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尝试创作诗歌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1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诗歌(4篇)篇一: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诗歌惊鸿一梦初三〔8〕班尤子吟早知惊鸿一场,怎又情深以往?梦里忆及三年时光。
模糊了具体事详,仅记得或许模样。
脑中闪过许多过往。
假如将你遗忘,我定后悔怅惘。
心海掀起惊涛骇浪。
哪怕我记忆消亡,也必将按时前往。
当年早已约好地方。
早知惊鸿一场,也将情深以往。
即便人去楼空,天微微亮,人皆唱:知己难寻一双。
而今,三两知己同窗。
知己者,易遇而难求将。
三年之期心中荡漾,恐散后,再天各一方。
前方道阻且长,愿同窗志在四方。
篇二: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诗歌我始终在查找的东西初三〔8〕班胡浩轩我始终在查找的东西可我不清楚她的印记那刻,恰是黑漆余晖将第一颗星星亮起月白风清夜空散漫洒向苍茫大地我始终在查找的东西可我闻不到她身气那日,小雨淅沥雨水洗去我身上的污渍带着清爽留下生机充满整个叶隙我始终在查找的东西可我没听过她的声息那年,正值夏日山河把风酿成一张凉席裹着浓绿扬着笑意吹过旧人故里我始终在查找的东西可我抓不住她的行迹那里,正好雾起我陷入〔作文吧https:///〕迷茫的雾里什么也不清晰像是溺水遗忘呼吸黎明将至篝火已熄我始终在查找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于是,我趟河涉溪因为我信任人生的奇迹篇三: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诗歌乡愁初三〔8〕班蔡奕小时候乡愁是一个甜甜的睡梦我在里头母亲在外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封薄薄的信笺我在这头亲人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部小小的手机我在这头家人在那头而如今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明月我在这头家乡在那头篇四: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诗歌做一个听话的孩子初三〔8〕班偰文娜晴空下,茅屋矮呀,三俩十岁小娃。
奶奶俯下身子喊话:"下田把农活干啊!摘瓜果,拔野花,回家帮带一岁娃。
'山路狭,学校远呀,六七同村二丫。
妈妈贴住耳朵喊话: "夜过鬼火要躲它,放下书,收碗刷,要让棚里爸妈夸。
'空地大,楼房高呀,五十同学和他。
老师扯住嗓子喊话: "解好多元方程啊。
写作尝试创作诗歌
【作文题目】参照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自己仿作一首。
如模仿《我爱这土地》《乡愁》,创作一首同题诗歌;模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以《你是_________》或《我看》为题,创作一首表达形式相近的诗歌。
佳作展示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蜜蜂①
我也应该用弱小的身躯舞动
为这被百花所覆盖着的土地②
为这将永远映照着我们的晶莹的露珠
为这不停歇地徘徊在树梢的雾
和那来自河流的无比柔和的絮语③
——即便我死了
也要留下满是蜜糖的巢④
为什么我的心中常怀敬畏⑤
因为这土地爱我爱得深沉……⑥
精评细改
①将“鸟”替换为“蜜蜂”,匠心独运。
②“土地”为百花覆盖,象征着繁荣昌盛的祖国。
③美丽的“露珠”,树梢的“雾”,柔和的“絮语”,都透着轻快与美丽。
④死后的蜜蜂,是巢中填满蜜糖的满足。
⑤对祖国满怀敬畏并深深爱戴。
⑥将主语“我”和宾语“土地”调换为“这土地爱我爱得深沉”,体现了作者的巧思和深情,让人眼前一亮。
【总评】小作者对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进行了仿写,不仅在主题、句式、手法上学习原诗的精髓,更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诗作中的蜜蜂,象征着勤劳的品质和奉献的精神,与诗歌主题“热爱祖国,为祖国奉献力量”融合在一起,表现出与原诗不同的情感体验。
九上语文一单元诗仿写范文
本文介绍了如何仿写诗歌,以九上语文一单元为例,提供了一些范文,帮助
读者更好地掌握诗歌仿写的技巧。
诗歌仿写是语文学习中常见的一种练习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九上语文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优秀的诗歌,如何仿写这些诗歌呢?下面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
例一:《登高》仿写
原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仿写:
山高水长林栖鸟,岸远波平芦荻摇。
入目苍茫云水阔,萦绕幽香野花飘。
岁月催人老且衰,旅途漫漫无终途。
抚琴长吟怀旧事,仰天一笑自逍遥。
例二:《夜雨寄北》仿写
原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仿写:
客居他乡久未归,故园遥望泪满衣。
江南烟雨暮春晓,江北寒风落叶飞。
留连旧影无人伴,沉醉新词有酒斟。
明日相逢吾不见,
忆思故人泪满襟。
以上两篇范文都是根据九上语文一单元中的诗歌进行仿写,不仅保留了原诗的主题和意境,而且在语言表达上更加流畅、自然。
诗歌仿写需要我们多读多练,不断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写作尝试创作诗歌【写作文题】参照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自己仿作一首。
如模仿《我爱这土地》《乡愁》,创作一首同题诗歌;模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以《你是________》或《我看》为题,创作一首表现形式相近的诗歌。
【写作导航】1.诗歌是情感的抒发。
写诗首先要酝酿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能使人感动,首先在于它的情感。
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用文字分行写出来,就有诗的模样了。
2.写诗需要形象与想象。
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
”好的诗歌更需要新颖的构思、生动的形象和奇特的想象,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如此就有诗的味道了。
3.写诗要注意韵律和节奏。
现代诗歌形式比较自由,不要求押韵,但要注意节奏和韵律,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4.诗歌的语言要简洁、凝练。
要做到简洁、凝练,就要求我们反复锤炼诗句,反复修改诗句,像唐代诗人贾岛那样,反复锤炼、修改,才能写出好诗。
【佳作欣赏一】幸福春天幸福是一根长长的风筝线我在下头梦想在上头夏天幸福是一眼清清的泉水我在源头拼搏在尽头秋天幸福是一个甜甜的苹果我在地头收获在心头冬天幸福是一片皑皑的白雪我在外头孕育在里头【名师点评】本诗仿照余光中的《乡愁》写对“幸福”的感受与理解。
诗歌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和不同特点,选择“风筝线”“泉水”“苹果”“白雪”等形象来抒发情感。
本诗语言凝练,富有节奏和韵律,是一首仿写得较成功的诗作。
【佳作欣赏二】雨中思乡绵绵细雨,细雨绵绵苍空中飘落的雨滴成线恰如游子剪不断的思念故乡的雨啊一定又洗刷出一个明净的村庄麦浪在母亲的梦里滚翻绿树中的一角屋檐冒着袅袅炊烟想象爬上故乡的山头父亲坐在老屋门槛上用手背揩额头上的劳累燃一支旱烟,升起细长的思念故乡的雨啊你朦胧了异乡的景你润湿了游子的喉【名师点评】雨天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
面对绵绵细雨,游子触景生情,想到故乡的村庄、翻滚的麦浪、温暖的炊烟,更联想到辛勤劳作的父亲。
教学设计:民权县民族学校吕静学习目标:1.尝试创作小诗,借助意象和想象,书写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思。
2.在读、创、赏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究诗歌特点,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一、悟情寻因1.诗配乐,情更浓。
师导入:同学们,从开始学习第一单元,我们就在为下周的诗歌诵读活动做准备了。
有位同学咨询我,他打算诵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让我帮他从三首背景音乐中选出一首,大家也一起参谋参谋吧。
(师播放三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各15秒),问,同学们能不能从这简短的试听中帮他推荐一首呢?说出理由。
预设:(第二首)节奏舒缓,曲调哀婉。
师:是的,这首曲子深沉哀婉,充满悲愤之情,符合《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深沉悲愤的情感基调。
其他两首曲子明显不太合适。
同学们,前面我们诵读赏析过第一单元的现代抒情诗,了解到不同的诗歌有不同的感情基调,诵读的时候加上与其感情基调相吻合的背景音乐,诗歌的感染力会更强,更能和大家产生情感共鸣。
师:音乐有渲染烘托情感的效果,不过诗歌情感的根源还在于诗歌本身。
前面课堂上大家已经鉴赏了本单元的6首诗歌,请同学们回忆和概括一下各首诗歌不同的感情基调。
2.人事物,皆含情这不同的感情基调是通过什么传达出来,让我们体会到它的不同的呢?请结合具体诗歌或者诗句说一说。
(学生小讨论)预设示例:(1)有些诗句,用词感情色彩很浓,很明显地把诗人强烈的感情表现出来(比如:《周总理,你在哪里》);(2)还有些诗句,是借助一些形象(具体的人、事、物等)把诗歌的情感传递出来,比如《我爱这土地》,每一个诗句、每一个形象都透露着深沉悲愤。
师:是的,诗歌有时直抒胸臆,有时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书写情志。
比如《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创作于1938年11月,祖国大地正处于深重的苦难之中,诗人笔下的鸟、土地、河流、风……也就不同于我们平常意义上的景物,而是被诗人赋予了独特的情感,来表达在黑暗中对胜利曙光的渴望和奉献一切、死而后已的抗争精神,让我们感受到如此深沉悲愤。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1单元《尝试创作诗歌》方法指导单元要求1.自主欣赏,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体悟诗歌的情感美、形象美、语言美、节奏美。
2.自由朗诵,学习朗诵技巧,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3.尝试创作,选择一个对象,写一首小诗,抒发自己的情感。
激发想象力,学习用具体生动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情感,尝试创作诗歌。
写作指导诗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动的旋律。
诗是属于年轻人的。
每每读完一首好的现代诗后,相信许多同学都会有写作的冲动,想把心中的真情化成美丽的诗行。
那如何创作一首现代诗呢?一、要克服畏惧心理。
如果让同学们去创作一首格律诗,或根据词牌名填一首词,还真有难度。
因为格律诗也好,词也好,都有许多限制,一般人根本摸不着头脑。
但现代诗不一样,它形式自由,在平仄、押韵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要求,想好一段文字,分行把它写出来,就有了现代诗的模样。
来看一个例子: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这段文字以排比句的形式,抒发了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只争朝夕的进取之心。
只要把它一分行,立即就成了一首诗歌。
热爱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你看,写现代诗是不是挺容易的?二、要善于模仿。
写诗最好从模仿开始。
因为通过仿写,我们不仅能观察到诗歌的外在特征,更能在对原作的深入解读中,把握作者的构思过程,了解诗歌写作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从而为独立创作新诗做好充分的准备。
比如,模仿《乡愁》这首诗,肯定先要研究这首诗。
这首诗分四段,每一段都是四句,每一段的结构相同;认真诵读,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一种令人心痛的乡愁在字里行间奔涌;我们会明白,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绝不是随手而写的意象,它是诗人精心挑选用来寄寓情感的。
九年级上册尝试创作诗歌在青春的海洋,
梦想是那闪亮的灯塔。
我划着希望的桨,
向着它奋力出发。
每一个清晨的曙光,
都是前行的力量。
每一滴奋斗的汗水,
浇灌成长的土壤。
知识是我的船帆,
勇气为我把风掌。
哪怕途中有惊涛骇浪,
也无法将我阻挡。
梦想的彼岸就在前方,
那里有繁花盛放。
我带着坚定的信仰,
一路高歌远航。
解析:
嘿呀,咱先看这诗的题目“梦想起航”,就是说要开始追逐梦想啦。
诗的开头把青春比作海洋,梦想呢就像灯塔,这就很形象啊,就像在大海里航行的时候,灯塔就是指引方向的,那梦想在青春的道路上也是给咱指引方向的。
然后说划着希望的桨出发,这就是说带着希望去追逐梦想呗。
再看中间部分,清晨的曙光是力量,这就好像每天新的开始都给咱加油打气呢。
奋斗的汗水能浇灌成长的土壤,就是说努力才能让自己成长嘛。
知识当船帆,勇气掌风,这就很有道理呀,有知识才能让自己有前进的动力,有勇气才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最后说到梦想的彼岸有繁花盛放,这就是梦想实现后的美好景象啦,而带着坚定的信仰一路高歌远航,就是表达自己对追逐梦想很坚定,很有信心,不会被路上的困难吓倒呢。
整首诗就是围绕着追逐梦想这个事儿,用一些比较形象的比喻来说的。
【九上语文第一单元诗歌创作范文】一、诗歌创作范文在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诗歌的创作,以下是一篇范文供大家参考:《月夜》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勒一箭动人心。
苦愁千缕,秦楼月朦胧,华影幽幽前侣。
镜中红粉无人见,捻断千行诗。
李延年二、诗歌分析1.标题《月夜》2.作者李延年3.诗歌内容诗人以“月夜”为背景,写出了一幅幽美而令人怀念的画面。
诗中描述了天上的云彩如同纱一般轻盈,星星闪烁时传递着不解之情,银河迢迢暗渡,给人以神秘和遥远的感觉。
金风吹拂,玉露晶莹,相遇时勒一箭动人心,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
接着描述了苦愁千缕,秦楼月朦胧,华影幽幽前侣的形象,这些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最后一句“镜中红粉无人见,捻断千行诗”表明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4.诗歌语言诗歌语言优美,运用了精练的修辞手法。
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等,通过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了美丽的月夜景象。
诗中的对偶和排比也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感。
5.诗歌思想作者通过对月夜的描绘,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眷恋,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烦恼和孤独。
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诗意,给人以深刻的感染。
三、结语以上是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诗歌创作的范文及分析,希望能够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以便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诗歌创作的技巧和魅力。
诗歌是人类情感的凝结和表达,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用心体会、用情投入,创作出更加优美动人的诗篇,为丰富语文课堂的文学氛围和书写技能而努力奋斗。
月夜的寂静下,一轮明月高悬在天空中,洒下银白的光芒。
微风吹拂着,清凉的夜色中,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安详。
月光洒满了整个小院,照亮了白墙黑瓦,院内一片宁静,只有一些悠扬的琴声不时传来。
那是流溪叔叔在小院中弹琴,音符似乎随着月光飘荡在空中,悠扬动听。
小院外,一片江南水乡的景色,在月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宁静。
荷花池中的荷叶在微风中摇曳,轻轻的荷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水面上倒映着皎洁的月光,一片祥和的画面。
九年级上册一单元写作《尝试创作诗歌》教案写作(一) 尝试创作诗歌1.借助诗歌精练的语言来抒发真情实感,抒写生活感悟。
2.学习借诗歌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的意境。
3.通过诗歌创作,学习运用一些简单的诗歌写作技法,如排比、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象征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等。
4.通过创作诗歌来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1.学会用想象与联想来创造意境,抒发真情实感、抒写感悟。
2.注意诗歌节奏韵律的掌握,体现诗歌形式上的特点。
1课时一、新课导入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
我国诗歌著称于世,自《诗经》以来,作品浩若烟海,博大精深,透出了我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
遨游于诗海,其乐无穷。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学习写诗歌。
二、诗歌特点1.什么是诗歌?诗歌是一种有意象意境,能引起读者想象,唤起情感共鸣,带给读者强烈的审美体验,且具有音乐韵律美的文学体裁。
2.诗歌的特点。
(1)内容上:丰富的意象,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
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形式上:要分行分节,可以依句分行分节,也可以依内容分行分节。
大多还要讲求押韵,语言精练。
3.诗歌的美表现在:意象美,意境美,想象美,情感美,构思美,结构美,音乐美,凝练美。
三、写作指导(一)形式:音乐美,结构美(分行、押韵、排比、反复等) 1.现代诗歌要分行分节,但分行写的不一定是诗。
2.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押韵的不一定是诗。
例如: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不押韵,是诗)(二)立意:思想深刻,情感真挚——情感美,构思美1.千古文章意为高——深刻。
例如:热爱生命汪国真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2.千古文章意为高——内涵丰富。
《创作诗歌》世事万象
名家诗作
盼望
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上海青春(之一)
席慕蓉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优秀作品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棵树,
我也应该用碧绿的树叶装饰:
这被春雨所滋润的土地,
这永远洋溢着欢乐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拂着的柔和的风,
和那来自苍穹的无比温暖的阳光……——直到我枯萎了
连落叶也融入到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树干里有密密的年轮?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教室,野花飘香
春天,春天的课间
我们采来五彩的野花
插在每一张课桌
最香的那一朵
艳丽着破旧的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