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推拿结合火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92例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肩关节周围炎的分期治疗疗效观察
韩振萍;任捷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1(010)015
【摘要】@@ 自1996年以来,笔者采用按病情分型治疗、单用超短波、单用中频电辅以功能训练,对256例各型肩周炎进行了分组对照治疗,现将康复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总页数】1页(P1447)
【作者】韩振萍;任捷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05001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05001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分期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80例 [J], 吕俊勇;王宝利
2.分期分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J], 施丽俊;郝丹丹
3.分期治疗肩关节周围炎85例 [J], 侯路成
4.分期推拿结合火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92例 [J], 毛毅刚
5.肩关节周围炎的推拿分期治疗 [J], 王立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火针、推拿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火针、手法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128例肩周炎患者采用上法进行分组对比治疗。
结果:火针、手法综合治疗组64例中治愈42例,占90%,显效63例,占98%,无效0例,总有效率98%。
结论:火针、手法综合治疗肩周炎具有疗程短、痛苦少、恢复快、费用省、无复发等优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火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91【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212-02肩关节周围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笔者自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门诊在128例患者治疗中分别采用火针推拿综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和推拿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8例患者均在我院康复科门诊治疗。
按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火针+推拿组(64例)和推拿组(64例)。
火针推拿组中,男30例,女3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6年;右肩患病38例,左肩患病24例,双肩患病2例。
推拿组中,男32例,女3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年;右肩患病29例,左肩患病18例,双侧肩部患病1例。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多于男,右肩多于左肩,多为慢性发病;②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被痛醒,但较少肿胀,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甚则肩臂肌肉萎缩,查体:肩峰下广泛压痛,肩关节外展、上举、外旋、后伸、后背、上抬动作受限,不能做脱衣、梳头、洗脸等动作;③有慢性劳损、感受风寒或外伤史;④x 线摄片多为阴性,病程长者,可见骨质疏松。
分期推拿结合火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92例
关键词肩关节周围炎推拿疗法火罐疗法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指关节周围肌肉、肩袖肌腱、肩峰下滑囊的无菌性炎症,从而导致腱鞘囊肿及韧带、关节滑囊粘连,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或是无菌性炎症渗出,造成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产生以疼痛和功能活动障碍为主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笔者采用分期推拿结合火罐方法治疗92例,获效较好,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92例病例中,男32例,女60例;年龄35-55岁;肩关节疼痛酸胀48例,单侧肩关节活动障碍40例,双侧肩关节活动障碍4例,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均有不同程度阳性体征。
检查可见,肩部三角肌、肱二头肌肌腱附着点均有压痛。
肩峰部、喙突部、大节结处有牵拉痛,个别患者肌力减退,肩关节活动受限。
临床主要表现:肩颈部、肩项部、肩胛部广泛性疼痛,部分患者彻夜疼痛,难以入睡,肩部功能活动受限,肩关节前曲上举、外展上举、内收、后伸均有不同程度受限。
后期患者局部肌肉萎缩。
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三期。
急性期(炎症渗出期)肩部自发性疼痛,其疼痛为持续性,有的感觉肩部不适及有束缚的感觉,疼痛大多局限于肩部的前外侧,如穿上衣时、耸肩或肩内旋时疼痛加重,梳头洗脸受限,患者不能向患侧卧,逐渐出现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尤以外展、外旋明显),压痛以肩前方、喙突、肩峰下、结节间沟等处为甚。
慢性期(炎症吸收期)肩部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肩部挛缩僵硬,活动明显受限,呈“冻结状”,严重时肩肱关节活动完全消失,日常的肩部运动均困难,肌肉萎缩等。
恢复期(功能恢复期)肩部疼痛基本消失,个别患者有轻度疼痛,肩关节松弛,关节的活动逐渐增加。
X线片可见肩峰、肱骨大结节骨质疏松。
所有病例治疗前,均经X线摄片,或CT断层扫描、MRI检查,排除病理性骨质异常。
2 治疗方法
2.1 推拿治疗:按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分期,施行分期治疗。
急性期行气导滞。
治疗方法:沿手太阴肺经,循经施行推法、滚法,重点拿肩中穴、天宗穴;肩部施行一指禅手法,每次推拿治疗时间为20分钟。
慢性期温经散凝。
医者左手托患者的肘关节处,使患肩适当外展。
取养老穴、肩前穴,施一指禅手法,并剥离、松解粘连,每次推拿治疗时间为20分钟。
恢复期理经散结。
取曲池穴、肩后穴、四缝穴,行一指禅、滚法,并行剥离、松解粘连。
力求达到正常功能活动范围,每次推拿治疗时间为20分钟。
2.2 火罐治疗:于推拿治疗后,肩关节周围均用火罐治疗,每日1次,每次10只,时间为10-15分钟。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能参加日常工作。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仅遇到疲劳时,有隐痛。
好转:临床症状好转,关节疼痛减弱,功能活动部分恢复。
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经5-45天治疗后,92例中治愈76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0例。
治愈率为82.6%。
4 体会
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常见病。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往往为肱二头肌长头,肩峰下滑囊,冈上肌腱炎等软组织劳损,外伤及炎性病变而造成肩关节局部韧带,肌腱,关节囊充血水肿、渗出、增厚,如没能有效治疗,则造成局部发生粘连。
祖国医学认为此病属于“痹证”范畴,多是由于气血不足,外感风寒及外伤,劳损等,而使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而成本病。
推拿手法治疗此病,手法不可过度超出耐受范围,以防再次损伤。
笔者依据临床分期施行不同的推拿手法,结合火罐,获效明显。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