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们有精神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7
2. 我们有精神教学目标: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愿意做一个有精神的小学生。
2.能在公众场合及生活中保持外貌整洁有精神。
3.知道良好的精神面貌的表现会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乐于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提醒学生有精神,面貌好,才健康。
学生准备:完成课前小调查,准备一张自己认为最精神的近期照片。
教师准备:教师精神的照片及故事;课前和家长保持信息沟通,了解本班学生在家中的真实表现。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绘本故事《谁精神?》导语: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
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小故事,找找看,故事中谁精神?出示任务:看这个绘本故事,说说自己的理解。
出示ppt,呈现绘本内容(第6页中1图2图,第7页中3图4图)。
反馈指导:同桌或小组同学互相讨论,看看绘本故事中,谁精神?分析漂亮、眼睛大、声音响亮、姿势好就是“精神”吗?提出自己对“精神”的理解。
小结:有精神不仅仅是外表漂亮,也不仅仅是眼睛大又明,还要包括内心的神采,声音的响亮,姿势的挺拔,唱歌的技巧等。
总之,内外都有精神,做到内外统一,才能表现一个人从内而外的“精”、“气”、“神”。
二、我们真精神出示任务:“精神”的我是什么样?反馈指导:学生交流,“精神”的我是什么样?将学生发现的班里有“精神”的学生请到前面来,请发现的同学为其点赞。
1.大家一起看一看,从哪儿能够看出她(他)很精神呢?“精神”,顾名思义是指“精”、“气”、“神”。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同学的“精”、“气”、“神”。
说说你的发现,看看自己身上的“精”、“气”、“神”是怎么体现的。
请观察第6页中的图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些小朋友很精神?可以从站姿、外貌、眼神、服装、头发等不同方面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带给你什么感受?2.生活中我们会参加很多集体活动,有时候有些集会的场合非常严肃,例如升国旗的时候,你知道为什么升国旗的时候大家都要精神抖擞的站立,并向国旗行礼吗?为什么国旗班的战士面对国旗的时候,比我们更庄严更精神呢?是因为他们是大人吗?是因为他们平时经常训练自己的“精”、“气”、“神”吗?是因为他们内心非常热爱国旗,所以表现出来最佳的精神面貌吗?与小组同学一起分享你的想法,并听听小组其他同学的意见。
《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们有精神》一课旨在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感受到“有精神”,认识到拥有良好精神面貌的重要性,并激发起学生内心的冲动,愿意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知道精神风貌好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期,良好的精神面貌有助于其健康成长,还能表现优美的体型和振奋的精神面貌。
一年级的学生知道应该有精气神,但不知道究竟应该怎样做,既难以明白为什么要有好的姿势,又缺乏意志力、自控力,难以坚持正确的姿势。
教学目标:1.感受什么叫精神,人为什么要有精神,愿意欣赏精神面貌佳的人。
2.懂得“有精神”对身体、面貌的影响,培养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并激发养成良好精神面貌的愿望。
3.知道怎样做到每天都有精神,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1.学生知道“精神”不仅仅指外表,更是内在精神与外在表现的结合。
2.学习绘本《挺起胸来,直起背》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并形成习惯。
课时安排:共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主题“这样真精神”,第二课时完成主题“有精神才好”和“我们天天有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快乐大转盘导语:(上课师生互相站立行礼学生坐下后)刚才,大家起立时站得真直,现在又坐得这么端正,你们可真精神!老师非常喜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
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播放课件:可爱的棒棒同学走来,向学生问好!)我是大家的好朋友,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播放带有图片的大转盘)1.看一看:同学们你能根据图片上姿态猜出他们是谁吗?说一说,谁的姿势有精神?2.追问:你是从哪儿猜出她(他)们的身份?(学生从仪态、服饰、姿态、表情发现端正、优美、规范、整齐、文明都能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3.欣赏:(播放“庆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视频”片断)看完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威风!整齐!神气!有精神!(板书:这样真精神)小结:看来生活中很多人都在用精神抖擞的姿势展示着自己的风采,良好精神面貌多么重要啊!这样有精神他们需要,我们也需要!活动二: 快乐型秀场导语:解放军叔叔多有精神呀!吸引了一群小动物也想来比试比试,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出示PPT绘本故事,)看看谁精神,请学生自由阅读,想想故事中谁有精神?1.听一听:绘本故事《谁精神》第6-9页内容。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我们有精神》一课的编写,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本课帮助学生实现内在和外在精神的结合。
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分析人的内在精神更为重要。
引导学生知道,只有当外在精神与内在精神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精神。
这不仅反应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更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本课的三个主题紧紧围绕“我们有精神”这一话题展开,同时又侧重不同的要点。
教科书以“这样真精神”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有精神”的状态,升旗仪式中学生挺拔的伫立在操场上,引导学生领会正式的,庄严的场合“有精神”的样子。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有精神”。
无论是端正的坐姿,认真读书的样子,还是站得挺拔,高唱爱国歌曲的样子,或是在课堂上响亮回答问题的样子,都是“有精神”的具体表现。
接下来,教材通过对学生坐姿的对比图,帮助学生了解“有精神”的价值。
以此说明“有精神”对我们健康的重要意义。
而在第三个主题“我们天天有精神”中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在不同状态中“有精神”的感受。
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思考怎样才能每天有精神,从而进一步谈论天天有精神的办法,让精神成为一种常态。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自我管理能力较弱。
一年级学生对于“我们有精神”理解比较简单。
他们认为坐得端正、声音响亮、穿得干净漂亮就是有精神了,即使这样,学生也不容易做到。
比如,坐得端正也就能坚持一两分钟;回答问题时往往是第一句话声音很响亮,接下来声音就小了;有的学生被提醒要响亮地回答问题时才能够做到,不提醒就做不到了;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敢大声说话;还有的学生由于习惯问题,无论是走路还是坐着,肩部都打不开;有的学生甚至不敢用正眼看人。
如何引导学生养成有精神的好习惯,在学习、活动、表达、生活方面都能够从内而外地有精神;怎样才能既不伤害儿童的自尊又能引起儿童重视有精神的问题,这些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活动环节正面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一些有精神的好办法,并督促学生在生活中不断这样去做,从而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我们有精神〕教案教学设计2.〔我们有精神〕教案教学目标1.感情与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坐、立、行〞姿态要正确,使人看上去有精神。
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保持“坐、立、行〞的正确姿态的习惯,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
3.知识与技能:了解并初步掌握正确的“坐、立、走〞姿态。
4.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归纳及情景操练,能在生活中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态,表达良好的精神面貌。
教学重难点掌握正确的坐立走的姿态,初步懂得正确的姿态与身体健康、与人的精神面貌之间的关系。
教学流程活动一:教室里,桌椅围成圈,中间留出肯定的活动空间。
1.今天,老师请了几位客人来到我们教室做客,你想了解他们是谁吗?我告诉你们,他们有的时候像“钟〞,有的时候像“松〞,有的时候像“风〞,你能猜猜他们是谁吗?〔边说边出示钟、松、风的图片〕〔学生猜猜,说说理由〕2.我们来看看谁猜对了,请我们的客人进来吧。
〔放音乐,三位旗手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啊,欢迎你们,请坐。
〔旗手就坐〕3.小朋友,你认识他们吗?你觉得他们坐、立、走的时候与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吗?〔生商量〕4.对呀,因为他们“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显得特别有精神,所以从全校的学生中被挑选出来,成为荣耀的旗手。
〔揭题,并出示坐、立、走的正确姿态图片〕5.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坐、立、走这样有精神的人吗?〔教师可以依据学生提出的,出示一些图片或录像。
如:解放军、运发动、礼仪小姐等坐、立、走的姿态。
〕活动二1.小朋友,我告诉你,我们的客人还带来了三句秘诀,只要你学会了,你也能像他们一样有精神的坐、立、走。
〔旗手分别动作示范并讲解秘诀〕坐抬头挺胸眼平视,两膝并拢坐如钟。
立头正身直手放下,两脚并拢像棵松。
走教室里,轻轻走,走廊上,渐渐走,转弯口,减速走,上下楼梯,靠右走。
2.请你和小组同学一起学习、相互改正。
3.我们请大家一组一组来表演比赛,对特别有精神的同学要奖给“礼仪果〞。
我们有精神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有精神”,认识到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3.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并体验良好的精神状态。
4.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学会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
5.激发学生对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6.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精神状态对集体氛围的影响,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有精神”的内涵,学会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
难点:将良好的精神状态转化为持久的日常行为习惯。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展示不同精神状态的图片、视频等。
实物道具,如奖章、小红花等,用于奖励表现良好的学生。
学生课前准备的相关小故事或经历分享。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一张学生精神饱满地参加活动的照片和一张学生无精打采地坐在教室里的照片,引导学生讨论更喜欢哪种状态,并说明理由。
提出问题:什么是“有精神”?为什么我们要保持有精神的状态?(二)新课讲解1.“有精神”的内涵:“有精神”是指一个人在面对生活和学习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充满活力地投入到各项活动中去。
“有精神”不仅体现在个人的情绪状态上,还体现在个人的行为举止和仪表仪态上。
2.保持“有精神”的意义: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和人际关系。
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实现个人价值。
3.如何保持“有精神”: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
培养积极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学会自我激励和自我调整,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的心态。
注意个人仪表仪态,保持整洁、得体的穿着打扮。
(三)实践操作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保持了有精神的状态,存在哪些不足。
情境模拟:设置不同的生活场景,如课堂学习、体育活动、集体活动等,让学生模拟如何在这些场景中保持有精神的状态。
2、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如何让孩子知道怎么样才显得有精神。
2、如何让孩子知道有精神才是好的。
3、如何让孩子做一个天天都有精神的学生重点:1、如何让孩子知道怎么样才显得有精神。
2、如何让孩子知道有精神才是好的。
3、如何让孩子做一个天天都有精神的学生
难点:如何让孩子做一个天天都有精神的学生。
教具:小鼓、小红花
教学过程:
这样真精神。
1、PPT播放课文插图:看看图中的孩子升国旗时怎么
站的?
2、他们走路的时候又是怎么走的?
3、他们的精神风貌是怎么样的?
4、唱歌时真精神!
5、读书时真精神!
6、上课回答问题真精神!
7、还有哪些样子也有精神?
多媒体播放文中故事《谁精神?》有精神才好。
(1)、有精神,身体好。
(2)、有精神,面貌好。
我们天天有精神。
请同学们展示一下我们组的精神劲!(1)讨论:怎样才能都有精神呢?(2):引导学生说说怎么解决这些困难,如何使自己变得快乐起来。
教学内容我们有精神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愿意做一个有精神的小学生。
2.能在公众场合及生活中保持外貌整洁有精神。
3.知道良好的精神面貌的表现会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重点、难点和关键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乐于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提醒学生有精神,面貌好,才健康。
教具准备课件第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过程个性化反馈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完成课前小调查,准备一张自己认为最精神的近期照片。
2.教师准备: (1)教师精神的照片及故事。
(2)课前和家长保持信息沟通,了解本班学生在家中的真实表现,以便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
教学过程活动一:绘本故事《谁精神?》 导语: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
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小故事,找找看,故事中谁精神? 出示任务:看这个绘本故事,说说自己的理解。
出示ppt,呈现绘本内容(第6页中1图2图,第7页中3图4图)。
反馈指导:同桌或小组同学互相讨论,看看绘本故事中,谁精神?分析漂亮、眼睛大、声音响亮、姿势好就是“精神”吗?提出自己对“精神”的理解。
小结:有精神不仅仅是外表漂亮,也不仅仅是眼睛大又明,还要包括内心的神采,声音的响亮,姿势的挺拔,唱歌的技巧等。
总之,内外都有精神,做到内外统一,才能表现一个人从内而外的“精”、“气”、“神”。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活动二:我们真精神 出示任务:“精神”的我是什么样? 反馈指导:学生交流,“精神”的我是什么样?将学生发现的班里有“精神”的学生请到前面来,请发现的同学为其点赞。
1.追问:大家一起看一看,从哪儿能够看出她(他)很精神呢? “精神”,顾名思义是指“精”、“气”、“神”。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同学的“精”、“气”、“神”。
说说你的发现,看看自己身上的“精”、“气”、“神”是怎么体现的。
请观察第6页中的图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些小朋友很精神?可以从站姿、外貌、眼神、服装、头发等不同方面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带给你什么感受? 2.生活中我们会参加很多集体活动,有时候有些集会的场合非常严肃,例如升国旗的时候,你知道为什么升国旗的时候大家都要精神抖擞的站立,并向国旗行礼吗? 为什么国旗班的战士面对国旗的时候,比我们更庄严更精神呢? 是因为他们是大人吗? 是因为他们平时经常训练自己的“精”、“气”、“神”吗? 是因为他们内心非常热爱国旗,所以表现出来最佳的精神面貌吗? 与小组同学一起分享你的想法,并听听小组其他同学的意见。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2.《我们有精神》同步练习
一、判断题。
1.坐姿一定要正确,这样我才会对我们的身体好,同时也是文明礼貌的行为。
()
2.小朋友要注重服装外貌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
穿平整,鞋带应系紧,这样才能有好的精神。
()
3.在我们的身边有同学趴在了桌子上,这种做法对吗?()
二、填空题。
1.我们每天都要提醒自己,要养成正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姿势,只有这样,才更有精神。
2.坐如钟,要求我们小朋友在坐的时候要腰杆________。
3.行如风,要求我们小朋友在行的时候要________。
三、单选题.
1.小朋友走路时步伐应当从容稳重,不慌不忙;站立时要抬头挺胸,不可以弯腰驼背,垂头丧气,这是_______的表现。
()
A.精神饱满
B.垂头丧气
C.心情失落
四、问答题.
1.在坐、立、行方面小朋友们都已经非常棒了,你能将你的坐、立、行方法分享给其它小朋友吗?请将你的方法写一写。
答案解析部分
一、判断题
1.【答案】正确
2.【答案】错误
3.【答案】错误
二、填空题
1.【答案】坐;立;走
2.【答案】挺直
3.【答案】自然/大方/轻
三、单选题
【答案】A
四、问答题
【答案】坐如钟,身子正;腿并拢,脚放平。
立如松,挺胸膛;抬起头,看前方。
走如风,脚步轻;头不摇,身不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