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离别 春风 凋零
相见的机会真是十分难得,分别时也是难舍难分 况且又正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 加使人伤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暗喻相思之意 蜡烛 暗喻相思之泪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
蜡烛要燃完成灰时 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 题李 商 隐 Nhomakorabea无题
• 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隐约、朦胧,表 现含蓄、委婉,因此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 性,对李商隐“无题诗”的评析也众说纷 纭。有人认为是政治诗,也有人认为是爱 情诗。
李商隐简介
•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 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 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 李杜”,又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 李”。为朦胧诗鼻祖。
照镜, 青年女子的头发, 用作动词 代指青春年华
只
夜晚吟诗
妻子早晨妆扮照镜, 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 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袭人。
何为朦胧诗
作为朦胧诗的鼻祖,李商隐的七律常用
回环往复的咏叹来渲染某种情绪,而很 少讲述具体的事实,叫人难于把握。他 喜欢用典,但又只是用来制造气氛,牵 引情绪,就是知道了典故的出处,也很 难搞清他到底想说什么,增加了人们理 解的难度。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