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叠合梁、阳台共20页
- 格式:ppt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20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
钢砼叠合梁是一种结构形式,由钢梁和混凝土组成,常用于大跨度、大荷载的桥梁和建筑物。
下面是一个钢砼叠合梁的施工方案:
1.预处理:确定设计方案,包括梁的尺寸、钢材规格、混凝土配合
比等;制定详细的施工图纸和工艺流程。
2.材料准备:采购符合要求的钢材和混凝土原材料,包括钢板、钢筋、混凝土等。
3.钢梁制作:按照设计要求,将钢材切割、焊接成相应的梁形;进
行质量检测,确保钢梁的强度和刚度符合要求。
4.模板安装:根据钢梁的形状和尺寸,制作钢砼叠合梁的模板,并
进行安装和调整,确保模板的稳定和精确度。
5.钢筋布置:按照设计要求,在模板内部铺设钢筋,包括纵向钢筋
和横向钢筋,同时进行固定和连接。
6.混凝土浇注:预留好浇注口,按照混凝土配合比准备好混凝土,
使用抽水机进行浇注,同时进行振捣和密实处理。
7.养护:进行适当的养护,包括保持梁体湿润、避免受到外力和热
量的影响,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8.模板拆除: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进行钢梁表面
的处理和防护。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具体施工过程还需要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在施工中要注意安全、质量和进度控制,确保施工顺利完成。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4.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结构体系与应用范围目前常见的结构体系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它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适应性、耐久性应该基本达到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等同的效果。
其结构体系与应用范围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4.1.1 外挂墙板体系外墙、叠合楼板、阳台、楼梯、叠合梁为预制部件。
该结构体系的特点:竖向受力结构采用现浇,外墙挂板不参与受力,预制比例一般为10%~50%,施工难度较低,成本较低,常配合大钢模施工。
该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层和超高层的保障房、商品房、办公建筑。
外挂墙板体系的分解图如图4.1所示,外挂墙板体系房屋如图4.2所示。
图4.1 外挂墙板体系的分解图图4.2 外挂墙板体系房屋4.1.2 装配式框架体系装配式框架体系是指柱、叠合梁、外墙、叠合楼板、阳台等均为预制部件。
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工业化程度高,预制比例可达80%,内部空间自由度好,室内梁柱外露,施工难度较高,成本较高。
该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度为50 m以下(地震烈度7度)的公寓、办公楼、酒店、学校、工业厂房建筑等。
装配式框架体系的分解图如图4.3所示,装配式框架体系施工如图4.4所示。
图4.3 装配式框架体系的分解图图4.4 装配式框架体系施工4.1.3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剪力墙、叠合楼板、楼梯、内隔墙等为预制部件。
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工业化程度高,房间空间完整,无梁柱外露,施工难度大,成本较高,可选择局部或全部预制,空间灵活度一般。
该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层、超高层的商品房、保障房等。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剖切图如图4.5所示,装配式剪力墙房屋如图4.6所示。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多的结构体系,其结构节点是关注的重点,L形边缘构件节点(带外保温层)构造如图4.7所示,L形边缘构件节点(无保温层)构造如图4.8所示。
图4.5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剖切图图4.6 装配式剪力墙房屋图4.7 L形边缘构件节点(带外保温层)图4.8 L形边缘构件节点(无保温层)4.1.4 装配式框架剪力墙体系柱(柱模板)、剪力墙、叠合楼板、阳台、楼梯、内隔墙等为预制部件。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1.设计和预备工作:根据工程的要求和设计图纸,确定叠合梁的参数和尺寸。
同时,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并组织相应的预备工作,包括材料的采购和运输、设备的准备、工地的布置等。
2.制作临时模板:由于钢砼叠合梁的形状复杂,需要制作临时模板来固定混凝土的浇注位置。
根据设计图纸,制作相应的模板,并进行安装和调整,确保模板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3.钢筋的安装:在模板的基础上,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安装钢筋。
钢筋的安装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和叠合梁的受力情况,进行适当的排布和加固。
4.混凝土的浇注:钢筋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注。
混凝土的配制和浇注要遵循相应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在浇注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厚度,以免发生溢流或浇注不均匀的情况。
5.混凝土固化和养护:混凝土浇注完成后,需要进行充分的固化和养护。
通常情况下,采用适当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养护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监测和维护,修补可能出现的裂缝和缺陷。
6.梁的拆模和砂浆加固:混凝土固化和养护完成后,进行梁的拆模工作。
在拆模的同时,还需要对梁进行砂浆加固。
砂浆的加固可以提高梁的强度和稳定性,防止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
7.梁的安装与连接:梁的加固和拆模完成后,进行梁的安装和连接。
梁的安装需要借助相应的起重设备和辅助工具,确保梁的准确安装和固定。
同时,还需要进行梁与其他结构的连接,以确保整个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总结来说,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包括设计和预备工作、制作临时模板、钢筋的安装、混凝土的浇注、混凝土固化和养护、梁的拆模和砂浆加固以及梁的安装与连接等几个主要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以确保钢砼叠合梁的质量和安全。
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施工方案2016-10目录1.编制依据 (2)1.1 施工组织设计 (2)1.2 施工图 (2)1.3主要规程规范、标准 (2)2.工程概况 (2)3. 施工准备 (3)3.1 技术准备 (3)3.2 材料准备 (3)3.3 机具准备 (3)3.4 现场准备 (3)4. 施工部署 (4)5. 预制叠合楼板施工 (4)5.1 装配式叠合板下工具式支撑系统 (4)5.2 装配式叠合楼板支撑系统工艺流程 (5)6. 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9)6.1 质量标准 (9)6.2 保证措施 (11)7. 成品保护措施 (12)8. 安全、消防措施 (12)9. 环保、文明施工及职业健康措施 (14)1.编制依据1.1 施工组织设计1.2 施工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图1.3主要规程规范、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1-9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GJ08—903—2003)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 01-26-2003)北京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01-82-2004)2.工程概况此项目为定向安置房项目,地点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楼板采用叠合板,其中叠合层厚80mm,现浇层厚90mm 。
3. 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3.1.1施工前由业主、设计、构件厂、总包、监理成立预制课题研究小组,通过对以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数据、照片、音像,定期整理分析,对预制结构的加工、运输、吊装、安全围护、密封胶施工工艺等进行持续的研究,力求改进施工中的不足,达到加快进度、提高质量、节约成本的目的。
装配式混凝土预制阳台安装施工方法1.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预制阳台安装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施工总承包企业技术负责人及监理总工程师批准。
2)预制阳台安装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由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双方签字确认。
3)预制阳台安装施工前,应编制合理可行的施工计划,明确预制阳台吊装的时间节点。
2材料要求1)预制阳台进场后,检查型号、几何尺寸及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构件出厂应有出场合格证。
2)焊接施工前应对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进行检查,各项指标应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
3)密封防水胶应采用有弹性、耐老化的密封材料,衬垫材料与防水结构胶应相容,耐老化与使用年限应满足设计要求。
4)对于饰面出现破损的预制阳台,应在安装前采用配套的粘结剂进行修补。
3施工机具1)配置施工机具1)吊装机具:钢丝绳、卡环、螺栓、平衡钢梁、自动扳手、起重设备、千斤顶等。
(2)非吊装机具:对讲机、吊线锤、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索具、撬棍、钢支撑等。
2)施工机具要求(1)平衡钢梁:在预制阳台起吊、安装过程中平衡预制阳台受力,平衡钢梁可采用槽钢及钢板加工制作。
(2)卡环:连接预制阳台施工机具和钢丝绳,便于悬挂钢丝绳。
4作业条件1)预制构件施工现场道路应作硬地化或铺设钢板处理,以满足施工道路地基承载力要求。
2)考虑施工道路的运输流线、转弯半径等因素,合理规划预制阳台起吊区堆放场地位置,满足吊装施工现场车通路通。
3)预制阳台安装前,应确认预制阳台安装工作面,以满足预制阳台安装要求。
4)预制阳台吊装前,按设计要求,根据楼层已弹好的平面控制线和标高线,确定预制阳台安装位置线及标高线,并复核。
5)预制阳台进场后,检查型号、截面尺寸及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作预制阳台进场检查记录。
1.2施工操作工艺支撑体系搭设f吊具安装f吊运及就位f安装及校正f预制阳台与现浇结构节点连接f混凝土浇筑f支撑体系拆除。
1预制阳台支撑体系搭设预制阳台支撑体系采用可调钢支撑搭设,并在钢支撑上方铺设工字钢,根据预制阳台的标高位置线,调节钢支撑顶端高度,以满足预制阳台施工要求。
混凝土叠合箱网梁楼盖施工工法混凝土叠合箱网梁楼盖施工工法一、前言混凝土叠合箱网梁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楼盖施工工法,通过将预制的叠合箱形式的模板组合,搭接出网格状结构,并在内部注入混凝土,形成具有较高承载能力的楼盖结构。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施工工法的特点、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混凝土叠合箱网梁楼盖施工工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 强度高:采用预制的叠合箱模板,结构坚固稳定,能够承担较大的荷载。
2. 构造简便:通过搭接叠合箱形成网格结构,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
3. 抗震性能好:叠合箱的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能够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下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4. 施工周期短:采用预制模板和快速施工技术,能够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
三、适应范围混凝土叠合箱网梁楼盖施工工法适用于多种建筑类型,特别适用于层高较低、面积较大的楼盖结构,如工厂、仓库等工业建筑。
四、工艺原理混凝土叠合箱网梁楼盖施工工法基于以下原理:1. 叠合箱模板:采用预制的叠合箱模板,通过搭接组合形成网格状结构,提供施工的支撑和脚手架。
2. 模板固定:将叠合箱模板固定在建筑的柱子或墙体上,保持稳定。
3. 浇筑混凝土:在叠合箱内部注入混凝土,填满整个网格结构,形成楼盖。
4. 拆除模板:待混凝土充分硬化后,拆除模板,完成楼盖的施工。
五、施工工艺混凝土叠合箱网梁楼盖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准备工作:准备叠合箱模板、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并进行模板的检查与调整。
2. 搭设支撑体系:将叠合箱模板固定在柱子或墙体上,形成支撑体系,并设置脚手架。
3. 钢筋加工与安装: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加工与安装,并进行质量检查。
4. 浇筑混凝土:通过管道或泵将混凝土从顶部倒入叠合箱内部,保证充实度和均匀性。
5. 养护与拆模:待混凝土充分硬化后,进行适当养护,并拆除叠合箱模板。
6. 后续工序:进行地面处理、防水等后续工序,完成楼盖的施工。
一、BTM技术一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1.BIM工作流程更加强调和依赖设计团队的协作。
()2.BIM设计团队通过协作共同创造三维模型,通过三维模型自动生成所需要的各种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明细表等,无需人工协调。
()3.BIM的特点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不可出图性。
()4.可视化是通过三维建模将复杂的建筑实物直观地表现出来,并可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
()5.BIM的模拟性体现在只能模拟设计出的建筑物模型。
()6.事实上整个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优化和BIM存在着实质性的必然联系。
()7.BIM的优化受三个因素的制约:信息、复杂程度和时间。
()8.BIM的综合设计施工图=建筑设计图+经过碰撞检查和设计修改。
()9.项目是单个设计信息数据库模型,项目文件包含了建筑的所有设计信息,文件扩展名为“.RTE”。
()10.项目样板文件继承了来自样板的所有族、设置(如单位、标注符号、标高标头、填充样式、线样式、线宽和视图比例)和几何图形。
()11.一个族中各个属性对应的数值可能有不同的值,但是属性的设置(其名称与含义)是相同的。
()12.项目样板文件扩展名为“.RTE”,族样板文件扩展名为“.RFT”。
()13.用户可以将项目和样板中的系统族进行删除或修改后保存。
()14.可载入族是用户最经常创建和修改的族。
()15.可载入族是可载入到项目中的外部族,具有属性可自定义的特征,因此可载入族是用户最经常创建和修改的族。
()16.内建族通过“内建模型”或“内建体量”命令建立,能够单独存成RFA文件,供别的项目文件调用。
()17.用户在自建族构件时,需选择合适的族样板,将族样板修改编辑后保存为“.RFA”格式的文件。
()18.类别是以建筑构件性质为基础,对建筑模型进行归类的一组图元。
()19.每种类别构件有多个类型,类型用于表示同一族的不同参数(属性)值。
()20.图元是建筑模型中的单个实际项,包括基础图元、模型图元(模型构建是建筑模型中其它所有类型的图元)和视图专有图元(注释图元,详图)。
预制装配式叠合阳台板吊装施工技术要点摘要:预制装配式叠合阳台板作为异形预制构件的一种,由于形状不规则、起吊重心不稳、安装工序复杂、精准度要求高等特点造成一定的吊装技术困难。
本文将结合实际施工过程,介绍预制装配式叠合阳台板安装施工中的塔吊选型及预制装配式叠合阳台吊装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及预埋吊件要求等,为今后类似装配式工程提供一定鉴。
关键词:异形构件;叠合阳台板;吊装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吊装一直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装配式建筑中预制叠合楼板、预制剪力墙板等标准预制构件的吊装具有一定的施工参考资料,但是预制楼梯、预制叠合阳台板等异形预制构件吊装施工中的参考资料及工程案例相对较少,本文选取某工程中具有吊装难度的上翻下挂式预制装配式叠合阳台板进行吊装施工技术要点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1工程概况某装配整体式高层建筑由10幢地上30层,地下1层,局部夹层的住宅楼组成,地上住宅建筑面积93258.6m2,地下夹层建筑面积3369.86m2,住宅地块总用地面积约32076.9m2,建筑总高度87.30m。
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Ⅶ度,抗震设防类别丙类,耐火等级一级,消防类别一级。
结构类型采用装配式套筒剪力墙结构,预制率达到50%。
其中阳台采用预制装配式叠合阳台板。
2预制装配式叠合阳台板吊装的起吊设备2.1预制装配式叠合阳台板参数。
本工程经过深化设计院深化设计拆分后,10幢住宅楼阳台板全部采用预制装配式叠合阳台板,本文选取工程中形状不规则,吊装难度最大,重量最重的预制装配式叠合阳台板为研究对象,其构件尺寸为4.19mX1.41mX0.75m,面积为5.9m2,重量为2.3t,此预制装配式叠合阳台板简化图见图1、图2。
2.2塔吊选型。
本工程预制装配式叠合阳台板形状不规则,数量多(仅与本文研究对象相同的就有122块)等特点,此异形构件阳台板的吊装问题就成为核心问题,因此,塔吊的选型尤为关键。
浅谈预制装配式叠合阳台板吊装施工技术要点摘要:在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预制装配式结构不断增多,为建筑工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叠合式阳台板作为一种常见的异性预制构件,其形状不够规则,在起吊过程中存在重心不稳、安装复杂等特点,且对于精读要求较高,增加了吊装施工的难度。
本文从预制装配式叠合阳台板制作开始,对其制作、运输以及吊装施工要点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叠合阳台板;吊装施工在我国装配式建筑持续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预制混凝土构件出现,其中叠合阳台板作为常见的异性混凝土构件,在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
只有全面落实其制作、运输以及吊装,才能切实为预制装配式阳台施工提供质量保障[1]。
基于此,加强对预制装配式叠合阳台板吊装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阳台板制作1.1保证设计图纸的质量对于预制装配式叠合阳台板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图纸进行持续深化设计,其目的在于能够满足后续各专业协同作业,保证相关构件生产的质量。
在深化图纸设计过程中,必须对不同专业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对不同专业工作合理安排,保证设计集合度、统一度,利用统一简化的符号在施工图纸上做出相关的标记。
当然,在深化图纸设计中,还需要考虑阳台板生产工艺、堆放、运输等情况,注意和各方进行紧密的沟通,保证其能够满足后续施工、安装等需求。
完成图纸深化设计之后,还需要与构件的生产产商一起进行图纸审核。
1.2叠合阳台板制作在完成图纸深化设计之后,生产产假应该根据阳台板具体情况,对模具组装方案进行科学设计。
一般情况下,采用翻转台脱模方式,在预制装配式叠合阳台板生产中,对模具处理过程中,必须保证侧模拼装中的垂直度、尺寸等,做好模具的清理工作。
对于钢模,在清理完成后,还需要在钢筋上涂刷隔离剂;对于钢筋骨架必须保证其稳固性,根据构件的实际加工图,对各类预埋件进行依次安装。
在混凝土工程浇筑中,应该有意识的避开预埋件[2]。
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 (2)1.1 施工组织设计 (2)1.2 施工图 (2)1.3主要规程规范、标准 (2)2.工程概况 (2)3. 施工准备 (3)3.1 技术准备 (3)3.2 材料准备 (3)3.3 机具准备 (3)3.4 现场准备 (3)4. 施工部署 (4)5. 预制叠合楼板施工 (4)5.1 装配式叠合板下工具式支撑系统 (4)5.2 装配式叠合楼板支撑系统工艺流程 (5)6. 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9)6.1 质量标准 (9)6.2 保证措施 (11)7. 成品保护措施 (12)8. 安全、消防措施 (12)9. 环保、文明施工及职业健康措施 (14)1.编制依据1.1 施工组织设计1.2 施工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图1.3主要规程规范、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1-9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GJ08—903—2003)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 01-26-2003)北京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01-82-2004)2.工程概况此项目为定向安置房项目,地点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楼板采用叠合板,其中叠合层厚80mm,现浇层厚90mm 。
3. 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3.1.1施工前由业主、设计、构件厂、总包、监理成立预制课题研究小组,通过对以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数据、照片、音像,定期整理分析,对预制结构的加工、运输、吊装、安全围护、密封胶施工工艺等进行持续的研究,力求改进施工中的不足,达到加快进度、提高质量、节约成本的目的。