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总体情况介绍PPT----2014-7-15
- 格式:ppt
- 大小:61.50 MB
- 文档页数:4
兰州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及区域经济分析一、兰州市情况简介1、兰州市概况兰州,西北的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中国七大军区之一的兰州军区本部所在地,中国18个铁路局之一的兰州铁路局本部,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
土地面积13085.6km²,户籍人口322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兰新线、兰青线汇集于此。
在物流方面,依托铁路优势,兰州西货站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配箱转运中心。
此外,兰州还是青藏铁路的重要节点,正在建设的兰渝线、兰成线、兰新第二双线即将完工,未来兰州的交通枢纽作用将更加重要。
(2)公路:兰州公路交通已基本完全辐射周边地区,以兰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G6(北京-拉萨)、G30(连云港-霍尔果斯)、G75(兰州-海口)、G22(青岛-兰州)、G3001(南山北环兰州绕城)、G109(丹东-拉萨)、G212(兰州-重庆)、G213(兰州-云南磨憨)、G309(山东荣成-兰州)、G312(上海-霍尔果斯)、G316(福州-兰州)等多条国家级高速公路和过道干线使得兰州成为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节点。
(3)航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是西北省会城市飞行区干线机场。
开通有到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线五十多条,为海南航空公司基地机场,为东方航空公司西北基地。
2、人才优势兰州市拥有全民科研开发机构138个,科研人员10万人;研究专业有15门类。
兰州是西北重要的科研基地,拥有以兰州大学为主体的各类科研和开发机构近1200多家,国家级、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和试验基地28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25万人。
3、资源优势兰州及其邻近地区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各种矿床156处,35个矿种,主要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和能源矿产等9大类,非金属矿相对丰富,其中石英岩储量集中,运量储量达3亿吨,为硅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资源;煤炭保有储量为97956.7万吨,主要开采地为窑街和阿干镇两矿,基本能够满足本地企业生产需求;临近兰州的白银、金昌是我国镍、铅、锌、稀土和铂族贵金属的重要产地。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的SWOT分析作者:田晓菁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21期摘要:兰州新区是我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也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于2014年7月15日获国务院批复,是由海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综合保税区有“进口保税、出口退税、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自由港特点,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集中、功能最齐全、手续最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2015年8月21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举行揭牌仪式,宣告封关运行。
SWOT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研究对象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客观而准确的分析,从而为其提供发展思路和依据的战略分析方法。
在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的运营和发展过程中,SWOT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认清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发现外部的机遇与威胁,从而扬长避短,找出适合其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模式。
关键词: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中图分类号:F752.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1-000-02目前,全国共有45家综合保税区,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是甘肃省首家综合保税区,也是内陆地区为数不多的综合保税区之一。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位于兰州新区的核心区域,保税区规划面积为3.39平方公里。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具有“自由港”特点,是我国目前优惠政策最集中、开放层次最高、功能最齐全、手续最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以下对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
一、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的优势(strengths)分析(一)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兰州新区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点,是一带一路通往中亚、西亚、东欧的黄金通道。
具有独特区位优势,新区交通便利,连霍高速、京藏高速、9条铁路干线以及中川机场构成了立体综合的交通网络体系。
2015年7月5日由兰州发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在兰州新区北站正式发车,而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距兰州新区北站约12公里。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以兰州新区为例摘要:本文从兰州的地理条件、兰州新区的区位优势、以及国家的政策分析兰州新区的发展背景,在怎样的发展背景下有了今天的兰州新区。
关键字:兰州兰州新区区位条件发展背景一、兰州新区简介:兰州新区,是第五个国家级新区。
位于兰州北部秦王川盆地,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甘肃与国内、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门户,距离兰州市区38.5公里,距西宁198公里,距银川420公里。
规划面积806平方公里,辖永登、皋兰两县五镇一乡。
兰州新区正在努力打造成西部地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聚集、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
二、兰州新区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兰州市是甘肃省的省会,受到两山夹一川的地形限制,发展空间不足,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突破地形的限制,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兰州市政府于2010年8月3日提出了“再造兰州”战略。
决定“跳出老城,建设新城”,力争通过10到20年的时间,在秦王川建设一座经济规模与区域面积等同于兰州老城区的现代化新城,(一)兰州的地理位置对新区发展规划的影响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兰州市市域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1.6万人。
兰州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侧的黄河河谷盆地内,周围群山环绕。
市中心海拔约1520米,南北两山相对高度为600米,黄河自西向东贯穿全程,形成了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约2—8公里的带状哑铃状的河谷盆地。
简单来说,兰州地形可以概括为“两山夹一川”。
南北两山将黄河夹在中间,而兰州城就依河而建。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兰州被国家确定为重要的工业基地,一直以来发展良好,工业种类齐全、产业布局日趋合理。
但是由于当地地形的限制,兰州近几年来大型工业落户少,规模小,这对兰州的发展相当不利,兰州老区的发展已经接近于饱和,大量的汽车等已经造成交通拥挤,城市已经达到饱和,所有就有了“跳出老城,发展新城的”计划,并且势在必行。
兰州新区介绍兰州新区的设立正是在兰州自身谋求发展和国家战略要求的协同作用下应运而生的。
兰州新区选址北距兰州市老城区70 公里外的秦王川,西距兰白经济区中的白银市正好70 公里,东距青海省省会西宁市172 公里。
可以看出,兰州新区区位优势较兰州老城区更加明显,完全契合国家战略规划中对于兰州发展的要求。
因为在构建兰白都市核心经济圈中,兰州新区与兰州市老城区以及白银市共同构成了一个等边金三角,将兰州与白银无缝的链接在一起;而在构建“兰西经济带”中,兰州新区较老城区距离西宁更近,进而可以辐射到格尔木,使得“兰西经济带”的发展更加具有潜力。
最后,兰州新区距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357公里,在兰白实现经济一体化形成现代化都市圈后,也可以辐射宁夏部分地区。
没有理由否认,兰州将会成为西北地区西部大开发新的经济增长极,而兰州新区又是兰州的特区,是全省集中发展的战略高地,因此,兰州新区的成立与发展是兰州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前所述,兰州新区选址秦王川,北距兰州市老城区70 公里。
与国内其他同级城市的新区相比,兰州新区或许是距离老城区最远的新区。
比如:郑州的郑东新区(郑州市区东部)、南昌红谷滩新区(红谷滩,地处南昌赣江之北,与南昌南部的主要城区隔江相望)、贵阳金阳新区(离主城区仅5 公里)。
这些新区有一个共同点的特点,那就是新区离老城区相对较近,是老城区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
因此,这些城市新区可以通过“老城带动新城”的模式加以发展,由于新区与老城空间距离较近,因此,新区的物流、人流等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对于新区人气、商气的聚集有着很大的作用。
然而,兰州新区的选址却在北距兰州老城区70 公里的秦王川。
事实上,选取秦王川作为兰州新区,本身就反映了兰州这座城市选择的独特发展路径。
首先,兰州市现有城区受到地形限制,发展空间接近饱和,导致大型工业投资项目无法集中落地;其次,与其他城市利用老城带动新区发展不同,正是由于兰州市的特殊地理条件,使得兰州市做出“跳出老城,建设新区”的战略决策,引用兰州市委书记陆武成的话说就是:“跳出兰州思考兰州,跳出兰州谋划兰州,跳出兰州发展兰州”,这一系列“跳”字反映出兰州新区的特殊性,即:它是要依托“再造兰州”战略的实施,通过兰州新区的快速发展来达到整个兰州的跨越式发展,进而在省内实现“中心带动”作用,在西北实现辐射青海、宁夏两省(自治区)的功能。
兰州新区各产业园区基本情况介绍一、新区科技产业园区基本情况1、甘肃省科技创新城兰州新区“科技创新城”建设科技创新广场、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转移集聚区、人才宜业宜居新社区、公共和商务配套设施;吸引甘肃以及西北地区(陕、宁、青、新)的科技创新服务资源,重点打造兰州新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孵化服务平台、科技金融结合服务平台、技术转移聚集平台、碳交易平台、大学科技园,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创新发展“智库”。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期)总规划用地面积:666.689亩。
建设用地面积:442.951亩。
总建筑面积:59.06万㎡(其中科技创新服务区面积13.5万㎡,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33.5万㎡,科技与金融区4.5万㎡,科技文化融合区4.06万㎡,人才公寓3.5万㎡)。
(2)目前进展情况创新城公司筹建情况目前,甘肃省科技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已于近期注册完成,兰州新区科技创新城发展有限公司也将于近期完成注册,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10万平方米孵化器。
●一期规划编制进展情况2013年初,我们邀请北京、西安、浙江和甘肃的四家规划设计单位在兰州新区纬三路以南、纬七路以北、经四路以东、经五路以西区域开展“科技创新城”规划编制工作,并于2013年6月1日邀请有关单位、专家评审通过了“科技创新城”概念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最终选定清华大学文化产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做的概念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并在进行修订和完善。
待修订后,我们将向兰州新区正式申报,开展详规及单体设计。
●海默科技产业园建设进展情况项目一期工程海默科技产业园已开工奠基,海默科技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在国内和国际具有重要影响的多相计量、页岩油气开发、压裂装备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和钻井测井等油田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将对促进我国高端油气装备工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信源软件信息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信源软件信息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处于兰州新区的核心位置,北至纬三路、南至纬七路、东至经八路、西至经六路,距兰州新区管委会300米,吉利汽车兰州新区基地900米,南侧是环境优美的湿地公园,基地以软件信息和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功能规划配置合理、服务完善、机制先进,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资源环境。
兰州新区房地产市场现状为更好完成2014年营销任务目标,制定契合市场的营销策略。
通过实地体验、随机走访形式,对兰州新区发展现状予以调研浅析。
一、兰州新区楼市现状从营销角度分析新兴市场,首先入市的客户投资占绝大部分,其次是刚需,改善型较少,这与成熟市场的正三角市场结构不同,且总体量更小。
在经历了初期概念性红利阶段后,无论投资、改善、刚需面对理性回归的自然生长初期多采取观望、等待的策略,既不愿承担风险也不舍对预期的需求,从阶段上兰州新区正处于概念性红利阶段后的理性回归的自然生长初期。
借鉴苏州某产业新区客源分析:购房客户以本地区域地缘性、工作缘客户及投资客户为主。
由产业园区的外籍管理人士及白领阶层带来活跃的租赁市场。
产业也带来外地人的导入。
兰州新区属于产业新区,在新区启生长初期客源应该符合以上客源趋势——投资占主力、地缘(当地人口有限)、工缘(产业导入)跟随、改善基本没有(新区配套欠缺,无法提供城市生活需求)。
通过对绿地项目首期客源进行分析,也体现了相似的客源结构,作为新区第一个推售住宅产品项目,2013年在新区概念性红利的预期下,兰州投资客源(不含永登)占据总成交数量69%、永登等周边地缘性人群占总成交数量18%。
2014年新区进入理性回归的自然生长初期,无论投资、刚需基本采取观望、等待。
因市场总体量小,市场潜在推盘较多,政治宣传导向不明朗等诸多原因,投资客十分慎重,刚需基本冰封。
兰州老城今年即将推出的名企楼盘有保利项目、中海项目、大名城项目,更有海亮限价房3900元/㎡起,恒大七里河限价房5600元/㎡起;兰州新区拟推楼盘有碧桂园项目、兰石项目、星光达项目,政府安置保障企业自建房体量也十分巨大。
二、产业新区可持续发展构想1、新区房地产市场现状:政府主导下的产业新城,首先解决的是企业投资、产业入园。
其次要解决的也是所有新城面临的最大障碍“人口导入”,人口问题是关系到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目前入驻兰州新区大型企业项目数量看,远低于招商意向签约企业数量,且部分入驻企业仅建造厂房并无产出,也造成了区域市场的冷淡,打击后续企业的投资信心。
新区各产业园区基本情况介绍一、新区科技产业园区基本情况1、省科技创新城新区“科技创新城”建设科技创新广场、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转移集聚区、人才宜业宜居新社区、公商务配套设施;吸引以及西北地区(陕、宁、青、新)的科技创新服务资源,重点打造新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孵化服务平台、科技金融结合服务平台、技术转移聚集平台、碳交易平台、大学科技园,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创新发展“智库”。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期)总规划用地面积:666.689亩。
建设用地面积:442.951亩。
总建筑面积:59.06万㎡(其中科技创新服务区面积13.5万㎡,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33.5万㎡,科技与金融区4.5万㎡,科技文化融合区4.06万㎡,人才公寓3.5万㎡)。
(2)目前进展情况●创新城公司筹建情况目前,省科技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已于近期注册完成,新区科技创新城发展也将于近期完成注册,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10万平方米孵化器。
●一期规划编制进展情况2013年初,我们邀请、、和的四家规划设计单位在新区纬三路以南、纬七路以北、经四路以东、经五路以西区域开展“科技创新城”规划编制工作,并于2013年6月1日邀请有关单位、专家评审通过了“科技创新城”概念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最终选定清华大学文化产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做的概念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并在进行修订和完善。
待修订后,我们将向新区正式申报,开展详规及单体设计。
海默科技产业园建设进展情况项目一期工程海默科技产业园已开工奠基,海默科技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在国和国际具有重要影响的多相计量、页岩油气开发、压裂装备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和钻井测井等油田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将对促进我国高端油气装备工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信源软件信息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信源软件信息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处于新区的核心位置,北至纬三路、南至纬七路、东至经八路、西至经六路,距新区管委会300米,吉利汽车新区基地900米,南侧是环境优美的湿地公园,基地以软件信息和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功能规划配置合理、服务完善、机制先进,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资源环境。
兰州新区发展史一、新区由来2010年12月,甘肃省设立兰州新区。
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为国家级新区,这是继、、、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也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位于秦王川盆地,总规划1700平方公里,控制规划821平方公里。
是兰州、白银两市的接合部,地处兰州、、银川3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也是甘肃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
南北长约49公里,东西宽约23公里,距兰州市38.5公里,白银市79公里,西宁市195公里,距西安560公里,经景泰到银川有470公里,经河西走廊直通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的重要连接点。
二、新区定位发展成为兰州市的副城(大学城的建立),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注:1、兰州市的副城(大学城的建立):兰州市四面环山,已经无发展之土地,只能向兰州新区发展。
2、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3、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4、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5、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三、新区规划及产业分布兰州新区作为西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也是“西北的物流基地”,经过五年多的快速发展下,已形成“两区、三片、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着重突出新区规划合理,对比兰州市区的规划之乱)两区是指北部农业示范区和南部林业休闲区,重点发展新区的农业、林业,通过绿化、人工湖防风护沙。
三片是指①北部石油化工产业片区②中部综合产业片区③南部大型城市生活服务片区●北部石油化工产业片区,规划2020年后,西固的兰炼、兰化将全部搬迁过来,形成西部的石油炼化生产基地。
●中部综合产业片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和高教园区。
生物医药园区内:有兰药、佛慈制造、和盛堂药业等国内知名的大型医药研发生产企业。
工业园区内:兰石重装、四联光电、陇星科技等56家大型国营企业通过“出城入园”的政策,相继落户进入投产。
高教园区内:1、兰州工业学院于2017年11月16开工奠基,占地1748亩,建筑面积116万方,投资47亿。
城市概况兰州是甘肃省省会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地处黄河上游,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平均气温10℃,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
市树:国槐;市花:玫瑰。
兰州是黄河流域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
为了突出山水城市特色,目前正在加快实施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和黄河风情旅游线综合开发工程,把黄河市区段40公里两岸道路桥梁建设、河堤修砌加固、航运河道疏浚、旅游景点开发、城市建筑风格以及绿化美化亮化融为一体,将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和民族文化汇集其中。
黄河不仅养育了兰州人民,也给这里带来丰富的特产,白兰瓜、软儿梨、冬果梨、白粉桃等瓜果久负盛名,百合、黑瓜子、玫瑰、蕨菜、水烟等土特产品蜚声中外,使兰州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瓜果城。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
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
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在沟通和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丝绸之路也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使兰州成为横跨2000公里,连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大佛寺、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的中心。
随着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新构筑起现代丝绸之路,兰州作为我国东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亚、西亚、中东、欧洲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正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济北的重要作用。
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处在东经102°30"-104°30"、北纬35°5"-38°之间,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