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精算教学大纲

保险精算教学大纲

保险精算教学大纲
保险精算教学大纲

《保险精算》教学大纲

金融管理学院

金融保险专业

2004年09月

编写说明

一、课程概况

1、课程名称(中文):

保险精算

2、课程名称(英文):

Actuarial Mathematics

3、预修课程:

《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修读对象:

本科生

5、课程教材:

《寿险精算数学》卢仿先曾庆五编著南开大学出版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保险,作为商品社会中处理风险的一种有效方法,已被全世界所普遍采纳。在现代保险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精确的定量计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保险业运营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如新险种的设计、保险费率和责任准备金的计算、分保额的确定、养老金等社会保障计划的制定等,都需要由精算师依精算学原理来分析和处理。

精算学是通过对未来不确定性事件的分析,研究不确定性对未来可能造成的财务影响的学科。这门学科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基础,依据金融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对这些不确定性进行数量分析与预测,从而为实际的操作提供科学的依据。但现在,精算学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保险领域内,精算学与金融学的交叉渗透是精算学发展的另一个特点。一些精算理论通常被用于解决金融学中的一些问题,如债券的违约、贷款人的提前还款等。所以,本课程的教学宗旨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分析处理现实经济问题中的不确定性原理、方法。

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

研究保险事故的出险规律、保险事故损失额的分布规律、保险人承担风险的

平均损失及其分布规律、保险费和责任准备金等保险具体问题计算方法的应用数学。本课程以寿险精算为主,详细讨论寿险精算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对非寿险精算中的基本概念和主要问题进行概括性的介绍。

四、教学模式

本课程以保险精算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科研成果,注重理论分析能力的提高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进度

本课程教学,共36课时,其中课堂教学36课时,讲座00课时,上机(实验)00课时。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利息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了解有关利息的基本知识:单利、复利、名义利率、实际利率、贴现率掌握单利、复利及其终值、现值的计算方法

掌握贴现因子、贴现率及利率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期初期末付确定型年金现值与终值计算

了解付款频率和计息频率不同情形下的各种确定型年金的计算

【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各种利率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现值和终值的计算。

【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4课时

【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第一节利息理论

一、影响利息的因素

(1)本金

积累函数a(t):a(0)=1,a(t)递增

金额函数A(t):A(t)=Ca(t)

(2)时期

利息额I(t):I(t)=A(t)-A(t-1)

(3)通货膨胀

(4)风险

二、支付利息的方式

(1)期末支付

利息率(利率)i(t):i(t)=(a(t)-a(t-1))/a(t-1)

(2)期初支付

贴现率d(t):d(t)=(a(t)-a(t-1))/a(t)=i(t)/(1+i(t))

三、计算利息的方法

(1)单利法

A(n)=A(0)[1+i(1) +i(2) +……+i(n-1) +i(n)]

(2)复利法

A(n)=A(0)[1+i(1)][1+i(2)]……[1+i(n-1)][1+i(n)]

(3)单利和复利的比较

短时期,单利积累值较大,长期则相反

常数单利的有效利率不是常数,而常数复利的有效利率是常数 单位有效利率相同时,单利在同样长的时间段内增长的绝对金额相同,复利在同样长的时间段内增长的比率相同

四、有效利率&名义利率 i h (t)=(a(t+h)-a(t))/a(t)h 1+i=(1+i (m)/m)m i (m)是m 的减函数 五、贴现率和利息率

1/(1-d)=1+i ,d=i/(1+i)

1-d=(1-d (m)/m)m , d (m)是m 的增函数 六、利息力

)(lim 0)(t i h t h +

→=δ,?=t

ds s e t a 0

)()(δ

七、积累因子和贴现因子

积累因子?=t

ds s e t a 0)()(δ 贴现因子?-=t ds s e t v 0)()(δ

八、常数利息力

t e t a ?=δ)(,h e t i h h /)1()(-=?δ,t e t v ?-=δ)(,)1/(1)1(i v v +== 九、现金流的现值和终值的计算 资本投入连续

资本投入离散

【思考题(Questions )】

1. 设a(t)=at 2+b ,且a(5)=126,求A(0)=100时的A(10)。

2. 设a(t)=1/(1-0.05t),求i(4)。

3. 设a 1(t)=1+0.8t ,a 2(t)=1.05t ,试比较这两个积累函数的大小。

4.

设用1000元的本金进行10年的投资,前3年各年的利率为3%,中间5年的年利率为5%,最后2年的利率为2%,分别在单利法和复利法下求10年后的资本总额及利息总额。

5. 假设名义利率为5%,求年有效利率(实际利率)及1000元本金在1年后

的复利积累值,设利息:(1)一天转换一次;(2)一个月转换一次;(3)一个季度转换一次;(4)一年转换一次。(一年按365天计算)

6. 假设利息力函数如下所示,求贴现因子v(t)的表达式以及第6年末的1000

元在第一年初时的值。

??

???≥<≤<≤=10

07.010508

.05009.0)(t t t t δ 7. 假设i=0.08,求i (12)、d (4)、δ、d 和v 的值。

8. 若已知??

?

??≥<≤<≤=10

07.010508

.05

009.0)(t t t t δ,求从时刻0开始的资本投入率为1的连续支付15年的现金流量在时刻0时的现值。

9. 假如某公司在1996年1月1日投资1000万元,在1997年1月1日投资

2500万元,在1997年7月1日投资3000万元,年利息力为0.06。求这些投资在1995年3月1日和2000年7月1日的价值分别为多少。

10. 已知a(t)=at 2+b ,若A(0)=100,则A(3)=370。求A(5)=100时的A(10)。 11. 已知A(t)=90+3t ,求i(3)、i(5)、d(3)、d(5)。 12. 已知A(t)=90×1.2t ,求i(3)、i(5)、d(3)、d(5)。

13. 某人将1500元存入银行,年有效利率为3%,求该存款分别在单利和复利

下于(1)10年后;(2)1年后;(3)3个月后的积累值。 14. 已知δ=0.08,求i 、d 、v 的值。 15. 已知i =0.08,求d 、v 、δ的值。 16. 已知d =0.08,求i 、v 、δ的值。 17. 已知v =0.95,求i 、d 、δ的值。

18. 若投资A 以4%的名义利率进行投资,利息每半年转换一次,投资B 以4%

的名义贴现率进行投资,利息每季度转换一次,若投资A 和B 都在年初投资了1000元,问一年以后这两种投资结果之间的差异。 19. 若年有效利率为0.04,求i (2)、i (12)、d (2)、d (12)、d 。 20. 已知d (24)=0.04,求i 。

21. 若a(t)=1/(1-0.08t),求δ(1)。

22. 若A(t)=Kt 2+Lt+M ,A(0)=100,A(1)=110,A(2)=136,求t=0.5时的利息力

δ(0.5)。

23. 若δ(t)=0.12t/(1+0.06t 2),求a(2)。 24.

25. 若已知??

?

??≥<≤<≤=10

04.010506

.05

008.0)(t t t t δ,(1)求v(t)的表达式;(2)某投资者在上述利息力下进行如下投资:他于每年年初存入某帐户600元,共存15年,作为回报,他可在最后一次存款支付后的一年后去除所有的积累值,也可分8年于每年年初领取均衡年金,第一次年金发生在最后一次存款的一年后。分别求这两种情况下的积累值和年金额。

第二章 确定年金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

掌握在期初支付和期末支付这两种方式下每期支付一次和多次、或者在大于一个单位时间的时间间隔内支付一次年金这三种不同情形下的年金的计算,了解变动年金的构成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Key Points )】

本章的重点是不同支付方式下支付的时间间隔与单位时间相等或不等情况下年金的计算。

【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

课堂讲授:4课时

【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

第一节 每期支付一次的年金

一、期末付定期即期年金

n n n n

k k n n n

k k

n i a i i i s i v i a )1(1)1()1(,1)1(11

1

1+=-+=+=-=+=∑∑=-= 二、期初付定期即期年金

n

n n n

k k n n n

k k n i a d i i s d v i a )1(1)1()1(,1)1(11

11

+=-+=+=-=+=??=??=-?

?∑∑ d a i a s s s s s i s s i s a a a i a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1

,11

,11

)1(,)1(,1,)1(1111=

=-=+=++=+==++=∞??∞+?

??

?++?

?+?

??

?

三、期末付定期延期年金

m m n n m n m n

k k

m m a a a v i v v i a n -==-=+=+=+∑)1()1(11

n

m m n

k k m i a s i s n n

n +=-+==+=∑)1()1(1

1

i v a m m =∞

四、期初付定期延期年金

m m n n m

n m n

k k m m a a a v d v v i a n ??+????=-+?

?-==-=+=∑)1()1(111

n

m m n

k k

m

i a s i s n n n +?

??

?=??+==+=∑)1()1(1

d

v a m

m =∞?

? 第二节 每期支付m 次的年金

一、每期支付m 次,期末付即期年金

n

m m n nm k m k m n

a i i i v m v a

)()(1/)(1=-==∑=

n

m m n nm

k m k m n

s i i

i i m i s )()(1/)1()(1)1()1(=-+=+=∑=- )

()

(1m m i a =∞

二、每期支付m 次,期初付即期年金

n

m m n nm

k m k m n

a d d d v m v a ?

?=-??=-==∑)()(1/)1()

(1

n

m m n nm

k m k m n

s d d

d i m i s )()(1/)

(1)1()1(=-+=+=∑=??

)()

(1m m i a =

∞??

第三节 标准递增年金

一、标准递增年金

n

n n n

k k n n n n n k k

n i Ia i n s i k Is i nv a i k Ia )1()()1()(,)1()(1

11+=-=+=-=+=?

?=+-?

?=∑∑

n n n

k k n n n n

n n

k k n i a I d n s i k s I Ia i d nv a i k a I 1()()1()(,))(1()1()(1

1

11

+=-=+=+=-=+=???

?=+-?

??

?=-?

?∑∑

二、标准递减年金

n

n n n

n k k n n n

k k

n i Da i s i n i k Ds i a n i k n Da )1()()1()1()(,)1(1)(1

11+=-+=+=-=++-=∑∑=-=

n

n n n

n k k

n n n

k k n i a D d s i n i k s D d a n i k n a D )1()()1()1()(,)1(1)(1

11

+=-+=+=-=++-=??=??=-?

?∑∑第五节 连续年金

一、连续年金

n

n n n n

n

t

n i a i s v dt v a )1(1

)1(,10+=-+=

-=

=?δ

δ

【思考题(Questions )】

1. 若3000元的债务分20年还清,每年偿还相同的金额,已知年有效利率为

10%,分别求年末还债和年初还债的情况下的年还债额度。

2. 某投资者从1975年到2000年(包括这两年)的每年的11月15日存入银

行1000元,求到2006年11月15日时该投资者的存款额,假设这期间内年有效利率为7%。

3. 3000元的债务从第6年年初开始,每年年初偿还相同的数额,共分15次

还清,设年有效利率为8%,求年还债额。

4. 某年金分5年于每季度末支付,每年支付额为120元。求下列条件下该年

金在第一年初的现值:(1)年有效利率为12%;(2)年支付2次的年名义利率为12%:(3)每季度转换一次的年名义利率为12%;(4)每月转换一次的年名义利率为12%。

5. 设年有效利率为0.04,求以下各式的值:235a 、26?

?a 、26a 、0512?

?a 、26)(?

?a I 、

26)(?

?a I 、025)(Ia 、52)(a I 、52)(a I 。

6. 设934563.10,029584

.72==?

??

?n n a a ,求i 和n 的值。

7. 设某期初支付年金共支付20年。其中,前6年的年金额为5元,中间9

年的年金额为9元,后5年的年金额为10元。请分别用至少三种不同的方式表示该年金在时刻0的现值和终值。 8. 证明:n

n m n is s a v a m ++=

?

?+1

9. 某年金分20年于每月月初支付1000元,求该年金的现值和终值,设(1)

年转换12次的名义利率为0.12;(2)年转换4次的名义利率为0.12;(3)年转换1次的利率为0.12。 10. 已知180.9,036.7,153.581117===a a a ,求i 。

11. 某年金在n 年内于每年年末支付n 元,年有效利率为1/n ,求该年金的现

值。

12. 某人分25年于每年年初存款1000元,作为回报,他可在25年后于每年

年初取均衡款额,共取15年。前25年每年有效利率为8%,后15年每年有效利率为7%,求每年取款额。

13. 某年金在36年内于每年年末支付4元,另一年金在18年内于每年年末支

付5元,在同一年有效利率i 下这两个年金的现值相等,求i 。

14. 某期初支付的年金于20年内支付,年金额为1,第k 年的年有效利率为

1/(8+k),求该年金在时刻2的值。 15. 延期一年的某变额年金连续支付13年,时刻t 时的年付款率为t 2-1,利

息力为1/(1+t),求该年金的现值和终值。

16. 某20年期期初支付年金第一年的付款额为600元,以后每年付款比上一

年付款增加5%,年有效利率为10。25%,求该年金的现值和终值。

17. 延期2年的期初支付永久年金于每年支付1元,其现值为x ,另一延期3

年的期初支付永久年金每年的付款额分别为1,2,3,……,其现值为20x ,求d 。 18. 若12,4==n n s a ,求δ。

19. 已知)2(1)2()2(45232s a a n

n ==,求i 。 20. 某期初支付年金每隔2年付款2000元,共付8次。年转换2次的名义利

率为7%,求该年金的现值和终值。

第三章生存分布与生命表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寿险的分布,从统计上掌握死亡的规律,并了解构造生命表的基本过程和各种不同用途的生命表。

了解生存函数和死力的概念

熟悉生命表的结构,会用精算符号表示有关余命的各种概率,会用生命表描述寿命分布

了解年龄间的寿命分布假设描述寿命分布

生命表的类型,了解选择――终极表

【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了解构造生命表的基本过程和各种不同用途的生命表,熟悉生命表的结构,会用精算符号表示有关余命的各种概率,并且会用生命表描述寿命分布。

【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4课时

【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第一节寿命分布

一、生存函数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二、死力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三、有关寿命分布的各种假设

简单介绍

第二节生命表

一、随机生存群体

死亡率、生存人数、死亡人数、平均余命

二、确定生存群体 三、年龄间的寿命分布

简单介绍三种常用的插值法:线性插值、几何插值、调和插值 三、生命表的类型

国民生命表、经验生命表、选择-终极表 四、生命表的构造

计算死亡率、修匀死亡率曲线、附加安全幅度、设置极限年龄

【思考题(Questions )】

1. 已知1000,10/100)(≤≤-=x x x S 。(1)计算一个19岁的人在36岁之前

死亡的概率;(2)计算一个19岁的人将在36岁和75岁之间死亡的概率;

(3)计算一个19岁的人将在75岁以后死亡的概率。

2. 已知T(0)的分布如下:???>≤<=80,180

0,80/)(0t t t t F ,求(1)S 0(t);(2)新生

婴儿在30岁之前死亡的概率;(2)新生婴儿活过50岁的概率;(3)新生

硬腭在30岁和50岁之间死亡的概率。

3. 设死力μx =1/(1+x),x ≥0。试求(1)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2)随机变量T(x)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3)P(10

4. 下列函数种哪几个可以被作为死力函数?(1)BC x ,B>0,0

(2)B(x+1)-0.5 B>0,00,n>0,x ≥0。 5. 已知下列条件:(1)μx =F+e 2x ,x ≥0;(2)0.4p 0=0.50。计算F 。

6. 已知死亡服从Makeham 死亡律,μ20=0.003,μ30=0.004,μ40=0.006,求

10p 10。 7. 给定生存函数S(x)=e

-0.05x

,x ≥0,计算:(1)5|10q 30;(2)F(30);(3) 30

e ;

(4)Var[T(30)]。

8. 考虑如下一个由21名年龄为90岁的人所组成的群体的死亡模型:d 90=6,d 91= d 92=3,d 93= d 94= d 95= d 96=2,d 97=1,计算e x =E(K)和Var(K)。

9. 对于100个现年x 岁的人,有4个人在x+1/4岁死亡,2个人在x+1/2岁

死亡,4个人在x+3/4岁死亡,求生存人年数L x 、累积生存人年数T x 以及平均生存函数。

10. 假设有一个由100个现年40岁的人所组成的团体,其中有19个人预计在

41岁之前死亡,试计算0.5q 40.375,假设(1)UDD ;(2)Balducci ;(3)常值死力。 11. 已知:(1)死亡服从De Moivre 规则;(2)Var[T(15)]=675,试计算25

e 。

12. 用l x 的形式写出5|5q [30]+2的表达式,假设选择期为5年。 13. 设死力为常数a (a>0),求e x 。

14. 已知800),80/(1)(≤≤-=x x x S ,求(1)μx

;(2)F x (t);(3)f x (t);

(4)P(10

15. 已知μx =0.001,20≤X ≤25,求2|2q 20。

16. 已知???

??-≥-<≤-=x t x t x t t F x 100,11000,100)(,求(1)x e ;(2)Var(T)。

17. 已知μ

x+t

=t ,t ≥0,求(1)t p x μ

x+t

;(2)x e

18. 已知1000,10/100)(≤≤-=x x x S 。求(1) 17p 19;(2)15q 36;(3) 15|13q 36;(4)

μ36;(5)36

e 。

19. 已知F 0(t)=1-e -0.01t ,求下列有关新生婴儿的概率:(1)在45岁之前死亡的

概率;(2)活过80岁的概率;(3)在45岁和80岁之间死亡的概率。 20. 已知p x+1=0.98,3p x =0.941094,2q x =0.0298,求p x+2。 21. 已知死亡服从Gompertz 死亡律,μ20=0.0056044,μ30=0.0132678,求10p 25。 22. 已知死亡服从Makenham 死亡律,μ20=0.0035657,μ30=0.0055948,μ40

=0.0092286,求10p 50。

第四章趸缴纯保费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趸缴纯保费的计算原理,熟悉各种保险险种的趸缴纯保费计算方法。使学生具备从事保险精算工作所必需的趸缴纯保费的计算知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趸缴纯保费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定期死亡保险趸缴纯保费的计算、终身死亡保险趸缴纯保费的计算、生存保险趸缴纯保费的计算、两全保险趸缴纯保费的计算、递增型寿险趸缴纯保费,以及递减型寿险趸缴纯保费的计算。

【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6课时

【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第一节离散型各种保险的趸缴纯保费的计算

一、终身寿险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二、定期寿险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三、延期m年定期寿险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四、两全保险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第二节离散型各种保险的趸缴纯保费的计算

一、离散型各种保险的趸缴纯保费的计算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第三节连续型各种保险的趸缴纯保费的计算

一、终身寿险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二、定期寿险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三、延期m年定期寿险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四、两全保险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五、离散型和连续型之间的关系

六、尾龄服从均匀分布的情况

七、假设死亡在年中发生的情况

八、寿险换算函数

【思考题(Questions)】

1.假设年龄为35岁的人投保离散型的保险金额为5000元的25年定期保险,

求该报单的趸缴纯保费。(年利率为i=6%)

2.现有100个年龄为30岁的人,建立一笔基金,用于在他们每个成员死亡

时给付其指定受益人1000元(给付时间是在死亡年度末)。经商定:这笔

基金总额是按照1990年~1993年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非养老金

业务混合表)和年利率6%计算趸缴纯保费的。若这个基金实际运行的结

果是:在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年利率为 6.5%,第四年和第五年的年利率为

7%。试问每个成员需要缴纳多少资金,并分析在第五年度末该基金按计划

之初决定的期望值与实际基金之间的差异。

3.设年龄25岁的人购买离散型的保额为5000元的30年两全保险,试求该

保单的趸缴纯保费(利率为i=6%)。

4.设年龄为30岁的人,购买离散型的递增的30年定期保险,保险利益是:

被保险人在第一个保单年度内死亡,则给付1000元;在第二个保单年度

内死亡则给付1100元;在第三个保单年度内死亡则给付1200元,依次下

去,直到第30个保单年度内死亡,则给付3900元。试求该保单的趸缴纯

保费(利率为i=6%)。

5.设年龄为30的人投保离散型的递减的20年期定期保险,保险利益是:被

保险人在第一保单年内死亡,给付保险金5000元;在第二保单年内死亡,给付保险金4900元;在第三保单年内死亡,给付保险金4800元;依次下

去,直到第20个保单年度内死亡,则给付3100元。试求该保单的趸缴纯

保费(利率为i=6%)。

6.考虑一个50岁的人,其死亡服从De-Moivre规则,ω=100,试计算下列

保险计划的趸缴纯保费,保额均为1000元。

(1)五年定期寿险

(2)终身寿险

(3)五年生存保险

(4)五年两全保险

(5)五年延期终身寿险

7.现年30岁的人,购买一份为期10年的寿险保单,假设其死亡服从l x=100-x,

利率为0.04,并且设此时v10=0.6756,计算其趸缴纯保费。

8.一份保险若(80)在第k+1年死亡,k=0,1,2,…, 则其死亡年末支付k+1,

假设:(1)v=0.925;(2)若q80=0.1,则该保险的趸缴纯保费为4。

试计算在q80=0.2时该保险的趸缴纯保费。

9.对如下一份保险,用转换函数写出其趸缴纯保费。(40)获得双重保障:

(1)若在65岁前死亡,则保险金为2。

(2)若在65岁后死亡,则保险金为1。

10.考虑在第一年死亡时即刻赔付10000,在第二年死亡即刻赔付9000并依次

类推的递减人寿保险。按附录生命表以及i=0.06计算30岁投保人的净趸缴保费:

(1)保障期限至第10年底。

(2)保障期限至第5年底。

第五章生命年金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年金精算现值的计算原理,熟悉各种保险险种的年金精算现值计算方法。使学生具备从事保险精算工作所必需的年金精算现值知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年金精算现值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Key Points)】

连续给付型年金离散型年金每年给付数次的年金

【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4课时

【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第一节精算现值与精算积累值

一、精算现值的计算方法:

现时支付法

总额支付法

精算折现因子

精算积累因子

第二节离散型生存年金(重点)

一、按年给付生存年金(重点)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二、非按年给付型生存年金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三、年金与趸缴纯保费之间的关系推导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第三节连续型生存年金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第四节变额生存年金(介绍按年递增或递减型)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思考题(Questions )】

1. 用书中附录生命表并按有效年利率6%,计算当25岁男性存活40年后支付10000的精算现值。

2. 用书中附录生命表并按有效年利率6%,计算当25岁男性存活40年后支付10000的精算积累值。

3. 在死亡效力为常数0.04μ=以及利息效力0.06δ=的假定下求 (1) x a (10) (2) T a 的标准差 (5) (3) T a 超过x a 的概率。(0.54)

4. 根据书中附录生命表及有效年利率6%,计算现龄50岁人在20年后活着时应付额1000的精算现值。

5. 在上题条件下,计算50岁时1000到70岁时的精算积累值。

6. 在每一年龄死亡均匀分布的假设下,用附录生命表及有效年利率6%计算 (1)205080,,a a a

(2)x=20,50,80时的[]T Var a

7. 证明并解释以下关系

(1)1:1:x x n x n a E a +=&& (2):|x

x n n x n x A A a E d

-=

-

8. 给定10.5;0.9;0.1.x x x a a v q +-=== 试计算1x x a a ++

9. Y 是一年金现值随机变量,该年金对(x)在每年末支付1元,并且在(x)死亡时支付一个调整额t,其中t为死亡与上次支付之间的时间。假设每一年内死亡服从UDD 假设,计算E(Y).

10. 给出用转换函数表示的公式:

::,,,,|,|x x n

x n x x n

x n a a a a a a &&&&&&

第六章均衡纯保费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年缴均衡纯保费的计算原理,熟练运用精算符号表示各种保险的均衡纯保费表达式,了解全连续型和半连续型模型的计算原理及表达式。使学生具备从事保险精算工作所必需的期缴纯保费和毛保费知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期缴纯保费和毛保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全连续型寿险的期缴纯保费的计算和全离散型寿险的期缴纯保费的计算。

【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4课时

【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第一节均衡纯保费计算的平衡原理

一、均衡纯保费计算的平衡原理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第二节全离散型寿险模型的年缴纯保费

一、终身寿险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二、定期寿险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三、两全保险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第三节全连续型寿险模型的年缴纯保费

一、终身寿险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二、定期寿险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三、两全保险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第四节半连续型寿险模型的年缴纯保费

一、终身寿险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二、定期寿险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三、两全保险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第五节每年分m次缴费的非年缴纯保费

一、每年分m次缴费的非年缴纯保费

概念、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思考题(Questions)】

1.设k|q x=c(0.96)k+1,k=0,1,2,…。其中c=004/0.96,I=6%,试求:P x和Var(L)。

2.设年龄为x岁的人,签发保险金额为1元的全离散型终身寿险保单,前5

年的年缴纯保费是5年以后的年缴纯保费的一半。试用换算函数表示初始

时的年缴纯保费。

3.假设终身寿险保单于30岁签发,保险金额为20000元,试求:

(1)普通终身寿险的年缴纯保费;

(2)20年限期缴费终身寿险的年缴纯保费;

(3)65岁缴清终身寿险的年缴纯保费。

4.设年龄为25岁的人,购买15年定期寿险,保险金额为1000元,试求其

自然纯保费与年缴纯保费(即均衡纯保费)。

5.设20年限期缴费的30年储蓄寿险,于25岁时签发,保险金额为1000元,

试求其年缴纯保费。

6.设年龄为25岁者,购买保险金额为1000元的半连续式寿险保单,年利率

为i=6%。试求在UDD假设条件下,计算下列各保单的年缴纯保费。

(1)普通终身寿险;

(2)35年定期寿险;

(3)35年储蓄寿险;

01《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061801 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教育学 学时数:54学时学分数:3 执笔者:编写日期:2004年8月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普通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常识、常理去理解课程内容,切忌空洞的说教和照本宣科。课程讲授的内容以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介绍为主。在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通过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培养学生以辨证、唯物的观点,科学地描述、解释、预测和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该课程内容多,在教学中应突出重点,不太重要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整理思路,要求学生做笔记,以方便课下的学习和复习。

课程考试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主。考试题目既要有一定广度和覆盖面,也要有一定的深度。 二、课程教学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4学时) (一)教学要求 A、了解:心理学的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研究任务和领域。 B、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基本发展史。 C、掌握:研究心理学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等以及心 理学发展的主要流派及观点。 (二)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个体心理 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 1、认知:这是最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 语言等。 2、情绪和动机 3、能力和人格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领域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地描述、解释心理现象,对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和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 2、实践意义:运用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 为人类不同领域的实践服务。 二、研究领域 通过介绍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了解其研究领域。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精细化工方向 学时数48 学分3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工工艺专业精细化工方向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结合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及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重点讲述了表面活性剂、合成材料助剂等系列产品的合成原理、原料消耗、工艺过程、主要操作技术和产品的性能用途,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和新品种的开发奠定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学时3)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精细化工定义、分类及其特点。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和动向。 难点:精细化工定义及其应用 第一章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知识(学时3)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2、精细化工工艺计算内容:物料、热量衡算和设备选型计算。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精细化工的技术开发和发展策略。 难点: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及物料衡算。 第二章表面活性剂(学时18)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表面活性与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其物化性质。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概况,羧酸盐型、硫酸酯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路线及工艺路线;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及工艺路线。4、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种类之胺盐型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路线和工艺路线;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2、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介绍。5、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7、磷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及工艺路线。 难点:表面活性剂结构特点及其物化性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路线及工艺路线。 第三章合成材料助剂(学时12)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合成材料助剂的定义、类别。3、增塑剂的定义、分类、增塑机理、增塑剂的性能要求、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生产工艺路线。4、阻燃剂、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类别及生产工艺介绍。5、热稳定剂、发泡剂、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及合成生产工艺路线。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2、合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及发展概况。6、增塑剂的主要品种特点。7、阻燃剂、抗氧化剂的应用。8、热稳定剂、发泡剂、抗静电剂的分类、应用。 难点:增塑剂的增塑机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生产工艺路线。阻燃剂、抗氧化剂、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理工学科部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 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二○一五年七月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工程造价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 1、基本建设和分类。 2、基本建设程序。 3、基本建设项目划分。 4、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基本要求: 1、熟悉基本建设和分类。 2、了解基本建设程序。 3、了解基本建设项目划分。 4、掌握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本章重点:基本建设和分类、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本章难点: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第二章水工程造价编制与组成 课程内容: 1、投资估算。 2、设计概算。 3、施工图预算。 4、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 基本要求: 掌握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 本章重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本章难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第三章工程定额 课程内容: 1、定额概述。 2、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 3、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 4、单位估价表。 5、工程预算定额。 基本要求: 1、熟悉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 2、掌握单位估价表。 本章重点: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

本章难点: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第四章水工程概预算费用与计价程序 课程内容: 1、水工程费用与组成。 2、水工程计价程序。 3、水工程费用计算。 4、水工程造价构成分析。 5、工程量清单计价。 基本要求: 1、熟悉水工程费用与组成。 2、了解水工程计价程序。 3、掌握水工程费用计算。 4、了解水工程造价构成分析。 5、学会工程量清单计价。 本章重点:水工程费用与组成;水工程费用计算。 本章难点:水工程费用计算。 第五章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概预算编制 课程内容: 1、给水排水工程系统概述。 2、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4、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实例。 5、给水排水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例。 基本要求: 1、了解给水排水工程系统。 2、熟悉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掌握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本章重点: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本章难点: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第六章消防工程施工图概预算编制 课程内容: 1、消防工程系统概述。 2、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4、消防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例。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选用张厚粲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学》一书。开课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其在教学工作中应用心理学和研究心理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涉及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本课程主要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系统掌握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了解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为考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有效的知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Ⅱ.选修课程要求:无 III.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心理学原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和辅导中,辅导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生活和工作实例进行教学。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采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的形式。 Ⅳ.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心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各学术流派,了解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分支,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与作用。 二、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概念及性质2.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三、考核要求 (一)心理学的概念识记:心理学的概念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二)心理学的分支领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意识的概念与不同状态,了解睡眠的阶段与失眠的种类,了解梦的心理学原理与研究,了解催眠的特征与理论。 二、本章重点:1.意识的概念2.意识的不同状态(层次) 三、考核要求 (一)意识的性质识记:意识、无意识 (二)催眠现象领会:催眠的原理,催眠与睡眠的区别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理解感觉和知觉的基本概念,感觉和知觉的关系。了解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的基本构造,以及视觉听觉产生的机制。理解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的异同,了解社会知觉的特殊性和基本规律。 二、本章重点: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2.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 三、考核要求 (一)感觉概述识记:感觉的基本概念、感觉阈限 (二)视觉系统了解:视觉适应,颜色的特性领会:视觉产生的机制,色觉理论 (三)听觉系统领会:听觉产生的机制,基本的听觉现象 (四)知觉——感觉的整合识记:知觉的概念,知觉的特性领会:知觉的机制 简单应用:感觉的整合——知觉的形成

《砼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砼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0441023 课程英文名称: Concrete Technology 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砼工艺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讲述水泥与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混凝土的基本性能、水泥与混凝土的性能检测,水泥与混凝土的生产工艺,以及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防范。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组成以及特性; 2.掌握工程中水泥选用的方法; 3.掌握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及组成材料选用方法; 4. 具备配置普通混凝土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水泥与混凝土的组成,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初步进行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的设计,并能根据水泥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问题,进行弊病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基本组成,基本生产配方设计,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基本性能检测与后期性能调配;掌握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组成材料的性能要求及特点,新拌混凝土的基本工作性能,硬化后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和混凝土耐久性的指标,以及如何通过施工工艺进行三方面性能的调整;掌握普通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现场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并能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掌握普通混凝土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3.基本技能:具备初步进行水泥生产工艺设计和混凝土生产工艺设计的能力;具有利用本课程基本知识进行工程应用初步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水泥基本性能检测、混凝土配制。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以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应用及结果分析为主线,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重讲解。由于本课程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授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处理好重点与难点,将各种测试方法的实际应用纳入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例和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等。本课程将为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林业技术经济学》(新版)教学大纲

《林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林学专业2007级 学时数:27 学分数:1.5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门课程是林学专业的选修课。林业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或称边缘科学。它是对为达到某种预定目的而可能被采用的各项不同的技术政策、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和评价,从而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的科学,即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林业技术经济学也是林业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一门新兴学科。 二、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0.5学时) 要求理解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和经济的关系,林业技术经济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任务以及其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研究的内容和任务以及其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全面理解: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简单应用:简述林业技术经济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基本原理(1.5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如何处理林业生产中不同技术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 全面理解:经济效果原理。 难点分析:经济效果原理和如何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 第二章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可比条件和评价标准(2学时) 一般了解: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可比条件。 全面理解:评价林业技术方案的客观标准。 难点掌握:资金的时间价值。 综合运用: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计算。 第三章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2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的作用和设置原则。 全面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 重点掌握: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难点分析: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第四章林业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方法(3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研究的一般步骤,以及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内容。 全面理解: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盈亏平衡分析。 难点分析:因素分析。 第五章技术经济预测和决策(4学时) 一般了解:技术经济预测概述。 全面理解:定性预测法、回归预测、时间序列预测以及其它方法,马尔科预测技术,技术经济决策和效用曲线。 难点分析:回归预测和效用曲线的应用。 第六章线性规划(1学时) 本章内容要做好自学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解,因为其中内容涉及到数学内容的较多,难于在有限时间内讲解清

寿险精算习题及答案

习题 第一章人寿保险 一、n 年定期寿险 【例4.1】设有100个40岁的人投保了1000元5年期定期寿险,死亡赔付在死亡年年末,利率为3%。 I 、如果各年预计死亡人数分别为1、2、3、4、5人,计算赔付支出; II 、根据93男女混合表,计算赔付支出。 解:I 表4–1 死亡赔付现值计算表 年份 年内死亡人数 赔付支出 折现因子 赔付支出现值 (1) (2) (3)=1000*(2) (4) (5)=(3)*(4) 1 1 1000 103.1- 970.87 2 2 2000 203.1- 1885.19 3 3 3000 303.1- 2745.43 4 4 4000 403.1- 3553.9 5 5 5 5000 503.1- 4313.04 合计 --- 15000 --- 13468.48 根据上表可知100张保单未来赔付支出现值为: 48.13468)03.1503.1403.1303.1203.11(100054321=?+?+?+?+??-----(元) 则每张保单未来赔付的精算现值为134.68元,同时也是投保人应缴的趸缴纯保费。 解:II 表4–2 死亡赔付现值计算表 年份 年内死亡人数 赔付支出 折现因子 赔付支出现值 (1) (2) (3)=1000*(2) (4) (5)=(3)*(4) 1 1000*40q =1.650 1650 103.1- 1601.94 2 1000*40|1q =1.809 1809 203.1- 1705.16 3 1000*40|2q =1.986 1986 303.1- 1817.47 4 1000*40 | 3q =2.181 2181 403.1- 1937.79

《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课程教学大纲.doc

《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三年制专科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 心理咨魂与治疗服务课程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共24学时。考查课。1.5学分。 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木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有关心理康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现代心理服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对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的理论、内容、基木方法、常见问题有一个基本认识, 为学生在相关领域的发展作出一定的引导。学习木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木要求: 1.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础理论 (1)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理解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及其生涯性和心理健康科学的发展,掌握不适应问题的表现和症状;了解精神障碍与疾患,理解社会不适应的病理行为,了解儿童身心发展障碍。 (2)掌握人格理解的基木原则,掌握人格诊断的基木理论,理解临床面接中的人格理解方法的基木运用。 2.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具体理论和技术 (1)掌握心理援助、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心理援助中人际关系建立的意义和基木方法;理解临床面接技术的要点。 (2)掌握来谈者中心疗法和行为疗法的原理和要点,理解精神分析疗法的要点和案例, 理解现代心理咨询与辅导技术的形式。 (3)掌握游戏疗法、箱庭疗法、感觉统合疗法的心理学基础和主要技术,理解音乐疗法的主要技术,了解各种疗法的案例。 3.社会层面的心理健康 (1)掌握家庭生活心理咨询和社区心理服务的基木内容和方法,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学校心理咨询、职业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主要参考教材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教材名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参考资料:《临床心理学》,徐光兴,上海教育出版社(第一版)。 三、课程内容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制定人:门勇教学团队审核人:门勇开课学院审核人:饶品华 课程名称:化工专业英语/ Special English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课程代码:040341 适用层次(本/专科):本科 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2 上机/实验等学时:0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等 教材:胡鸣刘霞,《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主要参考书: 董坚,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选修课,是在本科生公共外语学习基础上,围绕化学工业、化工工艺、化学工程以及化工前沿领域等专业知识,着重学习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的表达、写作和翻译技巧。在学习中,特别注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表达方式的掌握和理解。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化工专业英语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一定的听说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化工专业科学研究所需信息。能阅读本专业的英语科技资料,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分为“化学工业”、“化工工艺简介”、“化学工程”和“化工前沿领域”四大部分。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如下: (一)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 学习目的和要求:主要介绍化学工业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包含的内容。通过学习,掌握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和语法现象,一些常用术语的英语表述方法,初步熟悉专业英语的翻译方法,了解化学工业发展历程。 重点和难点:英语专业词汇,相近词义的辨析,英译汉方法,长句的分析和理解。 工业催化剂概述 (二)化工工艺简介(Chemical Technology) 学习目的和要求:主要介绍化工工艺概论,结合典型化工工艺过程,介绍有机和无化学品的原料来源及生产工艺方法,学习、掌握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和语法现象及一些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述方法,。 重点和难点:英语专业词汇,特殊的句子和语法现象,英译汉方法。 (三)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 学习目的和要求:主要介绍化学工程的定义、历史,化工单元操作,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

《工程经济》教学大纲

重庆高级建筑技工学校《工程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课教研组编写教师:魏佳强 2013年2月23日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概述。 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选修课。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知识较强。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27 适用对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成专学生 考核方式:该课程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3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等 教学对象:2011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二年级上学期的成专学生。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具有理论面宽、实践性强、政策性要求高等特点。基本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专业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并对建筑工程项目资金筹措、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和方法、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设备更新分析、价值工程、风险决策与风险管理等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具有一定的开展技术经济分析、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初步的经济分析、科学管理的基本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生对本课程由浅入深地学习,激发学生对建筑及建筑行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成为一名技术强、能力过硬并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心的技术管理人才。 三、本课程与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专业课,用到的知识较为全面,既牵涉基础课,又涉及专业基础课,与其有密切联系的课程有:《建筑构造》、《建筑法规》、《建筑材料》、《工程量计价》。本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课。 四、教学方法 工程经济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在教学方法上,要在讲清楚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和学会工程经济规范条文的应用,熟悉各种经济指标,能熟练地运用规范进行各种基本构件的经济效果评价。 作业对熟悉基本理论和计算应用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要有计划地根据课程的进度,安排足够的习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规范的相关规定。

咨询心理学教学大纲(0530) _43406

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咨询心理学》 供4年制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使用 执笔人:谢静涛 审定人: 学院负责人: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二○一四年三月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咨询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各流派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的理论观点、心理障碍产生的病理观以及治疗观。使学生初步掌握常用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和主要治疗方法,熟悉心理治疗的分类、基本程序、适应症和技术等,为未来的心理治疗实践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咨询心理学的先修课程为西方心理学史、心理咨询基本技能训练、人格心理学。后续课程为心理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广泛地了解和掌握不同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的理解运用,在咨询实践中能灵活运用,消除或缓解求助者的心理障碍,消除心身症状,缓解和解决心理问题。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 了解各种疗法产生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 2 理解和掌握各种疗法的理论观点及其治疗特点。 3 熟悉各疗法的适用范围。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人本主义疗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本疗法的来源及发展历程 马斯洛简介 罗杰斯简介 罗洛·梅简介 第二节人本疗法的基本观点 人性观 存在观

自我实现理论 第三节来访者中心疗法 人本治疗的病理观 人本治疗的治疗观 第四节案例分析 【目的要求】 了解人本疗法产生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熟悉人本疗法的病理观和治疗观。 【教学方法】 多媒体系统教学。课堂讲授为主。 【参考学时】 4学时 第二章行为疗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 行为疗法的概述 行为治疗的理论假设 行为治疗的过程 第二节放松疗法 音乐放松 意念放松 呼吸放松 肌肉放松 第三节系统脱敏 等级量表的建立 脱敏的实施 系统脱敏疗法的注意事项

《化工技术经济》教学大纲

《化工技术经济》教案大纲 课程编号: 总学时:(理论教案学时,实践教案学时) 学分: 基本面向:化学工程与工艺类本科生 所属单位(教研室、实验室):化学工程系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工业的技术特点,紧密联系中国国情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学习和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任务是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注重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的普遍原理与化工生产的紧密结合,研究化学工业和化工过程中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结合,力求提高化工过程及设备、乃至整个工业的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局部和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经济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化学工业的特点; .通过学习经济效益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经济效益指标、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等效计算、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等,增强经济效益观念,提高效益分析能力; .理解和应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掌握工程项目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能对生产、科研、设计等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技术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属于化学工程的选修课程,可以为先学习化工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以增加了解本课程化工技术可行性和合理性,优化设计。 四、本课程的教案内容 (一)绪论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教案内容和教案环节的安排;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化学工业的概念和特点; 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化工技术经济学的形成及作用; 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经济观念。 目的与要求: .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 了解化学工业的概念和特点; . 明确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 了解化工技术经济学的作用; . 明确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经济观念。 (二)化工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评价原则; 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投资的基本概念; 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 设备折旧的计算方法; 成本及费用的估算; 销售收入、成本、利润与税金。 目的与要求: . 理解经济效益的概念、评价原则和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了解投资的基本概念和项目资产的组成; . 掌握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方法; . 了解设备的折旧和折旧率; . 掌握设备折旧计算的基本方法; . 了解成本及费用的概念; . 掌握成本及费用的估算方法; . 理解销售收入、成本、利润与税金之间的关系。(三)化工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 可比原则;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和衡量; 利息与利率; 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图; 资金等效值的概念; 资金等效值的计算方法。 目的与要求: . 了解可比原则的概念和应用;

咨询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咨询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咨询心理学》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3231008 (二)课程英文名称:Counseling Psychology (三)开课对象:心理咨询专业学生 (四)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应用性分支学科,即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操作性。本课程属专业教育课。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培养专业学生的心理咨询技能,形成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能力。本课程必须以心理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作为基础,同时与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课程有着交叉联系。 (五)教学目的: 了解心理咨询员的基本职责,养成心理咨询员的职业素养,学会心理咨询的基本技能。 (六)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心理咨询的一般概述、心理咨询的历史简介、心理咨询员的职业素养、心理咨询的过程、心理咨询关系的建立、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等章节。通过教学和课堂互动训练,使学生掌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 学时数: 54学时 分数: 3 学分 学时数具体分配:

(八)教学方式 主要的教学方式是讲解与讨论相结合,谈话与练习相结合。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试类型:开卷或闭卷考试。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配合老师完成课堂互动练习,课堂口头练习成绩与书面作业成绩一起记入平时成绩。总评成绩:平时作业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咨询心理学绪论 教学要点:了解心理咨询的含义与性质,认识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联,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内容及类型,掌握心理咨询的一般原则。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理咨询的含义与性质 一、心理咨询的含义 二、心理咨询的性质与作用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 四、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工作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 一、心理咨询的内容 二、心理咨询的类型 第三节:心理咨询的原则 考核要求: 1.1心理咨询的综合定义(识记) 1.2心理咨询的性质(领会) 1.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区别(识记) 1.4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工作的联系与区别(领会) 2.1心理咨询的内容(识记) 2.2心理咨询的类型(识记) 3.心理咨询的原则(领会) 第二章:心理咨询的过程和作用机制

《化工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设计是工程技术的起点,设计是工程师的基本技能。只有运用先进设计工具的工程师才能实施先进的工程设计,从而孕育出先进的工程技术成果。 本课程是学科工程技能训练课程,学生通过面向设计项目的实践学习过程,学习现代(化工专业)设计方法与工具,了解化工设计工作程序、工作内容、设计文档编制方法,从整体上实践学习化工设计的全过程,并初步掌握一种通用和一种化工专业CAD工具软件,以及基本的化工CAD方法,培养综合运用化学、热力学、单元操作、化学工艺学、化学反应工程、化机与设备、仪表与自控等化工专业基础理论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 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教学课程,在教学安排上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过程面向模拟设计项目,以围绕完成项目进行的自主学习为核心学习手段; 2、通过系列专题讲座对同学的实践过程进行宏观指导; 3、通过分组和个别辅导对同学的实践过程进行微观指导; 4、举行阶段性设计成果报告会,培养交流能力,督导教学过程有序进行; 5、采取项目组合作承担项目的工作方式,培养团队工作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 6、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在校网范围内实行网上无纸教学过程; 7、考试采用上机实作的方式进行。 三、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平均每周课堂讲授2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 主要内容: 绪论(课堂讲授学时:1) –课程的意义、内容、性质、任务、目标 –教学模式与方法、考核、实施计划 第1章化工设计概论 (课堂讲授学时:4,实践教学学时:8) 1.1化工设计的类别和任务 1.1.1化工过程设计与化工厂设计 1.1.2化工设计阶段的划分 1.2化工设计的内容和工作程序 1.2.1项目可行性研究 1.2.2化工过程概念设计

建设工程经济 教学大纲

《建设工程经济》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建设工程经济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考查) 学时:36 学分:4 适用对象:工程造价专业高职学生 考核方式:该课程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3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等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介于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性科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核心内容是一套技术经济分析思想和方法,是人类提高技术实践活动效率的基本工具。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城市建设与工程管理方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具有理论面宽、实践性强、政策性要求高等特点。基本任务是研究土木工程业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内容包括:建筑工程经济总论,资金时间价值及等值计算,建设项目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经营预测与决策,价值工程,工程建设方案和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供建筑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高职高专作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科技人员参考 第一章总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 1、熟悉基本建设的概念,内容,作用,分类及其程序; 2、了解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建设与建筑业的关系; 3、理解经济效果的含义; 4、掌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意义,建设项目的投资及其来源,固定资产折旧; 5、熟悉建筑工程经济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本章首先从技术实践活动及其要素入手,介绍了技术经济学的产生背景与发展状况,主要论述了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简要介绍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保险精算试卷及答案

保险精算试卷 1. A.104 B.105 C.106 D.107 E.108 2. (A) 77,100 (B) 80,700 (C) 82,700 (D) 85,900 (E) 88,000 3.Lucky Tom finds coins on his way to work at a Poisson rate of 0.5 coins per minute. The denominations are randomly distributed: (i) 60% of the coins are worth 1; (ii) 20% of the coins are worth 5; (iii) 20% of the coins are worth 10. Calculate the variance of the value of the coins Tom finds during his one-hour walk to work. (A) 379 (B) 487 (C) 566 (D) 670 (E) 768 game. If 4.A coach can give two ty pes of training, “ light” or “heavy,” to his sports team before a the team wins the prior game, the next training is equally likely to be light or heavy. But, if the team loses the prior game, the next training is always heavy.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 team will win the game is 0.4 after light training and 0.8 after heavy training. Calculate the long run proportion of time that the coach will give heavy training to the team.

心理学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 二、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必修课 四、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2 总学时:24(一学期) 总学分:2 五、开课单位:音乐教育学院 六、内容简介: 普通心理学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教育理论必修课,也是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初步体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意蕴,进而产生学科兴趣并形成对人心理与行为的探索态度。为将来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好基础。 本课程共分九章,包括: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脑与心理、需要与动机、认知过程、情绪、智力与创造力、人格、个体心理发展、学习心理。 七、教学形式: 本课程以讲授法为主,同时结合演示法、图式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问题诱导法等方法和手段进行讲解。遵循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创造发展原则等进行教学。 八、课程教材: 《心理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3月九、参考教材: 陈录生等主编《新编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8月 叶奕乾主编《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8月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8月 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5月 十、考查与考试: 每学期末,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采用闭卷考试。 十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三)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2、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四)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1、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2、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脑与心理 (一)神经系统 1、神经元 2、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二)反射和反射弧

化工工艺学课程简介

化工工艺学课程简介 《化工工艺学》是化工及相关专业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化工工艺学》课程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以培养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以化工工艺为主线,突出“宽、精、新、用”思想,即强调口径宽阔、简明精练、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型实用化,使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化,教学容更加合理化,便于学生熟悉和掌握生产第一线生产技术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煤化工、石油加工、生物化工等各方面理论和知识有机统一,形成完整的大化工系统知识体系,体现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完整性、充实性,奠定现代化工工艺技术基础,满足企业生产第一线必需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个人简介 景崮,男,1949年7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1982年毕业于师大学化学系,82年起在师学院化学系工作至今,一直致力于从事化学教育和教学研究,主讲课程有:《化工基础》、《化工原理》、《绿色化学与化学工业》、《化工工艺学》。研究方向:化学工程及化学工艺。近年来撰写论文20余篇,并从事了化工生产的科技实践。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Chemical Technology) 课程编号: 学时数:32 学分数:2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学习的专业课。本课程从化工生产的工艺角度出发,运用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阐明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介绍典型产品的生产方法与工艺原理、典型流程与关键设备、工艺条件与节能降耗分析。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基础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当今化学工业概貌极其发展方向;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工艺过程的方法、原理、流程及工艺条件;了解化工生产中的设备材质、安全生产、三废治理等问题。以便学生在以后的生产与开发研究工作中开拓思路、触类旁通、灵活应用,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重点放在分析和讨论生产工艺中反应、分离部分的工艺原理、影响因素、确定工艺条件的依据、反应设备的结构特点、流程的组织等。同时,对工艺路线、流程的经济技术指标、能量回收利用、副产物的回收利用以及废物处理作一定的

化工技术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技术经济 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ical Economy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时:27 学分:1.5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的专业任选课。化工技术经济是一门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相互渗透和外延发展形成的一门交叉性应用学科。是应用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化学工业的特点,研究化学工业发展中的规划、设计、建设、生产及科研等个方面和个阶段的经济效益问题,任务是将化工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和统一,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工业的技术特点,紧密联系中国国情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学习和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任务是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注重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的普遍原理与化工生产的紧密结合,研究化学工业和化工过程中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结合,力求提高化工过程及设备、乃至整个工业的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局部和整体的经济效益。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用化工技术经济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对项目的资金筹措、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决策等有一个系统的评价,掌握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以达到能对具体化工项目进行公正、客观、合理、准确评价的目的。 开设本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增强经济观念,培养效益意识,使学生能将化工技术实验与经济效果正确地结合起来。本课程系统地介绍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并着重讲述化工生产中技术经济问题,培养学生作为化学工程师备的素质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课堂讨论等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了解 2 第二章化工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掌握 4 重点与难点投资、项目资产、成本和费用的基本概念及销售收入、

保险精算练习题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4.假设1000元在半年后成为1200元,求 ⑴ )2(i ,⑵ i, ⑶ )3(d 。 解:⑴ 1200)2 1(1000) 2(=+?i ;所以 4.0)2(==i ⑵2 )2()2 1(1i i +=+;所以44.0=i ⑶n n m m n d d i m i ---=-=+=+)1()1(1)1() (1)(; 所以, 13)3()1()3 1(-+=-i d ;34335.0)3(=d 5.当1>n 时,证明: i i d d n n <<<<) () (δ。 证明:①) (n d d < 因为,Λ+?-?+?-?=-=-3)(3 2)(2) (10)()()(1)1(1n d C n d C n d C C n d d n n n n n n n n n ) (1n d ->所以得到, )(n d d <; ② δ<) (n d )1() (m n e m d δ - -=;m m C m C m C m e n n n m δ δ δ δ δ δ - >-?+?-?+- =- 1)()()(14 43 32 2 Λ 所以, δ δ =- -<)]1(1[) (m m d n ③) (n i <δ i n i n n +=+1]1[)(, 即,δ=+=+?)1ln()1ln()(i n i n n 所以, )1()(-?=n n e n i δ m m C m C m C m e n n n n δ δ δ δ δ δ + >+?+?+?++ =1)( )( )( 144 33 22 Λ

δ δ =-+>]1)1[() (n n i n ④ i i n <)( i n i n n +=+1]1[) (,)(2)(2)(10)(1)(1]1[n n n n n n n n i n i C n i C C n i +>+?+?+?=+Λ 所以, i i n <) ( 6.证明下列等式成立,并进行直观解释: ⑴n m m n m a v a a +=+; 解:i v a n m n m ++-= 1, i v a m m -= 1,i v v i v v a v n m m n m n m +-=-=1 所以,n m n m m m n m m a i v v v a v a ++=-+-=+1 ⑵n m m n m s v a a -=-; 解: i v a n m n m ---= 1,i v a m m -= 1,i v v s v n m m n m --= - 所以,n m n m m m n m m a i v v v s v a --=-+-=-1 ⑶ n m m n m a i s s )1(++=+; 解: i i s m m 1)1(-+=,i i i i i i s i m n m n m n m )1()1(1)1() 1()1(+-+=-++=++ 所以,n m m n m m n m m s i i i i a i s ++=+-++-+=++)1()1(1)1()1( ⑷ n m m n m a i s s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