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8
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36例。
方法:关节镜诊断性检查后,选择性的刨削增生肥厚的滑膜,修整退变剥脱的软骨创面,切除破裂的半月板,取出游离体,磨削骨赘,并大量生理盐水灌洗膝关节。
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6个月。
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2分增加到术后的78分,患者主观评定优良率为78.5%。
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地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状,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程的发展。
标签:关节镜清理术;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发病率日趋上升,常引起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者影响行走与日常生活。
2005年6月~2008年4月,我们应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OA136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36例(共计158膝),其中男48例(52膝),女88例(105膝);年龄43~73岁,平均56.5岁。
左侧患膝73例,右侧患膝85例。
病程2个月~16年,平均3年8个月。
临床表现:膝关节反复肿胀疼痛、影响行走,31例患者有关节交锁症状,膝关节X线片显示骨性关节炎表现,所有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所制定的膝关节OA诊断标准。
患侧膝关节均未接受过关节镜或其他手术治疗。
21膝曾行关节内注射治疗,效果不佳。
1.2 手术方法:将2%利多卡因注射液30 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90 ml,再加0.1%肾上腺素注射液2滴,关节内注射滑膜浸润麻醉,切口局部麻醉,15min后手术。
高龄、对疼痛敏感者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灌注液为生理盐水3 000ml,加入0.1%肾上腺素注射液1ml。
大部分患者应用常规AL、AM入路,必要时用SL、SM入路。
进镜后按髌上囊→内侧沟→内侧间隙→髁间窝→髌股关节→外侧沟→外侧间隙顺序检查,全面了解关节内病变及髌股关节情况。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摘要】目的:探讨肘关节镜下骨性关节炎清理术的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肘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例,行关节镜下清理关节腔及游离体,对冠突、尺骨鹰嘴骨赘切除,冠突窝、鹰嘴窝、桡窝成形,对严重挛缩的关节囊和侧副韧带等给予必要的松解,术后冰敷1天后,即可进行康复锻炼。
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个月。
4例患者肘关节的疼痛症状和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
结论:应用关节镜术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关键词】关节镜;肘关节;骨性关节炎肘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因肘关节严重疼痛和伸屈障碍,直接导致手部上不能达头面部、下不能达腰以下范围,严重者甚至不能将饭送入口中,使患者难以维持日常生活。
肘关节切开清理手术创伤较大、不能及早康复训练、术后再粘连重,疗效并不确切[1]。
由于肘关节周围存在众多的神经血管使手术的危险性增大,关节腔内狭小的空间和结构复杂的骨骼使手术难度加大,这些因素困扰着肘关节镜手术的开展[2]。
我科对8例肘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及肘关节强直患者,尝试在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成形及肘关节松解术,治疗过程顺利,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2012-2013年期间治疗4例肘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年龄40-70岁,平均50岁,多为缓慢发病,病史多年,所有患者就诊时均存在肘关节疼痛、伸屈功能障碍。
1.2 手术方法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仰卧位。
肩外展,患侧肘关节屈曲90°,至于支架上。
标记各骨性标志,由软点(肱骨外上髁、桡骨小头、尺骨鹰嘴之间的三角形中心)向肘关节内注入15~20 ml生理盐水。
建立手术入口,最常使用的入口有:前外入口(肱骨外上髁前方1cm 及远端2 cm)、前内入口(肱骨内上髁前方2 cm及远端2 cm)、后外入口(屈肘90°沿三头肌外侧缘、鹰嘴尖近端3cm处)。
附加入口包括直接后入口和软点入口。
所有入路的建立皆应遵循锐性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直至关节囊的原则以防损伤神经。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57例宋哲宇魏敏1范丽梅1滕宇飞2(吉林大学新民校区白求恩医学院临床医学08级,吉林长春130021)〔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9-1919-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9.065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长春汽车厂职工医院通讯作者:滕宇飞(1971-),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脊髓退变性疾病临床研究。
第一作者:宋哲宇(1990-),男,在读本科生,主要从事临床医学研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 2009年行关节镜治疗的膝关节炎患者,分析其疗效。
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组的357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前按美国风湿病协会标准〔1〕确诊;所有病例均为单侧膝关节炎;其中男134例,女223例;年龄60 70〔(平均64ʃ4.8)〕岁;左膝162例,右膝195例;发病时间6个月 26年。
症状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关节绞锁,有压痛,术前均系统保守治疗(休息、理疗、药物等)无好转。
1.2手术方式腰硬联合麻醉,应用气囊止血带,术区常规消毒,铺手术巾。
采用内外侧膝眼入路,长约0.5cm 。
结合术前膝关节疼痛部位和影响关节活动的主要因素进行重点有限化清理,如膝关节内侧疼痛伴关节绞锁者主要清理膝关节内侧半月板、修整内髁退变软骨、内侧间隙过量增生滑膜;外侧间隙疼痛者主要清理外侧半月板、修整外髁退变软骨及外侧间隙过量增生的滑膜;髌股关节疼痛的患者清理髌下脂肪垫,除明确半月板损伤或游离体外,对疼痛以外的部分不做处理。
手术时间约40(30 60)min 。
清理完毕后用4000ml 生理盐水冲洗膝关节,抽尽关节内生理盐水后,注射透明质酸钠20mg ,切口不做缝合,膝关节加压包扎后下肢用自粘弹力绷带包扎。
关节镜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240-01【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关节镜下清理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通过对30例(33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来分析临床疗效。
结果:临床控制9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1例。
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并发症少,通过临床实践,怎么这是一种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较好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清理术0引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关节软骨退变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有反复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严重时还会导致行走困难。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治疗方案有止痛、理疗、功能锻炼、饮食补充、减肥、关节清理、钻孔减压、弹性样补充疗法、截骨矫正下肢力线、人工关节置换等方法。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关节镜技术已经成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这种技术的损伤小、恢复快,已广泛用于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之中。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共30例患者(共33膝),男12例,女18例;左膝15例,右膝16例,双膝2例;患者年龄45-71岁。
主要的临床症状有:膝关节反复疼痛、肿胀、有活动障碍、弹响,下蹲不便,患者在进行服用nsaids、理疗等常规治疗后效果不佳。
所以患者在术前的常规检查中,通过负重下膝关节正侧、髌骨轴位片了解关节退变和畸形情况[1];根据x线变化分析初期骨硬化或骨赘,最后确诊无关节间隙狭窄13膝,中期关节间隙狭窄或消失16膝,晚期胫骨负重面磨损或缺损4膝。
1.2手术方法手术中,患者平卧姿态,利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大腿根部扎止血带。
采用stryker关节镜系统,从患者髌下前内、外侧入路,放入关节镜操作系统,建立膝关节前外、前内侧入路,通过前外侧入路进行检查。
操作时,有时将关节镜经髁间窝插入到膝关节后间隙,辅以后内、后外侧入口分别对膝关节后内、后外侧间隙的病变进行处理。
骨性关节炎中关节镜的临床应用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病变,又名肥大性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变性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或骨关节病。
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功能活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能力。
关节镜技术的应用为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随着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已成为骨性关节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
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应用关节镜诊断、治疗骨性关节炎7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临床资料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2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男41例,女31例;年龄36~81岁,平均56.2岁。
病史1个月至12年,平均3.8年。
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膝关节肿胀、疼痛,关节间隙及髌骨缘压痛,活动受限,关节绞锁,关节积液,且经过门诊严格的保守治疗后无效,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对疼痛缓解不明显,x 线检查表现为骨质疏松、硬化、骨赘形成、游离体、关节间隙变窄。
1.2 检查方法见膝关节液浑浊,色淡黄,有较多黄白碎屑,关节内有游离体,关节软骨剥脱,硬化骨形成。
滑膜不同程度充血水肿。
关节软骨早期呈黄色,缺乏光泽,晚期呈皱纹状,膨胀隆起,凹凸不平深达软骨下骨。
半月板磨损或破裂,半月板退变,关节面不平,进展到半月板无光泽,变薄毛糙,绒毛增生,半月板表面不平,损伤呈放射状样改变。
骨赘形成表现为胫骨髁间棘变尖,关节缘唇样增生硬化。
1.3 手术方法手术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仰卧,下肢垂于手术床缘,止血带下手术。
常规前内外切口,部分辅助后侧切口,取出游离体。
根据镜下所见,在镜下行软骨修整,钻孔,骨赘磨除或咬除,游离体取出,滑膜切除,半月板修整或切除,电烧烫平半月板、滑膜,术中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关节腔。
术后弹力绷带包扎膝关节,术日即鼓励患者行股四头肌主动收缩锻炼,术后第2天行股四头肌练习,2周下床活动。
术后14d内用cpm保持关节被动活动,每日2~3次,每次1~2小时。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清理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膝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06例 ( 231个膝关节 ),包括对术前X线检查分度、术中根据 Ogilive-Harris标准的软骨退变分度、术前、术后一周及术后3个月依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价。
结果 X线分度和软骨退变程度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无线性相关关系,术后3个月通过股四头肌功能锻炼,较术后一周的治疗效果有所提高。
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较确切; X线分度和软骨退变程度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无线性相关关系,术后3个月通过股四头肌功能锻炼,较术后一周的治疗效果有所提高。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和丢失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骨质再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炎疾病,好发于膝关节,临床主要表现是疼痛,活动时及负重后更加明显,晚期可以引起膝关节畸形。
症状轻的患者通过休息、理疗及药物治疗后,症状会有所减轻,严重得不到缓解的,最终需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但后者花费大,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故广泛推广尚需一段时间。
而关节镜手术创伤小、花费低,手术风险小,对于部分中老年人,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老年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我们通过对2009年~2011年在我科行关节镜治疗骨性关节炎206例患者的随访,观察膝关节镜对于骨性关节炎治疗的具体疗效。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随访的206例患者是从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行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其中男性93例(101个膝关节),女性123例(130个膝关节),年龄41~83(63±3.8)岁;病程3个月-30余年。
主要临床表现是疼痛、活动时骨摩擦音、僵硬、骨质增生,且接受手术之前,均接受过不同程度的休息、理疗、药物治疗等非手术治疗。
1.2 X线表现 X线分型标准[1]:0度,未见膝关节有异常者;Ⅰ度,可疑膝关节内骨赘,关节间隙正常;Ⅱ度,肯定膝关节内骨赘,可疑关节间隙狭窄;Ⅲ度,少量膝关节内骨赘、硬化,肯定关节间隙狭窄;Ⅳ度,膝关节内多发骨赘、硬化、囊性变,关节间隙严重狭窄或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