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4滋养细胞肿瘤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40
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治疗的健康教育滋养细胞肿瘤是指由胚胎滋养细胞发生变化引起的肿瘤,共分三种,良性葡萄胎、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简称绒癌)。
其中良性葡萄胎属良性滋养细胞肿瘤,恶性葡萄胎和绒癌属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三者可能是一种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即良性葡萄胎恶变而成恶性葡萄胎,恶性葡萄胎进一步发展成绒癌。
一、良性葡萄胎良性葡萄胎是由胚胎外层的滋养细胞发生变性,绒毛水肿形成串状水泡状物犹如葡萄,因此而得名。
我国良性葡萄胎发病率为285.9/10万,可发生于生育年龄的任何时期,40岁以上的高龄孕妇中发病率大大增高。
有人认为,一次葡萄胎后,再次妊娠葡萄胎的发病概率较一般孕妇高。
(一)临床表现(1)阴道流血。
此类患者多于闭经2〜3个月开始反复阴道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或有或无,反反复复。
呈咖啡色黏液状或暗红色血样,保胎治疗无效。
葡萄胎可自行排出,排出之前如大量出血,处理不及时可使患者休克甚至死亡,排出血液中可见小水泡。
(2)妊娠呕吐及妊娠中毒症。
由于增生的滋养细胞产生大量HCG,因此,此类患者呕吐较正常妊娠重;又因葡萄胎增长迅速,子宫增长快,宫内张力大,因此,妊娠中早期即可出现妊娠中毒症,甚至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或子痫。
(3)子宫增长迅速因葡萄胎增长迅速及宫腔内出血引起,半数以上子宫明显大于停经月份。
(4)卵巢囊肿。
葡萄胎患者由于大量HCG的刺激引起的双侧或一侧卵巢呈多发性囊肿改变,葡萄胎排出后1~3个月迟则6个月囊肿自然消失,对以后的卵巢功能无影响。
(5)咳嗽与咯血。
表现为咳嗽、咯血或痰中带血,可能为绒毛的游走性滋养细胞转移到肺引起。
(6)甲状腺功能亢进。
占10虬由于滋养细胞增生产生大量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绒毛膜促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功能增加,于葡萄胎清除后症状迅速消失。
(二)治疗原则(1)清宫。
一经确诊,应及时进行清宫。
(2)全子宫切除术。
对40岁以上,子宫增大迅速,有恶变倾向,且无再生育要求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术。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早期诊断及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是滋养细胞的恶性病变,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是起源于胎盘种植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滋养细胞肿瘤,临床很罕见。
侵蚀性葡萄胎是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组织破坏或移至子宫以外。
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可以继发于正常或异常妊娠之后。
早期诊断有助于医生给患者提供满意的治疗。
标签: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早期诊断;治疗由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对化疗的高度敏感性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理想性,GTN是迄今预后最好的恶性肿瘤,总治愈率达80%~90%[1]。
GTN处理的总原则是以化疗为主,结合手术、放疗等其他治疗。
为了进一步探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化疗过程的不良反应,现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妊娠滋养细胞腫瘤早期诊断尽管随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以及超声检查的早期使用,葡萄胎患者得到了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但葡萄胎后GTN的发生率却没有降低,目前多是根据临床症状,血HCG的系列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做出葡萄胎后GTN的早期诊断。
1.1典型症状1.1.1原发灶表现(1)阴道流血:葡萄胎清宫术后、流产或足月产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
长期流血者可继发贫血。
(2)子宫复旧不全或不均匀增大。
(3)卵巢黄素化囊肿。
(4)腹痛:若肿瘤组织穿破子宫,可引起急性腹痛和腹腔内出血症状。
黄素化囊肿发生扭转或破裂时也可出现急性腹痛。
(5)假孕症状。
1.1.2转移病灶表现(1)肺转移(80%):常见症状为咳嗽、血痰或反复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
(2)阴道、宫颈转移(30%):转移灶常位于阴道前壁,局部呈紫蓝色结节,破溃后可大出血。
(3)肝转移(10%):预后不良,表现为上腹部或肝区疼痛,病灶穿破肝包膜可出现腹腔出血。
(4)脑转移(10%):预后凶险,为主要死亡原因。
滋养细胞肿瘤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滋养细胞肿瘤的病理病因,滋养细胞肿瘤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滋养细胞肿瘤病因*一、发病原因:滋养细胞肿瘤的发生原因至今不明,虽假设甚多,但只能解释部分现象,有关病因大致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1.营养不良学说:实验动物中缺乏叶酸可致胚胎死亡,推测母体缺乏叶酸可能和滋养细胞肿瘤的发生有关。
特别在胚胎血管形成期(受孕后13~21天),如营养物质中缺乏叶酸和组胺酸,会影响胸腺嘧啶的合成,从而导致胎盘绒毛的血管缺乏以及胚胎坏死。
葡萄胎的绒毛基本病理改变也符合此点。
从葡萄胎的地理分布看,葡萄胎及滋养细胞肿瘤高发于以大米和蔬菜为主食的居民中,因食品烹煮过久,破坏和丢失大量蛋白质、维生素和叶酸。
国外学者也证实滋养细胞疾病患者血清中叶酸活力很低。
也有报道葡萄胎者尿素、肌酐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血浆白蛋白和总蛋白明显降低,认为上述发现系饮食不当和分解代谢异常所致。
但此学说无法解释为何双胎妊娠中一胎发展为葡萄胎,而另一胎尚可正常发育的事实。
在有关葡萄胎饮食原因均无临床对照观察,无确切的资料可予证实。
近年来美国和意大利的研究表明胡萝卜素缺乏与葡萄胎的发生有关。
故提出在葡萄胎高发地区的妇女可采用饮食补充胡萝卜及维生素A等方法来预防葡萄胎的发生。
2.病毒学说:有报道认为葡萄胎与病毒感染有关。
20世纪50年代Ruyck曾报道在葡萄胎和绒癌组织中分离出一种滤过性病毒,称为亲绒毛病毒,并认为这种病毒是导致滋养细胞肿瘤的原因。
但迄今30余年,未再有人证实这种病毒的存在。
20世纪60年代有作者通过电子显微镜检查滋养细胞肿瘤标本,见到一些细胞浆内的包涵体,类似实验性白血病中见到的病毒颗粒,因此提出滋养细胞肿瘤由滤过性病毒诱致的看法,但也有异议。
有学者对50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进行检测,提示葡萄胎和绒癌中易检出HPV-18型DNA 但有必要进一步研究HPV在滋养细胞肿瘤中的生物学特性和潜在的致癌作用。
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GTT)诊治规范一、诊断1、病史继发于葡萄胎1年以内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大多为侵蚀性葡萄胎,而继发于葡萄胎1年以上和继发于流产、异位妊娠、足月产后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则多为绒癌。
2、症状(1)、阴道流血葡萄胎清除后,流产或足月产后阴道不规则流血。
(2)、假孕症状(3)、腹部肿块增大、柔软子宫或黄素囊肿。
(4)、腹痛(5)、转移灶症状 1)肺转移:为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早期肺转移无症状,以后根据转移灶部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咯血、咳嗽,严重者表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2)阴道转移:发生率仅次于肺转移,特征是突出于阴道粘膜表面的紫色结节。
若结节破溃可表现为阴道出血。
3)脑转移:滋养细胞肿瘤脑转移发生率较其他妇科恶性肿瘤为高,但侵蚀性葡萄胎发生率相对低。
常见症状主要是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昏迷以及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如偏瘫、视觉障碍、失语等。
4)肝、脾、肾及肠道等转移:病灶大小而未破裂时临床不易诊断,若破裂出血,则出现相应的症状。
3、体征体征根据病变部位而不同,可有或无全身体征。
妇科检查表现为子宫增大、柔软,或阴道结节。
当有神经系统转移时可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4、辅助检查(1)、血hCG值测定葡萄胎清理宫腔后血hCG出现以下情况,可诊断为持续性葡萄胎:1)连续2周升高;2)平台状超过3周,或葡萄胎排空后6周,hCG持续高水平。
若hCG持续高水平时间超过6周,可诊断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2)、超声检查 B超或彩色多普勒超声主要用于子宫病灶诊断,表现子宫壁肌层内侵蚀性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有低阻抗富血流改变。
(3)、正侧位胸片主要用于肺转移。
(4)、CT 肺CT可发现普通X线摄片难以发现的肺转移,可在胸片阴性时应用。
颅脑CT是诊断脑转移的主要手段。
(5)、MRI 主要用于脑转移,此外在肝、脾等少见部位转移中也可用MRI。
5、病理学诊断仅部分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可获得病理学诊断。
刮宫标本不能作为侵蚀性葡萄胎诊断的根据。
滋养细胞肿瘤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组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疾病,一般分为: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及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一、葡萄胎葡萄胎是一种良性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因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而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其间借蒂相连成串,状如葡萄,也叫水泡状胎块。
特点:病变局限于子宫腔内,不侵入肌层,也不发生远处转移。
可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
(一)、病因葡萄胎发生原因迄今不明,假说很多,但只能解释部分现象。
由于葡萄胎多见于亚洲各国,有人认为可能和种族因素因素有关;营养状况,如: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及其前体胡萝卜素、动物脂肪,以及社会经济因素是可能的高危因素;也有不少作者认为葡萄胎与病毒感染有关;内分泌失调及孕卵缺损:有的作者认为葡萄胎的发生与卵巢功能衰退有关,故多见于大于40岁的妇女;更多的作者认为其发生与孕卵的异常有关;前次妊娠有葡萄胎史细胞遗传因素:完全性葡萄胎的染色体基因均来自父系,但其线粒体DNA仍为母系来源。
90%的完全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为46XX;10%的为46XY。
部分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90%以上为三倍体,最常见的是:69XXY,69XYY。
(二)、病理特点:完全性葡萄胎:绒毛不同程度的水肿扩张;绒毛轮廓规则,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或间质内胎源性血管消失;无胎儿及其附属物或胎儿痕迹。
部分性葡萄胎:仅部分绒毛水肿;绒毛轮廓不规则,滋养细胞增生程度较轻,且局限于合体滋养细胞;常合并胚胎或胎儿组织;间质内可见胎源性血管及其中的有核红细胞。
(三)临床表现:1.完全性葡萄胎:(1)停经后阴道流血:反复阴道流血,如在排出的血液中见到小水泡则诊断即可确立;(2)子宫异常增大、变软:HCG异常升高,子宫大于停经月份;但亦有近一半的患者子宫相当于停经月份或小于停经月份;(3)腹痛;(4)妊娠剧吐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征象;(5)卵巢黄素化囊肿:常在葡萄胎清除后2~4个月自行消失;(6)甲状腺功能亢进征象:约7%可出现,常HCG异常升高,T3、T4升高;2.部分性葡萄胎:与完全性症状相似但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