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设计多实例解析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29
汽车内饰设计多实例解析要点汽车内饰设计是指对汽车车内空间的规划和装饰,以提升车辆驾驶和乘坐舒适度及安全性的过程。
随着汽车设计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内饰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汽车内饰设计的多个实例,并分析其中的要点。
第一个实例是座椅设计。
座椅是车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影响着驾驶者和乘客的舒适感。
座椅设计应考虑到人体工程学,提供足够的支撑和抵抗压力的能力。
另外,座椅的材质也至关重要,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抗菌性和舒适性。
一些高端汽车还会采用座椅加热和通风等功能,以提升用户体验。
第二个实例是中控台设计。
中控台是汽车内饰的核心区域,集成了许多控制装置和信息显示设备。
中控台设计应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使驾驶员能够轻松访问和操作各种功能。
例如,各种按钮和开关应布局合理,易于识别和操作。
此外,应考虑到驾驶者对仪表盘、音响和导航系统等设备的可见性和易用性的需求。
第三个实例是储物空间设计。
储物空间是为了方便驾驶者和乘客存放物品而设计的区域。
一个良好的储物空间设计应尽可能充分利用车厢空间,并提供不同尺寸的储物格和容器,以满足不同大小物品的存放需求。
此外,储物空间还应位于不妨碍驾驶者正常驾驶的位置,如车门侧面、中控台等地方。
第四个实例是照明设计。
照明设计在汽车内饰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足够的照明,以确保他们的舒适和安全,还可以为车内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照明设计可以通过使用不同颜色和强度的灯光来实现。
现代汽车内饰设计还常常采用LED灯或光带来提升照明效果。
第五个实例是音响设计。
音响系统是提供车内娱乐的重要设备之一,其设计要点在于提供优质的音质和用户友好的操控体验。
音响系统的布局应根据车内空间和驾驶员和乘客的位置进行优化,以确保音乐可以均匀传播到整个车内。
此外,音响系统的操控按钮和显示屏应布局合理,易于使用。
总结来说,汽车内饰设计的要点包括座椅设计、中控台设计、储物空间设计、照明设计和音响设计等。
内外饰设计知识点总结在汽车行业,内外饰设计是汽车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好的内外饰设计能够给人舒适的驾驶体验,同时也是展现汽车品牌个性和技术实力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对内外饰设计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欣赏汽车设计的魅力。
I. 内饰设计知识点1. 座椅设计座椅是汽车内饰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不仅关乎乘客的舒适度,也与驾驶者的驾驶感受密切相关。
好的座椅设计应该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原理,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舒适度,并具备可调节的功能。
此外,座椅的材质和色彩也需要与整个内饰风格相协调。
2. 仪表盘设计仪表盘作为汽车内部最显眼的部分之一,它不仅用于显示车辆运行状态,还承担起了操控和信息传输的重要任务。
好的仪表盘设计应该直观清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同时,在色彩运用和材质选择上也需要考虑到人们对于高品质和高科技的需求。
3. 中控台设计中控台设计涵盖了音频娱乐、导航系统以及空调控制等功能的布置和界面设计。
一个好的中控台设计应该是简洁、直观、易于操作的,并且需要与整个内饰风格相协调。
人机交互界面的友好性和易用性是中控台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
4. 材质选择内饰设计中的材质选择对于车厢的整体感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不同的材质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触感和视觉体验。
例如,皮革材质给人一种奢华感,织物材质则更为舒适和亲和。
内饰材质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品质、持久性和人体工程学等因素。
II. 外饰设计知识点1. 车身比例和流线型车身的比例和流线型是外饰设计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外观美感和空气动力学性能。
流线型的设计可以减少风阻,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行驶稳定性。
而合理的车身比例能够营造出稳定和运动感,并且符合人们对于汽车美学的追求。
2. 前脸设计汽车的前脸设计是品牌识别和个性展示的重要部分。
前脸的设计应该能够体现出品牌的独特性和辨识度。
例如,奔驰车的传统银色进气格栅,宝马车的双肾形进气格栅等。
而且,前照灯和格栅的组合也是前脸设计中需要考虑的要素之一。
汽车内造型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也将由一种交通工具变成娱乐、工作、居住的移动平台。
人们在追求靓丽的车身外形和澎湃动力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汽车内饰设计,特别是内饰造型设计,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汽车的商品价值和销售市场。
根据设计出来的车身外造型和总布置给出的内饰造型参数,考虑内饰结构设计和人机工程,结合汽车的内饰造型风格(简约工整、人性化和科技感),对汽车内造型设计进行初步的理解。
关键词:汽车,内饰,造型课题背景:汽车被誉为改变世界的机器。
由于汽车工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因而被视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轿车逐渐进入家庭,我国汽车工业进入空前的快速发展时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在“十五”末期,我国汽车产量已经达到了570多万辆,在世界排名从11位跃居到第三位,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消费和保有量大国。
汽车工业正在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虽然近几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的稳步增长,汽车产能的迅速扩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元化资本进入汽车产业,但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来仔细分析我国汽车工业现状,仍然存在许多的限制因素。
我国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汽车的自主研发能力十分薄弱。
外国汽车巨头对汽车高新科技的保密工作做得十分之好,我们从他们那里可以得到产品却得不到技术,加上我国汽车工业起步比发达国家晚了好几十年。
照这样下去,这几十年的差距永远也缩小不了。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打造我国自主品牌、提高我们的自主研发能力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必然选择。
我国不乏自主品牌,但是这些自主品牌生产的都是一些低级轿车,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单单只是一种交通工具,它还作为一种享受、一种地位的象征。
没有高档车型的中国自主品牌在市场竞争完全处于劣势地位,我们需要通过高档轿车的研发来提高自主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来提高我们的自主研发能力,来研究出高新科技,来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
汽车设计干货,汽车内饰cmf设计流程及工作内容分析汽车设计是综合设计比较高的一个设计类目,它一直是热门设计类别的代表,也是设计难度比较高的典型代表,汽车设计可不仅仅包含汽车外观造型设计,而且还有里面的内饰设计,所谓既要外在又要内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面子和里子都得有,只有这样汽车才能卖的好。
下面优概念工业设计就从cmf设计的角度,为大家分享一下汽车内饰cmf设计流程及工作内容分析。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不仅是一种代步交通工具,更是消费者身份的象征、文化内涵的体现。
一方面,中国消费者购车更加理性,除了关注汽车整车配置、外观造型之外,越来越看重内饰的舒适感和美观性。
另一方面对汽车内饰的材料、触感及及气味更加挑剔。
内饰的色彩、纹理和面料设计,零部件材料及制造工艺的合理选择,都是提高其舒适感和美观性的关键。
所以建立一套规范的内饰CMF(Color色彩,Material材料& Finishing工艺)设计流程,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提高产品品质,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带来更多的产品竞争力。
汽车造型设计汽车造型设计是整车设计开发的先导,完整的汽车造型设计实质上应包含形体设计和CMF设计两大部分,是将造型艺术、色彩设计、材料及工艺选用和工程设计等不同专业技术在汽车产品上进行有机结合。
CMF设计主要围绕着三个要素进行开发,即:颜色、材料和工艺。
项目立项,从造型设计内容展开,同时启动外观CMF设计工作,经过工程可行性分析后提交初步的设计外观标准。
汽车内饰的CMF设计汽车内饰的CMF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➀市场调研、趋势分析,新材料、新工艺情报搜集➁参考汽车CMF要素数据采集分析➂ CMF方案设计,即对项目内饰整体和局部细节进行CMF设计方案的构思和实施➃零部件产品品质控制,即在整车开发及生产阶段对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产品及整车内饰组合进行CMF品质控制汽车CMF设计流程建立规范的CMF设计流程的作用:➀可以避免设计研发环节无序随意,高效地推进项目研发工作;➁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➂防止分工混乱,保证项目节点。
汽车内饰结构设计流程分析提纲:1、造型设计数据输入、输出2、安装结构初步分析3、结构设计细化.4、最终数模整体后期分析5、模具件试装分析、调整!国内汽车设计起步比较晚,真正的自主设计(也只是在逆向阶段)也是最近这几年的事,而内外饰的设计相对来说又更晚,原因可能是主要是因为以前设计大家主要是把精力集中在白车身的设计上,认为只要把白车身设计出来了,这车也就出来。
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用户也不大注重车的外形要求吧。
直到最近这几年,能买得起车的用户越来越多,而对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光是性能,对外形的要求也有较高的要求。
这样一来,使得在设计汽车的过程中,对汽车内外饰在设计过程中所占的份量也越来越多。
外饰是第一眼就看到的,其重要度自然不用说,而汽车内饰,对于用户来说,是要与自己亲密接触所占时间最长的,是可以直接影响到自己部分。
它的外形美观与否、舒适的好与坏、各部件的操作方便与否等等,都直接影响了用户心情。
而组成这些部分的完整,需要合理的安装结构来保证。
以下是我个人对内饰设计的一些看法和观点,有些看法可能比较肤浅,甚至是错误的,我想这些应该是可以原谅的,毕竟个人的能力和经验都非常的有限。
接下来按几步来分析:一、配合造型设计提供数据:内饰设计从造型到A面,最后结构设计,看似是一个先后顺序关系,其实这几方面都是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
在内饰造型初始时,需要有一些以下内饰相关的输入条件:1、主断面:在汽车设计之初,通常会在一些重要部位作一些主断面,作为以后要重点控制参数,不管是结构还是造型都需要考虑此参数。
2、硬点:硬点参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据,硬点对控制整车布置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造型之初就提供与内饰布置有关的硬点参数,使造型能正确表达整车的设计参数。
比如侧围护板在设计时,就要考虑车身直口边及门框密封条的硬点参数,使侧围各护板内表面位置是正确的。
3、拔模方向:内饰的内表面一般都有皮纹,而皮纹也都有拔模角度,不同的皮纹拔模角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内饰造型的同时确定拔模方向,使在此就能初步控制内表面拔模角度,减少给结构设计带来不方便,甚至是因错误而返工带来的损失。
汽车内饰设计概要汽车内饰设计是汽车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乎驾乘者的舒适感受,还与车辆的功能性和美感息息相关。
一个好的内饰设计可以提升车辆的品牌形象,并为驾乘者带来愉悦的驾驶体验。
本文将以汽车内饰设计的概要为中心,介绍内饰设计的关键要素和设计理念。
内饰设计的关键要素包括:人机工程学、材料选择、色彩与配色、空间布局和功能布局。
人机工程学是指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对车内空间进行设计,以提高人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例如,调节座椅、方向盘和脚踏板的位置,使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不会感到不适。
材料选择是指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于内饰制作,以提高内饰的质感和耐久性。
常见的内饰材料有皮革、布料、塑料和金属等。
色彩与配色是指选择合适的颜色和进行搭配,以提升内饰的美感和品质感。
色彩的选择应与车辆品牌形象相一致,同时也考虑到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需求。
空间布局是指合理配置车内空间,以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
布局应考虑到驾驶者和乘客的需求,例如乘客的腿部空间、后备箱的容积等。
功能布局是指根据车辆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者的习惯,合理安排各种功能装置的位置和布局。
例如,将仪表盘的显示器和操作控制器放置在驾驶员容易接触的位置,以便操作和观察。
在设计理念方面,汽车内饰设计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舒适性、个性化、环保和智能化。
舒适性是内饰设计的核心理念,目标是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最佳的乘坐体验。
通过合理布局座椅、仪表盘、空调系统等,以提高乘坐的舒适度。
个性化是指为驾驶者和乘客创造独特的驾驶环境,以满足个体化的需求。
例如,通过调节座椅形状、座椅面料和车内灯光等,打造出不同的驾驶感受。
环保是指在内饰设计中考虑到环保因素,如选用环保材料、优化能源利用等。
智能化是指通过智能技术提升内饰的功能和便利性。
例如,添加语音识别系统、导航系统和娱乐系统等,提供智能化的驾驶体验。
总之,汽车内饰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领域,涉及到人机工程学、材料学、色彩学、空间学和功能学等多个方面。
一个好的内饰设计不仅要考虑到舒适性和实用性,还要体现品牌形象和个性化的需求。
汽车内饰设计概要一、设计原则二、主要元素1.座椅:座椅是汽车内饰设计的关键元素之一、它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承托性、舒适度和调节性能。
座椅材料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应考虑到舒适性、耐用性和环保性。
2.仪表盘:仪表盘是驾驶员与汽车进行信息交互的主要界面。
它包含了速度计、转速计、油表等各种指示器和操作按钮。
仪表盘的设计应简洁明了,便于驾驶员观察并操作。
3.中控台:中控台是集成了多种功能的控制面板。
它通常包括空调控制、音响设备、导航系统等。
中控台的设计要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方便驾驶员操作,避免分散注意力。
4.储物空间:现代汽车内饰设计越来越注重储物空间的合理利用。
设计师应合理设置各种储物格,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此外,储物空间的设计也要确保物品的安全固定和易取用。
5.灯光和音响:灯光和音响系统能够影响汽车内部的氛围和体验。
设计师应注重灯光的亮度和色调的调节,以及音响系统的音质和分布效果。
三、设计趋势1.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内饰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势。
通过引入智能交互系统,汽车内部的控制和信息传递更加简便,驾驶员和乘客的体验也得到了提升。
2.个性化: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汽车内饰设计也不例外。
设计师可以通过座椅材料、颜色、灯光等元素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3.环保性:环保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同关注点。
在汽车内饰设计中,使用环保材料和采用可持续设计原则已经成为主流趋势。
4.简洁化:简洁主义已经成为当代设计的重要风格,汽车内饰设计也不例外。
简洁的设计可以增加内饰空间的整洁感,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总结起来,汽车内饰设计需要人性化、实用化和美观化。
设计师应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习惯,合理安排座椅、仪表盘、中控台等元素的布局,满足用户的需求。
同样重要的是,汽车内饰设计需要关注环保性、智能化和个性化等趋势,为用户创造更加舒适和美好的驾乘体验。
汽车内饰结构设计流程分析提纲:1、造型设计数据输入、输出2、安装结构初步分析3、结构设计细化.4、最终数模整体后期分析5、模具件试装分析、调整!国内汽车设计起步比较晚,真正的自主设计(也只是在逆向阶段)也是最近这几年的事,而内外饰的设计相对来说又更晚,原因可能是主要是因为以前设计大家主要是把精力集中在白车身的设计上,认为只要把白车身设计出来了,这车也就出来。
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用户也不大注重车的外形要求吧。
直到最近这几年,能买得起车的用户越来越多,而对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光是性能,对外形的要求也有较高的要求。
这样一来,使得在设计汽车的过程中,对汽车内外饰在设计过程中所占的份量也越来越多。
外饰是第一眼就看到的,其重要度自然不用说,而汽车内饰,对于用户来说,是要与自己亲密接触所占时间最长的,是可以直接影响到自己部分。
它的外形美观与否、舒适的好与坏、各部件的操作方便与否等等,都直接影响了用户心情。
而组成这些部分的完整,需要合理的安装结构来保证。
以下是我个人对内饰设计的一些看法和观点,有些看法可能比较肤浅,甚至是错误的,我想这些应该是可以原谅的,毕竟个人的能力和经验都非常的有限。
接下来按几步来分析:一、配合造型设计提供数据:内饰设计从造型到A面,最后结构设计,看似是一个先后顺序关系,其实这几方面都是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
在内饰造型初始时,需要有一些以下内饰相关的输入条件:1、主断面:在汽车设计之初,通常会在一些重要部位作一些主断面,作为以后要重点控制参数,不管是结构还是造型都需要考虑此参数。
2、硬点:硬点参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据,硬点对控制整车布置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造型之初就提供与内饰布置有关的硬点参数,使造型能正确表达整车的设计参数。
比如侧围护板在设计时,就要考虑车身直口边及门框密封条的硬点参数,使侧围各护板内表面位置是正确的。
3、拔模方向:内饰的内表面一般都有皮纹,而皮纹也都有拔模角度,不同的皮纹拔模角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内饰造型的同时确定拔模方向,使在此就能初步控制内表面拔模角度,减少给结构设计带来不方便,甚至是因错误而返工带来的损失。
皮纹拔模角度一般是:细皮纹在3度拔模角左右,粗皮纹在5度拔模角左右,当然,这得因不同的皮纹来定。
内饰拔模方向确定原则:一般为整车坐标某坐标轴方向,或是此拔模方向在某坐标平面内(即与某坐标轴垂直);4、内饰整体外观参数确定:内饰整体外观参数主要是各护板间的间隙、段差、分型线等,这些参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内饰整体外观的品质;而这些参数都是需要合理的安装结构、生产工艺水平来决定的,因此使在造型之初,需配合造型合理确定此参数,既能使整体外观协调,又能合理设计安装结构。
二、安装结构初步分析确定:在内饰造型的同时,可也进行内饰安装结构的初步分析确定,也就是进行安装断面的设计.此过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确定:1、与车身的安装方式:对于内饰件与车身的安装方式,主要要求能达到安装简单、快捷、牢固、可靠等。
一般安装都是选用卡扣连接安装,对每个部位工作环境、性能要求、安装要求等进行分析,以选择或设计合理的卡扣,达到最佳的性能。
在安装方式设计过程中,有一点比较重要,就是要求各护板或总成在坐标Z方向有一硬安装方式,可以是金属卡片安装,也可以是护板上一些加强筋安装,或是某一零件支撑护板等,其作用主要使护板在Z轴方向有一支撑力,避免卡扣损坏,影响护板安装。
2、内饰件间的安装方式:内饰件外观品质有两个主要因素是间隙和段差,而这两因素主要是由内饰件间的安装方式来控制的,这除了合理安装方式(包括结构、位置等),还要有合理的定位方式(尽量用点、线定位,避免用面定位,特别是大面定位)。
同时,各内饰件间安装是相互影响的,要以整体安装布局来考虑,比如各门护板总成与其它各饰件间没有什么安装影响,可以单独以此总成安装来考虑,但其它饰板间却是互相影响安装,顶棚饰板与各上护板间虽没有安装要求,却有间隙、段差要求,上下护板间又有安装、间隙、段差等要求,而下护与各门槛护板、地毯也有此要求。
此些件都不能单独考虑安装方式,必须一起考虑。
3、相关件的安装方式:内饰相关件与内饰的安装方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安装在内饰件或通过内饰件安装在车身等其它件上(与内饰件有配合关系);另一种是不与内饰件发生安装关系,但有边界约束条件。
在内饰结构设计时,需为此些相关件留出安装空间。
三、安装结构具体设计:内饰造型结束之后,对造型面进行A面处理,就能进行结构设计。
但在结构开始设计之前,先对A面进行分析,阶次、曲率等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分析此内饰面拔模斜度是否足够。
接下来就可以进行安装结构设计了。
一种汽车内饰件与车身的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一种汽车内饰件与车身的安装结构,包括有内饰件和与之配合安装的车身钣金件,在内饰件的安装面中间设置挂钩,并在车身钣金件的对应位置开有挂钩孔,内饰件通过挂钩与车身钣金件的挂钩孔挂接而实现与车身的连接固定,挂钩孔是由车身钣金件上的冲压凸台通过切口而形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饰件和车身钣金件通过挂钩的形式安装,使内饰件紧紧与车身贴合,解决大件内饰板中部在车身钣金件上压紧固定,安装结构简单、方便,并且也比较牢固可靠,对车身挂钩孔的精度要求降低,可降低成本。
一种汽车内饰件与车身的安装结构一种汽车内饰件与车身的安装结构,包括有内饰件和与之配合安装的车身钣金件,其特征在于:在内饰件的安装面中间设置挂钩在车身钣金件的对应位置开有挂钩孔,内饰件通过挂钩与车身钣金件的挂钩孔挂接而与车身连接固定。
汽车地毯制作及安装方法全新 / 2009-04-04以前,汽车内饰的地毯都是经现场测量、裁剪和缝制,做成与地板突起和坑凹相匹配的形状。
现在在汽车配件市场就能买到与汽车地板形状相配的成型地毯。
地毯的铺设方法如下:1.拆除旧地毯大多数车型的地毯很好拆除,从车门框上拆下防磨板,拉出地毯就行了。
但也有些车型必须在拆下座椅、安全带和松开脚踏板后才能拆下地毯。
如果车上有中央操纵台,那么多数情况要把镶边拆除。
有些车上地毯只是简单地压在镶边下,可以轻松的拽下。
有些旧车型上地用铆钉定位,也有用螺钉固定,如果是这样,可以扯动地毯找到铆钉和螺钉。
另外,有些老车型需要拆下脚踏板和变速杆护套才能拆除地毯。
2.加衬垫所有的车用地毯下面都有衬垫,生产厂和零配件市场的成型地毯背面自带衬垫。
对于不带衬垫的地毯必须另行制作衬垫,然后把它粘到地板上。
地毯衬垫主要有3种:黄麻纤维毡、泡沫和一种叫再生材料的产品。
再生材料是环保型产品。
再生材料是环保型产品,再生毡由可回收利用的碎屑制成,再生泡沫是可循环利用的泡沫。
泡沫塑料板非常好用,它贴合紧密,能形成双向曲面而不会出现折痕。
黄麻板隔离性能最好,但价格较高。
用泡沫塑料制作地毯衬垫,应首先测量地板横向和纵向的尺寸。
然后在每个方向的测量尺寸上加20%的余量,按照这个结果进裁剪。
再把裁剪好的材料塞进车里,摆正后在变速杆的地方对折,剪出一个切口。
接下来把泡沫铺好,对照变速杆护套的尺寸剪去多余的材料。
如果变速杆护套是可拆卸的,则只需在泡沫上剪开一个变速杆活动得开的孔就行了。
粘贴时掀起一侧,在泡沫的背面和地板上喷些胶,然后按下并粘贴。
另一侧也用同样的方法处理。
用黄麻毡或再生材料板制作地毯衬垫,必须分几片来做。
一片用在曲面的凸起部,两片用在两侧的地板上。
对有深坑的地板则对每一处坑都要单独处理。
3.安装裁剪、调整和安装地毯的工作通常从变速器的隆起处开始,然后分别向驾驶员侧和乘客侧进行。
测量变速器隆起处的面积。
纵向尺寸从驾驶室前隔板量到后边座椅的底部,横向尺寸从一侧量到另一侧,然后把侧量结果都加上150mm。
测量驾驶员和乘客侧的地板面积时,前后距离也是前到隔板,后到座椅底部。
大多数车的座椅并不能够完全遮住车门之间的地板,所以此处地毯应一直铺到座椅后面,也可以另用一块小地毯地此处。
从地毯卷上剪下面料,一定要保证地毯的绒毛倒向一致。
为了便于记忆绒毛的方向,在面料的顶边或是面向仪表板的一边画上一条线。
这样只要线对齐了,地毯上的绒毛方向就一致了。
首先将一块地毯放在变速杆前方,留出足够盖在驾驶室前隔板的余地,这样前后左右摆好,使地毯位于中央位置。
地毯盖过隆起部分后,还分别在驾驶员和乘客侧各边留有75mm的余地。
然后,把紧靠变速杆前方处的地毯对折,用刀片裁开一个切口,大小能使变速杆手柄刚好通过。
把地毯套过变速杆后,在原来的开口的基础上切出放射型切口,使其能套过变速杆的护套。
最后剪掉多余的地毯,并把毛边压在护套下方。
如果护套是可拆卸的,刚开口的大小只要能为挡位槽留出空间即可,再装回护套挡住毛边。
变速杆周围的地毯,需要仔细处理好,地毯毛边处要镶边。
安装离合器外壳凸起部分的地毯要一直延续到仪表处。
安装时,把地毯在金属的凸起处向右折出一个折痕,从乘客侧的底部到驾驶员侧的底部标记出一条折痕。
然后,用刀片沿这条线进行切割。
把整块地毯放到缝纫机上,在切口边缘缝制好一条镶边。
但前部的毛边不要缝制(此边靠近换档杆)。
然后把缝制好的地毯套过换档杆,并展平。
做完上述工作后,便可粘牢地毯。
粘贴前,一定要对座椅框架和座椅安全带固定架处进行切口。
如果没有切口便粘贴,就很难精确地切割出孔的位置。
驾驶员侧地毯的裁剪、调整和缝制方法与乘客侧的基本相同。
有的汽车,其操纵踏板(加速踏板、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与地板相连或从地板孔中穿过,这些地方必须对齐和调整好。
拆下加速踏板固定螺钉,在地毯上切出一个与操纵杆相同的小孔,然后穿过地毯,把踏板安装在地板上。
如果离合器踏板和制动踏板穿过地板,必须在每个踏板前面各切出一条长缝。
然后,用包边材料把这些切缝边包起来。
在有拐弯的地方应裁剪出剪口,以缓解张力。
一些豪华汽车的踏板是可拆卸式的,可以裁剪出一些小的孔,然后穿过踏板杆后,重新固定踏板。
以前,在驾驶舱里,设计一个袖珍地图显示屏,和车内冷风开关,会被认为很时髦。
现在,每辆城市行驶的汽车内,都有卫星导航显示屏和空调控制系统,并且这种类似的配置会越来越丰富。
在5年之内,你就可以期望你的手机成为你的汽车钥匙,车内的座椅可以更方便进出,而冷光背景的各种显示仪表,则方便你从侧面查看各种数据。
我们在和各大车内设备供应商交流后,了解了汽车内饰中将要发生的那些变革。
PHONES AS KEYS手机钥匙移动电话已经可以在网上冲浪了,也可以在网上观看视频,很快,它们也能成为你的汽车钥匙。
奥迪将要投入生产的Metroproject概念车,其AI 系统能够阅读信息,当你用手机追踪挡把状态时,你可以用音乐、卫星导航、视频和手机信息传送等方式,通过方向盘和信息显示屏控制车辆行驶。
这意味着车内可以少一个凌乱的控制按钮。
时间:2009年的奥迪A1实例:奥迪独立研发了这种Metroproject iPhone系统,但是它能够和现有的苹果iPhone系统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