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8
《保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保险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_____总学时:_____授课对象:_____先修课程:经济学、金融学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保险市场的运行机制和保险业务的操作流程,培养学生运用保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保险相关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一)保险的本质与职能1、保险的概念和特征保险的定义和内涵保险与相似制度(如储蓄、赌博等)的比较保险的基本特征(如经济性、互助性、法律性等)2、保险的本质对保险本质的不同观点和解释从经济和法律角度理解保险的本质3、保险的职能基本职能(如分散风险、补偿损失)派生职能(如资金融通、社会管理)(二)保险的产生与发展1、保险的起源古代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海上保险的起源与发展2、现代保险的形成与发展火灾保险、人寿保险等险种的产生和发展保险组织形式的演变3、中国保险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保险思想和实践新中国成立后保险事业的发展(三)保险合同1、保险合同的概念和特征保险合同的定义和法律性质保险合同与一般合同的区别2、保险合同的要素主体(投保人、保险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客体(保险利益)内容(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等)3、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履行、变更和终止订立的程序和形式生效的条件和时间履行的原则和方式变更和终止的原因和法律后果(四)保险的基本原则1、最大诚信原则含义和内容(如实告知、保证、弃权与禁止反言)违反最大诚信原则的法律后果2、保险利益原则含义和作用保险利益的构成要件和确定保险利益在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中的应用3、损失补偿原则含义和目的损失补偿的限制(以实际损失为限、以保险金额为限、以保险利益为限)损失补偿的方式(现金赔付、修复、更换等)4、近因原则含义和判定方法近因原则在保险理赔中的应用(五)保险的分类1、按照保险标的分类财产保险(如火灾保险、运输保险、工程保险等)人身保险(如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责任保险(如公众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等)信用保证保险(如信用保险、保证保险)2、按照保险实施方式分类自愿保险强制保险3、按照承保方式分类原保险再保险共同保险重复保险(六)财产保险1、财产保险概述财产保险的概念和特点财产保险的种类2、企业财产保险保险标的和保险责任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率理赔处理3、家庭财产保险保险标的和保险责任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率理赔处理4、机动车辆保险交强险和商业车险保险责任和免责条款保险费率的计算和影响因素理赔处理5、货物运输保险国内货物运输保险国际货物运输保险6、工程保险建筑工程保险安装工程保险(七)人身保险1、人身保险概述人身保险的概念和特点人身保险的种类2、人寿保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年金保险3、健康保险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护理保险4、意外伤害保险保险责任和免责条款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率理赔处理(八)责任保险1、责任保险概述责任保险的概念和特点责任保险的种类2、公众责任保险保险责任和免责条款保险费率的确定理赔处理3、产品责任保险保险责任和免责条款保险费率的确定理赔处理4、职业责任保险保险责任和免责条款保险费率的确定理赔处理(九)信用保证保险1、信用保证保险概述信用保证保险的概念和特点信用保证保险的种类2、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国内商业信用保险3、保证保险履约保证保险忠诚保证保险(十)保险经营1、保险经营的特点和原则保险经营的特点(如风险的集中性、成本的后发性等)保险经营的原则(如风险大量原则、风险选择原则、风险分散原则等)2、保险展业展业的意义和方法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3、保险核保核保的意义和程序核保的内容和风险评估4、保险理赔理赔的原则和程序理赔的计算和给付5、保险资金运用保险资金运用的原则和渠道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十一)保险市场1、保险市场的构成要素保险市场的主体(投保人、保险人、保险中介人等)保险市场的客体(保险商品)保险市场的价格(保险费率)2、保险市场的类型按保险业务性质分类按保险活动空间分类按保险市场竞争程度分类3、保险市场的供求影响保险需求的因素影响保险供给的因素保险市场的均衡(十二)保险监管1、保险监管的概念和意义保险监管的定义和目的保险监管的必要性2、保险监管的目标和原则保险监管的目标(如维护保险市场的稳定、保护消费者利益等)保险监管的原则(如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公开透明等)3、保险监管的内容和方式保险监管的内容(如市场准入监管、业务监管、财务监管等)保险监管的方式(如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
保险学教学大纲一、 知识点1. 风险治理的概念2. 风险治理的追不多程序3. 风险的处理方式二、 重点与难点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第一节 风险概述一、知识点风险的槪念 风险的特点 风险的三要素 风险的分类2・ 3二、重点与难点风险的三要素第二节 风险治理第二章 保险概述第一节 保险的概念一、知识点2・ 3・ 保险的含义保险的要素保险的对象保险的特点 二、重点与难点保险的要素第二节保险的职能与作用一、知识点风险的处理方式一、 知识点1. 保险资本的含义2. 我国保险资本的要求3. 保险基金的含义4. 保险基金的特点二、 重点与难点保险基金的特点一、 知识点1. 保险的三种宏观分类2. 徉类保险的区不二、 重点与难点各类保险的区不一、知识点按照保险实施方式分类 按照保证主体分类 按照保险标的分类 按照保证范畴分类 按照承保方式分类 二、重点与难点无 t 保险的职能2.保险的作用二、重点与难点无第三节保险资本与保险基金第三章保险的分类 第一节保险的宏观分类 第二节商业保险的分类2 3 4 5第四章保险合同第一节保险合同的概念及其特点1.保险合同的概念2.保险合同的特点二、重点打难点保险合同的特点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知识点1.保险合同的主体2.保险合同的客体3.保险合同的内容二、重点与难点保险合同的主体第三节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与履行—、知识点1.保险合同的订立2.保险合同的生效3.保险合同的履行4.保险合同的中止二、重点与难点保险合同的履行第四节保险合同的变更与终止—、知识点1.保险合同的变更2.保险合同的终止二、重点打难点保险合同的终止第五节保险合同的争议处理—、知识点1.保险合同的讲明原则2.保险合同的讲明方法3.保险合同的争议处理的方法二、重点与难点无第六节保险合同的种类1.保险合同的分类2.保险合同的形式种类二、重点打难点保险合同的形式种类第五章保险的差不多原则第一节保险利益原则—、知识点1.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2.要紧险种的保险利益3.保险利益的转移、消灭二、重点打难点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第二节诚实信用原则—、知识点1.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2.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3.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处理第三节缺失补偿原则一、知识点1.缺失补偿原则的含义2.缺失补偿的方法和限制3.缺失补偿原则的派生原则二、重点打难点缺失补偿原则的派生原则—、知识点1.近因原则的含义2.近因的判定3.判定保险责任近因的原则二、重点与难点无第六章保险业经营第一节保险业经营的特点与原则—、知识点1.保险经营的特点2.保险经营的原则二、重点打难点无第二节保险展业—、知识点1.保险展业的必要性2.保险展业的方式二、重点与难点无第三节保险承保—、知识点1.保险承保的追不多内容2.保险核保二、重点与难点无第四节保险防灾与理赔一、知识点1.保险防灾2.保险理赔3.保险赔偿方式二、重点打难点无第五节保险资金的运用—、知识点1.保险资金运用的必要性与意义2.保险投资的原则3.保险资金的运用形式二、重点与难点保险资金的运用形式第七章保险市场第一节保险市场概述—、知识点1.保险市场的概念2.保险市场的特点3.保险市场机制4.保险市场的类型5.保险市场的种类二、重点与难点保险市场的特点第二节保险市场要素—、知识点1.保险市场需求2.保险市场供给3.保险市场价格4.保险市场中介二、重点与难点保险市场需求与供给第三节保险市场进展前景—、知识点1.保险市场进展的衡量指标2.保险市场进展的趋势特点3.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与前景第八章保险相关法规第一节保险与保险法—、知识点1.保险法律关系及其特点2.保险法及其调整对象3.保险与保险法的关系二、重点与难点保险与保险法的关系第二节保险法的体系与适用范畴—、知识点1. 保险法的体系2. 保险法的适用范畴二、重点打难点 保险法的适用范畴第三节国内外保险立法—、知识点1. 国外保险立法2. 我国保险立法 二、重点与难点 无第四节 保险法与相关法律—、知识点保险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保险法与民法的关系 保险法与海商法的关系 保险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保险法与刑法的关系 二、重点与难点 无 第九章保险业的监督治理第一节保险监管概述—、知识点1. 保险监管的概念2. 保险监管的缘故3. 保险监管的目标 二、重点与难点保险监管的目标第二节保险监管的主体、与内容一、知识点1. 保险监管的主体2. 保险监管的客体3. 保险监管的内容 二、重点打难点保险监管的内容第三节保险监管的方式与手段—、知识点2.3.1.保险监管的方式2.保险监管的手段二、重点与难点无参考教材:《保险学教程》(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系列教材),刘金章主编,ISBN7・5049・3024・5, 2006年7月第2版第5次印刷。
保险学的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1.1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保险学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对保险产业与保险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保险学的发展历程、保险市场的运作机制、保险产品的设计与销售等内容,掌握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2 课程目标1.理解保险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2.掌握保险市场的运作机制和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保险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3.熟悉保险产品的设计、销售及风险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能够分析和评估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提出合理的经营建议和风险管理策略。
5.具备一定的保险经营管理能力,为保险公司的经营和决策提供支持。
二、课程内容2.1 保险学概述•保险学的定义、对象和研究方法•保险学的发展历程和学科体系•保险市场的分类和运作机制2.2 保险市场与法律法规•国内外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保险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保险监管机构及其职责2.3 保险产品设计与销售•保险产品的分类和功能•保险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保险销售渠道和销售技巧2.4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保险公司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保险公司的经营决策和经营战略•保险公司的核心业务及其管理方法2.5 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2.6 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与创新•保险市场的发展与创新•保险科技与保险创新•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授课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保险学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保险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评估1.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中考试(占总评成绩的30%):考察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40%):综合考察学生对课程整体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参考教材1.《保险学导论》,赵国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保险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0741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选修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会计学I 大纲文本一、课程内容(一)风险管理和保险1.定义与种类2.相关要素3.对付风险的方法(二)保险概论1.本质与发展史2.保险与赌博、救济、储蓄的关系(课堂讨论)3.保险种类与保险学的研究对象4.保险基金(三)保险的基本原则1.保险利益原则2.最大诚信原则3.损失补偿原则4.近因原则5.代位原则6.分摊原则(四)保险合同1.概述2.内容3.订立、变更、终止与争议(五)保险合同的数理基础1.随机事件与概率2.概率分布与期望报告3.保费与保费率4.费率界定方法及财产险与人身险的费率界定(六)财产保险1.概述2.企业财产保险3.家庭财产保险(七)人身保险1.概述2.案例分析(八)责任保险1.责任保险概述2.产品责任保险3.公众责任保险4.雇主责任保险5.职业责任保险(九)再保险1.再保险的概述2.再保险的作用与发展(十)社会保险1.社会保险的功能与特点2.社会保险制度3.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二、课外作业无三、实验无四、实习无五、课程设计无六、教材及参考书建议选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保险学——理论与实务》,吴荣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参考书:《农村保险理论与实务》陈万明,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金融与保险》期刊,中国人大《保险学概论》朱志忠、彭喜锋编著,学苑出版社出版 1999《保险学导论》许罗平、陈平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0《保险概论》《保险概论》编写组,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保险学》徐文虎、曹恒春、周建中主编 2000II 大纲说明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金融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是会计、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专业的主要选修课之一。
计划课时32课时。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保险的基本概念、产生背景、中外保险史及其现状。
掌握财险,人身险及责任险的基本条款等等。
二、课程的具体要求(一)风险管理和保险掌握风险、纯粹风险、投机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定义;了解风险的组成要素以及在日常实例中的辨别;掌握风险管理的方法和选择。
《保险学》教学大纲说明1.保险学研究保险领域的经济现象,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用性,是金融专业的必修课。
2.学习《保险学》要正确理解保险的本质,掌握保险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功能。
3.学习《保险学》要系统把握保险活动的基本原则以及保险公司的运行与管理4.学习《保险学》要通晓各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保险业的借鉴5.本课程以课堂讲授、讨论的形式为主,课后阅读有关参考资料。
结合各专业教学实践要求,进行实地调查,参观见习有关保险业务。
6.本课程讲授一学期(共36学时)7. 教材:张洪涛郑功成《保险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教学内容第一篇导论第一章为什么要保险 (1学时)1.危险概论2.危险管理3.危险与保险第二章保险的历程 (2学时)1.保险的萌芽及古代保险思想2.近代保险的发展3.现代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4.世界保险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5.中国保险史第二篇保险基础第三章保险概论 (2学时)2.保险的分类3.保险的职能和作用4.保险的代价第四章保险的数理基础 (4学时) 1.随机事件与概率2.概率分布于数字特征3.大数定律及其在保险中的应用4.保险费率的厘定原则与影响因素5.人寿费率的厘定6.财产保险费率的厘定第五章保险的基本原则 (2学时) 1.最大诚信原则2.保险利益原则3.近因原则4.损失补偿原则第六章保险合同 (2学时) 1.保险合同概述2.保险合同的要素3.保险合同的订立与履行4.保险合同的争议处理第七章保险市场 (2学时)2.保险市场的经营主体3.保险市场上的需求和供给4.国际保险市场第八章保险与经济 (1学时)1.金融体系中的保险2.保险与财政3.保险与宏观经济第三篇保险种类第九章商业保险之一 (2学时) 1.财产保险概述2.火灾保险3.运输保险4.工程保险5.责任保险第十章商业保险之而—人身保险 (2学时) 1.人身保险概述2.人寿保险之一—传统型人寿保险3.人寿保险之二—创新型人寿保险4.人身意外伤害保险5.健康保险第十一章商业保险之三—再保险 (2学时)2.比例再保险3.非比例再保险4.再保险业务的经营与管理5.再保险的分出与分人管理第十二章社会保险 (2学时) 1.社会保险概述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3.社会保险的类型与结构4.社会保险基金第十三章政府保险 (2学时) 1.政府保险概述2.农业保险3.出口信用保险4.海外投资保险第四篇保险经营第十四章险种开发、展业与承保 (1学时) 1.险种开发2.保险展业3.保险承保第十五章防灾防损与理赔(1学时) 1.保险防灾防损3.理赔的程序第十六章保险准备金与保险投资(3学时) 1.保险准备金及其计提2.保险投资概述3.保险投资的组织模式4.保险投资的形式5.保险投资的规模6.保险投资的程序与决策7.保险投资的管理8.部分国家的保险投资第五篇保险监管第十七章保险监管概述(2学时) 1.保险监管的发展历程2.国家监管的经济学分析3.国家监管保险的方式4.保险监管体系的构建第十八章保险监管内容(2学时) 1.保险机构监管2.保险业务监管3.保险财务监管4.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第十九章我国保险监管制度的完善(1学时) 1.发达国家及地区保险监管制度介绍2.我国保险监管措施的完善3.我国保险监管环境的完善参考书目1.王绪瑾《保险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特瑞斯《风险管理与保险》中国社会出版社3. 郑功成《各国保险公司的管理与运作》贵州人民出版社4.陈朝先主编,《基础保险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5. 陶俊等编著,《现代保险学》,南京大学出版社6. 张洪涛《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国保险》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编制人:胡亚会。
保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的保险学是一门重要的经济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保险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保险学的核心概念、原理和实践,培养学生对保险行业的全面了解,并提供学生发展职业生涯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1. 保险学概述(2周)•保险学的定义和历史渊源•保险业的发展与趋势•保险市场和监管•保险合同的基本要素和特点•保险合同的形成和解除•保险合同的种类和分类3. 保险原理(3周)•保险风险和风险分析•保险公平和互助原理•保险契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4. 个人保险(4周)•寿险的基本理论和产品•财产险的基本理论和产品•健康保险的基本理论和产品•商业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其他商业保险6. 保险市场与销售(3周)•保险市场的结构和运作机制•保险销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7. 保险经济学(2周)•保险需求与供给的经济分析•保险市场的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保险与风险管理8. 保险法律与道德(2周)•保险立法与监管机构•保险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保险业的道德和职业操守三、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评估方式:课堂小测、论文写作、小组项目、期末考试等四、教材和参考资料•主教材:《保险学导论》刘晨著,人民出版社,2020年•参考资料:1.《保险学概论》李建国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2.《保险合同法解释与实务》张振荣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年3.《保险市场与销售学》韩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五、教学团队•主讲教师:XXX•助教:XXX六、其他注意事项•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请学生按时提交作业和论文•考勤要求严格,缺勤超过三次将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保险学教学大纲第一章风险与保险第一节风险概述一、常识点1.风险的概念2.风险的特征3.风险的三要素4.风险的分类二、重点与难点风险的三要素第二节风险办理一、常识点1.风险办理的概念2.风险办理的底子程序3.风险的处置方式二、重点与难点风险的处置方式第二章保险概述第一节保险的概念一、常识点1.保险的含义2.保险的要素3.保险的对象4.保险的特征二、重点与难点保险的要素第二节保险的本能机能与作用一、常识点1.保险的本能机能2.保险的作用二、重点与难点无第三节保险本钱与保险基金一、常识点1.保险本钱的含义2.我国保险本钱的要求3.保险基金的含义4.保险基金的特点二、重点与难点保险基金的特点第三章保险的分类第一节保险的宏不雅分类一、常识点1.保险的三种宏不雅分类2.各类保险的区别二、重点与难点各类保险的区别第二节商业保险的分类一、常识点1.按照保险实施方式分类2.按照保障主体分类3.按照保险标的分类4.按照保障范围分类5.按照承保方式分类二、重点与难点无第四章保险合同第一节保险合同的概念及其特征1.保险合同的概念2.保险合同的特征二、重点与难点保险合同的特征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一、常识点1.保险合同的主体2.保险合同的客体3.保险合同的内容二、重点与难点保险合同的主体第三节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与履行一、常识点1.保险合同的订立2.保险合同的生效3.保险合同的履行4.保险合同的中止二、重点与难点保险合同的履行第四节保险合同的变动与终止一、常识点1.保险合同的变动2.保险合同的终止二、重点与难点保险合同的终止第五节保险合同的争议处置一、常识点1.保险合同的解释原那么2.保险合同的解释方法3.保险合同的争议处置的方法二、重点与难点无第六节保险合同的种类1.保险合同的分类2.保险合同的形式种类二、重点与难点保险合同的形式种类第五章保险的底子原那么第一节保险利益原那么一、常识点1.保险利益原那么的含义2.主要险种的保险利益3.保险利益的转移、消灭二、重点与难点保险利益原那么的含义第二节诚恳信用原那么一、常识点第三节损掉抵偿原那么一、常识点1.损掉抵偿原那么的含义2.损掉抵偿的方法和限制3.损掉抵偿原那么的派生原那么二、重点与难点损掉抵偿原那么的派生原那么第四节近因原那么一、常识点1.近因原那么的含义2.近因的判定3.判定保险责任近因的原那么二、重点与难点无第六章保险业经营第一节保险业经营的特征与原那么一、常识点1.保险经营的特征2.保险经营的原那么二、重点与难点无第二节保险展业一、常识点1.保险展业的必要性2.保险展业的方式二、重点与难点无第三节保险承保一、常识点1.保险承保的底子内容2.保险核保二、重点与难点无第四节保险防灾与理赔一、常识点1.保险防灾2.保险理赔3.保险抵偿方式二、重点与难点无第五节保险资金的运用一、常识点1.保险资金运用的必要性与意义2.保险投资的原那么3.保险资金的运用形式二、重点与难点保险资金的运用形式第七章保险市场第一节保险市场概述一、常识点1.保险市场的概念2.保险市场的特征3.保险市场机制4.保险市场的类型5.保险市场的种类二、重点与难点保险市场的特征第二节保险市场要素一、常识点1.保险市场需求2.保险市场供给3.保险市场价格4.保险市场中介二、重点与难点保险市场需求与供给第三节保险市场开展前景一、常识点1.保险市场开展的衡量指标2.保险市场开展的趋势特征3.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与前景第八章保险相关法规第一节保险与保险法一、常识点1.保险法律关系及其特征2.保险法及其调整对象3.保险与保险法的关系二、重点与难点保险与保险法的关系第二节保险法的体系与适用范围一、常识点1.保险法的体系2.保险法的适用范围二、重点与难点保险法的适用范围第三节国表里保险立法一、常识点1.国外保险立法2.我国保险立法二、重点与难点无第四节保险法与相关法律一、常识点1.保险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2.保险法与民法的关系3.保险法与海商法的关系4.保险法与行政法的关系5.保险法与刑法的关系二、重点与难点无第九章保险业的监督办理第一节保险监管概述一、常识点1.保险监管的概念2.保险监管的原因3.保险监管的目标二、重点与难点保险监管的目标第二节保险监管的主体、与内容一、常识点1.保险监管的主体2.保险监管的客体3.保险监管的内容二、重点与难点保险监管的内容第三节保险监管的方式与手段一、常识点1.保险监管的方式2.保险监管的手段二、重点与难点无参考教材:保险学教程〔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系列教材〕,刘金章主编,ISBN7-5049-3024-5,2006年7月第2版第5次印刷。
《保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保险学》是金融学、经济学、法律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保险行业的运作机制、保险产品的基本原理和风险管理方法。
本课程涵盖了保险学的基本理论、保险市场、保险产品、保险法规和保险投资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今后在保险行业或相关领域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保险行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掌握保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
2、培养学生运用保险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保险市场的运行机制和保险产品的特点、种类及风险评估方法。
3、提高学生的风险管理意识,掌握保险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保险法规和政策。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保险产品和服务,为个人和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诉讼法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诉讼法学》是法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涵盖了民事、刑事、行政诉讼法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制度和程序,了解诉讼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的程序和实体法规定,了解各类诉讼的特点和差异。
3、掌握证据规则和证明责任,了解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
4、掌握诉讼中和解、调解、仲裁等纠纷解决方式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
5、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诉讼法概述1、诉讼法的概念和性质。
2、诉讼法的历史和发展。
3、诉讼法的原则和制度。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1、民事诉讼概述。
2、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3、民事诉讼程序。
4、证据规则和证明责任。
5、民事和解、调解、仲裁等纠纷解决方式。
第三章刑事诉讼法1、刑事诉讼概述。
2、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保险学原理》教学大纲保险学原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保险学原理学时:36学时必修/选修:必修课程内容:第一章保险学概述1.1保险学的定义与发展历史1.2保险学的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1.3保险学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第二章保险需求分析2.1个人与家庭保险需求分析2.2企业保险需求分析2.3国家与社会保险需求分析第三章保险产品与合同3.1保险产品的分类与特征3.2保险合同的基本要素3.3保险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四章保险风险与保费计算4.1保险风险的定义和评估方法4.2保费计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3保费调整与分配原则第五章保险市场与监管5.1保险市场的组织形式与发展趋势5.2保险市场的监管机构和监管政策5.3保险市场的竞争与合作第六章保险运营与风险管理6.1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职能6.2保险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6.3保险运营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第七章保险法律与伦理7.1保险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规体系7.2保险伦理的重要性和实践行为7.3保险纠纷解决的途径和程序教学目标:1.了解保险学的定义、发展历史和研究方法,理解保险学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与意义;2.掌握个人、家庭、企业、国家和社会的保险需求分析方法;3.理解保险产品的分类、特征以及保险合同的基本要素和解除终止的程序;4.能够评估和计算保险风险,掌握保费计算的原则和方法;5.了解保险市场的组织形式、监管机构和监管政策,理解保险市场的竞争与合作;6.理解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职能和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方法;7.掌握保险法律的基本原则、法规体系以及保险伦理的重要性和实践行为;8.熟悉保险纠纷解决的途径和程序。
教学方法与手段:1.以讲授为主,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鼓励学生进行个人研究和学术论文撰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4.结合多媒体技术和实证数据,呈现保险学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保险学原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保险学原理课程代码:INS101学时:36小时学分:2学分开课对象:保险业从业人员、保险学专业学生一、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保险学原理课程,学生将了解保险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掌握保险合同的要素和解释方法,了解保险商品的分类以及保险公司的运营模式和风险管理策略。
同时,学生将了解保险业的监管机构和业务流程,以及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保险基本原理(6学时)a.保险定义和本质b.保险需求和功能c.保险的风险分散和互助原理d.保险和赔偿原理2.保险合同要素与解释(10学时)a.保险合同的基本要素和特点b.保险合同的形成和效力c.保险责任与保险义务d.保险合同的解释和争议解决3.保险商品与分类(6学时)a.人寿保险b.财产保险c.健康保险4.保险公司与风险管理(10学时)a.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b.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c.保险公司的经营规模和盈利模式d.保险公司的再保险和机构评级5.保险业的监管与发展(4学时)a.保险业的监管机构和法律法规b.保险公司的合规要求和道德规范c.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保险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模型。
2.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保险学原理的应用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3.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保险学原理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
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保险公司或相关机构,了解保险行业的实际运作,并与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和分析。
5.在线学习:利用网络平台组织线上学习,包括在线讲座、讨论和作业等。
四、考核方式:1.课堂参与(10%):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展示对保险学原理的理解和思考。
2.个人作业(20%):布置个人作业,要求学生针对特定问题进行思考和撰写,展示对学习内容的独立思考和理解。
3.小组报告(20%):学生分组,选择特定主题进行研究和报告,展示对保险学原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保险学》课程教学大纲
(Insurance )(宋体小四号)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48;实践总学时0 周学时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0 学分 3学分
课程性质适用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小四黑体)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保险学》是金融、保险专业的专业课,也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理论,保险的性能、职能和作用。
保险合同的签订及保险经营、保险精算、保险营销、保险基金的运用及保险市场和保险监管的具体运作过程和操作方法。
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记好笔记,积极参加讨论,完成课后作业,学生通过学习应达成以下基本要求:明确掌握保险的性能、职能和作用;保险合同的特征要素及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的具体险种的内容及保险经营、保险精算、保险营销及保险基金的运用。
保险市场及保险市场监管的相关理论。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先修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概率统计原理、会计学。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保险学》,魏华林, 林宝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保险学原理》,许谨良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闭卷考试。
要求学生功过本课程学习后能够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知识,并通过课程考试。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风险与保险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什么是风险、什么是危险、危险的分类。
(二)熟悉:危险管理的方法。
(三)了解:危险与保险。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危险概述
(一)重点讲解×××
危险的涵义;危险的特征危险的种类;
(二)一般介绍×××
危险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危险管理
(一)重点讲解×××
危险管理的概念。
如何进行危险处理。
(二)一般介绍×××
危险管理的过程。
第三节危险与保险
(一)重点讲解×××
可保危险
(二)一般介绍×××
危险与保险的关系
第二章保险概述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保险的概念;保险的分类;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二)熟悉:保险的起源与发展。
(三)了解:保险的代价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保险的分类(一)重点讲解×××
保险概念;保险的性质;保险的分类;
(二)一般介绍×××
保险与赌博、储蓄、担保和救济的比较
第二节保险的职能和作用(一)重点讲解×××
保险的基本职能;20世纪上半期我国的社会工作。
(二)一般介绍×××
保险的宏观、微观作用。
第三节保险的代价(一)重点讲解×××
逆向选择;
(二)一般介绍×××
解决道德危险的成本。
第四节保险的起源与发展(一)重点讲解×××
保险的起源
(二)一般介绍×××
保险的发展。
第三章保险合同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保险合同的要素、保险合同争议的处理。
(二)熟悉:保险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三)了解:×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保险合同的要素(一)重点讲解×××
保险合同的主体与客体、保险合同的内容与形式能
(二)一般介绍×××
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订立与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