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客车顶棚内饰结构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79.70 KB
- 文档页数:2
1 客车车身内饰的要求客车车身是客车内部与驾驶区和乘客区直接联系的具有三维空间特征的部分,是驾驶员工作的场所和乘客休息的地方,因此首先要确保乘客的安全感与稳定感,驾驶员的最佳操作性与使用性。
其次,车身内部环境还应该是舒适而恬静的,使驾驶员和乘客充分领略到车内环境的和谐美与时代感。
客车车身内饰的目的是美化车身室内的环境,给人以舒适、豪华的感觉,防止车内乘客因碰撞而受伤,节省能耗。
按其基本特征可归纳为:(1)指外形、造型、位置,表现为曲直、繁简、方向、体量等。
(2)指色调、色彩、花纹,表现为明暗、冷暖等。
(3)指质地、材料、肌理,表现为粗细、软硬、光泽等。
车身内饰设计的造型要与整车造型协调,要处理好车身内部色彩与客车外部色彩的关系,使车身内部色彩围绕主色调进行变化。
重点装饰与陪衬装饰的关系应当明确,重点装饰要突出,陪衬装饰要恰如其分地发挥衬托作用。
要求有整体的美感,独特的风格,内外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乘客在乘坐环境中倍感舒适。
因此,客车内饰设计要从功能、造型、色彩、材质和必要的装饰件等方面进行设计,既要符合使用功能要求,又要使内饰风格整体协调,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
在客车车身内饰设计时,一方面要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要遵循整体统一、对比协调、均衡稳定的美学规律。
因此,在内饰设计时,还应该遵循如下几项基本要求。
(1)要充分体现人机关系,最大程度地满足功能的要求。
(2)应遵循美学规律,符合客车造型艺术的要求。
(3)要充分考虑客车车身结构设计及工艺制造的条件。
(4)确保产品的经济性。
(5)要随时掌握客车市场的信息,了解内饰设计的发展水平。
上述各点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矛盾的,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2 客车车身内饰设计客车车身内饰设计的任务是处理车身内部各个空间,以满足实用和外形美观的要求,见图1。
其中包括,一要按照不同功能的要求合理组织安排空间,既要满足容纳一定数量乘客的要求,又要满足乘客上、下车的方便性;二是采用什么手法来处理这些空间,如材料的质感、色调、构图等。
混合动力客车全铝合金车身顶盖骨架优化设计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使得混合动力客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推崇。
而混合动力客车的使用平稳性、燃油经济性以及车身安全性成为客户选购混合动力客车时关注的核心问题。
因此,本文将探讨混合动力客车全铝合金车身顶盖骨架优化设计,协助提高混合动力客车的使用平稳性、燃油经济性以及车身安全性。
一、全铝合金车身顶盖骨架的构造原理全铝合金车身顶盖骨架是由铝及其合金组成,形成各种结构理论与加工工艺结合成的不锈钢铝配件件与警示元件等,这些元件均被设计成稳定的整体结构,以在运动和事故中传导在车身和乘客区域的准确载荷和动态应力,从而保障驾驶人员和乘客的安全。
二、设计考虑因素混合动力客车的客户对车辆的性能和价格敏感,提高混合动力客车的使用平稳性、燃油经济性以及车身安全性是设计优化的重点,下面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1.减轻车身重量:减轻车身的重量将极大地提高混合动力客车的燃油经济性能以及使用效率,全铝合金车身可以协助降低车身的重量,不仅可改善混合动力客车的燃油经济性能,还有助于提高维护效率。
2.增强车身稳定性:由于混合动力客车使用车轮的动力和发动机的动力,因此车身稳定性成为整车设计的重点之一。
全铝合金车身顶盖骨架的抗弯曲性能比较优异,可以协助降低车身的变形度,提高车身的稳定性。
3.加强车身的安全性:安全性是混合动力客车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
全铝合金车身顶盖骨架可以提升车身受撞击时的抗剧烈变形性能,减少驾驶人员和乘客在意外事故中的伤亡。
三、车身顶盖骨架设计为了实现全铝合金车身顶盖骨架的优化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选择:对于全铝合金车身顶盖骨架的材料,最好采用6061T6铝合金材料,因为这种材料的强度与钢铁相同,但其重量却很轻。
2. 稳定性:为了提高车辆的稳定性,铝合金车身顶盖骨架在结构设计方面应采用中空结构,其断面形状宜采用“V”形,以增强其抗弯曲性能。
3. 强度:为了提高全铝合金车身顶盖骨架的强度,其内壁应以“X”形结构进行梳理,以提高其腰链强度。
车辆内饰顶棚设计方案背景随着人们对车内舒适性和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车内饰设计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考虑因素。
车辆内饰顶棚是车内饰的重要部分,它不仅关系到车内视觉效果和空间感受,还能为车内添置更多的功能和体验。
本文将探讨车辆内饰顶棚设计方案,帮助读者了解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
定义车辆内饰顶棚是指车顶部位的内饰装饰,包括车顶板、遮光帘、灯具、音响、通风口等。
它不仅具有美观性,更能够影响车内光线清晰度、隔音效果、通风效果等方面的品质。
设计考虑因素色彩和材质为了满足个性化需求,顶棚的颜色和材质需要得到精心搭配和设计。
对于低端车型,一般采用较为简单的中性色彩和经济实惠的材质,而高档车型则会采用更为精致的皮革或柔软的天然材料。
光线清晰度和遮光效果车内顶棚的光线清晰度和遮光效果对于驾乘者的舒适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夏季需要具备防晒隔热的遮阳功能,冬季则要考虑保温和防冻的需要。
此外,为了增加车内空气流通和舒适性,顶棚上通常会设置一些通风口。
音响和灯光装置车内顶棚还可以作为装载音响和灯光的场所。
高端车型通常会搭载更加高效和柔和的灯光和音响系统,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驾乘体验。
设计方案简约风格简约风格的顶棚设计强调整体的简洁性和清晰性。
颜色一般选用中性色,如白色、黑色、深灰色等。
材质一般采用环保耐用的塑料或者钢板等经济材料,减少材料进行垃圾回收和环保处理的成本。
通风口、遮光帘、灯光等装置均采用最简单的原则实现,使整个车内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运动风格运动风格的顶棚设计强调层次感和动感。
除了常规的颜色外,顶棚上的图案、装饰和线条都会采用钢制、铝制等金属材质和华丽艺术的贴花,为车内增添更多的运动元素。
此外,搭载更强效的音响系统和灯光设备,能够提供更有动感的驾乘体验。
豪华风格豪华风格的顶棚设计强调高端与奢华感。
材质经常采用柔软的天然皮革、高档檀木、进口羊绒等,让车内充满温馨而又奢华的氛围,在提高车内整体质感的同时,也提高了生活品质的体验。
客车内顶板常见装配方式分析摘要:通过对现有客车整车内顶板常见装配方式的介绍,分析装配过程中操作方法及质量控制关键点关键词:客车内顶板装配方式质量控制随着长春整车的发展,内饰顶板的装配方式多样化增多,现需要将内饰顶板装配方式做整理分析汇总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一、客车顶板固定方法客车内顶板根据表面材质可分为硬质护面结构和软质护面结构。
软质护面结构又可分为分块式表面附革和整体式两种。
硬质护面多采用胶合板或纤维板。
在结构上采用分块式,即按照板材规格(整幅2440x1220mm采购),在提高材料利用率的前提下将护面分成若干块,块与块之间在车身骨架上搭接并用压条固定,最大优点是便于装配和更换,目前代表车型为12米公交车750。
软质护面中的整体连续内饰顶板多为蜂窝板+PUR发泡+PVC革,外购件定尺采购,来料不需要加工,直接装配,目前代表车型为10.5米团体车89Z;软质护面中分块式表面附革顶板指底层材质为分段式胶合板安装,然后表面附革,目前代表车型为8.6米团体车88Z。
对于不同结构的内饰护板,所采取的安装工艺也不相同。
(一)顶板左右侧面固定方式有两种:a.卡接式(图一) b.压接式(图二)a.卡接式连接即顶板的左右两侧通过卡入相邻型材槽内固定,要求卡入深度≮卡槽深度-2mm。
b.压接式连接即顶板的左右两侧通过扣式压条底座和顶盖固定,式压条用自攻钉固定到安装位。
(二)顶板前后端面固定方式有两种:c.卡接式(图三) d.压接式(形状同图二) (三)顶板之间连接方式分为两种:e.卡接式(图四) f.压接式(形状同图二)二、硬质护面顶板装配方法具体介绍(一)顶板固定方式全为卡接式(ace组合)安装方法1.1在木工房将顶板按照产品要求下料修形并开出安全天窗、空调回风口等尺寸位置,要求切口平直,周边无毛刺,对于圆形孔位要用正确的开孔器开孔,开孔后不得划伤表面(铝扣板开孔后表面平整,不得有凹坑等)卡接式顶板下料时长度和宽度尺寸不能过小,要求装配后卡入滑槽深度符合要求。
浅谈客车顶棚内饰结构设计摘要:内饰设计结构处理得当,即使是普通的装饰材料也能使车厢生辉。
本文主要谈及客车顶棚内饰结构设计。
关键词:客车;内饰;结构设计客车内部装饰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所有的内部装饰都是为了给旅客提供一个安全、宽敞、清静、轻松、舒适的空间,有利于消除乘客旅途中的劳累和寂寞。
客车内饰设计一般遵循以下流程:在这里主要谈谈客车顶棚内饰结构设计。
客车顶棚内饰一般分为前顶盖板模块、后顶盖板模块、风道行李架模块和中顶板模块。
一、前后顶盖板模块前后顶盖板的设计是内饰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尤其是前顶盖板的设计,因为此处十分明显,乘客一上车就能看到,他还是驾驶区的一部分,直接影响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
客车前顶盖板一般需要满足电视机、电子钟、电子路牌、车内照明灯和探头等电器件的固定安装;遮阳帘、后视镜等车内附件的固定安装;出风口等空调相关要求。
有时,也会左右对称布置储物箱。
前顶设计时需注意规格尺寸是否超越标准板材的尺寸范围,若超越尺寸范围应选择分块拼接,并确保分块结构的分界线位置合理,拼接翻边不得与其他部件干涉。
后顶除了满足后档遮阳帘和出风口等空调相关要求外,一般会在中部和左右两侧布置检修口,用于示廓灯和摄像头的检修。
后顶设计时需要考虑后档的安全出口,同时需要考虑后排五人座的上方空间,不能有压抑感甚至是碰头等现象。
前后顶与前后挡玻璃的处理方式无非两种,一种前端不盖玻璃止口,此种结构需要将玻璃止口再进行装饰;另一种前端盖住玻璃止口,此种结构需要与玻璃预留合理的缝隙。
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磨擦异响,甚至导致玻璃破裂。
前后顶与风道行李架的对接方式一般分对接式和插接式两种。
对接方式较为常用,现场装配效率高,缺点是需要增加端头,需要开发注塑模具。
插接方式对装配工艺要求较高,但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前后顶与中顶板的处理方式有:前顶后部做沉台造型压中顶板的方式,此种方式成本最低,无需额外开发成型压条;前顶后部压中顶板,通过额外增加装饰压条的方式,此种结构端头处理较为复杂;前顶后部与中顶板对接,通过额外增加装饰压条的方式,此种结构安装效率高。
收稿日期:2018-01-30作者简介:关杰,女,本科,工程师,主要负责汽车仪表板㊁顶棚和外饰件的研发㊂E⁃mail:guanjie_2013@163 com㊂DOI:10 19466/j cnki 1674-1986 2018 05 012汽车顶棚内饰设计及工艺关杰,王士川(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0)摘要:介绍汽车顶棚内饰的种类及安装方式,重点阐述汽车顶棚内饰自身及与周边件的配合设计㊁模塑成型顶棚的生产工艺㊂关键词:汽车顶棚内饰;配合设计;生产工艺中图分类号:U46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1674-1986(2018)05-047-03AutomotiveRoofInteriorDesignandProcessingGUANJie,WANGShichuan(SGAutomotiveGroup,ShenyangLiaoning110000,China)Abstract:Thetypesandinstallationmethodsoftheinteriordecorationoftheroofofthecarwereintroduced.Thedesignoftheinteriordecorationoftheroofofthecarandthematchingwiththesurroundingparts,theproductiontechnologyofmoldingroof,werefocusedon.Keywords:Automotiveroofinterior;Matchingdesign;Productiontechnology0㊀引言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各个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大,在满足消费者对汽车的动力性㊁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㊁节能性㊁环保等要求的同时,消费者对整车造型的美观性,尤其是对内饰的美观性㊁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㊂顶棚内饰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顶棚不仅可以隔离车外的热量,还可以降低车内的噪声,不仅起装饰作用,对乘客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顶棚的设计非常重要㊂1㊀汽车顶棚内饰的种类及安装汽车顶棚内饰按照材料主要分软顶和硬顶两种㊂1 1㊀软顶软顶一般是由面料和泡沫层用层压法或火焰法复合在一起的㊂其中泡沫层主要起隔热㊁降噪㊁减振的作用㊂软顶的安装一般分粘贴型和吊装型㊂粘贴型分滚涂法和预涂法㊂滚涂法是指工人在安装现场用蘸满胶的胶滚或胶刷把胶均匀地涂抹在顶盖内表面上,待晾晒几分钟后再将软顶粘贴到指定的位置上㊂预涂法是指在生产软顶的时候将压敏黏接剂预涂在软顶的背面,并覆盖隔离纸保护胶膜,方便存储运输㊂在安装现场工人把隔离纸拆掉,就可以将软顶直接粘贴到指定的位置上㊂粘贴型安装操作简单㊁成本低㊂吊装型是用棚杆把软顶吊挂起来,棚杆的弧度与金属顶盖断面的弧度一致㊂在软顶和钣金顶棚之间设有隔热的衬垫㊂软顶的周边用黏接剂粘接到内护板和前风窗的胶条上㊂1 2㊀硬顶硬顶基本都是模塑成型的顶棚,主要由面料层㊁基材层组成,根据客户需求也可以在顶棚背面增加无纺布层㊁在面料层上面覆盖保护膜层等㊂硬顶一般采用粘接或卡接的方式安装㊂粘接一般利用胶粘或是粘扣将顶棚粘到车身钣金上,但是一般硬顶质量比较大,用粘接的方式安装会存在因黏接力不足导致顶棚松动甚至是脱落的风险㊂卡接是利用卡扣将顶棚安装在车身钣金上,也可以利用遮阳板㊁顶灯㊁乘客把手等安装点来进行辅助固定㊂卡扣卡接又分明卡和暗卡㊂明卡成本低,较容易装配但是会影响外观㊂暗卡则乘客看不见卡扣,不会影响外观,但是装配比较困难,对零件的精度要求较高,成本相对高些㊂随着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零件的精准度和表面质量也在不断地提升,所以建议优先选用暗卡的方式安装,既保证了安装强度,又不影响外观,提高了整车内饰的美观性㊂软顶虽然质量小㊁成本低,但是与金属顶盖的间隙较大,占用车内的空间大,表面凹凸不平,行车时饰面颤动,整体的装饰效果不理想㊂硬顶能够使顶棚接近金属顶盖,增大室内空间,造型自由度大,表面相对平整,装饰效果较好㊂2㊀汽车模塑成型顶棚设计2 1㊀自身设计(1)分块设计模塑成型顶棚面积较大,质量较大,为了方便运输㊁安装㊁风道的维修,设计时可以将顶棚分成几块,基本分前顶㊁中顶和后顶三大块㊂(2)选择材料模塑成型顶棚典型的结构是由面料层㊁基材层组成㊂面料层一般选用针织面料㊁无纺布㊁PVC膜等;基材层一般采用PP玻纤板㊁PU玻纤板㊁麻纤维板等㊂整体密度不小于(1800ʃ10)g/m2㊂(3)成型深度设计时尽量减小顶棚与车身钣金的间隙,增大车内空间,但是如果顶棚深度过深,脱模时容易拉伤零件,所以一般建议顶棚成型深度不大于400mm㊂(4)安装点确定安装方式,合理布置安装点,保证安装强度㊂(5)其他性能要求气味挥发性㊁阻燃性㊁弯曲强度㊁汽车禁用物质等都要满足最新法规要求㊂2 2㊀与配合件间的间隙、搭接设计根据一般的顶棚制造精度和装配公差,建议顶棚与配合件间的间隙㊁搭接量值如下:(1)顶棚之间的搭接量不大于40mm,间隙不大于5mm(见图1)㊂(2)顶棚与前风挡玻璃之间的间隙不小于3mm,与车身钣金之间的间隙不小于2 5mm(见图2)㊂(3)顶棚与门框胶条的过盈量不小于6mm(见图3)㊂(4)顶棚与立柱装饰板的搭接量不小于10mm(见图4)㊂(5)顶棚与顶灯的搭接量不小于6mm(见图5)㊂(6)顶棚与遮阳板固定座的搭接量不小于6mm,与遮阳板的间隙不小于10mm(见图6)㊂(7)顶棚与把手的间隙不小于35mm(见图7)㊂图1㊀顶棚之间的搭接量和间隙建议值㊀㊀㊀㊀图2㊀顶棚与前风挡玻璃㊁与车身钣金之间的间隙建议值㊀㊀㊀㊀图3㊀顶棚与门框胶条的过盈量建议值㊀㊀图4㊀顶棚与立柱装饰板的搭接量建议值图5㊀顶棚与顶灯的搭接量建议值㊀㊀㊀㊀㊀㊀㊀图6㊀顶棚与遮阳板固定座的搭接量㊁与遮阳板的间隙建议值㊀㊀㊀㊀㊀图7㊀顶棚与把手的间隙建议值3㊀汽车模塑成型顶棚的基材㊁模具和生产工艺模塑成型顶棚是利用大型成套生产设备和热压成型工艺将面料层㊁基材层等各层复合成为一个成体,使之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刚性和立体形状的内饰件㊂3 1㊀基材基材材质可分为热塑性和热固性㊂热固性基材主要有掺混酚醛树脂等材料的麻纤维㊁木纤维和纺织废料等㊂成型工艺为冷料热模成型法㊂聚丙烯㊁聚氨酯都属于热塑性基材,成型工艺为热料冷模成型法㊂目前热塑性基材的热料冷模成型工艺处于主导地位㊂3 2㊀模具模具按材质可分金属模具和树脂模具㊂金属模具一般用铝合金或钢质材料,寿命较长,可达20万模以上,出模后的零件精度高,但是金属模具加工时间长,成本高㊂树脂模具加工时间短,成本低,但是寿命短,一般1万模左右㊂3 3㊀生产工艺以聚氨酯板材作为基材的顶棚为例,其生产工艺可分为干法和湿法㊂3 3 1㊀干法先将聚氨酯板材㊁胶粉㊁玻纤㊁胶片㊁无纺布或针织面料复合成多层板材,然后将多层复合板材加热至软化温度,软化温度因材料的不同而不同,再将软化了的材料送入冷态模具压制顶棚初型,最后用水切割机切割裁边㊂3 3 2㊀湿法湿法又可以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㊂一步法先将胶滚涂在聚氨酯板材表面并喷洒固化剂和水,使之与玻毡㊁胶片及面料等材料叠合,再将叠合后的复合材料送入高温模具压制顶棚初型,模具的温度取决于胶水的固化温度,最后用水切割机切割裁边㊂两步法先将胶滚涂在聚氨酯板材表面并喷洒固化剂和水,使之与玻毡㊁底层无纺布等材料叠合,叠合后送入高温模具压制顶棚初型,再将顶棚初型用水切割机切割裁边成顶棚基材,然后在顶棚基材表面喷洒胶,将基材和面料一起送入高温模具压制成型,最后用水切割机再次切割裁边㊂两步法生产效率低于一步法,但是两步法可生产出面料翻边㊁负拔模角度的顶棚㊂模塑成型顶棚的工艺无论是干法还是湿法都包括复合㊁模压和切割3个基本工序㊂干法生产效率高而且环保,可以回收,产品成型后外观比较饱满,但是原材料成本高些,干法工艺较适用于生产结构相对简单和拉伸深度较小的顶棚㊂湿法生产成本低于干法,但污染较高,影响生产者的身体健康,产品不可回收,湿法工艺适用生产结构相对复杂和拉伸深度较大的顶棚㊂4㊀结束语顶棚是汽车内饰面积较大的装饰件,隔热㊁隔音的重要性更不可忽视㊂未来汽车的发展不仅仅是简单地满足消费者安全舒适驾驶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环保㊂随着国家‘汽车禁用物质要求“‘汽车塑料件㊁橡胶件和热塑性弹性体件的材料标识和标记“‘汽车部件可回收利用性标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推出,产品的材料㊁生产过程的环保性㊁产品的可回收再利用性也变得尤其重要,要实现绿色化出行,更要实现绿色化设计㊁绿色化生产㊂参考文献:[1]孙成武,刘婷婷,陈林萍,等.汽车顶棚设计[J].汽车零部件,2014(3):59-63.SUNCW,LIUTT,CHENLP,etal.Top⁃roofDesigninAutomobile[J].AutomobileParts,2014(3):59-63.[2]曹渡.汽车内外饰设计与实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3]裴红蕾,刘刚,裴俊锋.汽车顶蓬生产线工艺改造[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1(2):177-178.PEIHL,LIUG,PEIJF.TechnologicalTransformationofAutoCeilingProductionLine[J].MechanicalEngineering&Automation,2011(2):177-178.法雷奥携48伏低压纯电动解决方案亮相2018年北京车展㊀㊀在2018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法雷奥推出了汽车电气化㊁自动化以及互联化的最新技术,完美诠释了本届北京车展 定义汽车新生活 的主题㊂法雷奥的电气化解决方案涵盖所有车型和细分领域,法雷奥推出一套极具性价比的低压纯电动解决方案㊂搭载该系统的小型两座样车续航里程可达150km,最高速度达100km/h㊂这项技术由法雷奥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研发,是满足中国快速发展的汽车电气化市场需求的理想解决方案㊂(来源:俞庆华)海拉与海纳川在中国设立电子合资企业㊀㊀汽车照明及电子产品领域专家海拉继续深化在中国的本地化布局,与北汽集团子公司海纳川建立电子合资企业㊂该合资企业名为海纳川海拉电子(江苏)有限公司,并于2018年4月26日在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期间举行了签约仪式㊂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组建合资企业㊂自2014年起,海拉已经与海纳川成立了针对汽车照明的合资企业㊂海纳川海拉电子是海拉与海纳川一起组建的第二家合资企业,也是海拉在中国从事电子产品生产的第一家合资企业㊂双方所持合资企业的股份均等㊂该合资企业的制造工厂位于镇江,工厂正在建设中㊂工厂初期的生产面积为7000m2,可提供超过200个工作岗位㊂工厂预计于2020年初开始批量生产,首批产品是为北汽集团客户生产的各种电子控制单元㊂未来的产品系列将涵盖涉及能源管理及辅助驾驶方面的组件㊂(来源:俞庆华)。
汽车内饰顶棚天窗口包边结构设计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与时代进步,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除了在车身结构质量和行驶安全上下功夫以外,也更加关注于汽车内饰结构设计,汽车内饰顶棚天窗口包边结构设计作为重要部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从汽车内饰顶棚天窗口包边结构设计入手,对其设计方案进行思考和分析,有效促进汽车内饰顶棚天窗口包边结构设计优化发展。
关键词:汽车内饰;顶棚天窗口;包边结构设计引言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机械化、自动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内饰顶棚天窗口包边结构作为其中重要内容,通过结构设计优化,推动其从手工工艺到机械化、自动化转变,对于汽车内饰顶棚天窗口包边质量提升显得尤为关键。
一、汽车内饰顶棚天窗口包边工艺简析(一)汽车内饰顶棚天窗口包边工艺定义与重要性分析内饰顶棚作为汽车内饰重要组成部分,内饰顶棚与汽车内钣金附型,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兼具的特点,而顶棚天窗口作为顶棚装饰主要形式,一方面用于天窗口与相关零件的搭接安装,另一方面作为汽车顶棚装饰核心位置,对汽车内饰整体质量和效果影响极大。
(二)汽车内饰顶棚天窗口包边工艺流程在汽车内饰顶棚天窗口包边工艺实施时,首先是对材料进行预先拉伸处理,然后利用粘结剂使其附着在钣金结构上,同时进行抚平和压实等整形工作,在确保黏结紧密的基础上,保证天窗口包边平整美观,使其质量和产品外观符合相关要求,最后呈现图1的效果。
所以,汽车内饰顶棚天窗口包边工艺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包括:面料夹持、机构平推、下压包边、预包边后整形等内容。
图1:汽车顶棚天窗口包边后结构二、汽车内饰顶棚天窗口包边结构优化设计思路分析(一)科学合理处理顶棚状态在汽车内饰顶棚天窗口包边工艺实施时,顶棚状态的预先科学处理是极为关键的,不仅可以为后续包边工艺实施打下良好基础,还可以有效提升包边工艺的质量和美观度,对于汽车内饰顶棚天窗口包边结构优化设计尤为关键。
车辆工程技术58 车辆技术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国内客车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并开始推动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目前,客车设计包括发动机基础设计、客车外观设计、客车内饰设计等内容。
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客车设计的主要内容,也影响了客车最终的销售效果。
客车内部属于客车机械与驾驶员之间的过渡空间。
它需要尽可能具有高度的人性化元素,并充分体现在室内装饰的应用中。
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客车内部不仅需要满足驾驶员的驾驶需求,还需要为驾驶员形成一定的安全环境,并注意对汽车零部件的合理控制。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室内设计师需要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考虑更多的人性化元素,进一步扩展这些元素,不断提高室内应用效果。
1 客车内饰研发制造优化 (1)针对客车内饰布置上的合理优化。
对于客车内部装饰的质量而言,总体内部布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汽车内部装饰的美观。
如果室内装修布局不合理,将严重影响公交车的美观和用户的购买欲望。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对不同用户进行客车内部装饰的研发与制造。
在造型设计中,要合理区分,保证客车内部布置与客车造型密切相关,使内部各部分造型统一。
总的来说,在客车内部装饰的研发过程中,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保持客车内部装饰的先进性和及时性,不断从时代的角度优化内部装饰。
它不仅能形成一种比较好的视觉体验,而且实现了充分的人性化设计,使人们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零件设计间隙尽量少。
由于零件之间配合间隙过大,容易产生碰撞现象,且声音过大,这也是一个严重的设计问题。
由于噪音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司机和乘客的感受,在客车内部附件设计过程中,面对间隙时应考虑毛毡和隔音棉,以充分降低噪音对司机和乘客的影响。
(3)客车内饰气味问题。
客车内部主要指客车内部。
普通客车的装饰比较简单,只是一些坐垫和杂物箱。
但是今天的客车内饰已经扩大到包括更多的装饰,包括仪表板装饰、座椅装饰、侧装、空调、杯座和其他天花板装饰。
公交客车内饰的设计浅析摘要:随着城镇快快速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在市民出行重要的交通工具,城市公交设施是否完善反应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乘车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城市公交客车的舒适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
因此,城市公交客车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实现人、车、环境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城市公交设施;公交客车;内饰设计引言客车内饰随着客车工业的发展逐渐从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发展,从最初简单的满足客车行驶需求,到现在逐步满足人们乘客的舒适性、安全性、人性化等方面的需求。
客车公交作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随着客车工业的发展,客车的制造工艺水平不断进步,乘客对公共客车的舒适性、环保性要求越来越高。
客车内饰设计不仅只具有装饰功能,而且还要满足公交客车行驶功能,因此,近年来逐渐受到客车生产厂家的关注。
1.城市公交客车内饰设计原则城市客车公交作为城市短途客运的交通工具,不需要设置行李架,但是车内必须设置手环、吊环,确保乘客安全,这些手环、吊环在设计的时候,必须保持表面光滑和软化,在车顶设置通风系统,确保车内空气流通。
城市公交客车的内饰设计直接关系到乘客体验以及整车设计安全性能,因此在整车设计中十分重要。
城市公交客车内饰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1舒适性现代城市公交客车内饰设计不仅要满足客车的功能需求,而且还要满足舒适性,为乘客营造舒适的乘客环境。
具体体现在这四个方面:第一隔音隔震效果好。
公交客车在行驶过程中,客车发动机会发出振动、路面突发情况都会造成振动,影响到车子的稳定性能。
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些因素,选择耐高温、隔音隔热效果、质地轻的内饰材料,并做好隔音隔震处理,比如在客车内设置减震胶条和减震垫,以免客车行驶过程中出现抖动,影响到乘客乘客体验。
第二,保持整体装饰色彩的统一。
选择公交客车内饰色彩时,要考虑到整体协调性以及给人舒适的感觉,一般以浅色为主,比如米黄色、浅米色、黄色、白色、青绿色等色彩比较明亮的颜色。
浅谈顶内饰设计思路摘要:汽车顶内饰是在车身顶盖钣金件下加装的内饰件,兼具装饰性与实用性。
本文介绍了汽车顶内饰的结构设计,面料及工艺选择和法规要求等方面,阐述了顶内饰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汽车;顶内饰;设计前言在汽车内饰中,顶内饰是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满足造型设计,还需具备与外界的隔热、隔音和吸音,对乘员头部的保护,除了吸能,还需具备阻燃、降噪、隔热以及易回收利用等特性。
其中阻燃、隔热、触感和可回收利用取决于材料本身的性质,而吸隔音需要通过材料、工艺、设计等方面来保证。
1 顶内饰的结构设计汽车顶内饰与周边内饰件的搭接以及顶内饰的安装方式是我们在顶内饰总成结构设计时关注的重点。
1.1顶内饰与挡风玻璃的间隙设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顶内饰的生产公差与玻璃涂胶厚度是影响顶内饰与挡风玻璃间间隙的主要因素。
若设计间隙过小,在安装挡风玻璃时,顶内饰边缘将与玻璃发生干涉,导致顶内饰本体发生变形,出现凹陷、褶皱等情况。
一般在设计过程中,顶内饰前后边缘与挡风玻璃之间的间隙为 mm。
(如图1所示)1.2顶内饰与立柱的搭接设计为保证装车美观,对顶内饰与A、B、C立柱间均应有搭接要求,一般设计过程中,顶内饰与立柱搭接处不少于10mm,间隙为-2±2mm。
(如图2所示)1.3顶内饰与各附件的搭接设计室内顶灯、阅读灯、眼镜盒、麦克风等零件装配时,往往需要穿过顶内饰本体安装于车身钣金,因此,顶内饰与其边界应有公差约束,通常X、Y向边界搭接要求为5mm±3mm,Z向间隙要求为-0.5±1mm,以保证其装配外观。
2顶内饰的面料选择顶内饰总成主要由面料和衬垫构成。
其中,面料可分为针织面料、无纺布面料和PVC(聚氯乙烯)面料三大类。
2.1针织面料针织面料纹理多样、美观及易清洗,不仅可掩盖基材的生产缺陷,还可以使顶内饰外观更显饱满。
针织面料分为经编和纬编针织布。
由于经编布不易脱散、易清洗且纹理多样,虽在各种汽车面料中价格居首,但经编布在中高端车型上仍然应用广泛。
关于城市客车内饰的设计与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公交设施逐渐成为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的一个窗口。
城市客车不仅外形靓丽,内部设施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明亮的厢灯、精致的附件以及各种人性化的设计等都映衬着时代的进步。
关键词:城市、客车内饰、设计、引言从昔日的铁皮喷漆到今天的全铝合金航空行李架,客车内饰的发展呈现高档化、设计化和模具化,已经开始和国际知名品牌接轨,同时也为中国客车走向世界的产权问题扫清了障碍。
内装饰中哪怕是一丁点的瑕疵都有可能导致购车者放弃购买、甚至遭到使用者的冷遇。
借用克莱斯勒公司客车开发部副总裁大卫•麦金龙的一句话:“ 汽车内饰成了新的战场”。
一、城市客车内饰设计的新结构和新趋势1.仪表台的设计仪表台的设计是整个内饰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其结构、风格及品质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客车的档次。
仪表台的造型除与整车造型风格一致外,还应体现现代造型的曲线美,符合人机工程要求。
近年来仪表台多采用软化仪表台,表皮为一层人造革,内衬为玻璃钢骨架,在表皮和骨架之间注入聚氨脂发泡材料,这种软化仪表台美观、安全性好。
仪表台内安装了除霜器、刮水器、中央电器盒,仪表线束等部件,在设计仪表台时应在不影响造型的情况下设置检修口。
2.封闭式驾驶区的设计合理设计驾驶员护栏,投币机护栏,当乘客上车拥挤时、紧急刹车时,不影响驾驶员的正常操作。
图3为简易结构,可起到防护驾驶员的作用。
图4为大隔断包围结构,并在隔断与仪表台之间安装活动门。
这种结构一般在高档车上使用,驾驶区与乘客区分离,给驾驶员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3.扶手的设计乘客扶手按按功能可分为三种:上车扶手、站立扶手、专用扶手。
上车扶手是指乘客在上下车过程中所要使用的一种扶手,能够最大限度的帮助乘客快速上下车,节省乘车时间。
上车扶手一般设计在乘客门上,在设计上车扶手时不要影响上车通道的宽度。
站立扶手,是供站立乘客支撑在车加速、减速和转弯过程中由惯性引起的身体失衡中保持身体的平衡所需要的支撑点。
浅谈客车顶棚内饰结构设计
发表时间:2018-12-04T21:19:49.97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作者:莫浩[导读] 内饰设计结构处理得当,即使是普通的装饰材料也能使车厢生辉。
本文主要谈及客车顶棚内饰结构设计。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安徽合肥 230051)
摘要:内饰设计结构处理得当,即使是普通的装饰材料也能使车厢生辉。
本文主要谈及客车顶棚内饰结构设计。
关键词:客车;内饰;结构设计
客车内部装饰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所有的内部装饰都是为了给旅客提供一个安全、宽敞、清静、轻松、舒适的空间,有利于消除乘客旅途中的劳累和寂寞。
客车内饰设计一般遵循以下流程:
在这里主要谈谈客车顶棚内饰结构设计。
客车顶棚内饰一般分为前顶盖板模块、后顶盖板模块、风道行李架模块和中顶板模块。
一、前后顶盖板模块
前后顶盖板的设计是内饰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尤其是前顶盖板的设计,因为此处十分明显,乘客一上车就能看到,他还是驾驶区的一部分,直接影响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
客车前顶盖板一般需要满足电视机、电子钟、电子路牌、车内照明灯和探头等电器件的固定安装;遮阳帘、后视镜等车内附件的固定安装;出风口等空调相关要求。
有时,也会左右对称布置储物箱。
前顶设计时需注意规格尺寸是否超越标准板材的尺寸范围,若超越尺寸范围应选择分块拼接,并确保分块结构的分界线位置合理,拼接翻边不得与其他部件干涉。
后顶除了满足后档遮阳帘和出风口等空调相关要求外,一般会在中部和左右两侧布置检修口,用于示廓灯和摄像头的检修。
后顶设计时需要考虑后档的安全出口,同时需要考虑后排五人座的上方空间,不能有压抑感甚至是碰头等现象。
前后顶与前后挡玻璃的处理方式无非两种,一种前端不盖玻璃止口,此种结构需要将玻璃止口再进行装饰;另一种前端盖住玻璃止口,此种结构需要与玻璃预留合理的缝隙。
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磨擦异响,甚至导致玻璃破裂。
前后顶与风道行李架的对接方式一般分对接式和插接式两种。
对接方式较为常用,现场装配效率高,缺点是需要增加端头,需要开发注塑模具。
插接方式对装配工艺要求较高,但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前后顶与中顶板的处理方式有: 前顶后部做沉台造型压中顶板的方式,此种方式成本最低,无需额外开发成型压条 前顶后部压中顶板,通过额外增加装饰压条的方式,此种结构端头处理较为复杂 前顶后部与中顶板对接,通过额外增加装饰压条的方式,此种结构安装效率高。
二、风道行李架模块
一般来说,风道用于输送空调冷风,行李架用于存放行李物品。
风道行李架需要满足风道通风面积、常开出风口等空调相关要求,也要满足存放旅客行李物品的要求。
一般营运客车还会给每位乘客提供冷风,阅读照明等服务。
甚至有的布置了音响系统、电视机、车内照明系统、行李架舱门和车内扶手等。
对于公交车,还会布置一些广告灯箱等。
行李架的结构设计要考虑安装航空行李架时的结构通用性;行李架吊架间距不能过大,保证行李架安装牢固,不抖动;需要确定风道行李架安装与侧围内饰件安装的先后顺序,避免生产时混乱。
a)对于营运客车,风道行李架有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种结构,整体式结构行李架不可以单独拆装且吊架一般为内藏式,分体式结构行李架可以单独拆装且吊架为外露式。
b)对于公交客车一般只有风道没有行李架。
风道在顶板一侧设计乘客扶手安装空间和长条顶灯安装空间。
c)行李架结构设计满足GB/T 13053-2008 客车车内尺寸要求。
三、中顶板模块
中顶板上一般会布置顶灯、中部电视机、喇叭、空调回风网和安全顶窗等。
但是顶部的功能件布局容易破坏顶板的整体感,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免,如将喇叭布置到风道下方的服务器上,电视机安装到风道上,甚至将顶上的功能部件设计沉台安装。
设计顶板长度不能超出标准尺寸且尽量接近整板尺寸,使板材的利用率最大化(整体式中顶板除外)。
也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顶板固定预埋,将顶板分段布置在顶骨架大梁处。
中顶板有分块处理方式和整体裱糊方式。
对于分块顶板,接缝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方式一和方式二一般用于顶板先安装风道行李架后安装的装配工艺;方式三和方式四与之相反,方式三和方式四存在的缺点是拆卸顶板不方便,需要从一头依次拆卸。
方式一方式二
方式三方式四结束语
客车顶棚内饰结构设计要灵活变化,顾全大局,不能孤立地考虑问题。
内饰设计结构处理得当,即使是普通的装饰材料也能使车厢生辉。
顶棚内饰设计应遵循满足安全、环保和其它法规要求及国际惯例的设计原则;应遵循外部尺寸最小化内部尺寸最大化的原则设计;需从用户实际使用情况出发,本着功能要实用、满足人性化需求、满足人机工程需求的原则进行设计开发;充分考虑装配方便性以及产品本身良好的工艺性。
参考文献
[1]周方寿. 客车车身覆盖件的设计与制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