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第1课 鸦片战争巩固辅导第十二篇

2019-2020年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第1课 鸦片战争巩固辅导第十二篇

2019-2020年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

巩固辅导第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近代,列强侵华,国门洞开。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是( )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以下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条款是( )

A、割占香港岛

B、赔款2100万元

C、开埠通商

D、领事裁判权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843年中英签订的《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附件,英国获取的权益包括( )

①领事裁判权②片面最惠国待遇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近代中国那段屈辱、苦难的岁月。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正义之举

B、英国开拓海外殖民地

C、清政府对鸦片贸易的过激政策

D、帝国主义国家的怂恿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学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单元,小华归纳了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一部以中英两国为大背景的鸦片战争著作──《鸦片战争》被评为深圳读书月2015年度十大好书之一。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 )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中国战败了

D、中国被迫开放了通商口岸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月”从6月3日开始,而且“远离毒品”的理念在广大的青少年中已达成普遍共识。下列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中,与禁毒有关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9题【问答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梦”成为代表委员频繁提及的热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1)请列举出中国近代史上让中国饱受屈辱的几个条约的名称及其影响。(2)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我们赢得了国家的独立解放,中华民族有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出现在哪一件事情上?材料二:“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3)中国人民为了中国梦的实现,在近代也进行过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其中从制度层面上进行探索的事件有哪些?材料三:“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新的时期,中国经济的腾飞开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创新,中国经济顺应世界的潮流,插上科技的翅膀,奋起直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充满光明。(4)请说出新的时期中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材料四:“中国梦”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程似锦(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在城市进行了哪项改革,这一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6 )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答案】:

【解析】:

第10题【改错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上述三个条约分别与哪一次侵华战争有关?

《南京条约》内容中,最能反映当时西方列强侵华诉求的是哪两项规定?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有两大特点——瓜分世界与资本输出。《马关条约》内容中哪两项规定分别体现了这两大特点?

从地理方位来看,《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开放口岸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洋人的朝廷”的规定是哪一条?

依据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一时期(1840﹣1901年)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野蛮入侵,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世间所罕有的深重灾难。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光时,二十年,英吉利,开香港,到咸丰,第六年,打广东,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到光绪,甲午年,日本国,来打仗,我国败,失台湾。

——1903年发行的《爱国三字书》

材料二: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材料一列出的史实分别对应哪几场中国近代遭受的列强侵华战争?

请你分别写出“开香港”“失台湾”的条约名称及其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

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了什么条约?此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该条约又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你认为近代史上中国主权屡屡丧失的根源在哪里?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民英雄纪念碑是在什么会议上决定修建的?

碑文中用“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三个时间概念将中国革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请你答出这三个阶段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当时修建纪念碑的目的是什么?纪念碑的存在,今天仍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读碑文谈谈你的感想。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赔款2100万元,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赔款2亿两白银,允许其在中国开设工厂……。

材料三: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竞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四:“中国此次所遭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瓦德西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条约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景象?被劫掠的“皇宫”是指哪?

材料四料反映的是哪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情况?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屡次遭受侵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虽然…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非常困难,很少有人到过中国,也很少有中国人去过欧洲。

材料二:15世纪以来,随着地圆学说在欧洲的盛行,一些冒险家为了追求新的航线,为了赢得东方财富,开始了一场发现“世界”的时代。

材料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某国居民可以打电话、上网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事业中;他也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动身去任何国家。

结合材料一,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虽然困难,但早在汉朝就有人开通了一条陆路通道。请写出为开通此路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和通道名称。在这条通道上什么人的身影最常见?

材料二中“一场发现世界的时代”是指什么事件?在这一发现过程中我国哪项发明也起了重要作用?哪位冒险家发现了美洲大陆?

材料三的情况与工业革命密不可分,假设“某国居民”是英国人,想来香港,可以选择什么交通工具?香港曾经是哪国的殖民地?

网购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使世界上各种计算机能交换各类数据的通信媒介是什么?我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