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初级)》名师讲义-计量单位(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390.80 KB
- 文档页数:13
第四节质量认证一、合格评定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关于贸易技术壁垒协定(WTO/TBT),合格评定是指“为证明符合相关技术法规或标准而进行的第一方声明、第二方验收、第三方认证以及认可的活动”。
根据GB/T27000—2006《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合格评定是指“与产品、过程、体系、人员或机构有关的规定要求得到满足的证实”。
合格评定包括认证和认可。
“认证”适用于除合格评定机构自身外的所有合格评定对象,包括接受合格评定的特定材料、产品、安装、过程、体系、人员或机构。
“认可”则适用于合格评定机构,即提供合格评定服务的机构,如认证机构。
1.认证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
从认证的定义可以看出:(1)认证的性质是由认证机构进行的一种合格评定活动;(2)认证的对象是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3)认证的依据是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标准;(4)认证的内容是证明认证的对象符合认证的依据。
【例题2.4.1】对认证的理解,正确的有()。
[2007年真题]A.认证是自愿的B.认证的对象包括产品,管理体系C.认证的对象还包括服务D.认证的依据是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标准E.认证的内容是证明认证的对象符合认证的依据【答案】BCDE【解析】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
由定义可知:①认证的性质是由认证机构进行的一种合格评定活动;②认证的对象是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③认证的依据是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标准;④认证的内容是证明认证的对象符合认证的依据。
2.认可认可是指“由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评审、审核等认证活动人员的能力和执业资格,予以承认的合格评定活动”。
从认可的定义可以看出:(1)认可的性质是由认可机构进行的一种合格评定活动;(2)认可的对象是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审核、评审等认证活动的人员;(3)认可的内容是对认可对象的能力和执业资格的承认。
第三节产品质量法和职业道德规范一、产品质量法1993年2月22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通过了我国质量领域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并于1993年9月1日起施行。
2000年7月8日九届人大第16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决定》,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予以公布,该决定于2000年9月1日起施行。
(一)《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和原则1.《产品质量法》的宗旨制定《产品质量法》的宗旨是: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为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2.《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原则产品质量立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有限范围原则。
《产品质量法》主要调整产品在生产、销售以及对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活动中发生的权利、义务、责任关系。
重点解决产品质量责任问题,完善我国产品责任的民事赔偿制度。
(2)统一立法、区别管理的原则。
(3)实行行政区域统一管理、组织协调的属地化原则。
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执法监督检查,采用地域管辖的原则。
(4)奖优罚劣原则。
国家奖励质量管理先进的企业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惩处生产、经销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
【例题1.3.1】《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是()。
[2008年真题]A.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B.明确产品质量责任C.促进产品技术交流D.更好地维护经济秩序E.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答案】ABDE【解析】制定《产品质量法》的宗旨是:①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②为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③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④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二)《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1.适用《产品质量法》的产品范围《产品质量法》适用的产品范围,是以销售为目的,通过工业加工、手工制作等生产方式所获得的具有特定使用性能的产品。
即指用于销售的经过加工制作的工业产品、手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包括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件和设备。
第二节计量单位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一个被测量的量值通常是用数值和计量单位的()来表示。
[2012年真题] A.和B.差C.乘积D.组合【答案】C【解析】在测量中,人们常用数值和测量单位(在我国,又称为计量单位)的乘积来表示被测量的量值。
计量单位,是指根据约定定义和采用的标量,任何其他同类量可与其他比较使两个之比用一个数表示。
2.《计量法》规定,我国采用()。
[2007年真题]A.国际单位制B.市制C.公制D.米制【答案】A【解析】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3.国际单位制是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一贯单位制。
[2010年真题]A.英制B.米制C.cgs单位制D.高斯值【答案】B【解析】国际单位制是在米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一贯单位制,其国际通用符号为“SI”,具有统一性、简明性、实用性、合理性和继承性等特点。
4.国际单位制的国际通用符号是()。
[2008年真题]A.MSB.ISC.SMD.SI【答案】D【解析】参见第3题解析。
5.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中,“质量”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是()。
[2008年真题]A.克,gB.千克,kgC.千克(公斤),kgD.克,G【答案】C【解析】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共7个,其中,“质量”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是“千克(公斤),kg”。
由于历史原因,质量的SI基本单位名称“千克”中已包含SI词头。
6.摩[尔]是()的单位。
[2012年真题]A.物质的量B.发光强度C.热量D.磁通量【答案】A7.法定计量单位中,立体角的单位符号为()。
[2006年真题]A.srB.radC.°D.cd【答案】A【解析】B项,“rad”是平面角的单位符号;C项,“°”是角度的单位符号;D项,“cd”是发光强度的单位。
8.下列计量单位中,书写正确的是()。
第四节测量数据的修约一、有效数字和数值修约1.基本概念(1)近似数对于任何数,包括无限不循环小数和循环小数,截取一定位数后所得到的数即为近似数。
(2)有效数字当某一数字近似数的绝对误差的模,小于最末一位数字所对应的单位量值的一半时,从左边的第一个非零数字算起,直至最末一位数字为止的所有数字,即为有效数字。
表示测量结果的数字的有效位数,将代表结果的误差大小。
例如:某长度测量值为19.8mm,有效位数为3位,其绝对误差小于0.05mm;若测量值为19.80mm,有效位数为4位,则其绝对误差小于0.005mm。
【例题4.4.1】将6000.501化为4位有效数字,正确的是()。
[2007年真题] A.6.000×103B.6.001×103C.6000000D.6001000【答案】B【解析】当近似数的绝对误差的模,小于最末一位数字所对应的单位量值的一半时,从左边的第一个非零数字算起,直至最末一位数字为止的所有数字,即为有效数字。
(3)数值修约数值修约就是将表示带有误差的测量或计算结果的数字通过省略数值的最后若干位数字,调整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使最后所得到的近似值尽可能接近原数值的过程。
“修约”就是“舍入”或“进舍”。
经数值修约后的数值称为(原数值的)修约值。
(4)修约间隔修约间隔是指修约值的最小数值单位。
修约间隔一经确定,修约数只能是修约间隔的整数倍。
例如:指定修约间隔为1,即表明将数值修约到“个”数位;如指定修约间隔为0.1,修约值应在0.1的整数倍的数中选取,相当于将数值修约到一位小数;如指定修约间隔为100,修约值应在100的整数倍中选取,相当于将数值修约到“百”数位。
二、数值修约规则和方法国家标准GB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规定了测量或经计算的各种数值需要修约时的规则。
(1)确定修约间隔一般的,若指定修约间隔为10-n(n为正整数),表明将数值修约到n位小数;若指定修约间隔为10n,即表明将数值修约到10n数位,也即将数值修约到“十”、“百”、“千”……数位。
第三章质量检验第一节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一、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1.质量检验的定义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1)对产品而言,是指根据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观察,适当时进行测量或试验,并把所得到的特性值和规定值作比较,判定出各个物品或成批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2)质量检验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例题3.1.1】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评价。
[2008年真题]A.有效性B.适宜性C.符合性D.充分性【答案】C【例题3.1.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的特性进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2008年真题]A.观察B.评审C.测量D.试验E.审核【答案】ACD2.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1)要对产品的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各类电气产品使用的电池,如电子手表的电池、手机的电池)及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公共安全、人体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做出规定。
(2)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
为了保证产品适用性,根据适用性需要规定产品外形尺寸、机械、物理、力学、声学、热学、电学、化学、生物学、人类工效学等特性相关的技术要求。
(3)产品质量特性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零部件、元器件)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例题3.1.3】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包括()。
[2008年真题]A.销售人员记录的顾客电话要求B.相关产品技术标准C.设计人员现场提出的口头要求D.相关产品图样E.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答案】BDE(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
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初级)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初级)涵盖了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质量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以下是该领域的一些主要内容:1. 质量管理体系: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包括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步骤。
2. 质量测量与分析:学习质量测量的方法和工具,如抽样方法、测量系统分析、统计过程控制等,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方法和工具进行质量数据分析和改进。
3. 质量规划与设计:了解质量规划的重要性和方法,包括质量目标的设定、质量计划的编制和实施等。
同时,学习如何在产品或服务设计阶段考虑质量要求,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4. 质量控制与改进:学习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工具,如控制图、质量审核、质量成本分析等,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方法和工具进行质量控制和改进。
同时,了解质量管理中的问题解决方法,如六西格玛、PDCA循环等。
5. 供应链管理与质量保证: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供应商选择、供应商评估和供应商质量管理等。
同时,学习如何建立和维护供应链中的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供应链中的产品或服务质量。
6. 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学习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如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质量功能展开(QFD)、统计分析等。
同时,了解如何选择和应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来解决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7. 质量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了解质量管理在不同行业和组织中的应用,如制造业、服务业、医疗行业等。
同时,学习如何根据组织和行业的特点,制定和实施适合的质量管理策略和方法。
以上是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初级)的一些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质量管理能力,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质量管理知识解决问题。
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初级)》名师讲义-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圣才出品)第二节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一、ISO9000族标准的由来和发展1.1959年,美国国防部发布了MIL-Q-9858A《质量大纲要求》,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有关质量保证方面的标准。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9年成立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1987年更名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负责制定有关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国际标准。
IS0/TC176在总结各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经验基础上,参照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标准,于1986年发布IS084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于1987年发布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1部分:选择和使用指南》、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09002《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IS0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0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等6项国际标准,通称IS09000系列标准,或1987版IS09000系列标准。
3.1994年,ISO/TC176在完成对标准的第一次修订时,提出了“ISO9000族是指由ISO/TC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的概念,并由ISO发布了ISO8402、ISO9000—1、ISO9001、ISO9002、ISO9003和ISO9004—1等6项国际标准,通称1994版ISO9000族标准。
4.2000年,IS0/TC176完成了对标准的第二次修订。
12月15日由IS0正式发布IS0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IS0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通称2000版IS09000族标准。
2005年,IS0/TC176发布了IS09000:2005。
第四章计量基础第一节基本概念一、计量基本概念1.计量的定义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计量学是关于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它涵盖有关测量的理论及其不论其测量不确定度大小的所有应用领域。
为了经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对测量的需要,应从法制、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开展计量管理工作。
【例题4.1.1】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被称为()。
[2007年真题]A.测量B.计量C.检定D.检测【答案】B【解析】A项,测量是指用实验的方法,将被测量(未知量)与已知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以得到被测量大小的过程;C项,测量仪器的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D项,检测有时又称测试或试验,是指对给定的产品、材料、设备、生物体、物理现象、工艺过程或服务,按照规定的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或性能的技术操作。
2.计量的内容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计量的对象逐渐扩展到工程量、化学量、生理量,甚至心理量。
与此同时,计量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展和充实,通常可概括为六个方面:(1)计量单位与单位制;(2)计量器具(或测量仪器),包括实现或复现计量单位的计量基准、计量标准与工作计量器具;(3)量值传递与溯源,包括检定、校准、测试、检验与检测;(4)物理常量、材料与物质特性的测定;(5)测量不确定度、数据处理与测量理论及其方法;(6)计量管理,包括计量保证与计量监督等。
3.计量的分类计量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
根据计量的作用与地位,计量可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三类,分别代表计量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公益性三个方面。
(1)科学计量科学计量是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研究,它通常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来准确定义和实现计量单位,并为最新的科技发展提供可靠的测量基础。
(2)工程计量工程计量又称工业计量,是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实用计量。
随着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和复杂性的增大,为保证经济贸易全球化所必需的一致性和互换性,它已成为生产过程控制不可缺少的环节。
第二节计量单位
一、概述
1.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是指根据约定定义和采用的标量,任何其他同类量可与其比较使两个之比用一个数表示。
对于给定量制的一组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其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及使用这些单位的规则,称为计量单位制。
2.法定计量单位
法定计量单位是指由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使用的测量单位。
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
国际单位制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所有国际单位制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我国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方法,包括量及单位的名称、符号及其使用、书写规则,与国际标准的规定一致。
国家选定的作为法定计量单位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国际单位制单位相同的法定地位。
国际标准或有关国际组织的出版物中列出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选入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除外),一般不得使用。
若某些特殊领域或特殊场合下有特殊需要,可以使用某些非法定计量单位,但应遵守相关的规定。
【例题4.2.1】《计量法》规定,我国采用()。
[2007年真题]
A.国际单位制B.市制C.公制D.米制
【答案】A
【解析】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
【例题4.2.2】以下关于法定计量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有()。
[2007年真题]
A.实行法定计量单位是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重要决策
B.国际单位制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
C.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不得使用
D.法定计量单位具有法定地位
E.所有国际单位制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答案】ABDE
【解析】法定计量单位是指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
国际单位制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所有国际单位制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国家选定的作为法定计量单位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国际单位制单位相同的法定地位。
二、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
1.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见图4-1)如下:
(1)SI基本单位共7个;
(2)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共21个;
(3)由SI基本单位和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SI导出单位;
(4)SI单位的倍数单位,包括SI单位的十进倍数单位和十进分数单位,构成倍数单位的SI词头共20个;
(5)国家选定的作为法定计量单位的非SI单位共16个;
(6)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图4-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构成
2.SI基本单位
基本单位是对于基本量约定采用的测量单位,表4-1列出了7个SI基本量的基本单位,它们是构成SI的基础。
表4-1SI基本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
长度米m
质量千克(公斤)kg
时间秒s
电流安[培]A
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
物质的量摩[尔]mol
发光强度坎[德拉]cd
注:1.圆括号中的名称,是它前面的名称的同意词。
2.无方括号的量的名称与单位名称均为全称。
方括号中的字,在不致引起混淆、误解的情况下,可以省略。
去掉方括号中的字即为其名称的简称。
3.本表中使用的符号,除特殊指明外,均指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符号和国际符号。
4.在日常生活和贸易中,质量习惯称为重量。
3.SI导出单位
(1)SI导出单位
导出单位是导出量的测量单位,SI导出单位是用SI基本单位以代数形式表示的单位。
它由两部分构成:
①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
②组合形式的SI导出单位,即用SI基本单位和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含辅助单位)以代数形式表示的单位。
(2)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
某些SI单位,例如力的SI单位,在用SI基本单位表示时,应写成kg•m/s2。
这种表示方法显然比较繁琐,不便使用。
为了简化单位的表示式,经国际计量大会讨论通过,给它以专门的名称——牛[顿],符号为N。
类似地,热和能的单位通常用焦[耳](J)代替牛顿米(N•m)和kg•m2/s2。
这些导出单位,称为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
(3)SI辅助单位
SI单位弧度(rad)和球面度(sr),称为SI辅助单位,它们是具有专门名称和符号的量纲为一的量的导出单位。
表4-2列出的是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
表4-2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
SI导出单位
量的名称
名称符号用SI基本单位和SI导出单位表示[平面]角弧度rad1rad=1m/m=1
立体角球面度sr1sr=1m2/m2=1
频率赫[兹]Hz1Hz=1s-1
力牛[顿]N1N=1kg•m/s2
压力,压强,应力帕[斯卡]Pa Pa=1N/m2
能[量],功,热量焦[耳]J1J=1N•m
功率,辐[射能]通量瓦[特]W1W=1J/s
电荷[量]库[伦]C1C=1A•s
电压,电动势,电位,(电势)伏[特]V1V=1W/A
电容法[特]F1F=1C/V
电阻欧[姆]Ω1Ω=1V/A
电导西[门子]S1S=1Ω-1
磁[通量]韦[伯]Wb1Wb=1V•s
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特[斯拉]T1T=1Wb/m2
电感亨[利]H1H=Wb/A
摄氏温度摄氏度ºC1ºC=1K
光通量流[明]lm1lm=1cd•sr
[光]照度勒[克斯]lx1lx=1lm/m2
[放射性]活度贝可[勒尔]Bq1Bq=s-1
吸收剂量戈[瑞]Gy1Gy=1J/kg
剂量当量希[沃特]Sv1Sv=1J/kg
【例题4.2.3】下列国际单位制的单位中,属于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的是()。
[2006年真题]
A.摩[尔]B.焦[耳]
C.开[尔文]D.安[培]
E.瓦[特]
【答案】BE
【解析】某些SI单位,在用SI基本单位表示时,比较繁琐,不便使用。
为了简化单位的表示式,经国际计量大会讨论通过,给它以专门的名称。
这些导出单位,称为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热力学温度的单位开[尔文]、电流的单位安[培]均属于SI基本单位。
4.SI单位的倍数单位
在SI中,用以表示倍数单位的词头,称为SI词头。
它们是构词成分,用于附加在SI 单位之前构成倍数单位(十进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而不能单独使用。
表4-3共列出20个SI词头,所代表的因数的覆盖范围为10-24~1024。
表4-3SI词头
因数
词头名称
词头符号英文中文
1024Yotta尧[它]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