、“我的”,能说出几个图画的名称,能将2~3个词组合起来。
2岁:能说3~4个字组成的简单的句子,会用代词“我”、“你”。
2岁半:会说6~8个字的复合句,不再说出难懂的话,能说短的歌谣。
3岁:会说姓名、性别,说2~3中颜色的名称,能回答成人的简单问题。
婴幼儿言语发展婴幼儿的言语发展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从最初的哭泣声到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婴幼儿的言语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言语发展的过程,并提供一些促进婴幼儿言语发展的建议。
一、婴幼儿言语发展的阶段1. 先导期(出生至3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幼儿主要通过哭泣声来表达需求。
他们对声音和语言开始产生兴趣,能够辨别人的声音,并对声音作出反应。
2. 准语期(4个月至6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开始发出类似于“咿呀”、“嘟嘟”等辅音音节。
他们开始模仿成人的语调和音调,并能够通过发音来吸引他人的注意。
3. 语音期(7个月至12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开始发出更多的辅音和元音音节,并能够使用重复发音的方式来尝试复制成人的语音。
他们还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指令,并能够用手势表达一些简单的意思。
4. 词语期(1岁至2岁):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开始说出他们第一个词汇,如“爸爸”、“妈妈”等。
他们能够逐渐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并能够使用简单的词组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5. 句子期(2岁至3岁):在这个阶段,婴幼儿能够组成简单的句子,并通过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他们还能够理解和遵循简单的指令,逐渐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规则。
二、促进婴幼儿言语发展的建议1. 与婴幼儿进行交流:与婴幼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
在与婴幼儿交流时,我们可以使用清晰简单的语言,重复关键词汇,并配合手势和面部表情,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语言。
2. 为婴幼儿创造语言环境:在婴幼儿的生活环境中,我们可以提供一些丰富多样的语言刺激,如阅读绘本、唱儿歌、播放录音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婴幼儿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并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3. 鼓励婴幼儿自主表达: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婴幼儿发出声音和表达意愿来促进他们的言语发展。
当婴幼儿发出声音或表达出自己的需求时,我们应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支持,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语言能力。
简述幼儿语言的发展特点
1、婴幼儿言语发展的初期阶段(0~1):在哭叫声中发声,面对面的言语交际—15~30公分,视听结合;能辨别语音、语调和音色的变化,能发出一连串近似词的音节,出现“语音玩弄”现象和“小儿语”;开始模仿别人的发音,出现第一个特定指代意义的单词。
2、婴幼儿言语发展的正式阶段(1~2岁):言语理解能力发展较快,言语表达能力发展较慢,出现语言沉默期;出现“词语爆炸”,双词句快速增长,大量否定句,重叠、省略、替代心理新现象,自我意识萌芽,语言否定,但不等于实际,具有一定的交往需求,但不主动。
3、基本掌握言语阶段(2~3岁):多词句和简单句,发生疑问句高峰,产生句子的整合、接尾、重复现象,与人交往的意图明显加强;增加,但无对应的关联词,语言功能不断丰富和准备。
学前⼉童⾔语的发展学前⼉童⾔语的发展 语⾔的发展可以表现在三个⽅⾯:语⾔形式、语⾔内容以及语⾔运⽤能⼒的发展上。
⼀、学前⼉童语⾔形式的发展 ⼀、学前⼉童语⾔形式的发展 语⾔形式是指⼉童语⾔中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
⼉童对语⾔形式的获得包括对语⾳和语法的获得。
(⼀)语⾳的发展 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 1.逐渐掌握了本族语⾔的全部语⾳ 1~1.5岁的⼉童开始发出第⼀个类似成⼈说话时⽤词的⾳,到6岁时,⼉童已经能够辨别绝⼤部分母语中的发⾳,也基本上能发准母语的绝⼤部分语⾳。
3~4岁是⼉童语⾳发展的飞跃阶段, 4岁的⼉童基本上能掌握本民族全部语⾳。
⼉童学习语⾳的过程,先后有两种不同的趋势。
起初是扩展的趋势。
婴⼉从不会发出⾳节清晰的语⾳,到能够学会越来越多的语⾳,是处于语⾳扩展的阶段。
3~4岁内的⼉童,相当容易学会世界各民族语⾔的发⾳,所以有⼈称这个年龄段的⼉童为“国际公民”。
⼉童掌握母语(包括⽅⾔)的语⾳后,再学习新的语⾳时,出现了困难,年龄越⼤,学习第⼆语⾔的语⾳,更多受第⼀语⾔语⾳的⼲扰。
这个时期就处于语⾳的收缩阶段。
研究发现,幼⼉发⾳的错误,⼤多数发⽣在辅⾳,⽽且集中在zh、ch、sh,z,c,s,l等⾳。
幼⼉发⾳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1)⽣理上的原因。
3~4岁幼⼉由于⽣理上不够成熟,不能恰当的⽀配发⾳器官。
困难在于不善于掌握发⾳部位和发⾳⽅法。
幼⼉发出元⾳错误较少,错误往往在辅⾳。
这是因为辅⾳要依靠唇、齿、⾆等运动的细微分化。
3~4岁幼⼉由于唇和⾆的运动不够有⼒,下颚不够灵活,因⽽发出辅⾳时往往不能作出明显的分化。
(2)语⾔环境。
幼⼉之所以不能正确掌握发⾳部位和发⾳⽅法,除了受⽣理成熟的影响外,还有其他原因。
语⾔环境是影响幼⼉正确发⾳的重要因素。
⽅⾔对4岁以上幼⼉发⾳的影响更为突出。
调查说明,城乡幼⼉发⾳的正确率有较⼤差异。
这种差异在3岁时不显著,4~5岁差异较⼤,是环境,特别是教学条件影响的结果。
幼儿的言语发展趋势幼儿的言语发展是指从初生儿期到幼儿期的语音、语调、语义和语法能力的逐步成熟和提高的过程。
它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智力、情感和社交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的言语发展趋势可分为以下几方面:1. 语音发展:幼儿在发音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总体而言,一岁左右的幼儿开始能够模仿成人的语音,并逐渐掌握并正确发音一些简单的词汇,如“爸爸”、“妈妈”等。
到了三岁左右,幼儿的语音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够清晰地发音大部分音节和音素,掌握并应用一些较复杂的词汇和小句子。
四岁以后,幼儿的发音基本上接近成人的水平。
2. 语调发展:幼儿的语调发展与语音发展有密切关系。
幼儿在一岁左右开始能够辨别句子的语调,并通过模仿大人的方式表达出来。
到了两三岁时,幼儿的语调表达能力明显增强,能够正确运用语调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询问、感叹或陈述等不同的语气。
3. 语义发展:语义是指语言的意义和涵义。
幼儿的语义发展从最初的单词理解开始,逐渐掌握并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汇。
一岁时,幼儿能够理解并使用一些简单的词汇,如“妈妈”、“奶奶”等,能够与大人进行简单的沟通。
到了两三岁,幼儿开始进入词汇爆发期,掌握并能够正确运用大量的词汇,并逐渐掌握词汇之间的关联。
在四岁之后,幼儿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些抽象概念和复杂的词汇,如“因为”、“所以”等。
4. 语法发展:幼儿的语法发展是指他们在句法和语法结构上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岁左右的幼儿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句子结构,并通过模仿大人的方式进行表达,如“妈妈摸”、“我喝水”等。
到了两三岁,幼儿的语法发展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够正确使用一些基本的句子结构,如主谓宾结构、“我要吃饭”等。
四岁以后,幼儿的语法发展逐渐接近成人水平,能够运用更复杂的句子结构,如从句和复合句。
5. 交际能力发展:语言不仅用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还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
幼儿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逐渐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