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氢电池特性曲线
- 格式:pdf
- 大小:454.91 KB
- 文档页数:8
1.2v镍氢电池充电电路图(六款镍氢电池充电电路途详解)镍氢电池的工作原理镍氢电池充电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当恒定电流刚充入放完电的电池时,由于电池内阻产生压降,所以电池电压很快上升(A点)。
此后,电池开始接受电荷,电池电压以较低的速率持续上升。
在这个范围内(AB之间),电化学反应以一定的速率产生氧气,同时氧气也以同样的速率与氢气化合,因此,电池内部的温度和气体压力都很低。
1.2v镍氢电池充电电路图(一)自制充电器用LM324的4个运算放大器作为比较器,用TL431设置电压基准,用S8550作为调整管,把输入电压降压,对电池进行充电,其原理电路见图。
其特点是电路简单、工作可靠、无需调整、元器件容易购买等,下面分几个部分进行介绍。
1.基准电压Vref形成外接电源经插座X、二极管VD1后由电容C1滤波。
VD1起保护作用,防止外接电源极性反接时损坏TL431。
R3、R4、R5和TL431组成基准电压Vref,根据图中参数Vref=2.5×(100+820)/820=2.80(v),这个数据主要是针对镍氢充电电池而设计(单节镍氢充电电池充满后电压约为1.40V)。
2.大电流充电(1)工作原理接入电源,电源指示灯LED(VD2)点亮。
装入电池(参考图片,实际上是用导线引出到电池盒,电池装在电池盒中),当电池电压低于Vref时,IC1-1输出低电平,VT1导通,输出大电流给电池充电。
此时,VT1处于放大状态-这是因为电池电压和-VD4压降的和约为3.2V(假设开始充电时电池电压约为2.5V),而经VD1后的电压大约5.OV,所以,VT1的发射极-集电极压差远大于0.2V,当充电电流为300mA时,VT1发热比较严重,所以最好用PT=625mW的S8550,或者适当增大基极电阻以减小充电电流(注:由于LM324低电平驱动能力较小,实测IC1-2,IC1-4输出低电平并不是0V,而是约为0.8V)。
(2)充电的指示首先看IC1-3的工作情况:其同相端1O脚通过R13接Vref,R14接成正反馈,反相端9脚外接电容,并有一负反馈通路,所以,它实际上构成了滞回比较器。
镍氢电池的工作原理镍氢电池和同体积的镍镉电池相比,容量增加一倍,充放电循环寿命也较长,并且无记忆效应。
镍氢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为NiOOH(放电时)和Ni(OH)2(充电时),负极板的活性物质为H2(放电时)和H2O(充电时),电解液采用30%的氢氧化钾溶液,充放电时的电化学反应如下:javascript:=picsize(this,600) border=0 dypop="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从方程式看出:充电时,负极析出氢气,贮存在容器中,正极由氢氧化亚镍变成氢氧化镍(NiOOH)和H2O;放电时氢气在负极上被消耗掉,正极由氢氧化镍变成氢氧化亚镍。
过量充电时的电化学反应:javascript:=picsize(this,600) border=0 dypop="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从方程式看出,蓄电池过量充电时,正极板析出氧气,负极板析出氢气。
由于有催化剂的氢电极面积大,而且氢气能够随时扩散到氢电极表面,因此,氢气和氧气能够很容易在蓄电池内部再化合生成水,使容器内的气体压力保持不变,这种再化合的速率很快,可以使蓄电池内部氧气的浓度,不超过千分之几。
从以上各反应式可以看出,镍氢电池的反应与镍镉电池相似,只是负极充放电过程中生成物不同,从后两个反应式可以看出,镍氢电池也可以做成密封型结构。
镍氢电池的电解液多采用KOH水溶液,并加入少量的LiOH。
隔膜采用多孔维尼纶无纺布或尼龙无纺布等。
为了防止充电过程后期电池内压过高,电池中装有防爆装置。
电池充电特性镍镉电池充电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当恒定电流刚充入放完电的电池时,由于电池内阻产生压降,所以电池电压很快上升(A点)。
此后,电池开始接受电荷,电池电压以较低的速率持续上升。
在这个范围内(AB之间),电化学反应以一定的速率产生氧气,同时氧气也以同样的速率与氢气化合,因此,电池内部的温度和气体压力都很低。
文章标题:镍氢电池的电压和电量曲线分析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镍氢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电池类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在使用镍氢电池的过程中,了解电压和电量曲线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电压和电量曲线的概念、特点和关联性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镍氢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1. 电压和电量曲线的基本概念在讨论电压和电量曲线的关系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它们各自的基本概念。
电压是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电势差,也被称为电动势,通常以伏特(V)为单位。
而电量曲线则是描述电池在不同电压下所储存的电荷量之间的关系曲线,通常以安时(Ah)为单位。
2. 电压和电量曲线的特点一般情况下,电压和电量曲线都会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电压曲线通常随着电池的放电过程逐渐下降,反映了电池内部化学反应的进行;而电量曲线则随着放电过程逐渐上升,表示电池所存储的电荷量增加。
在充电过程中,电压曲线则会逐渐上升,而电量曲线会随之增加,反映了电池的充电状态。
3. 电压和电量曲线之间的关系电压和电量曲线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般来说,电池的电量和电压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电量的增加,电压也会相应地增加;反之,随着电量的减少,电压也会相应地下降。
这种关系在镍氢电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深入了解电压和电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对于准确评估镍氢电池的性能非常重要。
4. 镍氢电池的电压和电量曲线分析针对镍氢电池的电压和电量曲线特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镍氢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压曲线会逐渐下降,但在放电末期会出现急剧下降的情况,这时电量曲线也会相应地下降;镍氢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压曲线会逐渐上升,但在充电末期会出现急剧上升的情况,电量曲线也会相应地增加。
这些特点反映了镍氢电池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电压和电量曲线之间的关联性。
总结: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镍氢电池的电压和电量曲线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它们的变化会相互影响,揭示了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和储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镍氢及镍镉特性曲线
1、充电
建议用0.1C标准充电5小时或1C快速充电1.2-1.5小时,快充时,建议使用有终止电压控制开关或温度感应器的充电器,以保护电池。
充电容量(%)
镍氢电池在不同充电倍率下的充电曲线
充电容量(%)
镍镉电池在不同充电倍率下的充电曲线
2、放电
充电电池的容量取决于放电电流、周围的温度和终止电压。
电池可在0.2C至5C放电。
放电电容(%)
镍氢电池在室温下不同倍率下的放电曲线
放电电容(%)
镍镉电池在室温下不同倍率下的放电曲线
放电电容(%)
镍氢电池不同温度下1C放电曲线
放电电容(%)
镍镉电池不同温度下1C放电曲线
SC型大电流放电(10A)曲线3、循环寿命
通常条件下可达到充放500-1000周。
循环次数
镍氢电池循环寿命曲线
循环次数
镍氢电池循环寿命曲线
4、储存特点
电池存储间会损失部容量,保留的容量随周围温度变化而不同,温度升高时容量衰减加快。
时间(天)
不同储存温度镍氢电池保存电量曲线
时间(天)
不同储存温度镍镉电池保存电量曲线。
简易镍氢电池充电控制1 镍氢电池特性镍氢电池采用镍氧化物作为正极,储氢金属作为负极,碱液(主要为氢氧化钾)作为电解液。
额定电压为1.2V,满充时,最大电压可达到1.6V~1.8V。
正常放电终止电压为1.0V,实际可使用到0.9V。
重复充电次数大于500次,自放电率20%/月。
镍氢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可达到3C(放电率C是指一小时放完全部容量的电流值,如500mAh电池的C为500mA)。
能量重量比为60~80Wh/kg。
下图是镍氢充电电池充电时的充电电流和电池电压的特性关系:图1 充电电压特性曲线1.1 充电结束判断1. -ΔV 检测:由图1可见,在大电流充电时,电压上升到100%后,电池电压不升反降。
充电芯片可利用电池电压从上升转为下降的特征来结束充电。
利用-ΔV 检测结束充电必须恒流充电,因为电流的变动也会引起电池电压的变动。
简单的充电器一般为恒压限流充电,充电后其电流越来越小,-ΔV 检测就会变得困难。
所以利用这一特性结束镍氢电池充电时,充电电流必须保持恒定,而且必须用1.0C 以上的大电流充电。
2. 充电电池充满电后,再继续充电,电能变成电池的热量,电池开始发热。
充电芯片的另一个控制就是利用温度的上升率的增长来结束充电,称为ΔT/Δt 检测。
一般达到2℃/分钟时,充电停止。
ΔT/Δt 检测时,也要求充电电流保持恒定,而且充电电流较大(0.3C )时,检测较为准确。
当充电电流小或环境温度低、散热很好时,也会无法检出,形成过充电。
3. 最为简单的控制方式是用最大时间控制。
按充电电流和电池容量及充电效率决定最大充电时,超过这个时间就无条件停止充电。
例如,用0.1C 充电,考虑充电效率,定时在12小时左右。
定时充电电流必须小于0.3C 。
由于充电电流小,过充电在电池上产生的热量能较快地散发出去,对电池的影响不大。
1.2充放电曲线不同种类的电池,具有不同的充放电曲线,与之相应的充电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在研究具体的充电方法时要考虑到这一点以选择合适的充电方式。
有关镍氢电池的七个特性曲线2009-04-16 10:13大家经常提起镍氢电池的标称容量不够靠谱,哪怕是三洋、松下等品牌电池也是如此。
那么,厂家的标称容量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原来厂家的测试条件是:用0.1C恒流充电14-16个小时,然后用0.2C恒流放电至1V。
这和汽车厂家的标称油耗正好形成强烈的对比。
充电电压和温度特性。
充电电流越大,温升就越厉害。
所以说,哈勃牌牛牛充电器,最好同时充3个以上的电池,把充电电流控制在800mA以下。
毕竟,用1.6A超大电流对内阻较大的工包电池进行充电,所冒的风险会成指数比例上升。
不同室温环境下的充电曲线。
室温越低,充满以后的保持电压越高。
记得雷欧伍德做过一个试验,用风扇对充电进行之中的YY牌智能充电器进行强行降温,结果被判为饱和并停止充电。
如果换了其他杂牌的充电器,也用风扇去帮助散热,很有可能造成电压超过1.6V以后还继续充下去,轻者损坏电池,重者引起浆爆。
充电温度与效率。
摄氏27度左右,充电最饱和,充/放电效率最高。
放电容量与放电电流的关系。
0.2C小电流放电,比1C大电流放电,最终放电容量能多出10%左右。
放电容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用1C电流放电,环境温度为摄氏50度时候的放电容量,比环境温度为摄氏0度时候的放电容量,竟然要高出20%左右。
电池的存贮特性。
镍氢电池的自放电性能要好于镍铬电池,但是比锂电池还是要差一些。
质量再好的镍氢电池,充满以后在常温下搁置三个月,容量基本都会减少30%以上。
如果放进冰箱冷藏,那么即使搁置200天,也还有90%左右的容量。
如何提高镍氢电池的寿命(循环次数)?没有其他法宝,只有避免深度放电(过放电,放电电压低于1V)。
这一方面,DE1103的欠压保护做的很好,可惜是个电老虎。
另外,反向充电会极大地损害电池的寿命。
可充电镍氢电池的标称电压1.2V/节,实际工作电压范围在0.9V-1.48V。
2.衡量镍氢电池质量的参数如下:A.内阻,及大批量生产的一致性。
镍氢电池知识大全有关镍氢电池的七个特性曲线大家经常提起镍氢电池的标称容量不够靠谱,哪怕是三洋、松下等品牌电池也是如此。
那么,)‘家的标称容量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原来)‘家的测试条件是:用0. 1C恒流充电14-16个小时,然后用0. 2C恒流放电至1V。
这和汽们‘家的标称油耗正好形成强烈的对比。
充电电压和温度特性。
充电电流越大,温升就越厉害。
所以说,哈勃牌牛牛充电器,最好同时充3个以上的电池,把充电电流控制在800tnA以下。
毕竟,用1. 6A超大电流对内阻较大的工包电池进行充电,所冒的风险会成指数比例上升。
电池的存贮特性。
镍氢电池的自放电性能要好于镍铬电池,但是比铿电池还是要差一些。
质量再好的镍氢电池,充满以后在常温下搁置三个月,容量基本都会减少30%以上。
如果放进冰箱冷藏,那么即使搁置200天,也还有90%左右的容量。
电池储存在什么样的条件较好?根据IEC 标准规定,电池应在温度为20+-5O ° C ,湿度为(65-+20 )% 的条件下储存。
一般而言,电池储存温度越高,容量的剩余率越低。
反之,也是一样。
冰箱温度在0-10O ° C 时储存电池的最好地方,尤其是对一次电池。
而二次电池即使储存后损失了容量,但只要重新充放电几次既可恢复。
电池能储存多久?就理论上讲,电池储存时总有能量损失。
电池本身固有的电化学结构决定了电池容量不可避免地要损失,主要是由于自放电造成的。
通常自放电大小与正极材料在电解液中的溶解性和它受热后的不稳定性(易自我分解)有关。
可充电电池的自放电远比一次电池高。
而且电池类型不同,电池每月的自放电率也不一样。
一般在10-35% 变动。
一次电池的自放电明显要低得多,在室温下每年不超过2% ,储存过程中与自放电伴随的是电池内阻上升,这会造成电池负荷力的降低,而在放电电流较大的情况下,能量的损失变化非常明显,下表列出了正常储存条件下自放电的近似值:镍氢电池的充电充电温度请在0°C至40°C的环境温度下进行电池充电过程。
电池充放电曲线
锂电池
比亚迪锂电池电池充电、循环特性曲线
(bydit./docc/products/Li-EnergyProducts/)为比亚电池介绍
电池特性参数
2、中航锂电锂电池放电曲线
参数
中航锂电放电曲线
力神锂电池参数
铅酸电池
南都GFM-3000EA
使用领域:通信系统电力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储能系统放电曲线
风帆铅酸电池参数(/shop/ddc/103.htm)
镍氢电池
放电特性曲线
春兰高能动力镍氢电池具有优越的放电特性,其单体电池1.2V16Ah常温下以不同倍率进行放电,放电平台稳定,在12C倍率下的放电平台在1V以上。
放电平台曲线如下:
不同温度下进行放电,放电平台稳定,能承受-40℃-55℃的使用温度围。
放电平台曲线如下所示:
液流电池性能参数。
镍镉/镍氢电池的原理及充电方法镍镉/镍氢电池的发展1899年,Waldmar Jungner在开口型镍镉电池中,首先使用了镍极板,几乎与此同时,Thomas Edison 发明了用于电动车的镍铁电池。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这些碱性蓄电池的极板材料比其它蓄电池的村料贵得多,因此实际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后来,Jungner的镍镉电池经过几次重要改进,性能明显改善。
其中最重要的改进是在1932年,科学家在镍电池中开始使用了活性物质。
他们将活性物质放入多孔的镍极板中,然后再将镍极板装入金属壳内。
镍镉电池发展史上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1947年密封型镍镉电池研制成功。
在这种电池中,化学反应产生的各种气体不用排出,可以在电池内部化合。
密封镍镉电池的研制成功,使镍镉电池的应用范围大大增加。
密封镍镉电池效率高、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大、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并且不需要维护,因此在工业和消费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
70年代中期,美国研制成功了功率大、重量轻、寿命长、成本低的镍氢电池,并且于1978年成功地将这种电池应用在导航卫星上,镍氢电池与同体积镍镉电池相比,容量可提高一倍,而且没有重金属镉带来的污染问题。
它的工作电压与镍镉电池完全相同,工作寿命也大体相当,但它具有良好的过充电和过放电性能。
近年来,镍氢电池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
镍氢电池刚问世时,要使用高压容器储存氢气,后来人们采用金属氢化物来储存氢气,从而制成了低压甚至常压镍氢电池。
1992年,日本三洋公司每月可生产200万只镍氢电池。
目前国内已有20多个单位研制生产镍氢电池,国产镍氢电池的综合性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蓄电池参数蓄电池的五个主要参数为:电池的容量、标称电压、内阻、放电终止电压和充电终止电压。
电池的容量通常用Ah(安时)表示,1Ah就是能在1A的电流下放电1小时。
单元电池内活性物质的数量决定单元电池含有的电荷量,而活性物质的含量则由电池使用的材料和体积决定,因此,通常电池体积越大,容量越高。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镍氢充电知识帮助 >> [推荐] 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的原理及充电方法详解[推荐] 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的原理及充电方法详解——镍氢充电帮助作者来源发布时间 2005-06-24 浏览次数字体大中小[推荐] 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的原理及充电方法详解===================================[作者:佚名转贴自:《IT大虾网》]转贴来自:镍氢电池论坛镍镉/镍氢电池的发展1899年,Waldmar Jungner在开口型镍镉电池中,首先使用了镍极板,几乎与此同时,Thomas Edison 发明了用于电动车的镍铁电池。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这些碱性蓄电池的极板材料比其它蓄电池的村料贵得多,因此实际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后来,Jungner的镍镉电池经过几次重要改进,性能明显改善。
其中最重要的改进是在1932年,科学家在镍电池中开始使用了活性物质。
他们将活性物质放入多孔的镍极板中,然后再将镍极板装入金属壳内。
镍镉电池发展史上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1947年密封型镍镉电池研制成功。
在这种电池中,化学反应产生的各种气体不用排出,可以在电池内部化合。
密封镍镉电池的研制成功,使镍镉电池的应用范围大大增加。
密封镍镉电池效率高、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大、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并且不需要维护,因此在工业和消费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
70年代中期,美国研制成功了功率大、重量轻、寿命长、成本低的镍氢电池,并且于1978年成功地将这种电池应用在导航卫星上,镍氢电池与同体积镍镉电池相比,容量可提高一倍,而且没有重金属镉带来的污染问题。
它的工作电压与镍镉电池完全相同,工作寿命也大体相当,但它具有良好的过充电和过放电性能。
近年来,镍氢电池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
镍氢电池刚问世时,要使用高压容器储存氢气,后来人们采用金属氢化物来储存氢气,从而制成了低压甚至常压镍氢电池。
超近距离欣赏镍氢、镍镉电池的-ΔV停充曲线
发表于1 天前⁄电池⁄
下面是使用高精度电池检测仪记录的三洋Eneloop(爱乐普)二代低自放电镍氢电池的-ΔV判停曲线。
本次实验采用-ΔV=2mv作为判停条件,从图上可以看到,充满前一刻电压不断上升。
电压升到1.582V时进入电压平台期,即-ΔV=0的阶段,再继续充电电压开始下降,降到1.580时-ΔV=2mV条件达到停止充电,电池空载电压也开始下降。
扩展阅读:-ΔV是镍氢电池的自身充电特性,简单的说。
就是以某恒定电流充镍氢电池,电池充电过程中电压是不断上升的,当电池基本充满时继续充电电池电压就不再上升了,这时就是一般说的-ΔV=0的时刻。
如果仍继续充电,电池电压反而会开始下降。
由于-ΔV=0的判停放时容易造成误判,所以大多数镍氢充电都采用-ΔV=2-5mv的标准来判断。
目录1. 充电电压和温度特性 (1)2. 不同室温环境下的充电曲线 (2)3. 充电温度与效率曲线 (3)4. 放电容量与放电电流的关系 (4)5. 放电容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5)6. 电池的存贮特性 (6)7. 循环次数与容量关系 (7)镍氢电池特性曲线大家经常提起镍氢电池的标称容量不够靠谱,哪怕是三洋、松下等品牌电池也是如此。
那么,厂家的标称容量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原来厂家的测试条件是:用0. 1C恒流充电14-16个小时,然后用0.2C恒流放电至1V。
这和汽车厂家的标称油耗正好形成强烈的对比。
下面详细介绍镍氢电池的七个特性曲线。
1.充电电压和温度特性充电电流越大,温升就越厉害。
所以说,哈勃牌牛牛充电器,最好同时充3个以上的电池,把充电电流控制在800mA以下。
毕竟,用1.6A超大电流对内阻较大的工包电池进行充电,所冒的风险会成指数比例上升。
2.不同室温环境下的充电曲线室温越低,充满以后的保持电压越高。
记得雷欧伍德做过一个试验,用风扇对充电进行之中的YY牌智能充电器进行强行降温,结果被判为饱和并停止充电。
如果换了其他杂牌的充电器,也用风扇去帮助散热,很有可能造成电压超过1.6V以后还继续充下去,轻者损坏电池,重者引起浆爆。
3.充电温度与效率曲线摄氏27度左右,充电最饱和,充/放电效率最高。
4.放电容量与放电电流的关系0.2C小电流放电,比1C大电流放电,最终放电容量能多出10%左右。
5.放电容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用1C电流放电,环境温度为摄氏50度时候的放电容量,比环境温度为摄氏0度时候的放电容量,竟然要高出20%左右。
6.电池的存贮特性镍氢电池的自放电性能要好于镍铬电池,但是比锂电池还是要差一些。
质量再好的镍氢电池,充满以后在常温下搁置三个月,容量基本都会减少30%以上。
如果放进冰箱冷藏,那么即使搁置200天,也还有90%左右的容量。
7.循环次数与容量关系如何提高镍氢电池的寿命(循环次数)?没有其他法宝,只有避免深度放电(过放电,放电电压低于1V)。
镍氢及镍镉特性曲线
1、充电
建议用0.1C标准充电5小时或1C快速充电1.2-1.5小时,快充时,建议使用有终止电压控制开关或温度感应器的充电器,以保护电池。
充电容量(%)
镍氢电池在不同充电倍率下的充电曲线
充电容量(%)
镍镉电池在不同充电倍率下的充电曲线
2、放电
充电电池的容量取决于放电电流、周围的温度和终止电压。
电池可在0.2C至5C放电。
放电电容(%)
镍氢电池在室温下不同倍率下的放电曲线
放电电容(%)
镍镉电池在室温下不同倍率下的放电曲线
放电电容(%)
镍氢电池不同温度下1C放电曲线
放电电容(%)
镍镉电池不同温度下1C放电曲线
SC型大电流放电(10A)曲线3、循环寿命
通常条件下可达到充放500-1000周。
循环次数
镍氢电池循环寿命曲线
循环次数
镍氢电池循环寿命曲线
4、储存特点
电池存储间会损失部容量,保留的容量随周围温度变化而不同,温度升高时容量衰减加快。
时间(天)
不同储存温度镍氢电池保存电量曲线
时间(天)
不同储存温度镍镉电池保存电量曲线。
关于镍氢电池的构造及其充放电曲线镍氢电池构造镍氢电池充放电曲线graph1:充电曲线(charging curve)graph2:放电曲线(Discharging curve)graph3:不同温度下的放电曲线(Discharging curve at Different Temp.)graph4:不同温度下的放电容量(Discharge Capacity Vs,Ambient Temperatature)graph5:容量维持特性(Capacity Retention)graph6:循环寿命(Cycle Life)镍氢特性電壓 =能量∕重量 = 30-80 Wh/kg (瓦特小時/千克)即 108-880kJ/kg (千焦耳/千克)能量∕體積 = 140-300 Wh/L (瓦特小時/公升)即 504-1188kJ/kg (千焦耳/千克)自放電率 = 一般為每月 30%,低自放電型號為每年15-30%充放電循環次數 = 500 -1000次NiMH蓄电池具有较好的低温放电特性,即便在-20℃环境温度下,采纳大电流(以1C放电速度)放电,放出的电量也能达到标称容量的85%以上。
可是,NiMH电池在高温(+40℃以上)时,蓄电容量将下降5~10%。
这种由于自放电(温度越高,自放电率越大)而引发的容量损失是可逆的,几回充放电循环就能够恢复到最大容量。
NiMH电池的开路电压为,与NiCd 电池相同。
镍氢电池保养与利用1.一样情形下,新的镍氢电池只含有少量的电量,大伙儿购买后要先进行充电然后再利用。
但如果是电池出厂时刻比较短,电量很足,推荐先利用然后再充电。
2.新买的镍氢电池一样要通过3-4次的充电和利用,性能才能发挥到最正确状态,很多朋友第一次充电碰着的小问题,例如第一次充电后拍PP数量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呀?在3-4次充电和利用后就都迎刃而解了。
3.尽管镍氢电池的经历效应小,仍然推荐大伙儿尽可能每次利用完后再充电,而且是一次性充满,不要充一会用一会然后再充。
目录
1. 充电电压和温度特性 (1)
2. 不同室温环境下的充电曲线 (2)
3. 充电温度与效率曲线 (3)
4. 放电容量与放电电流的关系 (4)
5. 放电容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5)
6. 电池的存贮特性 (6)
7. 循环次数与容量关系 (7)
镍氢电池特性曲线
大家经常提起镍氢电池的标称容量不够靠谱,哪怕是三洋、松下等品牌电池也是如此。
那么,厂家的标称容量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原来厂家的测试条件是:用0. 1C恒流充电14-16个小时,然后用0.2C恒流放电至1V。
这和汽车厂家的标称油耗正好形成强烈的对比。
下面详细介绍镍氢电池的七个特性曲线。
1.充电电压和温度特性
充电电流越大,温升就越厉害。
所以说,哈勃牌牛牛充电器,最好同时充3个以上的电池,把充电电流控制在800mA以下。
毕竟,用1.6A超大电流对内阻较大的工包电池进行充电,所冒的风险会成指数比例上升。
2.不同室温环境下的充电曲线
室温越低,充满以后的保持电压越高。
记得雷欧伍德做过一个试验,用风扇对充电进行之中的YY牌智能充电器进行强行降温,结果被判为饱和并停止充电。
如果换了其他杂牌的充电器,也用风扇去帮助散热,很有可能造成电压超过1.6V以后还继续充下去,轻者损坏电池,重者引起浆爆。
3.充电温度与效率曲线
摄氏27度左右,充电最饱和,充/放电效率最高。
4.放电容量与放电电流的关系
0.2C小电流放电,比1C大电流放电,最终放电容量能多出10%左右。
5.放电容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用1C电流放电,环境温度为摄氏50度时候的放电容量,比环境温度为摄氏0度时候的放电容量,竟然要高出20%左右。
6.电池的存贮特性
镍氢电池的自放电性能要好于镍铬电池,但是比锂电池还是要差一些。
质量再好的镍氢电池,充满以后在常温下搁置三个月,容量基本都会减少30%以上。
如果放进冰箱冷藏,那么即使搁置200天,也还有90%左右的容量。
7.循环次数与容量关系
如何提高镍氢电池的寿命(循环次数)?没有其他法宝,只有避免深度放电(过放电,放电电压低于1V)。
这一方面,DE1103的欠压保护做的很好,可惜是个电老虎。
另外,反向充电会极大地损害电池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