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生物第四节 神奇的微生物
- 格式:doc
- 大小:18.20 KB
- 文档页数:2
八年级生物神奇的微生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章节为八年级生物《神奇的微生物》。
详细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定义、分类、生活习性,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和生活习性,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微生物的定义、分类、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微生物标本、显微镜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段关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短片,引导学生关注微生物。
2. 知识讲解:介绍微生物的定义、分类、生活习性,以及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实例分析:分析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酵母菌在面包制作中的应用,乳酸菌在酸奶制作中的应用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拓展: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微生物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微生物:定义、分类、生活习性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及其作用。
答案:举例:酵母菌(面包制作)、乳酸菌(酸奶制作)等。
答案:举例:分解有机物、循环养分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短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微生物的定义、分类、生活习性,以及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课后,学生可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微生物的研究领域和应用前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章节为八年级生物《神奇的微生物》。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第22章第四节神奇的微生物教案教学目标:
1 、描绘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
2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3 、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描绘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
2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关键: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
活中的用途很广。
例如,___。
判断题
微生物是指长得比较小,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的一类生物。
()
病毒能够引起人和动植物的多种疾病,所以病毒对人体是有害的。
()
细菌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组成。
()
利用真菌可以制作面包、抗生素和有机酸等。
()
识图题
下图为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细菌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
A是________菌,B是________菌,C是________菌。
填表题
30624 77A0 瞠32495 7EEF 绯kz29900 74CC 瓌N21332 5354 協22672 5890 墐34727 87A7 螧28923 70FB 烻20886 5196 冖K40363 9DAB 鶫@。
初二生物神奇的微生物教案初二生物神奇的微生物教案【】下面编者为大家搜集了初二生物神奇的微生物教案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 、描绘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
2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3 、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1 、描绘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
2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关键: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 (2课时)导入新课微生物是一类特殊的生物,有些微生物用肉眼直接看不到,需要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
微生物同人类的关系也密切,在医药、食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天让我们来共同了解这类特殊的生物。
CAI展示微生物的共同特征。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并总结病毒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一、病毒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寄生。
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腐生。
细菌有的营寄生生活;有的营腐生生活。
5、细菌的呼吸方式习题巩固(CAI)三、病毒和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师提问:是不是病毒和细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它们与人类生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学生阅读教材。
师生总结:病毒、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四、真菌自然界中,真菌的种类很多,约有10万种以上。
比如有单细胞的酵母菌、多细胞的霉菌与食用菌等。
指导学生开展探究: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让学生针对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最后得出结论。
(此探究实验作为课外作业,各组实施,下节课交流)CAI展示一些食用菌的种类,扩展学生的知识。
真菌共同特征是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一般营腐生或寄生生活。
通过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的方式繁衍后代。
五、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何?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小组合作完成讨论,互相交流。
学生总结本节课,提出问题。
教师总结。
第四节神奇的微生物随堂反馈1•病毒是一类结构非常—的生物,它们没有细胞结构,一般只具有蛋白质—和遗传物质____ 。
2•细菌的细胞一般由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等部分构成,有些细胞还有______ 和__等结构。
3•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_____ 。
4•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可以把它们分为_______ 、____ 和________ 三种类型。
5•细菌在自然界的 _____________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菌的共同特征是细胞都由、、________ 和 ________ 组成,细胞内没有_________ ,一般营_____ 或____ 生活。
7. 下列微生物中,对人类有害的是()A. 青霉菌B.酵母菌C.鬼笔鹅膏D.乳酸菌巩固升华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A. 流行性感冒B.肝炎A. 艾滋病 D.化脓性炎症2. 要观察病毒,必须借助的仪器是()A. 手持放大镜B.光学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D.上述三者均可3.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 病毒能独立生活B.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C.病毒不属于生物D.病毒对人类都有害4. 烧伤容易感染绿脓杆菌,人们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来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绿脓杆菌的感染,绿脓杆菌是一种()A.细菌病毒B.植物病毒C.动物病毒D.细菌5. 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A. 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 细菌有细胞壁C. 细胞内没有叶绿体D. 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6. 从形态上看,可以将细菌分成()A.有荚膜菌和无荚膜菌B.杆菌和球菌C.螺旋菌、杆菌和球菌D.球菌和荚膜菌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菌细胞特点的是()A. 个体是单细胞的B. 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C. 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D. 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8•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绝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少数细菌对人类有益B. 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C. 细菌对人类都是有益的D. 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少数细菌对人类有害9•下列真菌中属于单细胞的是()A.酵母菌B.青霉C.曲霉D.蘑菇10•真菌比细菌的结构复杂之处是()A. 真菌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B. 真菌细胞内含有叶绿体C. 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D. 真菌都是多细胞的11. 下列生物中,可生产抗生素的是()A.青霉B.酵母菌C.曲霉D.肺炎双球菌12. 夏季天气炎热,食物容易腐败变质,但干菜能长期保存,原因是()A. 所含水分极少,不利于细菌生活和繁殖B. 所含有机物已分解,细菌无法利用C. 空气干燥,不利于细菌生长D. 天气闷热,细菌、芽孢数目极少13•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在适宜的条件下,分裂一次只需()A.2~3 分钟B.2~3 小时C.20~30 分钟D.2~3 天二、填空题1•从结构上看,病毒没有结构,不能____生活,只能_____ 在细胞内。
苏教版八年级神奇的微生物教案5篇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苏教版八年级神奇的微生物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教版八年级神奇的微生物教案1消化和吸收一、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4.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5.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挂图。
2.相关的实验准备。
3.制作小肠壁结构折叠模型。
4.课时分配 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设问引起学生疑惑,激发学习欲望。
(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1.消化系统的组成1.1观看画面、回答问题。
通过思考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回答口腔内与消化有关的结构及其主要作用。
演示消化系统组成的课件、提问让学生体会进食时牙齿、舌、的作用。
(三、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2.1细嚼馒头,说说自己尝出了什么味道?思考为什么会尝出甜味?让学生咀嚼馒头,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2.2提出问题根据提示,制定自己的探究计划。
交流探究计划,实施探究计划。
媒体演示课本P30"探究”的提示及参考方案。
2.3制定并实施计划2.4小组交流探究过程、结果和结论并进行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答疑。
提出改进意见。
2.5表达交流、2.6得出结论全班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和得出的结论。
初二生物神奇的微生物教案【】下面编者为大伙儿搜集了初二生物奇异的微生物教案教案供大伙儿参考,期望给大伙儿带来关心:教学目标:1 、描画病毒和细菌的要紧特点。
2 、描述真菌的要紧特点。
3 、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1 、描画病毒和细菌的要紧特点。
2 、描述真菌的要紧特点。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关键: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2课时)导入新课微生物是一类专门的生物,有些微生物用肉眼直截了当看不到,需要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
微生物同人类的关系也紧密,在医药、食品、环境爱护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天让我们来共同了解这类专门的生物。
CAI展现微生物的共同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并总结病毒的形状特点和生活习性。
一、病毒CAI展现流感、乙肝、艾滋病、非典病毒。
师生总结:病毒的种类及组成。
依据寄生种类、病毒形状区分病毒是一类结构简单的生物,它们没有细胞结构,一样只具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离开寄主细胞的病毒,可通过水、空气、食物、伤口、蚊虫叮咬等再侵入适合的寄主细胞,重新进行生命活动。
小组讨论:什么缘故说病毒是一类专门的生物?摸索: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新课标第一网二、细菌1、个体大小:个体比病毒略大些,用高倍显微镜能够看到2、形状分三种: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CAI展现细菌形状图细菌具有细胞结构,然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菌的细胞一样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物质组成。
有些细胞还有荚膜和鞭毛等结构。
(C AI展现)3、细菌的生殖无性分裂生殖:生殖时一个细菌分裂为两个(CAI展现)4、细菌的生存多数细菌都需在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寄生。
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猎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腐生。
细菌有的营寄生生活;有的营腐生生活。
第四节神奇的微生物
教学目标:
1 、描绘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
2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3 、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描绘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
2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关键: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2课时)
•导入新课
微生物是一类特殊的生物,有些微生物用肉眼直接看不到,需要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
微生物同人类的关系也密切,在医药、食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天让我们来共同了解这类特殊的生物。
CAI展示微生物的共同特征。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并总结病毒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一、病毒
CAI展示流感、乙肝、艾滋病、非典病毒。
师生总结:病毒的种类及组成。
依据寄生种类、病毒形态区分
病毒是一类结构简单的生物,它们没有细胞结构,一般只具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离开寄主细胞的病毒,可通过水、空气、食物、伤口、蚊虫叮咬等再侵入适合的寄主细胞,重新进行生命活动。
小组讨论:为什么说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
思考: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二、细菌
1、个体大小:个体比病毒略大些,用高倍显微镜可以看到
2、形状分三种: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CAI展示细菌形态图
细菌具有细胞结构,但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菌的细胞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物质组成。
有些细胞还有荚膜和鞭毛等结构。
(CAI展示)
3、细菌的生殖
无性分裂生殖:生殖时一个细菌分裂为两个(CAI展示)
4、细菌的生存
多数细菌都需在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寄生。
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腐生。
细菌有的营寄生生活;有的营腐生生活。
5、细菌的呼吸方式
习题巩固(CAI)
三、病毒和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师提问:是不是病毒和细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它们与人类生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
学生阅读教材。
师生总结:病毒、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真菌
自然界中,真菌的种类很多,约有10万种以上。
比如有单细胞的酵母菌、多细胞的霉菌与食用菌等。
指导学生开展探究: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
让学生针对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最后得出结论。
(此探究实验作为课外作业,各组实施,下节课交流)
CAI展示一些食用菌的种类,扩展学生的知识。
真菌共同特征是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一般营腐生或寄生生活。
通过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的方式繁衍后代。
五、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何?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小组合作完成讨论,互相交流。
学生总结本节课,提出问题。
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