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期计算规则
- 格式:xls
- 大小:141.00 KB
- 文档页数:29
工期定额和工期计算第一节概述一、工期定额的编制工期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发布的工程项目建设消耗时间标准。
工期定额具有一定的法规性,对确定具体工程项目的工期具有指导意义,体现了合理建设工期,反映了一定时期国家、地区或部门不同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工程工期同工程造价、工程质量一起被视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
工期是影响发承包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于1985年颁发了《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对加强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缩短施工工期、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建设部组织有关方面进行了修订。
于2000年2月颁发“关于发布《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的通知”(建标[2000]38号)(以下简称工期定额),自2000年2月16日起施行。
(一)编制依据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工时制实施办法。
2.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85年发布的《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
3.建设部关于修编工期定额的文件:建标11998]10号文件《关于修订建安工程工期定额的通知》。
4.现行建筑安装工程劳动定额、基础定额。
5.现行建筑安装工程设计标准、施工验收规范、安装操作规程、质量评定标准。
6.已完工程合同工期、实际工期等调研资料。
7.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修订工期定额的调研、测算资料。
8.其他有关资料(二)编制原则工期定额的编制遵循以下原则:1.工期定额的修订从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有利于市场竞争以及当前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实际出发,既要坚持定额水平的合理性,又要考虑各地区自然条件等差异对工期的影响。
2.地区类别划分的原则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别较大,同类型工程在不同地区的实物工程量和所采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存在差异,所需的施工工期也就不同。
为此,工期定额按各省省会所在地近十年的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将全国划分为1、2、3类地区。
工期计算标准一、工程合同工期计算标准单体工程(日历天)= N×25-10×(N-8)+K1+K2+K3计算说明:1、工期均以日历天计算,节假日、农忙季节、常年正常气候因素均已综合考虑在内,除符合调整参数进行调整外,不再做其她任何调整;2、N——自然结构层数当屋面电梯机房、水箱间、设备间面积之与大于建筑物标准层单层面积的50%以上时,合并增加1层计算;3、调整参数K XK1——基础调整值,适用于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江红基础(含筏板基础,箱形基础按普通地下室标准计算),按以下标准计入: 首层建筑面积(S首):S首≤500平方米,取值30天;首层建筑面积(S首):500平方米<S首≤1000平方米,取值45天;首层建筑面积(S首):S首>1000平方米,取值60天;基础调整值均已包含放线、土方开挖等,未含桩基施工及检测。
K2——地下室调整值,适用于单层、多层普通地下室与人防地下室,单体建筑设计无地下室时取值为零,有则按以下标准计入: 单层地下室按地下室建筑面积(S地)做如下调整:S地≤500平方米,普通地下室取值60天,人防地下室取值75天;500平方米<S地≤3000平方米,普通地下室取值75天,人防地下室取值90天;3000平方米<S地≤10000平方米,普通地下室取值90天,人防地下室取值105天;10000平方米<S地,普通地下室取值105天,人防地下室取值120天;双层及双层以上地下室以底层建筑面积(S地底层)做如下调整:S地底层≤500平方米,普通地下室取值90天,人防地下室取值105天;双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在对应标准基础上,按每增加一层增加30天调整;500平方米<S地底层≤3000平方米,普通地下室取值105天,人防地下室取值120天;双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在对应标准基础上,按每增加一层增加30天调整;3000平方米<S地底层≤10000平方米,普通地下室取值120天,人防地下室取值135天;双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在对应标准基础上,按每增加一层增加30天调整;10000平方米<S地底层,普通地下室取值135天,人防地下室取值150天;双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在对应标准基础上,按每增加一层增加30天调整;地下室调整值已包含放线、土方开挖等,未含桩基施工及检测。
工期计算规则定额说明:1、一个承包方同时承包2个以上(含2个)单项(位)工程时,工期的计算:以一个单项(位)工程的最大工期为基数,另加其他单项(位)工程工期总和乘相应系数计算:加一个乘0.35系数;加2个乘0.2系数;加3个乘0.15系数;4个以上的单项(位)工程不另增加工期。
2、±0以下工期:无地下室按首层建筑面积计算,有地下室按地下室建筑面积总和计算。
3、±0以上工期:按±0以上部分建筑面积总和计算。
4、总工期为±0以下工期与±0以上工期之和。
5、实际工期为定额工期乘0.7.6、单项(位)工程层数超出本定额时,工期可按定额中最高相邻层数的工期差值增加。
例题:1、商丘(Ⅱ类地区)某建筑商承建一栋住宅楼,结构为砖混结构,6层标准层,无地下室满堂基础,一层面积为1065平方,屋面机房水箱面积42平方.实际建筑工期为多少天?±0以上工期:总面积为:1065×6+42=6432套用定额:1-49 建筑面积7000以内 6层Ⅱ类地区工期天数为205天。
±0以下工期:满堂基础面积为底层面积:1065平方套用定额:1-6 满堂红基础1000平方以外Ⅱ类土工期天数为80天。
总工期为:实际工期:205+80=285天 285×0.7=199.52、1号楼现浇框架结构,33层/地下一层(停车场)其面积为892/底层建筑面积613标准层面积534屋面机房水箱面积42.求工期多少天?±0以上工期:总面积为:613+534×32+42=17743套用定额:1-191 24层以下面积20000以内Ⅱ类地区工期为660天。
由上定额说明6得:根据1-187 22层以下面积20000以内Ⅱ类地区工期为625天。
则:1号楼(660-625)/2×9=157 660+157=817天±0以下工期:地下室面积为:892套用定额: 1-11 1层建筑面积1000以内Ⅱ类土工期为90天。
土建工程合同工期怎么计算
一、工期定义与计算依据
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工期是指自合同约定的开
工日期起至竣工验收合格之日止的全部日历天数。
在计算工期时,应当以国家法定节假日、公休日以及双方约定的工作日为依据进行核算。
二、开工日期的确定
开工日期通常为承包方接到发包方书面通知后,人员、设备进场并开始施工的日期。
具体
日期应在合同中明确,或以双方共同签署的开工报告为准。
三、工期的计算方法
1. 基准工期: 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参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定额,计算出的理论施
工周期。
2. 调整因素: 包括季节性影响、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化、材料供应情况等,根据实际情
况对基准工期进行调整。
3. 缓冲期: 考虑到不可预见的因素,如自然灾害、政策变化等,合同中应预留适当的缓冲期。
4. 总工期: 将上述各项计算结果累加,得出的总和即为合同工期。
四、工期延误的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导致工期延误,应及时书面通知对方,并提出调整工期的请求。
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可以按照实际延误的时间对工期进行顺延。
若因一方原因导致工
期延误,该方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五、工期的监督与确认
双方应共同监督工期的执行情况,定期召开工程进度会议,及时解决影响工期的问题。
工
程竣工后,由双方共同组织验收,确认工期是否符合合同约定。
六、其他事项
合同中还应包括对分包工程、隐蔽工程等特殊工程的工期计算方法,以及提前完成或延迟
完成的奖惩措施等相关内容。
说明:
1、普通基坑(一层地下室)施工工期45天,包含基坑支护施工工期;特殊基坑根据实际情况按30至120天酌情考虑施工工期。
2、普通桩基施工工期60天(施工45天+检测15天);特殊桩基按实际情况酌情考虑施工工期。
3、别墅天然基础施工工期包含在基础结构施工工期内,不另外考虑;其余情况酌情考虑施工工期。
4、住宅项目原则上不考虑使用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材料,确需使用时,酌情考虑施工工期。
5、本表未涵盖项目施工工期参照执行。
颜色表格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填写。
⼯程合同如何计算⼯期开始⼀项⼯程之前,我们⾸先应该了解如何正确计算⼯期,这样才能正确计算⼯程的进度,那⼯程合同如何计算⼯期?接下来由店铺的⼩编为⼤家整理了⼀些关于这⽅⾯的知识,欢迎⼤家阅读!⼯程合同如何计算⼯期⼯期是指建设⼀个项⽬或⼀个单项⼯程从正式开⼯到全部建成投产时所经历的时间,建设⼯期的计算,⼀般以建设项⽬或者单项⼯程的建设投产年⽉减去开⼯年⽉⽽算得。
⼀般来说,正确认定⼯期,涉及开⼯⽇期(⼯期计算的起始点)、竣⼯⽇期(⼯期计算的终点)以及⼯期顺延的情形等问题。
⼀、开⼯⽇期开⼯是指承包⼈进场开始施⼯。
开⼯⽇期,是建设⼯程⼯期的起算点,也是控制⼯期风险的第⼀个重要节点。
⼀般⽽⾔,开⼯⽇期的确定⽅式有以下⼏种:1、合同中约定具体的⽇期作为开⼯⽇期;2、以发包⼈开⼯通知中写明的⽇期作为开⼯⽇期;3、以监理⼈的开⼯通知写明⽇期作为开⼯⽇期;4、以承包⼈递交的开⼯报告或开⼯申请被批准的⽇期为开⼯⽇期。
当前使⽤较多的九部委2007年版标准施⼯招标⽂件中将开⼯⽇期确定为“监理⼈发出的开⼯通知中写明的开⼯⽇期”。
实践中,当事⼈就开⼯时间经常发⽣争议,其原因是约定的开⼯⽇期与实际开⼯⽇期不⼀致。
在此情形下,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认定开⼯⽇期:1、承包⼈有证据证明实际开⼯⽇期的,则应认定该⽇期为开⼯⽇期(承包⼈的证据可以是发包⼈的通知、⼯程监理的记录、当事⼈的会议纪要等);2、承包⼈虽⽆证据证明开⼯⽇期,但有开⼯报告的,则应认定开⼯报告中记载的⽇期为开⼯⽇期。
3、若承包⼈⽆任何证明证明实际施⼯⽇期,亦⽆开⼯报告,则应以合同约定的开⼯⽇期为准。
⼆、竣⼯⽇期竣⼯是指承包⼈完成施⼯任务。
⼀般来说,⼯程竣⼯后,发包⼈均进⾏验收,确认合格后予以接收。
然⽽在实践中,承包⼈⼯程完⼯之⽇和竣⼯验收时间经常有时间差,所以确定竣⼯⽇期很重要,因为涉及到⼯程款的⽀付时间和利息的起算时间、逾期竣⼯违约和违约⾦的数额、⼯程风险转移等重要问题。
工期计算标准一、工程合同工期计算标准单体工程(日历天)= N×25-10×(N-8)+K1+K2+K3计算说明:1、工期均以日历天计算,节假日、农忙季节、常年正常气候因素均已综合考虑在内,除符合调整参数进行调整外,不再做其他任何调整;2、N——自然结构层数当屋面电梯机房、水箱间、设备间面积之和大于建筑物标准层单层面积的50%以上时,合并增加1层计算;3、调整参数K XK1——基础调整值,适用于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江红基础(含筏板基础,箱形基础按普通地下室标准计算),按以下标准计入:首层建筑面积(S首):S首≤500平方米,取值30天;首层建筑面积(S首):500平方米<S首≤1000平方米,取值45天;首层建筑面积(S首):S首>1000平方米,取值60天;基础调整值均已包含放线、土方开挖等,未含桩基施工及检测。
K2——地下室调整值,适用于单层、多层普通地下室和人防地下室,单体建筑设计无地下室时取值为零,有则按以下标准计入:单层地下室按地下室建筑面积(S地)做如下调整:S地≤500平方米,普通地下室取值60天,人防地下室取值75天;500平方米<S地≤3000平方米,普通地下室取值75天,人防地下室取值90天;3000平方米<S地≤10000平方米,普通地下室取值90天,人防地下室取值105天;10000平方米<S地,普通地下室取值105天,人防地下室取值120天;双层及双层以上地下室以底层建筑面积(S地底层)做如下调整:S地底层≤500平方米,普通地下室取值90天,人防地下室取值105天;双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在对应标准基础上,按每增加一层增加30天调整;500平方米<S地底层≤3000平方米,普通地下室取值105天,人防地下室取值120天;双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在对应标准基础上,按每增加一层增加30天调整;3000平方米<S地底层≤10000平方米,普通地下室取值120天,人防地下室取值135天;双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在对应标准基础上,按每增加一层增加30天调整;10000平方米<S地底层,普通地下室取值135天,人防地下室取值150天;双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在对应标准基础上,按每增加一层增加30天调整;地下室调整值已包含放线、土方开挖等,未含桩基施工及检测。
合同中的工程工期
第一条:工程工期
1.1 甲方应按照本合同约定的工程工期进行施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1.2 乙方应按照本合同约定的工程工期进行施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第二条:工程工期的计算
2.1 工程工期自乙方接到甲方的开工通知之日起计算。
2.2 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非乙方原因导致工程不能按期完成的,乙方应在发生此类情况后三日内书面通知甲方,并说明理由。
第三条:工程工期的延长
3.1 如因甲方原因导致工程不能按期完成的,乙方有权要求延长工程工期。
3.2 如因乙方原因导致工程不能按期完成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支付违约金。
第四条:工程工期的缩短
4.1 如因乙方提前完成工程,甲方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奖金。
4.2 如因甲方原因导致工程不能按期完成的,乙方有权要求延长工程工期。
第五条:工程工期的调整
5.1 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非乙方原因导致工程不能按期完成的,乙方应在发生此类情况后三日内书面通知甲方,并说明理由。
5.2 甲方在收到乙方的通知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合同约定,决定是否调整工程工期。
第六条:工程工期的确认
6.1 工程完成后,乙方应向甲方提交工程竣工报告,甲方应在收到报告后十五日内对工程进行验收。
6.2 验收合格后,甲乙双方应签订工程竣工确认书,确认工程工期。
标准计算工时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工时。
工时是指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实际工作的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计算。
正确的工时计算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员工的工作时间,合理安排生产和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而标准计算工时则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的员工工作时间的标准。
在制定标准计算工时时,需要考虑到员工的工作强度、生产条件、劳动保护、法定节假日等因素,以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和企业的正常运转。
其次,标准计算工时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是合法合规原则,即制定的标准计算工时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其次是科学合理原则,即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员工的工作强度确定合理的工时标准,避免过度加班和浪费人力资源。
再次是灵活适用原则,即标准计算工时应该能够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灵活调整工时标准,确保生产和服务的正常进行。
最后是公开透明原则,即制定标准计算工时应该公开透明,让员工和社会公众都能够了解到工时标准的制定过程和内容,增加其合理性和公信力。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标准计算工时。
首先要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确定基本工时,包括正常工作时间和加班工作时间。
然后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确定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的工时标准。
在制定标准计算工时时,还需要考虑到员工的休息时间、加班补贴、工作安全等因素,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和工作安全。
除了制定标准计算工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工时管理制度。
这包括加强对员工工时的监督和记录,确保员工按照标准工时工作,避免违规加班和工时纠纷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加班审批制度,对员工加班进行合理安排和管理,避免过度加班对员工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另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工时统计和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工时进行统计和考核,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
总之,标准计算工时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正确地制定和执行标准计算工时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合同工期怎么计算
合同工期计算范本。
合同工期是指双方约定的完成合同所需的时间期限。
在计算合
同工期时,需要考虑到合同的具体内容和约定,以确保双方的权益
和责任得到充分的保障。
以下是一个合同工期计算范本,供您参考: 1. 合同工期的确定。
1.1 根据双方协商一致的意向,合同工期为从合同生效之日
起至合同约定的完成日期止。
1.2 合同工期的起始日期为双方签订合同的日期,完成日期
为双方约定的完成合同工作的日期。
2. 工期延长。
2.1 若因不可抗力或其他不可预见的情况导致合同工作无法
按时完成,双方应及时协商并书面确认工期延长的事宜。
2.2 工期延长的天数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约定,延长期间双方应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3. 工期缩短。
3.1 若因特殊情况需要提前完成合同工作,双方应书面协商并确认工期缩短的事宜。
3.2 工期缩短的具体方式和责任分工应当在协商确认的书面文件中明确约定。
4. 合同工期的计算。
4.1 合同工期的计算应按照日历天进行,包括法定节假日和双方约定的休息日。
4.2 若合同工期的计算方式有特殊约定,应当在合同中明确注明,并由双方共同确认。
以上是一个合同工期计算范本的主要内容,具体情况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请随时与我联系。
公路工程合同工期计算规则一、概述公路工程合同工期是指承包人在协议书中约定,按总日历天数(包括法定假日)计算的承包天数,包括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
公路工程合同工期的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合同的履行、工程进度款的支付、违约责任的追究等方面,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计算。
二、开工日期开工日期是指承包人开始施工的绝对或相对的日期。
绝对日期是指按照合同约定,承包人应当在某一天开始施工;相对日期是指承包人可以在合同签订后的任何一天开始施工。
开工日期的确定应当遵循合同约定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
三、竣工日期竣工日期是指工程按照合同约定全部完成后,经过验收合格,承包人向发包人提交的日期。
竣工日期的确定应当依据合同约定的工程内容和质量要求,结合工程实际进度和验收情况,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进行计算。
四、合同工期计算规则1. 公路工程合同工期计算以日历天数为计算单位,不包括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
2. 合同工期从开工日期开始计算,至竣工日期结束。
如果工程提前完成,合同工期不顺延;如果工程延期,应当根据合同约定和实际情况,确定顺延的天数。
3. 工程延期的情况下,顺延的工期天数应当根据合同约定的延期条款和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延期条款,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条款进行计算。
4. 如果工程因为发包人原因导致延期,承包人有权要求发包人支付延期违约金。
延期违约金的计算方法应当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如果没有约定,可以按照每日工程造价的千分之三进行计算。
5. 如果工程因为承包人原因导致延期,承包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的计算方法应当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如果没有约定,可以按照每日工程造价的千分之三进行计算。
五、总结公路工程合同工期的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合同的履行、工程进度款的支付、违约责任的追究等方面。
承包人和发包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严格遵守合同工期计算规则,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工程合同里面算天数怎么算一、合同背景及目的工程项目的实施往往伴随着复杂的工序和不确定因素,因此,明确合同中的工期计算方式对于甲乙双方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范本旨在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天数计算方法,以确保工程进度的透明性和合同执行的公正性。
二、天数计算的基本原则天数的计算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工作日原则:除非另有约定,天数的计算应以工作日为准,不包括法定节假日、休息日或其他非工作日。
2. 连续计算原则:工程开始后,除非因不可抗力或双方同意的停工,否则工期应连续计算。
3. 日历日原则: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紧急抢修或特殊要求,双方可以约定按日历日计算。
三、具体计算方法1. 起始日期的确定- 工程开工日期:通常以甲方发出的开工通知书上明确的日期为准。
- 预备期:如果合同中有规定预备期,应从预备期结束的次日开始计算工期。
2. 结束日期的确定- 完工日期:以乙方提交的工程竣工报告或甲方验收合格的日期为准。
- 保修期:保修期内的维修不计入工期,但应在合同中明确保修期限。
3. 中断与延期- 不可抗力: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工程中断,应及时书面通知对方,并协商确定延期天数。
- 变更与调整:因设计变更或双方认可的其他原因导致工程调整,应相应调整工期。
4. 加班加点- 加班加点:除非双方另有约定,否则正常工作时间之外的加班加点不作为缩短工期的理由。
四、违约责任如果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的工期,应根据合同条款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违约金的计算可以基于实际延误的天数来确定。
五、其他注意事项- 所有关于工期的调整都应以书面形式确认。
- 双方应保持沟通,及时处理可能影响工期的问题。
六、结语本范本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工程合同中算天数的计算方法,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合同条款进行调整。
通过明确的天数计算规则,可以帮助甲乙双方更好地管理工程进度,避免因工期问题引发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